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五单元期末复习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下第五单元期末复习学案

资源简介

班级 姓名
八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二课(经济、思想部分):学案一
一、第五单元的框架结构
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
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
资本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对外关系
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资本主义政治
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
同时期的中国
二、第五单元基础知识过关(必须掌握的知识)
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的时间、地点是什么?中国的手工工场在什么时期出现?
2、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止时间、开始地点、核心思想?
3、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分别有哪些?
4、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
5、宗教改革的时间、领导人、兴起国家、主张分别是什么?
6、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的事件是?
7、启蒙运动的时间?在哪个国家达到高峰?
8、启蒙运动主要批判什么思想?宣传什么思想?
9、填写启蒙运动的相关内容?
主要国家 人物代表 内容 意义
法国
10、比较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
名称 时间 国家 思想主张 共同点
文艺复兴运动 批判宗教愚昧 , 提倡 。 都是思想解放运动。有助于人们在思想上走出中世纪宗教蒙昧和专制的束追求人性、自由、民主与科学。
启蒙运动 批判 ,提倡 。
11、明清时的文化专制措施有哪些?其影响是什么?

12、明末清初反对专制皇权的思想家是谁?他的观点是什么?
13、你能按时间先后顺序,说说古今中外有哪些思想解放运动吗?(至少有5个)
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二课:学案二
一、过关检测
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_______(填国家);中国的__________(填朝代)时期也出现了手工工场。
2.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是 世纪至 世纪,借助研究古代 _____________
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 精神。
3.意大利艺术家 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是肖像画《 》。英国剧作家 创作了《 》《 》。
4.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 ,反映了当时 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 中解放出来。
5. 被称为“教皇的奶牛”,宗教改革家 向罗马天主教会发起了挑战,其主要观点是 。
6.波兰科学家 提出了“ ”,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7.17、18世纪进行了启蒙运动,法国思想家 是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提倡 。另一位思想家卢梭提出了 思想。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力量
是 派。启蒙运动主要批判 思想,宣传 思想。启蒙运动为 奠定了 基础。
8、明末清初学者 ,大胆地批判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在大致相同的时期,欧洲还有哪些启蒙思想家:列举3个 。
9、古今中外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春秋战国的 ;清朝
的 、 ;民国的 ;西方的 、 。(其中儒家思想的大致脉络是:春秋时孔子创立、秦 、 西汉 、 明清的 、新文化运动的 、文革时期的批判儒家文化 。)
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二课:学案三
二、实战演练
1、(2004深圳)下列人物中,不属于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是
A.华盛顿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2、(2005深圳)名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
A.达 芬奇 B.拉斐尔 C.毕加索 D.凡高
3、(2005深圳)以下人物和民主与科学思想有关的是①孔子②卢梭③伏尔泰④李大钊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
4、(2006深圳)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思想核心是
A、社会主义   B、人文主义  C、三民主义   D、民主主义
5、(2007深圳)在欣赏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的作品时,应该联想到的时代背景是
A启蒙运动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
6、(2007深圳)跳高运动员跳得再高,都要落回到地面。可以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及发现者是
A、天体运行论一哥白尼 B、太阳中心说一布鲁诺
C、万有引力定律一牛顿 D、相对论一爱因斯坦
7、(2007深圳副题)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 启蒙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新文化运动
8、“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禁欲主义 B、蒙昧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9、“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其最早的提出者是
A、哥白尼 B、布鲁诺 C、牛顿 D、托勒密
10、自然科学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发展,首先冲破教会禁锢的是:
A、物理学 B、天文学 C、医学 D、数学
11、在法国启蒙运动中,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A、马丁·路德和卢梭 B、伏尔泰和拿破仑
C、罗伯斯庇尔和卢梭 D、伏尔泰和卢梭
12、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哪里兴起?
A、意大利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3、在马丁 路德的倡导下,最早掀起宗教改革运动的是在
A、美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德国
14、主张“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和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的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思鸠 C、卢梭 D、黑格尔
15、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世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这个时代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运动  D、工业革命
16、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A、古希腊文化的复兴 B、古罗马文化的复兴
C、基督教文化的复兴 D、资产阶级文化的反映
17、历史上,曾经极大地促进人们思想解放运动的是①文艺复兴运动②欧洲思想启蒙运动 ③中国新文化运动④中国洋务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材料一】: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哈姆雷特》中有一段歌颂人类的名言:“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启蒙思想家也对自由作了解释:“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利。
【材料三】“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四】: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的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问题:
1)材料一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首先发生何时、哪个国家?这一重大事件有什么影响?其核心精神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这一重大事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他们的主要思想?
3)材料三是中国什么时期、哪个思想家的名言?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三次思想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5)分别说说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第五单元第三课:学案一
(对外关系部分)
一、第五单元第三课基础知识过关(必须掌握的知识)
1、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原因(条件)是什么?
2、新航路开辟的人物与事件
航海家 国籍 支持国家 航行方向 到达地点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3、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积极影响)是什么?
4、新航路开辟的消极影响?
5、“日不落”帝国是哪个国家? 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殖民帝国是哪国?
7、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是在什么事件之后?世界最终走向整体的时间、事件?
9、郑和是哪个朝代的航海家?几次下西洋? “西洋”是今天的什么地方?下西洋的目的是?最远到达哪里?下西洋有什么意义?“航海日”是哪天?
8、明清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有哪些西方殖民者侵占中国领土,建立殖民统治?
9、新航路开辟后,哪国殖民者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中国在什么时间才收回?

11、 西方殖民者不断东来,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原因是什么?导致什么后果?

11、乾隆皇帝把四个通商口岸减为一处,这一处是哪里?是哪个省的行政中心?这个省的简称、位于什么地理单元、地势地处第几阶梯?
第五单元第三课:学案二
一、过关检测
1、新航路开辟的史实:
时 间 1487-1488年 1492年 1497――1498年 1519――1522年
人 物
国 籍 葡萄牙 葡萄牙
到达地点
2、请列举4个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① ;
② ;
③ ;
④ ;
3、新航路开辟的作用:
正 面 影 响 负 面 影 响
全球联系的加强:①②③ 总之,世界 走向 。 ①②③ 由此,造成 、 、拉美长期的贫穷与落后。
4、1553年,占领澳门的是__________人,17世纪初占领台湾的是________人,1662年,成功收复台湾的英雄是_______________。
5、随着西方殖民者不断东来,清朝统治者担心 和害怕 采取了 政策,乾隆皇帝把四个通商口岸减为一处,只开放 。此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
第五单元第三课:学案三
二、实战演练
1、(2005深圳副题) 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迪亚士 D.达·伽马
2、(2006深圳)1500前后,欧洲航海家探索出了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新航路开辟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有
A、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 D、各族各地的文明逐步联系起来,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B、欧洲普遍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人类社会由农耕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
3、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A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B 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 C 拓展了人们的眼界 D 掠夺土地和财富
4、下面一些陈述中,不符合新航路开辟后的史实是
A、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到不同大陆去生活 B、很多欧洲人可以在本地品尝中国茶
C、中国开始种植马铃薯、玉米等作物 D、美洲的印第安文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5、通过航海实践证明“地球是圆的”的航海家是:
A郑和 B哥伦布 C达·加马 D麦哲伦
6﹑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是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
A文艺复兴运动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美利坚民族形成
7﹑被掠夺的国家基本上分布在①欧洲②亚洲③美洲④非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新航路开辟使国际贸易得到了发展,人口和物种相互流动,下列物种均起源于美洲的是
A、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B、玉米、咖啡、番茄、小麦
C、玉米、花生、小麦、烟草   D、玉米、棉花、咖啡、马铃薯
9、由于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受到毁灭性打击的人类文明是
A、中华文明 B、东方文明 C、印第安文明 D、玛雅文明
10、“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诗中的“一代英雄”是指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 A、郑成功 B、郑和 C、关天培 D、林则徐
11、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正式回归我国,而在1553年,来到澳门,逐渐在那里取得了居住权的外国人是 A、葡萄牙人 B、西班牙人 C、荷兰人 D、英国人
12、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相比,共同之处有①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②都使用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③都发现了新大陆 ④ 都以寻找黄金为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在近代进程中逐步落伍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重农抑商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
14、关于清朝前期推行闭关自守政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殖民活动 B、妨碍中外文化交流
C、完全停止对外贸易活动 D、导致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
15、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了四个港口对外贸易,后来,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漳州 B、宁波 C、广州 D、天津
16、【材料一】:见右图1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我国乾隆皇帝曾在接见外使时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图1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十三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问题一: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描绘的两位唐代文化使者分别是谁?

问题二: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问题三:材料三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朝代? “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清政府采取了这种对外政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政策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问题四:依据材料四,指出我国目前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问题五:结合上面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17、【材料一】:图1:新航路开辟航线图 图2:郑和航海图:
【材料二】: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五百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
(1)材料一图1 新航路开辟航线图中A、B两条航线开辟者分别是谁?他们开辟的航线分别有什么重大意义?
(2)观察材料一,郑和航海图中的“西洋”是指现在的哪个大洋?在新航路开辟中最先到达亚洲的航海家是谁?使这两个事件能够实现,有赖于中国哪一项重大发明?
(3) 中国最早在是哪一朝代,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开始了中国的丝绸、瓷器同欧洲的珠宝、香料的贸易交流?在中国宋元时期,又开辟一条沟通西方的贸易通道,其路线被称为什么?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为什么在纪念哥伦布航海500周年之时,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五单元第四课:学案一
(资产阶级革命部分:英、美、法、日)
第五单元第四课基础知识过关(必须掌握的知识)
1、英、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领导人分别是谁?
2、英、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法律文献,名称分别是什么?
3、英、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分别建立了什么制度?


4、英、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5、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的是什么事件?《独立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

6、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7、美国独立后,颁布了什么宪法?确定了什么政体?历史上第一位总统是谁?

8、美国的共和政体实行什么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归哪个机构?


9、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10、攻占巴士底狱后,法国实行什么制度?
11、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建立了什么国家?法国国歌是?

12、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在哪一年?是谁领导的?法兰西帝国的建立者是?
13、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14、日本明治维新内容、性质分别是什么?
15、日本明治维新意义是什么?
16、明清时期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和西方有什么不同?
第五单元第四课:学案二
对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日本明治维新
原因
法律文献 1689年议会颁布《 》 《 》的发表,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颁布《 》
领导者
结果 制 制 制 制
相同 确立 制度(创立新体制)
过关检测
1、对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
2、英国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国王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领导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年,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 的政体。
3、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的事件是:1775年的 。1776年7月4日,通过了《 》,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1787年,美国制订宪法,确定了美国的_______政体。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_, 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的国庆日是_____________。
4、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 ,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一天后来成为法国的___________纪念日。之后,法国颁布了《 》。法国的国歌是_____________,法兰西帝国的建立者是_________。法国最终确立了_________政体。
5、日本明治维新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作用:改变日本落后的面貌,成为亚洲 的国家。同时期的中国正在进行 运动,结果失败。中国与日本类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 。
第五单元第四课:学案三
二、实战演练
1、(2005深圳副题)19世纪晚期,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是
A.日本 B.中国 C.印度 D.朝鲜
2、(2007深圳)下面属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是
A、确立了共和政体 B、产生了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通过了《人权宣言》
3、(2007深圳副题)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建立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文件是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4、(2007深圳副题)顺应工业文明大潮进行改革,摆脱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革命是
A 戊戌变法 B 明治维新 C 法国大革命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5、世界上第一位总统是
A、富兰克林 B、林肯 C、华盛顿 D、亚当斯
6、1787年美国宪法最突出的特点是
A、民族独立和人民的基本权利 B、三权分立的共和制
C、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形成
7、下列关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为了推翻封建王朝统治 B、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C、都曾建立过君主立宪政体 D、都曾抗击过外来武装干涉
8、排列下面人物的先后顺序①拿破仑②罗伯斯庇尔③华盛顿④克伦威尔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9、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最早起源于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10、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 来克星顿枪声 B 攻占巴士底狱 C 约克镇战役 D 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
11、在法国大革命中,将革命一步步推向前进的主要是
A、资产阶级 B、国王 C、人民群众 D、教士
12﹑1793年在巴黎人民第三起义中,掌握政权实施革命措施,使大革命达到顶峰的是
A拿破仑 B罗伯斯庇尔 C路易十六 D克伦威尔
13﹑揭开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枪声 C约克镇战役 D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14、在人类历史上,首先采用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5、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了美国的( )政体。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君主专制
16、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来克星顿枪声②波士顿倾茶事件③《独立宣言》的发表④1787年制定美国宪法⑤北美英军投降,独立战争胜利
A、①③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②①③⑤④
17、下列改革中不属于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日本明治维新 B、戊戌维新变法 C、凯末尔改革 D、罗斯福新政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更离不开人们思想的解放,14世纪和18世纪欧洲出现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无疑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材料二】:“1640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四】:美国1776年建国,至今仅230多年的历史,但是,它是从英属殖民地发展成为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不少美国总统(参见下图)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A 图B 图C 图D
【材料五】:欧美世界的变化,对古老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民族危机,1840年——1911年间,近代有识之士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几次“向西方学习”的运动。
请回答:
问题一:14世纪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这一思想解放运动倡导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问题二:材料二中“旧政治制度”指什么?“新政治制度”指什么?新制度在法国表现为什么政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18世纪欧洲的什么思想解放运动有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及颁布的文件各是什么?
问题三:材料三文献的颁布标志着哪个国家确立了怎样的体制?请举一个现代世界与英国政体类似的国家名称。这种政体的含义是什么?
问题四:结合材料四,美国“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与什么文献有关?美国第一任总统是材料四中的哪幅图?他在美国历史上有何重要贡献?其独立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问题五:1840年——1911年间,近代中国有识之士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了哪几次“向西方学习”的运动?
第五单元第五课:学案一
(同时期的中外对比部分)
第五单元第五课基础知识过关(必须掌握的知识)
1、在欧洲发生巨变的同时,中国进入了什么时期?
2、明朝是由谁建立的、其起止时间?推翻了哪个朝代的统治?
3、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专制王朝的名称?其起止时间?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这个民族在中国历史上还曾经建立过什么政权?
4、中国“最后的盛世”表现在哪些方面?

5、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有哪些?
6、丞相最初出现在哪朝,在哪朝时被废除?科举制什么朝代创立,什么朝代废除?
7、“湖广熟,天下足”描述的是什么时期什么地方的农业的发展?

8、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几位?大量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产品是?
9、明清时期,有名的商帮有哪些?

10、“明修长城清修庙”说明了明清两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11、清朝是怎样加强对西藏的统治的?之前还曾经学过哪些关于西藏的历史史实?

12、明清两代对西南的少数民族的管理政策称为什么?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

13、清朝实行的民族政策有何意义?
14、清代的疆域和今天的中国疆域有什么联系?
15、为什么说中国在19纪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我们有何启示?
第五单元第五课:学案二
过关检测
1、1368年,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的_________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_________。
2、宋代有名民谚“苏湖熟,天下足”,到明清时改为“ ”的谚语。
3、__________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仍然是明清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4、明-清前期中国经济实力世界第一,对外贸易长期__________,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的中国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大多是
朝修建的。
5、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 ,代表中央政府与
和 共同管理西藏。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的条约是中俄《__ ________》。 朝前期大致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6、东厂、西厂与锦衣卫合称“ ”。清朝时雍正皇帝设立 。
7、明清时科举考试只在“ ”“ ”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分成八个部分,叫做 。清朝时为加强思想控制,大兴_____________。
8、随着西方殖民者不断东来,清朝统治者担心 和害怕 采取了 政策,乾隆皇帝把四个通商口岸减为一处,只开放 。此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
总之,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对比,同时期的中国逐渐落后西方,面临巨大的挑战。
第五单元第五课:学案三
二、实战演练
1、(2005深圳)八年级学生王朋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们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A.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废除丞相 D.八股取士
2、(2005深圳副题)下列民族中建立清朝的是
A.党项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3、(2006深圳)清朝初期,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他即兴吟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结果遭到迫害。这表明清初实行
A、焚书坑儒 B、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厂卫制度
4、(2007深圳副题)明太祖时设立的监视、侦察臣民言行的机构是
A 锦衣卫 B 六部 C 丞相 D 东厂
5、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开始于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6、清代中国的疆域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相比①基本版图相似②东北的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地已经不在现在疆域范围内③现在疆域更为辽阔、广大④台湾等地一直就是中国的领土
A、①② B、 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清朝时,进一步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有①厂卫的设立②军机处的设立③大设文字狱④科举考试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8、皇权专制登峰造极的时期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9、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在近代进程中逐步落伍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重农抑商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
10、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元、清   B、宋、元   C、明、清   D、元、明
11、下列朝代中,曾在北京建都的有
A.唐、明、清 B.元、明、清 C.宋、元、明 D.唐、宋、元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出口货值大于入口货值)。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加速发展。但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却不看这个世界的大变化
【材料二】: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提出遣使驻京、开放通商口岸、减少关税、将舟山附近一海岛让给英国人居住和存货。乾隆帝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拒绝通商请求。乾隆时期还把四个通商口岸减少为广州一处。
【材料三】:“此辈(注:华侨和商人)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益众矣。嗣后应定限期,若不归还,必将处置”。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乾隆时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但当时中国经济仍以 什么为主体?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采取了一种什么对外政策?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这种政策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3)你是如何看待明清的繁盛景象?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在17、18世纪西方和中国所进行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从国家政治体制、对外政策、思想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中国近代走向落后的原因。(最少从两个方面分析)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时,进士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作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都在我的掌握中了。”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问题一: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在哪一个朝代形成的?
问题二:分析材料二,说明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三:明朝改变科举制度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其相同目的是什么?清朝前期,统治者为达到同样的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
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二课:学案三
答案:1)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了出来。人文精神
2)启蒙运动,17、18世纪,伏尔泰的天赋人权,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法治,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3)明朝黄宗羲:批判君权神授、“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4)有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根本原因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共同影响:逐渐冲破中世纪的宗教愚昧和专制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5)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宗教改革主张在信仰问题上人人平等。启蒙运动宣扬自由、平等和民主。
第五单元第三课:学案三
16、(1)玄奘 鉴真
(2)开放的对外政策
(3)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原因: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频繁的交流会引起统治的不稳。因此闭关自守,乾隆时期,对外通商口岸减为广州一个。
后果:清朝由盛转衰,逐渐落后于西方世界。
(4)对外开放政策
(5)开放促进繁荣;闭关自守导致衰落。我国古代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逐渐转向闭关锁国;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主动学习世界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世界。(言之有理即可)
17、(1)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2)印度洋、达。伽马、指南针;
(3)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海上丝绸之路;
(4)哥伦布向西航行,发现新大陆,使越来越多的航海家加入海上探险,去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的;促使美国等“移民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使全球联系加强,对世界的影响深远,值得人们纪念。但是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在于寻找黄金;到了美洲后,对印第安人进行殖民侵略,实行种族灭绝,所以,遭到拉丁美洲人民坚决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第五单元第四课:学案三答案
问题一:意大利, 人文主义精神
问题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法国实行共和制(共和政体)。启蒙运动;(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
问题三: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如西班牙、比利时日本等国。由议会限制国王的权力的政体。
问题四:《独立宣言》, 图A ,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当选美国首任总统。既是民族独立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问题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第五单元第五课:学案三
12、1)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农业;
2)闭关自守政策;中国由盛转衰,陷入长期的落后,落入挨打的局面;
3)明清繁盛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4) 政治:明清时期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而西方国家则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明清时期的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而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并迅速发展。思想文化:明清时期的中国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思想;而西方国家进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诞生,启蒙运动,解放思想。对外:明清时期的中国由开放走向闭关自守;而西方国家进行新航路的开辟,世界由分散开始走向整体。
13、问题一:隋朝。
问题二:八股取士。
问题三: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清统治者采取了文字狱。
同时期中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的对比
第 五 单 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