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热对流 课件(20张PPT)+教案+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 热对流 课件(20张PPT)+教案+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热对流
一、填空题
1、液体或气体受热(
),遇冷(
),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
),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
2、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
)处传到温度较(
)处。
3、如下图所示,将一小瓶有颜色的热水放入冷水中,出现的现象是有颜色的热水会(
)流动,到达冷水顶部会(
)流动,然后沿着水槽壁(
)流动。
二、判断题
1、热粥时,用勺子不断地搅动,是为了加快粥内的热对流。(

2、水在加热时,变热的水会在水壶里下降。(

3、空调里吹出的冷风会下降。(

4、冷热空气不会相互混合。(

5、冷热空气的循环流动形成风。(

三、选择题
1、根据热对流原理,厨房里排热空气的油烟风扇安装在炉灶的(
)。
A.上方
B.下方
C.高度相同
2、汽车空调制冷时,出风口的方向应该(
)能让车里更快凉快下来。
A.向下
B.向上
C.向上或向下都一样
3、暖气片应该安装在窗户的(
),能加快空气的对流。
A.下方
B.上方
C.上下都一样
4、我们制作的走马灯能转起来,是因为(
)。
A.冷热空气的循环流动
B.纸杯受热后膨胀
C.蜡烛燃烧后质量发生变化
四、画图题
请画出加热时,水在杯中流动的方向。
五、实验探究
研究空气的热对流。
1、点燃一支香,香燃烧时产生的烟一直向(
)飘,这是因为空气受热(
),带着烟向(
)流动。
2、用一个玻璃瓶罩住点燃的线香,线香的烟会直立向(
)到到瓶底,然后(
)向下,接近线香燃烧处时,又向(
)流动。
3、下列传热方式中,与空气这种传热方式相同的是(
)。
A.烧开水
B.用锅炒菜
C.电烙铁将材料熔化
六、综合应用
冬天,把教室的门打开一条缝,将纸片分别放在门缝的底部和上部(如图),你会发现底部的纸片往里飘,上部的纸片往外飘。这是为什么呢?
6热对流
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上升
下降
混合
热对流
2、高

3、向上
向四周
向下
二、判断题
1、√
解析:粥比较黏稠,流动缓慢,热对流传递热量的效果不好,搅拌一下增加热对流,可以让粥受热更均匀。
2、×
3、√
4、×
5、√
解析:自然风的形成就是由于空气冷热不均而循环流动造成的。
三、选择题
1、A
2、B
3、A
4、A
解析:走马灯下面纸杯里的空气被蜡烛加热,热空气上升,推动扇叶,走马灯就转动了。
四、画图题
五、实验探究
1、上
上升

2、上
沿四周

3、A
解析:烧开水时,底部的水受热上升,冷水向下填补空间,热水到达水面后温度下降,沿水壶内壁向下流动,重新回到底部,如此往复循环,水便烧开了。
六、综合应用
开门后,室内外有温差,在门缝处,室外的冷空气下沉,室内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所以上部的纸条向外飘,底部的纸条向里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5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苏教版
五年级上
复习导入
用酒精灯给金属棒一端加热,一会儿金属棒就会变得很烫,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热在金属中由高温向低温传递热量,所以在一端加热,热量可以经过金属传递到另一端。
新知讲解

活动
观察红色热水在冷水里的流动情况
如下图所示,将一小瓶红色热水放到冷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
分析:将一瓶红色热水放到装有冷水的水槽里,可以观察到小瓶中的红水热水会上升,流动到冷水中。红色热水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冷水温度较低,密度较大,所以红色热水会在冷水中上浮,即向上流动,然后向四周流动。
结论:
红色热水先上升,然后向四周流动。
新知讲解

活动
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
1、热在水中的传递
实验目的: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
实验材料: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或大米)、水等。
实验步骤:(1)把木屑放入水中。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
(3)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新知讲解

活动
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
1、热在水中的传递
实验现象:木屑倒入水中后,先浮在水面,再慢慢地下沉到水底。
在加热的过程中,烧杯底部中间位置的木屑会上升,到达水面处会向四周扩散,然后沿着杯壁附近下降,到达杯底附近会再次取向中间并上升,如此循环流动。当水烧开沸腾时,木屑也一同上下翻腾着。
实验分析:烧杯中底部的水受热上升时会带动少量的木屑一起上升,烧杯中其余部位的冷水会下降填补空间,又把上升的木屑带下来。
着水温的升高,冷热水交换的速度加快了,带动着
大量的木屑不停地上升下降。
实验结论:
液体受热后会发生流动,靠流动传递热的方式叫“对流”。
新知讲解

活动
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
2、在下图中画出热在水中的传递情况。(用蓝色箭头表示冷水的传递方向,用红色箭头表示热不的传递方向)
活动手册
新知讲解

活动
研究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1、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实验目的:探究热在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线香、玻璃罩、火柴、固定底座。
实验步骤:(1)固定一支线香,点燃。
(2)用玻璃罩倒扣住线香。
(3)观察线香冒出的烟是怎样飘动的。
1、实验中避免被火柴和线香烫伤。
2、实验结束后,及时将线香熄灭。
操作提示
新知讲解

活动
研究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1、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实验现象:点燃线香后,线香的烟会直立向上到到瓶底,然后四散向下,接近线香燃烧处时,又向上流动。
实验分析:线香冒出的烟可以反映空气的流动路径。点燃的线香使附近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受热后变轻上升,上面温度较低的空气向下流动填补热空气上升留下的空间,所以我们看到烟是循环流动的。
实验结论:
在空气中,热由高温处传向低温处,并循环流动。
新知讲解

活动
研究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2、在下图中画出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情况。(用蓝色箭头表示冷空气的传递方向,用红色箭头表示热空气的传递方向)
从木屑与烟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无论是热水还是热空气都会向上流动,冷水或冷空气则会两只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使得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从而使全部液体或气体的温度趋于均匀。这种传热方式叫热对流。
活动手册
实验发现:
新知讲解

活动
认识热对流
1、总结两个实验现象的相同之处。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然后循环流动,在循环过程中温度较高的液体或气体向温度较低的液体或气体传递热量。
新知讲解

活动
认识热对流
2、热对流的概念。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认识热对流
生活百科
为什么把暖气装在屋子下方
安装在屋子下方的暖气片使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较冷的空气流过来补充,补充过来的空气又被加热上升……这样,室内冷、热空气相对流动起来,暖气片的热便散播开,使整个屋内的空气逐渐变热。如果把暖气片装在屋子上方,那么热空气在上方,冷空气在下方,就不会形成对流。
空调
新知讲解

活动
制作走马灯,并解释走马灯能转动的原因
材料准备:一次性纸杯、蜡烛、火柴、剪刀、细绳、牙签、双面胶。
制作方法:(1)在一个纸杯的侧面开两个口,将蜡烛固定在杯底。
(2)在另一个纸杯的侧面开多个直角扇叶窗。
(3)在杯底穿一根细线,用牙签固定。
(4)将两个纸杯口对口用双面胶黏合。
(5)点燃蜡烛,手提细绳,走马灯就转起来了。
实验原理:蜡烛点燃后,下面纸杯里的空气被蜡烛加热,热空气上升,推动扇叶,走马灯就转动了。
科学零距离
风的形成
阳光把地面烤热,地面再把附近的空气烤热。地球是个球体,各纬度地区受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即使在同一纬度,由于地理条件不同,冷热也不同。因为不同位置冷热不同,热的地方空气向上流动,其他地方的冷空气流过来填补热空气上升留下的空间,冷空气被加热再向上流动,如此往复循环,所以大气时刻处于运动状态,这样就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风。
课堂练习
1、液体或气体受热(
),遇冷(
),
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
一、填空
2、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
)处传到温度(
)处。
上升
下降
热对流
较高
较低
课堂练习
1、夏天使用空调能使房间很快凉下来,是因为空调利用了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热量。(

二、判断对错
2、空气冷热不均会使空气产生循环流动。(

×

解析:夏天开空调时,空调输出的冷空气下降,下方的热空气上升,产生循环,这一过程为热对流。
课堂练习
三、选择题
1、热在(
)中以对流的方式传递。
A.玻璃
B.酒精
C.金属
B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热对流
特点
热对流实验
加热有木屑的水杯
制作走马灯
本课思维导图
生活应用
观察杯中烟的飘动
加热上升
遇冷下降
循环流动
热对流实验
液体间热对流
气体间热对流
板书设计
热对流
特点
热对流实验
加热有木屑的水杯
制作走马灯
本课思维导图
生活应用
观察杯中烟的飘动
加热上升
遇冷下降
循环流动
热对流实验
液体间热对流
气体间热对流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热对流
教学设计
课题
热对流
单元
热传递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上
学习目标
1、观察各种发光的物体,能指出哪些物体是光源。2、会按照光源的特征给发光物体分类。目标解读:分析图片呈现的发光现象,知道可见的物体分为两类:光源与反光物体。能举例说明发光物体的特征,鉴别光源与非光源物体。3、乐于研究光现象,乐于分享与发现。4、举例说明发光物体的特征,鉴别光源与非光源。5、观察某种物体的发光过程。
重点
举例说明发光物体的特征,鉴别光源与非光源。
难点
观察某种物体的发光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用酒精灯给金属棒一端加热,一会儿金属棒就会变得很烫,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小结:热在金属中由高温向低温传递热量,所以在一端加热,热量可以经过金属传递到另一端。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回答。
激趣导入
讲授新课
活动一:观察红色热水在冷水里的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将一小瓶红色热水放到冷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分析:将一瓶红色热水放到装有冷水的水槽里,可以观察到小瓶中的红水热水会上升,流动到冷水中。红色热水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冷水温度较低,密度较大,所以红色热水会在冷水中上浮,即向上流动,然后向四周流动。结论:红色热水先上升,然后向四周流动。活动二: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1、热在水中的传递课件出示实验步骤、现象、分析及结论等。2、在下图中画出热在水中的传递情况。(用蓝色箭头表示冷水的传递方向,用红色箭头表示热不的传递方向)课件出示。活动三:研究热在空气中的传递1、热在空气中的传递。课件出示实验步骤、现象、分析及结论等。2、在下图中画出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情况。(用蓝色箭头表示冷空气的传递方向,用红色箭头表示热空气的传递方向)实验发现:从木屑与烟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无论是热水还是热空气都会向上流动,冷水或冷空气则会两只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使得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从而使全部液体或气体的温度趋于均匀。这种传热方式叫热对流。
活动四:认识热对流1、总结两个实验现象的相同之处。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然后循环流动,在循环过程中温度较高的液体或气体向温度较低的液体或气体传递热量。2、热对流的概念。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播放视频《认识热对流》活动五:制作走马灯,并解释走马灯能转动的原因材料准备:一次性纸杯、蜡烛、火柴、剪刀、细绳、牙签、双面胶。制作方法:(1)在一个纸杯的侧面开两个口,将蜡烛固定在杯底。(2)在另一个纸杯的侧面开多个直角扇叶窗。(3)在杯底穿一根细线,用牙签固定。
(4)将两个纸杯口对口用双面胶黏合。(5)点燃蜡烛,手提细绳,走马灯就转起来了。实验原理:蜡烛点燃后,下面纸杯里的空气被蜡烛加热,热空气上升,推动扇叶,走马灯就转动了。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分组实验并记录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科学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
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