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明确生命来之不易,树立珍惜生命意识,担当起自己的使命,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做出更大贡献。
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进一步认识自己,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重点
生命有接续
难点
生命有接续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复习检测
现代家庭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家庭结构的类型有哪些?
怎枯构建和谐家庭?
导入新课:图片展示: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出示学生目标:
(1)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养成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2)珍惜生命,增强感恩生命的意识。(重点)
(3)认识人类生命的接续性,提高对生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重点)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倾听并思考
齐读学习目标,理解本节内容
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生命有时尽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教材主要内容。
材料分析:
有一天,我在楼下玩的时候,碰巧下雨了,我就躲在房子下面避雨。突然,我看到一些黑黑的小东西,原来是一群小蚂蚁正在搬家。它们头上都顶着一些食物、蚂蚁卵,它们一个挨着一个,生怕食物和蚂蚁卵会掉在地上。我逆着它们走来的方向,看见它们的家都被水淹没了。它们正在奋力地抢救着自己的食物和保护自己的生命,蚂蚁们团团围住剩下的食物,浩浩荡荡地前进,我似乎听到了它们齐心协力的口号声……冒着大风大雨向另外一个家爬去,生怕自己受到任何伤害。
思考:(1)蚂蚁为什么要努力保护食物和自己的生命?你从蚂蚁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说说你所知道“最长的生命”?
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
探究与分享:
(1)她们的分享使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师总结:生命来之不易。
(2)指纹:你怎样理解生命?
教师总结:生命是独特的。
(3)影片《返老还童》于2008年12月1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率先放映。电影讲述了本杰明·巴顿这个怪人,他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竟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后越活越年轻倒着成长的奇怪生命轨迹。
世界上真的存在“返老还童”现象么?你怎么看待我们生命的时光?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教师总结:生命是短暂的。
探究与分享
“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你的回答是什么?
教师总结: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地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目标导学二:生命有接续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初步掌握本目知识。
材料分析:《一片叶子落下来》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地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1)旧的叶子掉落下去,新的叶子生长出来,这告诉我们什么?
(2)“他再也不知道,他这片无用的干枯叶子将跟水混合起来,让这棵树长得更强壮。”这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总结: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3)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摘自《中华世纪坛序》
请说说对材料的感受。
教师总结: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4)生命对我们而言,包括哪些内容?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拓展延伸:
2016年5月25日凌晨,钱钟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钱家家风再次引发网友点赞。以国学大师钱穆、钱钟书等为代表的钱家的家风,就是好读书、重教育。这种好读书的家学渊源相传至今,钱玄同父子、钱均夫父子、钱穆叔侄、钱学熙父子等钱氏后代,都是勤奋好学的典范。
钱氏后代都继承了钱氏的家风,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家谱的意义:
1)体现了生命的传承和接续
2)人类生命不断发展
3)血脉的传承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学生阅读材料,结合自身的感受谈体会
学生分析材料,尝试交流体会,如: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偶然性中产生的,它是我们自己的幸运。
学生分析如: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学生回忆电影节目,结合教材,尝试得出结论:生命是不可逆的。
学生分析探究,交流汇报如: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学生尝试分析:生命虽然有时尽,生命也有接续。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学生借助教材回答: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学生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生命有延续。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能够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提升。
通过材料分析的设置,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自然而然的引出问题:生命可以永恒吗?引出主题。
探究与分享的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明确生命来之不易。
通过出示指纹,使学生明确生命如同指纹,具有独特性。
由电影《返老还童》,引导学生分析生命是否可以返老还童,从而明确生命的不可逆性。
由名人名言,使学生明确生命的短暂性。
通过探究与分享,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死亡,从而更加热爱和珍惜生命。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
通过材料:一片叶子落下来,使学生在分析树叶生长落下的过程中,对比生命,从而得出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从而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
通过出示钱钟书家风,引导学生对家风有所了解,并明确其意义,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检测目标
1、“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句话告诉我们(

A、生命是短暂的
B、生命是不可逆的
C、生命是来之不易的
D、生命是独特的
2、“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说明了(

A.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帆风顺的
B.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
C.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且生命是短暂的
D.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
3、下列不属于生命的特点的是(

A、生命是短暂的
B、生命是自然的
C、生命是独特的
D、生命是不可逆的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了生命可否永恒,知识了生命的特点,明确了生命有延续。望同学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