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卷(选修)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30小题,总计60分。)
1、“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温暖世间真情。”这朗朗上口的公益广告语使人们的言行悄然发生了可喜变化。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A.深远持久的特点 B.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C.潜移默化的特点 D.鲜明的民族性
2、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成经济领域新宠,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第四年保持近30%的增幅。由此可见(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文化素养是现代人的一个基本素质,其核心和标志是( )
A.掌握文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B.文学理论修养
C.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表明( )
A.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B.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D.文化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5、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这表明( )①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 ④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地域文化具有封闭性特征,但是随着人口流动,它又具有向外的传播性,客家文化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 )?
①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发展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中原文化是先进文化而岭南文化是落后文化 ? ④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表明它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在现代社会,各种文化传播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
A.报纸、杂志和电视 B.教育和人口流动? C.互联网和电子读物 D.口语传播
9、广东人的日常用语大多是方言,但在校学生却习惯使用普通话,以至于在使用方言时,也常夹杂着普通话。在校学生习惯使用普通话表明( )
A.文化交流就是文化传播 B.在校学习传承文化的最佳方式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日常生活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0、哥伦布发现的美洲大陆,没有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但它通过吸取来自于世界各国的辉煌文明不断成长,达到了当今文化的高峰。在此过程中,移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移民,就不会有美国文化的发展。这说明( )?
A.人类的迁徙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B.人口迁徙是一种文化活动?
C.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D.人口迁徙能够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
1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由来已久。但封建社会却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由此看来,应该( )?
A.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12、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13、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入采风创作的舞蹈《云南映象》风靡全国,巡演将近两百场。对此,下列说法最贴切的是( )?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D.采风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
14、《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基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中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是体现中华民族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创新理念,开拓思路,使中华餐饮文化走向海外、走向世界。下列对中餐文化创新认识正确的有
①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这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B.实现我国文化发展就要对现有生产关系进行根本改革
C.要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促进思想运动
D.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摒弃传统文化的过程
17、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 )
①文字 ②史学典籍 ③邮票 ④瓷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18、白胡子圣诞老人和五光十色的圣诞树之间,装饰着大红的中国结或喜庆的红灯笼——每年岁末,走在上海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区,类似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的“圣诞装饰”令人眼花瞭乱。“中国式圣诞节”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19.有首感人的诗歌写到:“……玉树不会倒下/因为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玉树不会倒下/因为有中华民族无边的大爱”。下列成语中最能体现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是(  )
A.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B.一衣带水,睦邻友好
C.勤能补拙,勇冠三军 D.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20、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C.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1、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其蕴含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 )
A.是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 B.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C.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D.比其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见,中华民族精神是( )
A.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B.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D.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
23、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24、图Ⅱ(楼里楼外)的寓意启示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必须( )
A.重视家庭美德建设 B.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C.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D.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25、某些旅行社以“超低价”、“零团费”、减少旅游点、增加购物点等方式进行服务欺诈。这表明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应该
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 ④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多读书、读好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你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表明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B.读书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自己科学文化修养
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27、一位单位负责人说:“如果一个应聘者仅仅是学习成绩好,自身修养却不够,品德较差,缺乏团队精神,我们都不予考虑。”这是要求应聘者要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C.正确处理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D.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28、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也意味着生命的衰竭,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
A.创造新文化 B.提出新问题
C.文化继承 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9、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要继承这一传统文化,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人们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是(  )
①批判地继承 ②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了《教育规划纲要》。之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这是因为( )
①教育在提高综合国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 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③优秀人才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培养
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选修)答题纸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30小题,总计60分。)
请把正确答案涂在机读卡上。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6分,第32、33题各12分,共计40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1、材料一:中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 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
美国 43% 超过20%
中国 不足4% 2.5%
注: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达到5%以上的规模。
材料二:从全球市场范围看,美国影视产品已取得绝对优势地位。为挺进中国庞大的电影消费市场,近年来,美国大片越来越注意植入中国元素,《功夫熊猫2》正是以丰富的中国元素加上一个奋斗励志的主题,看似简单的题材,通过大胆而奇妙的情节想象,有趣、夸张的个性角色造型,巧妙的情节联合,让影片充满无尽的趣味性。据统计,《功夫熊猫2》在我国的票房已超过6亿。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
(1)你从材料一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并阐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二中《功夫熊猫2》取得票房成功的经验,请你为提高我国动漫产业的的竞争力支招。(4分)
32、一个原本只能卖1元钱的普通瓷碗,经设计师的妙手,成为价值几十元的抢手货;几张看似简单的景观设计图,带动了数千万元的销售收人……2009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依托于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底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正发挥出强烈的全球集聚效应,吸引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设计单位等海内外创意力量落户西子湖畔。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创”出杭州经济新引擎。2008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79.86亿元,同比增长17.6%,比全市GDP增速高出6.6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12.1%,一举超越商贸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坐上服务业的“头把交椅”。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杭州市的文化创新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12分)
33、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越做越多,越多越火,丰富了荧屏,带来了欢乐。但与此同时,由于过分追求收视率,不少娱乐节目低俗化的倾向十分明显。低俗化的结果,就是丧失电视节目的文化本性。
(1)材料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6分)
(2)请你就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现象设计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选修)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B C C B D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A C A A C B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B B C C C D C B
31、(1)①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文化软实力还有待加强。(3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3分)③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我国文化安全,维护国家利益。(3分)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3
(2)①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动漫人才;②推进文化创新,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③弘扬传统文化,做好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④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⑤面向文化市场,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给4分)
32、(12分)[答案]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杭州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杭州市发展文化创意既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又要关注和反映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离不开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杭州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杭州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加强同国内其他地方文化及外国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并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⑤要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封闭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扩大文化视野,兼收并蓄,发展杭州文化创意产业。
33、(1)材料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的现象。
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生活可喜的现象。但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使得媒体片面的追求收视率,不顾自身的基本职责,从而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2)①作为政府,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弘扬主旋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正确引导文化市场的发展。
②作为媒体,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切实履行传承文化的义务。
③作为公民,要提高辨别低俗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制低俗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考号 班级 姓名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选修)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期央视二套《咏乐汇》节目中,国际巨星成龙在回答一现场观众有关其子房祖名为何姓“房”却不随父姓这一问题时,解释说: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姓“房”,祖名成年后要求认祖归宗才改姓“房”。这一“改姓”现象可能源于古代中国的(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2.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它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条件简陋,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一机构是( )
A.内阁 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六部 D.军机处
3.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4.“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重庆),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下列有关上述电文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 B.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C.和平民主成为民心所向 D.蒋介石希望建立国共联合政府
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发动武昌起义 ③建立中华民国 ④黄花岗起义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6.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7.“……学子激扬焚倿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南昌起义 D.北伐战争
8.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突出的应该是( )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南昌起义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9.毛泽东在其诗作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诗中反映的史实有 ①渡江战役 ②挺进大别山 ③解放南京 ④三大战役 ( )
A.①③ B.④ C.③④ D.②③④
10.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11. 依据雅典的民主,以下具有公民大会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是( )
A.侨居雅典的斯巴达人 B.雅典的平民克利昂
C.雅典平民克利昂的妻子 D.贵族布拉达斯的奴隶
12. 右图是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重要文献是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体确立的标志。这部重要文献是( )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英国的《权利法案》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美国的1787年宪法
13.在代议制形成过程中,德国和英国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B.议会是否实行两院制
C.是否依法治国 D.国家元首是否握有实权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C.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变化 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15.《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主要体现了罗马法中哪一项基本原则( )
A.同态复仇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D.遵守契约原则
16.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应为(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A.亟待播撒革命的火种,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战略上需要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战略转移
18.“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到……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机关。”发布这段文告只能是在( )
A.巴黎公社成立之时 B.俄国二月革命中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 D.俄国十月革命中
19.历史课上,吴老师组织学生探讨《甲午战争是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课题,下列可以支持其观点的有:列强的侵略( )
①由沿海深入内地 ②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③由军事侵略为主转变为经济侵略为主 ④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20.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 )
A. 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B.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C. 法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总统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立法权
21. 新华网快讯: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 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自二世的邀请前往自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D.首相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22.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
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重视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23.马克思说:“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库。”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鸦片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资金(本)②鸦片贸易扭转了中英贸易中英国的出超局面 ③鸦片贸易摧残了人们的生命和道德 ④鸦片贸易是罪恶的行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重要转折点,有关抗战胜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B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宝岛台湾重新回归祖国 D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26.1924年,孙中山指出:“革命以来迭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材料中孙中山关于中国国情的认识对其晚年革命主张的主要影响是( )
A.提出反对民族压迫主张 B.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C.提出节制资本主张 D.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7.“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所反映的有效历史信息是( )
A.明朝时期天下庶务繁多 B.由于废除丞相,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扯皮,工作效率不高
C.丞相制度的废除使专制皇权得到发展 D.明朝时期由于君主不理政事,造成大权旁落
28.南京,这座繁华的大城市,有“六朝古都”之美誉,那你了解近代南京的历史吗?下列事件中与南京有关的有( )
①签约开放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事件 ④签订《双十协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9.“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五车白银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这五车白银有可能来自于
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 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30.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 )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31.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32.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33. 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 )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34.有宪法规定:“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这部宪法是 ( )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法兰西第三帝国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35、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特点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空想性 C.反映农民的土地追求 D.明确反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
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材料二 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晚年羁留台湾,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写下了《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制定本法。……
第三条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 ……
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1)一百年前,日本是通过什么侵华战争,什么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2分)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状?(1分)据材料三指出形成这一现状的历史原因(1分)以及中国政府确立的解决方式。(2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认识。(3分)
37.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649年,英国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任国务会议第一任主席。1653年他被拥戴为终身“护国主”。他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陆、海军总司令,他主管税收,统辖警察和司法,领导外交,在国务会议同意下宣战、媾和。在召开例行议会之前,他有权以自己的名义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乍看起来,议会、国务会议和护国主在权利上是彼此制约和互相限制的。实际上,唯独护国主才能制约一切和限制一切。 ──[苏联]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材料二 对我们的论题来说,值得注意的是他对法国的15年统治有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一个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了他的垮台。就国内政策而论,拿破仑可比得上开明的专制君主。他感兴趣的是技术效率而不是抽象的意识形态。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有效地统治了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据材料一、二,说明克伦威尔与拿破仑的统治措施有何相同之处 (2分)
(2) 护国主的统治与拿破仑第一帝国统治的最终结果分别是什么 (2分)
(3)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分析克伦威尔与拿破仑对各自国家历史发展的作用。(4分)
(4) 结合上述问题,就克伦威尔和拿破仑的个人独裁,谈谈你的认识。(2分)
38、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政治精英们为了本国的富强和发展,使本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
材料二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1分)概述唐太宗在和谐民族关系方面采取 的主要措施。(3分)
(2)材料二体现了康熙时期面临的哪两方面的民族矛盾 (2分)解决这些矛盾体现了康熙帝 在哪两个方面的功绩 (2分)
(3)唐太宗、康熙帝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措施对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2分)
高二历史答案
BDDDC CBCAD BBDAC BDDCC
DADDD BCCBC ADCDB
36.(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2分)
原因: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收回台湾。(1分)
(2)现状:台湾与大陆分离。(1分)原因:中国内战遗留问题。(1分)方式:“一国两制“,和平统 一。(2分)
(3)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由于“台独”分裂势力的存在,外国势力的干涉,统一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3分)
37、(1)对内实行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1分)对外出兵扩张。(1分)
(2) 克伦威尔死后不久,护国主的统治结束;(1分)被欧洲反法联盟打败,拿破仑第一帝国覆灭。(1分)
(3) 沉重地打击了本国的封建势力,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英法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4分)
(4) 独裁统治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流;独裁统治的出现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相关,对资本主义发展曾起到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2分)
38、(1)民族团结政策(或开明的民族政策、羁糜政策,1分)击败突蹶后,设置机构进行管辖,任用当地贵族为首领;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与吐蕾和亲。(3分)
(2)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者的矛盾。(2分)巩固统一国家,维护国家主权。(2分)
(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依法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坚决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领土的图谋。(2分)
姓名 班级 考生号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基因工程中,切割载体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中,一般需使用
A.同种限制酶 B.两种限制酶 C.同种连接酶 D.两种连接酶
2.基因工程常用的受体有
①大肠杆菌 ②枯草杆菌 ③结核杆菌 ④动植物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C.质粒都可作为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成分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4.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中经常使用的用来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
A.细菌质粒 B.噬菌体 C.动植物病毒 D.细菌核区的DNA
5.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表达
6.不是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物是
A.干扰素 B.白细胞介素 C.青霉素 D.乙肝疫苗
7.在基因工程中用来修饰改造基因的工具是
A.限制酶和连接酶 B.限制酶和水解酶
C.限制酶和运载酶 D.连接酶和运载酶
8.下列哪项叙述不是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A.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B.决定宿主细胞的生存
C.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D.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
9.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有三种氨基酸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和选择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10.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
A.用于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 B.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C.合成β—球蛋白的DNA D.合成苯丙氨酸羟化酶的DNA片段
11.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子中的GAATTC顺序,切点在G和A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
12.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白蛋白的转基因牛,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转基因动物是指
A.提供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
13.作为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及理由是    
A.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地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
C.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使目的基因能够与其结合
D.对宿主细胞无伤害,以便于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14.下列黏性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下列平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将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
B.基因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C.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替换
D.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17.下列属于PCR技术的条件的是
①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引物 ②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 ③脱氧核苷酸 ④核糖核苷酸 ⑤DNA连接酶 ⑥DNA聚合酶 ⑦DNA限制性内切酶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④⑤⑦
18. 阻碍番茄和马铃薯有性杂交的原因是 ( )
A.细胞壁 B.生殖隔离 C.生殖方式不同 D.生存的土壤不同
19.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A.氨基酸结构 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肽链结构 D.基因结构
20.有关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基因都控制合成一种酶 B.酶的遗传信息编码在内含子的碱基序列中
C.基因的转录、翻译都需要酶 D.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的基因和酶是相同的
21. 基因治疗是指( )
A.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2.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
C.质粒只有在侵入宿主细胞后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D.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外独立进行
23.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酶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农作物新品种导入的抗除草剂的基因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24.诊断苯丙酮尿症所用的探针是 ( )
A.32P半乳糖甘转移酶基因 B.荧光标记的苯丙氨酸羧化酶  
C. 荧光标记的β—珠蛋白基因  D.3H苯丙氨酸羧化酶基因
25.1 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 )
A.菊花花瓣细胞培育出菊花新植株 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
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 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
26. 11. 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先去除细胞壁的原因是( )
A. 植物体细胞的结构组成中不包括细胞壁
B. 细胞壁使原生质体失去活力
C. 细胞壁阻碍了原生质体的融合
D. 细胞壁不是原生质的组成部分
27. 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幼苗时,下列条件中不需要的是 ( )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
C.离体状态 D.导入特定基因
28. 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 )
A. 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 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
C. 基因发生了变化    D. 不同细胞基因不同
29. 关于愈伤组织形成过程的正确叙述是 ( )
A.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的植物细胞分化的结果
B.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的植物细胞分裂的结果
C.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的动物细胞分化的结果
D.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的动物细胞分裂的结果
30.某株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物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出完整的植株。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植株的 ( )
A. 茎尖 B.子房壁 C.叶片 D.花粉粒
31.正确表示基因操作“四步曲”的是
①提取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③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32.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是
①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 ②DNA合成 ③预期蛋白质功能 ④据核苷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33.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与之相对应的DNA片段位于
A.编码区下游的非编码区中 B.基因编码区内
C.基因的最末端 D.基因编码区最末端的内含子中
34.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下列哪些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
①种子的萌发 ②病毒的增殖过程 ③细菌的二分裂过程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
⑤DNA探针的使用 ⑥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⑥
35.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A.只有胰岛素基因
B.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
C.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D.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
二、简答题(本题共30分,每空1分,)
36.(7分)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
(1)在该技术中,切割DNA的工具是限制酶,它能识别某一特定核苷酸序列,使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断开。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有两种形式,分别是 、 。
(2)基因工程中常用“分子缝合针”是连接酶,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可分为E·coliDNA、
两类,其中前者只可以连接 ,后者既可以连接 也可以连接 。
37.(7分)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它必须从血中提取,每升人血只能提取0.5μg,所以价格昂贵。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基因公司用如下图的方式生产干扰素。试分析原理和优点。
(1)从人的淋巴细胞中获取出干扰素基因,一般可用 _______的方法,此基因在基因工程中称为 。
(2)此基因与细菌的质粒相结合要依靠 ,然后将目的基因移植到酵母菌体内,酵母菌在基因工程中叫 。
(3)科学家在培养转基因植物时,常用 中的质粒做运载体。
(4)细菌质粒能与干扰素基因能够拼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的干扰素基因在酵母菌体内合成了人的干扰素,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8.(8分)科学家将人的生长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过程如右图据图回答:
(1)人的基因之所以能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①表示的是采取
的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其过程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3)过程用人工方法,使体外重组的DNA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内,主要是借鉴细菌或病毒
___ 细胞的途径。一般将受体大肠杆菌用 处理,使细胞处于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细胞,再将表达载体溶于缓冲液中与________________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转化。
39. (8分)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图解简单表示,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1)图解中“酶解”所用的酶应该包括
_____ ____和__ _______。
(2)原生质体的结构由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DPD培养基的成分中,除了各种营养成分外,
还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____才能获得愈伤组织。
(4)获得原生质体后,需要对其活力进行检查,
下列哪种实验最适合 _________。
A.观察原生质体的结构是否完整
B.观察细胞质流动
C.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D.观察叶绿体数目的多少
(5)图示中获得的纯净原生质体在实践中的应用是进行 _________________,由此获得的产物一般在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后,大部分可再生出细胞壁。可以通过取样,利用25%蔗糖溶液以及其它用具,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
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选修)答题纸 2012.4
36、(7分)
(1) ,  、  、 、
(2) 、 、 、
37.(7分)
(1) 、               
(2)   、
(3)        、
                           、
                            
 
38.(8分)
(1)     
(2) 、                          
(3) 、 、
            、            
39(8分)
(1)
(2)     
(3)
(4)        (5)                     
淮安市范集中学高二生物(选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D C C A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B B A B B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B D B C D B D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C B A C
36.(1)磷酸二酯键 黏性末端 平末端
(2)、T4连接酶、黏性末端 、 黏性末端 、 平末端
37.(1)人工合成 目的基因
(2)DNA连接酶、受体细胞
(3)土壤农杆菌 它们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以及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不同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38.(1) 人的基因与大肠杆菌DNA的组成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且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2) 反转录法(逆转录法)(从CDNA文库中获取)
(3)侵染 Ca2+ 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分子 感受态 感受态细胞
39.(1)纤维素酶 果胶酶 (2)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4) B (5)植物体细胞杂交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DPD培养基中培养
叶片
原生质体悬浮液
纯净的原生质体
愈伤组织
过滤、离心
洗净、灭菌、切条、酶解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选修)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人类对环境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
A.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B.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
C.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D.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第2题
2. 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
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
材料: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到2050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据此材料,回答3~4题:
3.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4.“南极臭氧空洞不断缩小”这一现象说明(  )
A.大气对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的自净能力增强
B.人类已经不必关心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
C.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D.50年后,全求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5.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 (  )
①“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渔。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②“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③“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⑤“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回答6~7题。
6.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A.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C.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改革
7.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也反映了( )
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
8.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不应该( )
A.加强城市管理 B.进行全面规划 C.控制经济发展 D.扩大绿地面积
9.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出发,下列城市规划合理的是( )
A.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应适当分散
B.为了方便居民乘车,交通运输线应尽量通过市中心
C.居住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有大气污染的企业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D.居住区位于河流的下游,有水污染的企业位于河流的上游
10.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B.河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
C.河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D.冰川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11.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cm~20cm,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年降水量不断增加 B.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果
C.地壳下降运动 D.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12、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太阳黑子增多
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 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CO2溢出
13.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A.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陆地面积增加
C.中纬度地区更加湿润,粮食产量增加 D.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
14.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污染源是(  )
A.工厂、家用炉灶燃烧矿物能源 B.汽车尾气
C.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废气 D.工业、家庭广泛使用冰柜和冰箱
15.形成酸雨危害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  )
A.氧化碳 B.二氧化硅 C.氧化氮 D.氟氯烃
16.?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酸雨主要是碳酸型酸雨 B.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
C.我国酸雨区面积正在缩小 D.酸雨不仅腐蚀建筑物,而且危害人体健康
17.下面各项措施中,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  )
A.禁止排放氟氯烃,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B.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C.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D.发展煤炭生产
18.酸雨及臭氧减少造成危害的共同点是(  )
A.都不危害人体健康 B.都会使土壤酸化
C.都会对植被造成危害 D.对建筑物都有腐蚀作用
19.关于“南极臭氧洞”的正确叙述是(  )
A.表明在南极地区已无臭氧分布 B.出现在对流层
C.纯属人为原因造成的 D.其大小随季节变化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 B.保护大气环境,需要独自努力
C.保护热带森林,是减少CO2含量的有效措施 D.我国远离南极,可不参与臭氧层保护
21.为迎接2008年的“绿色奥运”,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了100多种树木为京城绿化的“主力军”,这些造林树木中,不可能有(  )
A.落叶阔叶树 B.针叶树 C.热带雨林 D.灌木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回答22~23题。
22.在下列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
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业
23.下列关系循环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能增加既有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24、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吻合的地点是( )
A.90°w 89°S B.80°E 40°N
C.10°E 1°S D.180°w 71°N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例25—28:
25、地球位于甲处时,淮安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6、地球位于乙处时,太阳光直射在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南回归线上 D、北极圈
27、地球位于丙处的日期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28、地球位于丁处时,淮安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秋高气爽 D、多大风、沙尘
29.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江苏省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
B.北京的畅畅与纽约的姨妈在同一时刻互致问候时,两地存在时间差异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多
D.北京市夏季的白昼时间长,冬季的白昼时间短
30.对于淮安区范集镇来说,下列节日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元旦 B.儿童节 C.国庆节 D.圣诞节
31.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A、亚洲和印度洋 B、南极洲和北冰洋
C、大洋州和太平洋 D、南极洲和大西洋
32.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
A、是“沧海桑田”最不易发生的地带 B、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
C、是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 D、是平原和山地过渡地带
33.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是什么力量使它隆起(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分离
C、印度洋板块自身隆起 D、古地中海抬升
34.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正午 B.正午后的任一时刻 C.正午前后12时 D.正午过后的2时左右
35、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 )
A.喇嘛教 B.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佛教
二、综合题(共30分)
36.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7分)
⑴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七大洲的名称:
A、 B、 C、 D、
E、 F、 G、
⑵写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四大洋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⑶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填字母)
⑷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填数字符号)
⑸在图中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
A与C的分界线是 ,
A与B的分界线是 ,
A与E的的分界线是 D与E的分界线是 。
37.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7分)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 。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3)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
(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点1分,共6分)
材料:《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
(1)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有      (选择填空)。
①青海湖 ②稻田 ③黄河 ④水库 ⑤海洋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2)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         等。
(3)三江平原目前有大片沼泽地尚未开发利用,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主要原因
是(选择填空) 。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我国粮食已相对过剩
C.石油资源丰富,保留工业用地 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4)相对而言,我国西部地区的湿地较少,主要原因是    
       。
(5)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
这说明湿地具有          的生态功能。
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请涂卡
二、综合题(共30分)
36.(每空1分,共17分)
⑴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七大洲的名称:
A、 B、 C、 D、
E、 F、 G、
⑵写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四大洋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⑶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填字母)
⑷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填数字符号)
⑸在图中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
A与C的分界线是 ,
A与B的分界线是 ,
A与E的的分界线是 D与E的分界线是 。
37.(7分)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 。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3)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
(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每点1分,共6分)
(1)      
(2)       、         等。
(3) 。
(4)相对而言,我国西部地区的湿地较少,主要原因是    
       。
(5)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
这说明湿地具有          的生态功能。
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D C C D B C C C D A D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C D C C D A C A C C A B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B A D B
二、综合题
36.(每空1分,共17分)
(1)亚洲 非洲 欧洲 南美洲 北美洲 大洋州 南极洲
(2)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北冰洋
(3)A B E D G C F(4)①>③>②>④
(5)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黑海、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37.(7分)
(1)过度垦殖,植被破坏严重(1分)   “三北”防护林(1分)
(2)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1分)
(3)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空气湿度大,易形成酸雨(1分)
(4)黄土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2分)   植树种草(1分)
38:(每点1分,共6分)
(1)C(1分) (2)围湖造田(1分) 泥沙淤积 (1分)
(3)D(1分) (4)深居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较少(1分)
(5)消除污染、净化水质(1分)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号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60分
一、基础知识(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山暝(míng) 馔玉(xùn) 玉箸(zhù) 兰苕(sháo)
B.朔漠 (sù) 薜荔(pì)    青冢(zhǒng)  寥落(liáo)
C.金樽 (zūn) 凤阙 (quē) 绮筵(yǐ) 霰雪(xiàn)
D.盘飧(sūn) 栖息(qī) 邈远(miǎo) 砧声 (zhēn)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2~3题。
华 清 宫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 清 宫
崔 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宫。
2.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吴诗“四郊”二句,是说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乌云密布,但只有落在华清宫中的雪即刻就融化了,点出了宫内与宫外的不同。
B.吴诗“绿树”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已非常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C.崔诗“草遮”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磴道因御驾匿迹而格外冷清,杂草已将石磴掩盖,与吴诗中的华清宫形成鲜明反差。
D.崔诗“明月”二句,诗人描绘了多情的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玉阑纵存,已无人相依,突出了荒凉寥落的氛围。
3.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吴诗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宫外宫内两个不同的世界进行比较,揭露了唐朝统治者不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继续在宫中过着奢侈生活的丑恶现象。
B.崔诗先写华清宫白天的景色,荒草丛生,寂无声息,宫中之树,直插云霄;再写夜间之景,以“明月自来还自去”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情景相称,诗的韵味更加浓郁。
C.吴诗以讽刺见长。开头两句,一个“飞”字,突出雪大风猛,一个“暗”字,更显雪意正浓,接着轻描宫中“落旋干”的景象,此句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D.崔诗“云树深深碧殿寒”句形象地描绘了宫中树木高入云端,碧绿依然的景象,但一个“寒”字,把宫中富贵繁华,珠歌翠舞,锦衣玉食一扫而空,使其充满寒冷的气氛。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唐诗的任侠精神
①汉魏以降,游侠形象开始在诗歌里崭露头角。但是,直到唐代,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赞美才如奇峰突起,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歌唱。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诗坛上的一代风尚。
②所谓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端,即: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风度;尚武轻儒的意识,以及豪荡使气、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所有这些,曾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它们在盛唐诗歌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歌颂,而且由于它们和时代的进步、理想相结合相渗透,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健康、生动、有力。
③盛唐诗歌对“尚武”精神的赞美,闪耀着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这和“轻儒”的意识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从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而对豪荡使气、磊落不羁的性格的推许,也是和反礼法、反权贵、反教条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的。诗人对游侠形象的集中歌唱,以及对生活中的侠义精神的开掘和赞美,表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它显然并非儒、道、释这些意识形态所尽能规范和牢笼,但它构成了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却是无可置疑的。
④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但是,盛唐的诗人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⑤唐诗中任侠精神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富有开拓精神的性格,一种强者的性格,它以其富于展望的清醒信念,直面现实的斗争意识,敢说敢为的豪爽意气,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最富有朝气的青春时期。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的美,运动的美,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淋漓元气的历史证明。这正是构成唐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一。
4.不属于“任侠精神“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当时的社会生活为任侠精神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B.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
C.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
D.盛唐的诗人们写作了大量的任侠诗,为这个时代提供了当时所没有的但又非常需要的精神力量。
5.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侠”精神并不是唐代所独有,早在汉代就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汉魏以来,游侠形象就在诗歌里普遍出现。
B.考察唐诗中游侠形象的消长起落,可以为我们考察唐代的社会风貌、思想发展提供一个方面的线索。
C.盛唐诗人笔下的游侠精神不是儒、道、释这些意识形态所尽能规范和牢笼的,但它构成了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任侠”精神所体现的强者性格,代表了时代的进步要求。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6.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体现“任侠”精神的一项是(3分)
A.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有烟气,闻行车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状长吉之奇甚尽       状:描述,描绘
B.语长吉之事尤备      备:戒备、小心
C.恒从小奚奴,骑距驴     从:跟从,使动用法
D.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   造作:编造,虚构
8.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李贺之“奇”的一组是(3分)
①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②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
③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 ④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⑤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云当召长吉 ⑥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贺写诗时先苦心推敲,反复吟咏,然后则挥笔而就,最早为大诗人韩愈所了解。
B.晚饭后,李贺的女仆将他白天写的诗补充完整,就放在另外的袋子里,就不再翻看。
C.李贺常往来于京、洛之间,所写的诗随意乱丢,所以他的朋友沈子明家里仅存四卷。
D.李商隐对李贺的文学才华非常钦佩,同时对他的英年早逝和不为时人所重感到叹惋。
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 (3分)
▲ ▲
(2)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3分)
▲ ▲
(3) 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4分)
▲ ▲
四、诗歌阅读与鉴赏(10分)
阅读辛弃疾《丑奴儿》,完成题目。(10分)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1.(1)这首词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 字。(2分)
(2)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4分)
答: ▲ ▲
(3)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4分)
答: ▲ ▲
12.名句名篇填空(8分)
(1)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2) ,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浣溪沙》)
(3) ,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4) ,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5) ,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6) ,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
(7)二十四桥仍在, 。(姜夔《扬州慢》)
(8)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①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②后来上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好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③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月,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成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斫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美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费、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④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究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口、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间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是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了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的情怀,也便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
⑤“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流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略有改动)
13.作者理解王维的诗《山居秋暝》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概括说明。(6分)
答: ▲ ▲
14.第③段,作者写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目的是什么 (4分)
答: 、 ▲ ▲
15.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原句: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答: ▲ ▲
16.结合全文,请分析题目“明月清泉自在怀”的深刻含义。(6分)
答: ▲ ▲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情圣杜甫
梁启超
①杜工部被后人叫做“诗圣”。诗怎么样才算“圣”,标准很难确定,我们也不必轻易附和。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②两晋六朝几百年间,可以说是中国民族混成时代,中原被异族侵入,搀杂许多新民族的血;江南则因中原旧家次第迁渡,把原住民的文化提高了。当时文艺上南北派的痕迹显然,北派真率悲壮,南派整齐柔婉,在古乐府里头,最可以看出这分野。唐朝民族化合作用,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影响及于文艺,自然会把两派特性合冶一炉,形成大民族的新美。初唐是黎明时代,盛唐正是成熟时代。内中玄宗开元间四十年太平,正孕育出中国艺术史上黄金时代。到天宝之乱,黄金忽变为黑灰。时事变迁之剧,未有其比。
③当时蕴蓄深厚的文学界,受了这种激刺,益发波谰壮阔。杜工部正是这个时代的骄儿。
④他是河南人,生当玄宗开元之初。早年漫游四方,大河以北都有他足迹,同时大文学家李太白、高达夫,都是他的挚友。中年值安禄山之乱,从贼中逃出,跑到甘肃的灵武谒见肃宗,补了个“拾遗”的官,不久告假回家。又碰着饥荒,在陕西的同谷县,几乎饿死。后来流落到四川,依一位故人严武。严武死后,四川又乱,他避难到湖南,在路上死了。他有两位兄弟,一位妹子,都因乱离难得见面。他和他的夫人也常常隔离,他一个小儿子,因饥荒饿死,两个大儿子,晚年跟着他在四川。他一生简单的经历,大略如此。
⑤他是一位极热肠的人,又是一位极有脾气的人。从小便心高气傲,不肯趋承人。他的诗道:“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奉先咏怀》) 又说:“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赠韦左丞》)可以见他的气概。
⑥严武做四川节度,他当无家可归的时候去投奔他,然而一点不肯趋承将就,相传有好几回冲撞严武,几乎严武容他不下哩。他集中有一首诗,可以当他人格的象征:
⑦“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言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茆屋。摘花不插鬓,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
⑧这位佳人,身分是非常名贵的,境遇是非常可怜的,情绪是非常温厚的,性格是非常高抗的,这便是他本人自己的写照。
17.作者为什么称杜甫为“情圣”?(3分)
答: ▲ ▲
18.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杜甫成为伟大诗人的原因。(6分)
答: ▲ ▲
19.文中说杜甫是“一位极热肠的人,又是一位极有脾气的人”,试着结合文本或者熟悉的杜甫诗歌进行探究。(6分)
答: ▲ ▲
七、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爱上“意外”
先师那斯鲁丁决定开辟一座花园,他准备了土壤和很多会长出美丽花朵的种子。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花园里不但长出了原先种植的品种,还长满了非预期中的蒲公英。
他四处打听,向很多园丁和专家请教有关铲除它们的方法,但是都没有效果。最后,他来到城里请教照顾宫殿花园的园丁。
这位年老的智者以前曾经当过很多园丁的顾问,为人解答有关种植、驱虫、锄草的种种疑难杂症。
他们两人对坐沉默片刻,最后这位智者开口说:“我建议你不妨学着去爱这些蒲公英吧!
请以“爱上意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要套作、抄袭,800字左右。
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1.D(A.馔zhuàn苕tiáo;B.朔shuò ,薜bì;C.阙què,绮qǐ)
2.B(诗歌所表达的并非“赞美之情”,而是对统治者腐朽生活的“愤恨之情”。)
3.B(“明月自来还自去”,不是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而是巧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因历史巨变而引发的苍凉之感)
4.D (结合第四小节可知,ABC都属于原因,D项既不是原因,理解上也与原文有偏差)
5.A (文中只是说汉魏以来,游侠形象开始在诗歌里崭露头角)
6.C (引李白的《将进酒》,表达的是人生得意须及时行乐的思想)
7.B(完备,全面)
8.C(②介绍李贺交游的情况,⑥说明李贺的寿命及曾任官职;①③④⑤分别从形象、行为、创作、传说等方面说明李贺的“奇异”之处。)
9.B(不是由女仆补充完整,而是由李贺自己补充整理。)
10(1) 见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停下来啊!(3分)(“所书”1分;“辄”1分;“乃始”译为“才”1分)
(2)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大约能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的时间,长吉最终死了。(4分)(1句1分)
(3)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奇才,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3分)(“才而奇”1分;“独”1分;“即”1分;反问句1分)
11(1)对比 愁 (2)一方面“愁”到极点无以言表;另一方面,“愁”的是朝廷苟安、投降、国事危机,自己报国无门,直言此“愁”犯忌。 (3)秋色入心即为“愁”,愁而不能直说和尽说,只好道“天凉好个秋”了。表面看似轻松洒脱,实则深沉凝重,令人愁绝。
12(1)青鸟殷勤为探看(2)细雨梦回鸡塞远(3)泪眼问花花不语(4)可堪孤馆闭春寒(5)壮志饥餐胡虏肉(6)蛾儿雪柳黄金缕(7)波心荡冷月无声(8)零落成泥碾作尘
13(1)少年时期:只会背诵而不知其意。(2分)/ (1)年龄还小的时候,虽然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
(2)青年时期:自以为已经读懂,认为自己有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但与实际情况还有差距。(2分)/ (2)后来上了大学,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3)中年时期:真正从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2分)/ 进入人生的生存程序以后,才悟出其真意,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精神财富。 (意思对即可)
14.用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等树木中的祖宗和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构成对比,(2分),赞赏它们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气度和胸襟,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2分)
15.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人最贫穷。(或:物欲无度的人最贫穷)(2分)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也永无止境,人会在诱惑和欲望中迷失自我。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才能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2分)(意思对即可)
16.象征远离尘世纷争、自始至终保持独立人格的高洁心灵,寄托着作者对高雅纯洁的人生境界的追求。(答对一个要点给3分)((6分)
17 ①杜诗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②杜诗表达情感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真实自然,最大限度地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③他在写情方面的艺术成就,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人无人可比。 (每一点1分)
18 ①唐朝政治统一,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文章融真率悲壮、整齐柔婉于一体,形成大民族的新美,为杜甫的创作提供了特有的文化氛围。②安史之乱后的流落经历,丰富了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成为他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基础。③杜甫心忧天下的胸怀和刚正不阿的人格,是支撑其诗歌的重要精神内涵。 (每一点2分)
19 ①杜甫的“热肠”主要体现在“忧国忧民”、“珍惜友情”、“牵挂亲情”三个方面:他关注国家命运,关心百姓疾苦(举诗歌的例子)(3分,答出任意一点,并举出例子就得3分);他多次写诗表达与友人的情谊,对兄弟、妻子儿女的思念(举诗歌的例子)。②杜甫的“极有脾气”,主要指杜甫的人格精神。他心高气傲,不屈从于权贵(文中投奔严武的例子)。(3分)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选修) 2012.4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 C + H2O =CO + H2 ; ΔH= +131.3KJ·mol—1
B. C(s)+ H2O(g) =CO(g) + H2(g) ; ΔH= +10.94KJ·mol—1
C. C(s)+ H2O(l) =CO(g) + H2(g) ; ΔH=+131.3KJ·mol—1
D. C(s)+ H2O(g) = CO(g) + H2(g) ; ΔH= +131.3KJ·mol—1
2.某反应2AB(g) 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ΔS应为 ( )
A.ΔH <0,ΔS>0 B.ΔH <0,ΔS<0 C.ΔH >0,ΔS>0 D.ΔH >0,ΔS<0
3.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4.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5.右图是用来说明金属的吸氧腐蚀的简易装置,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铁片为负极,碳棒为正极
B.铁被腐蚀,碳棒上有氯气放出
C.碳棒附近的溶液可使酚酞变红
D.导线上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碳极流向铁极
6.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上通乙烷和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C2H6+18OH--14e-=2CO32-+12H2O,2H2O+O2+4e-=4OH-,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
B.正极与负极上参加反应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7
C.通乙烷的电极为正极
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7.对A + 3B = 2C +2D来说,下列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υ(A)= 0.25 mol/(L·min) B.υ(B)= 0.6 mol/(L·min)
C.υ(C)= 0.5 mol/(L·min) D.υ(D)= 0.6 mol/(L·min)
8.已知4NH3 + 5O2 4NO + 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正确的关系是( )
A. 4 v(NH3)=5v(O2) B.6 v(O2)= 5v(H2O)
C. 4v(NH3)=6 v(H2O) D.5v(O2)= 4v(NO)
9.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 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COCl2(g) CO(g)+ Cl2(g) △H> 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①④⑥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11.下列溶液中,NH4+离子的浓度最大的是 ( )
A.0.2mol/L NH4Cl溶液 B.0.2mol/L NH4HCO3溶液
C.0.2mol/L NH4HSO4溶液 D.0.1mol/L (NH4)2Fe(SO4)2溶液
12.HA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1 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Na+)>c(A-)>c(H+)>c(OH-) B.c(Na+)>c(OH-)>c(A-)>c(H+)
C.c(HA)+ c(A-)=0.1mol/L D.c(Na+) = c(A-)+ c(OH-)
13.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c(Na+)=c(HCO3-)+c(CO32-)+c(H2CO3)
B. 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
C. c(Na+)+c(H+)=c(HCO3-)+c(CO32-)+c(OH-)
D. 存在的电离只有:NaHCO3=Na+ + HCO3- ,
14.已知Ksp(AgCl )=1.8×10-10,Ksp(AgI)=1.0×10-16。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B.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
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不低于 ×10-11 mol·L-1
15.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5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的变化
B.图6可以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C.图7可以表示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量的变化
D.图8可以表示足量锌粉与稀硫酸反应,加少量CuSO4固体产生H2的变化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或错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
16.用锂制造的电池性能优越,如心脏起搏器中使用的新型Li-I2电池,其使用寿命已超过10年,Li-I2电池在使用时要不断地充电、放电,其中发生的某一化学反应可简化为:2Li+I2=2L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是2I--2e-=I2 B.该电池以LiI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C.以惰性非水有机溶剂为电解质 D.这是电池放电的化学反应
17.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1 mol H2与1 mol F2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大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F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气体的能量
D.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右图来表示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NH3(g)+HCl(g)=NH4Cl(s) △H<0,在任何条件下均能自发进行
B.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C.温度一定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不随外加酸(碱)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D.由于Ksp(BaSO4)小于Ksp(BaCO3),因此不可能使BaSO4沉淀转化为BaCO3沉淀
19.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Cl-)B.0.1mol/LKHC2O4溶液中:c(OH-)+ c(C2O42-)+ c(HC2O4-)= c(H+)+ c(K+)
C.0.1 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c(NH4+)> c(SO42-)> c(H+)> c(NH3.H2O)
D.0.1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 c(H+)+ c(HS-)+ c(H2S)
20.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 为0.158 mol/(L·s)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 少 了0.79 mol/L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1.(10分)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根据图回答:
(1)压强 P1比P2 (填大或小); (2)(a +b)比(c +d) (填大或小);
(3)温度t1℃比t2℃ (填高或低);(4)正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5)一定温度下,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2.(12分)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②:Fe(s)+H2O(g)FeO(s)+H2(g),其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973 K 和1173 K 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温度 K1 K2
973 K 1.47 2.38
1173 K 2.15 1.67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CO2(g)+H2(g) 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________。
(3)能判断反应③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容积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F.设法减少CO的量
23.(12分)新型高能钠硫电池以熔融的钠 硫为电极,以钠离子导电的陶瓷为固体电解质 该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 反应原理为:2Na+ xS = Na2Sx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放电时S发生________反应,Na为______极
(2)充电时Na所在电极与直流电源________极相连
(3)充电时阳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放电时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
(4)用此电池电解饱和NaCl溶液,当阳极产生11.2 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消耗金属钠_____g
24.(16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常用CO和H2反应生产CH3OH,并开发出甲醇燃料电池。
(1)已知:CO(g)+1/2O2(g)=CO2(g) △H=-283.0 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l) △H=-1453.0 kJ·mol-1
则CH3OH(l)不完全燃烧生成CO(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上常利用反应CO(g)+2H2(g)≒CH3OH(g) △H<0合成甲醇,在230℃~270℃最为有利。为研究合成气最合适的起始组成比,分别在230℃、250℃和270℃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1。
230℃的实验结果所对应的曲线是 (填字母); 该温度下工业生产适宜采用的合成气组成n(H2):n(CO) 的比值范围是 (填字母) 。
A.1~1.5 B.2.5~3 C.3.5~4.5
(3)制甲醇所需要的氢气,可用下列反应制取:H2O(g)+CO(g)H2(g)+CO2(g) △H<0,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温度下,若起始时c(CO)=1 mol·L-1,c(H2O)=2 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 mol·L-1,则此时该反应v(正) v(逆)(填“>”、“<”或“=”)。
②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 (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
(4)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12所示的甲醇燃料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工作时,OH-向 极移动(填“a”或“b”)。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该电池负极反应式
为 , 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选修)答题纸
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不定项选择每题4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1.(10分)
(1) (2) (3) (4) (5)
22.(12分)
(1) (2)
(3) (4) ; ; 。
23.(12分)
(1) , (2)
(3) ,
(4)
24.(16分)
(1)
(2) ,
(3)① ② ,
(4)① ,
② ;
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选修)答案
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不定项选择每题4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C B A D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A D C BC C AC BC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1.(10分)
(1)小 (2)小 (3)高 (4)放热 (5)
22.(12分)
(1)吸热  (2)
(3)BC  (4)K3=K1· ; 吸热 ; DF
23.(12分)
(1)还原; 负 (2)负
(3)Sx2- -2e-=xS ; Na - e-= Na+; (4)23
24.(16分)
(1)CH3OH(l)+O2(g)=CO(g)+2H2O(l) △H =-443.5kJ·mol-1
(2)X ; B
(3)① > ② 增大
(4)① b
② CH3OH - 6e-+ 8OH-=CO32- + 6H2O
2CH3OH + 3O2 + 4OH-=2CO32- + 6H2O
Fe
NaCl溶液
C
图8
图7
图6
图5
图11
图12
班级 姓名 考号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英语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is fond of traveling.
B. The woman took a lot of pictures at the contest.
C. The man admires the woman's talent in writing.
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n ice cream shop. B. At a restaurant. C. In a supermarket.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male robber
A. He did most of the talking. B. He was tall with dark hair.
C. He described the two people.
4.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Jane
A. She was absent all the week owing to sickness.
B. She was seriously injured in a car accident.
C. She had to be away from school to attend to her husband.
5.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Playing computer games. B. Filling in a form.
C. Asking information for a job.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种,各小题将给出5秒种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How much further must the woman go to find the store
A. Two more blocks. B. Down a block to Granger.
C. Down a block to Forest.
7. Why couldn't the woman find the store at the beginning
A. Because she walked one more block.
B. Because she didn't know where it was.
C. Because she went in the wrong directio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season is it probably
A. Spring. B. Winter. C. Fall.
9.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later
A. Nice and bright. B. Cloudy and rainy. C. Windy and colder.
10.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skating on the lake
A. Dangerous. B. Hopeful. C. Nic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are students supposed to register through
A. The Internet.  B. Face to face talk. 
C. The touch tone registration system
12. Why can the man finally get into the class
A. Because the woman knows him.       
B. Because the registration system is OK.
C. Because he is a student of the very major.
13. What will the woman do for the man at the beginning
A. Call him later. B. Get him registered.
C. Put his name on the waiting list.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题。
14. How many cigarettes has the man smoked
A. Three packs. B. Thirty cigarettes. C. Three cigarettes.
15. How long have they been out when the conversation takes place
A. One hour. B. Two quarters. C. Six hours.
16.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buy cigarettes and drink
A. In a supermarket. B. In a gas station. C. In a service station.
17.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has a lot of change. B. The man is a heavy smoker.
C. There is still more change for drink.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at is probably the speaker
A. A restaurant waiter. B. A school manager. C. A tourist guide.
19. What do we know from what the speaker said
A. The weather in the area is changeable.
B. The hotel is far away from the city center.
C. Local food is both different and delicious.
20. Which activity isn't included in the holiday arrangements
A. Skiing. B. Sunbathing C. Sightseeing.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2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She also learned a kind of alphabet for the blind,in which different finger positions ________ different letters of the alphabet.
A.call for B.make up C.lie in D.stand for
22 .Mother was greatly      at the news that her son was found by the police.
A. relieved B. relaxed C. satisfied D. enthusiastic
23. Matt is now getting on very well with his new job and he earns     he did last year.
A. twice as much as B. as twice much as
C. twice as many as D. as twice many as
24. You should      the advice of your friends,or you'll regret it.
A. regard B. remind C .value D. think
25.---How long have you been studying in No.2 Middle School
---Less than half a year.
---So it will be two years and a half _______ you graduate from this school.
A.when B.after C.before D.while
26.---Why does the lake smell terrible
---Because large quantities of water________.
A.have polluted B.is being polluted C.has been polluted D.have been polluted
27. The school was named _____ Lu Xun. I know a teacher _____ the name of Robert there.
A.after;by B.by;in C.under;in D.after;with
28.The three astronauts carri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board ________ sickness.
A.in the face of B.in case of C.on account of D.instead of
29.My mother opened the drawer to ______ the knives and spoons.
A.put away B.put up C.put on D.put together
30.----Is there any possibility ________you could pick me up at the airport
----No problem.
A.when B.that C.whether D.what
31.With nobody      her during the festival,the old lady felt lonely.
A. accompanied B. accompany C. to accompany D. accompanying
32.The society today offers the young generation more chances to      their talent and skills.
A. give out B. take in C. show off D. carry on
33.---Why are you so late?
---I was on the way when it   to me that I had left my book home,so I had to fetch it.
A. occurred B. hit C. happened D. reminded
34.     after a long walk,Tom called and said he couldn't come to the party.
A. Having worn out B. Being worn out C. To be worn out D. Worn out
35.----How about seeing a film this afternoon?
-----    . I haven't seen any for a year.
A.No chance. B.Go ahead. C.Why not? D.My pleasure.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Learn and Earn
Charlie and Jackie joined a wholesale company together just after graduation. They both worked very hard. After several years, the boss made Jackie sales manager but Charlie __36__ a salesman. One day Charlie could not __37__ it any more. He handed in his resignation letter (辞职信) to the boss and complained that the boss did not __38__ hard-working employees, but only raised those who tried to please him. He thought that it was really _39__.
The boss knew that Charlie had spared no __40__ for the company all these years, but in order to help Charlie to realize the __41__ between him and Jackie, the boss asked Charlie to do the following. “Go and __42__ if there is anyone selling watermelons in the market.” Charlie went, returned and __43__ said, “Yes.” The boss asked, “How much per kilogram ” Charlie went back to the market to ask and returned to __44__, “$ 12 per kg.”
The boss told Charlie that he would ask Jackie the __45__ question. Jackie went, returned and said, “Boss, only one person selling watermelons. $ 12 per kg, $ 100 for 10 kg. He has a __46__of 340 melons. On the table are 58 melons, and every melon weighs about 15 kg, __47_ from the South two days ago. They are fresh, red, and of good __48__.”
Charlie was __49___ and he realiz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mself and Jackie. He decided not to __50__ but to learn from Jackie.
My dear friends, you know, a more __51__ person is more observant, thinks more and understands in __52__. For the same matter, he sees several years ahead, __53__ you see only tomorr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year and a day is 365 times, so how could you __54__
Think: how far have you seen ahead in your life How __55__ are you
36. A. made B. became C. remained D. kept
37. A. take B. do C. get D. put
38. A. enjoy B. meet C. repay D. value
39. A. unusual B. unfair C. careless D. selfless
40. A. rest B. trouble C. effect D. effort
41. A. competition B. relationship C. difference D. distance
42. A. find out B. carry out C. look out D. pick out
43. A. still B. again C. even D. only
44. A. offer B. answer C. remind D. repeat
45. A. difficult B. familiar C. same D. simple
46. A. total B. lot C. pile D. number
47. A. taken B. come C. bought D. heard
48. A. value B. quality C. condition D. shape
49. A. struck B. moved C. puzzled D. encouraged
50. A. stay B. stop C. work D. leave
51. A. important B. intelligent C. successful D. hardworking
52. A. time B. depth C. need D. common
53. A. while B. though C. unless D. since
54. A. see B. think C. know D. win
55. A. hopeful B. thoughtful C. helpful D. meaningful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56 year old becomes 1st woman to swim Atlantic
(AP)-Jennifer Figge pressed her toes into the Caribbean sand,excited and exhausted as she touched land this week for the first time in almost a month.Reaching a beach in Trinidad,she became the first woman on record to swim across the Atlantic Ocean—a dream she'd had since the early 1960s,when a stormy trans Atlantic (飞越大西洋) flight got her thinking she could wear a life vest and swim the rest of the way if needed.
The 56 year old left the Cape Verde Islands off Africa's western coast on Jan.12,2009,swimming 19 out of 25 days battling waves of up to 30 feet.The distance from Cape Verde to Trinidad is about 700 miles.Crewmembers are still computing exactly how many miles she swam.
The original plan was for her to swim to the Bahamas—a distance of about 2,100 miles—but inclement (恶劣的) weather forced her to change her plans and she arrived at Trinidad on Feb.5.She now plans to swim from Trinidad to 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ending her voyage at the Bitter End Yacht Club in late February.
Her journey comes a decade after French swimmer Benoit Lecomte made the first known solo trans Atlantic swim,covering nearly 4,000 miles from Massachusetts to France in 73 days.No woman on record has made the crossing.
Figge wore a red cap and wet suit,with her only good luck charm (护身符) underneath:an old,red shirt to guard against chafing (磨痛),signed by friends,relatives and her father,who recently died.The other cherished (珍惜) possession she kept onboard was a picture of Gertrude Ederle,an American who became the first woman to swim across the English Channel.“We have a few things in common,”Figge said.“She wore a red hat and she was of German descent (血统).We both talked to the sea,and neither one of us wanted to get out.”
56.When did Jennifer Figge want to swim across the Atlantic Ocean?
A.After she reached a beach in Trinidad.
B.After she pressed her toes into the Caribbean sand.
C.After her stormy trans Atlantic flight in the early 1960s.
D.After her graduation from a university.
57.Jennifer Figge had to change her plans     .
A.because she wanted to shorten her voyage
B.because of bad weather conditions
C.because she wanted to end her voyage in late February
D.because she wanted to set a new world record
58.When did Benoit Lecomte probably make the first known solo trans Atlantic swim?
A.In 1998. B.In 1988. C.In 1978 . D.In 1968.
59.For what purpose did Jennifer Figge keep a photo of Gertrude Ederle?
A.Figge would like to follow her example.
B.She had the same red cap as Figge always wore.
C.Figge also wanted to swim across the English Channel.
D.They were both born in Germany.
B
When the lazy days of summer arrive and the schedule is packed with swimming,camp,and family vacations,it can be a challenge to find time for learning.But kids' reading skills don't have to grow cold once school's out.Here are some ways to make reading a natural part of their summer fun:
Explore your library.Visit your local library to check out books and magazines that your kids haven't seen before.Many libraries have summer reading programs,book clubs,and reading contests for even the youngest borrowers.With a new library card,a child will feel extra grown up checking out books.
Read on the road.Going on a long car trip?Make sure the back seat is stocked with favorite reads.When you're not at the wheel,read the books aloud.Get some audiobooks (many libraries have large selections) and listen to them together during driving time.
Make your own books.Pick one of your family's favorite parts of summer—whether it's baseball,ice cream,or the pool—and have your child draw pictures of it or cut out pictures from magazines.Stick the pictures onto paper to make a booklet and write text for it.When you're done,read the book together.Reread it whenever you like!
Keep in touch.Kids don't have to go away to write about summer vacation.Even if your family stays home,they can send postcards to tell friends and relatives about their adventures.Ask a relative to be your child's pen pal and encourage them to write each week.
Keep up the reading habits.Even if everything else changes during the summer,keep up the reading routines around your house.Read with your kids every day—whether it's just before bedtime or under a shady tree on a lazy afternoon.And don't forget to take a book to the beach!Just brush the sand off the pages—it's no sweat!
60.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
A.encourage parents to read B.give advice on raising kids
C.raise a good summer reader D.suggest places for vacations
61.If you drive on a long trip in summer,you can     .
A.visit the local library and join book clubs
B.borrow some audiobooks to listen to
C.keep in touch with friends by sending postcards
D.read your own picture books with your son
62.By saying “Just brush the sand off the pages—it's no sweat”,the author means     .
A.taking away the sand on the book is very difficult
B.a special book is needed when you're reading on the beach
C.one can remove the sand on the book with a brush easily
D.there's no trouble reading even on the beach
63.Who are the intended readers of the passage?
A.Parents. B.Students. C.Teachers. D.Editors.
C
Martin Frobisher,born in Yorkshire,went to London as a boy to be educated by a relative.He showed no talent for book learning,so his relative sent him to sea.Before reaching manhood,Frobisher had been on two voyages to the Guinea Coast.On the second he was captured and handed over to the Portuguese garrisoning (驻守) Sāo Jorge da Mina (now Elmina,Ghana),who allowed him to return to England.
By the 1570s,England had largely abandoned hope of finding a Northeast
Passage to Asia,and thoughts turned to the Northwest.Frobisher worked together with Michael Lok,a man of some wealth and learning.Frobisher's first voyage,in 1576,took him to Frobisher Bay in Baffin Island.
English investors (投资者),including Queen Elizabeth,poured money into Lok's Company of Cathay.Frobisher sailed again in 1577,this time to ship home what he mistakenly thought was gold bearing minerals.Lok still felt hopeful and sent Frobisher back in 1578.This time the mariner discovered the Hudson Strait.He followed the strait for nearly 200 miles,believing it to be a more promising Northwest Passage than Frobisher Bay.He brought home more dirt and rocks,but English confidence had gone;Lok went to a debtors' prison and Frobisher sought other employment.
Frobisher accompanied Sir Francis Drake to the West Indies in 1585~1586.When Philip Ⅱ's Spanish Armada (无敌舰队) entered the English Channel in 1588,Frobisher's part in the fighting was successful and he received knighthood (爵士爵位).He died of a wound received near Brest,where he had been sent to relieve the siege (解除包围).He lived just long enough to be taken back to Plymouth.
64.The underlined word “abandoned” in Paragraph 2 can best be replaced by   .
A.kept alive B.given up C.seen D.shared
65.From Paragraph 3 we learn that Frobisher at first     .
A.brought gold to England B.discovered a Northeast Passage
C.received strong support D.had been put into prison
66.According to the passage,Frobisher died in     .
A.Frobisher Bay B.the West Indies C.Brest D.Plymouth
67.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right order of the events relating to Frobisher?
a.He arrived in Baffin Island.
b.He voyaged to the Guinea Coast.
c.He went to the West Indies.
d.He discovered the Hudson Strait.
A.b,a,d,c B.b,c,d,a C.a,d,c,b D.a,b,c,d
D
What would you think if I told you I could eat 40 percent more food than other people—eating boxes of ice cream,bowls of noodles and plates of meat—all while losing weight?
You might hate me,thinking I have one of those annoyingly good metabolisms (新陈代谢) that just burn up fat the instant it enters my body.You might wonder if I have an intestinal (肠的) worm,or perhaps an eating disorder.Or maybe you'd just shrug your shoulders and figure I have a rich fantasy life.You'd be wrong.
For my body to finish such a surprising task,I would have to be a mouse.Not just any mouse,but one lucky enough to be involved in a new study at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in Houston.
After identifying an enzyme (酶) that allows fat to be stored in the body,scientists fed mice without those enzymes,and found those mice were able to consume far more food than other mice—and still weigh 10 to 15 percent less.
Best of all,the mice that had no enzymes were in very good health,producing baby mice with no problem and generally acting like any other mouse.That's great news for obesity researchers,who think that scientists may figure out a way to prevent the fat metabolizing (脂肪代谢) enzyme in humans and control weight gain.And such a pill would be very exciting for many struggling to get rid of dangerous extra pounds.
But don't start planning any big dinner just yet:At this point,of course,any pill for humans is but a twinkle (闪烁) in the eye of every medicine company's CEO.More tests are to be made,and eventually humans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e test.
But for now,unfortunately,control in diet is still key.
68.What does “such a surprising task” in Paragraph 4 refer to?
A.Eating a lot of food while losing weight. B.Burning fat very quickly.
C.Controlling the diet. D.Having a rich fantasy life.
69.Why did the author say he/she had to be a mouse in Paragraph 4?
A.Because a mouse can lose weight no matter how much it eats.
B.Because the weight losing tests were made on the mouse.
C.Because the mouse has a very good metabolism.
D.Because the author wants to try the food without the enzyme.
70.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show through the last two paragraphs?
A.You can be free of guilt when having big dinners.
B.Scientists cannot find the key to identifying the enzyme.
C .Don't overeat before the test is made on humans.
D.It is unnecessary to control weight at present.
第II卷(共35分)
第一节 任务型阅读(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一个最恰当的单词。注意:每个空格只填1个单词。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横线上。
Like dogs,birds breathe in air and get oxygen to supply body tissues,while fish breathing depends on getting oxygen from water through parts of its body.
However,birds' respiration (呼吸)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dogs and is much more efficient than that of other animals.The lungs take up just 2 percent of a bird's body volume,yet the bird quickly takes in large amounts of oxygen and quickly removes waste and excess heat.
There are actually two respiration systems,internal and external.
The external respiration system uses the lungs and a series of air sacs (袋囊)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body so that the oxygen supply is in direct communication with body parts.Oxygen is taken in and exchanged for carbon dioxide in the blood,then the carbon dioxide is moved out.So far,much like dogs.
However,in an important difference,the air flow in a bird is one way,through a series of tubes and cells,rather than two ways,in and out of the lungs,as it is in dogs.A constant stream of air goes through lungs and then is channeled through the complex system of air sacs,which also help remove excess heat,as well as through hollow bones.The gases are then channeled forward through the lungs again,then through more air sacs,finally ending up in the windpipe,and are expelled from the body.
The air sac system is bigger than the lungs and takes up 15 percent of the chest and belly area.
Meanwhile,the birds' great oxygen needs are also handled by the internal breathing system.
The oxygen,stored primarily in body fat tissue,is burne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ell respiration.This process produces both muscular energy and heat.
How does a bird breathe?
Ways to get oxygen ▲For birds and dogs,by breathing in air▲For fish,from 71.     through its body
Two 72.     system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xternal respiration system ▲Using the lungs and a series of air sacs▲To communicate with body parts 73.    
74.     sac system ▲Bigger than the lungs▲Taking up a 75.     part of the chest and belly area
76.     of bird breathing A stream of air▲going through lungs without 77.    ▲being channeled through the complex system of air sacs and through 78.     bones▲being 79.     forward through the lungs again,then through more air sacs▲80.     in the windpipe and are expelled from the body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作为中学生,你肯定经历过多次考试,体验过成功,也遭遇过失败。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内容,简要概述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对考试失败的两种态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说明你的观点。
态度一 态度二 你的观点
当考试结果不如人意时,情绪低落,丧失信心,不再继续努力。 当考试失败时,分析并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自己,增强自信,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失败乃成功之母……
要求:1、词数:150左右;
2、可根据内容要点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已经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 have all taken examin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a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英语参考答案
听力
1~5 CBBCC 6~10 ACBCA 11~15 CCCAC 16~20 CBCCB
单项填空 21-25 DAACC 26-30 DABAB 31-35 DCADC
完形填空
36-40 CADBD 41-45 CADBC 46-50 ACBAD 51-55 CBADB
阅读理解
56-59 CBAA 60—63 CBDA 64—67 BCDA 68—70 ABC
任务型阅读
71.water 72.respiration 73.directly 74.Air 75.small 76.Process 77.stopping/stop 78.hollow 79.channeled 80.finishing/stopping
One possible version
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 have all taken examin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and experienced success as well as failure.Different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failure in the exams.
Some of us become low in spirits in face of failure, while others are so disappointed that they don’t want to make further efforts in their studies.As a result, their studies go from bad to worse as time goes on.
Fortunately, some students take quit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ir setbacks.They spare no efforts in analyzing the cause of their fail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encourage themselves to become more confident so that they won’t repeat their mistakes in their later examinations.
As far as I’m concerned, I believe that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So long as we can find out the root cause of our failure and step up our efforts to improve our ways of learning, we can surely make great progress and turn our dream into reality.
(150 words)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物理(选修)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电子秤使用的是( )
A.超声波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温度传感器 D.红外线传感器
2. 发电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
A.安培 B.赫兹
C.法拉第 D.麦克斯韦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这样表述: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 )
A.跟穿过这一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成正比
B.跟穿过这一闭合电路的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C.跟穿过这一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D.跟穿过这一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量成正比
4. 用图示装置进行电磁感应实验,下列操作不能形成感应电流的是( )
A.电键闭合和断开的瞬间
B.电键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C.电键闭合后线圈A在B中插入或拔出
D.电键只保持闭合
5.一个闭合线圈放在变化的磁场中,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若仅将线圈匝数增加为原来的2倍,则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变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L为一个自感系数大的自感线圈,开关闭合后,小灯能正常发光,那么闭合开关和断开开关的瞬间,能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 )
A.小灯逐渐变亮,小灯立即熄灭
B.小灯立即亮,小灯立即熄灭
C.小灯逐渐变亮,小灯比原来更亮一下再慢慢熄灭
D.小灯立即亮,小灯比原来更亮一下再慢慢熄灭
7.下列数据中不属于交变电流有效值的是( )
 A.交流电表的示数       
B.灯泡的额定电压
C.电容器的耐压值       
D.保险丝的额定电流
8、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所产生的交变电流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在t1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达到峰值
B、在t2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达到峰值
C、在t3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达到峰值
D、在t4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达到峰值
9、如图所示,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4πrad/s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象如图,则( )
A、交变电流的频率是4πHz B、当t=0时,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
C、当t=0.5s时,e有最大值 D、交流电的周期是0.5s
10.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圆形导体环.规定导体环中电流的正方向如图a所示,磁场方向向上为正.当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按图b变化时,下列能正确表示导体环中感应电流变化情况的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1.美国科学家Willard S.Boyle与George E.Snith 因电荷耦合器件(CCD)的重要发明营区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CCD是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的传感器。下列器件可作为传感器的有
A.发光二极管 B热敏电阻 C霍尔元件 D干电池
1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匝,副线圈匝数匝,原线圈电压,负载电阻,I 不计电表对电路的影响,各电表的读数应为
A. 读数为0.05A
B. 读数为311V
C. 读数为0.5A
D.V2 读数为31.1V
13.如图4-2-6,竖直放置的长直导线ef中通有恒定电流,有一矩形线框abcd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在下列情况中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
A、导线中电流强度变大 B、线框向右平动
C、线框向下平动 D、线框以直导线ef为轴转动
14.发电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U1,发电厂至学校的输电线电阻为R,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学校输入电压为U2,下列4个计算输电线上功率损耗的式子中,正确的是( )
A、U12/R B、(U1-U2)2/R C、 D、
三、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每题4分,共计8分。
15.如图所示,桌面上放一单匝线圈,线圈中心上方一定高度处有一竖立的条形磁体。当磁体竖直向下运动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将 ▲ (选填“变大”或“变小”)。在上述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了0.2Wb,经历的时间为0.5s,则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 V。
16. 如图表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 A
四.计算题。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15分)如图4-3-9所示,在匀强磁场(B=0.2T)中,用恒力F作用在电阻为0.5Ω的金属杆ab上,杆以速度v=5m/s匀速向右平移,R=1.5Ω,导轨间距L=0.2m且光滑并电阻不计,求
(1)此时ab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于多少伏?
(2)通过ab杆的电流和方向?
(3)恒力F的大小?
18、(12分)有一台发电机通过升压和降压变压器给用户供电,已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是20kW,输入端电压为400V,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1﹕5,两变压器之间输电导线的总电阻R=l.0Ω,降压变压器输出电压U4=220V,求:
(1)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2)通过输电导线上的电流
(3)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3﹕n4;
(4)输送电能的效率多大
19.(9分)均匀导线制成的正方形闭合线框abcd,每边长为L,总电阻为R,总质量为m将其置于磁感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上方h处,如图所示.线框由静止自由下落,线框平面保持在竖直平面内,且cd边始终与水平的磁场边界平行.重力加速度为g.当cd边刚进入磁场时,
(1)求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2)求cd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
(3)若此时线框加速度大小恰好为,求线框下落的高度h应满足什么条件
 
高二物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D A A C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C AC AB BCD
15.变大 ; 0.4V ;
16. 5A ;
四.计算题。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1)0.2V (2)0.1A (3)0.004N
18、(1)2000v (2)10A (3)199/22 (4)99.5﹪
19. (1) (2) U=
(3) 当a=,方向向下时
当a = ,方向向上时
A1
V1
A2
图4-2-6
图4-3-9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文) 2012、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命题“.”的否定为 ▲ .
2. 已知集合,,,则实数 ▲ .
3. 函数的定义域是 ▲ .
4.设函数 ,则= ▲ .
5. 已知集合,则= ▲ .
6. 函数的值域是 ▲ .
7. 不等式的解集为 ▲ 
8. 已知函数 ▲ 
9.若函数是上的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为 ▲ .
10. 已知条件,条件,则是 ▲ 条件.
11. 已知集合,,若,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12. 已知函数()的图象过定点,则点的坐标为 ▲ .
13. 设,,,则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 ▲ .
14. 方程的实数解的个数为 ▲ .
二、解答题(每小题 15分,共 9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本题满分14分)
化简求值:(1) 已知,求;
(2) .
16. (本题满分14分)
已知集合,集合.
(1) 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 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7. (本题满分14分)
设函数
(1)求的值; (2)若,求
18、(本题满分16分)
已知奇函数定义域是,当时,.
(1) 求函数的解析式;
(2) 求函数的值域;
(3) 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19. (本题满分16分)
已知.
(1) 求函数的定义域;
(2) 试判别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20. (本题满分16分)
(1) 求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 已知函数(是常数,且)在区间上有最大值,最小值,
求实数的值.
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答题纸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六小题,共计90分。
15、(本小题满分14分)

16、(本小题满分14分)
17、(本小题满分14分)
18、(本小题满分16分)
19、(本小题满分16分)
20、(本小题满分16分)
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文)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 2. 2 3. 4. 2 5. 6.
7. 8. 9. 10. 充分不必要 11.
12. 13. 14. 2
二、解答题,每小题 15分,共 90 分.
15.解: (1) ; …………………………………………7分
(2). …………………………………………14分
16.解: (1)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7分
(2)实数的取值范围为.…………………………………………14分
17. 解:(1)因为,所以 ……………………4分
(2) ⅰ)若,则,即,
而,所以的值不存在; ……………………10分
ⅱ)若,综上得……………………14分
18解: (1)函数的解析式为;…………………………5分
(2)函数的值域为; …………………………………………12分
(3)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6分
19.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8分
(2)奇函数………………………………………16分
20.解:(1)最大值为6;最小值为-2;………………………………………10分
(2)………………………………………16分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4页,包含填空题(第1题—第14题)、解答题(第15题—第20题)。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班级学号
………………………………装………………………………………订……………………………………线………………………………………………
―――――――――――――――――――――――――――――――――――――――――――――――――――――――――――――――
………………………………装………………………………………订……………………………………线………………………………………………
―――――――――――――――――――――――――――――――――――――――――――――――――――――――――――――――
………………………………装………………………………………订……………………………………线………………………………………………
―――――――――――――――――――――――――――――――――――――――――――――――――――――――――――――――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理科)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6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的值为 ▲ .
2、已知向量,若,则__▲____
3、若向量满足,且与的夹角为,则= ▲
4、设O是原点,向量对应的复数分别为那么,向量对应的复数是 ▲ .
5、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2,类似地,在空间,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的比为 ▲
6、用这四个数字能组成 ▲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7、在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含的项的系数是 ▲
8、在平面上画条直线,且任何两条直线都相交,任何三条直线都不共点.设这条直线将平面分成个部分,则= ▲ .
9、有6名学生,其中有3名会唱歌,2名会跳舞;1名既会唱歌也会跳舞;现从中选出2名会唱歌的,1名会跳舞的去参加文艺演出,则共有选法___▲_____种
10、如图,在空间四边形中,已知是线段的中点,是的中点,若分别记为,则用表示的结果为 ▲ .
11、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AB,
BC中点,则三棱锥B—B1EF的体积为 ▲ .
12、设,
则的值为 ▲
13、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n行()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
14、设定义子在上的函数满足,若,则的值为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计算步骤.
15、(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复数,且为纯虚数.
(1)求复数;
(2)若,求复数的模.
16、(本题满分14分)
已知是空间两个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设
(1)求,
(2)求向量的夹角。
17、(本题满分14分)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8、(本题满分16分)
2名女生、3名男生排成一排合影留念,针对下列站法,试问:各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⑴2名女生相邻;
⑵2名女生不相邻。
19、(本题满分16分)
已知二项式(n∈N)的展开式中第5项的系数与第3项的系数的比是56:3 .
(1)求的值;(2)求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20、(本题满分16分)
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分别为和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和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求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淮安市范集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理科)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2、 3、 4、 5、1:8 6、18 7、10 8、 9、15
10、 11、 12、-2 13、 14、2
二、解答题:
15、解:(1) …………………………………4分
是纯虚数
,且 ……………………………………………6分
, …………………………………………… 7分
(2) ………………………………12分
………………………………… 14分(注:第二小问直接利用模的性质也行)
16、解:(1) =
(2)
,向量的夹角为
17、证明:(1)当时,左边,右边左边,∴等式成立.
(2)假设当时,等式成立,
即.
则当时,
∴ 时,等式成立.
由(1)、(2)可知,原等式对于任意成立.
18、解:⑴;(2)
19、(1) (2)180
20、解:(1)以D为坐标原点,以为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
,,,

……………………………………6分
异面直线和所成的角的余弦值;……………………………………7分
(2)平面BDD1的一个法向量为
设平面BFC1的法向量为

取得平面BFC1的一个法向量
, ……………………………………14分
∴所求的余弦值为 ……………………………………16分
第11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