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10.2活出生命的精彩单元四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过程与方法: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知识与技能: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复习检测人为什么而活着?什么样的生命才是值得的?为什么说生命是独特的具体的?导入新课:图片欣赏说说上面图片中的人的生命精彩吗?出示学生目标:(1)认识到生命需要充盈的原因和做法。(2)把握“生命拒绝冷漠”的原因,学会关爱他人和社会。(重点)(3)正确认识人生的平凡与伟大,学会在平凡的岗位上活出生命的精彩。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学生分析如:图中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绽放着对生命的热情,努力活出生命的精彩!齐读学习目标,理解本节内容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贫乏与充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并整理知识点。材料分析:(1)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和许许多多的人相遇。他们曾经有过怎样的经历?又有哪些生命故事?(2)什么原因会影响生命的质量?(3)寒假快到了,你想怎么过呢?(4)我们怎样做生命才会得到滋养和充盈?教师总结: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时,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目标导学二:冷漠与关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初步了解教材主要内容。材料分析:生命拒绝冷漠材料一:35岁女子地铁口晕倒死亡 50分钟无人急救:2014年,深圳IBM公司一名年仅35岁的女项目经理梁娅突然倒在了深圳地铁站出口的台阶上,有7位市民从旁边经过,有的看了看就走了。一直无人救援,事发近50分钟后,被赶去现场的120急救人员认定为已经死亡。50分钟的等待,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算漫长,但是,对于一个身处危险,急需救助的人来说,50分钟的等待时间,足以决定生死。路人的冷漠带来了什么后果?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材料二:墙上的咖啡一日,我和朋友在洛杉矶附近威尼斯海滩一家有名的咖啡厅闲坐,品着咖啡,这时进来一个人,在我们旁边那张桌子坐下。他叫来服务生说:“两杯咖啡,一杯贴墙上。”他点咖啡的方式令人感到新奇,我们注意到只有一杯咖啡被端了上来,但他却付了两杯的钱。他刚走,服务生就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上面写着“一杯咖啡”。这时,又进来两个人,点了3杯咖啡,两杯放在桌子上,一杯贴墙上。他们喝了两杯,付了3杯的钱,然后离开了。服务生又像刚才那样在墙上贴了张纸,上面写着“一杯咖啡”。似乎这种方式是这里的常规,却令我们感到新奇和不解。几天后,我们又有机会来这家咖啡店,当我们正在享受咖啡时,进来一个人。来者的衣着与这家咖啡店的档次和氛围都极不协调。一看就是个穷人。他坐下来,看看墙上,然后说:“墙上的一杯咖啡。”服务生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给他端上咖啡。那人喝完咖啡没结账就走了。我们惊奇地看着这一切,只见服务生从墙上揭下一张纸,扔进了纸篓。此时,真相大白,当地居民对穷人的尊重让我们感动。咖啡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需要指出的是,当我们享受任何美好的东西时,也许我们都应该想到别人,有些人也喜欢这样的东西,却无力支付。再说说那位服务生,他在为那个穷人服务时一直面带笑容。而那位穷人,他进来时无须不顾尊严,讨要一杯咖啡,他只需看墙上。我记住了那面墙,它反映了小镇居民的慷慨和对别人的关爱。(2)你会点一杯咖啡贴在墙上么?为什么?(3)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4)为什么生命拒绝冷漠?3、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2)如何拒绝冷漠,善待他人?教师总结: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目标导学三:平凡与伟大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三目,初步掌握基本内容。了解保尔·柯察金的故事,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理解生命。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奋斗,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虽然他曾经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名利地位,只想多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党叫他修铁路,他去了;党调他当团干部,他去了,而且都是豁出命来干。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牺牲爱情。他爱丽达,但受《牛虻》的影响,要“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所以按照《牛虻》的方式来了个不告而别。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够继续为党工作。正像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思考:伟大在于什么?为什么?教师总结: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3、探究与分享:(1)铁路巡守员和大客车司机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是“最美”的?(2)平凡人应该怎样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3)生命怎样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教师总结: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交流。尝试回答如: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学生借助教材回答,如: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时,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学生认真阅读材料一,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交流冷漠的后果……学生认真阅读材料二,在感受真情的基础上,借助教材归纳回答,如: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学生观看教师出示的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互相交流,如:扶盲人过马路,义务献血,等等。举手交流如: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学生阅读教材第三目勾画知识点。学生借助教材分析材料,并回答,如: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学生交流: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便以下边的讨论探究。通过名人名片的展示,既形象生动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又自然的引出什么样的原因影响生命的质量,使问题得出顺理成章。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怎样使生命充盈,即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旨在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一的设置,引导学生理解冷漠的后果。材料二:墙上的咖啡,则是从正面选取材料,引导学生感受关切的作用。两则材料,一正一反,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冷漠和关切的对比教育,进一步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关切的重要意义。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举例,引导学生自觉的从小事做起善待他人,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指导学生阅读教学,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利于下边问题的探究。通过保尔事迹材料,使学生明确: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三个问题探究,升华主题。检测目标1、列关于平凡与伟大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数人的生命是默默无闻的,这样的生命没有很大的意义B.生命平凡,很难创造出伟大C.伟大在于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D.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闪耀伟大2、一名170斤重农民工不慎从3米高脚手架上摔下,一名50岁的女子见状快速伸手接住其头部,两人都倒地,男子胳膊和膝盖受伤,女子则被严重砸伤。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遇到危险不顾一切救人天经地义B.无私地伸手援助会让人倍感温暖C.保全自身生命是对生命的尊重D.见义勇为定能获得社会丰厚回报3、“最美爸爸”黄小荣从近5米高的堤坝上一跃而下,忍着右跟骨粉碎性骨折的剧痛,爬行10多米救起落水的孩子,他的事迹感动你我、感动整个富春的大地。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懂得()A.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生命B.要肯定、尊重自己的生命就不要善待他人的生命了C.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D.牺牲了自己就不能延伸生命的价值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了三组词语: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愿同学们能够拒绝贫乏,充盈生命,拒绝冷漠,关切他人,使生命从平凡中闪耀伟大,从而活出生命的精彩!谈收获和体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