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学习伴成长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学习伴成长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2.1
学生伴成长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求新知的能力;提高正确看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
认识学习的要求;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
重点
学习的重要意义
难点
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复习检测
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是什么?
怎样实现梦想?
导入新课:仝(tóng)正国初中毕业38年后重返高中,3年苦读、3度高考,60岁终圆大学梦。2012年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她又两次考研但都遗憾落榜。2014年1月4日,65岁的仝正国第3次走进全国研究生考试考场,希望圆自己的研究生梦,她坦言:“我考研不是为拿文凭,就是要享受学习的过程。”
出示学生目标:
(1)了解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
(2)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懂得学习的重要意义。(重点)
(3)进一步提高自己对学习的认知能力。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倾听并思考
齐读学习目标,理解本节内容
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打开学习之窗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用笔在教材上勾划知识点。
出示“学习”二字的最初写法,请同学识认,引导思考:经过几千年的文化变迁,人们对学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呢?
小结:“学习”一词最早出自《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指雏鹰开始学习飞翔。今天,人们怎么看待学习呢?
案例分析:说一说他们的行为是不是学习。
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
小鹏回家自己做饭,还常给加班的爸爸送饭
小利打篮球输了被同学喝倒彩,他装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和同伴一起聊天。
教师总结:学会感恩、知识、自立、坚强……
4.辩论:学习必须在学校完成吗?
正方: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多数来自学校;学校就是专门为学习而设立的。
反方:在家里看书也是学习;社会也是一所学校。
教师总结: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
5.结合教材讨论:
(1)学习的范围?表现?可以学到?
(2)每个人都要学习吗?长大成人后,我们还需要学习吗?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要学习。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长大成人以后,还需要继续学习。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学校了,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目标导学二:学习点亮生命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思考以下问题:
为什么要学习?
学习带给我们什么?
2.请结合自身谈:你想过自己为什么而学习吗?
示例:
为了老师的期望而拼命学习,希望她可以开心。然而当老师不在你身边了,你自然而然地找不到一个学习的理由了。
教师总结: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和社会
3.材料分析: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又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数学系主任。不久,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百倍珍惜党和国家为科学研究提供的大好时光。他白天拄着拐杖到学校讲课,晚上以案板当书桌,在灯下从事数学研究,常常写作到深夜。有时,为了求证一个问题,他常常深夜从床上爬起,顺手拿起床头的报纸,在四周的空白处进行演算和论证。在他的屋里,桌上、床上、地上,到处都堆满了演算稿纸。他用毅力与勤奋,编织出成功和荣誉。
结合教材分析:(1)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
(2)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总结: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材料拓展:世界读书日: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西班牙的提议,将每年4月23日正式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并在1996年更名为“世界读书日”(又名“世界图书日”、“世界书香日”、“世界读书日”),以鼓励人们阅读,以及纪念那些为促进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目内容。
学生阅读案例,讨论并回答:这些都是学习。
学生根据辨题,自愿选择正方或反方,进行有理有据的辩论。
学生借助教材回答,如: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尝试思考自已学习的原因,如为了父母……
学生阅读华罗庚的故事,谈启示,如:学习能够提升能力和智慧,通过学习,我们的世界会更精彩……
学生借助教材,回答学习的重要性,如: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学习”二字引导学生分析哪些行为是学习,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内容、表现等方面知识。
组织辩论,使学生自愿选择正反方,通过亲自辩论,对学习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易于使枯燥的知识形象化。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初步掌握本部分内容,易于下一步的问题讨论。
请同学们通过名人材料的阅读,形象生动的感受到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使知识易于理解和掌握。
通过材料拓展:世界读书日,扩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读书是世界的共识。
检测目标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下列对“学习”认识正确的是(

①学习主要表现为接受和掌握
②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处处都是学习
③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拥有一切
④学习点亮生命,学习伴随我们成长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D.②④
2.下列行为属于学习的是(
)
①小明上课听讲,认真完成作业;②小刚参加足球训练;③小明周末在河边钓鱼;④在家里,晓丽在妈妈的指导下学做饭
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河南滑县农民李官奇为了让大豆变成衣服,自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经过努力终获成功,被誉为“世
界植物蛋白纤维第一人”,并创办了河南李官奇大豆纤维服饰有限公司,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自我提升。这说明(

A.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B.学习能够增长才干,提升智慧
C.要想有出息,唯一出路就是学习
D.学习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