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遵守规则 教案含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遵守规则 教案含反思

资源简介

第二框 遵守规则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
能力目标: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
教学重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难点: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
2020年9月以来,河南周口出现了一群以大叔大妈为主的“健走队”,每天早上6点钟左右便集体列队上街,大喊大叫,敲锣打鼓,大声放音乐。无独有偶,在地铁站同样出现了集体跳“广场舞”的队伍。
思考:“健走队”和“广场舞”是遵守规则的行为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过渡:遵守规则需要我们的自觉。如果不能遵守规则,对规则没有认同感和敬畏感。那么,规则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规则就会形同虚设。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遵守规则》。
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探究一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1.阅读教材P27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
提示: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是他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教师总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阅读教材P27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
提示:这两位乘客为了等到同伴上车而阻止火车启动,损害了整列火车上乘客的利益,他们的自由和权利是建立在牺牲别人的权利基础上的,因此受到处罚。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探究二 自觉遵守规则
1.阅读教材P28“探究与分享”。
思考:(1)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
(2)你认为该如何做到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
提示:(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做人准则。人生有许多机会,面临许多诱惑,面对诱惑不动心,身不被物役,心不被金迷,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这是一种难得的定力,没有一定的精神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没有高超的做人修养,是很难坚持的。
(2)许衡心目中的“主”无疑就是自律、自重、自爱,有了这种“主”,便会洁身自好,守住小节,也能保住大节。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教师补充: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也就是说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展示图片:
中国式过马路:靠规则不如靠自己
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观点二: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分组讨论:这三种观点是否正确,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交通规则?
提示: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探究三 维护与改进规则
1.展示图片:
思考:(1)生活中还有类似的行为吗?
(2)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你有什么解决方案?
提示:(1)随地吐痰,在喷泉池里洗手等。
(2)①请相关工作人员批评教育他们。②我会告诉他们正确做法。
教师总结:维护社会规则,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还应该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当然,我们在善意提醒别人时要注意有“礼”、有“理”、有“节”。只有人人相互帮助,相互提醒,遵守规则,才能维护规则的尊严,才能使规则真正保障每个人的利益。
2.阅读教材P31的“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说说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提示:示例:新版《中小学生守则》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并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等。又如刑法修正案(九)进一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对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等九个罪名的刑罚规定作出调整,取消死刑。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就需要被改进或者废除。
3.阅读教材P31“拓展空间”。
思考:(1)明确网购“后悔权”,有什么积极意义?
(2)“七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给你怎样的启发?
(3)针对网店店主所说的现象,你认为应如何进一步完善规则?
提示:(1)①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利益。②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消费者的信心。③促使经营者与消费者实现双赢,促使消费环境健康有序发展;等等。
(2)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3)应该对“七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则进行改进,进一步明确不适用退货的商品范围和商品完好的标准,引导消费者正确行使“后悔权”,以维护经营者的利益,减小“七天无理由退货”给经营者带来的损失。
教师总结: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觉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本节内容涉及知识点比较多,每个活动都针对具体知识点展开;由于本框题教材的“探究与分享”部分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所以设计活动时多以本课背景材料为主。在维护规则部分,应适当安排学生表演规劝他人遵守规则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体验明白与人沟通要讲究技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