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次月考复习提纲(12---16)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次月考复习提纲(12---16)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次月考复习提纲(2)
第12课 港澳的回归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一国两制”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构想符合中国国情,得到海内外人士高度赞扬,为解决港澳台问题开辟了广阔道路。
2、“一国两制”的涵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二、港澳问题的由来
1、香港问题的由来
①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鸦片战争)②1860年《北京条约》 割占九龙(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
2、澳门问题的由来
①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②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了在澳门的定居权
③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三、香港回归祖国
1、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就香港问题同邓小平进行会谈
2、1984年底,中英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
3、1997年7月1日,中英举行香港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四、澳门回归祖国
1、1987年4月,中葡两国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举行澳门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五、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①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六、港、澳回归的原因
①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为港澳回归开辟了道路
③港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收回港澳是民心所向
【训练巩固】
1、为了纪念港澳回归,班里举行了一个“小崔说事:港澳的昨天、今天、明天”的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昨天】
(1)1553年,_____殖民地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2)鸦片战争后,______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割占香港岛
(3)回顾历史,“昨天”港澳离家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
(4)“今天”港澳得以回归的原因有哪些?
【明天】
(5)请你用一句话来展望港澳和中国的未来?
(6)香港、澳门的回归给我们什么启示和感想?
2、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右国可归入哪一栏目( )
A、少年出洋觅真谛 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拨乱反正倡改革 D、一国两制定回归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①新中国成立初:武装解放台湾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和为上计
③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两岸僵局的打破
①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38年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②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协会。
③1992年,两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④1993年,汪辜会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⑤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⑥2000年以来,台湾政局变动。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①三国时,吴王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②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③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24年-1662年,台湾被荷兰割占38年)
④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⑤1945年,日本归还台湾给中国 (1895年-1945年,台湾被日本割占50年)
⑥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第14课 钢铁长城
1、陆军
①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了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八月一日是中国的建军节
②建国初,我国有600多万陆军。经几次百万大裁军,现役陆军总数为180多万
2、海军
①第一支海军:1949年4月,华东军区海军成立
②三大舰队: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③20世纪50—70年代海军的发展。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我国研制第一艘核潜艇
④20世纪90年代海军现代化水平提高。我国不断补充新舰艇,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3、空军
①诞生时间:1949年,我国建立空军,从属于陆军。人民空军刚刚建立,就面临着抗美援朝的严峻考验。
②20世纪50年代后装备了自制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③改革开放后,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4、战略导弹部队 (“二炮”)
①时间:1966年 ②任务:核反击 ③装备: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核武器,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训练巩固】
1、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有(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调整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 ③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④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我国导弹部队组建于20世纪(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①旧中国的外交=跪着的屈辱的外交
②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首次提出:1953年,中印关于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
②正式提出: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 吴努 发表联合声明
③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④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标志着我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4、日内瓦会议
①时间:1954年 ②内容: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
③地位: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5、亚非会议
①时间:1955年 ②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③会议主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独立和发展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④性质:第一次没有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⑤中国代表团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6、“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同:①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①社会制度不同 ②建设道路不同 ③意识形态不同
【训练巩固】
1、一个外国记者在谈到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会议的航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团结反帝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2、“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定的坚固基础。”其中“这些原则”是指(   )
A、和平互利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独立自主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问答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对世界的一大贡献,50多年来,我国一直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然而,我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着领土主权的纷争,如钓鱼岛、南沙、西沙的一些岛屿以及中印、中俄边界等地。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谁倡导,并在哪一年最早提出来的?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③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将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中美关系正常化
①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以小球带动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
②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会见毛泽东,并与周恩来总理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最初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④1979年,邓小平访美,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建交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①时间:1971年10月25日
②经过:第26届联大会议上以压倒性多数通过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从此,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
③意义: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我国统一大业的进行;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3、中日关系正常化
①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②经过: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建交
③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
4、中国承办APEC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①条件: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外交取得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②时间:2001年 ③地点:中国上海
④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⑤参加者:中国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小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等19位领导人
⑥内容:讨论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框架等问题
通过了《上海共识》;江泽民宣读《领导人宣言》
⑦意义:迄今为止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训练巩固】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
①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④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是(  )
 A、美国的霸权主义 B、台湾问题 C、香港问题   D、中国反对帝国主义
3、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
A、1990年亚运会 B、2008年北京奥运会 C、2001年APEC会议 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会议
4、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与新中国的敌对状态长达( )
A、10多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多年
5、1971年10月,中国的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台湾当局”的代表也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被驱逐出去。这是因为( )
A、中国加入联合国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建交
6、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转变的关键是( )
A、中苏关系走向缓和 B、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C、中日关系走向缓和 D、中越关系走和缓和
7、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彻底失败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南京的解放 C、渡江战役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粉碎了英俄割占新疆的计划,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
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怕牺牲.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精神.
4、精神:
3、意义:
有利于新疆的开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