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五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1科11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第五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1科11份)

资源简介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颧骨(quán) 绯红(fěi) 谒见(yè) 咀嚼(jué)
B.创伤(chuāng) 寒噤(jìn) 背脊(jí) 思忖(cǔn)
C.湍急(tuān) 撮合(cuō) 掣肘(chè) 窸窣(sū)
D.打诨(hùn) 倾轧(yà) 憎恶(zèng) 一瞥(pi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寒暄 通牒 焦燥 缠绵悱恻
B. 祈祷 云霄 倏忽 安然无恙
C. 装璜 驯服 洋相 无暇顾及
D. 羞赧 戏谑 胡邹 一筹莫展
3.下列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该国每年以亿计的预算中,教育拨款少的可怜,仅仅是九牛一毛而已。
B.《陌上桑》里不写罗敷的形象而罗敷的绝世美貌已跃然纸上。
C. 童贯的气色越来越温和了,与他平日飞扬跋扈、颐指气使的态度不同,竟有些虚心求教的神气。
D. 我们十年重逢,萍水相逢,相同的命运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卡夫卡的《变形记》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
B.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故事新编》是鲁迅以远古题材为背景创作的小说,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共收《补天》、《奔月》、《铸剑》等八篇作品。
C. 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莫泊桑、欧·亨利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伟大的诗人。几次入仕,深感官场污浊,终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归去来兮辞》是诗人辞仕归隐的宣言书。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8分)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遥襟甫畅 甫:刚,顿时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于是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与:交好
D.寻蒙国恩 寻:不久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可乐也 信:实在
B.而刘夙婴疾病 婴:绕
C.气凌彭泽之樽 凌:超过
D.适莽苍者 适:恰逢
7.下面句子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 翱翔蓬蒿之间
C. 则告诉不许
D.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园日涉以成趣
A.固知一死生
B.窜梁鸿于海曲
C.朝歌夜弦
D.或棹孤舟
9.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及其所之既倦 之二虫又何知
B.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门虽设而常关 鸟倦飞而知还
D.多于九土之城郭 遂见用于小邑
10.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乐琴书以消忧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泉涓涓而始流
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善万物之得时
D.复驾言兮焉求 盘盘焉,囷囷焉
11.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急于星火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之二虫又何知.
12.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B.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姑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犹疑什么呢
C.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本来知道无论是生还是死其实都是不可信的
D.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13.下列典故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①“奉宣室以何年”,引用了汉文帝曾在宣室接见冯唐,谈话到半夜的典故。
②“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中“钟期”指钟子期。
③“处涸辙以犹欢”,典出《庄子·外物》,讲了有鲋鱼在干涸的车辙中求活的寓言,后演变为成语涸辙之鲋,比喻处于极度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人。
④“有怀投笔”,讲了班固投笔从戎的典故。
⑤“杨意不逢,扶凌云而自惜”,作者在这里自比杨得意,叹息遇不到引荐的人。
⑥“叨陪鲤对”指的是孔子对儿子的教诲。
⑦“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中“梓泽”是金谷园的别称。
⑧“死当结草”中“结草”代指报恩。“乌鸟私情”比喻人的孝心。
A.①④⑤       B.④⑦⑧
C.①③⑤ D.③⑤⑦
三、(共30分)
1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财不足,请敛于氓。”晏子曰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15.拓展延伸(10分)
提到北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老舍先生从“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中感受到安适,郁达夫先生从“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中体会到北平的清与静。 请结合自己具体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你对北京的感受。(不少于150字)
16、默写(共15分)
①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④_______________,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
⑤怀良辰以孤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
⑥携幼入室,__________。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
⑦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不久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偕夫人来到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小镇度假。虽然是首相夫妇大驾光临,但小镇依然我行我素,该晒太阳的晒太阳,该谈恋爱的谈恋爱,每个人都生活的自在而有序。明知布莱尔是个“大人物”,但大家仿佛不当一回事,因为众生平等。布莱尔喜欢泡吧,小镇的唯一一家酒吧老板丝毫不给面子,按预约计划关门度假去了。不过,老板仍然很有礼貌的在酒吧门口留下这样一张字条:“欢迎布莱尔先生和太太,很抱歉,现在我们在度假,假期结束后我们会回来的。很抱歉!”
要求:请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51分)
1.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尊祖认宗,下列与此现象有密切关系的是 ( )
A.内服和外服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
2.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段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3.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 ( )
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4.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 ( )
A.地主阶级的权欲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C.地主阶级的要求 D.法家思想的启示
5.据《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上(汉高祖)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镇)之,诸子少,乃立濞于沛为吴王,王三郡五十二城。”又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 )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王教训,封王拱卫中央
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
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
6.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 )
A.汉武帝贪财暴虐 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7.北宋前期兵员增长示意图,其反映的现象说明了 ( )
A.地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拥兵对抗中央 
B.宋初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的国策发生了变化
C.政府为抵御边患和稳定内政而扩充军队
D.宋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
8.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 )
A.隋唐时期 B. 北宋时期 C. 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
9.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
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下面四种对于中国历史上皇权与相权势力消长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
A.皇权不断衰落 B.皇权不断强化
C.相权不断加强 D.双方旗鼓相当
11.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
①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 ②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压制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④导致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原因
A. ①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13.清朝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的时候,西方国家正在 ( )
A.进行反封建的思想革命 B.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掀起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D.实行资本主义的工业化
14.以青铜为主要材料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时代叫青铜时代,商朝号称“青铜时代”。以下选项中不符合当时情况的是 ( )
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战争
B.商朝青铜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C.商朝青铜器铸造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D.商朝青铜制造业是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15.“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有 ( )
①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 ②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
③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 ④棉布在使用方面,功劳大于丝织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7.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包括 ( )
①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 ②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
③形成许多著名的都会 ④货币流通以青铜铸钱为主,也有黄金、白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 )
A.丝绸之路的兴盛  B.陶瓷之路的兴盛 
C.城市经济的繁荣  D.海上贸易的兴盛
19.《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的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
A.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C.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20.在某地发现的一座古墓中,随葬品有青铜剑、丝织品、唐三彩等。这座古墓的朝代最早可能是 ( )
A.汉     B.唐     C.宋     D.元
21.《史记》记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符合这种记载的是 ( )
A.“苏湖熟,天下足。”    
B.“估客乐哉真复乐,大舶飞山走城郭。”
C.“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D.“乡农卖丝争赴市,客船大贾来行商。”
22.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引自《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
23.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24.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
A.限制和打击工商业者 B.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C.维护自然经济 D.巩固封建统治
25.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B.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2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汉字和书法发展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B.楷书盛行于汉代,隶书盛行于唐代
C.唐代怀素、张旭的书法追求规范和法度
D.北宋的“宋四家”均以草书见长
27.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
28.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么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 ( )
A.西周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29.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使欧洲 ( )
A.告别了骑士时代           B.加速了文化进程
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社会转型
30.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 (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31.宋词繁荣的原因有 ( )
①商业繁荣 ②市民数量的增加 ③长短句的参差便于抒发感情 ④诗的衰落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2.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现有如下名句( )
①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②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③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④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⑤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请按照上述所体现的文学体裁出现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⑤②  B.③①④⑤②  C.④⑤①③②  D.①②③④⑤
33.“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主要说明 (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34.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 )
A.《清明上河图》 B.《鹳鱼石斧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
35.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分)
材料一
(1)上图中所示的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门下省的职责是什么?(5分)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2)材料二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的具体措施指哪些?(6分)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一省制?(4分)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蘑曝杂记》
(4)依据材料四,雍正帝设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什么发展趋势?(4分)
36.中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既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是中华文明著称于世的重要标志。它不但丰富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也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请回答以下问题:(17分)
(1)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主要有哪几种?各自分别承担怎样的社会功能?(6分)
(2)中国古代最为重要,而且曾长期领先于世界的手工业部门主要有哪几项?其中对西方影响巨大的是哪几项?为什么?(7分)
(3)你认为促成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4分)
37.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毗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舒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在当时的不同命运及其原因。(6分)
材料三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
一一(明)李贽《续焚书》
(2)材料三中作者是如何认识儒学的?这说明了什么?(3分)
材料四 2007年7月17日,第七届“中华传统文化研修班”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研修主题是“《论语》与修身”,有来自大陆及港、澳、台的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研修活动。
(3)当今两岸四地的师生共同研修《论语》有何现实意义?(4分)一、选择题(50题,每题1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符合题目要求只一项)
1.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
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大于a的基因频率
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2.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A.基因突变和重组 B.自然选择
C.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3.右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为肝脏细胞,则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③④⑤
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4.右图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构2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和C
B.食用含碱性物质的食物时,A的pH仍将保持稳定
C. C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减少
D.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A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5.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
B.下丘脑既能分泌激素也能传导兴奋
C.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能产生冷觉
D.下丘脑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
6.图甲中A、B、C为三个神经元,图乙是图甲中突触结构的放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C细胞间信息的传递方向为A→B→C
B.刺激部位①,该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为负
C.当神经冲动传到D点时,将导致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
D.X物质的释放引起的效应是E细胞的持续兴奋
7.右图的①~⑤示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的功能是感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B.正常机体的兴奋在②的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
C.③和⑤往往由一个或多个的突触构成
D.切断④不影响对①的刺激形成感觉
8.右图所示A、B两细胞间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B.⑥作用于⑦必然导致细胞B膜电位出现反转
C.释放入内环境中的⑥不应持续作用于细胞B
D.信号仅能从A向B方向传递而不会逆向传递
9.右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切断d后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B.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突触上的传导速度相同
C.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0.右图为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射弧中屈肌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以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C.a点受到有效刺激后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D.c处施加刺激引起的伸肌收缩属于反射
11.某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右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禁食处理  
B.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完全相同
C.仅用一组家兔也可完成该实验目的   
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12.由同一器官分泌,并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13.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如铁人三项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增多,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脂肪的分解,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14.人的胰岛素原含有86个氨基酸,除含有A链和B链外,还含有一段C肽。进入高尔基体后,由转变酶切去C肽,从而成为有活性的胰岛素,此时胰岛素由两条链组成,共51个氨基酸,下列有关胰岛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合成时脱去了49个水分子
B.在高温作用下,胰岛素会由于A或B链被切断而失去活性
C.胰岛素的形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D.胰岛素基因只存在于人体内的胰岛细胞
1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肾上腺素促进新陈代谢
16.右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有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有可能是垂体细胞
17.根据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引发3电位变化
B.递质的释放过程是主动运输
C.2中不可能有抗体
D.此图表示电信号的传导过程
18.下列有关调节和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绝大多数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B.内环境的稳态是多个器官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D.内环境的稳态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19.结合右图对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Y表示抗体,则该细胞只能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B.若该细胞表示垂体细胞,则Y可能是生长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
C.若Y表示胰高血糖素,则该细胞内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的数目较多
D.若Y表示神经递质,则兴奋可通过Y在细胞间进行单向传递
20.正常人体内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信号的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2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接受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浆细胞全部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C.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导致细胞分裂减慢,细胞周期变长
D.记忆细胞的细胞膜不具有相应抗原的受体
22.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侵染机体细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反应
B.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抗体发挥作用
C.先天性胸腺缺失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D.HIV侵染人体的T细胞只影响细胞免疫过程
23.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的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
B.甲肝病毒攻击人体的肝脏细胞
C.B细胞和T细胞所含的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D.抗体的主要功能是将进入生物体的病菌吞噬掉
24.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中均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由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所启动
C.效应B细胞相对于B细胞具有更发达的内质网
D.对抗原再次免疫时血清抗体的产生具有更长的延迟期
25.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B细胞的激活信号可来自于抗原或者T细胞
B.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可促进免疫细胞增殖
C.激活的B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D.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作用于细胞内外的抗原
2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B.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赤霉素施用过多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27.以下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B.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可能不同
C.幼根、幼芽只含生长素,不含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D.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脱落酸和赤霉素表现为拮抗作用
28.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部分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29.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B.既可以直接参与代谢,也可以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C.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30.下列有关种群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固定不变
B.自然界种群增长最终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常表现出现上下波动
C.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分布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
31.某种群出生率如图曲线Ⅰ,死亡率如图曲线Ⅱ,则在哪一时期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相对稳定,即“S”曲线的K值
A.a B.b C.c D.d
32.下列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属于样方法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信号追踪调查不能确定海豚的种群密度
33.下列关于种群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数量一定增长;②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一定增长;③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繁殖期个体数;⑤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⑥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④⑤⑥
34.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35.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特征,下列影响种群密度变动的最重要参数是
①出生率、死亡率;②性别比例;③年龄结构;④迁入率、迁出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6.右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是
A.J型和S型曲线均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B.J型所示增长呈指数增长
C.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37.右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
B.第2阶段增长速率不断变化
C.第3阶段缓慢增长接近K值
D.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38.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木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39.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下列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
A.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发生变化
B.只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物种总数起始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D.成熟阶段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对稳定
40.下列关于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分层现象,合理搭配种植作物
41.生态学家研究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相近的原生生物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间竞争后(如图所示),提出了“竞争排除原理”,对该原理实质描述最准确的是
A.两物种的数量变化与选择无关
B.自然条件下灭绝是竞争相互关系的唯一结果
C.竞争会使个体小的获得成功
D.两个相似物种不能同时占有相同的资源
42.右图表示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43.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 以下对于此种甲虫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与落叶树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 B.属于次级消费者
C.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44.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
A.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C.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 D.物种多样性上升
45.根据右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
B.参与③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CO2
D.开发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46.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代表生产者,6过程可以代表光合作用
B.①和②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③一定是原核生物
D.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47.右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B、C、D
B.若C的食物中D占1/4,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要使C体重增加10kg,至少需要A为325kg
C.该生态系统被火山爆发毁灭后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D.图中①②③④过程会增加生物圈温室效应
48.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设计生态农业时应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
B.生态农业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
C.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排除了人为干扰
D.生态农业是以高投入来获得农作物的高产出量
4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5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②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③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④当生态系统达到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⑤保持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只有两项 B.只有三项 C.只有四项 D.全部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0分,每空2分)
51.(10分)右图表示两个神经元相连接的部分——突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是由[②] 、[③] 和[④] 三部分构成。
(2)图中[①]为 ,其内部所含的物质为 。该物质由A细胞合成、加工、包装,形成①后,再与②融合,被释放进入③。该物质作用于结构④后,引起B细胞的兴奋或抑制。
52.(10分)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____(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_____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该实验应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其原因是该物质分布会受到_____的影响。
(2)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较____。后来的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
53. (10分)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图A、B、C表示三个不同年龄组成的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增长型的种群是 ,该种群中 个体最多, 个体最少。
(2)正处于稳定时期的种群是 ,该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3)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对于预测种群 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54. (10分)某水域的一条食物链为:水草→ A鱼→ B鱼。由于某种原因,五年时间没有人在此水域捕捞B鱼,导致A鱼个体的平均体重比五年前增加了很多。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此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 。
(2)长时间不捕捞B鱼,B鱼数目 ,使得A鱼数目 ,因此对A鱼个体来说,食物相对 ,导致A鱼个体的平均体重的增加。
(3)当人们恢复在此水域中对B鱼的适度捕捞,若干年后,B鱼个体平均体重将会 。
55.(10分) 下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途径是通过 实现的,b、d、g途径是通
过 实现的。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 。
(3)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在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为 (仅用一个关系式表示)。一、选择题(单项选择)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氢氧化钠是电解质;②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③硫酸钡难溶于水,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④蔗糖易溶于水,所以是电解质;⑤氯气溶于水后导电,所以Cl2是电解质
A.① B.①③ C.①④⑤ D.①②③⑤
2、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只盛有10ml 2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入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 20ml 3mol.L-1的X溶液 B.20℃ 30ml 2 mol.L-1的X溶液
C.10℃ 10ml 2mol.L-1的X溶液 D.20℃ 10ml 4mol.L-1的X溶液
3、能表明氨水是弱电解质的叙述是( )
A.NH3·H2O 的导电性比NaOH溶液弱得多
B.0.1mol/L 的NH3·H2O 的pH大于7
C.NH4Cl 的水溶液的pH值小于7
D.5mL 1mol/L的NH3·H2O跟10mL 0.5mol/L的HCl恰好完全反应
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光照氯水,颜色变浅
C.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D.由H2、I2(g)、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发进行的反应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 B.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
C.反应的自发性与焓变和熵变都有关 D.放热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6、已知常温下Cu(OH)2?的Ksp=2×10-20。某CuSO4溶液里 c(Cu2+)=0.02 mol·L-1,若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为
A.9 B.4 C.5 D.10
7、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少许稀硫酸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Ba2+、Mg2+、NO3-、CO32- B.Ba2+、K+、Cl-、HCO3-
C.Na+、Al3+、Cl-、AlO2- D.NH4+、Fe3+、Ba2+、Cl-
8、常温下0.1 mol/L的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c(NH4+)> c(Cl-)> c(H+)> c(OH-) B.c(NH4+)> c(Cl-)> c(H+)= c(OH-)
C.c(Cl-) > c(NH4+)> c(OH-)> c(H+) D.c(Cl-) > c(NH4+)> c(H+)> c(OH-)
9、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然后灼烧,可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A. B. C. D.
10、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
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A.B的物质的量浓度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混合气体的压强
11、下列图象能正确地表达可逆反应3A(g)+B(g)2C(g)△H<0的是
12、常温下,PH=11的Ba(OH)2溶液和PH=3的盐酸以一定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的PH=10。则Ba(OH)2溶液和盐酸的体积比为:
A.101:99 B.1:1 C.11:9 D.9:11
13、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 +19 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稀溶液中: H+(aq)+OH-(aq)===H2O(l)ΔH = -57.3 kJ· mol—1,若将含1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D.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表示氢气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 O2(g)===2H2O(l) ΔH =-285.8 kJ· mol—1
14、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
①将水加热 ②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③向水中通CO2 ④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 ⑤向水中加NaHCO3固体 ⑥向水中加NaHSO4固体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 C.④ D.③④⑤
15、一定量的锌粉和过量的2mol/L的盐酸反应,当向其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又不改变产生氢气总量的是
①石墨 ②氧化铜 ③铜粉 ④铁粉 ⑤10mol/L盐酸 ⑥乙酸钠固体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⑤⑥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向2 mL 1 mol/L NaOH溶液中先加入2滴1 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2滴1 mol/L 的FeCl3溶液,可以证明Mg(OH)2沉淀转化为Fe(OH)3沉淀
B.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12 mol·L-1,则该溶液可能为NaOH溶液或氨水
C.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时,依次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和盐酸,水垢溶解,说明溶解度:S(CaCO3)< S(CaSO4)
D.常温下的醋酸铵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c(H+)=c(OH-)=10-7mol·L-1
17、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H2+O2===2H2O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H2(g)+O2(g)===H2O(g) ΔH=(a+b) kJ·mol-1
B.2H2(g)+O2(g)===2H2O(g) ΔH=2(b-a) kJ·mol-1
C.H2(g)+O2(g)===H2O(l) ΔH=(b+c-a) kJ·mol-1
D.2H2(g)+O2(g)===2H2O(l) ΔH=2(a-b-c) kJ·mol-1
18、已知25 ℃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25 ℃)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4.9×10-10 K1=4.3×10-7 K2=5.6×10-11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CN)>pH(Na2CO3)>pH(CH3COONa)
B.a mol·L-1HCN溶液与b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的混合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大于b
C.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存在c(Na+)+c(H+)=c(OH-)+c(HCO)+2c(CO)
D.冰醋酸中不断逐滴加水,则溶液的导电性、电离程度均先增大后减小
19、下列溶液均为0.1mol/L,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① NH4Cl ② NH4HSO4 ③(NH4)2 SO4 ④ NH3·H2O
A.①②显酸性,③④显碱性 B.c(NH4+):①<②<③
C.溶液的pH:①<② D.②溶液中:c(NH4+)+c(H+)= c(SO42-)+c(OH-)
20、有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的①氨水 ②NH4Cl溶液 ③Na2CO3溶液 ④NaHCO3溶液各25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①>④>③>②
B.溶液①、②等体积混合后pH > 7,则c(NH4+) < c(NH3·H2O)
C.向溶液①、②中分别加入25 mL 0.1mol/L 盐酸后,溶液中c(NH4+):①>②
D.向溶液③、④中分别加入25mL 0.1mol/L NaOH溶液后,两溶液中的离子种类相同
二、填空题:
21、有两只密闭容器A和B,A容器有一个可移动的活塞能使容器内保持恒压,B容器能保持恒容。起始时间这两只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的体积比为2∶1的SO2和O2的混合气体,并使A和B容积相等,如右图。在保持400℃的条件下使之发生如下反应:2SO2+O2 2SO3 请填空下列空白:
⑴达到平衡时所需的时间A容器比B容器 (多、少)
A容器中SO2的转化率比B容器中 (大、小)。
⑵达到⑴所述平衡后,若向两容器中通入数量不多的等量的H2,A容器中化学平衡 移动。B容器中化学平衡 移动。(向左、向右、不移动)
⑶达到⑴所述平衡后,若向两容器中再通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达到平衡时,A容器中SO3的百分含量 。B容器中SO3的百分含量 (增大、减小、不变)。
22、工业上制取纯净的CuCl2·2H2O的主要过程是:①将粗氧化铜(含少量Fe)溶解于稀盐酸中。加热、过滤,调节滤液的pH=3;②对①所得滤液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已知Cu2+、Fe2+在pH为4~5时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请回答问题:
(1)若X是单质,其化学式为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若X是过氧化氢溶液,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Y物质应调节溶液的酸性,使PH为_________(填出范围),生产中Y可选________。
(3)溶液Z在蒸发结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使用文字及离子方程式从平衡原理加以解释) 。
23、泡沫灭火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将上述反应中的1.5mol气体通入500ml、2 mol/L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此反应制得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4、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
CO(g)+H2O(g) CO2(g)+H2(g) △H=-41 kJ/mol
某小组研究在同温度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 L的两个
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
CO H2O CO2 H2
① 1 4 0 0 t1 放出热量:32.8 kJ
② 2 8 0 0 t2 放出热量:Q
CO(g)+H2O(g) CO2(g)+H2(g) △H=-41 kJ/mol
(1)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3)计算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 。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 > 65.6 kJ
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容器①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5)已知:2H2 (g) + O2 (g) == 2H2O (g) ΔH=-484 kJ/mol,
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25、(1)一定条件下CH3COOH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为:
CH3COOHCH3COO-+H+ ΔH > 0
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
大的是 。
a.加入少量0.10 mol·L-1的稀盐酸 b.加热CH3COOH溶液
c.加水稀释至0.010 mol·L-1 d.加入少量冰醋酸
e.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 f.加入少量0.10 mol·L-1的NaOH溶液
(2)25 ℃时,该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为1.75 ×10-5。现有:
①0.10 mol·L-1CH3COOH溶液 ②0.0010 mol·L-1 CH3COOH溶液
其c(H+)之比为①:②= 。(提示:进行简化计算,平衡时的c(CH3COOH)可用起始浓度代替,水电离出的c(H+)、 c(OH-)忽略不计,下同)
(3)25 ℃时,向0.10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固体CH3COONa(假设溶
液体积不变),若溶液中c(CH3COO-)为1.0 mol·L-1,则溶液中c(H+)= mol·L-1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序是: 。选择题
复数等于( )
如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如图,,分别是的割线和切线(为切点).若,则的长为( )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输出结果为( )
如图,设是图中边长为4的正方形区域,是与函数图象下方的点构成的区域(阴影部分),向内随机投入一点,则该点落入中的概率为( )
设函数,其中,则导数的取值范围是( )
复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已知,过点作图象的切线,如果可以作出三条切线,当时,点所在的区域面积为( )
填空题
如图,为直径,且,为中点,过作的弦,且,则弦的长度为___________.
已知,则的单调增区间为___________,单调减区间为___________.
如图,切于点,割线经过圆心,弦于点.已知的半径为.,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函数在的最大值为,最小值,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下列命题
若存在导函数,则;
若函数,则;
若函数,则;
若三次函数,则“”是“有极值点”的充要条件.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
甲乙二人用密码数字传递信息,两人约定星期一用八进制,星期日用七进制,其余时间星期几就用几进制.先将所发信息用汉语拼音表示,再将汉语拼音中的每个字母对应英文字母的位置序号(如a对应1,b对应2,…,x对应24,z对应26等),再将这些序号用几进制重新表达,发给对方.例如:今天是星期五,甲想发送“学习”,他的操作程序是:xue xi→24215 249→1233330 1444发送,乙接收到的信息是123330 1444.在一个周日的早晨,甲收到乙发来的一个信息:302 32442.请问:甲接收到的中文信息是___________.
解答题
已知函数,求:
⑴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⑵的单调增区间;
⑶的极值.
如图,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是中点,在线段上运动(不与重合),平面,且,.
⑴当是中点时,证明:∥平面;
⑵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⑶是否存在点,使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若存在,求出线段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为了了解某市高三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随机抽取40名考生座位样本,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⑴求样本中,分数不低于110分的考生人数;
⑵在抽取的40名考生样本中,任意取出2个,设表示分数不低于110分的人数,求的分布列;
⑶用这个样本区估计总体,在该市任意抽取5名考生的试卷,求恰有2人的成绩不低于110分的概率.
已知函数,
⑴当时,求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⑵若在上单调递减,求的极值点.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的表格中。(每小题1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3.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位于北半球,亚洲大陆东部 B.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
C.北回归线穿过台、闽、粤、桂 D.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兼有热带
4.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相互交错居住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读图2,回答5-7题。
5. 图中山脉既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又是地势阶梯界线的是
A.a B.b C.c D.d
6. 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山脉西侧是华北平原 B.b山脉西侧是云贵高原
C.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D.d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7. 图2四城市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类型的是
A.太原 B.福州 C.拉萨 D.武汉
图3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读图3完成8—11题。
8.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贫瘠
11.我国政府在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A.进口木材成本低 B.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C.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读图4“黄河流域图”,完成12~15题。
12. 关于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A.中游地区植被覆盖率高 B.下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C.降水集中在夏季 D.黄土高原由黄河冲积而成
13. 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A. 兰州以上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 B. 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C. 河套平原农业以水产养殖为主 D. 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
14. 黄土高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气候变暖 B.旱涝灾害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15.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正确措施是
A.放弃全部耕地 B.植树种草 C.开发水能 D.发展水田
读图5,回答16~19题。
16.图4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A.水源 B.地形
C.光照 D.土壤
17.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18.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
19.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20.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A.湘、辽、宁 B.台、鲁、苏 C.青、粤、晋 D.桂、甘、豫
读下表,据此回答21-23题。
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地点 ① ② ③ ④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一月均温(℃) -8.5 -6.6 -1.2 -9.0
七月均温(℃) 27.4 23.5 23.9 23.6
2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2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C.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D.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23.关于(上表)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6),图中等高距
为200m,据图中信息回答24-25题
24.该区域的自然植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季雨林
25.图中等高线a和b等高线内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A.100 100 B.100 500
C.500 250 D.500 350
有位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结合图3,回答26~28题。
26.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7.这位游客最有可能的旅游路线是
A.甲、丁 B. 乙、丙 C.甲、乙 D. 丙、丁
28. 如要前往都江堰水利工程,应选择的线路是
A.甲 B. 乙 C.丙 D. 丁
29. 图8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黄山是世界级的山岳旅游风景区,以“黄山四绝”闻名于世。但由于旅游者众多,踩踏严重,黄山的几大景点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黄山管理机构对重要景区、景点实施定期封闭轮休。据此回答30~33题。
30.某游客拍摄到黄山云海照片(图9),其观赏位置和拍摄时间分别是
A.置身其中近观 雨过天晴 B.在特定位置仰视 雪后初霁
C.在适当距离仰视 日落黄昏 D.在视野开阔的制高点俯瞰 雨过天晴
31.黄山云海缥缈,气象万千,变幻诡谲。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黄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量充沛
B.山高谷深,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
C.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不同
D.受山谷风的影响
32.黄山景区“轮休”的目的是
A.利用轮休修建一些人文景点 B.保护和改善黄山的自然环境
C.过度开发和利用黄山的旅游资源 D.黄山的游览价值降低,游人稀少
33.夏季去黄山旅游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A.带墨镜、防晒霜、羽绒服和防高原反应的药品
B.遇到雷雨时,用手抓紧路边的铁链以防滑倒
C.在险要处拍照时,不要随意移动以防失足跌落
D.尽量沿陡坡攀登,以缩短登山的路程和时间
图10是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等值线图。出游比率指某地到某旅游目的地的市民占该地出游市民总数的百分比。图11为某旅游目的地1994—2004年接待游客人次数年内变化图。回答34~37题。
34.距离上海市500公里范围内的世界遗产有
①黄山 ②泰山 ③明孝陵 ④皖南古村落 ⑤龙门石窟 ⑥武夷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⑥
35.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A.到北方的出游比率总体比南方高 B.夏季出游比率总体比冬季高
C.自上海向外,出游比率逐渐降低 D.距离上海越远,出游比率越高
36.上海市民到北京的出游比率达20%以上,高于距上海同距离的其他地区,主要原因是北京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
①多样性 ②非凡性 ③可创造性 ④永续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7.图11所示的旅游目的地是
A.深圳锦绣中华 B.北京颐和园 C.苏州周庄 D.四川九寨沟
图12为我国几个省区轮廓示意图,读图回答38~39题。
38.我国下面几个旅游资源与所在省区搭配正确的是
A.①路南石林 ②承德避暑山庄 ③敦煌石窟 ④苏州园林
B.①桂林山水 ②龙门石窟 ③酒泉航天中心 ④杭州西湖
C.①桂林山水 ②云冈石窟 ③长城嘉峪关 ④苏州园林
D.①黎族风情 ②苏州园林 ③秦陵兵马俑 ④无锡太湖
39.从北京到上面四省区行政中心较合理的铁路线是
A.从北京到①省区可经过京广线、陇海线和宝成、成昆线
B.从北京到③省区可经过京包线、包兰线和兰新线
C.从北京到②省区可经过京九线、陇海线
D.从北京到④省区可直接通过京广线
图13是北京、昆明两地的旅客流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判断40~41题。
40.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A.气候条件较好 B.市场距离较短
C.交通通达性较强 D.接待能力较强
41.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
A.气候环境的差异 B.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
C.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 D.环境容量的差异
自2003年2月15日起,德国已经成为欧洲大陆第一个向中国游客开放的国家。到2007年9月,欧洲已有32个国家向中国游客开放。据此完成42~43题。
42. 德国向我国游客开放,对我国旅游者的重要意义有
①丰富和积累文化知识 ②扩大就业机会 ③扩大交流 ④促进经济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3. 德国向我国游客开放,对其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表现为
①可以增加外汇收入 ②可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③可以扩大就业 ④可以扩大文化交流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44. 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是“保护旅游对象”,下列旅游行为中与此不相符的是
A. 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
B. 在旅游区中建造一些亭台、楼阁,以丰富旅游景点
C. 旅游的接待设施以小巧为主,并掩映在树丛之中
D. 旅游者在旅游中,所有的废弃物应丢入垃圾箱,以确保土壤和水不受污染
图14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5题。
45.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敦煌莫高窟是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大型石窟,窟内保留着精美绝伦的壁画、彩塑,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宝库。月牙泉位于鸣沙山中,是古河道残留湖,地下潜流在此露出形成泉眼,聚成水池。鸣沙山、月牙泉以“沙岭晴鸣”和“月泉晓澈”而著称于世。嘉峪关是万里长城的西端终点,地势险要,巍峨宏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隘。读图15,回答46~48题。
46. 敦煌许多文物经历千余年保存比较完好的自然原因是
A.昼夜温差小,风化作用弱 B.深居内陆,游客稀少
C.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D.实施了风沙防护工程
47. 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
①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高 ②是铁路枢纽,交通便利
③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状况较好 ④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8.从北京出发,乘火车到敦煌游览,经过的铁路线依次是
①包兰线 ②京广线 ③陇海线 ④兰新线 ⑤京沪线 ⑥青藏线
A.②③④ B.⑤①③ C.⑤①④ D.②④⑥
49. 为了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在旅游前必须做的工作是了解
①旅游区的主要景点及分析、确定旅游线路
②景观的历史价值 ③景观的美学价值 ④景观的经济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0.旅游路线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A.选择最佳路径 B.享受舒适的食宿条件
C.观赏到特色景观 D.追求最佳旅游效果
二、综合题(50分)
51.(17分)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
51.(1)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走向。(4分)
(2)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7分)
(3)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说明各类型的分布特点。(6分)
52.(12分)读图17“云南石林景观图”、图18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图18)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地跻身于世界自然遗产之列。喀斯特为石灰岩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包括孤峰、峰林、溶洞、天坑、地缝等。
(1)“中国南方喀斯特”由图18中a 、 b 、
c 三个片区共同组成。(3分)
(2)简述“中国南方喀斯特”形成的自然条件。(3分)
(3)对“云南石林”这一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除其自身价值外,还需考虑哪几方面内容?(6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53. (11分)阅读图(图19)和文字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寨沟以高山湖泊群和瀑布群为其主要景观,
集湖、瀑、滩、流、雪峰、森林及藏族风情为
一体,因其独有原始自然美,变幻无穷的四季
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人间仙境”,
“童话世界”。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
(图19)。第四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
了现代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
切割、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
斯特地貌景观。景区海拔2000到4700米,林木
繁茂.湖泊、泉、瀑错落其间。九寨沟风景名胜
区于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景观特点。(5分)
(2)九寨沟大大小小十五个瀑布分布于山巅、悬崖、山谷、丛林之间,请从地理角度解释瀑布多的原因。(6分)
54.(10分)阅读图(图20)和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曾是我国的一个湖泊,曾经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但是现在多为戈壁荒漠,全年干旱,降水稀少,风力大,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恶劣。图20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分析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主要不利条件。(5分)
(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5分)
图8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填在第3页的表格中)
1.设全集,集合,则集合
( )
(A) (B) (C) (D)
2.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为( )
(A) , (B) ,
(C) , (D) ,
3.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且当时,,则函数
的大致图像为( )
(A)       (B) (C) (D)
4.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5.点是直线上的动点,则代数式有 ( )
(A)最小值16 (B)最小值18 (C)最大值18 (D)最大值16
6.若点在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7.已知函数若,使得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或
8. 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且对任意的,都有.当时,.若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的值为( )
A. B. C. 或 D. 或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将答案填在第3页的表格中)
9.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10. 已知条件:,条件:,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
11. 函数的最小值为 .
12.设且,则 ;

13. 某商品在近30天内每件的销售价格(元)和时间(天)的函数关系为: (), 设商品的日销售量(件)与时间(天)的函数关系为(),则第 天,这种
商品的日销售金额最大.
14.定义域为D的函数同时满足条件:①常数满足,区间,②使在上的值域为),那么我们把叫做上的“级矩形”函数.函数是上的“1级矩形”函数,则满足条件的常数对共有 对.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
15.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求实数的值.
16.解关于x的不等式(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7.某自来水厂的蓄水池存有400吨水,水厂每小时可向蓄水池中注水60吨,同时蓄水池又向居民小区不间断供水,t小时内供水总量为吨,(0≤t≤24).
(1)从供水开始到第几小时时,蓄水池中的存水量最少?最少水量是多少吨?
(2)若蓄水池中水量少于80吨时,就会出现供水紧张现象,请问在一天的24小时内,有几小时出现供水紧张现象.
18.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若时,
(1)用定义证明:在上是减函数;
(2)解不等式:;
(3)若对所有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第一部分:机读部分(共三大题,75分)
第一大题:听力理解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car
A. Cheap B. Old C. Nice
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took a taxi to the airport.
B. He came back by taxi.
C. He wanted taxi service information.
3. What is the woman trying to do
A. Blame the girl. B. Complain to the man. C. Stop the man being angry.
4. Where has the man been
A. In China. B. In Canada. C. In Thailand.
5. How did the woman know of the Garden Café
A. She has been there once.
B. She got to know it on Internet.
C. The man talked about it to her.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now
A. Warm. B. Snowy. C. Cold.
7.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loves skating. B. She hates slippery roads. C. She heard the radio forecast.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was John James Audubon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9. When was the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 formed
A. In 1785. B. In 1851. C. In 1905.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12题。
10. Why did the girl miss the game
A. Her mother didn’t allow her to go.
B. She didn’t really want to go.
C. She overslept that day.
11.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that day
A. It rained hard. B. It blew hard. C. It snowed hard.
12. How did the boy like the game
A. It was worth watching. B. It was too long. C. It was boring.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15题。
13. What is the speaker’s job
A. A scientist. B. A volunteer. C. A doctor.
14. What finally made almost every blood transfusion successful
A. The discovery of blood types.
B. The founding of a blood bank.
C. The experiment with sheep blood.
15.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peech
A. To call on people to give blood.
B. To explain what a blood transfusion is.
C. To review the history of the research on blood.
第二大题:知识运用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6. --- Where is my blue shirt
--- It’s in ________ washing machine. You’ll have to wear _______ different shirt.
A. the; a B. a; the C. the; the D. a; a
17. --- Have you read this book
--- Yes. But that one is ________ worth reading. I suggest you read it.
A. well B. best C. more D. better
18. --- Do you know Jim quarreled with his brother over the book yesterday
--- I ________ know, nor ________ I care.
A. didn’t; did B. didn’t; do C. don’t; do D. don’t; didn’t
19. --- Is the meeting held in Room 339
---Yes. But I hear that it ________ put off till tomorrow.
A. is B. was C. will be D. has been
20. List three things that you can do ________ money when you are shopping.
A. saving B. saved C. to save D. for saving
21. This is a very interesting book. I’ll buy it, __________.
A. how much may it cost B. no matter how it may cost
C. how may it cost D. however much it may cost
22. Hong Kong, ________ by Britain in 1897, was returned to China in 1997.
A. taken down B. taken over C. set free D. set up
23. The lawyer seldom wears anything other than a suit ______ the season.
A. however B. wherever C. whenever D. whatever
24. After _______, be sure to send your friends cards with your new address ________ on them.
A. moved, written B. moving, written C. moved, writing D. moving, writing
25. The Red Cross would have another thousand dollars ________ to buy medicine for the poor villagers.
A. by which B. with which C. on which D. at which
26. He is sure to do the job well ________ he gives his mind to it.
A. in case B. even though C. as long as D. in order that
27. Why not try your luck downtown, Bob That’s _____ the best jobs are.
A. what B. where C. when D. why
28. Is there anyone in your class ______family is in the country
A. who B. that C. which D. whose
29. Not only should you get used _________ under difficult conditions but also you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_________ your work well.
A. to work; to do B. to working; to doing
C. to work; to doing D. to working; to do
30. ---- It is the second time that I _________ to Shanghai.
----- What great changes! It’s ten years since I ______ it last time.
A. have been; left B. had been. left C. am; had left D. come; had left
31. A live program on TV is calling on people to ______ money or some other things to the people who have suffered from the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
A. donate B. lend C. put D. pay
32. She had no idea how it _______ that her husband met with trouble again.
A. came about B. came across C. came out D. came up
33. Throughout the year over two million people are expected to directly ___ Japan 2005, a series of festivals and performances taking place around the country.
A. visit B. participate in C. involve D. come to
34. The criminal, as well as some ____ people, was arrested by the police yesterday.
A. relevant B. skilled C. released D. lucky
35.____ made things worse, he said, was that his roommate never took part in any of the cleaning work.
A.What B.Which C.That D.Who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请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的标号涂黑。
On a warm Monday, Jenny Neilson bought a sandwich and parked her car under some trees. Rolling down the windows to __36__ in fresh air, she settled back to enjoy her lunch. Suddenly she __37__ a big bald (秃顶的)man running through the parking lot. Before she came to __38__ what would happen, the man was there, shouting through her window, “Get out!”
Neilson __39__.
Pulling open her door, the man seized her __40__ the neck and hair, and threw her out of the car onto the ground. She screamed, __41__ her purse and the keys.
Two reporters of the local newspaper, Robert Bruce and Jeff Jackson, just outside their office building on a __42__, heard the screams and began running.
When they __43__ Neilson’s car, the attacker had jumped into the driver’s seat and was __44__ searching for the keys. Bruce opened the door, and he and Jackson dragged the man out. The attacker __45__ back. But even in his cornered panic, he was no __46__ for the two athletic men.
Reggie Miller, a worker of the local newspaper, heard the screams, too. He rushed back to the office to __47__ the police, and then ran back with some plastic ropes---used to tie up newspapers.
With his arms __48__ tightly behind him, the prisoner looked up and said __49__, “ I hope you guys feel good about yourselves---you just caught one of the most wanted men.” They __50__ him and waited for the police.
Later, Bruce and Jackson were shocked to learn the man was the __51__ carjacker (劫车者) and suspected murderer, whose __52__--- but with a full head of hair ---had been recently printed in their own newspaper.
Neilson considers herself lucky __53__ she suffered injuries. She believes the story might have had a __54__ ending if those good people had not come to her aid. “Unfortunately,” she says, “many people would __55__have done what they did, and that is the real truth.”
36. A. bring B. let C. gather D. send
37. A. recognized B. watched C. noticed D. met
38. A. realize B. understand C. imagine D. conclude
39. A. escaped B. struggled C. refused D. obeyed
40. A. by B. around C. with D. on
41. A. burying B. forgetting C. offering D. grabbing
42. A. trip B. visit C. break D. holiday
43. A. started B. stopped C. entered D. reached
44. A. carefully B. madly C. disappointedly D. patiently
45. A. fought B. turned C. jumped D. shouted
46. A. match B. target C. equal D. companion
47. A. remind B. phone C. invite D. beg
48. A. rolled B. folded C. bent D. tied
49. A. angrily B. kindly C. coldly D. warmly
50. A. caught B. thanked C. comforted D. ignored
51. A. ordinary B. professional C. honest D. outstanding
52. A. picture B. background C. character D. story
53. A. and B. but C. though D. when
54. A. ridiculous B. similar C. strange D. different
55. A. sometimes B. never C. often D. forever
第三大题:阅读理解(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第一节: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On Christmas morning, I went to the Cockhedge Mall. People there were all busy buying their last minute requirements. I needed to buy a birthday card for my son-in-law whose birthday is the 29th of December. Picking up a few more things as well as my card , I went to join the line for the express checkout which was for people who only had a few items in a basket and not a trolley load. This line was next to the Customer Service desk.
Seemingly waiting quite a long time, I was jogged out of my thoughts by a voice behind me making comments on the things I bought.
It was so funny when I realized that she was describing the contents of my basket. The owner of the voice was a very pretty young lady. I said to her that I was going to buy a box of Christmas cookies but the only ones left were not to my liking. The lady told me that just opposite Cockhedge in Superdrug they had lots of cookies. I said, “I’m not going to bother now. I had enough of shops and I’m going home.”
The assistant from the Customer Service came across at this time saying “If there is anyone in the line with a few items in their basket, none of which needed to be weighed, I will check out their groceries at the desk.” Because I had the sprouts which needed to be weighted, the young lady accepted the offer and walked away waving goodbye.
Eventually my turn came at the checkout. I was walking away when I met my new friend once again who handed me a beautiful box of Christmas cookies. With a big hug she said “Hope you have a lovely Christmas.” She had been into Superdrug to buy me the cookies while I was still queuing in Cockhedge.
What a generosity to a stranger! I was so surprised you could have knocked me down with a feather. My Good Samaritan would never know what a joyful Christmas day I had with my family. Telling them this story, as we ate around the table, kept everyone spellbound.
56.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story
A.A Piece of Lucky Feather B.A Surprise Christmas Gift
C.The Boring Shopping Experience D.The Unforgettable Big Hug
57.How does the writer feel about the pretty young lady
A.Worried. B.Satisfied. C.Grateful D.Proud.
B
Opening week specials at Munchies Food Hall.At the corner of Green and Brown Streets in the cityMonday 7th of January until Sunday.13rd of January 2008Feast until you’re full! Come down to Monetize time week to enjoy the special dishes on offer it all of our food outlets. Order from the following:●Succulent chicken rice ●spicy stays beef●Delicious noodle dishes ●plump pork chips●seafood specialties ●crunchy vegetables●sweet tropical fruitHalal food is available at the stall Malay Mood HeavenWin Prizes and Gifts!Spend $20.00 or more and win instant prizes from our lucky draw box.Collect a free party balloon and whistle for each young diner.Enjoy a free meal if you are the first customer of the day at any of our stalls.Win a holiday to Western Australia. A free raffle ticket is given with every receipt. Just fill in your information and place your entry in the box provided. Winner to be announced in The strait Times on the 15th of January.Join in the Fun!Between 7:00 pm and 8:00 pm each evening until the 15th of January, your favorite Channel 3 television actors and singers will entertain you:●May Lee ●Jackie Chen●Kim Yap ●KamalAutograph sessions will follow each performance! And who will be our extra special mystery star Come down on Saturday at moon to find out.
58. Munchies Food Hall does NOT sell ____.
A. lamb B. beef C. pork D. chicken
59. The prices at Munchies are ____.
A. lower than usual B. bargain prices for the opening
C. lower for two people D. lower if you spend $21.00
C
Downing the last drop of an expensive famous brand H2O as well as remembering to throw the empty bottle in the recycling bin, makes you feel pretty good about yourself, right It shouldn’t. Even when the bottles are recycled, there are all kinds of other consequences of swallowing bottled water, says Melissa Peffers, the air-quality program manager for Environmental Defense.
The containers are often filled in faraway lands, then shipped from abroad, and stored in refrigerators at your local pare that with the influence on environment of turning on your tap, filling a glass, and drinking up!
Anyone who is choosing bottled water for health reasons is misguided, says Peffers, “Most bottled water is just tap water.” And what comes out of your tap is carefully monitored to follow the strict rules. Consider another fact that bottled water is surprisingly expensive, especially when compared with the alternative, which is almost free, and it is astonishing that America’s desire for bottled water seems impossible to satisfy, reaching nearly 30 billion bottles a year.
“My parents’ generation never had bottled water,” says Isabelle Silverman, an Environmental Defense legal adviser. She has made a commitment to going bottle free. “You don’t need to fetch it home from the store, and it’s cheaper,” she adds.
Bottled water’s role as a status symbol needs to change, Peffers points out. So when a waiter at an expensive restaurant offers “And what’s your drink ” that’s no reason to forget your conviction(信念). “Don’t be afraid to say, ‘I’ll have tap.’ Say it loud enough that the other tables nearby can hear you,” Peffers says. “And then spend that money on a dessert.”
60. In the first paragraph,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t shouldn’t.” suggest that people _______.
A. shouldn’t feel pleased with finishing the water in the bottle
B. shouldn’t feel good about drinking an expensive brand H2O
C. shouldn’t be content with just recycling empty bottles
D. shouldn’t be satisfied with drinking only bottled water
61.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ap water is _______.
A. as safe as bottled water B. more likely to be polluted
C. healthier than bottle water D. less convenient than bottled water
62. The underlined part “going bottle free” (in Para. 4) means “_______”.
A. making bottled water free B. abandoning bottled water
C. recycling used water bottles D. providing free water containers
D
Celebrity(名人)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popular culture. Fans used to be crazy about a specific film, but now the public tends to base its consumption(消费) on the interest of celebrity attached to any given product. Besides, fashion magazines have almost abandoned the practice of putting models on the cover because they don’t sell nearly as well as famous faces. As a result, celebrities have realized their unbelievably powerful market potential, moving from advertising for others’ products to developing their own.
Celebrity clothing lines aren’t a completely new phenomenon, but in the past they were typically aimed at the ordinary consumers, and limited to a few TV actresses. Today they are started by first-class stars whose products enjoy equal fame with some world top brands. The most successful start-ups have been those by celebrities with specific personal style. As celebrit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experienced at the market, they expand their production scale rapidly, covering almost all the products of daily life.
However, for every success story, there’s related old tale of a celebrity who overvalued his consumer appeal. No matter how famous the product’s origin is, if it fails to impress consumers with its own qualities it begins to resemble an exercise in self-promotional marketing. And once the initial(最初的) attention dies down, consumer interest might fade, loyalty(忠诚) returning to tired-and-true labels.
Today, celebrities face even more severe embarrassment. The pop-cultural circle might be bigger than ever, but its rate of turnover has speeded up as well. Each misstep threatens to reduce a celebrity’s shelf life, and the same newspaper or magazine that once brought him fame has no problem picking him to pieces when the opportunity appears. Still, the ego’s(自我的)potential for expansion is limitless. Having already achieved great wealth and public recognition, many celebrities see fashion as the next frontier to be conquered. As the saying goes, success and failure always go hand in hand. Their success as designers might last only a short time, but fashion—like celebrity—has always been temporary.
63. A change in the consumer market can be found today that .
A. price rather than brand name is more concerned
B. producers prefer models to celebrities for advertisements
C. producers prefer TV actresses to film stars for advertisements
D. quality rather than the outside of products is more concerned
64.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4 indicates that any wrong step will possibly .
A. decrease the popularity of a celebrity and the sales of his products
B. damage the image of a celebrity in the eyes of the general public
C. cut short the artistic career of a celebrity in show business
D. influence the price of a celebrity’s products
65.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
A. celebrity and personal style B. celebrity and markets potential
C. celebrity and fashion design D. celebrity and clothing industry
第二节:阅读七选五(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For many years there’s been a debate about rewarding our children. Does it work Is it effective __66__
To use rewards, we establish a standard with our kids and give them something for meeting this standard. __67__ However, it’s used when certain standards of performance, behavior, etc. have not been met.
The problem here is not that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don’t have immediate results. They often do have quick results. Kids often will become more obedient when threatened with punishment, and work hard when promised a valuable reward. __68__
To develop responsible, self-disciplined kids, parents need to promote certain ideas. One of these ideas is that everyone participates in and helps in your family, even if you’re not crazy about helping. __69__ When a task is for a worthy cause (our family can enjoy the house more because I help clean it), and when parents are cheerful about their chores(杂物), this message can have a big impact (影响).
This is how we help our kids develop an intrinsic (内在的)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When our children develop this responsibility, they will be more disciplined, and they’ll control their emotions better. When we give rewards to our kids, we reduce this intrinsic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We also raise children who may temporarily perform to a certain standard, but who aren’t likely to continue the performance without the carrot lying in front of them. __70__
So keep those shiny carrots to yourself, and let your kids find their own rewards.
A. Agreement has been reached on this debate.
B. If so, what kind of rewards should be used
C. Punishment is given out in much the same way.
D. These kinds of values must come from inside them.
E. But the problem is what happens when you aren’t around.
F. Whatever they do,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they know the results.
G. Another idea is that there can be enjoyment in doing any task if we choose to make it so.
第二部分:非机读部分 (共两道大题,15分)
第一大题:听力理解
第三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听下面一段对话,完成第1题至5题,每小题仅填写一个词。听对话前,你将有20秒钟的时间阅读试题,听完后你将有60秒钟的作答时间。这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The Lost Bag
Time At about ____1_____this morning
Where it was lost The woman left it in a taxi when she came to Jinjiang Hotel from the _____2____.
Taxi description It was a blue-and-yellow car.
Number of the taxi Chuan___3__and some numbers
Detailed information There is a photo of the ___4__ with a number near the front window, and the woman can remember the number because it is just the same as her ____5___.
第二大题:书面表达(共10分)
请根据下面提示,写一篇短文。词数不少于60。
In your spoken English class, your teacher shows you the following picture. You are asked to describe the picture and explain how you understand it.
10% discount on all orders above $20.00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小张同学家最近贷款买了农机具,用现金买了摩托车,小张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给爷爷请了小时工帮助做家务。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小张一家消费类型的是
①外出旅游属于生存资料消费 ②购买农机具属于贷款消费
③请小时工做家务属于租赁消费 ④购买摩托车属于钱货两清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回答2、3题
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A. 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 B. 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
C. 供求在价格调节下逐渐趋于平衡 D.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 价值规律的作用从根本上可以归结为
A.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C. 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 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4. 如果服装加工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那么生产一件连衣裙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 ,一件连衣裙的价值量就会 。可见 ,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 。
A.减少 减少 反比 B.减少 减少 正比
C. 增加 增加 正比 D.增加 减少 反比
5.右图是“十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走势图。这一走势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
①消费水平有所提高  ②消费水平有所下降
③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④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走进商场,我们发现商品的陈列是有讲究的。例如,数码照相机旁放置记忆卡或电池,香皂旁放置皂盒,牙膏旁放置牙刷等。前面每组的两种商品是
A. 替代商品 B.价值量相同的商品
C. 互补商品 D.价格档次相同的商品
7.在一些同学中,名牌书包、运动鞋、自行车等逐渐成为消费时尚。对此,有同学提出:反对攀比,不反对名牌,名牌应量力而行,避免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这是提倡
A.缩小消费差别 B.适度消费
C.消除收入差距 D.勤俭节约
8.小林的父亲听说小林学了外汇的知识,就考他说:“我想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听说人民币以后还要升值。假如是真的,我是现在进这批货物划算,还是以后进划算。”小林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 现在合算,因为人民币越升值,外国货币价格越高
B. 现在合算,升值前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国货币
C. 升值后合算,因为升值后外国货币价格降低
D. 升值后合算,因为升值后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
9.张先生打算用5万元进行投资理财。他没有医疗保险,希望在这方面有所投入。除此之外,他还想选择风险较小的其它投资方式。比较适合张先生投资理财的方式是
A.人身保险和股票 B.人身保险和政府债券
C.财产保险和金融债券 D.财产保险和企业债券
10.在下列选项中,对个人所得税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②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③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④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属于纳税范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如果你购买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这家公司的股东,可以从公司取得股息或红收入。这种收入属于
A. 按劳分配 B.合法的劳动收入
C.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D. 按生产要素分配
12. 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下列反应我国GDP增长的图标是
A. 图1 B. 图2
C. 图3 D. 图4
13.分析图3与其他三幅图的关系,你认为图3的增长起基础性作用的是
A. 图1 B. 图2
C. 图1和图4 D. 图2和图4
“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回答14、15题。
14. 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在收入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是
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②提高增值税率
③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经济增长可以用上面的函数表示。我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需要加大投入比重的是
A. K B. L C. A D. R
1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初次分配和再分自己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下面选项中 , 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效率与公平二者具有一致性,又存在矛盾
④.提高效率会损害公平,讲究公平会降低效率
A. 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④
17. 在现代化大生产中,企业只有重视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这是因为
A. 现代化大生产使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价值量日益起决定作用
B.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C. 科技进步使劳动消耗不再表现为价值
D.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18.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优惠利率政策促进农业发展。该政策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①贷款利率下降 ②农业投资增加
③农业产出水平提高 ④农业货款增加
A. ①→④→②→③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④→③ D. ②→③→①→④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回答19、20题。
19.2010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采取这样的措施是为了
A.管理通胀预期 B.扩大贷款规模
C.管理通缩预期 D.增加财政收入
20.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运用宏观调控的 手段,减少货币流通量,以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A.行政 B.经济
C.法律 D.财政
21.翻开中国历史画卷,我们发现:千百年来,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背后,都印刻着儒家倡导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起家、治国、平天下”。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
①潜移默化 ②深远持久 ③愉悦精神 ④积极向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 “世界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交流中传播。回答23-25题。
23.上面三幅图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它们依次属于 的继承。
A.传统习俗 传统思想 传统建筑
B.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C.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D.传统文艺 传统建筑 传统习俗
24.下列说法中,能够体现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B.鹦鹉学舌,亦步亦趋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25.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
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徐悲鸿是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艺术大师。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徐悲鸿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艺术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对文化创新的正确理解是
①批判继承,独领风骚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7.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8. “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诚信意识是
A.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B.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C.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D.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29.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是各个民族牢固不变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③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下列名言警句中,能够反映艰苦奋斗精神的是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创造的
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古城北京被彻底改建,城墙和城门被陆续拆除。据说建筑学家梁思成当年曾为此流泪,抱着一块城砖对拆城墙的人说:“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梁思成之所以流泪,因为他深知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A.一个国家风俗习惯的集中表现 B.一个国家全部历史事件的凝结
C.一个国家宗教发展的集中表现 D.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2.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看到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
③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多种手段 ④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33.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针的有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C.努力研究,精益求精 D.实事求是,力戒空谈
34.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 为核心、以 为原则、以 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
A.为人民服务 增进诚信意识 集体主义 B.集体主义 为人民服务 增进诚信意识
C.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 增进诚信意识 D.增进诚信意识 集体主义 为人民服务
35.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下列说法与上述观点包含文化生活道理相近的是( )
A.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B.近朱这赤,近墨者黑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36.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其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艰苦朴素 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37.温家宝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这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38. 在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同时全国所有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也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这些措施有利于
①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②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
③尊重和维护公民的文化权益 ④更好地发挥文化设施的教育功能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39.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 孟子)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 司马光)
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 陈献章)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 王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
C.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简答题 要求紧扣题意,简明扼要。本大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41. 王枫和刘杰是好朋友,1988年两人同时进入某国有控股企业。几年后,刘杰凭借着发明专利获得一定数额的股份,年收入50万元,生活富足。而王枫是一名普通的员工,年收入只有3.6万元。
两个人收入状况反映了该企业的分配方式是既实行 ,又实行 。
42. 下面表格左栏中的内容是 2007 年 3 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 200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请在右栏的相应位置, 写出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目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宏观调控目标
例: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得到改善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制造增长8%左右。 ①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不低于9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 ②
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3%以内 ③
4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述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1) ;
(2) 。
44.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 、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45.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从文化生活理论的角度看,“包容”意味着 。
三、问答题 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20分。
46.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某商品价格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情况
单位商品价格(元) 6000 5000 4000 3000
供给量 800 600 400 200
(1)试分析表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2分)
表二:某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情况
单位商品价格(元) 6000 5000 4000 3000
需求量 200 400 600 800
(2)分析表二中的数据变化,你认为该商品属于 品。(2分)
47.请你从一个企业家的角色,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6分)
问题 《经济生活》知识
为什么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①
如何适销对路的产品 ②
靠什么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③
4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精神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弘扬和培育反映时代特征、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确保我国在国际的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5分)
4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曾经有一位欧洲学者对北京的建筑师说,我们有的,你们将来都会有,而你们有的,我们永远也不会有——文化遗产。故宫、长城、周口店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和生存状态如何?渐渐洗尽历史尘埃的她们,是否又面临新的困境?这是所有北京人共同关心的话题。近年来,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制订具体而细致的措施,在文化遗产的保护、监测、管理、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5分)
Y=F(K,L,A,R……)
公式表明,国内生产总值(Y)的大小取决于资本(K)、劳动力(L)、技术(A)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R)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水平。选择题(共48分)
1—10题为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
1.按频率由小到大,电磁波谱排列顺序是( )
A.红外线、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γ射线、x射线
B.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C.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
D.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射线、γ射线
2.在声波和光波都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则( )
A.它们的波速都变小,频率不变,波长也都变短
B.它们的波速都变大,频率不变,波长也都变长
C.声波的波速变大,波长变长;而光波的波速变小,波长变短
D.声波的波速不变,波长不变;而光波的波速变小,波长变长
3.如图所示的各图中,Ⅰ为空气,Ⅱ为玻璃,箭头为入射光线,NN′为法线,已知玻璃的临界角是45°,能发生全反射的是( )
4.如图所示是验证楞次定律实验的示意图,竖直放置的线圈固定不动,将磁铁从线圈上方插入或拔出,线圈和电流表构成的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各图中分别标出了磁铁的极性、磁铁相对线圈的运动方向以及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等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5.如图所示,平行导轨间距为d,一端跨接一个电阻R,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平行金属导轨所在平面.一根金属棒与导轨成θ角放置,金属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当金属棒垂直于棒的方向以恒定的速度v在金属导轨上滑行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在两个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分别放入两个完全一样的水平金属圆盘a和b.它们可以绕竖直轴自由转动,用导线把它们相连(a盘中心连至b盘边缘,b盘中心连至a盘边缘)。当圆盘a转动时( )
A.圆盘b总是与a沿相同方向转动
B.圆盘b总是与a沿相反方向转动
C.若B1、B2同向,则a、b转向相同
D.若B1、B2反向,则a、b转向相同
7.如图所示,用粗细相同的铜丝做成边长分别为L和2L的两只闭合线框a和b,以相同的速度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中匀速地拉到磁场外,不考虑线框的动能,若外力对环做的功分别为Wa、Wb,则Wa∶Wb为( )
A.1∶4 B.1∶2 C.1∶1 D.不能确定
8.钳形电流表的外形和结构如图(a)所示。图(a)中电流表的读数为1.5A 。图(b)中用同一电缆线绕了3匝,则( )
A.这种电流表能测直流电流,图4(b)的读数为3.0A
B.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4(b)的读数为4.5A
C.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4(b)的读数为0.5A
D.这种电流表既能测直流电流,又能测交流电流,图4(b)的读数为4.5A
9.北半球地磁场的竖直分量向下。如图所示,在北京某中学实验室的水平桌面上,放置边长为L的正方形闭合导体线圈abcd,线圈的ab边沿南北方向,ad边沿东西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使线圈向北平动,则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低
B.若使线圈向北平动,则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C.若以ab为轴将线圈向上翻转,则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a
D.若以ab为轴将线圈向上翻转,则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d→c→b→a
10.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揭开了人类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进行应用的序幕。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将一个圆形金属盘放置在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并使盘面与磁感线垂直,盘的边缘附近和中心分别装有与金属盘接触良好的电刷A、B,两电刷与灵敏电流计相连。当金属盘绕中心轴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则( )
A.电刷A的电势高于电刷B的电势
B.若仅减小电刷A、B之间的距离,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大
C.若仅提高金属盘转速,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大
D.若仅将滑动变阻器滑动头向左滑,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大
11--16题为多项选择题:(共18分,每题3分,少选得2分)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雨后美丽的彩虹是色散现象
B.对着日光灯从两铅笔的缝中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干涉现象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D.阳光下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是干涉现象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只电感线圈对频率低的交变电流的阻碍较小
B.低频扼流圈对低频交流电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对高频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就较小
C.当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时,因为有自由电荷通过电容器,电路中才有交变电流
D.对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随副线圈的输出功率增大而增大
13.如图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某瞬间电流如箭头所示,且正在增大,则( )
A.这时电容器A极板带负电荷,B板带正电荷.
B.电容器中电场能正在增加.
C.线圈中磁场能正在增加.
D.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正在减少.
14.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图所示,发电机通过升压变压器T1和降压变压器T2向用户供电。已知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降压变压器T2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降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交变电压u=220sin100πt V,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与阻值R0=11Ω的电阻组成闭合电路。若
将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R0电流的有效值是20A
B.降压变压器T2原、副线圈的电压比为4:1
C.升压变压器T1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T2的输入电压
D.升压变压器T1的输出功率大于降压变压器T2的输入功率
15.图a是用电流传感器(相当于电流表,其电阻可以忽略不计)研究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图中两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L是一个自感系数足够大的自感线圈,其直流电阻值也为R。图b是某同学画出的在t0时刻开关S切换前后,通过传感器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关于这些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是开关S由断开变为闭合,通过传感器1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B.乙图是开关S由断开变为闭合,通过传感器1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C.丙图是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通过传感器2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D.丁图是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通过传感器2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6.如图甲所示,两固定的竖直光滑金属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两质量、长度均相同的导体棒c、d,置于边界水平的匀强磁场上方同一高度h处。磁场宽为3h,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先由静止释放c,c刚进入磁场即匀速运动,此时再由静止释放d,两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用ac表示c的加速度,Ekd表示d的动能,xc、xd分别表示c、d相对释放点的位移。图乙中正确的是( )
二、 实验题 (共12分,每题6分)
17.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左图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右图所示。
(1)这两次示数依次为_____mm和_____mm。
(2)由此可以计算出本实验所用的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如图1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和bb′。O为直线AO与aa′的交点。在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
①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
A.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②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bb′的直线NN′,连接OO′。测量图1中角α和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 。
③如图2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a′和bb′的间距画得过宽。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 准确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论述题,请按正确的书写规范答题,应画出必要的草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有关的物理公式、方程式及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共40分)
19.(6分)光线从空气射入甲介质中时,入射角,折射角,光线从空气中射入乙介质中时,入射角,折射角.求光在甲、乙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
20.(10分)如图所示,一小型发电机内有n=100匝矩形线圈,线圈面积S=0.10m2,线圈电阻可忽略不计。在外力作用下矩形线圈在B=0.10T匀强磁场中,以恒定的角速度ω=100π rad/s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发电机线圈两端与R =100Ω的电阻构成闭合回路。求:
(1)线圈转动时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从线圈平面通过中性面时开始,线圈转过90 角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横截面的电荷量;
(3)线圈匀速转动10s,电流通过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
21.(12分)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MN、PQ间距为l=0.5m,其电阻不计,两导轨及其构成的平面均与水平面成30°角。完全相同的两金属棒ab、cd分别垂直导轨放置,每棒两端都与导轨始终有良好接触,已知两棒的质量均为0.02kg,电阻均为R=0.1Ω,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0.2T,棒ab在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导轨向上匀速运动,而棒cd恰好能保持静止。取g=10m/s2,问:
(1)通过cd棒的电流I是多少,方向如何?
(2)棒ab受到的力F多大?
(3)棒cd每产生Q=0.1J的热量,力F做的功W是多少?
22.(12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距为L=0.5 m,一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R=0.5Ω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放一质量为m=0.5 kg的金属杆,金属杆与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均匀磁场竖直向下,用与导轨平行的恒定拉力F作用在金属杆上,杆最终将做匀速运动.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相对应的匀速运动速度v也会变化,v和F的关系如右下图.(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金属杆在匀速运动之前做什么运动?
(2)磁感应强度B为多大?
(3)由v-F图线的截距可求得什么物理量?其值为多少?一、选择题(50题,每题1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符合题目要求只一项)
1.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
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大于a的基因频率
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2.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A.基因突变和重组 B.自然选择
C.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3.右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为肝脏细胞,则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③④⑤
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4.右图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构2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和C
B.食用含碱性物质的食物时,A的pH仍将保持稳定
C. C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减少
D.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A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5.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
B.下丘脑既能分泌激素也能传导兴奋
C.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能产生冷觉
D.下丘脑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
6.图甲中A、B、C为三个神经元,图乙是图甲中突触结构的放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C细胞间信息的传递方向为A→B→C
B.刺激部位①,该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为负
C.当神经冲动传到D点时,将导致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
D.X物质的释放引起的效应是E细胞的持续兴奋
7.右图的①~⑤示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的功能是感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B.正常机体的兴奋在②的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
C.③和⑤往往由一个或多个的突触构成
D.切断④不影响对①的刺激形成感觉
8.右图所示A、B两细胞间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B.⑥作用于⑦必然导致细胞B膜电位出现反转
C.释放入内环境中的⑥不应持续作用于细胞B
D.信号仅能从A向B方向传递而不会逆向传递
9.右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切断d后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B.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突触上的传导速度相同
C.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0.右图为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射弧中屈肌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以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C.a点受到有效刺激后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D.c处施加刺激引起的伸肌收缩属于反射
11.某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右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禁食处理  
B.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完全相同
C.仅用一组家兔也可完成该实验目的   
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12.由同一器官分泌,并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13.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如铁人三项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增多,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脂肪的分解,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14.人的胰岛素原含有86个氨基酸,除含有A链和B链外,还含有一段C肽。进入高尔基体后,由转变酶切去C肽,从而成为有活性的胰岛素,此时胰岛素由两条链组成,共51个氨基酸,下列有关胰岛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合成时脱去了49个水分子
B.在高温作用下,胰岛素会由于A或B链被切断而失去活性
C.胰岛素的形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D.胰岛素基因只存在于人体内的胰岛细胞
1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肾上腺素促进新陈代谢
16.右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有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有可能是垂体细胞
17.根据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引发3电位变化
B.递质的释放过程是主动运输
C.2中不可能有抗体
D.此图表示电信号的传导过程
18.下列有关调节和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绝大多数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B.内环境的稳态是多个器官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D.内环境的稳态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19.结合右图对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Y表示抗体,则该细胞只能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B.若该细胞表示垂体细胞,则Y可能是生长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
C.若Y表示胰高血糖素,则该细胞内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的数目较多
D.若Y表示神经递质,则兴奋可通过Y在细胞间进行单向传递
20.正常人体内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信号的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2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接受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浆细胞全部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C.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导致细胞分裂减慢,细胞周期变长
D.记忆细胞的细胞膜不具有相应抗原的受体
22.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侵染机体细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反应
B.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抗体发挥作用
C.先天性胸腺缺失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D.HIV侵染人体的T细胞只影响细胞免疫过程
23.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的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
B.甲肝病毒攻击人体的肝脏细胞
C.B细胞和T细胞所含的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D.抗体的主要功能是将进入生物体的病菌吞噬掉
24.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中均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由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所启动
C.效应B细胞相对于B细胞具有更发达的内质网
D.对抗原再次免疫时血清抗体的产生具有更长的延迟期
25.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B细胞的激活信号可来自于抗原或者T细胞
B.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可促进免疫细胞增殖
C.激活的B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D.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作用于细胞内外的抗原
2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B.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赤霉素施用过多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27.以下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B.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可能不同
C.幼根、幼芽只含生长素,不含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D.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脱落酸和赤霉素表现为拮抗作用
28.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部分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29.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B.既可以直接参与代谢,也可以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C.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30.下列有关种群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固定不变
B.自然界种群增长最终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常表现出现上下波动
C.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分布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
31.某种群出生率如图曲线Ⅰ,死亡率如图曲线Ⅱ,则在哪一时期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相对稳定,即“S”曲线的K值
A.a B.b C.c D.d
32.下列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属于样方法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信号追踪调查不能确定海豚的种群密度
33.下列关于种群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数量一定增长;②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一定增长;③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繁殖期个体数;⑤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⑥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④⑤⑥
34.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35.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特征,下列影响种群密度变动的最重要参数是
①出生率、死亡率;②性别比例;③年龄结构;④迁入率、迁出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6.右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是
A.J型和S型曲线均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B.J型所示增长呈指数增长
C.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37.右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
B.第2阶段增长速率不断变化
C.第3阶段缓慢增长接近K值
D.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38.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木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39.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下列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
A.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发生变化
B.只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物种总数起始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D.成熟阶段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对稳定
40.下列关于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分层现象,合理搭配种植作物
41.生态学家研究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相近的原生生物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间竞争后(如图所示),提出了“竞争排除原理”,对该原理实质描述最准确的是
A.两物种的数量变化与选择无关
B.自然条件下灭绝是竞争相互关系的唯一结果
C.竞争会使个体小的获得成功
D.两个相似物种不能同时占有相同的资源
42.右图表示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43.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 以下对于此种甲虫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与落叶树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 B.属于次级消费者
C.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44.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
A.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C.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 D.物种多样性上升
45.根据右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
B.参与③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CO2
D.开发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46.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代表生产者,6过程可以代表光合作用
B.①和②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③一定是原核生物
D.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47.右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B、C、D
B.若C的食物中D占1/4,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要使C体重增加10kg,至少需要A为325kg
C.该生态系统被火山爆发毁灭后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D.图中①②③④过程会增加生物圈温室效应
48.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设计生态农业时应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
B.生态农业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
C.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排除了人为干扰
D.生态农业是以高投入来获得农作物的高产出量
4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5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②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③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④当生态系统达到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⑤保持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只有两项 B.只有三项 C.只有四项 D.全部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0分,每空1分)
51.(10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
(1)图中①涉及人体免疫系统,主要的免疫活性物质包括 (答出2种物质);“甲”表示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和 细胞。
(2)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 ,完成该过程的结构基础是 。
(3)由上图可知,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下图为与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4)图1中有突触的部位是 (填图中字母)。当针刺手指后会产生缩手反射,但化验取指血时,针刺手指时手并未缩回,这一现象说明在反射过程中,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 作用。
(5)图2所示为某段神经纤维模式图。受到适宜的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 。
(6)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出的毒蛋白,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抑制运动(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微量注射此毒素可以阻断 ,使肌肉松弛性麻痹而达到除皱的功效,这种毒素作用的位置是图1中 (填图中字母)处。
52.(10分)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当体内缺碘时, ④⑥含量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和 。
(2)吃的食物过咸,刺激 感受器,通过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活动,使 中的 激素增加,并作用在 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最终导致尿量减少,利于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水平。
(3)如图中内分泌腺为胰岛,直接受到下丘脑的调控,则其分泌的激素⑥ 必须与细胞膜上特异性的 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浓度下降。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上述物质,则可能导致细胞摄取血糖 ,继而血糖水平过高。
(4)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中激素的相互作用维持血糖的稳定,同时,血糖调节过程中,激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有影响这种激素的分泌,这个过程称为
调节机制。
53. (10分)下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
种子发芽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插条生根
生长素 促进 促进 抑制 促进
赤霉素 促进 促进 促进 抑制 抑制
细胞分裂素 促进 降低 促进 抑制
脱落酸 一般抑制 促进
乙烯 抑制 促进
(1)表中结果显示,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 ,五大类激素中,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 。表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 的结果。
(2)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① ,② 。
(3)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膨大剂最可能是 类的植物调节剂。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 和 不合适。
(4)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使其生根的方法中,较为简便的方法有
法和 法。
54. (10分)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薇甘菊的覆盖度在10% ~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类芦,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
线虫 蜱螨目 弹尾目 其他昆虫或小动物 个体总数 类群数
薇甘菊入侵区 1890 226 123 48 2287 15
群落交错区 1198 132 99 114 1543 15
本土植物区 1084 120 143 49 1376 14
数量总计 4172 478 365 211 5209 19
(1)太阳能是经过该生态系统中______的固定而输入该系统,外部能量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系统________功能实现的基础。
(2)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 。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
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 变化影响较大。
(3)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薇甘菊属于 ,土壤中的小动物属 。
(4)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植物大量死亡会使该生态系统中 的数量增加。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等的一系列变化称 。
55.(10分)下列为研究者对生态系统的研究。某水域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绘制出如下能量金字塔,据图回答:
(1)该群落共有____个营养级。生产者主要通过
获得能量。
(2)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
(3)受到生活废水的轻微污染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由东亚飞蝗引发的蝗灾会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请分析并回答:
(4)甲图为某地区两年来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
①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受到 等因素的影响。
②东亚飞蝗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在其繁殖期及时疏松土壤,可以影响其种群特征中的 ,以降低种群密度。另外可适当引入与其有 关系的生物,抑制其种群数量增长。
(5)蝗虫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作为优质蛋白质食品的来源。在某地乡村,有人利用局部荒地与耕地结合建立起如乙图所示的养殖和生产模式。
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比较,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 中的能量,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