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师生交往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师生交往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6.2
师生交往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能够正确处理和老师交往中存在的分歧。
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
重点
正确与老师交往
难点
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的分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复习检测
教师的职业有什么特点?
今天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
教师为什么会有不同风格?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教师职业特点和不同风格,大家了解老师每天的工作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师生交往。
出示学生目标:
(1)理解在师生交往中,老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体会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的重要性,亦师亦友,增进与老师的沟通,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重点)
(3)在日常生活中与老师和谐相处,增进对老师热爱的情感。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倾听并思考
齐读学习目标,理解本节内容
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教学相长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
活动探究:
回忆你跟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哪些细节能够体现这种交流互动促进了老师更好地“教”?
(2)当你给老师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建议的时候,你是否注重自己的礼仪?
(3)在某个问题上,如果你与老师的观点不同,你会如何看待你的老师?
(4)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总结:教学相长。
(5)如何理解教学相长?
教师总结: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3、阅读感悟: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之间的故事(见教材),思考:
(1)读完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柏拉图之间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应当怎么做?
教师总结: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4、探究与分享:认真阅读课文中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的批评?
(2)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教师总结: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延伸思考:你认为“严师”还是“慈师”对我们的成长更有帮助?说说其中的道理。
目标导学二:亦师亦友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二目,初步掌握教材内容。
材料分析:名人与师
故事一: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宇居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宇居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故事二: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他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故事三:人们尊师敬师,习近平亦是如此。他曾说过:“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2016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来到母校北京八一学校看望师生。78岁的田潞英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她曾担任习近平小学四年级时的班主任。她对当年这位学生的印象是:“特别厚道、老实”“善良”“尊敬老师”。
小组讨论并回答:
(1)几位名人的故事对你有何启发?
(2)对老师的尊重体现在哪些方面?
(3)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
(4)作为学生,与老师成为朋友有哪些妙招?
(5)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3、探究与分享:(见教材)
(1)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教师总结:我们和老师之间应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教学相长。
(2)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
(3)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
教师总结: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老师补充如: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4、拓展提升
请以小组为单位,为你们组在上一课时采访过的老师写下:
三句真诚而具体的感谢;
三句由衷而温暖的赞美;
三句贴心而亲切的关怀。
写在彩纸上,做简单的设计,签上小组成员姓名,送给Ta──亲爱的老师。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根据教师要求,勾画知识点。
学生概括自身感受谈看法,如: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学生阅读故事
,谈看法如:学生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学生读案例,尝试分析如:语文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二目,勾画知识点。
学生认真阅读三则故事,结合自身感受谈感想。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班级交流,如: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学生交流看法,如:要尊重这位老师。因为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学生分析列举如: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
通过设置学生读书的环节,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之间的故事,使学生在感受名人与老师关系的同时,引申到我们怎样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使学生的出现水道渠成。
通过对教材小奇的案例的探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理解老师表扬和批评的含义,指导学生正确与老师相处。
材料分析:名人与师,通过三则名人与师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尊重老师的意义。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出问题:为什么要尊重老师,易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合作能力。
通过材料王亚南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如何对待不喜欢的老师,从而深刻的认识到彼此尊重的重要性。
拓展提升环节,旨在使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检测目标
1.与老师发生矛盾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指责老师的毛病
B、理直气壮的与老师大喊大叫
C、以后不再学习那一科
D、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状态的是(

A.甲同学敬畏老师,路上遇到老师故意绕道走
B.乙同学性格开朗,经常与老师开玩笑、给老师取绰号
C.丙同学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D.丁同学向班主任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不同意见,班主任很生气
3.下列描述,不属于新型师生关系的是(

A、互相陪伴
B、相互促进
C、共同成长
D、互相批判
4.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1.1%的中学生认为,知心朋友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最重要,59%的学生表示快乐的时刻是“与朋友在一起”,这反映了(

A.交朋友已成为当今青少年的时尚
B.朋友已成为青少年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C.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存在冲突,没法与父母交往
D.中学生兴趣爱好广泛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相长,知道了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亦师亦友,希望大家都能够与老师和谐相处。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