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正常情况下,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
A.一个四分体上 B.一个DNA分子的双链上
C.一个染色体组中 D.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2.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下列细胞与本物种体细胞DNA分子数目相同的是:( )
A.精子 B.精子细胞 C.精原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
3.下面是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 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D.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个体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4.在右图所示的基因与性状之间关系的概念图中,③和④分别表示:( )
A.显性性状、显性基因 B.相对性状、等位基因
C.隐性性状、隐性基因 D.显性性状、隐性基因
5.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过程经过:( )
A.分析→假设→实验→验证 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C.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6.将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种子各200粒混合后均匀播种在适宜的环境中,待它们长成植株后,再将高茎豌豆植株所结的480粒种子播种在适宜的环境中,长成的植株:( )
A.全部为高茎 B.全部为矮茎
C.高茎360株,矮茎120株 D.高茎240株,矮茎240株
7.完成下列各项任务,依次采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 )
①检验杂种一代的基因型
②提高作物抗病品种的纯度(抗病是显性性状,不抗病是隐性性状)
③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或隐性
A.杂交、自交、测交 B.测交、自交、杂交
C.测交、测交、杂交 D.测交、杂交、杂交
8.红色长果番茄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从理论上分析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比例为:( )
A.1∶0   B.1∶1   C.1∶1∶1∶1   D.3∶1
9.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A.TtBb×ttBb B.TtBb×Ttbb C.TtBB×ttBb D.TtBb×ttBB
10根据右图,指出下列哪项叙述与图示不符:( )
A.该细胞不会存在于动物的卵巢中 B.细胞所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D.该细胞的生物可能是雄性动物
11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女性一个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
B.男性一个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D.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染色体
12.下列关于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1、2、4、7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1、3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7、8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D.果蝇的基因组可由1、2、4、5、8的DNA分子中的基因组成
13.将硝化细菌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 )
A.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B.四种含氮碱基C.八种核苷酸 D.两种核糖
14.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15.某双链DNA片段含腺嘌呤25个、胞嘧啶35个,则该DNA片段共含有碱基的数量是:( )
A. 50 B.60 C.70 D.120
16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DNA经高速离心分离,右下图~为可能的结果,黑色带的宽窄代表DNA量的多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⑤
B.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① C.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科网
D.实验中应该不会出现④的情况
17.艾弗里实验:①S型菌的DNA加DNA酶充分混合后与R型菌混合培养;②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③S型菌的蛋白质与R型菌混合培养;④S型菌的多糖与R型菌混合培养。预期培养结果依次是:( )
A.R型菌、S型菌、R型菌、R型菌 B.S型菌和R型菌、R型菌、R型菌、R型菌
C.R型菌、R型菌、R型菌、S型菌和R型菌 D.R型菌、S型菌和R型菌、R型菌、R型菌
18.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然后用这两种细菌分别培养噬菌体使其做上标记并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他们发现:放射性物质出现在:( )
①35S标记的是在上清液中 ②32P标记的是在上清液中
③35S标记的是在沉淀物中 ④32P标记的是在沉淀物中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9.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共同点是:( )
A.它们中的一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的 B.它们所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C.它们的形状、大小、结构一般都是相同的
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
20.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一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对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种类及转运的氨基酸种类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tRNA种类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一定改变
B.tRNA种类不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不一定改变
C.tRNA种类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不一定改变
D.tRNA种类不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一定改变
2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维持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的方式是:(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2.某男子既是色盲又有毛耳(毛耳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这个男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及毛耳基因的存在情况是:( )
A.在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一个色盲基因和一个毛耳基因
B.在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一个色盲基因或一个毛耳基因
C.在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和两个毛耳基因
D.有1/2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色盲基因,有1/2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毛耳基因
23某学习小组发现一种遗传病在一个家族中发病率很高,通过对该家族中一对夫妇及其子女的调查,画出了遗传图谱(见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 )
A.这种遗传病的特点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B.子女中的缺陷基因也有可能来自父亲
C.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D.该遗传病的基因可能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
24.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基因在X染色体上。双亲中的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F1中,雌果蝇眼色与亲代雄果蝇相同,雄果蝇眼色与亲代雌果蝇相同,则亲代雌果蝇、雄果蝇、F1代中雌果蝇、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
A.XaXa、XAY、XAXa、XaY B.XAXa 、XaY 、XAXa、XAY
C.XaXa、XaY、XAXA、XAY D.XAXA、XAY 、XaXa、XaY
25.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表兄妹婚配,生了一个既有白化病(基因a)又有色盲(基因b)的小孩。这位表兄的基因型、已生小孩的性别和再生一个小孩患两种病的概率依次是:( )
A.AaXBY、男孩、1/4 B.AaXBY、男孩、l/16
C.AAXBY、女孩、l/16 D.AaXbY、男孩、1/16
26.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B.生物进化和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都是种群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群的基因库
27.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 )
A.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 B.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C.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 D.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28.优生学是利用遗传学原理改善人类遗产素质、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一门科学。以下属于优生措施的是:( )
①避免近亲结婚 ②提倡适龄生育 ③选择剖腹分娩 ④鼓励婚前检查 ⑤进行产前诊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29.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该种群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是:( )A.30%、20% B.45%、55%   C.50%、50%   D.55%、45%
30.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各基因型繁殖能力相同,则第四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的情况是:( )
A.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
B.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
C.两者都变化 D.两者都不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病的系谱图(设该病受一对基因A、a控制),请回答:(7分)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
(2)Ⅱ5和Ⅲ9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3)Ⅲ10的基因型可能是 ,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
(4)如果Ⅲ10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则不宜生育,因为出生病孩的概率为 。
32. (8分)下图的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___,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_______。
(2)A细胞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_____个DNA分子,属于___________期。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染色体暂时加倍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7分)仔细阅读图一和图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中下列编号所代表的中文名称:
④___ ___;⑨_____ ___。
(2)图二所示过程叫 。此过程必须遵循 原则。
(3)若用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释放出来的3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
(4)假如图二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一次,则新形成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 。
(5)图二中的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C,则DNA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 。
A.1/2 B.1/2n-1 C.1/2n D.1/2n+1
34、(18分)右图为某一植株体细胞中部分基因的组成情况,控制植株花色的全部基因包含其中,Aa为控制花色基因中的一对。现在科研人员选取甲、乙两株这种植物让其杂交,F1全部开紫花;F1中部分紫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紫花与白花的比例接近9∶7。请分析回答:
(1)基因A、a是一对等位基因,其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2)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是否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填“是” 或“否”)
(3)若亲代甲、乙植株是基因型不同的杂合紫花植株,则甲、乙植株的基因型是 。基因型为 的紫花植株测交后代表现为紫花:白花=1∶3,将该紫花植株自交,理论上子代紫花植株中纯合体占 。
(4)人们在种植时发现,这种植物极易患花叶病。已知花叶病是由花叶病毒感染导致的,但不清楚花叶病毒的核酸种类,现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健康生长的植株、花叶病毒样本、DNA水解酶、其他必需器材。
实验步骤:
①选取20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植株,等量分成a、b两组。
②用苯酚溶液处理花叶病毒,并将其蛋白质和核酸分离,获取核酸。
③用 处理部分获取的核酸。(2分)
④用处理过的核酸稀释液喷洒a组植株,用 喷洒b组植株。
⑤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及结论:①若a、b组植株都出现花叶,则病毒的核酸是 。
②若仅b组植株都出现花叶,则病毒的核酸是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部变了质。这实在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结识的批评家,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的高手,几乎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作为批评界的一员,反躬自问: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
画是有形的诗,讲究直觉与意境。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诗与思是宿敌。柏拉图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诗人对他也没有好感。儒家诗圣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颇为不屑地批评说:“道它作甚 ”言下之意是很无聊很没有意思。
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语言表达的障碍,言不由衷是态度虚伪,词不达意是水平欠佳,言不尽意是效果有限。“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话语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卦象的延伸就是画,东汉刘熙解释说:“画,挂也。”古文挂、卦,音同义同而形似。这意味着古人认为画画比说话优越。
批评文章通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自然。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批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不引经据典,批评就成了知心话,说多了则假。这样的文本,又会被认为没有深度。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便指责批评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普通画家看批评家,也会像老板看老婆,越看越难看。
广义的批评既有指责,也有赞赏。凡是自大的画家无不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于是,偏重赞赏的批评,除了当事人之外,会受到画坛广泛的排斥,斥之为吹捧。反之,对于批评界的指责,画家又以外行为由加以抵制。
批评文章如果是艺术品的说明词,就降格为应用文。批评文章如果把作品视为直观的现实,就成了社会学、文化学的业余议论。批评家如果把作品作为解释的容器,可以装进不同的观念,画家会质疑:那我在哪里
晋唐以来的价值观,看重的是文章,其次是书法,最后是绘画。而今反过来了:画最值钱,书法其次,文章最贱。按照国营牌价,名人一篇文章的稿酬,相当于书法名家在宣纸上写一撇或名画家在画上滴一点。批评家与画家在社会回报上失衡,造成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画家怎能不看轻批评家
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一个二三流画家的几件庸作,批评文章动辄几千字,比苏东坡评论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王维、李思训、吴道子等名家的文字加起来还长。不长就不学术的西式文本摧毁了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怎能让人器重
大画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评,肯定比很多批评家高明。又由于轻文重画是全社会的综合态度,致使进入批评界的一流人物实在是太少。就凭你那几个筋斗翻来翻去,他能看得上眼吗
批评界的内斗削弱了自身。进入学术的前沿地带,批评界的老同事老朋友也很难形成共识,价值判断往往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容易发生冲突,让外界产生一盘散沙的印象。
来源: 彭德《画家为何轻视批评家》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画家轻视批评家”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是有形的诗,批评是无形的思,诗与思是宿敌。
B.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话语往往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
C.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用。
D.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无法让人器重。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思想,卦象的延伸就是画,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
B.批评文章应是对艺术品的评价,但如果只是对艺术品的客观介绍,那就降低了批评文章的品味,成了应用文。
C.从价值观上看,当代的书画价值要远远高于文章的价值,这和晋唐以来中国长期形成的价值观截然相反。
D.大画家都是很有思想的,如果他们能写批评文章,一定会提高批评文章的品格,但是现在真正写批评文章的一流人物实在太少。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其结果是批评文章越来越被画家轻视。
B.画家的作品可以有不经意的败笔,批评文章则不允许出现败笔。
C.画家总是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这无疑增加了批评的难度。
D.批评文章应学习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不应盲目效法西式文本。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题。
梁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洞精党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永和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请以放弟禹为洛阳令,使捕之,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
商薨未及葬,顺帝乃拜冀为大将军,弟侍中不疑为河南尹。及帝崩,冲帝始在襁褓,太后临朝,诏冀与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参录尚书事。冲帝又崩,冀立质帝。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语在《李固传》。
冀用寿①言,多斥夺诸梁在位者,外以谦让,而实崇孙氏宗亲。冒名而为侍中、卿、校尉、郡守、长吏者十余人,皆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马乘遗之,从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守臧婢,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资财亿七千余万。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冀犹以所奏礼薄,意不悦。专擅威柄,凶恣日积,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又讽众人共荐其子胤为河南尹。不疑自耻兄弟有隙,遂让位归第,与弟蒙闭门自守。冀不欲令与宾容交通,阴使人变服至门,记往来者。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过谒不疑,冀讽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因小黄门徐璜,陈灾异日食之变,咎在大将军,冀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帝由此发怒。收冀财货,合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税租之半。散其苑囿,以业穷民。录诛冀功者,封尚书令尹勋以下数十人。
(节选自《后汉书·梁统列传》)
【注】①寿:人名。全名为孙寿,是梁冀的妻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裁能书计 通“才” B.商以让冀 退让
C.融自刺不殊 死 D.讽洛阳令收考授 暗示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冀身为大将军却极为跋扈的一组是( )(3分)
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②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③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 ④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
⑤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 ⑥冀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梁冀杀了吕放之后,又杀了吕放的弟弟洛阳令吕禹和他们家的宗亲、宾客百余人。
B.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马,然后向他借钱五千万。
C.桓帝因为梁冀对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别的礼遇来显示他的崇高地位,可梁冀还觉 得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高兴。
D.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此减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税。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5分)
(2)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山园小梅
林逋①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① 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死后谥和靖先生,所以后世称他为林和靖。他的一生从未做官,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他特别喜爱梅花,几十年在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8. 试分析这首诗中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5分)
答:
9. 这首诗的颔联被人称为“咏梅的绝唱”,你认为这两句好在哪里?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
(三)10、名句名篇默写(6分)
(1)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 ,焚香默坐, 。 ( 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
(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 。( 屈原《离骚》 )
(3)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
(4) ,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 )
第Ⅱ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小上海1972
田洪波
其实,1972年的秋天与往年没什么两样,几阵秋风扫过,便吹黄了绿叶,摇弯了稻穗。
但对于16连的小上海许鸣久而言,母亲病危的电报讯息犹如无垠的稻田,在秋风的吹拂下波浪起伏于他19岁的心间。他扔下刨粪的锄头,面冲西南方向虔诚地跪下,凄惶地向着碧蓝的天宇喊了一声“我的亲娘啊”!
许鸣久是16连为数不多的上海知青,长着一张眼睛含笑的娃娃脸,因此知青们都习惯喊他小上海。
其实这个绰号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小上海为人比较小气,有一次探亲回家,回来时只给同寝室的战友带回八块大白兔奶糖。每月15元的工资收入,他除了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外,就是隔三差五到十几里外的山民家中,采购一些黄豆、花生之类的农产品,宝贝似的寄给上海的父母。
还有一点,知青们也不太买小上海的账。一般田里干活,知青们总能摸到青蛙、泥鳅、黄鳝什么的,尤以小上海抓得最欢。回连队后大伙用锅蒸了吃,小上海总是很在意自己分到的那一份。
小上海的绰号由此在他19岁时传了开来。
小上海秋天回的上海,却是在初冬才回到19连的老巢。
他瘦得几乎没了人样,不到一百斤的身体仿佛随时会被凛冽的寒风刮倒,原本含笑的眼睛已经完全塌陷,这使他看上去有点儿像阿尔巴尼亚人,而且他的唇上蓄了胡须,让他那张娃娃脸多了几分沧桑。
他的左臂上戴了黑纱。
他向队部领导和大家汇报说,他回上海的第二天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倍受打击,几乎一夜就白了头发,他于是每天小心陪着父亲,给他讲连队里的事儿,抚慰父亲心灵上的伤痛,直至假期临近才与父亲抱头痛哭地作别。
这次回来,他没给大家带任何东西,但没人责怪他。
其后的日子,孤苦一人的父亲成了小上海无尽的牵挂,他们开始频繁通信,诉说彼此的思念之情。
这时候的小上海也似乎更小气了。
那会儿的粮食是连队定了量的,个大的每月50斤米,个小的或女同志只有不到40斤。小上海自然就在个小的行列。一天劳动下来,大家常常吃不饱肚子,就有人抱怨着私下里骂娘。
小上海却琢磨着买来大碗,每餐打两次饭。第一碗饭吃过后偷偷把碗洗净,再排队去打第二碗饭。他的把戏很少有人发现,等大家醒过神来时,连队领导已经开始注意地盯住每个人的饭碗了。
北方的冬天经常刮大烟泡。土地连着冰茬很难刨动,这无疑增加了劳动难度,结果在一天夜里,弱不禁风的小上海就被流感击倒了。一连几天高烧不止,还说胡话。
起始,有几个知青战友兴灾乐祸——省吧,这回患病看你怎么省!但连队里有经验的东北战友还是全然不顾这些,一天几趟地往大队合作医疗站跑,自己垫付了药钱,让赤脚医生开回诊病处方,提回来大包大包的中草药,一锅接一锅地煮给小上海喝。服完药,还用一枚铜质小钱,滴上几滴菜油,轻轻为小上海刮背,把小上海刮得哭爹喊娘,全身红紫。然后,用被子把他严严实实捂上,弄得小上海很快大汗淋漓。
几天功夫,小上海就可以下地干活了。那东北战友垫付的药费,也被小上海执拗地一次还清了。但大家发现,大病初愈的小上海更加勒紧了裤带,似要把生病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弄得大家都很心疼他。
也许1972年注定要与小上海过不去。在一个休工的晌午,小上海接到了亲属的电报:父病危速归。小上海看到电报眼泪就在脸上横飞,他几乎是跟头把式地离开的连队。
从连队到车站要走大约十里的路程,大家望着漫天飞雪中踉跄的小上海,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一周以后连队接到了他的信。
他在信中告知了回连队的日程,并希望多去几个人到车站接他。连队领导唏嘘着安排了四个人。
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小上海的身影是那么的单薄,那么的不惹人注目,但大家还是很快发现了他。他臂戴黑纱,肩上扛着军绿色旅行包,旅行包前后沉甸甸地用绳子串在一起,挂在他的胸前和背后。看到连队战友,他嘴唇颤抖,一下子瘫在了地上。
大家急忙上前搀扶他,并帮他从肩上卸旅行包。但小上海却用手护着旅行包:“现在全家都在我身上啊!”接着他就泣不成声了。大家这才断断续续知道,前面旅行包里装着他父亲的骨灰盒,后面背的则是母亲的。
知青战友们几乎是一路走一路哭,才把小上海架回连队的。
傍晚,下工回来的知青战友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没有谁指令,每个人都哭泣着跪在了小上海父母的骨灰盒前。
小上海坚持要为父母守灵三天,并且掏出身上的所有钱,让战友去镇上买来了点心和罐头。
事情也惊动了连队领导。他带领大家选取了一块向阳的墓地,在下葬那天悲怆地对大家说:“知道吗,许鸣久其实不是二老的亲生儿子,他是小时候在车站被拣破烂的老人家抱回去的。”
“鸣久!”有人大声叫出了小上海的名字,然后一双双粗糙的大手紧紧地握了上去。
一时间泪雨纷飞。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上海得病,有人为他买药,有人为他刮背,连队战友们都很关心他,战友情谊可歌可泣。
B.作者在全文的构思上更多的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一层层将小上海的“小气”刻画得淋漓尽致。
C.透过《小上海1972》,我们看到了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具有人道主义素质的作家,用他的小说,为那些善良百姓平凡的生命寻找光明和人性救赎。
D.小说在人物刻画上运用了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将人物表现得真实而丰满,明快而流畅,自然而准确。
E.《小上海1972》平实的语言彰显出鲜活的人物性格。通篇没有“陌生化”的语言,却能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读到一种意味深长的思想内涵,产生一种阅读快感。
(2)知青们为什么叫他小上海?小上海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分)
(3)文章结尾连队领导的一番话有什么作用?(6分)
(4)有人说《小上海1972》展现的是从丑到美的剧烈碰撞,大丑即大美。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梦里不知身是客
清心
长长的静默,风吹叶落。1973年3月6日,81岁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带着满腔遗憾和对中国无与伦比的思念与眷恋,永远闭上了双眼。自此,她倾情热爱的第二故乡——中国,与她天各一方。
1972年5月,收到拒绝她访华的回信时,赛珍珠衰老孤独的身体如同深秋的雨布,顷刻瑟瑟成薄凉。只是,误会也好,曲解也罢,甚至连那些常人难以接受的人身攻击,亦不能动摇她的“中国心”。她对中国的感情如同种子发芽生根,早已渗透到骨子里。
赛珍珠一生中的前40年,除去回美国上大学的4年和读硕士学位的两年,均在中国度过。她自小跟一位姓孔的先生学习“四书五经”,说中国话,写中国字。童年的赛珍珠最喜欢听奶妈讲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这些口头文学,对她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岁那年,父亲安排她回美国读大学。在康奈尔深造时,她主修的是英文,论文却洋洋洒洒地写了《中国与西洋》。硕士毕业后,赛珍珠再次返回中国。在土地贫瘠的宿州生活了三年。其间,她接触到许多目不识丁、辛勤劳作的中国农民,亲眼目睹了他们如何在贫穷困苦以及天灾人祸中不屈不挠地挣扎和拼搏。最可贵的是,她还尽可能深入中国民间,四处走访,跟老百姓交朋友。因此,她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认识甚至不亚于许多中国作家。赛珍珠写中国,纯粹是出于对中国人民的关心、同情甚至是感恩。她曾说过:“我早已学会了热爱中国农民,他们如此勇敢,如此勤劳,如此乐观而不依赖别人的帮助。长久以来,我一直致力于为他们讲话。”就这样,赛珍珠怀揣一颗赤诚之心,为了表达对中国兄弟姐妹的挚爱深情,她主动承担起“为民请命”的角色,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发言人”。
1919年,赛珍珠与丈夫来到金陵大学任教,在学校分配的一所小洋楼的阁楼上,她面向群山,文思泉涌,几乎完成了后来为她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全部作品,这座洋楼现在仍然静静地立在南京大学北园的西墙根旁。
1931年,她以中国农民为题材的长篇巨作《大地》在纽约出版,引起轰动,她也在一夜之间名声大振。1932年,《大地》荣获普利策小说奖。1938年,她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一生共创作了近百部文学著作。
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赛珍珠在题为“中国小说”的演说中,向西方文化知名人士宣告:“虽然我生来是美国人,但恰恰是中国小说而不是美国小说决定了我在写作上的成就。”接着,她如数家珍地阐述了中国小说的起源与发展演变及其特征,又详细介绍了中国小说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最后,她由衷地说:“我想不出西方文学中有任何作品可以与它们相提并论。”
另外,在创作《大地》之余,她还花费5年时间,翻译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虽然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国外译本,但赛珍珠翻译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无疑是最为准确、最有影响力的。
赛珍珠的文学创作不仅呈现给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并且她亦是第一个把中国农民放在跟西方人同等地位来描述的外国作家。这样的言论,对现在而言,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然而,在当时那个对东亚充满偏见的年代,却可谓石破天惊。正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所言:“赛珍珠的作品,为西方世界打开了一条路,使西方人用更深的人性和洞察力去了解一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
赛珍珠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至今不衰,不仅源于她的文学成就,还在于她创立了世界首家无种族收养机构“欢迎之家”,为成千上万名儿童提供了生活保障与资助。
由于各种原因,自1934年回到美国后,赛珍珠再没踏上过中国这片令她日思夜想的故土。虽然她被称做“大地之女”,然而她热爱的大地却不在脚下,而只能萦绕在梦里。梦里不知身是客,读大学时,籍贯一栏她填的是“中国镇江”。病逝后,按其遗愿,她的墓碑上没有任何称谓,只镌刻着自己手书的3个汉字:赛珍珠。
(选自《读者)2011年18期,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即使受到误会、曲解甚至人身攻击,赛珍珠也没有动摇“中国心”,因为她认为自己的一生都属于中国。
B.赛珍珠热爱中国农民的勇敢、勤劳、乐观而不依赖别人的帮助的精神品质,因而承担起“为民请命”的角色。
C.在现在仍立在南京大学北园的西墙根旁的小洋楼的阁楼上,赛珍珠完成了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全部作品。
D.赛珍珠是第一个把中国农民和西方人一视同仁的外国作家。这在当时充满偏见的时代, 具 有石破天惊的作用。
E.虽然赛珍珠被称为“大地之女”,但是自1934年回美国直到去世,她再也没有踏上中国 这片令她魂牵梦萦的故土。
(2)赛珍珠对中国无与伦比的“倾情热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赛珍珠在中国生活的40年间,哪些经历为她取得的卓越文学成就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6分)
(4)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说赛珍珠的作品“为西方世界打开了一条路”,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3 分)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论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息。对这些流言蜚语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黄金海岸女网赛决赛开始后,李娜表现相当积极,不过这一盘白俄罗斯选手阿扎连卡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更胜一筹。
C.现在,市民扔掉一个饮料瓶,立马会有人捡,但让人困惑的是,同样是塑料制品,扔一个塑料袋,却无人问津。
D.丢弃了孤芳自赏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开始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归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1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这家老字号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素以选料上乘、工艺精湛、配方独特、疗效显著而驰名中外。
B.这些软件单买共要 1000 元,可合在一起才 340 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C.一篇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D.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现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以此推动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5、在横线处填入的短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掌 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但当 、 、 、 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类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①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②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③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 ④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是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与示范”的支持下,由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承担,借鉴国际上目前最先进的灾害风险科研成果完成的我国第一代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分布地图集。
17、阅读下面各国所占世界GDP比重图表,结合注释,请写出至少两条结论。(6分)
国别 1750年 1830年 1900年 1945年
中国 32% 29% 6% 4%
印度 24% 17% 1.7% 数据缺失
英、法、俄、意、德 17% 29% 54.5% 41%(加日本)
美国 未建国 数据缺失 23.6% 45%
【注】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叶。②中印为农业大国。③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是不如意时,人往往就会产生抱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有人说,抱怨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从情绪发泄上来看,抱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未尝有欲望的,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或生活不可,起码是一种宣泄或释放;而有人说,抱怨终归是不好的,是不可取的生活态度,因为抱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不仅无益,而且还令人生消极,使人走向无法自拔的境地……你是如何看待或对待抱怨的呢?就“抱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议论文,不得抄袭或套构,不少于800字。第Ⅰ卷 选择题(60分)
下表是甲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据此可知甲市
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 汉族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121412人 1117929人 1038825人 175296人 729731人 484390人
A.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 B.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下降
C.非农业人口比重大于农业人口比重 D.人口流动以迁出为主
下图为“某国1960-2060年间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及预测图”。读图,完成2~3题。
该国可能在
A.1960年净增人口最多
B.1980年人口增速最快
C.2010年老龄人口最多
D.2037年人口总量最大
3.该国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为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较低的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较高出生率,低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下图为“我国某省人口变动的部分情况图”,据此回答4~5题。
4.图中曲线①②③④反映该省人口要素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比重、总人口、家庭规模、65岁以上人口比例
B.65岁以上人口比例、家庭规模、总人口、城镇人口比重
C.家庭规模、65岁以上人口比例、城镇人口比重、总人口
D.65岁以上人口比例、总人口、城镇人口比重、家庭规模
5.1990年以来,图中④曲线迅速上升,主要原因是
A.婚育观念不断改变 B.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C.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D.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数突破70亿大关,联合国指定该日为“世界70亿人口日”,这向全世界敲响了人口警钟,也引起了各国关于人口问题的忧虑。阅读下表,回答6~7题。
6.2000~2010年间,关于中、美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增长率高于美国
B.中美两国老龄化产生的原因相同
C.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于美国
D.两国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都很高,劳动力都很富余
7.2000年至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特点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相对于美国,我国老龄化水平还很低,老龄化的压力还不大
D.劳动力供给充足,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B.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C.丰富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D.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
9.城中甲地为一钢铁厂,因城市发展需要,欲将钢铁厂迁往周边小城镇,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网络中有一款风靡至今的虚拟游戏“开心农场”。如今,很多城里的人到周围农村租田种地,“开心农场”在现实中已经成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2题。
10.家在南昌市的某市民一家在郊区某山村租种了一块山地,他们在山坡上种了一些甜玉米,虽然施了不少有机肥,并不缺少灌溉和管理,但长势并不理想,最可能的原因是
A.“伏旱”季节蒸发旺盛 B.水土流失严重
C.夏季光照太强烈 D.“梅雨”季节昼夜温差太大
11.家在济南的甲同学一家在黄河岸边经营了一个种植小麦和玉米的大型农场。与周围农户相比,每亩地他们赚得更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A.灌溉便利 B.机械化程度高 C.土壤肥沃 D.种植面积大
12.家住乌鲁木齐的乙同学是甲同学的网友,他告诉甲说,他们家农场近年来土地盐碱化相当严重,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降水稀少 C.昼夜温差大 D.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13~14题
13.下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加速发展 B.城市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
14.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
A.③时段 B.④时段 C.⑤时段 D.⑥时段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的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规模扩大
16.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符合
A. 市场最优原则 B. 交通最优原则
C. 消费最优原则 D. 便民原则
17.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交通更加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判断18~19题。
18.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 B.加强相互竞争
C.靠近原料产地 D.获取邻厂信息
19.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用地情况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该地位于
A.东北地区 B.江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1. B、C、D、E各卫星城对A城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①分散A的城市职能 ②减轻A城用地压力
③缓解A城交通压力 ④抑制A城工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社会和经济差异显著。为了东西部的协调发展,20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据此回答下22~23题:
22.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 过渡樵采,放牧和农垦
C. 环境污染加剧 D. 农业集约化经营
23.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 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 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 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 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近几年影响中东地区的沙尘暴,国外的一些媒体认为其沙源来自中国。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中国的沙尘暴其沙源地三分之二在国外,我国也是沙尘暴最大的受害者。回答24~26题
24. 影响中国沙尘暴的沙源大多在
A. 俄罗斯 B. 哈萨克斯坦 C. 吉尔吉斯坦 D.蒙古
25.沙尘暴出现时,我国南方地区有时会出现泥雨,这主要原因是
A. 含沙气流南方山地迎风坡上升
B. 含沙气流与南方温暖气流相遇抬升
C. 南方雨水把气流中沙粒冲刷下来
D. 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气流汇合,暖湿气流沿锋面上升
26. 我国为减少东西沙尘暴的发生已实施一些积极的措施,下列行为对降低沙尘暴发生有效的是
(1)加强国际合作 (2)退耕还林还草
(3)建立预报性测试系统 (4)加强草原生态建设
A. (1)(2) B. (3) (4) C. (1)(2)(3) D. (1)(2)(4)
2009年上海国际车展,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27~28题
27. 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 减轻大气污染
C.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 提高能源利用率
28. 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 缓解土地荒漠化
B. 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 减轻耕地压力
D. 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下图表示全世界范围内四种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回答29~30题。
29.农作物生长受光、热、水等自然因素影响,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故有“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谚语,但四地中反映不明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③、④两地区有关农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农作物主要是小麦,④地是水稻为主
B.气候变暖有利于③地农业生产,④地则不利
C.③地为黑土,④地为红壤
D.③、④两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回答问题。(10分)
简述图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的特点。(3分)
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试述其原因。(2分)
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到印度的一半,请简述其原因,并说明人口增长与哪些因素有关。(5分)
32.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资料一: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资料二: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资料三:下图 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资料四:“十二五”期间,新疆欲将乌鲁木齐打造成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的核心城市。
简述在纺织产业链中浙江与新疆分工的差异及主要原因;( 6分)
(2)简述产业转移对新疆地区的影响。(4分)
(3)根据资料,分析乌鲁木齐成为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核心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3分)
33.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7分)
未能再循环的工业废物严重侵蚀着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现在产生的二氧化碳、家庭污水和其他“无毒”废物的速度超过了自然循环能够吸收它们的速度。我们还正在越来越大量地排放着有毒的废物,它们正积聚在土壤、空气和水中。后果是,我们正在破坏着自然环境(例如,森林被酸雨和烟雾毁坏)、我们的农业系统(例如,收成被土壤退化以及空气和水的污染所毁掉)和人类的健康(例如,食物中残留的农药、人工合成聚合物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室外的烟雾、被污染的饮用水以及家庭和学校地下的有毒垃圾堆)。在未来一些年里,污染的流行病学受到更大的重视。因此,学生们应该熟知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造成的后果以及为清除它们将会付出的代价。
(1)文中关于污染与环境自净能力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1分)
A.环境污染速度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B.环境污染速度低于环境自净能力
C.环境污染速度与环境自净能力大体相当
(2)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会导致___________效应,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是___________,对气候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3分)
(3)文中提到环境污染的后果主要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方面。(3分)
(4)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图表达的曲线为(a表示经济发展,b表示环境质量)( )(1分)
(5)将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用线连接起来。(5分)
氟利昂等排放物 酸雨
砍伐森林 土壤和水污染
核污染 放射病和癌症发病率增加
燃煤等排放SO2等 臭氧层破坏
大量使用农药 土地沙漠化
除工业污染外,消费污染越来越严重,请列出四种主要的消费污染(4分)
、 、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②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③监督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是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⑤在我国,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⑥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评估报告》的报告指出,网民每天发表的言论有300多万条,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这表明,在我国
①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②人民的民主权利是广泛的和真实的
③公民可以自由地行使参与权和表达权 ④国家利益与公民的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关于“醉驾入刑”的规定正式施行。5月25日在舆论“围观”下,某县交警大队收回对该县一副局长“因公醉驾”的行政处罚,改以提起公诉。这一案例说明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舆论监督是司法根本保证
③依法治国必须崇尚法律的权威 ④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4.在2012年新一届区县、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各地选举委员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候选人从“纸上”走到选民面前,接受选民的“面试”,这一变化
①尊重了选民的知情权,扩大了选民的选举权利
②扩大了直接选举的范围,彰显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可以帮助选民充分了解候选人,做出符合心意的选择
④可以帮助候选人收集社情民意,更好地履行职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2年3月“两会”召开期间,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通过网络、手机等新途径建言献策,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被称为“不在会场的代表委员”。材料体现了
①公民政治参与渠道的拓宽 ②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的增强
③政府赋予公民决策权 ④公民认真行使提案权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6.经过五年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2012年我国某地全面推广了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民主提案、民主议案、民主表决、创业承诺、监督实施。这被村民称之为“村里的人代会”。民主决策“五步法”之所以被群众认可和接受,是因为它
①有利于保障村民直接行使基层民主权利 ②有利于保障村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是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④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2011年5月16日国务院法制办将《典当行管理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中学生,如果你准备反映自己的意见,可以
A.通过电话、网络等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 B.召开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
C.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D.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
8.2011年8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访谈室就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等热点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了 2个多小时在线交流。这表明,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利于
①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②政府及时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提髙决策的科学性
③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扩大公民权利,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④搭建沟通的平台,更加拉近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9.网络举报是公民通过_________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信访举报制度 C.监督听证会 D.民主评议会
10.河南双汇“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某市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立案侦查生产销售使用“瘦肉精”的违法行为,依法从严处理。这反映了我国
A.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B.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C.政府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D.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
11.某市政府在网上开通“百姓论坛”,规定各职能部门安排专人每天浏览网页,对涉及自己部门的帖子必须在3天内给与回复,对“投诉贴”则要尽快纳入调查处理程序。规定实施后,有14个单位因没有及时回帖而被通报批评。“百姓论坛”的开通
①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②改变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③提供了公民利益诉求的新渠道 ④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2.下列活动中,属于履行政府职能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
②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5月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③中国作协决定加大对少儿文学的扶持力度
④广州市教育局对社会力量办学进行规范和整治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近年来,我国政府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从监督体系上看,对我国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 ②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③人民政协 ④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2012年3月5日温家宝在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努力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要努力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除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外,还要做到
①加强立法职能,提高立法质量 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④审慎行使权力 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2012年2月,沈阳一市民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后,向工商所举报。三个月后,该所仍未给出答复。不久,该所收到了市民赠送的“行政执法不作为奖”的锦旗。这不说明
A.该工商所未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中的市场监管职能
B.该工商所违背了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C.该工商所行政权力缺失,违背高效便民、权责统一、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D.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16.“城管执法气如牛,张牙舞爪败礼俗。明火执仗劫财货,十人寒齿九人仇。”这首打油诗对城管及城管执法的启示是
①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②努力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③城管执法要“以人为本” ④制定相关法律,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2011年8月,国务院召开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温家宝在讲话时强调健全行政监督体系,重视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下列对政府权力监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是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②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专政,二者缺一不可 
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政府应该接受监督的根本原因 
④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和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8.将下面各项内容分别对应到经济职能中的相应范围,正确的是
①某市工商局开展对市场环境进行专项治理的“绿色行动”
②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3月份CPI和PPI两个经济数据
③济南市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小商小贩,给小商小贩留足生存空间
④以保增长、保就业、促和谐为目的的4万亿的政府投资计划
A.①公共服务 ②经济调节 ③市场监管 ④社会管理
B.①市场监管 ②经济调节 ③社会管理    ④公共服务 "
C.①公共服务 ②社会管理 ③市场监管   ④经济调节
D.①市场监管  ②公共服务 ③社会管理 ④经济调节
19.近来,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这场净化网络环境的斗争中,政府的威望和公信力得到人民的认同。此举表明我国政府的权威体现在
①依法行政,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③讲信誉,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 
④依法执政,体现审时度势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原则的是
①各级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③在法律的制定上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 
④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建国60余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社会等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政治参与渠道与方式更加宽阔。这表明
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我国人民民主是超阶级的民主
③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④我国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保护和尊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2.2012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向全国人大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强调,人大根据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通过制定法律、作出决议,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并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②我国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③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④“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由人大负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回答23-24题
23.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说明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对它负责
②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
③全国人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全国人大依法行使最高监督权和最高决定权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24.假如你是一位参加本次大会的人大代表,针对当前房价问题提出了提案草案,在征求其他代表签名附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正式提案,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获得大会表决通过。那么,你履行了人大代表的
①审议议案权 ②表决议案权 ③提案权 ④决定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5.近几年来,各个民主党派都能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中心工作,进行考察与调研,并在政协会议上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下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②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对民主党派进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政协是舞台,委员是演员”,委员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政协职能发挥的水平。作为政协委员绝不能“挂名不议政”,更不能“要荣誉不要责任”。政协是舞台,强调的是
A.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B.人民政协是重要的国家机关
C.人民政协是联系广泛的权力机关 D.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27.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50余万人,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2万人,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基本上都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副省级职务。广大党外干部和我们党的干部亲密团结、真诚合作,依法管理国家事务。这体现了
①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8.据不完全统计,西藏现有60余座学经班,学经僧人约6000人。活佛转世作为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得到国家尊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藏陆续恢复了各教派各类型宗教节日40余个。这表明,在我国
A.政府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B.人们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宗教原则 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9.胡锦涛主席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新疆要紧紧抓住机遇,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之所以强调“抓团结稳定”,其原因在于
①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③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④保持社会稳定,才能为民族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30.2011年,19个省市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正式启动,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新一轮援疆工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实施对口援疆
①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要求 ②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④是新疆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当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宗教问题有关。我国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但相对于这些国家、地区而言,我国宗教在社会发展中都一定程度上起着积极的作用。宗教在我国能起到积极作用,是因为
①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②我国的宗教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③我国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我国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黄岩岛事件更加坚定了我国维护主权的决心。目前我国可以管辖的30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有52%与邻国有争议,对此,我国建立了全海域定期巡航维权制度,以显示我国对争议海域管辖的能力。这表明
A.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C.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3.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内各部门、军队、驻外使领馆、地方政府和中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截至北京时间2011年3月2日23时10分,我国政府迄今掌握并有回国意愿的在利比亚中国公民已经全部撤出,共计35860人。作为主权国家,我国积极采取措施救援利比亚受困人员,说明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
34.“当今世界各个主权国家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各国因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而不能和谐相处。”这种看法
A.没有看到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只看到国家间利益的差别,否定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C.忽视了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间冲突的根源
D.只看到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忽视了国家间存在着利益的差别
35.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强调“所有”国家承担不加区别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则要求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且这一承诺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材料不能说明在气候问题上
A.国家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 B.国家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 D.国家间的冲突代替了合作
36.“有人认为,现在中国对外表现的越来越强硬。但坚持原则立场同是否强硬是两码事。国与国之间打交道,重要的是看是不是占‘理’。”在国际交往中,“理”是
①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外交政策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准则
③对外交往要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目标
④在国际交往中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37.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原因是
①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②两极格局被打破
③大国间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 ④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我国政府曾多次声明:“中国不对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构成威胁,不谋求自己的势力范围。现在不称霸,将来国力强大了也不称霸。” 回答38-39题
38.材料中我国的主张说明我国
A.奉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准则 B.坚持和平共处的基本立场
C.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基本目标
39.我国确定上述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国力有限
C.我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D.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40.2011年10月3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涉人民币汇率议案,以所谓“货币失衡”为借口,将汇率问题进一步升级,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中方表示坚决反对。假如你作为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进行评论,适用的观点是
①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②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我国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利益 ④人民币加速升值符合中美两国共同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41.(15分)
材料一:2010年 10月,国家发改委就《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大家踊跃参与,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各地的电价调整方案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论证,提高方案的科学性,严格履行听证程序、报批后实施阶梯电价。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出席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发表的题为《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讲话中指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较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大国,但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核心技术仍然大量依赖进口。中国民生有了很大改善,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很大。……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社会不公和贪污腐败等问题依然存在。中国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中国。
(1)结合材料一,用民主决策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就实行阶梯电价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依据及其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要解决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政府应如何做。(7分)
42.(14分)
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的基础上, 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随后,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向十一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征求意见;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全国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回答:
(1)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为何要由中国共产党来提出?(6分)
(2)各民主党派、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8分)
43. (11分)
2012年5月24日中国外交部就黄岩岛事件再次答记者问,要求菲方停止一切挑衅。并发表如下主张: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向来不存在争议。此次事件完全是菲律宾方面动用军舰武力袭扰中国渔民引起的。中方在事发后即向菲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提出严正交涉,此后又多次交涉,要求菲方尽快撤出在黄岩岛海域的船只。中方也一直努力通过双边外交协商解决当前事态。菲方现在仍在海上采取一些挑衅行动,中方不得不在现场加强警戒。菲方有关举动不能不使中方对菲方妥善解决当前事态的诚意抱有怀疑。我们再次敦促菲方切实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停止一切挑衅,切实拿出诚意,与中方进行严肃、认真的外交对话。
有关专家分析:为了维护我国黄岩岛的主权,我国政府争取通过双边外交协商解决当前事态,但绝不放弃使用武力的可能性。不论哪种解决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
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
1.某质点做曲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质点受到的合外力必为变力
C.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一定没有加速度
D.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必不在一条直线上
2.忽略空气阻力,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
A.电梯匀速下降
B.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
C.物体沿着粗糙斜面匀速下滑
D.物体由光滑斜面顶端滑到斜面底端
3.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同一条轨道中运动
B.所有的同步卫星的速率都是一个确定值,速率均等于7.9km/s
C.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
D.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力相等
4.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5.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在相互垂直的x 方向和y 方向上的分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曲线运动
B.物体做直线运动
C.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50m/s
D.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10m/s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地面H高处从静止开始释放,落到地面后继续陷入泥中h深度而停止,设小球受到空气阻力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落地时动能等于mgH
B.小球陷入泥中的过程中克服泥土阻力所做的功小于
刚落到地面时的动能
C.整个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mg(H+h)
D.小球在泥土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
7. . 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的“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的轨道均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已知“神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74万公里,“杨利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45万公里.假设两行星均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星相比较(  )
A.“神舟星”的轨道半径大  
  B.“神舟星”的加速度大
C .“神舟星”的公转周期大
D .“神舟星”的角速度大
8.如图所示,一艘小船静止在平静水面上,船前舱有一抽水机,抽水机把前舱的水均匀抽往后舱。不计水的阻力,在船的前后舱隔开与不隔开两种情况下,船的运动情况分别为(  )
A.向前匀速,不动
B.向后匀速,不动
C.不动,向前匀速
D.不动,向后匀速
9.如图所示,物体自倾角为θ、长为L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到斜面底端时与固定挡板发生碰撞,设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碰后物体又沿斜面上升,若到最后停止时,物体总共滑过的路程为s,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
A. B.
C. D.
10.如图所示,AB为斜面,BC为水平面。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v向右抛出一小球,其落点与A的水平距离为S,若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2v向右抛出同一小球,其落点与A的水平距离为L,不计空气阻力,则L与S的比值可能为( )
A.1:2
B .3:1
C.1:4
D .5:2
11.低碳、环保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某汽车研发机构在汽车的车轮上安装了小型发电机,将减速时的部分动能转化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某次测试中,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一段距离后关闭发动机,测出了汽车动能Ek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如图,其中①是关闭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②是开启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已知汽车的质量为1000kg,设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地面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根据图象所给的信息可求出( )
A.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地面的阻力为 1000N
B.汽车的额定功率为80kW
C.汽车加速运动的时间为22.5s
D.汽车开启储能装置后向蓄电池提供的电能
为5×105J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从斜面底端以平行于斜面的初速度v0冲上固定斜面,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斜面倾角为,斜面与滑块间的摩擦因数为,且二.实验题(共14分)
13.关于“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木板平行
B.应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保持水平
C.平衡摩擦力时,若纸带上打出的点越来越密,就应调大斜面倾角
D.平衡摩擦力时,若纸带上打出的点越来越疏,就应调大斜面倾角
14.如图所示是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的一段轨迹。已知物体是从原点O水平抛出,经测量C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m/s,该物体运动的轨迹为一抛物线,其轨迹方程为 。(g=10m/s2)
1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据此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释放纸带,立即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是 (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处)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v2---h的图像应是__________,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v2---h 图像的斜率等于_______________的数值。
三、计算题(共38分)
16.(8分)质量m=3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6N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3s,求:
(1)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2)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平均功率
(3) 3s末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的瞬时功率
17. (9分)如图所示,在距地面高为H=75m处,某时刻将一小球A以初速度v0=10m/s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块B也以相同的初速度沿水平地面同方向滑出,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0.5,A、B均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g=10m/s2):
(1)A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A球抛出后3s时,A、B之间的距离。
18.(9分)在半径R=5000km的某星球表面,宇航员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轨道AB和圆弧轨道BC组成,将质量m=0.2kg的小球从轨道AB上高H处的某点静止滑下,用力传感器测出小球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改变H的大小,可测出相应F的大小,F随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求:
(1)圆轨道的半径;
(2)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多大;
(3)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19.(12分)9湖南省电视台“智勇大冲关”游乐节目中,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小明和小阳观看后对此进行了讨论。如图(13)所示,他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60kg的质点,选手抓住绳子末端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53°,绳长l=2m的悬挂点O距水面的高度为H=3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取g=10m/s2(sin53o=0.8,cos53o=0.6)。求:
(1)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对绳拉力的大小
(2)选手摆到右边最高点时松手,选手将做什么运动?设水对选手的平均浮力 F=800N,平均阻力F=700N,求选手落入水中的深度d;
(3)若要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且运动到浮台处离岸水平距离最大,则选手应将手握住绳子上离O点多长处?
、Ⅰ. 单项填空 (每小题1分, 共15分)
21. ______ variety of foreign guests were invited to the meeting, and _______total number was over twenty.
A. A, a B. The, the C. The, a D.A, the
22. ----Oh, doctor, I’ve a sharp pain here. I think I am dying.
----______ . Let me examine you.
A. Is that this place B. Take it easy.
C. Really D. It’s just OK
23. If you want to be successful in something; _______, you must be sure of yourself.
A. after all B. all in all C. at all D. first of all
24. He entered it, _____ a cup of coffee, and sat down.
A. asked for B. asked about C. asking for D. asking about
25. Some people argue that university education should be made _____ to most people, not only to good students.
A. available B. considerable
C. varied D. extinct
26.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e students ________ to Hyde Park.
A.have gone B.have been gone
C. have been going D are being gone
27. George is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geography of his country, but I’d rather he ____more on its culture.
A. focus B. focused C. would focused D. had focused
28. You will miss the only train to Shanghai _______you hurry to the station.
A. unless B. once C .if D. because
29. He got angry _______we asked him where the raised money had gon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OK
A. the moment B. the minute C. the instant D. the time
30. He wanted the girl he was looking forward ________ ________ stay with him.
A. for; to B. to; with C. to; to D. with; to
31. ---I’ll tell Mary about her new job tomorrow.
----You _____ her last week.
A. ought to tell B. would have told
C. must tell D. should have told
32. The little child ______by his father left home yesterday.
A. having been punished B. to be punished
C. punished D. who has been punished
33. ____such heavy loss, the businessman does not have the courage to go on.
A. Having suffered B. Suffering
C. To suffer D. Suffered
34. Many students signed up for the ______ race in the sports meeting to be held next week .
A. 800-metre-long B. 800-metres-long
C. 800 metres length D 800 metre length.
35. The news_________ he brought us yesterday is not true, but the news ______ our volleyball team has won is true.
A. that;which B. /;that
C. /; which D. which;/
Ⅱ.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Jean was a nurse who worked in a children’s hospital. One __36__ there was a big dance at the hospital. Most of the doctors and nurses would be there, but of course some had to be __37__ to look after the children, and Jean wasn’t one of the lucky ones who were free to go to the __38__. She liked dancing very much, so when she had to start to work that evening __39__ her friends were getting ready to the dance, she felt very __40__ for herself.
She went to each sick child one after the other and said __41__, until she came to one little boy whom she was very __42__of. His name was Dicky, and he was eleven, but he already talked like a(n) __43__. Poor Dicky had a very serious illness, and now he was __44__ able to move any part of his body except his hands. Jean knew that he would never get any __45__, but he was always happy and always thinking about other people __46__ about himself.
He knew that Jean loved dancing, so now, when she came to __47__ good night to him, he greeted her with the __48__, “I’m very sorry that you have to miss the dance because of __49__. But we’re going to have a party for you. If you look in my drawer, you’ll __50__ a piece of cake. I saved it from my supper today, so it’s quite __51__. And there’s also a shilling(先令) there, which my mother gave me last week. You can __52__ something to drink with that.” “And I’d __53__ and dance with you myself if I were __54__ to,” he added.
Suddenly the hospital dance seemed very far away and not __55__ at all to Jean.
36. A. noon B. morning C. afternoon D. evening
37. A. stayed B. left C. sat D. sent
38. A. dance B. concert C. film D. play
39. A. as B. when C. because D. while
40. A. pleased B. glad C. sorry D. happy
41. A. good evening B. hello C. good night D. good-bye
42. A. fond B. tired C. liked D. sick
43. A. adult B. doctor C. child D. actor
44. A. hardly B. almost C. nearly D. never
45. A. better B. worse C. taller D. thinner
46. A. instead B. instead of C. and D. before
47. A. talk B. speak C. tell D. say
48. A. words B. sentence C. message D. passage
49. A. us B. me C. you D. them
50. A. look B. find C. have D. take
51. A. delicious B. fresh C. expense D. big
52. A. borrow B. buy C. catch D. bring
53. A. lie down B. sit down C. get up D. jump
54. A. willing B. ready C. glad D. able
55. A. important B. happy C. necessary D. possible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四篇短文,从每小题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上将该选项涂黑
A
Are some people born clever, and others born stupid Or is intelligence developed by our environment and our experiences Strangely enough, the answer to both these questions is yes.To some degree our intelligence is given us at birth, and no amount of special education can make a genius out of a child born with low intelligence.On the other hand, a child who lives in a boring environment will develop his intelligence less than one who lives in rich and varied surroundings.Thus the limits of a person's intelligence are fixed at birth, but whether or not he reaches those limits will depend on his environment.This view, now held by most experts, can be supported in a number of ways.
It is easy to show that intelligence is to some degree something we are born with.The closer the bl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people, the closer they are likely to be in intelligence.Thus if we take two unrelated people at random(随机地) from the population, it is likely that their degrees of intelligence will be completely different.If on the other hand we take two identical (完全相同的) twins they will very likely be as intelligent as each other.Relations like brothers and sisters, parents and children, usually have similar intelligence, and this clearly suggests that intelligence depends on birth.
Imagine now that we take two identical twins and put them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We might send one, for example, to a university and the other to a factory where the work is boring.We would soon find differences in intelligence developing, and this indicates that environment as well as birth plays a part.This conclusion is also suggested by the fact that people who live in close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but who are not related at all, are likely to have similar degrees of intelligence.
56.Which of these sentences best describes the writer’s point in Para.1   
A.To some degree, intelligence is given at birth.  
B.Intelligence is developed by the environment.  
C.Some people are born clever and others born stupid.  
D.Intelligence is fixed at birth, but is developed by the environment.
57.It is suggested in this passage that_______.  
A.unrelated people are not likely to have different intelligence  
B.close relations usually have similar intelligence  
C.the closer the bl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the more different they are likely to be in intelligence
D.people who live in close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are not likely to have similar degrees of intelligence
58.In Para.1, the word "surroundings" means_______.  
A.intelligence B.life
C.environments D.housing
59.The best title for this article would be_______.  
A.On Intelligence
B.What Intelligence Means   
C.We are Born with Intelligence
D.Environment Plays a Part in Developing Intelligence
B
Reading can provide lots of fun for children and teens during summer vacation. Children who read during the summer are better prepared for school when they return to classes in the fall. Public libraries throughout Wisconsin will host summer events to encourage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to include reading in their summer fun.
All Star Readers
The Milwaukee Public Library will host its 2011 Summer Reading Club for kids from 3 to 18. Signing up starts on June 1 at all Milwaukee public libraries and bookmobile sites.
Children aged 6 to 12 are invited to become "All Star Readers" at the Milwaukee library when they sign up for the Summer Reading Club. Children can score a point by reading 10 books or 1,000 pages. When they reach the reading goal. they will win a bag full of prizes.
Sparkey Spots the Ball
Children up to 5 years old can join the read-to-me club, “Sparkey Spots the Ball”. They will receive their own reading folders to record the books read to them by parents, DiLiihers and sisters or relatives. Once they have listened to 20 books, they will win a baseball and a coupon(优惠卷) for McDonald’s ice cream.
X-treme Read
Teens between the age of 13 and 18 can join in their own reading program called “X-treme Read”. Teens can read to win movie passes, CDs and more.
The library also plans extreme bike races by C4BMX at four libraries in June and July. Check with your local library or 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 for the exact dates, times and places of the demonstrations(集会).
60. In order to become “All Star Readers” and win a lot of prizes, you ______.
A. should be more than 6 years old
B. should be at least five years old
C. must read at least 1,000 pages or 10 books
D. just need to sign up at the Milwaukee library
61 Students who take part in the reading club can _________.
A. take part in extreme bike races
B. get a good mark in the final exam
C. get better prepared for the new term
D. finish their homework ahead of time
6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Children up to 5 might win a baseball or an ice cream.
B. Teens who have listened to books might win movie tickets.
C. The public libraries only allow children to read in the reading club.
D. Students who want to read can sign up at any public library at Milwaukee.
C
Are you happy Do you remember a time when you were happy Are you seeking happiness today
Many have sought a variety of sources for their feelings of happiness.Some have put their hearts and efforts into their work.Too many have turned to drugs and alcohol.Meanwhile, untold numbers have looked for it in the possession of expensive cars, exotic(异国的) vacation homes and other popular “toys”.Most of their efforts have a root in one common fact: people are looking for a lasting source of happiness.
Unfortunately, I believe that happiness escapes from many people because they misunderstand the journey of finding it.I have heard many people say that, “I’ll be happy when I get my new promotion.” Or “I’ll be happy when I lose that extra 20 pounds.” It is dangerous because it accepts that happiness is a “response” to having, being or doing something.
In life, we all experience stimulus(激励) and response.Today, some people think that an expensive car is a stimulus, and happiness is a response; a great paying job is a stimulus, and happiness is a response; a loving relationship is a stimulus, and happiness is a response.This belief leaves us the thinking and feeling: I’ll be happy when …
It has been my finding that actually the opposite is true.I believe that happiness is a stimulus and a response is what life brings to those who are truly happy.When we are happy, we tend to have more success in our work.When we are happy, people want to be around us and enjoy loving relationships.When we are happy, we more naturally take better care of our bodies and enjoy good health.Happiness is not a response but a stimulus.
Happiness is a conscious choice we make every day of our lives.For unknown reason to me, many choose to be painful, unsuccessful and angry most of the time.Happiness is not something that happens to us after we get something we want--we usually get things we want AFTER we choose to be happy.
63.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we know too many people ______________.
A.are not happy when they work hard
B.are not happy when they drink or take drugs
C.are happy when they possess their own expensive cars
D.all desire exotic vacation homes
64.Generally speaking, most people feel happy because ______________.
A.they think happiness is rooted in their deep hearts
B.they get what they want to have
C.they get a great paying job
D.they get an expensive car
6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A.If you want to get what you want, you first choose to be happy.
B.We should try to get more and then we’ll be happy.
C.Most people today are happy.
D.Work is a necessary part in our daily life
66.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author, happiness is _______________.
A.based on our needs B.unconditional
C.out of reach D.limited
D
A metaphor is a poetic device that deals with comparison. It compares similar qualities of two dissimilar objects. With a simple metaphor, one object becomes the other: Love is a rose. Although this does not sound like a particularly rich image, a metaphor can communicate so much about a particular image that poets use them more than any other type of figurative language.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poets compose their poetry to express what they are experiencing emotionally at that moment. Consequently, what the poet imagines love to be may or may not be our understanding of love. Therefore, the poet’s job is to enable us to experience it, to feel it the same way as the poet does.
Let’s analyze this remarkably simple metaphor concerning love and the rose to see what it offers. Because the poet uses a comparison with a rose, first we must exa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flower. A rose is impressive in its beauty, its petals(花瓣)are nicely soft, and its smell is pleasing. It’s possible to say that a rose is actually a feast to the senses of sight, touch, and smell. The rose’s appearance seems to border on perfection, each petal seemingly equal in form. Isn’t this the way one’s love should be?A loved one should be a delight to one’s senses and seem perfect.
However, there is another dimension added to the comparison by using a rose. Roses have thorns. The poet wants to convey the idea that roses can be tricky. So can love, the metaphor tells us. When one reaches out with absolute trust to touch the object of his or her affection, ouch, a thorn can cause great harm! “Be careful,” the metaphor warns, “Love is a feast to the senses, but it can overwhelm us, and it can also hurt us and cause acute suffering.” This is the poet’s understanding of love—an admonition (劝诫). What is the point?Just this: It took almost 14 sentences to clarify what a simple metaphor communicates in only four words! That is the artistry and the joy of the simple metaphor.
6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metaphor is a ________.
A. description of two similar objects in a poetic way
B. literary device specially employed in poetry writing
  C. contrast between two different things to create a vivid image
D. comparis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objects with similar features
68. As is meant by the author, thorns of a rose ________.
  A. add a new element to the image of love
  B. protect the rose from harm
  C. symbolize reduced love
  D. cause acute suffering
69.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a metaphor is _______.
  A.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B. rich in meaning
  C. simple to use
D. perfect in form
70.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that ________.
  A. love is a rose in metaphor
  B. a rose is a good image in poetry
  C. a metaphor is a great poetic device
  D. a poet should be careful to use a metaphor
E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Some students wish that they could always see the smiles on their teachers’ faces. 71________ why do teachers seldom smile, especially in class
I believe all the people, including teachers, want to smile in their daily life. Teachers teach us from morning till evening every day, which is difficult. It is because of teachers’ hard work that we students can know a lot about different fields. Nevertheless, some students do not study hard, which makes teachers unhappy. 72_________
What is more, other students do not listen carefully in class. Instead, they sometimes talk, make faces, look outside or do some other things not related to their study. They do not work hard, and often make teachers angry. Can teachers smile in these cases Of course not. 73________
The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you must put your heart and mind in your study. That means you should listen to your teachers carefully in class. Try your best to grasp what is taught in class.
74_______If you have any difficulty, you can turn to your teachers or classmates for help.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ry to talk with your teachers in your free time. Also, when your teachers are ill, they need your care. Some of your words may make them smile.
75_________
As a result, teachers can’t wear smiles on their faces.
If you can do as I tell you to, your teachers will then often smile.
In my opinion, if you want to make teachers smile, you must do the following things.
However, instead of the smiling faces, they usually see the cold, even freezing faces of teachers.
Smile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not only us but also our teachers
Second, go over what you have learned after class and finish your homework on time.
G . Remember to smile at life however hard it is.
第二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 (﹨)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
1.每处错误及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Climbing is my favorite sport and I’m very much fond of it. A day, early in the morning, my friends and I put on our sports shoes and start off. After climbing for half and hour, we got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Where we got a good view. To the north, a big river across the city. There were many ships sail busily. A lot of beautiful tree were there , too. The sun started to go down, but it was time to go back. On the way home, we were talking and laughing, full excitement. We had a good time on that day.
第三节 书面表达(满分30分)
电脑几乎已经进入每一个家庭,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在重要作用,但也有一些负面影响。请根据下列提示用英语写一篇短文。电脑为我们提供了栩栩如生( vivid )的世界,通过电脑我们可以观看比赛,可以观光、足不出户便知世事。同时,电脑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可提供多种教育节目。然而,电脑也有诸多坏处,看太多电脑会伤害视力,影响工作和休息,另外也会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损害健康。
写作要求:
1.书写清晰、工整。
2.词数120左右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S-32 Cu-64 Zn-65 Ag-108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CH4与C4H10互为同系物
B. 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 甲烷与氯气在三溴化铁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
D.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2.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
A. SiH4 B. CO2
C. SF6 D. PCl5
3.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 ( )
A. 电子层数 B. 核电荷数
C. 核外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4.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
A. 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 H2O2的电子式:
C. CO2的比例模型: D. HClO的结构式:H—O—Cl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纤维、蔗糖、聚乙烯、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研制乙醇汽油(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技术,可以降低机动车辆尾气中有 害气体排放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
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6. 下列用水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
A. 溴苯、乙醇、四氯化碳 B. 苯、乙醇、四氯化碳
C. 苯、乙醇、乙酸 D. 苯、己烷、四氯化碳
7.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 )
A. HCl、MgCl2、NH4Cl B. H2O、Na2O、CO2
C. CaCl2、NaOH、H2O D. NH3、H2O、CO2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 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D. 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9.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B. 浓硝酸沾到皮肤上能使皮肤变黄,这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C.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D. 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得肥皂和甘油
10. 过量铁与少量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 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B. 加入适量的水
C. 加入适量镁粉 D. 再加入少量稀硫酸
11.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g)+O2(g)2NO2(g)。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
A.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 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 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D. 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相等
12. 将甲、乙两种金属的性质相比较,下列不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 )
A. 甲与水反应比乙与水反应剧烈
B. 甲单质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
C. 与某非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失电子数目比乙的多
D. 甲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
13. 下列变化可以直接通过取代反应来实现的是 ( )
A. CH3CH2OH→CH3CHO B.
C. CH2 == CH2→CH3 – CH2Br D. CH3COOH→(CH3COO)2Ca
14.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 )
① ②乙烯 ③CH3COOH ④CH3CH2OH
⑤CH2 == CH—COOH ⑥
A. ①③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④ D. ①⑥
15. a、b、c、d是四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a、b、d同周期,其中d的质子数最大;a、c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与b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a>c>d
B. 非金属性:c>a>d
C. 相应氢化物的沸点:d>c>a
D. c与a、c与b均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16. 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经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2.4 mol,这段时间内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s),则这段时间为 ( )
A. 6 s B. 4 s
C. 3 s D. 2 s
17.某元素R的核内含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A,在其与氢化合时,R呈-n价,则WgR的气态氢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B.
C. D.
18.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干燥Cl2 B.吸收HCl C.石油的分馏 D.吸收NH3
19. 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的是 ( )
A. Z2Y B. ZYX C. X2Y2 D. Z2Y2
20. 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 )
实验后的记录:
①Cu为负极,Zn为正极
②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③SO向Cu极移动
④若有0.5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mol气体
⑤电子的流向是:Cu→Zn
⑥正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
A. 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推断题
21. (12分)X、Y、Z、M、R、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X Y Z M R Q
原子半径/nm 0.186 0.074 0.099 0.143
主要化合价 -4,+4 -2 -1,+7 +3
其他 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焰色反应呈黄色
(1)R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和37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__________;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Z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 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 稳定性XR>YX4
c. 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
(4)根据表中数据推测,Y的原子半径的最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8分)A、B、C、D、E、F是中学化学教材中六种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未标出)。
已知:A、B、D均是有机物,其中A、B是家庭厨房中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14,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F为_____________(填名称);
(2). 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23. (10分)在2 L 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 NO(g)+O2(g)2 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 (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上述反应 (填“是”或“不是”)可逆反应,第5 s 时,c(NO2)=
(2)如下图所示,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 s — 2 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O2)=
(3)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 v (NO2)=2v(O2)
c. 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d. 2 v逆 (NO)=v正(O2)
24.(10分)7.4 g有机物A完全燃烧生成8.96 L CO2(标准状况下)和9 g水,有机物B是A的同系物,1 mol B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比1 mol A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多1.5 mol,B能与Na反应生成H2。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B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若A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若B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若A、B的另外一种同系物C既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C至少有________个碳原子。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中包括两幅壁画。这些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分布如下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出土省份 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 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 平陆枣园
内蒙古 和林格尔(两幅壁画)
江苏 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2.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一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
B.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
C.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
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
3.乾隆四十九年(1784),满载着皮毛、花旗参等纯正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帆船,经过五个月的航行到达中国后,又把茶叶、瓷器、丝绸等一大批中国土特产品带回美国,中美贸易从此开始。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
A.泉州 B.广州 C.南京 D.上海
4.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其于西方之所以富强之源,茫乎未有闻焉,正所谓:无盐效西子之颦,邯郸学武陵之步。”最能佐证梁启超观点的史实是
A.绞杀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 B.投身洋务运动,成为中兴名臣
C.力主加强海防,创立近代海军 D.签订屈辱条约,留下千古罪名
5.右表是19世纪中后期一所新式学校的课程安排。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时间 课程
上午 读诸经
下午 习洋语洋操
一年后 进驾驶科和管轮科,习操机轮舰船
A.辛亥革命的兴起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资政新篇》的颁布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后来,中国制造商开始建造火柴厂、面粉厂、纱厂和纺丝厂。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往往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不喜欢欧洲的统治,因为这种统治授予外国商业竞争者以特权。但他们也不太喜欢北京反动的帝国朝廷,因为它既不有效地抵抗外国人,也不去了解现代经济的性质和需要。”以下对此则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材料中叙述的企业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B.从材料中能够看出此类企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当政者以及外国人的双重阻碍
C.材料中的此类企业凭借其技术及管理优势“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
D.“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尴尬的处境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
7.1942年5月前后,日军曾提出要“合作经营”无锡申新三厂和茂新二厂,或签订租约租用这两家工厂,荣德生都严词拒绝;日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也不答应。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下列有关材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B.民族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完成反帝的任务
C.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帝的一面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8.从1867至1947年中国近代入超总值约为71亿海关两,1930~1936年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数额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造成1930~1936年中国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长期战争的影响 B.国共对峙的影响
C.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D.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9.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下面是从“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示意图。对这种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
B.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农业生产
C.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增加主要是“左”倾路线下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
D.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下忽视商品经济的结果
11.1978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在北京签订贸易协议时,遭到了媒体的指责,说这是“卖国主义”“打击民族工业”“洋奴哲学”。这表明
A.中美关系紧张对立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收效甚微
C. “左”倾错误影响仍然存在 D.对外开放打击了我国民族工业
12.“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上述观点带来最主要的影响是
A.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深化改革开放将现代化建设推向到新阶段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13.2010年是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30年前,深圳的人均GDP是606元;而30年后,深圳的人均GDP是9.3万元,跃居全国第一,这说明中国的改革决策是正确的。与苏联改革相比,其正确性是
A.符合国情,体制创新 B.改革先经济后政治
C.照搬外国,全盘西化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4.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据此推断,当时的中国社会
A.废止缠足,封建束缚破除 B.女子入学,近代教育普及
C.恋爱自由,追求男女平等 D.婚俗观念,受到西方冲击
15.19世纪末,上海的《字林西报》报道了美国研制“飞船”的新闻,由于报纸上并没有“飞船”的照片或图像,《点石斋画报》的画师把“飞船”画成一只“带有4只鸟翼的船”。从上述材料中,我们能够得到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近代中国的报刊业有所发展
B.当时中国人对西方科技的认识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C.近代中国的航空事业在西方影响下拉开了序幕
D.近代中国的一些报刊具有时效性足、可看性强的特点
16.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列出的理由主要有: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游之灾易招”;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阻碍因素包括
A.资金短缺技术落伍 B.资金短缺 迷信思想
C.迷信思想体制落后 D.技术落伍 体制落后
17.2011年1月,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的“中国文化符号调查”结果公布,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10项依次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而周杰伦、韩寒均排在200名之后,这一结果反映
A.中国传统典范及遗产深刻影响青年一代
B.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
C.现代传媒带来的“追星”现象已不复存在
D.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甚微
18.16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地区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以40杜卡特出售,下列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牙人已经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
B.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促进了西、葡两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D.西、葡两国的封建主获取了暴利
19.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A.垄断组织的产生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20.下表为19世纪期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的统计表,它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城市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6 2,618 4,767 6,581
东京 800 — 1,050 1,600
莫斯科 250 365 612 1,000
上海 300 250 300 600
孟买 200 500 773 776
A.工业革命引起世界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B.世界各地城市化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C.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D.各地城市人口的差距,反映出表中欧美国家已实现了工业化
21.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明是
A.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 B.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C.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 D.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
22.《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间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23.据统计,1982年,法国的煤气,钱路、邮政等行业的国有化率是100%,电力、煤矿、银行等行业的国有化率是90%,钢铁、造船等行业的国有化率是80%以上。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B.凯恩斯主义得到大规模应用
C.法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
24.西方有分析家认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富有进取精神并能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这一经济形态经过现代化改造,在国家的调控下仍能发挥生命力。下列选项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斯大林模式下的国营农场 B.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社
C.赫鲁晓夫时期的集体农庄 D.列宁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改革
25.联合国《世界银行》在关于世界工业化分析的总报告中指出:苏联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率1929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6.7%,1953-1965年为6.1%,1966-1970年为5.3%……超过同时期除德国、日本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数据表明,斯大林模式
A.是最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 B.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
C.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D.是苏联最终解体的根源
26.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该是
A.沙皇统治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斯大林体制时期
27. “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加入“世贸”给中国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28.2003年12月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宣布该州发现了1头出现疯牛病症状的奶牛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宣布暂时禁止来自美国的牛及相关产品入境,严防疯牛病进入本国。这表明,面对经济全球化
A.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 B.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C.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D.必须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
29.二战结束后,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此后建立了
A.雅尔塔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布雷顿森林体系
30.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B.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第Ⅱ卷(共40分)
二.材料题(本题共三大题,40分,31题7分,32题18分,33题15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否则不给分)
31.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 夜市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唐代诗人李绅的《宿扬州》
材料三 隋唐时期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四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
请回答:
(1)唐朝后期,扬州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扬州繁华的表现。(4分)
(2)据材料四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限制国内商民出海贸易。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贸易后,规定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各海口的“商民人等有欲出洋贸易者,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取具保结,给发执照。将船身烙号刊名,令守口官弁查验,准其出入贸易”,但是只“许令乘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康熙五十六年(1717)定例:“出洋贸易人民,三年之内,准其回籍,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清政府限制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康熙四十七年(1708),“禁商贩米出洋”。五十九年(1720)规定:“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乾隆二十四年(1759),“禁丝觔贩卖出洋”。其他如火药、硝磺、铁器、大黄、绸缎、茶叶、书籍等商品也在限制之列。
材料二 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欧洲的经济发展愈以加快。18世纪在英国开始了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工业革命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第9课前言
材料三 梁启超在1923年2月发表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了……”
材料四 二战以后,为了争夺市场,各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1.组织参与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3.积极参与世界性统一市场内的竞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及其表现。(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阐述世界市场与工业革命的相互关系。(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为融入世界市场,针对在“器物上感觉不足”,采取的措施。(1分)结果如何?(2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三种方式中的具体措施。(3分)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由拒绝市场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闭关锁国到全面融入世界市场的原因。(3分)
33. (15分)德国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兴衰是历史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直到1870年至1900年,德国的工业发展才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把这种发展速度的加快叫做“革命”是适当的。德国正是在这期间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一些作为“未来”工业时代标志的新兴工业,像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光学工业等,得到最早的开发和扶持。……德国的综合国力很快赶上和超过英国和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技化工业强国。
——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二 不可一世的纳粹政权仅仅存在12年就兵败国亡,其暴兴速亡的反常曲线给世人留下很大的思索空间。从显性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纳粹体制是被外力打败的。……从更深的层次看,20世纪的人类社会,世界整体发展的进程在加快,民众的民主意识在提高,纳粹政权鼓吹并实施的专制恐怖统治和民族沙文主义行为,严重违背了时代精神,是注定要失败的。
——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
材料三 表5: 1951-1966年联邦德国经济增长率表\
——数据2000年第28期《德国经济研究所DIW周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70年后德国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纳粹德国迅速败亡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联邦德国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从经济、外交两个方面分析联邦德国政府为此发挥了哪些作用?(6分)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角的终边上有一点,则的值是( )
A. B. C. D.
2.如果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为,那么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 )
A. B. C. D.
3.下列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相关关系的是( )
A.正方体的棱长和体积 B. 单位圆中角的度数和所对弧长
C. 单产为常数时,土地面积和总产量 D. 日照时间与水稻的亩产量
4.若点在第一象限,则在内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可能是( )
A. B. C. D.
6.从一副扑克牌(抽掉大王、小王,只剩52张)中,任取1张,则事件“抽出方块”与事件“抽出梅花”
A. 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 B. 不是互斥事件,但是对立事件
C. 不是互斥事件,不是对立事件 D. 是互斥事件,不是对立事件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 (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则
8.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图象对应的解析式是( )
A. B. C. D.
9.在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若输入x =28,则输出的k =
A.4 B.3 C.2 D.5
10.已知函数f(x)=Acos(ωx+φ)(A>0,ω>0,0<φ<π)为奇函数,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EFG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则f(1)的值为(  )
A.- B.- C. D.-
11.若a,b,c均为单位向量,且a·b=0,(a-c)·(b-c)≤0,则|a+b-c|的最大值为(  )
A.-1 B.1 C. D.2
12. 有两项调查:① 某社区有300个家庭,其中高收入家庭105户,中等收入家庭180户,低收入家庭15户,为了了解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出一个容量为100户的样本;② 在某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情况.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是A. 调查①采用系统抽样法,调查②采用分层抽样法
B. 调查①采用分层抽样法,调查②采用系统抽样法
C. 调查①采用分层抽样法,调查②采用抽签法 D. 调查①采用抽签法,调查②采用系统抽样法
二.填空题 (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a|=|b|=2,(a+2b)·(a-b)=-2,则a与b的夹角为______.
14.在区间中随机地取出两个数,则两数之和小于的概率是_____ .
15.一个容量为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数与频数如下:[25,25.3),6;[25.3,25.6),4;[25.6,25.9),10;[25.9,26.2),8;[26.2,26.5),8;[26.5,26.8),4;则样本在[25,25.9)上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_.
16.在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中,设,,则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
(1)化简 (2)若,求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互相垂直,其中.
(1)求的值;
(2)若,求的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农场计划种植某种新作物,为此对这种作物的两个品种(分别称为品种甲和品种已)进行田间实验,选取两大块地,每大块地分成n小块地,在总共2n小块地中,随机选n小块地种植品种甲,另外n小块地种植品种乙。
假设n=2,求第一大块地都种植品种甲的概率。
实验时每大块地分成8小块,即n=8,实验结束后得到品种甲和品种乙在各小块地上的每公顷产量(单位:kg/hm)如下表:
品种甲 403 397 390 404 388 400 412 406
品种乙 419 403 412 418 408 423 400 413
分别求品种甲和品种乙的每公顷产量的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应该种植哪一品种?附:样本数据x,x,…x的样本方差s=[(x-)+(x-)+….+(x-)],其中为样本平均数。
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其中,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1)求;(2)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3) 如果f(x)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求a的值.
21. (本小题满分12分)将一张足够大的纸,第一次对折,第二次对折,第三次对折,…,如此不断地对折27次,这时纸的厚度将会超过世界第一高峰的高度,请完成下面的程序框图,并用算法语句描述算法。(假设10层纸的厚度为0.001m)(设用变量n来表示纸的层数,用h来表示纸的厚度)
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1-cosx,2sin),=(1+cosx,2cos)
(1)若f(x)=2+sinx-,求f(X)的表达式。
(2)若函数f(x)和函数g(x)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求g(X)的解析式。
(3)若h(x)=g(x)-f(x)+1在x[-,] 上是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