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8科14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8科14份)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5分,共60分)
1、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一定为零
B、振子作减速运动,加速度却在增大
C、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D、振子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2、若单摆的摆长不变,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的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
A、频率不变,振幅不变 B、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C、频率改变 振幅改变 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3、如图所示,BOC是半径为R的光滑弧形槽,O点是弧形槽的最低点,半径R远大于BOC的弧长,一小球由静止从B点开始释放,小球就在弧形槽内来回运动,欲增大小球的运动周期,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小球开始释放处靠近O点一些
B、换一个密度大一些的小球
C、换一个半径R大一些的弧形槽
D、换一个半径R小一些的弧形槽
4、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位移x随时间t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t=4s时,质点的( )
A、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B、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C、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5、一质点作简谐振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在t1和t2时刻,这个质点的( )
A、位移相同
B、加速度相同
C、速度相同 D、动能相同
6、如图所示,A球振动后,通过水平细线迫使B、C振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A、C振动周期相等
B、A的振幅比B小
C、C的振幅比B的振幅大
D、A、B、C的振动周期相等
7、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也立即停止
B、物体作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
C、波的速度即振源的振动速度
D、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频率,与介质性质无关,仅由振源的振动频率决定
8、一列波在第一种均匀介质中的波长为λ1,在第二种均匀介质中的波长为λ2,且λ1=3λ2,那么波在这两种介质中的频率之比和波速之比分别为( )
A、3:1,1:1 B、1:3,1:4 C、1:1,3:1 D、1:1,1:3
9、如图所示为某一时刻的波形,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A、D的振幅相等
B、该时刻质点B、E的速度相同
C、该时刻质点D、F的加速度为零
D、该时刻质点C正向上振动
10、关于机械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下面各句话中正确的是( )
A、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
B、机械波的频率是由波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与波在哪种媒质中传播无关
C、机械波的频率与传播振动形式的各个质点振动的频率总是相等的
D、波速是由波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与媒质本身性质无关
1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AB传播,已知A、B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3m,且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均为零,A、B之间只有一个波峰,则这列横波的波长可能是( )
A、3m B、6m C、2m D、4m
12、关于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声波一定是纵波
B、声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对于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来说,由于υ=λ·f,所以频率越高,声速也越大
二、填空题(共10分)
13、如图所示为向右传播的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图象,已知波速为4.8 m/s,其他相关数据可由图中读出.那么,在传播过程中,质点P在1 s内通过的路程为__ ____m.
14、甲物体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乙物体恰好完成5次全振动,那么甲乙两物体的振动周期之比为 ,它们的振动频率之比为 。
15、一列波的波速为0.5m/s,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0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小于一个周期)后波形如细线所示,这段时间可能是____s或____s.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6、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7所示,试说出在0-5s内, 加速度为正最大值的时刻,并求4s末振子的位移及4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
17、在一列机械波的传播方向上,两质点a、b相距1. 05m,已知当a达到最大位移时,b恰好在平衡位置,若波的频率是200Hz,求这列机械波的传播速度。
参考答案
图1: (n=0、1、2、3……)
即 (n=0、1、2、3……)一、选择题(共10题,各4分,共40分)
1、在同一坐标系中,将曲线变为曲线的伸缩变换是( )
2、已知,下列所给出的不能表示点的坐标的是( )
A、 B、 C、 D、
3、点,则它的极坐标是 ( )
A、 B、 C、 D、
4、 在极坐标系中有如下三个结论:
①点P在曲线C上,则点P的极坐标满足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
②表示同一条曲线;  ③ρ=3与ρ=-3表示同一条曲线。
在这三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    C、②③     D、 ③
5、圆的圆心的极坐标是( )
A、     B、     C、    D、
6、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垂直  C、相交不垂直   D、与有关,不确定
7、直线的参数方程是( )
A、(t为参数) B、(t为参数)
C、 (t为参数) D、(t为参数)
8、方程(t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 )。
A、 一条直线 B、两条射线 C、一条线段 D、抛物线的一部分
9、已知过曲线上一点与原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则点坐标是( )
A、(3,4)   B、    C、(-3,-4)    D、
10、曲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过圆心 B、相交 C、相切 D、相离
二、填空题(共4题,各5分,共20分)
11、在极坐标系中,点P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__。
12、与曲线对称的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是_____________。
13、直线上与点距离等于的点的坐标是
14、设直线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则它的斜截式方程为 。
三、解答题(共4题,共40分)
15、(10分)把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各表示什么曲线:
⑴、(为参数); ⑵、(为参数)
16、(10分)已知直线经过点,倾斜角。
(1)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
(2)设与圆相交于两点、,求点到、两点的距离之积.
17、(10分)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C的圆心C,半径=1,Q点在圆C上运动。
(1)求圆C的极坐标方程;
(2)若P在直线OQ上运动,且OQ∶QP=2∶3,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18、(10分)在气象台A正西方向300千米处有一台风中心,它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50千米以内的地方都要受其影响。问:从现在起,大约多长时间后,气象台A所在地将遭受台风影响?持续多长时间? (注:,)
高二数学答案(文科)
11、; 12、; 13、 ; 14、。
三、解答题(共4题,各10分)
15、解:⑴、∵ ∴两边平方相加,得 即 ∴曲线是长轴在x轴上且为10,短轴为8,中心在原点的椭圆。
(2)因为A、B都在直线上,所以可设它们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
因为是方程①的解,从而
所以,
18、解:如图,以气象台为坐标原点,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现在台风中心B1的坐标为(-300,0)。根据题意,可知,t小时后,B的坐标为(,),即(,),因为以台风中心为圆心,以250千米为半径的圆上或圆内的点将遭受台风影响,所以B在圆上或圆内时,气象台将受台风影响。一. 语音:找出与所给单词划线部分发音相同的选项,并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5分)
1 perfume
A commercial B differ C merely D helicopter
2 practical
A innocent B caution C procedure D justice
3 object
A correction B pole C majority D crossing
4 luggage
A walnut B perfume C cube D illustrate
5 facial
A applicant B cattle C altogether D undertake
二、单项填空 (每小题1分,共15分)
6 The reason ____she was late this morning was ______her car broke down halfway .
A that; because B why ; that C why ; because D that; why
7 She always differs ___me _____how to spend the vacation .
A on ; with B with ; on C at ; with D from ; at
8 I want to go by train ,but they are ___going there by bus instead .
A in search of B in favor of C in honor of D in memory of
9 Don’t ______. You have another chance to try .
A be cast down B be lost heart C cast down D lose your heart
10 The students are forbidden ,unless they have special passes ,_________after 11:00p.m..
A into staying out B to stay out C staying out D stay out
11 It is important to carry out these plans , rather than _______think about them .
A merely B not C hardly D normally
12 She was on a diet , but she couldn’t ______eating sweet food .Consequently , her weight was gained again .
A remove B resist C reject D object
13 He is a successful businessman ; he ____his success to luck than to ability .
A attaches B adapts C owes D fastens
14 –What was it that _____her from her classmates
A aroused B differed C disagreed D distinguished
15 So carelessly ______that he almost ran into another car on the way home .
A he drives B he drove C he did drive D did he drive
16.Along with the letter was his promise _____he would visit me this Christmas.
A which B that C what D whether
17 –Why is she crying
-No one can bear ________in public .
A to laugh at B laughing at C laughed at D being laughed at
18 When the headmaster spoke out his plan , the ____of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 _____against it .
A majority ; were B most ; were C most; did D majority ; did
19.In my opinion , he would be the right person _____you can team up to finish the important task in such a short time .
A with whom B for whom C for which D with that
20. It suddenly ____to me that this was something that I should never do , so I turned down, her quest .
A happened B hit C stuck D occurred
三、完形填空:(每空1.5分,共22.5分)
Mike was a little boy. One day Mike went with his father to a small town to  21 his grandparents. __22 the train, Mike put his head out of the window every minute. His father said, "Mike, be 23 ! Don't put your head out of the window!" But Mike didn't 24 his father and went on putting his head out of the window. His father could do 25 . Then Mike's father wanted to 26 a joke on his son. He took Mike's cap quietly, hid it 27 his back and said, "You see, your cap has 28 away. " Mike touched his head and it was really gone. The boy looked 29 and then he began to cry. He wanted to get his cap back.
"Don't worry, son. " said his father, "I have a strange 30 to get your cap back. " __31 can you get it back " asked Mike in surprise.
His father said, "Close your eyes and whistle(吹口哨) once, and maybe your cap will come back. " Mike came 32 to the window, closed his eyes and whistled. Just at that 33 , his father quickly put the cap on the son's head.
"Oh! It was 34 !" Mike laughed. He was pleased, then he quickly took his father's cap and 35 it out of the window. "Now it is your turn to whistle, Dad!" he said happily.
21.A. look B. see C. watch D. notice
22.A. At B. Of C. To D. In
23.A. care B. careful C. carefully D. careless
24.A. hear of B. listen C. hear D. listen to
25.A. nothing B. anything C. some D. any
26. A. do B. work C. play D. take
27.A. before B. behind C. after D. at
28. A. dropped B. thrown C. sent D. flown
29.A. worried B. glad C. happy D. proud
30. A. road B. path C. way D. street 
31.A. Why B. How C. What D. Where
32. A. on B. up C. in D. out
33.A. while B. second C. minute D. moment
34.A. terrible B. wonderful C. had D. lovely
35 A. threw B placed C .brought D. got
四 阅读理解: (每小题2分,共计34分)
A
When I was about 12, I had an enemy, a girl who liked to point out my shortcomings(缺点). Wee k by week her list grew: I was very thin, I wasn’t a good student, I talked too much, I was too proud, and so on. I tried to hear all these as long as I could. At last, I became very angry. I ran to my father with tears in my eyes.
He listened to me quietly, then he asked. “Are the things she says true or not Janet, didn’t you ever wonder what you’re really like Well, you now have that girl’s opinion. Go and make a list of everything she said and mark the points that are true. Pay no attention to the other things she said.”
I did as he told me. To my great surprise, I discovered that about half the things were true. Some of them I couldn’t change (like being very thin), but a good number I could—and suddenly I wanted to change. For the first time I go to fairly clear picture of myself.
I brought the list back to Daddy. He refused to take it. “That’s just for you,” he said. “You know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the truth about yourself. But you have to learn to listen, not just close your ears in anger and feeling hurt. When something said about you is true, you’ll find it will be of help to you. Our world is full of people who think they know your duty. Don’t shut your ears. Listen to them all, but hear the truth and do what you know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Daddy’s advice has returned to me at many important moments. In my life, I’ve never had a better piece of advice.
36. What did the father do after he had heard his daughter’s complaint
A. He told her not to pay any attention to what her“enemy” had said.
B. He criticized (批评) her and told her to overcome her shortcomings.
C. He told her to write down all that her“enemy” had said about her and pay attention only to the things that were true.
D. He refused to take the list and have a look at it.
37. What does “Week by week her list grew” mean
A. Week by week she discovered more shortcomings of mine and pointed them out to me.
B. She had made a list of my shortcomings and she kept on adding new ones to it so that it was growing longer and longer.
C. I was having more and more shortcomings as time went on.
D. Week by week, my shortcomings grew more serious.
38. Why did her father listen to her quietly
A. Because he believed that what her daughter’s “enemy” said was mostly true.
B. Because he had been so angry with his daughter’s shortcomings that he wanted to show this by keeping silent for a while.
C. Because he knew that his daughter would not listen to him at that moment.
D. Because he wasn’t quite sure which girl was telling the truth.
39. Which do you think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Not an Enemy, but the Best Friend B. The Best Advice I’ve Ever Had
C. My Father D. My Childhood
B
Once there was a poor farmer and his farm belonged to(属于) a rich man. One day he brought a basket of apples to the rich man’s house. On the doorsteps, he met two monkeys dressed like children. They jumped onto the basket to eat the apples and threw some on the ground. The farmer politely took off his hat and asked the monkeys to get off. They obeyed(服从) and the farmer went into the house. He asked to see the rich man. A servant took him to the room where the rich man was sitting.
"I have brought you the basket of apples you asked for," he said.
"But why have you brought a half-empty basket " the rich man asked.
"I met your children outside, and they stole(偷) some of the apples."
40. Why did the farmer bring apples to the rich man Because
A. he was poor B. he liked the rich man
C his farm belonged to the rich man D the rich man’s children liked apples
41. What did the monkeys do when the farmer was on the doorsteps
A. They jumped and jumped. B. They played.
C. They ran away. D. They ate some of the apples.
42. The monkeys left the basket because
A. they had thrown apples on the ground
B. the farmer had politely asked them to get off
C. they were afraid of the hat
D. the farmer wa s angry wit h them
43. How did the rich man feel when he saw the basket He felt
A. pleased B. unhappy C. excited D. moved
C
Here is a question I have often asked at dinner parties: You're on an island with only one other person, your best friend. He's dying of cancer. In his final days, he tells you, "I have 100,000 dollars in a bank back home. When I die, make sure my son goes to medical school." Then he dies. But his son is a no-good playboy who has no interest in going to medical school and will waste that money away in a very short time. But your son is entering college, and he is willing to become a doctor. Which one do you give the money to for medical school
I've asked this question of everyone from the president of a famous university to an ordinary young soldier, and it has never failed to get a discussion going. Everyone has an opinion, most of them different, but all of them correct. Sometimes this one topic lasts the whole evening.
4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to the passage
A. Only the clever people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rightly.
B. Some people refuse to answer such a silly question.
C. Everyone at the dinner party seems to be interested in the question.
D. Most of the people have the same answer.
45. What the writer often says at dinner parties is _______.
A. not a true story B. a true story
C. a strange story D. just a joke
46. Why does the writer often ask people such a question Because ______.
A. he wants to find the answer for a research
B. he is interested in such a question
C. he likes to make fun of people at parties
D. he wants to offer people a topic in which everyone could say something
4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ecisions is most likely NOT correct
A. You give the money to your friend's son.
B. You give the money to your son for medical school.
C. You keep the money for your future medical care.
D. You keep the money for your friend's son.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第二部分
一、单词拼写(每空1分,共5分)
1、Testing is still the usual __________(方法) by which students’ progress is measured .
2、He will explain the entire ___________(程序) so that you can understand it .
3、The owner allowed the free use of his _________(专利)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
4、The policies are more flexible now , so we should __________(抓住) the chance to develop our local economy
5、Flu often___________(发生) in winter and spring .
二、书面表达:(共20分)
请根据图画和所给词语的提示,叙述某天小明与其妈妈发生的故事。然后,再根据此故事内容,发表你自己的感想(自拟),不得少于三点想法。
参考词汇:
help, stop, knock…down, the fallen oil bottle, straighten, disagree, set a good example to, build up our society
注意:不要受所给词语的限制
要求:1.词数:100词左右;
2.开头已给出。
One day, Xiao Ming saw a little girl fall over.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均只有一个答案,每题4分,共40分)
1.现有高一年级的学生名,高二年级的学生名,高三年级的学生名,从中任选人参加某项活动,则不同选法种数为( )
A. 12 B. 60 C. 5 D. 5
2.由,,,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 )
A. 36 B. 24 C. 12 D.6
3.某射击选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如果他连续射击次,则这名射手恰有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
A. B.
C. D.
4.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X~,且则等于( )
A. B. 0 C. 1 D.
5.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为( )
A. 240 B.120 C. 60 D. 15
6. 二项式的展开式的常数项为第( )项
A. 17 B. 18 C. 19 D. 20
7. 已知某离散型随机变量服从的分布列如图,则随机变量的方差等于( )
A. B. C. D.
8.将个不同的球放入个不同的盒中,每个盒内至少有个球,则不同的放法种数为( )
A. 24 B. 36 C. 48 D. 96
A、B、C、D、E共5人站成一排,如果A、B中间隔一人,那么排法种数有( )
A. 60 B. 36 C. 48 D. 24
10.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3,6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方法共有( )种
A. 54 B. 18 C. 12 D. 36
二 填空题(本大题含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在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
12.设15000件产品中有1000件次品,从中抽取150件进行检查,则查得次品数的数学期望为 。
13.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右表.若,,则 , .
14. 甲、乙、丙三人站到共有7级的台阶上,若每级台阶最多站2人,同一级台阶上的人不区分站的位置,则不同的站法种数是________(用数字作答)
15.某射手射击1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 .她连续射击4次,且各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有下列结论:①他第3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②他恰好击中目标3次的概率是;③他至少击中目标1次的概率是.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
三 解答题(本大题含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6.(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在的展开式中,第4项为常数项
(1) 求的值; (2) 求展开式中含项系数.
17.(本题满分10分)有20件产品,其中5件是次品,其余都是合格品,现不放回的从中依次抽2件.
求:⑴第一次抽到次品的概率;
⑵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到次品的概率;
⑶在第一次抽到次品的条件下,第二次抽到次品的概率.
18.(本题满分10分)在一个口袋中装有12个大小相同的黑球、白球和红球。已知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得到红球的概率是,从袋中任意摸出2个球,至少得到一个黑球的概率是。
求:(1)袋中黑球的个数;
(2)从袋中任意摸出3个球,至少得到2个黑球的概率。(结果用分数表示)
19.(本题满分10分)在1,2,3…,9,这9个自然数中,任取3个数.
(Ⅰ)求这3个数中,恰有一个是偶数的概率;
(Ⅱ)记X为这三个数中两数相邻的组数,(例如:若取出的数1、2、3,则有两组相邻的数1、2和2、3,此时X的值是2)。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EX.
高二数学(理科)月考试题[选修2-3]答案
16.(本题满分10分)
17.(本题满分10分)
18.(本题满分10分)
(II)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的分布列为
X 0 1 2
P
所以的数学期望为
13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60分)
1.下列关于精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精子的发生从初情期开始
B.它与卵细胞的受精发生在子宫内
C.精细胞变形为精子时保留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
D.精细胞变形为精子时细胞内的一些物质最后脱落
2.下列有关卵子的产生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是在初情期
B.排出成熟卵子细胞的过程即为排卵
C.卵子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均在卵巢内完成
D.卵子产生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中完成的
3.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体现受精实质的是( )
A.同类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互相识别
B.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
C.卵细胞膜增厚形成受精卵膜
D.精子核与卵细胞核互相融合
4.进行体外受精时,一般常采用的采卵方法有( )
①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后,从输卵管冲取卵子 ②化学诱导法
③电刺激法 ④从活体动物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下列各组物质组成中,不全部属于哺乳动物胚胎的培养液成分的是( )
A.氨基酸、核苷酸、无机盐、激素
B.血清、激素、维生素、有机盐
C.核苷酸、维生素、血清、无机盐
D.有机盐、维生素、氨基酸、生长素
6. 2009年2月2日,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宣布成功克隆出5枚符合国际公认技术鉴定指标的人类囊胚。该课题首席专家称他们掌握此项技术不是为了制造克隆人,而是进行人类治疗性克隆研究。下列有关囊胚和桑椹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桑椹胚的各细胞结构功能基本相同
B.囊胚期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C.囊胚期细胞分化是由遗传物质突变引起的
D.囊胚期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差异不是复制水平上的差异,而是转录水平上的差异引起的
7.保证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一致的方法是 ( )
A.用催产素处理供体和受体
B.用孕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
C.用抗利尿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
D.用促性腺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
8.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在形成原肠胚时,尚未出现细胞的分化
9.下列关于受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精发生在输卵管
B.精子和卵子已在受精前完成了减数第二次分裂
C.精子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融合
D.精子进入卵子后,发生了透明带反应
10.下列符合胚胎移植生理学基础的是( )
A.供、受体的发情时间要一致,才能使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
B.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的位置,应与在供体内的位置相同或相似
C.受体子宫与外来胚胎发生排斥反应,是胚胎移植过程中很难克服的问题
D.胚胎移植产下的个体在质基因控制上与受体母亲相似
11.美国杰龙生物医药公司2009年1月23日宣布,该公司利用人胚胎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病人的试验,这也是美国药管局首次批准将胚胎干细胞用于人体疾病治疗试验。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应用的有( )
A.为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材料
B.为细胞和组织移植提供无免疫原性的材料
C.有目的地促进某种生物的进化
D.改良并创造动物新品种
12.华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采用试管动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该技术包括的环节有
①转基因 ②核移植 ③体外受精 ④体细胞克隆 ⑤胚胎移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⑤ D. ③⑤
13.下列过程在胚胎移植中,你认为没有必要进行的是( )
A.对供体、受体要进行选择
B.要用激素对供体进行超数排卵处理
C.供体和受体要进行免疫检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胚胎移植常采用手术法和非手术法两种方法
14.关于牛体外受精胚胎的工厂化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子受精形成受精卵后即可移入母牛子宫
B.采集的卵母细胞应立即与精子共同放入培养液才能形成受精卵
C.成熟卵子与收集来的精子相遇形成的受精卵,需要培养到一定阶段才可移植
D.体外受精胚胎的工厂化生产即胚胎发育和受精过程只需在体外进行
15.下图是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图解。
根据上述资料,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胚胎发育中,可将早期发育的胚胎分为囊胚、桑椹胚、原肠胚三个阶段。
B.重组细胞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开始分化发生在原肠胚时期
C.治疗性克隆所用的技术名称是核移植技术,要想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
D.哺乳动物的胚胎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它只能由早期胚胎分离出来
16.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繁殖优质奶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人工授精后的一定时间内,收集供体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
C.利用胚胎分剖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
D.一次给受体母羊檀人多个胚胎.可增加双胞胎和多胞胎的比例
17.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基因靶向”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基因靶向”技术指的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通过一定的载体,用设计好的目的基因替代靶基因从而达到使靶基因功能丧失的目的。借助这一技术科学家可以用小鼠进行实验,使其体内的某项特定基因丧失功能以帮助人们找到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般采用ES细胞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这是因为它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由ES细胞培育出小鼠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C.获取ES细胞的常用方法有从早期胚胎(囊胚内滋养层)中分离或从胎儿的原始性腺中分离
D.可通过提取其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进行检测。
18.下图为哺乳动物胚胎分割和性别鉴定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对胚胎进行分割时,要特别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的胚胎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B.胚胎分割可以看作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C.通常胚胎干细胞可以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得到。它在形态上具有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等特性。
D.早期胚胎中的胚胎干细胞,不仅可以被应用于哺乳动物胚胎性别鉴定,还可被应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疾病等领域。
19.在松毛虫肆虐的时候,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区的几十亿株杨树毁于一旦,这是由于违背了(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整体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0.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21.关于体内受精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 ③顶体反应 ④穿越透明带 ⑤雌、雄原核的形成 ⑥核膜消失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④⑤⑥①
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
22. 对于大多数家畜来说,精子在睾丸内形成的时间为两个月左右,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请说出初级卵母细胞的第一次减数分裂完成的时间和部位分别是在( )
A.排卵前后,在卵巢内 B.受精前,在卵巢内
C. 排卵前后,在输卵管 D.受精时,在输卵管内
23.下列关于促进雌性动物大量排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给未成年的雌性动物注射大量的相关激素,使其排卵
B. 给性成熟的雌性动物注射大量的相关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C. 给未成年的雌性动物注射一定的相关激素,使其排卵
D. 给性成熟的雌性动物注射一定的相关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24. 下列关于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只有细胞核和线粒体保留下来
B.受精一般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而胚胎的发育一直是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
C.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两者均已完成了减数分裂
D.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时,说明卵子已完成了受精
25.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这里所用的发育培养液成分一般包括哪些?( )
①无机盐 ②有机盐 ③激素 ④蛋白质 ⑤葡萄糖
⑥维生素 ⑦氨基酸 ⑧核苷酸 ⑨脂肪酸 ⑩血清
A. ①②④⑤⑥⑧⑨⑩ B. ①③④⑤⑥⑦⑧⑩
C. ①②③④⑥⑦⑧⑨⑩ D. ①②③⑥⑦⑩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胚胎工程技术包括胚胎移植、胚胎分割、体外生产胚胎技术
B.试管牛的培育过程属于克隆过程
C.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叫“受体
D.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
2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干细胞治疗某些顽疾,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B.在功能上,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C.用骨髓移植法治疗白血病的优点之一是不发生排斥反应
D.异体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
28.显微观察发现,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有两个极体,不能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已经受精 B.已经发生透明带反应
C.卵黄膜封闭应已经完成 D.正在形成卵丘细胞
29.下图是某种动物发育的几个阶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由2~11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细胞的增殖和衰亡
B.在1~11的过程中细胞的全能性逐渐减小
C.图示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D.细胞分化过程从2开始
30.下图是牛胚胎分割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桑棋胚或囊胚时期的胚胎进行操作
B.②指的是囊胚腔
C.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共有的特点是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其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D.在对桑椹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可将内细胞团任意分割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 22分)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细胞工程技术和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其中,在我国山东省曹县山东中大动物胚胎工程中心,2001~2002年不仅诞生了首批“中国造”克隆牛,而且也成功繁育了我省第一头通过体外授精而成功繁育的“试管牛”。下面是科学家通过这两种方法快速繁殖良种奶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试管牛E和克隆牛G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 和 。
(2)成熟的精子必须经过 过程才具有受精能力。
(3) 在产生E牛的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在受精阶段中有两道屏障,它们分别是 和 。
(4)克隆牛G的性别是 ,试管牛F的性别是 。
(5)在正常情况下,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 。
(6)Ⅱ过程优质奶牛的培育过程需要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其生理基础是 。
(7)要培育高产奶率的转基因牛,则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一般是 。转基因牛乳腺细胞能分泌一些乳清蛋白,则参与乳清蛋白分泌的细胞器的有 。
32 .(18分)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根据下图完成有关问题。
(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          ,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    来源外,各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    。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营养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    的作用又被桑基、蔗基所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形成     被植物利用。
(4)根据图示,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的     。
(5)这一模式优化了系统结构,体现了      的原理。
试题1 【参考答案】
(1)动物细胞培养(早期的胚胎培养) 胚胎移植
(2) 获能 (3)透明带反应 卵黄膜封闭作用
(4)雌性 雌性或雄性
(5)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
(6)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不发生排斥反应
(7)受精卵 高尔基体(线粒体)1、恩格斯说,中世纪“王权是进步的”,其主要依据是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B、专制主义比天主教更符合历史潮流
C、王权打击了割据势力 D、王权得到了思想家们的支持
2、阿奎那、马基雅弗利及霍布斯等人的学说最终都变得不合时宜,主要是因为其学说
A.都试图从神学的角度为君主的权威辩护
B.都从世俗的角度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C.都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
D.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3、洛克认为,自由不等于放任。放任就会使一部分人侵犯其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自由的真正含义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人身、行动和财产,而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制。这表明洛克的观点是
A.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
B.只有分权才能防止专制,保障自由
C.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D.只有通过一种新的社会契约,才能实现平等社会
4、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5、英属北美13块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
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各殖民地之间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6、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 ②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③《大抗议书》通过 ④“光荣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7、马克思所说的“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
A.实行对外侵略扩张 B.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C.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D.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8、下列各项较为突出地体现了1787年美国宪法制宪原则的是①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②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和立法的行为 ③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的否决 ④众议院有弹劾总统、副总统的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人忧喜交加的日子: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未享有公民权。对这部宪法比较确切的评价是
A、进步意义大于缺陷 B、歧视妇女一无可取
C、因有局限无法实行 D、长久实行没有改变
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反复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
B、人民群众没有把革命推向前进
C、斯图亚特王朝不甘心失败,对革命分子进行拉拢腐蚀
D、革命领导权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掌握
11、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实质意义在于
A、推翻斯图亚特王朝  B、结束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君主立宪制   D、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2、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二者鲜明体现了:(1)天赋人权学说(2)社会契约理论(3)三权分立学说(4)反对种族歧视的思想
A、(1)  B、(1)(2)  C、(1)(2)(3)  D、(1)(2)(3)(4)
13、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政治权力  B、协调当时各种社会矛盾
C、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D、确保摆脱殖民统治
14、法国“热月政变”与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相比,相同点在于
A、反映了资产阶级建立正常统治秩序的要求
B、曾借助于外国势力的帮助
C、革命中出现的反复与暂时倒退现象
D、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
15、美国独立战争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相比,其突出特点是
A.主要任务是粉碎殖民枷锁 B.革命进程较少曲折和反复
C.争取到国际上的有利支持 D.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仍有障碍
16.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和移民跟进开发的运动,史称“西进运动”。西部地区以什么方式建立新州
A.民主方式 B.殖民统治 C.委任统治 D.暴力方式
17、下列关于美国民主宪政扩展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杰克逊总统对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B.西进运动也是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空间上不断扩展的过程
C.内战结束后,国会先后通过3个宪法修正案使美国民主的范围更加扩大
D.黑人民权运动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彻底消除了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
18、“议会在1842年通过了禁止女工和童工在矿井劳动的法令,1847年通过10小时工作日法令。人民宪章的六条要求,除每年选举议会外,在后来几十年间都陆续成为现实。”这表明宪章运动的主要影响是
A.表达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经济要求
B.促进了欧洲工人运动的持续高涨
C.推动了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
D.支援了其他国家的工人运动
19、梁启超是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传播者,下列主张不属于梁启超的是
A.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B.提出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
C.提出“新民”思想,认为要建设“新”的中国,必须养成“新”的国民
D.认为君主立宪政体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政体
20、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主要是因为这次革命
A.孙中山众望所归地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B.彻底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宣告了中国2000余年帝制的终结
D.在中国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21、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的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国立国大方针》
22、巴黎公社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缺乏经验
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领导
C、生产力未发展到消灭资本主义的程度
D、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23、第一次实践了“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者”这一观点的是
A、俄国十月革命  B、第一国际 C、俄国二月革命 D、巴黎公社
24、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共产主义同盟的成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马、恩在巴黎会晤
25、下列有关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64年在伦敦成立   B、第一个世界性工人组织
C、恩格斯被选入中央委员会 D、马克思起草《成立宣言》《共同章程》
26以魏源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积极探索“制夷”之策,其影响是
A.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束 B.奠定了维新变法运动的思想基础
C.推动了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D.传播了依法治国思想
27、“托古改制”思想是康有为思想中的重要思想理论之一,也成为后来维新变法的理论指导,下列关于托古改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理论著述,主要是体现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两书
B.他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理论来论证社会进行维新变法的必要。
C.托古改制中他还把孔子尊为改制的祖师,以次来证明改革的神圣性和合理性
D.关于该理论的著述,主要是体现在《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两本书当中
28、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追求民主的斗争
B.先后实践或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制度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正确的民主革命道路
D.反映出先进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是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29、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领导北伐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0、在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下,1945年国共双方签订了
A.《双十协定》 B.《和平建国纲领》
C.《共同纲领》 D.《重庆政协协议》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七月革命时,一个银行家陪同奥尔良公爵前往市政厅,失口说出新王朝的秘密:“从今以后,银行家要统治国家了。”
材料二 “我们正睡在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上。你们没有看见大地正在抖动吗?”
—— 一位法国议员(1848年1月)
材料三 “我们占领第八区市府的公民,要求: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在国家的扶助下的自由结合的劳动协作社。”
——巴黎第八区工人起义宣言(1848年6月)
材料四 “共和国号召我们,我们要懂得胜利或懂得牺牲,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生存,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献身。”
——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国小学的《从军歌》
请回答:(22分)
⑴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奥尔良公爵指的是谁?(2分)银行家的话实际上指出了七月王朝是代表哪一阶级利益的政权?(2分)
⑵之后发生的哪一事件印证了材料二中法国议员的话?(2分)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有哪些?(6分)
⑶引发材料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三,起义者提出的斗争目标是什么?(2分)反映了哪一阶级的政治要求?(2分)
⑷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法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2分)材料四说明了什么?(2分)
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进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
第十八条: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
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
第二十三条:大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
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
第四十四条:词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
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摘自《中华民国约法》
回答:(1)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2分)这具有什么进步意义?(2分)
(2)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对防止、限制袁世凯专权有何规定?(2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2分)
(4)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临时约法》和《约法》的认识和评价。(4分)
高二历史月考答案(二)
⑷政体:共和政体。(2分) 说明:共和政体在法国已深入人心。(2分)
32、答案:(1)规定了“主权在民”的立国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2分)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2分)
(2)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2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60分)
1.关于高等动物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
B.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C.精子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融合依靠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D.精子与卵子相遇后,会发生顶体反应,其作用是防止多精入卵
2.有关海星原肠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肠胚已分化成三个胚层
B.原肠胚形成过程中DNA总量增加
C.原肠胚的发育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原肠胚形成过程中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3.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①过程表示胚胎发育,②过程表示胚后发育
B.受精卵卵裂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
C.兔子、雄鹰和眼镜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会出现羊膜
D.原肠胚是进行胚胎移植的最好时期
4.保证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一致的方法是 (  )
A.用催产素处理供体和受体
B.用孕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
C.用抗利尿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
D.用促性腺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
5.在试管牛的生产过程中,不是必需的操作是 (  )
A.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B.受精卵中导入抗病毒基因
C.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D.胚胎的早期培养和移植
6.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从怀孕妇女胎盘的羊水中提取了干细胞,并在实验室培养后生成了多种人体器官组织,如骨骼、肌肉、肝脏等。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研究说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这些干细胞与由其生成的肌肉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这些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上将有较好的医学用途
D.这些骨骼、肌肉等的形成与细胞分裂和分化有关而与细胞凋亡无关
7.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移植用的胚胎一般取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
B.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胎膜和胎盘是在囊胚期
C.分割囊胚阶段的内细胞团不要求均等
D.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8.科学家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人类“iPS细胞”可以形成神经元等人体多种组织细胞。以下有关“iPS细胞”说法正确的是 (  )
A.“iPS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iPS细胞”有细胞周期,它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一般不具细胞周期
C.“iPS细胞”可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细胞,说明“iPS细胞”在分裂时很容易发生突变
D.“iPS细胞”分化成人体多种组织细胞,是因为它具有不同于其他细胞的特定基因
9.胚胎工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  )
A.移植胚胎干细胞使退化的组织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
B.进行胚胎移植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
C.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分割产生同卵双胎
D.在小鼠腹腔中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
10.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如图所示,a、b、c表示现代工程技术,①、②、③表示其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a是核移植技术,①反应了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B.若c是胚胎分割技术,③中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一定相同
C.①②③中作为受体的动物品种是珍稀的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
D.若b是体外受精技术,则②为良种家畜快速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能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胚胎工程技术包括胚胎移植、胚胎分割、体外生产胚胎技术
B.试管牛的培育过程属于克隆过程
C.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叫“受体
D.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干细胞治疗某些顽疾,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B.在功能上,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C.用骨髓移植法治疗白血病的优点之一是不发生排斥反应
D.异体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
13.显微观察发现,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有两个极体,不能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已经受精 B.已经发生透明带反应
C.卵黄膜封闭应已经完成 D.没有受精
14.下图是某种动物发育的几个阶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由2~11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细胞的增殖和衰亡
B.在1~11的过程中细胞的全能性逐渐减小
C.图示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D.细胞分化过程从2开始
15.下图是牛胚胎分割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桑棋胚或囊胚时期的胚胎进行操作
B.②指的是囊胚腔
C.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共有的特点是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其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D.在对桑椹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可将内细胞团任意分割
16.下图表示卵子的发生过程。与此相关的论述中,不合理的是( )
A.图中A是第一极体,B是合子,E是指受精,阶段C是指胎儿期,阶段D是指初情期
B.当观察到第二极体时,可以表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
C.能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的阶段是①④
D.①阶段存在的变异方式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17.在克隆技术出现之前,育种工作者已经开始采用胚胎分割移植方法尽快繁育更多的优质牛。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胚胎分割移植要在受精卵培养到8个细胞的卵裂期时进行,其主要原因是此时还未出现细胞分化,此时的细胞属于全能干细胞的一类。
B.胚胎分割可以看作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C.通过胚胎分割移植培育出的这些小牛,其性别表现为雌雄的可能性各占一半。
D.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的小牛,其性别则取决于供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18.下列关于胚胎移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超数排卵技术要使用一定量的激素
B.把母畜体内的卵泡或胚胎冲出后均能移植
C.受体母畜必须处于与供体母畜同步发情的状态
D.试管婴儿只是受精及早期卵裂过程在试管中进行
19.下图所示的是有关胚胎干细胞的部分去向示意图,①~③表示不同的过程,a~d表示不同的细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表示分裂、分化过程,③的过程是在在抗原刺激下出现的
B.图中涉及到的三类干细胞中,细胞分化程度由高至低的顺序是胚胎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神经组织干细胞
C.近年来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还有可能分化成为其他组织的细胞,说明动物细胞也可能具有全能性
D.研究干细胞的目的包括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医学上的组织修复、研究细胞的分化机制
20.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多利”,这一方法被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
A.将兔的早期胚胎一分为二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的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子
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
21.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院的医生利用基因诊断和胚胎筛选技术,使一对拥有乳腺癌家族病史的英国夫妇顺利孕育一名排除乳腺癌隐患的婴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这项技术属于“设计试管婴儿”,该技术的使用应受到限制
B.该项技术中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
C.为保证胚胎移植成功,必须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至原肠胚时期
D.在进行乳腺癌基因诊断时可运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22.下列叙述违背生态工程中生态学原理的是(  )。
A.充分考虑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B.尽可能减少种间竞争所产生的耗损
C.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D.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3. 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成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采用的措施是(  )。
A.在森林里投放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
B.在森林中引种一些珍奇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蓄积能力
C.定期清理森林中的枯枝落叶,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D.对森林做简单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的干扰
24.城市环境生态工程中,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注意城市规划和布局 B.推广“环境友好技术”
C.禁止燃烧含硫燃料 D.进行废弃物的资源利用
25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措施是(  )。
A.从现在起,严禁砍伐森林
B.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生产,提高综合国力
C.保护与人类共存的各种生物
D.各国独立处理酸雨、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
26.下列关于“生物圈2号”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生物圈2号”的目的是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的生命支持系统
B.“生物圈2号”中设置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
C.“生物圈2号”完全模拟地球条件
D.“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27.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设计生态农业时应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
B.生态农业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
C.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排除了人为干扰
D.生态农业是以高投入来获得农作物的高产出量
28、下图是某生态工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
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29.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  )。
①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②没有考虑生态成本 ③往往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④注意了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30.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桑基鱼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生态系统
B.水产养殖业中,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C.为保护草原,应做到适度放牧
D.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采用“退耕还林(草)”的措施
二、简答(共40分)
31. (20分)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1)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_ 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 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2)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__ __气体以维持_ ___。
(3)图中过程A称为_ __ _____ _ __,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____。
(4)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的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_ ___;获得转基因母牛后,如果_________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5)为了获得多只相同性状的个体,还要用到 技术,试管牛属于 生殖。
32.(20分)右图为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及其分化的示意图。请回答:
(1)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胚胎发育至_________期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原始性腺细胞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细胞。
(2)图中分化程度最低的干细胞是__ _ ___。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培养液中加入__ _因子,可诱导该种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
(3)在机体内,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是机体细胞中基因______ _____的结果。
(4)某患者不能产生正常的白细胞,通过骨髓移植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骨髓的治疗的实质是将上图的______________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
(5)若要克隆某种哺乳动物,从理论上分析,上述红细胞、白细胞神经细胞中不能选用作为供体的细胞是成熟的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6)若某药物可抑制肝肿瘤细胞NDA的复制,使用该药物可使肝肿瘤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期。
(7)在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的细胞融合阶段,用__________细胞与骨髓细胞融合,经多交筛选最终得到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__的杂交瘤细胞。
试题 2 参考答案
31 (20分)
(1)使卵母细胞成熟; 获能
(2)CO2 ; 培养液(基)的pH
(3)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
(5)胚胎分割移植 有性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詹姆士一世统治时期,残酷迫害清教徒。清教徒属于
A.天主教徒 B.“非国教徒” C.国教徒 D.胡格诺教徒
2.近代民主思想与近代早期的“君权至上”思想相比
A.两者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都具有进步作用
B.后者没有历史进步意义
C.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与发展
D.都论证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3.克伦威尔统治时期,曾用武力镇压中下层人民的运动,其目的在于
A.防止旧王朝的复辟 B.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
C.稳定英国国内政局 D.充分显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威力
4.在护国公政体下,共和制度名存实亡。其表现不包括
A.护国公凌驾于议会 B.国务会议由护国公任命
C.护国公在司法方面拥有广泛的权力 D.英国不断发动对外战争
5.美国《独立宣言》中原有这样一段文字:英王乔治三世“侵犯了一个从来没有冒犯过他的远方的民族的人身神圣的使命和自由的权利,俘虏了他们并把他们作为奴隶卖到另一个半球上去,使许多黑人惨死于运输途中”,后来却把这一段删掉了,其原因不包括
A.它具有煽动黑人反抗白人种族歧视的意味
B.它不利于美国人民团结一致对付英国
C.它指责英王犯下了侵犯人权的罪行
D.北美存在种族歧视,而这段文字替黑人辩护
6.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都强调
A.人的自然权利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D.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明确了人民的权利
C.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8.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曾建立了共和制,但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对这一变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革命具有曲折性和反复性 B.符合英国的国情
C.封建势力在英国的复辟 D.各阶级利益集团矛盾妥协的产物
9.1787年宪法的保守性和局限性表现在
①民主性不够广泛 ②允许奴隶制存在 ③不承认所有成年人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④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下列哪一项举措使美国宪法长期保持活力,使之成为“活的宪法”
A.参加制宪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宪法吸收了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成果
C.麦迪逊具有丰富的学识 D.具有正当的修宪程序
11.下列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B.议会必须由选举产生
C.议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议会拥有立法权
12.世界近代第一部成文的宪法是
A.英国《大宪章》 B.法国《人权宣言》
C.美国1787年宪法 D.英国《权利法案》
1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内阁要
A.对总统负责 B.对总理负责 C.对下院负责 D.对议会负责
14.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特点是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15.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B.加强满洲贵族统治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欺骗社会舆论
16.关于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B.都激化了阶级矛盾
C.都因慈禧太后阻挠而归于失败 D.内容相似,实质不同
17.清政府统治的结束,意味着在中国
A.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B.专制统治的结束
C.君主立宪制的破产 D.封建统治的结束
18.“夫卢梭诸大哲之微言大义,为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魄还魂之宝方。……我祖国近日病矣,死矣,岂不欲食灵药投宝方而生乎?苟其欲之,则吾请执卢梭诸大哲之宝幡,以招展于我神州。”此话出自
A.郑观应 B.严复 C.张之洞 D.邹容
19.下列对护法运动和护国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B.孙中山起了重要作用
C.维护共和的斗争 D.以反对复辟帝制为目标
20.1946年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是伪宪法,因为
A.它直接恶化了国共关系 B.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是非法的
C.违反《和平建国纲领》 D.它旨在使蒋介石独裁统治合法化
21. 欧洲的一位名人说:“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称为神……国王是神在人世间带着呼吸的翻版。”这人最可能是( )
A.阿奎那 B.詹姆士一世 C.斯宾诺莎 D.洛克
22.阿奎那和英王詹姆士一世学说的相似点在于(  )
A.把国王称作神,与上帝相提并论 B.君权无限
C.从神学角度为君主权威辩护 D.王权高于教权
23.下列观点是斯宾诺莎最早提出的是(  )
A.权力分立学说 B.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C.主权在民D.人民革命权利
24.建立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我们现代中国的奋斗目标。下列哲学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直接借鉴意义的是(  )
A.社会契约论――建立法制社会
B.文明每前进一步,社会对抗和不平等就加深一步
C.“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D.生存权是人的最高的自然权利
25.詹姆士一世不了解英格兰的国情,推行极端君主专制统治,导致王权与议会之间的尖锐冲突。这里的英国国情具体指(  )
A.英国人不信仰基督教 B.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C.英格兰和苏格兰矛盾的尖锐 D.限制王权的议会传统根深蒂固
2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出现的议会同国王的斗争,实质上是(  )
A.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 B.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的矛盾
C.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劳动人民的矛盾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7.英国革命中出现克伦威尔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大革命中出现拿破仑称帝。这主要是为了(  )
A.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妥协 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不充分
C.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的需要 D.防止封建王朝的复辟
28.下列有关《权利法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用法律形式对议会主权至上原则的认定
②确立了法律的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
③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④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9.为了能够使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英国女王派其女儿安妮公主到“狮城”为伦敦“呐喊助威”。下列对英国女王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英国女王由英国议会直接选举产生②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③英国女王在礼仪上、形式上是至高无上的,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④英国女王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③
30.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  )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隶。这种变化是怎样形成的?我不清楚。是什么才能使这种变化成为合法的?人自信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既是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就不毫无根据的了。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自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束之上的……
——法国某启蒙思想家的名著
材料二 在自然法则下面,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的,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对自己的身体有支配的权利。
——杰弗逊
材料三 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带为分离作辩护。被杀死的人的鲜血和造化的啜泣声在喊着: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在这个时候,人们即使竭尽智慧,要不谈独立而保证这个大陆苟安一年,也是办不到的。和解在现今是个荒谬的梦想……
——潘恩《常识》
材料四 我们认为下列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权、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
——美国《独立宣言》
请完成: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源于哪位启蒙思想家的什么著作?
(2)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
(3)材料三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其依据何在?
(4)材料中阐述的北美独立的理由是什么?
32.温家宝总理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我同时强调,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思想的侧重点是什么?(6分)
(2)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比较美国和英国政治体制的主要不同点。(6分)
(3)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在18世纪早期开始形成,而我国早在明朝就确立了内阁制。两国的内阁有何根本区别?(4分)
(4)“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结合辛亥革命期间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史实,简要说明这一观点。(4分)
高二历史答案(一)
答案:A 解析:民主思想与专制思想是针锋相对的,但不能笼统地认为,民主思想进步,专制思想落后。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思想等,要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不能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历史问题。在近代早期四分五裂的情况下,强调君权至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这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
答案:B 解析:作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克伦威尔采取的一切措施,基本的出发点是维护其代表的利益。
答案:C 答案:D
答案:D 解析:美国宪法具有较好的修宪程序,通过宪法修正案的实施,使宪法不断完善。
答案:C 解析:在近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下,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是法律。
答案:C 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而A、B、D三项仅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文献。
答案:D 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内阁要对议会负责。
答案:B 解析: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B 解析:“皇族内阁”的成立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目的是加强满洲贵族的统治。
答案:D 解析:护法运动反对的是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答案:B 解析:因为国民大会是国民党一党包办的非法会议,所以其制定的宪法也是非法的,遭到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坚决反对。
1—5 BCBAD 6—10 BCCDC
《人权宣言》侧重于否定封建等级制度,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用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2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侧重于防止独裁,维护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度。(2分)
(2)国家元首不同:美国国家元首是总统,由选举产生,掌握行政权,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英国国家元首是国王,是世袭的虚君,统而不治,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3分)
政府体制不同:美国政府首脑是总统,内阁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英国政府首脑是首相,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3分)
(3)两者在阶级本质上是不同的。明朝内阁是专制王权加强的产物,无实权,是封建性的辅助(内侍)机构;英国的内阁是英国政权机构的核心,掌握国家的实权,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07年下半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西气东输”中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D.“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2.(Ⅰ)1-溴丙烷与2-溴丙烷分别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混和加热;
(Ⅱ)1-溴丙烷与2-溴丙烷分别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混和加热,则( )
A.(Ⅰ)(Ⅱ)产物均相同 B.(Ⅰ)(Ⅱ)产物均不同
C.(Ⅰ)产物相同,(Ⅱ)产物不同 D.(Ⅰ)产物不同,(Ⅱ)产物相同
3.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
①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④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⑤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10m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②
4.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加入氯水,观察有无红棕色液体生成
B.加入NaOH溶液共热,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呈酸性,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
5.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B.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C.相同压强下,沸点:C3F8<C3H8
D.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6.要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
B.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点燃这种液体,然后再观察火焰的颜色
D.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后加热
7.据调查,劣质的家庭装饰材料会释放出近百种能引发疾病的有害物质,其中一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右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且三种元素位于不同的短周期。下面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机物化学式为 B.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
C.该有机物难溶于水 D.可由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得到
8.由1-溴丁烷制取少量的1,2-丁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
A.取代、消去、加成 B.加成、消去、取代
C.消去、加成、取代 D.消去、加成、消去
9.1mol某烃能与2mol HCl完全加成,其产物最多能被8mol Cl2完全取代,则原烃可能为( )
A.乙炔 B.环丁烯 C.1一丙炔 D.1,3一丁二烯
10.鉴别乙醇、乙醛、乙酸应选用的试剂最好是 ( )
A.Na2CO3溶液 B.汽油 C.水 D.新制Cu(OH)2悬浊液
11.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 mol,完全燃烧得0.16 mol CO2和3.6 g水混合物,则原混合气体中 ( )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一定没有乙烯 D.一定有乙炔
12.用括号内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A.溴苯中的溴(苯)       B.溴乙烷中的乙醇(水)
C.乙烷中的乙烯(酸性KMnO4溶液) D.苯中的甲苯(溴水)
1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则该物质不能发生的反应有( )
A.加成反应 B.消去反应 C.取代反应 D.加聚反应
14. 常温下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的一组液体是
A.溴苯 四氯化碳 B.甲苯 己烯
C.已烷 溴乙烷 D.三硝基甲苯 汽油
15.下列是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A.乙醇(乙醛)——加水,振荡静置后分液
B.乙酸乙酯(乙酸)——加乙酸、浓硫酸加热
C.乙烯(乙炔)——将气体通过盛KMnO4溶液的洗气瓶
D.苯(苯酚)——加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16.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 溶液反应的是 ( )
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苯酚
17.已知乙炔(C2H2)、苯(C6H6)、乙醛(C2H4O)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84% B.60% C.91% D.42%
18.某学生用2ml1mol/L的CuSO4溶液4ml0.5mol/L的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0.5ml4%的HCHO溶液,加热至沸腾,未见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 )
A.甲醛量太少 B.硫酸铜量少 C.NaOH量少 D.加热时间短
19.下列各有机物中,属于烃的是
A.氯丁烷 B. 甲苯 C.硝基苯 D.乙醇
20.相同质量的下列各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CH4 B.C2H2 C.C2H4 D.C6H6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
21.(1)某烷烃1分子含有50个电子,该烷烃只能由一种结构的炔烃加氢得到,则该烷烃的结构简式为 或 。
(2)分子式为C6H12 的某烃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分子式为C4H6的某烃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已知:①R——
②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
以下是用苯作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1)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苯→①→②”省略了反应条件,请写出①、②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在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 种同分异构体。
(4)有机物的所有原子 (填“是”或“不是”)在同一平面上。
三、计算题(13分)
23.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某有机物,分子中共含有10个原子,其原子核外共有32个电子,lmol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需要4molO2,回答:
(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若该有机物可使溴水褪色,但不发生银镜反应,取0.2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钠反应,能产生2.24L H2(标准状况),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什么
(3)若该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其结构简式是什么
参考答案
22.
(3)6 (4)不是
C
C
C
F F F
F F F
F
F一、基础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徜徉/逢场作戏 沏茶/休戚相关  创伤/悲怆欲绝
B.下载/千载难逢 儒学/相濡以沫 干涸/曲高和寡
C.数落/数罪并罚 拾掇/拾级而上 扛枪/力能扛鼎
D.亲家/罄竹难书 癖好/穷山僻壤 不啻/瓜熟蒂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销赃  变本加厉  明信片  舐犊情深
B.善长  察言观色  摄像机  出类拔萃
C.震撼  不径而走  绿茵场  招聘启事
D.焦躁  蛛丝马迹  挖墙角  韬光养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海尔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器产业发展的潮流,创下了骄人的业绩。
B.美国电影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它采用了现代科技,也融合了中国元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C.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设计,是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在灵动中不失稳重。
D.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落成之际,恰逢迪拜深陷债务危机之时,这座“通天塔”能否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撑住房地产市场风雨飘摇的天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专家明确指出,此次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不会恢复繁体字的使用,中国新生儿的取名用字也必须从中选取,乱取名、取怪名将得到遏制。
B.就在八名维和警察“回家”的途中,一首专为他们创作的歌曲《接你回家》悄然诞生,此曲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八位海地维和英雄的深情呼唤。
C.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系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D.主管会计只凭副总经理的一个电话,未按总经理的指示,将预付款电汇给对方,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过了桥,就是那幢新歌德式的大楼,从小船上望过去, 透过河畔婆娑的柳影,好像望见了剑桥往日的岁月。我不由得惊呼:“这柳树怎么这么大?”
①天高云淡,地阔草荣。 ②地阔草荣,天高云淡,
③风景的秀美令人屏息。 ④秀美的风景令人屏息。
⑤我的视线也随着舟行而展开: ⑥随着舟行,我的视线也随之展开: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共18分)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拜右拾遗。房琯为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是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辅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栗,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有九。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甫自京师宵遁 宵:夜里
B.拜右拾遗 拜:授予官职
C.严武过之 过:拜访
D.啖牛肉白酒 啖:吃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谒肃宗于彭原 //皆以美于徐公
B.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C.严挺之乃有此儿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自棹舟迎甫而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虽生于官宦世家,但他仕途不顺,后来因为献赋才侥幸被皇上赏识。
B.杜甫因为房琯兵败一事而遭受牵连,被贬到华州做了司功参军。
C.杜甫与严武交情甚厚,在言行上常常对严武不讲礼节,十分傲慢。
D.晚年的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文中对杜甫死的说法值得参考。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 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默写(10分)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
11、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无声处听惊雷。
13、寄意寒星荃不察, __________________ 。
14、雄关漫道真如铁, 。
15、_______________,入间正道是沧桑。
16、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7、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传记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24分)
三叔郁达夫的少年时期
郁 风
对于三叔达夫的记忆就像一幅非常熟悉的亲切的画,却是只有色彩没有线条,只有光影没有具像了。三叔达夫自幼聪明过人,七岁入私塾启蒙,九岁时就能作诗,他后来的《自述诗》有“九岁题诗四座惊”之句。他在一九二七年回顾童年时写道:“我在小学中学念书的时候,学校的功课做得很勤,空下来的时候只读读四史和唐诗古文,当时正在流行的礼拜六派前身的那些肉麻小说,和林畏庐(即著名翻译家林纾)的翻译小说,一本也没有读过。只有那年正在小学毕业的暑假里,家里的一只禁阅书箱开放了,我从那只箱里,拿出了两本书来,一部是石头记(即《红楼梦》),一部是六才子书。”
在富阳高小三年级(实际读了两年,十二岁)毕业后到杭州投考杭府中学,被录取了但又因一时学费不够而改入用费较低的嘉兴府中学读了半年,才又回到杭府中学。这时期他的全部兴趣都在读“闲书”和游山逛水,仅有的零用钱都送进叫做梅花碑的旧书店里,据他自己在自传中说,当时买来的书中使他狂喜的有三部:一部是《吴诗集览》(清代诗人吴梅村的集子),一部是《庚子拳匪始末记》,这本书“使我满肚子激起了义愤”,还有一部是“署名曲阜鲁阳生孔氏编订的《普天忠愤集》,甲午前后的章奏议论,诗词赋颂等慷慨激昂的文章,收集得很多,读了之后,觉得中国还有不少的人才在那里,亡国大约是不会亡的”。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这些前辈古人的民族正气文章,培育了他的爱国诗人的气质。稍后他又涉猎诗集词曲杂剧,他的《自传》中说:“真正指示我以做诗词的门径的,是《留青新集》里的《沧浪诗话》和《白香山词谱》。……记得《桃花扇》和《燕子笺》是我当时最爱读的两部戏曲。”也可以说受这些作品的感染孕育了浪漫主义的萌芽。这时期的少年达夫已经像着迷似的作些诗词,并且私下里用笔名向报纸投稿,“第一次投稿被采用的,记得是一首模仿宋人的五古,报纸是当时的《全浙公报》”,据他说直至两三年后,觉得投稿已有七八成把握,才用真名发表。那时的真名可能是“郁文”。
读了两年中学,到了一九一零年十四岁,他认为学校里教的中文已没有什么好读的,科学在当时也不被重视,算来算去只有英文是他所欠缺的,于是就转入了美国长老会办的育英书院。数月后由于参加了反对校长的学潮而被开除,又转入另一浸礼会办的教会中学,仍然看不惯那个教务长的奴颜婢膝,谀媚洋人,趾高气扬,压迫同学。他说:“是在这一年的年假放学之前,我对当时的学校教育,实在是真的感到了绝望,于是自己就定下了一个计划,打算回家去做从心所欲的自修功夫。”他的计划就是:订阅上海发行的进步报刊,遍读家里所藏的四部旧籍和在杭州买的许多新书,在已读完第三册文法的基础上自修英文。“若能刻苦用功,则比在这种教会学校里受奴隶教育、心里又气、进步又慢的半死状态,总要痛快一点”。于是真的就住在富阳家乡那所老屋里两年,忍受着亲友长辈的非难和邻人的讪笑,阿太和祖母管不了他,能管他的大哥——我的父亲又不在家,他是完全自由地读自己爱读的书,精读了《资治通鉴》和两部《唐宋诗文醇》和其他典籍,有时一个人到田野间去,接触到农民疾苦,再就是阅读上海寄来的报刊。他深有体会地说:“实际上这将近两年的独居苦学,对我的一生,却是收获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预备时代。”
如果说他在日本高等学校时期继续不同程度的搞通了英、日、德、法、俄五国文字,遍览世界名著,吸取了外国文学的成就,那么,在他去国以前的少年时期就已奠定了他的中国文学基础和养成了爱国诗人的气质。
(节选自郁风《一个真正的文人——三叔达夫》)
20.第二段写郁达夫中学时期读了许多“闲书”,这些“闲书”对他产生了哪些影响?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郁达夫为什么对当时的学校教育“感到了绝望”?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最后一段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郁达夫的“独居苦学”的经历给你哪些启发?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表达与交流(13分)
24.下图是北京市建委官方网站公布的京城房屋销售价格的情况。请你为下面图表添加 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图表所传达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50 字) (6分)
25.将下列文字的主要内容进行压缩,压缩后不超过 40 个字(包括标点)。 (7分)
而今,书籍这传统、古老的文化使者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日益陷入尴尬的局面。网络 文学的异军突起,影视媒体的铺天盖地,使整体的文学生存空间扩大了,却导致书籍所独自 拥有的领域相对狭小,相当多的受众越来越倾向于多媒体的诉求方式,尤其是青少年人群, 更是沉迷于虚拟的赛博空间。好莱坞影视、日韩剧、港台片一轮一轮地热播,网上冲浪体验 极点刺激,在这纷繁变幻的现代传媒变革时期,书籍又当何去何从?
其实以数字化和读图为特征的影视与网络文化,并不能真正取代书籍的存在。再怎么红 的大片,终究也不可以离开优秀剧本的支撑。王家卫《花样年华》的成功,不正是先有了刘 以仑的原作?网络小说的流行,也离不开畅销书的推波助澜。 《我的野蛮女友》先是在网上红 火,继而被导演发掘,再被出版社印刷发行,不也是很好的证明?书籍作为一种原始意义上 的文本形式,自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作文。(40分)
就你熟悉的中外文化名人,以“我心目中的文化名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
3、解析:选D。A项,亦步亦趋:比喻没有主见或为了讨好,事事追随或模仿别人。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当。B项,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不合语境。C项,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在此使用语义不符,不合语境。D项,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
4、解析:选B。A项,成分残缺,应在“取怪名”后加“的现象”。C项,语义重复,应为“这些成就的取得首先归功于”。D项,表意不明,将句中第二个逗号去掉或在“对方”前加“了”。
8.B(“因为房琯兵败一事而遭受牵连”一说有误,杜甫是在房琯被免职后上书直言,触怒了唐肃宗而被贬到华州做了司功参军)
9.(1)天宝末年,(杜甫)献上三篇《大礼赋》。唐玄宗认为这赋写得很奇妙,就召唤他来考查他的文章,然后授给他京兆府兵曹参军一职。(2)当时房琯担任宰相,向肃宗请求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叛贼,皇上准许了他。(3)杜甫曾经游览耒阳的岳庙,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
22、答案:最后一段在文章结构上起总结全文的作用,在内容上强调了郁达夫少年时期的勤学苦读为他后来在文学上取得重要成就奠定了文学基础,并养成了爱国诗人的气质。
23、答案:启发如下:(1)要思考、规划自己的人生;(2)当时的郁达夫具有反叛意识,启发我们要有独立人格、批判精神;(3)人生需要勤奋,苦读精读,既要阅读经典的作品,也要阅读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4)还要走出书斋,了解民生疾苦等。
24、参考答案:京城楼市新盘开盘均价 6 个月持续高速增长,10 月首次突破 15 000 元,11 月开始回落。 解析:要突出几个关键点,如增长、回落、最高点。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我国每年有20 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在医学上,他们被称之为“药源性致死”。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病死的,而是吃药吃死的。这当中,40%死于抗生素滥用。据此回答1~2题。
1. 抗生素可以挽救人的生命,而不合理的滥用却助长细菌产生耐药性。这说明
A.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不同,事物的状态也不相同
B.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人们无法改变
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规律具客观性,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2. 滥用抗生素的行为违背了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一分为二的观点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
钢铁、水泥、电解铝,一边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叫停之声不断,一边是三大行业投资继续保持惊人增速。据此回答3~4题。
3.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行业之所以投资过热,除去资本追逐高盈利的特性外,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也是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叫停之声不断,另一方面地方项目投资增长却高达64. 9%。这些地方政府的行为违背的哲理是
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B.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C.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D.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可以转化
4. 在叫停过程中,不少专家提醒决策部门,要注意宏观调控的力度,既要控制住部分行业的过度投资,又要注意把各地方、各方面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这是因为
A.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和部分是有严格界限的
B.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
C.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D.宏观调控重视的是整体,部分行业是整体中的部分
我国要在新世纪的头二十年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据此回答5~6题。
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也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要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
A.坚持了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 B.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坚持了从整体着眼,去寻求最优目标
6.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这是因为
A.部分离不开整体
B.整体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部分作用的充分发挥
C.事物的联系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
D.整体的功能决定着部分的功能
政治文明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统一关系表现在:一是没有孤立存在的普遍性、世界性。政治文明的普遍性、世界性存在于政治文明的特殊性、民族性之中。二是政治文明的特殊性、民族性包含着政治文明的普遍性、世界性。据此回答7~8题。
7. 从哲学上看,政治文明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实际上是指
A.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C.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D.事物内部矛盾与事物之间矛盾的关系
8. 政治文明“没有孤立存在的普遍性、世界性”告诉我们
A.矛盾双方的对立在统一中存在  
B.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
C.矛盾双方在对立中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不能离开特殊性而存在
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和种粮积极性,还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是全局性的问题。中央对此高度重视,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国人大代表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和调研工作的一个重点。据此回答9~10题。
9. 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和种粮积极性,还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是全局性的问题。这一看法                
A.说明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B.表明原因一定能引起一定的结果
C.反映了局部会影响整体
D.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10. 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哲学依据是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11、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下列不属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的是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是否承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2、冷战结束后,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安宁和发展,期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但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美国多次公开阻挠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这就是冷战思维的一种典型表现。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反映了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D.任何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13.下列名言中,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矣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14.联系近几年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少老百姓说,现在吃什么都不太放心,这是有道理的。但换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正在不断完善。正是因为我们的监管逐渐有力,媒体监督意识不断增强才使食品安全问题得以被曝光。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食品安全形势会好起来。材料中对食品问题的看法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世界观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C.只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15.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却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上述两种观点                      
A.前者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B.前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后者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C.前者属于辩证法观点,后者属于形而上学观点
D.前者属于形而上学观点,后者属于辩证法观点
16.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地理科学的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理论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这表明
A.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B.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C.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7、打开人类社会历史奥妙的“钥匙”是
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生产方式 D.实践观点
18、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有饿死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这段话所蕴涵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C.人民群众的实践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D.劳动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知识分子创造精神财富
19、俄国诗人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从哲学上看,这首诗意在
A.提醒人们要懂得人生道路充满坎坷和挫折
B.提示人们要坚信”忧郁”一定能够转化为“快乐”
C.告诫人们要全面看待人生
D.鼓励人们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者昌,失民者亡”。这告诉我们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不同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是
A.树立坚定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B.努力改变人的先天条件
C.努力进行“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
D.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2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从哲学上看,“以人为本”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③唯物史观的要求 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八十五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他重申:“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4、胡锦涛于2006年6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努力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A.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B.是通过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根本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D.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发展
25、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
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社会是物质的
D、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26、“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就失去了人生的精神支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因为
A、理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
B、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现实
C、崇高的社会理想,对于人生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D、有了崇高的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27、2006年7月20日人民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人民网报道,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河南电视台23岁的记者曹爱文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为女孩做人工呼吸,但女孩最终没能醒来。曹爱文哭了。曹爱文流泪的照片上网后,立刻引来众多网友跟贴,绝大多数人都对曹爱文的行为表示由衷的赞美,更有人称她是“当今中国最美丽的记者”,但也有人认为她放弃采访救人是不务正业。网友对曹爱文的评价表明
A.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B.不同的价值观都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
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28、2006年第14期《求是》杂志载文指出,目前,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合理地要求“就地平衡”,盲目在旧城区内兴建高层建筑,使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遭到破坏。重经济效益,轻文化遗产和环境保护的选择
A.是建立在价值判断基础之上的
B.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结果
C.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D.割裂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
29、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如,20多年义务劳动,累计价值达六七百万元,应得奖励20多万元,却一分不要。他对自己很“抠”,一辆骑了17年的自行车仍在“服役”,家中只有一个亲戚赠送的旧彩电,却每年都资助困难工友和贫困学生……。吴如的事迹表明
A.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B.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得以实现和证明
C.正确的价值选择只能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
D.先进人物必须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实现集体、他人利益
30、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本溪市支队明山大队特勤中队一班班长金春明同志牢记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勤学苦练,舍生忘死,无私奉献。他先后参加1500多次战斗,救出65名群众。他处处以雷锋同志为榜样,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长年照顾驻地孤寡老人,资助失学儿童,至今已有13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2006年5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其“雷锋式消防战士”荣誉称号。这说明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
B.为社会作贡献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荣誉
C.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D.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承认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辩证统一的
第Ⅱ卷(选择题 共4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1)这一论断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2分)
(2)请运用这个观点说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意义。(9分)
32. 2006年6月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农民的认识不统一、觉悟不提高、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就难以有大的进展。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群众工作,应切实抓住以下几个环节:引导农民。把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离不开必要的教育和引导。扶持农民。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激发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干劲。提高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民致富乃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1)从哲学上如何理解“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6分)
(2)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群众工作所抓的几个环节,说明我们党的工作应以什么为根本出发点和坚持怎样的根本工作方法?(6分)
33、2006年6月4日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在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国科学家的工作基础上,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已经彻底证明庞加莱猜想。教育部、中科院等分别发来贺信,高度赞誉这一重大突破。
(1)朱熹平、曹怀东的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8分)
(2)青年学生应该怎样象朱熹平、曹怀东那样,努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9分)
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月考测试卷参考答案(二)
31、 (1)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2分)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3分)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就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使三者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3分)
33、答:
(1)①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自我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其中,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基本标志,应居于首位,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4分)②朱熹平、曹怀东在数学领域对社会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展现了他们社会价值的实现。教育部、中科院发来贺信对他们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赞誉,体现了他们的自我价值的实现。(4分)一、选择题 (每题5分,共60分)
1.图1所示是一列波的波形图,波沿x轴正向传播,就a、b、c、d、e五个质点而言,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点是( )
A.b 
B.a 
C.d 
D.c 
2.关于公式ν=λ f,正确的说法是( )
A.ν=λ f适用于一切波
B.由ν=λ f知,f增大,则波速ν也增大
C.由ν、λ、f三个量中,对同一列波来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只有f
D.由ν=λ f知,波长是2m的声波比波长是4m的声波传播速度小2倍
3.图2所示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D点此时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 )
A.波向左传播
B.质点F和H的运动方向相同
C.质点B和D的加速度方向相同,而速度方向相反
D.质点G比H先回到平衡位置
4.图所示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此波的波速为2.4m/s,则此波传播的过程中,坐标为(0.9,0)的质点到t=1s时,所通过的路程为( )
A.2.56m B.2.4m C.0.16m D.0.02m
5.有一列向左传播的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可知这一时刻P点的运动方向是( )
A.y的正向
B.y的负向
C.x的负向
D.沿曲线向左上方
6.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质点a、b相距1.05m,已知当a达到最大位移时,b恰好在平衡位置,若波的频率是200Hz,则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
A.120m/s B.140m/s C.280m/s D.420m/s
7.图所示是某质点的振动图像及由此质点振动而激起的波的某时刻的波形图,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是振动图像,甲是波动图像
B.由图像可知,振幅是2cm,周期是0.4,波长是0.4m
C.P质点在此时刻的速度方向为正,而波源质点在0.2s时速度方向为负
D.这列波的速度是1m/s
8.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4s末速度为零,加速度负向、最大
B.4s末振子的位移为-0.02m
C.振动周期是5s,振幅是0.02m
D.1s末,振动物体的速度为正向最大
9.一列波以速率v传播,如图所示,t1时刻的波形的实线,t2时刻的波形为虚线,两时刻之差t1-t2=0.03s,且小于一个周期T,有下列各组判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
A.T=0.12s,v=100m/s   B.T=0.04s,v=300m/s
C.T=0.12s,v=300m/s   D.T=0.04s,v=100m/s
10.一个人在高处用望远镜注视地面的木工以每s一次的频率打击铁钉,他每次听到声音时,恰好看到锤都击在钉子上,当木工停止击钉后,他又听到两次击钉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 )
A.木工离他340m
B.木工离他680m
C.他听到第一次声音时,看到木工第三次击在钉子上
D.他听到第一次声音时,看到木工第四次击在钉子上
11.一艘固有频率为50Hz的渔船,停泊天海岸边,若此时海浪两相邻波谷间的距离为10m,海浪的传播速度为5m/s,则渔船摇晃周期应是( )
A.2s B.0.02s C.0.5s D.0.1s
12.对声波的各种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房子里讲话,声音特别响,这是声音的共鸣现象
B.绕正在发音的音叉走一圈,可以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这是声音的干涉现象
C.古代某和尚房里挂着的磐常自鸣自响,属于声波的共鸣现象
D.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远处的火车声,属于声波的衍射现象
二、填空题
13.波绕过____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____比波长小,或者跟____相差不多.
14.在张紧的两端固定的弦上,满足弦长等于______,就能形成驻波.弦上的波被分成几段,每段两端的点始终是静止不动的,称为____,每段中各质点以相同的步调上、下振动,中间点振幅最大,称为波腹.
三、计算题
15.一列波沿+x轴方向传播,当x1=10m的A点位于波峰时,x2=140m的B点位于波谷,在A、B之间有6个波峰,振源的振动周期为0.2s,求:
(1)波的速度;
(2)B点从波谷开始经多少时间位于波峰?
16.如图所示,实线为t1=0时刻的图象,虚线为t2=0.1s时刻的波形,求:
(1)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方向,波速多大;
(2)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方向,波速多大;
(3)若波速为450m/s,波沿什么方向传播.
 
答案
18、1,3 19、障碍物,障碍物或孔尺寸,波长
20、半波长的整数倍,波节、波腹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  
1. 2010年2月3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时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这在哲学上体现了(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B.事物的联系具有特殊性  
C.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D.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2. 2010年2月22日 是虎年首个股市交易日,创业板受大盘拖累,表现欠佳。据证券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创业板的不佳表现主要是因为央行再度上调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紧缩的货币政策对股市产生利空影响,导致一些市场资金外逃。上述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  
A.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C.现象是对本质的反映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根据一家出版机构所进行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近年中国人的阅读率连续5年走低,已有一半以上的人不再读书。令人忧虑的不是“阅读危机”本身,而是“阅读危机”背后所折射的信仰危机、道德危机、情感危机和精神危机,即人文生态危机。“阅读危机”的论述说明(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B.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多样的联系  
C.事物的发展未必都是前进上升的  
D.认识的目的是深入把握事物本质  
4.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  )  
A.把握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  
B.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C.把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D.把握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5.以山西五大煤业集团、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和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等国有大集团为整合主体,到2010年底,山西矿井数量将原来的2600多座压减为1000座,整合后国有或国有控股煤矿产量将大幅提升。这表明(  )  
①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②要发挥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③推动事物发展关键是看质变,与事物的量变关系不大  
④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上的变化会引起质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这启示我们(  )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列与此名言蕴涵哲理不同的是(  )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C.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有的同学,对自己十分满意;对别人总是说三道四,一无是处。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  )  
A.一点论   B.两点论   C.两分法   D.一分为二  
9. 2009年7月9日 ,财政部公开发布《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中国“省直管县”的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正酝酿全面推进。今后,省直管县改革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A.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相互联系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0.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事物具有两面性  
②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③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④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1.荷兰上世纪50年代因为发现沿海地区蕴藏大量天然气而迅速成为出口天然气为主业的国家。伴随巨大财富而来的,是创新动力的逐步萎缩、其他工业部门的衰落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降低。到上世纪80年代初,荷兰终于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发展经济学家把这种因自然资源的丰富反而拖累经济发展的经济现象,称为“荷兰病”。“荷兰病”现象体现了(  )  
①矛盾双方相互吸引和贯通的趋势  
②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否定的趋势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制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诗蕴涵的主要哲理是(  )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结合  
C.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严冬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  
13.下列选项与上题材料反映的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  
A.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B.同病异治  
C.窥一斑而知全豹   D.好事多磨  
14.汉语言文化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如“另类”这个词,曾经是贬义的,是品格低劣的意思。而在新修订的《新华词典》中,对“另类”的解释则是指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不再有贬低的含义。这说明(  )  
A.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B.新事物被人们认识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C.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2010年以来,西南大旱、东北高温、南方暴雨,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气象专家说,近些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导致的严重灾害,都呈现增加的趋势,而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据此回答15~16题。  
15.人类活动引发了气候恶化说明(  )  
A.价值观会误导人们的行为  
B.正确的价值观会推动事物的发展  
C.错误的价值观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D.价值观人人都有  
16.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认真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  
B.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  
C.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必然危及自然  
D.自觉遵循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7.2010年我国着重抓好的十项工作之一就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从哲学角度看,我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依据是(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  
我们要加大资源节约的力度,建设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广泛推行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据此回答18~19题。  
18.如今,“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等新词汇又流行在人们生活中。这表明(  )  
A.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B.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C.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19.时下“晒”成了公众的常用词。晒工资、晒黑族(批评社会消极现象的人)、晒消费、晒工作……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晒客”,经常在网上把自己的东西拿来“晒一下”。在网络上,有人专门“晒”别人隐私,随心所欲地“晒”自己想“晒”的东西,而有人专门“晒”我国发展的新事物、社会良好风气。这反映了(  )  
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同  
②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对公义和私利的不同选择  
③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④网络交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说,之所以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是因为(  )  
A.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1.“天空没有星星照耀,她会黯然无光;人间没有温情搀扶,她会萧萧落木。爱老人和小孩吧,像爱自己一样!”、“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  
A.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B.社会文明和哲学发展不可分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2.《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看,这里的“时务”喻指(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  
B.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C.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阶段斗争规律  
23.富兰克林说:“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这告诉我们(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   B.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C.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D.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24.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这是对2009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沈浩——安徽凤阳小岗村原书记的颁奖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③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艾青的《光的赞歌》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发展自己才能,提高个人素质  
B.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C.追求个性解放,学会享受生活  
D.放弃个人利益,铸就永恒人生  
26.“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 .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7.200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也称作“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是1982年以来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体现了  
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8.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确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9.“爱情无须死去活来,温馨就行;朋友无须如胶似漆,知心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重视量的积累 B.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把握适度原则 D.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30.“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 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建国六十 年历程体现了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一年轻人执着地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但许多人都不理解他,因为他一直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东西来证明自己。可是他却不以为然。人们惊诧于他那天真般的决定,他却说:“黎明前的黑暗,在充满信念的人眼中,与白昼何异!”  
没有人知道他眼前的黑暗是否真的会变为白昼,但是,有一点却是人们无法否认的——他的眼中其实早已没有了黑暗。一个人,已经看到了“光明”,此时,再来讨论他眼前的黑暗,反而成某种“无稽之谈”。  
(1)村料主要体现了该年轻人怎样的思维方法,并加以说明。(4分)  
(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联系材料,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如何对待挫折与失败。(9分)  
32.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的身边做起。  
2010年9月22日 是我国第四个“无车日”,共有100多个城市承诺参加此次活动。当前很多地区合理控制和削减小汽车出行,将路权更多地分配给城市公共汽车以及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确保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这也是解决空气、噪声污染的一个重要措施。同样运送100名乘客,使用公共汽车与使用小汽车相比,道路占用长度减少近9倍,节省耗油约5倍,排放有害气体最多的可降低15倍左右。  
现实生活中,你会选择“有车”还是“无车”?试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论证你的选择。(12分)  
33.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5分)
高二《生活与哲学》月考答案(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答案:(1)该年轻人坚持了矛盾分析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存在着既对立对统一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认识对立。在该年轻人的心中,因为有了坚定的信念,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寻找光明的过程中,早已肯定了自己。(4分)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人生路上,挫折与失败是难免的,面对挫折与失败,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信念,坚定地走下去,走出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3分)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之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的逆境,黑暗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充满信念,讲究方法,最终会获得成功,解决就业问题。(3分) 
选择“无车”:①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选择“无车”有利于唤起民众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视,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和可持续发展。(4分)  
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汽车的出现虽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严重的能源、环境、道路及安全问题。量变必然引起质变,任由汽车的发展必将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4分)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就是“扬弃”,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选择“无车”并不是拒绝汽车,而是要树立创新意识,推动科技创新,更好地解决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60分)
1.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
A.纤维素、脂肪 B.蛋白质、高级烃 C.淀粉、油脂 D蛋白质、硬化油
2.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燃烧系统内装环保型燃料——丙烷。下列关于丙烷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容易液化 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
3.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是
①一氯甲烷 ②二氯甲烷 ③甲醇 ④甲醛 ⑤甲酸 ⑥甲酸甲酯
A.①②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④
4.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蔗糖 B.葡萄糖 C.麦芽糖 D.乙酸甲酯
5.下列有机物中加入溴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到水层变为无色,有机溶液层为橙黄色,该有机物是
A.苯 B.1-己烯 C.1,3-丁二烯 D.乙醛
6.能在K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7.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A.将乙酸和乙醇混合加热制乙酸乙酯
B.苯和浓溴水反应制溴苯
C.中滴加溶液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判断卤代烃的类型
D.用溶液和过量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几滴乙醛,加热煮沸观察红色沉淀
8.鲨鱼是世界上唯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科学研究表明,鲨鱼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作用。已知角鲨烯分子有30个碳原子,其中有6个碳碳双键,且不含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
A. B. C. D.
9.1mol某烃能与2mol HCl完全加成,其产物最多能被8mol Cl2完全取代,则原烃可能为( )
A.乙炔 B.环丁烯 C.1一丙炔 D.1,3一丁二烯
10.分子式为C4H8O2,不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1.对于玻璃器皿上粘有的一些水洗不掉的残留物,其洗涤方法正确的是
①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碘,用酒精洗涤。
②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涤。
③做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的银镜,用稀氨水洗涤。
④黏附在试管壁上的油脂,用热碱液洗涤。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三种信号的是
A. B.
C. D.
13.某有机化合物3.1 g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2.7g H2O,无其它物质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肯定含O元素 B.该化合物可能不含O元素
C.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肯定为3l D.该化合物的结构只有一种
14.PHB塑料是一种可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的环保型塑料,其结构简式为:
下面有关PHB说法不正确的是
A.PHB是一种聚酯 B.PHB的单体是
C.PHB的降解产物可能有CO2和H2O D.PHB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15.阿斯匹林的结构简式为,则1摩尔阿斯匹林和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A.1 mol B.2 mol C.3 mol D. 4 mol
16.近年来流行喝果醋,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下 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C.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
D.1 mol苹果酸与溶液反应必需消耗2 mol
17.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用浓硝酸可区分纯棉织物和真丝制品
D.脂肪能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
18.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25H45OH。已知某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32H50O2。则生成这种胆固醇酯的酸是( )
A.C6H13COOH  B.C6H5COOH C.C7H15COOH   D.C6H5CH2COOH
19.中草药秦皮中含有的七叶树内酯(每个折点表示一个碳原子,氢原子未画出),具有抗菌作用。若1mol七叶树内酯分别与浓溴水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消耗的Br2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A.2molBr2、2molNaOH       B.2molBr2、3molNaOH
C.3molBr2、4molNaOH       D.4molBr2、4molNaOH
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一定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种α—氨基酸
C.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都是醛
D.取淀粉和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未发现银镜生成,证明淀粉尚未水解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
21.某有机物R完全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已知1 mol R完全燃烧时,生成n molCO2,消耗1.5n mol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R为烃,则R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R为烃的含氧衍生物,3.0 g R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560 mL(标准状况)H2,则R的分子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有机物X(C12H13O6Br)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其部分结构简式如下:
已知:X在足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可以得到A、B、C三种有机物。
  (1)C中只有一种位置的氢原子。
(2)室温下A经盐酸酸化可以得到苹果酸E,E的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
(1)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E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   ②消去反应   ③氧化反应   ④酯化反应
(4)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F有如下特点:1molF可以和3mol金属钠发生反应,放出33.6LH2(标准状况下),1molF可以和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1molCO2,1molF还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生成2molAg。则F的结构简式可能是(只写一种)_______。    
(5)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可以生成六元环酯,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时,有如下性质:①A能与发生酯化反应,也能与发生酯化反应;②A能消去脱水生成B,B是一种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③A能分子内脱水,生成一种分子式为的六元环状酯类化合物。
(1)请写出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 。
(2)写出有机物A脱水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 。
高二化学月考参考答案(一)
一、选择题(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C D C A C D D D B C C A D C D
17A 18B 19C 20B
  (4) 或 …
  (5)
23. (1)CH2(OH)CH2CH2CH2CH2COO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