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网络改变世界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网络改变世界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2.1
网络改变世界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
能力目标
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重点
网络对生活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难点
体会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复习检测
请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导入新课: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引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世界因互联网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更加丰富多样。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新课内容:
网络改变世界……
出示学生目标:
(1)了解网络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学会正确应用网络。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倾听并思考
齐读学习目标,理解本节内容
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初步勾画知识。
出示组图,请分析:
结合上页图片和生活经历,说说网络给人际交往方式带来的影响。
网络是如何丰富日常生活的?
教师总结: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导捷。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材料分析:
网络怎样推动经济发展?
教师总结: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网络是怎样推动政治发展的?
教师总结: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网络对文化科技有哪些影响?
教师总结: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网络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
教师总结:(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4、探究与分享:
根据你的经验,物联网还有哪些常见的应用?
教师讲解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目标导学二:警惕网络陷阱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知识点。
材料分析: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结合实例分析网络谣言的危害。
(3)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教师总结如:一方面,我们要呼吁民众提升社会责任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另一方面,更需要有关部门克服懒政的问题,信息透明、及时发声,并斩断网络谣言背后的利益链条。
(4)拓展:网络诈骗常见手法:
手法一,以购物为由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建立虚假购物网站或在知名购物网站上发布虚假信息,以“底价品”“走私货”“慈善义卖”等名义吸引消费者先付款等手段骗取钱财。
手法二,以网站提供“六合彩特码”或在线注册观看淫秽品等方式,诱骗网民交费。
手法三,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要求先交纳税款。
手法四,以“招聘”
为由,套取求职者信息,向其亲朋好友实施诈骗;或向求职者索要押金。
思考:防诈骗手段有哪些?
读漫画,分析问题: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2)下列信息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网络世界,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学生阅读三则图片,从不同角度分析领悟,尝试回答问题,如: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学生举例如: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导捷……
学生借助图片和教材,归纳如: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学生分析如: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归纳如: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学生阅读探究与分享,交流如:现代物流管理
通过在物流商品中植入传感芯片(节点),供应链上的购买、生产制造、包装/装卸、堆栈、运输、配送/分销、出售、服务每一个环节都能无误地被感知和掌握……
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危害,如:(1)社会公信荡然无存
(2)造社会恐慌和动荡,对民众心理造成伤害
(3)容易蒙蔽民众,扰乱社会秩序
学生分析交流方法,如:提高警惕,不轻信网络;不在网络上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学生阅读漫画,交流分析如: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学生阅读表格,分析如:
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通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使学生对本目知识有所了解。
通过三组数据出示,引导学生分析网络的具大作用,从而总结出网络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使知识变得形象
生动,易于理解和掌握。
通过图片展示网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形象的明确:网络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网络上政治交流平台的展示,使学生形象的感知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通过选取典型的文化科技方面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网络对文化科学的影响,使较为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同时也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易于理解和掌握。
探究与分享环节,从新兴名词:物流管理及物联网的介绍,拓展学生视野,同时利用高科技调动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与探究的热情。
通过学生自主勾画知识点,为下边问题探究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材料分析,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从而进一步引出谣言的危害及正确防范谣言等知识。
通过拓展:网络诈骗常见手法的展示,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防范意识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以漫画的形式展示沉迷网络的影响,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乐于参与教学,也使学生有话可说。
通过出示中华民人共和国工业信息化部展示的数据,真实的使学生感受到网络时代,个人信息容易被侵犯的事实,从而提高防范意识。
检测目标
1、近年来,搜索引擎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问题饱受诟病。如一些搜索结果所对应的服务商资质不全,甚至弄虚作假;有的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主动提供含有虚假信息的搜索结果。这表明(

A.
网络信息不必真实
B.
搜索引擎都是无用的
C.
网络信息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D.
必须依法追究搜索引擎的责任
2.心理专家指出,网络在生活中,而非生活在网络中,避免上网成瘾,青少年要(

A.利用网络技术延伸人际交往
B.增强网络交往的间接性、隐蔽性
C.增强自制力,做网络的主人
D.提高抗诱惑能力,远离网络
3、网络交往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这是因为(

A.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
B.网络交往改变了角色
C.网络交往超越了时间
D.网络交往改变了对象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也存在着陷阱,希望同学们能够理性应用网络。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