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资源简介

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数学试卷(文科)
2012.4.2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i是虚数单位,
A. B. C. D.
2、设命题甲:;命题乙:,那么甲是乙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设抛物线上一点P到y轴距离为4,则点P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是
A. 4 B. 6 C. 8 D. 12
4、命题“对任意的,”的否定是
A.不存在 B.存在
C.存在 D.对任意的
5、下图是求的乘积的程序框图,
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的内容为
A. B.
C. D.
6、已知椭圆的左焦点为F,右
顶点为A,点B椭圆上,且轴,直线AB
交y轴于点P,若,则椭圆离心率为
A. B. C. D.
7、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面积是
A. B. C. D.
8、下表提供了某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后生产甲产品过程中记录的产量x(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y(吨标准煤)的几组对应数据:
x 3 4 5 6
y 2.5 m 4 4.5
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求出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那么表中m的值为
A. 3.15 B. 3.5 C. 4.5 D. 3
9、下列各式: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10、已知二次函数的导数为,对于任意实数x,都有,则的最小值为
A. 3 B. C. 2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设集合,且,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
12、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13、已知双曲线的顶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2,焦点到渐近线距离为6,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14、不等式对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为 。
15、已知函数满足,,则 。
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数学试卷答题卡(文科)
2012.4.24
一、选择题(5×10=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12.
13. 14.
15.
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共75分)
16、(12分)已知命题p:不等式的解集为,命题q:是减函数,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7、(12分)已知抛物线过点。
⑴ 求抛物线的方程,并求其准线方程;
⑵ 是否存在平行于OA(O为坐标原点)的直线l,使得直线l与抛物线C有公共点,且直线OA与l的距离等于?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
18、(12分)为了比较注射A、B两种药物后产生的皮肤疱疹的面积,选200只家兔做试验,将这200只家兔随机地分成两组,每组100只,其中一组注射药物A,另一组注射药物B,下表1和表2分别是注射药物A和药物B的试验结果。(疱疹面积单位:mm2)
表1:注射药物A后皮肤疱疹面积的频数分布表
疱疹面积
频数 30 40 20 10
表2:注射药物B后皮肤疱疹面积的频数分布表
疱疹面积
频数 10 25 20 30 15
完成下面2×2列联表,并回答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注射药物A后的疱疹面积与注射药物B后的疱疹面积有差异”。附:
表3
疱疹面积小于70mm2 疱疹面积不小于70mm2 合计
注射药物A a = b =
注射药物B c = d =
合计 n =
19、(12分) 某渔业公司年初用98万元购买一艘捕鱼船,第一年各种费用 12万元,以后每年都增加4万元,每年捕鱼收益50万元。
⑴ 问第几年开始获利;
⑵ 当年平均利润最大时,公司以26万元出售该船,求公司的总利润。
20、(13分)设函数,其中。
⑴ 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
⑵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21、(14分)已知直线经过椭圆的左顶点A和上顶点D,椭圆C的右顶点为B,点S是椭圆C上位于x轴上方的动点,直线AS,BS与直线l:分别交于M、N两点。
⑴ 求椭圆C的方程;
⑵ 求线段MN的长度的最小值。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开始
输入
班级: 姓名: 考号:
x
y
l
M
N
S
B
D
A
O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2、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是
A. Li Er B. Zhuang Zhou C. Meng Ke D. Xun kuang
3、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之责焉耳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主国家与民族的兴亡含义不同
B.改朝换代只与既得利益集团有关
C.由于阶级属性不同,君臣与老百姓在民族兴亡问题上是对立的
D.顾炎武具有民主思想.
4、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5、“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禁欲主义   B.蒙昧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6、右图引发了: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农民战争
7、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相同之处是
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B.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歌颂理性
C.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 D.是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反映
8、历史班的一堂关于启蒙运动的综合探究课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观点
①启蒙思想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②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③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④ 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9、孔子编订《诗经》时为何没有赵国的诗歌
A.赵国偏远,孔子不曾到达 B.赵国与鲁国当时是敌对的两个国家
C.孔子游说赵国时,赵王对孔子无礼 D.赵国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10、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假如你是某电视剧的编导,要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你应选用
①纸张 ②一叠印刷精美的书籍 ③临摹的《洛神赋图》 ④王羲之的《兰亭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
12、右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13、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网络管理员
C.网络管理员—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 D.电话接线员—网络管理员—火车司机
14、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达尔文 C.牛顿 D.爱因斯坦
15、李时珍认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及遗传方面的认识。与其持相近观点的欧洲科学家是
A.哈维 B.拉瓦锡 C.道尔顿 D.拉马克
16、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 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 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 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17、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18、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念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19、毛泽东的下列思想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2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并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分别在
A.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B.七大,十三届四中全会,十六大
C.七大,十五大,十五届七中全会 D.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2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先进社会制度的保障 ②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③中国科学院的成立 ④科学家们的努力
⑤自主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 ⑥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支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22、一个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英国人可以
①去法国欣赏印象派画展 ②去德国欣赏贝多芬作品音乐会
③通过电视观看第14届奥运会 ④去电影院观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23、下列作品体现浪漫主义风格艺术特征的是
①《巴黎圣母院》 ②音乐作品《时代在改变》 ③《泉》
④《向日葵》 ⑤《蓝色的多瑙河》 ⑥《自由引导人民》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⑤⑥
24、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25、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26、(14分)17二、非选择题
—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民也,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故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⑴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4分)
⑵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5分)
⑶ 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族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5分)
27、(12分)国家政策与知识分子的命运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年间,朝廷罗致大批文人分批编纂书籍,完成了一大批图书,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前代所不及的。此举被称为是“稽古右文,崇儒兴学”的盛事。但与此同时,又蓄意借此以收缴并销毁一切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先后又制造了50余起文字狱。“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就是笼罩在文字狱之下的知识分子状况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 (斯大林时斯的苏联)怀疑主义、独立思想,都是没有活动余地的。没有自由工会,没有出版自由和结社自由,充其量只有对宗教的有限的宽容。适应这个体系的某些苏维埃犹太人却发现自己受到较多的宽容,有些人甚至取得了了重要岗位。但是多数犹太人仍面临着怀疑和不信任,而且在宗教事务上受到困扰。艺术、文学、甚至科学都变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创新性、试验性的作品——以及从事它们的人员——在苏维埃文化生活中消失了。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现代代,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
对于恢复高等院校正常的招生制度,邓小平在1975年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但由于“四人帮”发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而未能实现。但他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出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1977年)邓小平果断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顺民意,得民心,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和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展示骄人的才华,贡献着无尽的力量。 ——摘编自薛庆超《革故与鼎新:红墙决策》
⑴ 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的哪些史实?(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史实的影响?(2分)
⑵ 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苏联思想文化状况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状况带来的严重后果及产生的根源。(2分)
⑶ 指出材料三体现的邓小平的思想以及他决定恢复高考的动机;(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这种思想和恢复高考的决定对当时知识分子和中国青年命运的影响。(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 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回答:
⑴ 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2分)对此应如何评价 (2分)
⑵ 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分)其依据是什么 (2分)
⑶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4分)
29、(12分)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宾诺莎说:“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 ……人越自由,便越自觉遵守他的国家的法令。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 高中历史选修二 岳麓书社
材料二 洛克认为,财产权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谁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采摘大自然的果实,谁才有权享用。……我耕种的土地及其成果都是我的,甚至“我的马所吃的草,我的仆人所割的草皮”都是我的财产。这样的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 ——高中历史选修二 岳麓书社
材料三 在孟德斯鸠看来,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但是他又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人的专制”。
—— 高中历史选修二 岳麓书社
请回答:
⑴ 归纳材料一反映的观点。
⑵ 谈谈对材料二观点的看法。
⑶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观点?并解释结果的内涵?为防止此结果出现提出何种思想?并谈谈对这种思想的看法。
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答题卡
2012.4.24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4分)
27、(12分)
28、(12分)
29、(12分)
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2012.4.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D C B C C D A D A D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B D A A D D C D B 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4分)
⑴ 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2分)
“新见”: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2分)
⑵ 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2分)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3分)
⑶ 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① 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2分)
②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2分)
③ 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分)
27、(12分)
⑴ 史实:一方面罗致文人大规模地编纂各类书籍;另一方面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制造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2分)
影响:一方面有利于保存文化遗产;另一方面破坏了文化遗产;文字狱加强了文
化专制,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分)
⑵ 特点:怀疑主义和独立思想受到严格限制;没有出版和结社自由;对宗教持有限的宽容态度;艺术、文学、科学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创新性、试验性作品遭到扼杀;创新性、试验性作品的作者等遭到“清洗”。(2分)
危害:给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1分)
根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体制)。(1分)
⑶ 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分)
动机: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1分)
影响: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实行的“左”的政策,知识分子重新受到尊重;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示了才华,贡献了力量。(2分)
28、(12分)
⑴ 主要意图: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2分)
评价:变法以救亡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2分)
⑵ 核心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2分)。
依据:①日俄变法取得成功②中国风气未开。(2分)
⑶ 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封建顽固势力强 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4分)
29、(12分)
⑴ 思想自由,行动守法;自由、平等和生命安全是人不可侵犯的权力。(3分)
⑵ 主张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果实,享用果实,是对劳动的尊重,是进步的;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主张能保障了私人的财产权,但对一无所有靠劳动生存的人们是很不利的。(3分)
⑶ 合理的政体也可能腐化,其结果是导致专制;所谓专制就是滥用权力,实行压迫;三权分立;三权分立的思想,体现的政府机构分权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原则,可以有效的防止政府专制,确保民主,保障人们的自由。(6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
(50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PAGE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复数的虚部是
A. B. C. 1 D.
2、若A、B是互斥事件,且,则
A. 1 B. 0.7 C. 0.4 D. 0.3
3、在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由变到时,左边增加了
A. 1项 B. 项 C.项 D. 项
4、设,则这三个数
A.都不大于 B.都不小于
C.至少有一个不大于 D.至少有1个不小于
5、已知,则
A. B. C. D.以上皆错
6、由曲线和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 B. C. D.
7、若多项式,则
A. 9 B. 10 C. D.
8、两位同学一起去一家单位应聘,面试前单位负责人对他们说:“我们要从面试的人中招聘3人,你们俩同时被招聘进来的概率是”,根据这位负责人的话可以推断出参加面试的人数为
A. 21 B. 35 C. 42 D. 70
9、已知甲、乙两车由同一起点同时同向出发,并沿同一路线(假定直线)行驶,甲车、乙车的速度曲线分别为、(如图所示),那么对于图中给定的和,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在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后面
B.在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面
C.在时刻,两车位置相同
D. 时刻后,乙车始终在甲车前面
10、是定义在上的非负可导函数,且满足,对任意的正数a,b,若,则有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已知函数的图像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则 。
12、投掷两颗骰子,得到其向上的点数分别为m和n,令复数,则复数z为实数的概率为 。
13、我们把平面内与直线垂直的非零向量称为直线的法向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利用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方法,可以求出过点,且法向量为的直线(点法式)方程为,化简得,类比以上方法,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且法向量为的平面(点法式)方程为 (请写出化简后的结果) 。
14、若函数在上有最大值,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15、记具有如下性质的函数的集合为M,对任意若,则,现给出函数
①; ②; ③; ④
由上述函数中,属于集合M的函数序号是 。
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数学试卷答题卡(理科)
2012.4.24
一、选择题(5×10=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12.
13. 14.
15.
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共75分)
16、(12分)7个人排成一排,求出下列各种情况下的排法数(用数字作答)
⑴ 甲不排头,也不排尾;
⑵ 甲、乙、丙三人必须排在一起;
⑶ 甲、乙之间有且只有两人;
⑷ 从左向右看,甲、乙、丙三人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可以不相邻)。
17、(12分)已知二项式的展开式中第五项的二项式系数是第三项的系数的4倍。
⑴ 求的值;
⑵ 求展开式中的所有有理项。
18、(12分)已知函数在与时取得极值。
⑴ 求的值与函数的单调区间;
⑵ 若对,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19、(12分) 某大学毕业生参加某单位的应聘考试,考核依次分为笔试、面试、实际操作共三轮进行,规定只有通过前一轮考核才能进入下一轮考核,否则被淘汰。三轮考核都通过才能被正式录用,设该大学毕业生通过一、二、三轮的概率分别为,且各轮考核通过与否相互独立。
⑴ 求该大学毕业生进入第三轮考核的概率;
⑵ (非尖子班学生做)求该大学毕业生进入第三轮考核,但最终没有被正式录用的概率;
⑵ (尖子班学生做)设该大学毕业生在应聘考核中考核轮数为X,求X的概率颁布列及期望与方差。
20、(13分)由直线和抛物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为D。
⑴ 求D的面积;
⑵ 求D绕x轴旋转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21、(14分)已知a, b,,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⑴ 试猜想与大小;
⑵ 证明你的结论。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t0
t1
t
O
班级: 姓名: 考号: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政治试卷
2012.4.23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保护生物多样性,关系着国家的生态安全,也关系着人民的身心健康。2010年9月15日通过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明确规定了今后20年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国家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类能够利用和改造自然 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③生物多样性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在改革开放之初率先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充满深圳城市精神气质的“深圳观念”,指引和造就着深圳成立30多年来的辉煌。这表明
①观念能给人和社会巨大影响 ②观念总是推动社会和人的进步与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目的 ④要倡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人看到镜子中的自己问:“你是我,那我又是谁?”下列说法与上述观点一致的是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D.思维决定存在
4、一切现实的东西,唯有它具有理念并表现理念的情况下才有。“只有符合概念的实在才是真正的存在,因为在这种实在里,理念使它自己达到存在。”上述哲学思想属于
①机械唯物主义 ②客观唯心主义 ③不可知论 ④可知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报报道,由于人类不加节制的活动,南极冰盖每年消融570亿吨,使海平面上升,地球水域面积扩大,导致雨季延长,各地洪水频发。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A.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客观联系
C.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D.客观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性、社会历史性
6、目前,多数情况下72小时的气候预报较为准确,但由于受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仍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蕴涵的哲理是
①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 ②直观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真理具有客观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右边漫画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
C.主观认识没有标准
D.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8、鲁迅先生说:“假如我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很反对。如果诸葛亮来说然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行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 这段论述说明
A.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B.真理无法判断证明
C.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9、人生道路难免会有荆棘与创伤,但也有人认为“生活中每一种创伤都是成熟。”这是因为
A.创伤与成熟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B.创伤与成熟具有同一性,相互依存
C.创伤是成熟的前提,成熟是创伤的结果
D.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伤是成熟的条件
10、漫画《画靶》中的主人公先射箭后以箭眼为中心画靶的做法错误在于
A.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了矛盾的客观性
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
D.无视实践的物质性
11、《史记》载:田忌欲引兵亡赵,孙子曰:“……今赵梁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这启示我们
①准确预见是实现成功的关键 ②要学会在事物的联系中寻求最优目标
③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起作用 ④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中国画的艺术创造是建立在中国人文思想基础之上的,既具有中国猢的意象建构与表达方式,又蕴涵独有的中国智慧与哲理。齐白石曾画过这样一幅画,画面上是两只小鸟在争一条蚯蚓,画题为“他日相呼”。对该画意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美妙的意象根源于大师的合理想象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互相排斥、相互斗争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清满襟(《蜀相》)”“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重经昭陵》)”杜甫能以寥寥数语把人物刻画得生动传神,是因为他能够
A.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B.准确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C.准确把握主次矛盾 D.准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14、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会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因为
A.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事物性质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
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15、孙子曰:“……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这启示我们
①要尊重客观规律 ②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16、“圆,虽然完善,却从不满足,因为它知道:每一个终点都是新的起点。”“圆的自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③肯定就是否定,终点就是起点 ④辩论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7、我国自主研发、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测绘、渔业、交通运输、电信、水利、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特别是在汶川、玉树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述材料说明
A.人们只要认识到事物的规律就能改变规律存在形式
B.客观世界变化要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
C.创新推动人的思维和文化发展
D.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8、在过去十年,苹果公司是最具创新力的消费公司,苹果公司的成功并非源自于其技术,而在于运用现有技术,通过设计很“酷”的产品来吸引顾客。苹果公司的成功表明
A.创新能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
B.进行创造性思维,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实际,寻找新思路
C.正确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培养创新精神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19、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观念的更新。“笑不露齿,行不摆裙”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矜持因素,被时下“想唱就唱,我最闪亮”的新观念取代,当代青年更倾向于张扬个性,展示自我。这表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D.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0、我们完全相信,再过一千年,我们还是要回到苏格拉底、老子、孔子、释加牟尼、耶稣那儿去寻求智慧。这说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21、国家发改委在五省八市开展低碳省区、低碳城市试点。通过宣传低碳观念,引领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国家发改委宣传低碳观念的哲学依据是
A.价值观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 B.价值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根本观点
22、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决定首先在本部探索资源税改革,关于资源税改革问题,现在中央已明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试点,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推开,国务院资源税改革试点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B.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C.矛盾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D.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相互转化
23、“和谐城市,就是要实现城市的发展能使生活最优化,包括实现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体现了
A.运动绝对性原理 B.变化发展的哲理
C.系统优化原理 D.实践创新的哲理
24、自然灾害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又促进人类更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与“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和“进步”的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矛盾次要方面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5、古诗云:“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与此诗句所含哲理相同的是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8分)某市过去是资源城市,但过渡的资源开发引发了地表深陷,矿的固废,水环境退化等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专家指出:“资源型城市要在矿山资源没有枯竭时,就应考虑未来的发展”。材料中的事实和观点对人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何启示?
27、(25分)
党中央提出协调发展战略后,某地政府组织了一次座谈会,座谈会上,干部们针对如何协调发展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干部甲:协调发展首先要建设新农村,当务之急是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尽快富起来。为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可见,协调发展就是一个经济的指标问题。
干部乙:当前,困扰和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矛盾很多,如区域差异、城乡差异、贫富差异等问题。因此,各个地区要争取速度,最好用几年时间取得明显成效。省政府可以给各个地区限时间、定指标、定任务,发动群众打一场协调发展的速决战。
干部丙:本地区情况复杂,各个地区的特点不同,基础、条件和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在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用同一标准、同一尺度、同一模式来规划、衡量协调发展的实际成果。
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上述干部观点作简要评析。
28、(17分)
某镇政府实施“文化富民工程”,通过宣传、教育、管理,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减少了村民乱扔垃圾的现象,实现了村容整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减少了赌博、封建迷信等陋习,促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推动了农村的改革发展。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该政府实施“文化富民工程”的具体措施的哲学依据。
吉安县二中2012~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政治答题卡
2012.4.23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8分)
27、(25分)
28、(17分)
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政治参考答案
2012.4.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CDCBA 6——10 DDBDB 11——15 CBBCD
16——20 CDBBA 21——25 CACC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8分)
①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过渡的资源开发所引起的生态问题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② 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正确的思想意识为指导,缺乏正确的发展观念必定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专家的观点启示我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意识作指导。
27、(25分)
干部甲的发言:
①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甲看到建设新农村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之间的联系。
②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甲认为建设新农村,应把经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符合抓重点的方法论要求,但不能离开两点谈重点。协调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其他方面统筹兼顾,全面部署,稳步推进。(10分)
干部乙的发言:
①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客观的,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乙认识到协调发展中各种矛盾的存在,能够正视矛盾、解决矛盾。
②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通过渐进的量的积累而逐步实现质变的漫长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乙的观点没有认识到协调发展的长期性、艰难性和复杂性。(10分)
干部丙的发言: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休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具体要求,决不能不顾实际情况搞“一刀切”。同时,统筹协调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一定要尊重科学,充分考虑到所面对的各种主客观条件,按客观规律办事,由此可见,丙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5分)
28、(17分)
①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该镇政府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文化繁荣,推动了农村的改革发展。
②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该镇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克服农村中的各种陋习,引导农民的活动。
③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该镇政府通过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文化生产力。
④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该镇政府在文化建设中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促进了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生活在不同高度世界的人,有很不同的视野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
(50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有许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提高农产品产量 B.提高畜产品产量
C.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D.可以提高农业害虫的繁殖能力
2、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过程是(  )
A.裸岩阶段~苔藓阶段~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C.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D.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森林阶段
3、下列关于调节人体内血糖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血糖含量降低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B.下丘脑的某一区域可通过肾上腺和胰岛调节血糖含量
C.胰岛素能抑制肝糖元和血糖的分解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及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
4、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
A.血浆与组织液的HCO 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
C.血浆与组织液的Cl- D.组织液与淋巴液的Na+
5、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B.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
C.当人体内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D.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6、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7、下图是对某地区某种动物种群结构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  )
A.总量将增加  B.环境阻力不变 C.种群密度下降 D.保持稳定型增长
8、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减少
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 (  )
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 B.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
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 D.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
10、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体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1、科学研究揭示,与病毒和肿瘤作战的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和长期保护的分工。当研究人员捕捉到刚刚分化的T细胞时,T细胞相反的两极分别生成了两类不同的蛋白,一类蛋白带有“战士”的分子标记,另一类显示“记忆细胞”的特性,而记忆T细胞能潜伏多年,以防备未来的异物入侵。下列关于记忆T细胞的说法正确的( )
A.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地产生大量的抗体
B.记忆T细胞一旦产生就能够永久记忆
C.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D.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相比,细胞中的DNA相同,RNA不同
12、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
13、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B.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
C.图中的a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
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传到b
14、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子果实
15、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单侧光)( )
A.①②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⑤
16、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17、下列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
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以用浸泡法,浸泡法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让其生根
B.探究过程中进行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而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以不设置空白对照
C.本实验的结果能够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特点
D.实验中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有NAA、2,4-D、IBA和生根粉等
18、根据生态学的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最少,人们应采取哪一种食物结构(  )
A.以禽类、蛋类为主     B.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C. 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D.以猪肉等家禽的肉类为主
19、下列与体液免疫有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细胞核 ⑥核糖体
A.①②⑤ B.②⑤⑥⑦ C.①②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
20、抗原和抗体不仅在生物体内发生反应,在体外也能进行反应,研究这种反应的方法之一是用琼脂双重扩散法,这种方法如图1所示,在琼脂片上开两孔,在其中分别加入抗原和抗体,使其在琼脂中扩散,扩散了的抗原和抗体在一定的位置发生反应。在琼脂中出现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线,这种线叫沉降线。X和Y表示两种抗原,x和y为相应的抗体,图2中表示正确的沉降线的是( )
图1 图2
21、调节是生物体维持自身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含有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B.由于敏感性不同,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会抑制根的生长
C.垂体既能分泌激素,又与下丘脑相联系,所以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D.植物生长素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需要能量
22、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23、关于下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
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茎背地性,
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
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f
C.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状态下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24、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
2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试卷答题卡
2012.4.2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7分)近几十年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干扰。下图是生态系统功能大小变化曲线。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范围,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就偏离正常范围,偏离值为T,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为S。请据图回答:
⑴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⑵ T值大小可作为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值越大,该定量指标越__________。
⑶ S值大小可以作为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⑷ 森林生态系统的S值与草原生态系统的S值相比,较大的是
27、(7分)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 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______,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特性。
⑵ 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____,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5分)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某种植物根、
茎和芽生长情况的影响曲线。看图回
答下列问题:
⑴ 促进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是 _ ,
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
____ ____ _____。
⑵ 曲线AB段表示
⑶ 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体的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 。
29、(8分)右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中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⑴ 图中A是__________细胞,B是 _ _ (物质);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是     
⑵ B淋巴细胞经过 过程形成浆细胞。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否相同?
⑶ 吞噬细胞的作用构成了机体抗感染的第____道防线。病原体进入此细胞的方式称为 ,细胞膜与此功能相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 。
30、(13分)下面图一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二为图一中F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 ,它包括A_ __、B_ __、C神经中枢、D__ __、E__ __。
⑵ F处的结构名称是 ,儿童生活在有益而丰富刺激的环境中该结构的数目_ 。在F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 _,其兴奋的传递只能是___ ,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 ]__ 释放,然后作用于[ ]____ ([ ]内填图二中的数字)。
⑶ 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动作电位传导方向_________(相同、相反)。
⑷ 某患者体内产生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可与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并使其失活,导致患者肌肉萎缩。这种疾病从免疫调节看属于_ _____病。
31、(10分)研究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调节时发现: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为探究原因,请根据以下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⑴ 实验材料和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若干,各种相应手术、注射器材,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等(对相关激素的检测方法及相关手术过程不作要求)
⑵ 实验步骤:
① 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平均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
的含量,取平均值。
② 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 (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③ 。


⑶ 请预期实验现象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⑷ 如果实验得到的结果既不支持观点一,也不支持观点二,请你再提出其他的观点。

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2012.4.4
1-5、DBBBA  6-10、DCBDA  11-15、DCBCD 16-20、BABDC 
21-25、DAADD
26、(7分)
⑴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⑵ 抵抗力 小 
⑶ 恢复力  ⑷ 森林生态系统
27、(7分)
⑴ a  过度繁殖 ⑵ b  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⑶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28、(5分)
⑴ 10-9、 抑制作用
⑵ 开始时,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加强,达到最适宜浓度后,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⑶ 根、芽、茎
29、(8分)
⑴ 效应T   抗体   ②③ ⑵ 细胞增殖和分化   相同
⑶ 二   胞吞   细胞膜的流动性
30、(13分)
⑴ 反射弧, A感受器、B传入神经、D传出神经、E效应器。
⑵ 神经突触(突触) 增多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单向
③突触前膜 ①突触后膜
⑶ 相同 ⑷ 自身免疫病
31、(10分)
⑵ 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1分) ②甲状腺(1分)
③ 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2分)
④ 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A、B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取平均值。(2分)
⑶ 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都减少,且减少的量相等,则支持观点一;若A组小白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减少,B组小白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则支持观点二。(结果与结论各1分,如果结果与结论不能呼应,则不给分)
⑷ 这是促甲状腺激素既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又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物理试卷
2012.4.24
第Ⅰ卷(选择题 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 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具有粒子性
C.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2、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B.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
C.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由于质量亏损,质量数不守恒
D.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的
3、氦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
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的能级示
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或者电子中,不
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A.42.8eV(光子) B. 43.2eV(电子) C. 41.0eV(电子) D. 54.4eV(光子)
4、(尖子班学生做)我国科学家研制“两弹”所涉及的基本核反应有
(1)U+n→Sr+Xe+kn; (2)H+H→He+dn;
关于这两个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1)属于α衰变 B.方程(2)属于轻核聚变
C.方程(1)中k=10,方程(2)中d=1 D.方程(1)中k=6,方程(2)中d=1
4、(非尖子班学生做)关于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量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B.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小的惯性大
C.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D.动量大的物体运动得一定快
5、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管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
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6、用频率为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的三条谱线,且,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C. D.
7、(尖子班学生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制核武器钚239(Pu)由239(U)经过4次衰变而产生
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Be+He→C+n
C. 20 g的U经过两个半衰期后未衰变的质量变为15 g
D.U在中子轰击下生成Sr和Xe的核反应前后,原子核的核子总数减少
7、(非尖子班学生做)若一个物体(质量不变)的动量发生了变化,则物体运动的
A.速度大小一定改变了 B.速度一定变化了
C.速度方向一定改变了 D.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8、如图所示,一个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小木块,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现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K^S*5U.C#
A.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
B.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二者一起向右运动
C.小木块在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往复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运动
D.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左运动
9、(尖子班学生做)原来静止的原子核X发生衰变时,放出粒子的动能为E0,假设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以动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则在此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是
A. B. C. D.
9、(非尖子班学生做)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那么能够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现象是
A.光的反射及小孔成像 B.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色散
C.光的折射及透镜成像 D.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光电效应
10、(尖子班学生做)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天然衰变时,在匀强磁场中得到内切圆的两条径迹,如图所示若两半径之比为44:1,则
① 发生的是衰变
② 轨迹2是反冲核的径迹
③ 反冲核是逆时针运动,放射出的粒子是顺时针运动
④ 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90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非尖子班学生做)如右图所示,P物体与一个连着弹簧的Q物体正碰,碰后P物体静止,Q物体以P物体碰前的速度离开,已知P与Q质量相等,弹簧质量忽略不计,那么当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下列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P的速度恰好为零 B.P与Q具有相同的速度
C.Q刚开始运动 D.Q的速度等于
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物理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实验题(共6+10=16分)
11、 在利用碰撞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仪器按要求安装好后开始实验,先是不放被碰小球,重复实验若干次;然后把被碰小球静止放在斜槽末端的水平部分的前端边缘处,又重复实验若干次,在白纸上记录下重锤位置和各次实验时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依次为O、M、P、N,设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且m1=2 m2,则:
⑴ 入射小球每次滚下都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
无初速释放,其目的是 。
A.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能水平飞出槽口
B.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以相同的动量到达槽口
C.为了使入射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不变
D.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能与被碰小球对心碰撞
⑵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m2时,入射小球m1的落点分别为M、P
B.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m2时,入射小球m1的落点分别为P、M
C.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m2时,入射小球m1的落点分别为N、M
D.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测得|ON|=2|MP|,则标明碰撞过程中由m1、m2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12、如右图是A、B两滑块碰撞前后的
闪光照片示意图(部分),图中滑
块A质量为0.14kg,滑块B的质量
为0.22kg,所用标尺的最小分度值
是0.5cm,每秒闪光10次,试根据
图示回答:
⑴ 作用前后滑块A动量的增量是多少?
方向怎样?
⑵ 碰撞前后,A、B的系统总动量是否守恒?
三、计算题(共44分)
13、(10分)如下图所示,氢原子从的某一能级跃迁到的能级,辐射出能量为2.55eV的光子。问
⑴ 最少要给基态的氢原子提供多少电子伏特的能量,才能使它辐射上述能量的光子。
⑵ 请在图中画出获得该能量后的氢原子可能的辐射跃迁图。

14、(11分)普朗克常量J·s,铝的逸出功J,现用波长nm的光照射铝的表面(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⑴ 求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⑵ 若射出的一个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正对一个原来静止的电子运动,求在此运动过程中两电子电势能增加的最大值(电子所受的重力不计)。
15、(10分)(尖子班学生做)1919年,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核发现质子。科学研究表明其核反应过程是:粒子轰击静止的氮核后形成了不稳定的复核,复核发生衰变放出质子,变成氧核。设粒子质量为m1,初速度为,氮核质量为m2,质子质量为m0,氧核的质量为m3,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⑴ 粒子轰击氮核形成不稳定复核的瞬间,复核的速度为多大?
⑵ 求此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15、(10分)(非尖子班学生做)氢原子在基态时轨道半径m,能量eV。求氢原子处于基态时:
⑴ 电子的动能;
⑵ 原子的电势能;
16、(13分)如图所示,滑块A、C质量均为m,滑块B质量为m。开始时A、B分别以、的速度沿光滑水平轨道向固定的右侧的挡板运动。现将C无初速地放在A上,并与A粘合不再分开,此时A与B相距较近,B与挡板相距足够远,若B与挡板碰撞将以原速率反弹,A与B碰撞将粘合在一起,为使B能与挡板碰撞两次,、应满足什么关系?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班级: 姓名: 考号:
作用前
作用后
A
A
B
B
B
A
A
密 封 线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化学试卷
2012.4.2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等关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B.乙醇汽油是一种清洁燃料,可以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C.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D.35%--40%甲醛溶液俗称为福尔马林,具有很好的防腐杀菌效果,可用来浸泡海产品来起到保鲜效果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名称,表达正确的是
A.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三溴笨酚 D.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是指具有甜味的物质
B.苯甲醛、甘油醛、葡萄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也互为同分异构体
D.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而所有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4、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 .乙醇、甲苯、硝基苯 B.苯、苯酚、乙烯
C.苯、甲苯、环已烷 D.甲酸、乙醛、乙酸
5、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对驾驶员的检查手段主要是进行呼气酒精检测,其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与乙醇迅速反应生成蓝绿色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跟足量金属钠反应可得到VA L气体,等质量的该有机物跟足量NaHCO3溶液反应,可得到VB L气体,已知同温同压下VB>VA>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CH3CH(OH)COOH B. HOOC-COOH
C.HO(CH2)2CHO D.HOCH2CH2OH
7、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关于胡椒酚的下列说法:
①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②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③它的部分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④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2 molBr2发生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8、下列实验的失败是因为缺少必需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①检验淀粉己经发生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H2SO4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银氨溶液后未出现银镜
②实验室制取乙烯: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40℃
③验证RX是碘代烷:把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加入AgNO3溶液出现褐色沉淀
④做醛的还原性实验:在醛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⑤做苯的溴代实验:把苯与溴水溶液混合后,加入铁屑,微热
A.①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⑤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醋酸溶液反应:CaCO3 +2H+ =Ca2++ CO2 +H2O
B.苯酚钠溶液和少量CO2反应: 2C6H5O +CO2 +H2O=2C6H5OH +CO32
C.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C2H5Br+OH C2H5OH+Br
D.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的醛基:
CH3CHO + 2Ag(NH4)2+ + 2OH- CH3COO- + NH4+ +3NH3 + 2Ag↓+H2O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当总质量一定时,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充分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为一常量,且生成CO2质量也为一定值的是
A.甲醛、乙醇、乙二醇 B.苯、苯酚、苯乙烯
C.乙炔、苯、苯乙烯 D.甲烷、乙烷、乙烯
1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相连时而产生相互影响的是
A.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甘油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后者产生的氢气比前者多
C.苯与液溴在铁作催化剂下发生反应,而苯酚与浓溴水混合就能发生反应
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12、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苯酚) 溴水 过滤
B 乙烷(乙烯) 氢气 加热
C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 蒸馏
D 淀粉(氯化钠) 蒸馏水 渗析
13、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5H10O2,已知A~E有如右图转化关系,且D不与NaHCO3溶液反应,C、E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结构可能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4、紫草宁(shikonin,见下图)是从生长在亚洲学名叫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的一种植物的根部提取出来的红色化合物。几个世纪以来用做民间药物,如今用于配制治疗跌打损伤的膏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紫草宁的分子式为C16H16O5
B.等量的紫草宁与NaOH溶液、溴水反应,消耗NaOH、
Br2 的物质的量比为3∶4
C.紫草宁能发生氧化、还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
D.常温下紫草宁不易溶于水
15、11.2L甲烷、乙烷、甲醛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15.68LCO2(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混合气体中乙烷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A.20% B.40% C.60% D.80%
16、2005年,全球发生了禽流感。我国科学家发现金丝桃素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杀灭效果良好,某种金丝桃素的结构式如右所示:
下列是有关金丝桃素说法:
①属于烃的衍生物,燃烧只产生CO2和H2O
②可以发生取代、加成、酯化、消去等反应
③分子式为C17H23NO3,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
④1 mol该物质最多能和6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其中错误的是: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化学试卷答题卡
2012.4.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7. (共5分)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明确的提出:类固醇是违禁药物之一,化学的结构上看,类固醇是一类含有环戊烷多氢菲核基本结构的化合物(I式),之所以属违禁药物,是因为它是一种一烷基化睾酮衍生物,如康力龙其结构式见II式。由于分子中烷基的作用,此种药物对肝功能有明显的副作用。过量服用还会产生女子男性化、肝中毒甚至肝癌等副作用。请回答:
⑴ 康力龙分子中有 个碳原子。
⑵ 已知I式能使溴水退色,其可能的产物的结构简式(未参加反应部位的碳环
可略去不写) , , , ,
18.(6分)有机分子中碳原子连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称为不对称碳原子(或手性碳原子),以*C表示,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如
⑴ 标出下列有机物X中的手性碳原子:
⑵ 下列分子中,没有光学活性的是 ,
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A.乳酸—CHOH—COOH B.甘油—CHOH—
C.脱氧核糖 —CHOH—CHOH——CHO
⑶ 若使有机物X通过化学变化,使生成物中不再具有手性碳原子从而失去光学活性,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
A.酯化 B.水解   C.氧化   D.还原   E.消去
19、(10分)乙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
【观察与思考】
⑴ 乙醇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个吸收峰。
【活动与探究】
⑵ 甲同学向小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再放入一小块金属钠(约绿豆粒大),观察实验现象。请在下表中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论补充完全(有多少现象等就填多少,不必填满)。
实验现象 结 论
① 钠沉在乙醇下面 钠的密度大于乙醇

⑶ 乙同学向试管中加入3~4 mL无水乙醇,浸入50℃左右的热水中,再将铜丝烧至红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则此时乙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欲验证此实验的有机产物,可以将产物加入盛有 的试管中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观察现象即可,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交流与讨论】
⑷ 丙同学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 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
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冰醋酸,按右图所示连接
好装置,请指出该装置的主要错误是 。
假如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为18O原子,则发生此反应后
1 8O原子将出现在生成物 中(填字母)。
A.水 B.乙酸乙酯 C.水和乙酸乙酯
20、 (共10分)下列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称为脱羧反应:
已知某有机物A的水溶液显酸性,遇 FeCI3不显色,苯环上的基团处于对位位置,且 A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甲基;I为环状化合物,其环由5个原子组成;J可使溴水褪色;I和J互为同分异构体;K和L都是医用高分子材料。各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
⑵ 物质G的同分异构体中:①属于酚类,同时也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有______种,
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____ ;②属于酚类,但
不属于羧酸类或酯类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
⑶ 写出反应类型:H→L:________________;J→K:________________。
⑷ 写出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3分) 新一代药物H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反应物中 ,R、R’可为:H、CH3、NH2等。
⑴ A→B的反应类型是 。
⑵ 写出C的结构简式 。
⑶ 物质D发生水解反应的方程式为 。
⑷ 写出E→G的反应方程式 。
⑸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物质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 属于硝酸酯 ②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⑹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一种抗癌、消炎药物。利用题给相关信息,以、CH3COCl、CH3OH为原料,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3CH2OH H2C=CH2 BrH2C-CH2Br
22、(9分)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 验 步 骤 解 释 或 实 验 结 论
⑴ 称取A 9.0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 试通过计算填空:⑴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⑵ 将此9.0gA在足量纯O2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13.2g。 ⑵ A的分子式为 。
⑶ 另取A 9.0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LH2(标准状况)。 ⑶ 用结构简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团 。
⑷ 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 ⑷ A中含有 种氢原子。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为
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2012.4.23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6小题,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B C C B C A C C B D A B B A
17.(每空1分,共5分)
(1)20
(2)
18.(6分)⑴(2分)
(2)B,C(各1分);(3)C,D,E;(2分)
19. ( 共10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3 (2)产生气泡 钠与乙醇反应有氢气产生(写化学方程式也可以)
(3)
新制的氢氧化铜 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4)导管插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B
20. (10分,除第(4)小问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
(2)①3种
(3)缩聚反应, 加聚反应
(4)
21.(12分).
(1)取代反应(1分)
(2)(2分)
(3)(2分)
(4)(2分)
(5)(2分)
(6)
(3分,其它合理路径也可)
22.(9分)
(1)90 (2)C3H6O3 (3)—COOH、—OH
(4) 4(1分)  CH3CHCOOH (2分×4)
班级: 姓名: 考号:
G
Br2
OH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教师用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 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 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回眸一笑百媚生(mó) 斗酒十千恣欢谑(nuè) 送我至剡溪(shàn)
B.渔阳鼙鼓动地来(pín) 红藕香残玉簟秋(dàn) 渌水荡漾清猿啼(lǜ)
C.钗擘黄金合分钿(bò) 谁家今夜扁舟子(piān) 吴楚东南坼(chè)
D.吞声踯躅不敢言(chíchú) 月照花林皆似霰(xàn) 煮芹烧笋饷春耕(xiǎng)
答案:(C)A.móu xuè B.pí diàn lù D.zhí zhú xiàn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与尔同销万古愁 天时怼兮威灵怒 镜中衰鬓已先斑
B.天生我才必有用 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 捣衣砧上佛还来
C.人生得意需尽欢 燎沉香,消溽暑 大漠穷秋塞草肥
D.雕栏玉彻应犹在 三顾频繁天下计 心非木石岂无憾
答案:(A)B材圆拂 C须腓D砌烦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提倡绿色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和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C.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有想到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都不下去了。
D.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答案:(B)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的俑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含贬义B躬逢其盛:亲身经历那种盛况。用于此适合语境,正确。C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成语本身有特指意义,不能用于指儿子。D姑妄言之的意思是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做自谦之词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C.建立制度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还需要有制约和监督机制,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D.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
答案:(C)A 项中“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词义矛盾,“截止日期”只能是指“某一天”,不可能还有“最后一天”;B项错误地使用了反问句的句式,造成否定不当,反问句“谁……呢 ”应该是肯定句表否定义,否定句表肯定义。句子中提到的“现在仍需要学习雷锋”显然应该肯定,而句中使用了“否认……不”的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句,结果句子就表示否定的意思了。正确的表述应该删除“不”,改为“但谁又能否认现在我们仍然需要学习雷锋呢 ”才较恰当。D. 成分残缺,“药品”后缺宾语“价格”。
5.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们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暂。 。李白对他无所求,他对李白也无所求。
①李白的送别诗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此再也没有见面
②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忙
③李白也在思念吧,但他步履放达、交游广泛,杜甫的名字再也没有在他的诗句中出现
④这里好像出现了巨大的不平衡,但天下的至情并不以平衡为条件
⑤多情的杜甫在这以后一直处于对李白的思念之中,不管流落何地都写出了刻骨铭心的诗句,
⑥即使李白不再思念,杜甫也作出了单方面的美好承担
A. ①②⑤③⑥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①③⑤⑥④ D.②①⑤③④⑥
答案:(D) (据上句的“短暂”,下面紧接着的第一句就是②,这句形象地表现了“短暂”的含义,其他五句是具体说李白和杜甫分别及分别后的情况,先用李白的送别诗来表现他们的分别,所以②后面当然是①,接着是他们分别后的情形即思念,③⑤就是表达思念的,由“也”可知③在⑤后,由“这里”一词的提示便知④在⑤后。)
6.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吉诃德被白月骑士打败后决定履行隐退一年的诺言,当牧人,过田园生活。路上,唐吉诃德和桑丘遇上有人赶着六百多头猪到集上去卖,大群的猪浩浩荡荡地呼叫着开过来,把桑丘和唐吉诃德都掀翻在地,一片狼藉。唐吉诃德挣扎着站起来,准备用剑复仇,但由于赶猪人跪地求饶,且桑丘也在一旁阻止,唐吉诃德才作罢。(《唐吉诃德》)
B.在觉新的办公室,觉慧反复朗读《新青年》杂志里的“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不仅激起了觉民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家》)
C.曹操被击败,逃跑中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听到有人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地割了胡子。此时马超令人高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立即扯起旗角,包颈而逃。马超追上,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扎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继续追赶,被曹洪拦住。曹操这才逃脱。(《三国演义》)
D.《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顶峰。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一诗暗示了《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
答案:(C) (应该是桑丘挣扎着站起来,准备用剑复仇,但唐吉诃德阻止了他,堂吉诃德认为,这是上帝对一个战败的游侠骑士的惩罚。B项觉慧朗读的话不是《新青年》里的,而是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中的;觉民听了这句话后并没有激起热情,而是态度温和平静,认为做事不能激进。D项中的诗暗示的是贾探春的命运,并非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三峡猿啼之谜
江水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绝句,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反映出轻舟飞驶的状态。
为什么“两岸猿声啼不住”呢?
前几年,英国科学家波尔 杰丁通过到热带丛林实地考察,并用仪器测量,终于揭开了猿啼的秘密。
每天清晨,当第一道阳光照射到树梢上的时候,长臂猿的早晨大合唱便打破了森林的静谧,雄猿首先领唱,几分钟后,雌猿也加入伴唱,直到太阳升起时才结束。早饭后,合唱继续进行。
波尔 杰丁发现,猿啼与它们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有关。一般猿每隔两三年产子猿,子猿长到七八岁时,才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已经成熟的雄猿为了求偶就要不停地发出求偶的啼鸣,直到邻近雌猿闻声进入它的地盘与其结成夫妻,建立家庭为止。这个家庭还有个规矩:未成熟的小雄猿在家中不许单独啼鸣,以免招来异性;当然,“父母”不在家时,小雄猿也会偷偷地叫上几声。
建立家庭后的母猿仍会不断地啼鸣:一是为了保卫家庭的地盘和维护一夫一妻制而不许别人侵犯,二是为了呼唤离家子猿。
说到三峡猿啼,有人认为猿声并非是两岸啼。
据郦道元《水经注》载:“自三峡七百里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当年李白过三峡,正是“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之时,故能听到不绝于耳的猿声。
但是,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却写道:三峡的确多啼猿,但它们都生于南岸,而鲜见于北岸。史书中还曾记载,有人从南岸捉了猿放到北岸,猿非但不啼,还千方百计地逃回南岸去。由此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应改为“南岸猿声啼不住”。
为何猿声只在南岸啼呢 有人认为,三峡“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北岸巫山山脉是南北走向,正迎着北方寒风,山高林深,气温偏低,不适宜猿猴生长。所以,猿要逃回到南岸去。
“三峡猿啼”的根本问题,即“发出了啼声的是猿还是猴”。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世界上现有的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四种猿类,前两种分布在非洲,后两种定居在亚洲,其中在我国的长臂猿仅出没于云南、海南岛等地的林区。若由此看来,三峡上发出啼声的就不该是猿了。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1987年,中科院的一个考察组在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一件长臂猿左侧下颌骨化石;其门齿、犬齿已脱落,前臼齿、臼齿保存完好,牙齿稍有磨蚀。与该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这些动物骨骼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与尚未石化的长臂猿下颌骨一致。此外,他们还从土层中找到骨簪和一件陶制品,经鉴定,这些陶制品和骨制品和文化性质与3000年前的川东大溪文化相近。由此证明,那一历史时期的长江三峡确实有过长臂猿的活动,李白并没有错将猴叫认作猿啼。
7.文章末句“由此证明”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是( )
A. 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长臂猿下颌骨化石。
B. 与长臂猿化石一起出土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
C. 长臂猿化石及同期出土的骨簪、陶制品,距今约3000年。
D. 长臂猿化石及同期出土的骨簪、陶制品。
答案:(C)(据后文“此”所“证明”的内容,C项对前文的概括全面、准确)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波尔 杰丁认为猿啼是建立或维护家庭的需要。
B.清代学者认为猿啼只在南岸,有人认为北岸气候恶劣,不适宜猿的生长。
C.中科院考察组对长臂猿化石的发现,可作为李白诗中“猿啼”的佐证。
D.长期以来,学者们经过对世界上四种猿类分布情况的研究,认定三峡无“猿”,李白听到的不该是猿声。
答案:(D)(文中有“若由此看来”一句,据此,D项的“认定三峡无‘猿’”,是作者据学者研究所作的推断,非学者的观点。)
9.引用通常是为了证明作者观点。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对波尔 杰丁的考察发现,作者是赞同的。
B.对清代学者和史书的观点,从“但是”一词,可见作者的青睐。
C.引用长期以来学者们的观点,作者是为了推出三峡无“猿”的质疑。
D.引用中科院的考察发现,作者意在证明三峡有“猿”,李白无误。
答案:(B)(对“南岸说”,作者只客观引述介绍,未表明观点、倾向)
三、(9分,每小题3分)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仆)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间,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上以广宸听,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人始贵之。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然百千年后,安知复无如足下者出,而知爱我诗哉?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知吾罪吾,率以诗也。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况仆与足下,为文尤患其多。己尚病,况他人乎?今且各纂诗笔,粗为卷第,待与足下相见日,各出所有,终前志焉。又不知相遇是何年,相见是何地,溘然而至,则如之何?微之知我心哉!   
【注】《与元九书》写于元和十年(815年),其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上。元九,即元稹,字微之。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合为时而著 合:应当,应该。
B.小穷则以诗相勉 穷:失意,不得志。
C.己尚病,况他人乎 病:生病。
D.知吾罪吾,率以诗也 罪:怪罪,谴责文章。
答案:(C)认为是毛病
11.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歌诗合为事而作 吾属今为之虏矣
B.欲稍稍进闻于上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答案:(D)介词,用。A前者是介词,表对象,为,替。后者是介词,表原因,因为。B前者为介词,表被动;后者是介词,从,自。C都是结构助词,但前者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用来提宾,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B.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C.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D.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答案:(C)
【参考译文】
(我)家庭贫困而又多变故,二十七岁才应进士试。考中以后,虽然专心于科举考试,还是没有停止做诗。到了做校书郎的时候,诗作足有三四百首。有时拿出来让足下这样的朋友们看。大家一见都说写得工巧,其实我并没有达到诗作者的水平。自从到朝廷作官以来,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也渐多,每逢与人谈话,多询问时政,每逢读书史,多探求治理国家的道理。这才知道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这时候,皇帝刚刚继位,政府之中有正直的人士,屡次下诏书,调查人民的疾苦。
我正是在这时升做翰林学士,又做左拾遗的官,亲手领取写谏章的用纸,除写奏章直接向皇帝陈述意见之外,有可以解救人民疾苦,弥补时政的缺失,而又难于直接说明的事项,就写成诗歌,慢慢地让皇帝知道。首先是用来开阔皇帝的见闻,对他考虑和处理国家大事有所帮助。其次是报答皇帝的恩情奖励,尽到谏官的职责。最后是实现个人平生振兴诗道的心愿。哪里想到,心愿没有实现而悔恨已经产生,诗歌没有闻于上,而诽谤却已经形成了。
微之,尊重耳闻的,轻视眼见的,崇尚古代的,看不起今天的,是人的常情。我不能远追古代的旧闻做证明,就像近年韦苏州的歌行,除去才气超拨,词藻华丽之外,很接近于以兴的手法表达讽谕的意义。他的五言诗又高超雅正,安详适静,是自成一家的体制。现在的作者谁能赶得上呢?但是韦苏州在世的时候,人们并不太重视,一定等到诗人死后,人们才珍重他的作品。现在我的诗,人们喜爱的,通通不过杂律诗和《长恨歌》以下那些作品。时俗所重视的,正是我所轻视的。至于那些讽谕诗,意思激切而言语质直,闲适诗思虑恬静,文词迂缓。由于质直并迂缓,人们不喜爱也是应该的了。 现在爱我的诗的人,与我同时活在世上的,就只有足下(您)而已。但是,千百年后,怎么能知道再没有象足下这样的人出现,而了解并喜爱我的诗呢?因此,八九年来,我与足下做官顺利,就以诗互相鉴戒,遭到斥逐就以诗互相慰勉,各自独居的时候就以诗互相告慰,住在一起的时候就以诗互相娱乐。与我相交的和谴责我的,大都由于诗呵!
我曾经跟足下说,任何人做文章,都偏私以为自己的好,不忍心删削,有时缺点就在繁多上,其间好坏自己又辨别不清,一定得依靠朋友做出公允的评价而不加宽容,进行讨论删削,这样以后繁简恰当不恰当才能处理合适。况且我与足下,写文章特别怕繁多,自己尚且认为是毛病,何况他人呢?现在我们暂且分别编辑诗文,粗略地分出卷次,等到我和足下相见的时候,各人都拿出自己编辑过的东西,以完成过去的心愿。但是,又不知何年能相遇,何地能相见,死期一到,该怎么办呵!微之微之,知道我的心吗?
第 Ⅱ 卷(共114分)
注意事项:
第 Ⅱ 卷须在答题卡上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⑴ 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划线的字词为给分点,每个1分,整句概意1分。
⑴ 哪里想到,心愿没有实现而悔恨已经产生,诗歌没有被皇上听闻,而诽谤却已经形成了。
⑵ 尊重耳闻的,轻视眼见的,崇尚古代的,看不起今天的,是人的常情。
⑶ 现在爱我的诗的人,与我同时活在世上的,就只有足下(您)而已。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一落索 蒋园和李朝奉
舒亶
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醉来却不带花归,诮①不解看花意。
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注〕①诮:简直,全然。
⑴ 词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春景?请简要说明。前人有云:“好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本词作者赏花“却不带花归”,这样写有什么妙处?(4分)
答案:⑴ 第一问:前两句运用侧面描写(或烘托)(1分)的方法,通过写词人的为春陶醉烘托出春景的迷人(1分)。
第二问:委婉曲折地(1分)表达与众不同的爱花、惜花的深情(1分)。
⑵ 词的下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案:⑵ 运用反问手法强调人无法与花比(1分);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花朵虽会凋谢但年年重开,而人的盛年一去,却再不复返作鲜明对比(1分);抒发了花开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难驻的感慨与愁绪(2分)。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⑴ 熊咆龙吟殷岩泉, 。云青青兮欲雨, 。
⑵ ,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⑶ ,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 。
⑷ ,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⑸ 鹿门月照开烟树, 。岩扉松径长寂寥, 。
答案:⑴ 栗深林兮惊层巅。水澹澹兮生烟。⑵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⑶ 沅有芷兮澧有兰,观流水兮潺湲。 ⑷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⑸ 忽到庞公栖隐处。惟有幽人自来去。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美 意 朦 胧
陈鹏举 王代福
⑴ 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⑵ 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善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⑶ 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⑷ 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⑸ 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到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沙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班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⑹ 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
16、阅读第二段,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 (5分)
17、“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二、三段分两点加以说明。(6分)
答:⑴

18、第五段中,作者还表现了唐诗的另外两个特点。它们是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6分)
答:⑴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这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作者浏览唐诗时获得的朦胧美。
B.作者对于打破了韵律的诗篇加以肯定,而对近于桎梏的格律给以否定。
C.对唐诗的广泛传播与流传,我国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功不可没。
D.本文构思精巧,语言清新,首尾照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朦胧美情有独钟。
E.本文是一篇美学随笔,概括了唐诗具有“朦胧美”的共同特征。
答案:
16、⑴ 他使唐诗的形式美达到了极致(意思对即可给分)(2分)
⑵ 他的诗成了后人写诗的金科玉律(或:他在律诗上的成就限制了后人的创造)(3分)
17、⑴ 唐诗因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失去了创作活力。(3分)
⑵ 因谋篇之难能而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篇,而且佳篇少于佳句。(3分)
18、⑴ 意境美(形象、意象的朦胧美);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4分)
⑵ 形象、生动(1分) 扣紧题意,充分展示唐诗的诗意美(2分)。
19、A D(B作者并未否定格律 C唐诗的传播与流传,与书法艺术无关 E“朦胧美”不是唐诗的“共同”特点)(4分)
六、(15分)
20、
2012年3月,杜甫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图片在微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上疯传。有人对语文课本中关于杜甫的图片进行了“再创作”,在这些“再创作”的图片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时而变成哈利·波特骑着扫帚……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为了还杜甫一个本真的形象,请参照课文本来的图片,发挥想象,结合你对杜甫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杜甫的形象。(15分)
要求:
⑴ 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⑵ 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⑶ 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⑷ 不少于200字
附:
⑴ 恶搞图片: ⑵ 课文图片:
七、(50分)
21.
关于“杜甫很忙”的现象,各方人士评论不一。
有人说:“恶意丑化杜甫形象,说明他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我们绝不允许抵毁杜甫形象。恶搞文化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我们要尊重杜甫,敬仰杜甫文化,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发扬光大。”
有人说:“恶搞图片折射出校园道德教育的缺失。今后教育要确立正确的教育方向,端正教育思想,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文化、尊重他人,引导他们正确认知真善美。”
有人说:“孩子们太有才了!甚至某种意义上说,对于扩大杜甫在现在学生中的了解度,以及让成年人回味杜甫的生平文章,都有种剑走偏锋的积极作用。实际上,历史上的杜甫就有种自我戏谑、调侃的精神。”
你怎么看?由此,你想到什么?请将你的想法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⑴ 写议论文。⑵ 题目自拟。⑶ 不少于700字。⑷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2012.4.24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区和④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  
B.棉花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界线
C.种植业区和放牧业区的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2.图中各区的优势能源是    
①区主要是煤和石油   ②区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③区主要是太阳能和水能  ④区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可能是  (  )
A.青海   B.四川  C.陕西  D.甘肃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与长江航道相交的
港口分别是 ( )
A.南京、武汉 B.枝城、武汉
C.武汉、九江 D.九江、南京
5.“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
性因素是( )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土壤
6.“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 )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农林产品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资金和技术支持
位于海南省西北部洋浦半岛上的洋浦经济开发区,依托洋浦的区位优势,确立了“新型临海工业基地,现代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定位,总投资116亿元的石油炼化、总投资1024亿元的纸浆生产等大项目相继投产。据此回答7-8题。
7.影响纸浆生产从国外转移到洋浦的主要因素有
①洋浦的政策优惠 ②中国有巨大的纸制品消费市场
③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海南省全年气温高,人工速生林生长期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其有利影响是
A.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B.延长产业升级时间
C.转移、扩散污染 D.减少就业机会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9—10题。
9、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山麓A地的自然带可能是热带沙漠带
B.A、B两坡雪线较高的是A坡
C.在B坡约4000米海拔处年降水量最多
D.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3000米
10、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长白山脉 B.安第斯山脉南段
C.大分水岭北段 D.阿尔卑斯山脉
下图为我国某岛屿平均降水量(毫米)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岛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特点是 ( )
A.大致与纬线平行,南高北低
B.呈西北-东南向,西南高东北低
C.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
D.与等降水量线一致,南高北低
12、该岛屿建成农业生产基地最重要的有
利条件是( )
A.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
B.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C.地形平坦,土地肥沃
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根据雨带在I、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
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 4~6月 B. 6-7月
C. 6~8月 D. 5~8月
14、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
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图6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乙地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D.丙地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16.据调查,甲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其原因是( )
A.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小 B.甲地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大
C.甲地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多 D.甲地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大
图4为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并完成17--18题。
17.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山最可能位于
A.20°N附近
B.34°N附近
C.50°N附近
D.40°N附近
18.关于这座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1月气温垂直递减率比7月大
B.1月出现逆温现象
C.7月海拔低处的气温垂直
递减率比高处大
D.该山顶有永久积雪
右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9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回答19~20题。
19. 图中代表①、②、③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
20. 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
下图是沿“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年
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乙地多的原因主要是
A.甲地纬度低
B.甲地距海近
C.甲地气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
D.甲地缺少地面植被覆盖
22、甲地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①复种指数高 ②小麦颗粒饱满
③瓜果甜度高 ④水稻种植面积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23—25题。
2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落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
24.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25.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吉安县二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答题卡
2012.4.24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 (本卷共有四大题,共50分)
26、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以及图中A山峰垂直自然带谱图和B点所在地区的气温降水月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 图中A山峰为五岳之一的      山(1分)
⑵ B城市所在地形区名称是       ,该区域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有
(4分)
⑶ C地形区目前面临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4分)
⑷ 与同纬度的东部平原比较,B城市的冬季气温偏低,试从地形地势、海陆位置角度分析其成因。(3分)
27.(14分)读图12“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问题。
⑴ 判断a、b、c三条年等降水量线的大小关系,说明理由?(4分)
⑵ 形成丙处地貌类型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貌易给附近地区造成什么问题?(3分)
⑶ 乙和丁所在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农业区,制约其农业生产共同的主导因素及农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3分)
⑷ 图中流经甲城市的河流是 ,试述河流在图中河段的水文特征。(4分)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 简述图示河流最小流量出现的时间及其原因。(4分)
⑵ 说出甲基地最主要的商品性农作物,分析该基地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5分)
农作物 、
⑶ 近年来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哪些?(3分)
29.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 图中A地形区名称为    山脉,它属于 板块(2分)
⑵ 图中B河谷地主要粮食作物为 ,分析该谷地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5分)
⑶ BC之间的河流峡谷地区降水十分丰富,试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⑷ 青藏铁路的修建对青藏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3分)
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2012.4.2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D B D C D; 6---10 D D A B B; 11---15 D B B C D;
16--20 D B B C B; 21—25 C B B C C
二、综合题
26、(12分)
⑴ 华山(1分)
⑵ 渭河平原(1分) 限制性因素:冬季气温较低(最低气温低于0℃);年降水量较小(约600mm),冬春季较干旱(12月至次年4月月降雨量少于50mm );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旱涝频繁(任答一点得1分,共3分)。
⑶ 水土流失(1分) 自然因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任答一点得1分,共3分)
⑷ 受秦岭山脉的影响,冷空气在秦岭北坡(西安)聚集(1分);海拔更高,气温低(1分);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较远,大陆性强,冬季气温低(1分)。
27、(14分)
⑴ a=b>c(2分) 原因:我国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故a>c;(1分)b等降水线区域内为祁连山区,降水比周围多,故应与其两侧等降水量线的高者相等。(1分)
⑵ 风力搬运、沉积(2分) 荒漠化、埋没铁路等(1分)
⑶ 灌溉水源或水源不足(1分) 问题:风沙危害;灌溉不合理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过度用水引起下游河段用水紧张。(任写2方面给2分)
⑷ 黄河(1分) 该河段处在黄河上游,水量较小、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有凌汛现象。(任写3个方面给3分)
28.(12分)
⑴ 春季(3-5月)(1分) 春末夏初,雨季尚未到达,降水稀少,补给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业用水量大(3分)
⑵ 棉花(1分) 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夏季雨热同期,降水较多,有利于棉花的生长、秋季雨水少,有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劳动力丰富,植棉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棉纺织工业基础好)(任写4个给4分)
⑶ 沿海港口城市,交通便利,信息畅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高等院校众多;临近日韩,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基础、协作条件较好(任写3个给3分)
29.(12分)
⑴ 喜马拉雅山 ; 印度洋(各1分共2分)
⑵ 青稞(1分) 有利条件:太阳辐射强,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灌溉水源充足;地势较平坦。(写3个给3分) 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或土壤较贫瘠)。(1分)
⑶ 图中峡谷地区为雅鲁藏布大峡谷,这里是西南暖湿气流进入青藏高原腹地的重要水汽通道,西南季风受地形阻挡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2分)
⑷ 促进柴达木盆地的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青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促进青藏地区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商业的发展(任写3个给3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1,3,5
图6
班级: 姓名: 考号:
108°
110°
108°
110°
36°
34°
34°



36°
等高线
山峰
河流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
灌丛及草甸带
灌丛及草甸带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海拔(m)
1000
2000
3000
A山峰垂直自然带谱
0
20
-20
200
100
0
降水㎜
气温℃
1 4 7 10月
B气温降水月分布
图12
密 封 线
PAGE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英语试卷
2012.4.23
第I卷(选择题,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time is it now
A. 2:30 B. 2:40 C. 1:45
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party. B. At a wedding. C. At a meeting.
3.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uple. B. Colleagues. C. Classmates.
4. 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the word “black”
A. It’s old-fashioned. B. It’s offensive. C. It’s acceptable.
5. How many types of writing in English are mentioned in the conversation
A. 2. B. 3. C. 4.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is wrong with the man
A. He has got a pain in his stomach. B. He has got minor injuries in his throat.
C. He is suffering from loss of appetite.
7. What caused the man’s trouble
A. Hitting his stomach on the table. B. Drinking something out-of-date.
C. Eating a lot of bread.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a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he man lost
A. His wallet. B. His ID card. C. His driving license.
9. What was the man going to give his daughter
A. A cassette recorder. B. A CD player. C. A toy.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How much are the rentals of new movies
A. $2. B. $3.50. C. $5.
1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five-dollar deal
A. People can rent five movies for 5 dollars. B. People will pay 5 dollars for each movie.
C. People can rent five new movies at a time.
12. What day is it today
A. Sunday B. Thursday. C. Tuesday.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o is Ron
A. The woman speaker’s friend. B. The man speaker’s friend.
C. The woman speaker’s husband.
14.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speaker
A. He has lost his job. B. He has lost a lot of money. C. He is already in debt.
15. How often does the man eat out a week at least
A. Four times. B. Three times. C. Twice.
16.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speaker borrowed $20 from his mother.
B. The woman speaker is good at cooking.
C. The man speaker spends $600 on entertainment every month.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ere did Bill Gates state his comments
A. At a computer exhibition. B. At a press conference. C. At an IT forum.
18. What should we do if our cars died on the freeway according to the talk
A. Ask passers-by for a lift. B. Ask the traffic police for help. C. Restart and drive on.
19. What would the airbag system say before going off according to the talk
A. Are you OK. B. Are you sure. C. Are you here.
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GM’s press release
A. Pressing the “start” button to shut off a computer.
B. Learning a lot to operate a new computer.
C. Learning driving all again to drive a new model car.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In distance is a tall tree which is said to have history of over 500 year.
A. the; / B. /; / C. the; a D. a; a
22. Information has been put forward more middle school graduates will be admitted into universities.
A. while B. that C. when D. as
23. Excuse me, Marcia, a reporter from Vanity Fair all day. Could you speak to her now
A. phones B. has phoned C. has been phoning D. phoned
24. not to miss the flight at 15:20, the manager set out for the airport in a hurry.
A. Reminding B. To remind C. Reminded D. Having reminded
25. So sudden that the enemy had no time to escape.
A. did the attack B. was the attack C. the attack did D. the attack was
26. — Bill, can I get you anything to drink
— .
A. No problem B. You are welcome C. Doesn’t matter D. I wouldn’t mind a coffee.
27. I’m not a little tired today after giving the room a thorough cleaning and I have never had
today.
A. as a tiring day B. as tiring a day as C. tiring as a day as D. day as a tiring as
28. Gradually, you will realize that the things that matter are that can’t be bought with money.
A. these B. ones C. those D. some
29. Neither of the novels which popular with us be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A. are; had B. are; has C. is; have D. is; has
30. What do you mean, there are only ten tickets There be twelve.
A. should B. would C. will D. shall
31. They should not allow in this street. It’s too narrow.
A. park B. to park C. parking D. parked
32. It just isn’t fair I was working as a waiter last month, my friends were lying on the beach.
A. whenever B. though C. while D. for
33. So quickly 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ing is a possibility today may be a reality tomorrow.
A. that which B. that what C. what D. which
34. Much to our ,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was much better than we had expected.
A. satisfactory B. satisfaction C. satisfied D. satisfy
35. The young man who just graduated from college stays at home all day long, .
A. and sat around B. sat around C. sitting around D. and sitting around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one storyteller who wanted to search for a real-life story.
He reached a village and took a cottage for rent. After 36 in the village throughout the month, the storyteller couldn’t find one. 37 , he decided to stop his search.
The next day, while sitting in the cottage, he suddenly heard a voice – a woman was 38 someone. The voice was coming from the big 39 behind his cottage.
It sounded like the woman was abusing her 40 . The storyteller didn’t like it, 41 he was happy to finally get his story. 42 the conversations each day, he added them to his story. Though he couldn’t 43 the characters of his story, he started 44 the mother-in-law, as she seemed to be a bad woman.
Before he finished his 45 , the storyteller wanted to see the 46 once, so he climbed the wall.
There he saw the mother-in-law sitting in a 47 . It seemed that she was disabled.
He saw the old lady trying to 48 a food item on the table near her wheelchair. But because of her 49 , she couldn’t reach it and the daughter-in-law looked like she was enjoying the old lady’s 50 nearby.
Suddenly the old lady fell from the wheelchair and started 51 her daughter-in-law. The storyteller went back and 52 changed the ending of the story and was surprised at how 53 it was compared to what he once thought it would be.
Truly he found both a real-life story and a real-life 54 : Never judge a situation unless you know all the aspects well. Sometimes you can’t imagine your 55 from the reality.
36. A. running B. recognizing C. judging D. wandering
37. A. Disappointed B. Frightened C. Bored D. Worried
38. A. looking at B. pointing at C. shouting at D. staring at
39. A. loudspeaker B. wall C. village D. tree
40. A. father-in-law B. mother-in-law C. son-in-law D. daughter-in-law
41. A. and B. but C. so D. then
42. A. Writing B. Telling C. Listening to D. Making up
43. A. imagine B. forget C. find D. see
44. A. hating B. liking C. appreciating D. missing
45. A. conversation B. story C. adventure D. scene
46. A. hostess B. results C. evidence D. characters
47. A. wheelchair B. cottage C. yard D. bed
48. A. eat B. get C. put D. hold
49. A. hand B. arm C. condition D. shortcoming
50. A. foolishness B. happiness C. carelessness D. helplessness
51. A. abusing B. doubting C. laughing at D. deciding on
52. A. hardly B. gradually C. quickly D. frequently
53. A. different B. familiar C. obvious D. violent
54. A. fault B. lesson C. trick D. motto
55. A. confidence B. mistake C. knowledge D. distance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Most shops in Britain open at 9:00am, and close at 5:00 or 5:30 in the evening. Small shops usually close for an hour at lunchtime. On one or two days a week—usually Thursday and/or Friday—some large food shops stay open until about 8:00 pm for late night shopping.
Many shops are closed in the afternoon on one day a week. The day is usually Wednesday or Thursday and it is a different day in different towns.
Nearly all shops are closed on Sundays. Newspaper shops are open in the morning, and sell sweets and cigarettes as well. But not all the things can be sold on Sundays.
Usually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foreign visitors to find where to buy things. Most shops sell the things that you want to buy. One problem is stamps. In Britain you can only buy these at post offices. Many large food shops are self-service. When you go into one of these shops, you take a basket and you put the things you wish to buy into this. You pay for everything just before you leave. If anyone tries to take things from a shop without paying, they are almost certain to be caught, because most shops have detectives.
When you are waiting to be served in a shop, it is important not try to be served before people who arrive before you. Many foreign people are surprised at the British way of queuing (排队).
56. Most shops in Britain stay open for about ______ a day.
A. eight hours B. five hours C. ten hours D. six hours
5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 Some large food shops open for about 11 hours on Thursday or Friday.
B. Many shops are closed in the afternoon once a week on Tuesday.
C. Only a few things can be bought on Sundays.
D.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foreign visitors to buy things in Britain.
58. You can not buy ______ in shops.
A. cigarette B. sweets C. stamps D. clothes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Most shops usually close for an hour at lunchtime.
B. Many large shops are self-service.
C. Most shops have detectives.
D. People do not have to queue to be served.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n be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A. Shops in Britain
B. How to buy things in Britain
C. The British Way of Queuing
D. How long are the British shops
B
Upcoming Kids & Youth Events
The Race to Space
Date: February 27, 2012
Does life exist in outer space How can we tell In 1970 the first robot landed on the moon, and then, scientists have created different kinds of machines to move around planets to help us answer our space question. Come learn more about their interesting history.
Fee: $10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over 1 year old. Under 1 year old FREE. $9 for older people.
Museum Hours: Tuesday through Sunday, 10:00am ~ 7:00pm. Closed Monday.
Where: Long Island Children’s Museum, 11 Davis Ave, Garden City, NY
Learn and Play
Date: February 28~March 2, 2012
Fun at the farm for preschoolers. Programs by Cornell Cooperative Extension educators are parent-child interactive (互动的). Includes story, snack and animal visits. Ages 24~60 months.
Two periods available: 10:30 am~11:30 am or 1:00 pm~ 2:00 pm. $10 per child. Please call or visit our website 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Where: Suffolk Country Farm and Education Center, 350 Yaphank Ave (County Road 21), Yaphank, NY
Arctic Animals for Preschoolers
Date: March 13, 2012
Time: 10:00am~12:00 noon
Explore the frozen world of creatures that call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 home with a Cornell Cooperative Extension educator. How do they do it Prepare warm clothes.
Ages 3~5 (with an adult). $25 per child (includes one adult, each additional adult $ 5)
Where: Sport Fishing Education Center, Ocean Parkway, Babylon, NY
Usdan Center Open House
Date: March 31, 2012
Time: 11:00am~2:00pm
Usdan Center for the Creative and Performing Arts, one of America’s largest not-for-profit(非盈利的) summer arts camps, named a “Best Of for 2010”, is now preparing for its 44th season, FREE admission.
Open houses will give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 chance to tour the center and get information on Usdan’s more than 40 programs – including music, dance, theater, writing, nature and chess.
Where: 185 Colonial Springs Road, Wheatley Heights, NY
61. How much does it cost if your grandparents bring you to Children’s Museum after school
A. $29. B. $28. C. $18. D. $10.
62. In what way do you learn and play in Suffolk County Farm and Education Center
A. Parents and children work together. B. Children are asked to work on the farm.
C. Animals can be taken home to be raised. D. Educators lead children to visit the farm.
63. What is the special feature of Sudan Center Open House
A. You may go there all day. B. You need register in advance.
C. You can go to the camp for free. D. You are asked to show your art talent.
64. On Monday, you cannot go to .
A. Usdan Center Open House B. Sport Fishing Education Center
C. Suffolk County Farm and Education Center D. Long Island Children’s Museum
65. We can learn from the events that .
A. the events last from February to May
B. children should be with at least two adults
C. visiting Sport Fishing Education Center, you must prepare warm clothes
D. you can learn space knowledge in Usdan Center Open House
C
(Reuters Life! ) – Families in New York and Louisville, Kentucky might be happy to know they live in two of the safest U.S. cities for children.
Both urban areas scored high marks in a study that assessed 50 of the largest U.S. cities on 25 safety criteria such as proximity(接近) of hospitals, bike helmet laws and how quickly local fire departments respond to determine the safest cities for children.
“It’s clear that most cities are doing great things to improve safety at home and in the community,” said Gus Schaefer of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UL), an independent safety certification provider that conducted the research.
New York firefighters were the quickest to respond to emergencies, while Louisville pedestrians(行人) were among the least likely to be in a traffic accident, according to the study.
Boston parents can breathe easy knowing they live in the city with the most hospitals per capita(人均) and Portland, Oregon got honors for its low drowning rates and air quality.
Virginia Beach scored high marks because car passengers under the age of 18 have to wear seatbelts, even if they are riding in the back seat.
Columbus, Minneapolis, San Francisco, Seattle and Tampa were also among the safest cities.
Although the study did not rank the cities, it showed that the vast majority have anti-smoking laws and all have smoke alarm laws.
One area where there might still be room for improvement is bike helmet laws. Only 39 of the largest urban areas have bike helmet laws.
But 47 out of 50 cities had some non-smoking laws and an equal number required CO alarms. And all the cities insisted on inspections after construction or remodeling projects.
In addition to local and state laws to keep their children safe, UL said families can also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ir children, including making sure television stands are well fixed and having a fire escape plan.
66.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
A. how to keep children safe B. the most popular U.S. cities
C. the safest U.S. cities for kids D. the various laws in the U.S. cities
67. What do we know about New York from the passage
A. New York has the fewest traffic accidents.
B. The air quality in New York remains stable.
C. Car passengers in New York have to wear seatbelts.
D. New York firefighters react quickly in emergencies.
68.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hrase “breathe easy” in the passage refer to
A. Stop worrying B. Enjoy better health.
C. Do their jobs happily. D. Breathe without difficulty.
69. The safety criteria in the study include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
A. non-smoking laws B. bike helmet laws C. traffic rules D. families’ fire escape plans
70. What did the 50 cities in the study have in common
A. They all had anti-smoking laws.
B. They all required factories to fix CO alarms.
C. Their hospitals provided high-quality service.
D. They had careful examinations of newly completed buildings.
D
Yasuda is 95 years old. He and his colleagues, looking for easier ways to search the Web and send e-mail, represent a potential market for Apple (AAPL)’s iPad. The company has sold 3.27 million iPads since its launch in April, but doesn’t break down sales figures by customer age, making it impossible to know with certainty how many old people are buying them. However, evidence suggests it’s popular with the old.
The iPad’s intuitive interface (直观界面) makes it attractive to old citizens around the world, says Takahiro Miura, a researcher a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The iPad is a good tool for the elderly because it’s very forgiving of mistakes.” Miura’s team uses computers to help train senior citizens to rejoin the workforce. “Unlike the PC, it doesn’t require previous(先前的) knowledge,” he says.
James Cordwell, a technology analyst at Atlantic-Equities in London, says the iPad’s popularity with the elderly is helping Apple reach beyond its traditional base of younger customer. “The world’s population, especially in developed markets, is getting older, and it’s probably a market where Apple has least entered,” Cordwell says. Elderly users are “a key source of growth for them in the future.”
The elderly in Japan, who make up an estimated 22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may prove particularly quick to accept the iPad. They spend more than any other group in the country except for those under 30, according to a report by Japan’s Cabinet Office. Motoo Kitamura, 78, a former gas salesman, bought an iPad to help him communicate with his 2-year-old grandson and prevent against dementia(痴呆). “Trying new things like that is a good mental exercise,” he says.
7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he iPad was only intended for elderly people.
B. The use of iPad requires previous knowledge.
C. The use of iPad is mentally useful to the old.
D. Only the elderly in Japan can use iPad.
72. What can we infer from Paragraph 1
A. The old get a bit strike from the iPad. B. The iPad causes a heavy burden to the old.
C. The iPad is accepted by the old. D. The old are very familiar with the iPad.
7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advantage of the iPad over the PC
A. It has intuitive interface. B. It is easier to operate.
C. It is more accessible to beginners. D. It is a good mental exercise.
74.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The old are the largest consumers in Japan.
B. The iPad is traditionally accepted by the young.
C. The old in Japan are fond of latest hi-tech products.
D. The old customers will soon replace the younger ones.
75. What c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The iPad Leads Apple to the Elderly
B. Ipad Hits Japan’s Store Shelves
C. Ipad’s Arrival in Tokyo Causes Japanese to Excite
D. AAPL Tries to Balance the Old and the Yong
第II卷(共35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三节;满分35分)
第一部分: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根据短文后的要求答题(请注意问题后的字数要求)。
[1]You may be wondering what scientists are like.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common for scientists. You might even be considering becoming one yourself.
[2]So now let’s get to the topic. What type of person should a scientist be Don’t lose heart if you don’t possess(拥有) all of these qualities, but having a few of them will be helpful.
[3]A scientist should be someone who enjoys research and studying. This makes up a large part of a scientist’s work. Carrying out studies that will improve people’s everyday life is an exciting challenge. Moreover, making the next scientific discovery is highly rewarding but it takes a lot of work and preparation.
[4]If you come into contact with a scientist, one of the things you might notice is that they have an open mind. They are flexible and open to new possibilities and there is a very good chance that they might live their life in this way.
[5]Perseverance(毅力) is also a quality that is required for a scientist. Experiments don’t always go to plan. Each experiment needs to be adapted slightly to try and encourage more favourable outcomes. A scientist cannot give up at the first difficulty.
[6] , most scientists seem to show curiosity. They seek answers to many mind-puzzling life questions. Their job is usually to ask how, what and why things happen and to provide theories that demonstrate this.
76. 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no more than 10 words)
ple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with words from Paragraph 2. (no more than 5 words)
It doesn’t matter that you don’t have all the qualities because having only is beneficial.
78. How do scientists do their jobs (no more than 15 words)
79. Please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6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3 words)
80. What does the word “This” (Line 1, Paragraph 3) probably refers to (no more than 5 words)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有外国友人将到你校参观,请根据以下要点用英语向他们口头简要介绍你校。
1.学校是一所全省知名、有50余年历史的高级中学。
2.现有40个教学班;图书馆、体育馆、多媒体(multi-media)教室、实验室等设施齐全。
3.全校教师186人,他们大多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尊敬;学生2400余人,他们好学上进,每年有大量学生被大学录取。
4.祝愿每位来宾在学校参观愉快。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语已经给出,但不计入总词数。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our school. …
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英语试卷答题卡
(第Ⅰ卷 1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题号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答案
题号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答案
(第Ⅱ卷 35分)
第一部分: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76.
77.
78.
79.
80.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our school.
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英语试卷参考答案
2012.4.23
1~5 CABCB 6~10 ABACB 11~15 ACBCA 16~20 BACBC
21-25 CBCCB 26-30 DBCBA 31-35 CCBBC 
36-40 DACBD 41-45 BCDAB 46-50 DABCD 51-55 ACABD
56-60 ABCCA  61-65 BACDC 66-70 CDADD 71~75 CCDBA
76. The qualities of a scientist
77. a few of them
78. By asking how, what and why things happen and providing theories that demonstrate this.
79. Lastly / Finally / Besides
80. Enjoying research and study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our school. Now let me introduce our school to you. Our school, which has a history of over 50 years, is a well-known high school in our province. There are 40 classes in our school. We have a library, a gym, a multi-media room and several labs. We have 186 teachers in all, and most of them are rich in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respected by their student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our school is larger than 2,400. Each of the students studies hard, and a lot of the students in senior 3 are admitted to universities every year.
I hope all of you have a good time here. Thanks.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