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48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48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1课时
延续文化血脉
道德与法治
合作探究
导入新课
这个节日,你熟悉吗,你知道这个传统节日的由来吗?
合作探究
清明结的由来
合作探究
探究与分享:
视频提到“清明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早已根植进入了中国人的内心”
,结合当地的清明习俗,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合作探究
探究新知
板块一:中华文化根
观看图片,分析问题:
1
除清明节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2
在这些节日中,你和家人是如何度过的?
3
这些节日,向我们传递了哪些文明?
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

“那达慕”是蒙古族人的节日,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现在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会举行那达慕大会。
②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2014年11月11日望果节经闲务院批准列人第四批国家级丰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③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今天“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
④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从此,人们就把这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中国人过春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合作探究
“家”依旧是维系所有中国人的地方,中国人一生受到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人的成长影响巨大,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的影子,而“家”显然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是中国人内心最深处的根,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春节回家过年,这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堪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集体迁徙。他们都有一个信念“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那是家的驱使,那是家人的期盼。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春节家人团聚有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
知识拓展
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我在故宫修文物》片段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观看视频,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回答下列问题:
1
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有没有必要进行保护?
2
文化与文明有着怎样的关系?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中的积极成果作为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便是文明。
人类文明从来是以进步文化为基础,没有进步文化,就不会有文明的发展。
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截至2020年底,我国拥有37处世界文化遗产,4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有3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
个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入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2021年5月2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发掘收获颇丰,截至目前,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已出重要文物一千余件。此外,三星堆遗址将联合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建设三星堆国家遗址公园。
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合作探究
探究与合作
结合视频,分工合作:
小组分工,分类列举我国传统文化在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表现。
合作探究
探究与合作
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穿越时空焕发现代活力
合作探究
感受文化魅力
2020年8月,河南郑州一学校太极课间活动,以武养德以武励志
合作探究
感受文化魅力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先若后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罗列了世界历史上曾经存在的20多种文明形态。这些古代文明中的大部分都已经消失,唯有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而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形态。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知识提炼:
请在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及传承的原因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成果。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文化创新,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孕育出来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文化。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观看材料,感悟文化自信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2006年3月21日至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活动间隙,普京还以私人名义专程造访位于河南登封的少林寺。普京原来是个中国通,十分痴迷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才会对少林寺的镇寺之宝——“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产生浓厚兴趣,释永信大和尚适时向他介绍了此碑的来历与寓意后,普京不断点头,对中国文化深表认同。
合作探究
知识归纳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观看图片,结合刚刚学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谈一谈我们应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自2002年起,我国每年举办“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旨在激发各国青年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增强世界对中国语言与中华文化的理解。“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已经成为国际人文交流领域重要的品牌活动,被誉为连接世界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截止2019年12月,中国已在162个国家(地区)建立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孔子学院自创办以来,累计为数千万各国学员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提供服务,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
合作探究
知识归纳:
1
了解: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中的积极成果作为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便是文明。
人类文明从来是以进步文化为基础,没有进步文化,就不会有文明的发展。
2
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合作探究
知识归纳
4
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1)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合作探究
知识归纳
5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板块二:美德万年长
上述文化传承了怎样的中华美德?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
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的五个“绝不答应”,掷地有声!
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丑化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歪曲和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和丑化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
·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通过霸凌手段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中国、改变中国的前进方向、阻挠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努力,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破坏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和发展权利、破坏中国人民同其他国家人民的交流合作、破坏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
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2021年7月,下列细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美德?
爱国情怀
和乐风范
处事准则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的原因、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
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中华美德的力量
合作探究
知识拓展
2021年7月,你听说过这件事吗?
合作探究
河南网友搞笑演绎鸿星尔克直播间“野性消费“
知识拓展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网友纷纷购买鸿星尔克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合作探究
知识归纳
1
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和作用
(1)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2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爱国情怀、奋进品格、和乐风范、高尚情操、道德规范、处世准则等等。
合作探究
知识归纳
3
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1
【2021?河池】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正式通报,自2021年1月25日起,中文正式成为该组织的官方语言。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A.这必将消除不同文化的差异
B.这印证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这体现了中华文化一枝独秀、无与伦比
D.反映了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D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2
【2021?株洲】“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2020年迎新年期间,株洲市许多学校纷纷推出“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大力倡导经典诵读是因为(  )
①诵读经典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
②诵读经典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诵读经典可以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④只有经典才有价值,其它的书都可以不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3【2021?娄底】2021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公布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祝融”的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脉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
②说明中华文化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③彰显了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
④体现着航天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漫情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4

2021?株洲】在上海保利大剧院,由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历时4年创排的民族歌剧《英?雄》震撼亮相,登上了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大舞台。演出结束后,观众纷纷起立致敬,喝彩声、掌声经久不息。《英?雄》以炎陵籍革命先烈何孟雄与妻子缪伯英的故事为蓝本创作而成,生动再现了“英雄”夫妇艰苦奋斗、坚强不屈、不畏牺牲的革命故事。为了让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该剧对中国戏曲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了创新性发展,在学习吸纳世界歌剧元素的同时,保留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在《光明日报》上盛赞,该剧体现了难能可贵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觉醒,昭示出当今中国民族歌剧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英?雄》给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参考答案:
①有利于中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方向,坚守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发展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主旋律;②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③有利于深入挖掘所蕴含的道德观念、精神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有利于激发广大群众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自觉担当,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知导入
课堂小结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