资源简介 5.1意识的本质教案一、学习目标1.识记意识的产生、本质;理解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分辨物质与意识的区别;3.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意识的本质。教学难点: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三、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物质的概念,那么本节课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与物质相对应的概念——意识,同时这节课也为第二框的内容奠定基础。四、教学方法教法:情境创设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复习式导入提问:1.运动与物质的关系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3.规律普遍性与客观性原理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新课讲解:首先请大家自主预习课本,并思考以下问题:1.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是什么?2.为什么说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3.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是什么?4.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探究一:自然界非生命物质、植物、动物对外界的刺激有没有反应的特性?它们是怎么反应的呢?它们的反应与人的反映有什么关系?水滴石穿、岩石风化属于第一阶段:简单反应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葵花反应属于第二阶段:应激反应(刺激感应)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感应的特性。猴子表演节目属于第三阶段: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四阶段:人类的(意识)。从简单反应到刺激感应到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说明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探究二:在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过程中什么起了决定作用?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②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起源来看1.意识是物质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充分说明: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但它此时已束手无策了。探究三:为什么更换场景后黑猩猩就不会灭火了?因为人脑和动物的大脑有着根本的区别。人脑动物脑重量1500克占体重的1/50黑猩猩400克大猩猩500克大象6000克,占体重的1/1000构造大脑皮层2600平方厘米,140亿个神经细胞皮层平滑黑猩猩的大脑皮层是人脑皮层面积的1/14机能人脑机能区包括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形成网络系统动物脑没有语言区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从意识的生理基础上来看充分说明: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思考:①人脑是怎样进行意识活动的呢?②人工智能与人脑的区别。电脑人脑区别物的装置,活动过程是机械物理过程以人的生命机体活动为基础没有社会性有社会性没有创造性和能动性有创造性和能动性其“思维”是纯粹的逻辑过程,由人事先设定其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意识就是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2)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3)意识是人特有的。(人脑不等于动物脑、电脑、大脑)(4)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意识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探究四:有了人脑,就会有人的意识了吗?狼孩的故事说明:人类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天赋的,直立行走和言语也并非天生的本能。所有这些都是后天社会实践和劳动的产物。因此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环境的幼童,就不会产生人所具有的脑的功能,也不可能产生与语言相联系的抽象思维和人的意识。(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实践活动、社会交往、客观存在)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事物通过实践作用于人的感官,然后通过信息传输到人脑,加工形成意识。充分说明: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由漫画:万能的上帝可见,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创造神的。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鬼神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客观存在。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正确的意识——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错误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总结:本节课主要从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以及意识的内容三个角度对意识的本质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我们要深刻把握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观点。7、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