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的学说 B.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3.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 )
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1 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
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 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4.《明夷待访录》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对黄宗羲观点最准确的评价是 ( )
A.主张建立伏尔泰式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B.资产阶级反封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应
C.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 D.系统提出了构建新社会的美妙蓝图
5.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 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6.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7.著名学者钱乘旦在《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中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下列历史事件,符合“第三种可能性”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8.在洋务运动兴起之际,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明确提出 “人无遗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冯桂芬这一论述说明了 ( )
A. 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
B. 先进的中国人正在改变传统心态中的陈腐观念
C. 这一时期我国已存在赶超西方的自强思想
D. 这一时期我国已存在全面否定传统中国的批判意识
9.某学者曾对晚清时局疾呼:“民权则志在必行,公理则今日万不能尽行也。盖今日……由君主而至民主,正当过渡之世,……万无一跃超飞之理。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由此推论他最可能赞同
A.洋务运动 B.清末新政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0.《世界文明史》中说:“103天内,以光绪帝名义发布各种谕旨300多件,力求“全变”,内容涉及官制、法律、军事、国防、农工商业、财政、经济、文化教育、人才选拔等诸多方面,似有大刀阔斧,全面推进之势,若按此执行,其对旧制度的冲击程度将超过日本明治维新和奥斯曼改革。”这种改革方式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形成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B.引发严重政治冲突,导致变法失败
C.表明维新派实现国家富强的迫切愿望 D.进行制度创新,近代化迈入新层次
11.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 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文中划线部分应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2.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时倡导在三权的基础上加上中国从前的弹劾权,他说“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这种御史都是梗直得很,风骨凛然。……由此可见中国从前的弹劾权是很好的制度,宪法里头是决不可少的。” 据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 )
A. 古代监察制度代表社会履行监督职责 B.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优于西方的政治设计
C. 监察权可以在民主体制中发挥实际效能 D. 官员素质在国家政治中有决定性作用
13. 1916年李大钊在《民彝》创刊号上说:“盖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所以承后世崇敬者,不在其法制典章示人以守成之规,而在其卓越天才示人以创造之力也。吾人生千百年后,俯仰今昔,惟有秘契先民创造之灵,而以创造新国民之新历史,庶以无愧于先民。”这表明李大钊
A.主张传承古代法制典章 B.反对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C.主张国人应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D.用现代化史观解释历史
14.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一文中评价新文化时代的人物时曾说道:“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将陈胡并立是因为他们
A.反对专制独裁,讴歌十月革命 B.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掀起白话文运动
C.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五四运动 D.崇尚美国的政治模式,号召民主革命
15.一位学者自述: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这位学者的行为最可能受到的影响是 ( )
A.鸦片战争前的程朱理学 B.晚清时期的中体西用说
C.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 D.文革时期的破旧立新说
16.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近代中国真正把民主共和作为政治理念确立下来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大革命时期
17.近代以来,优秀的中国人把人类先进的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②三民主义③毛泽东思想④邓小平理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18、被国际上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A.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B.“银河”系列计算机的诞生
C.“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D.“神州”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19.昆曲《牡丹亭》描写了进入阴间的杜丽娘毫无顾忌地与阴间判官据理力争,终于使自己还魂人间。杜丽娘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与杜丽娘的这种追求相似的西方精神文化是( )
A.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C.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D.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
20.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
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A.没有法制观念 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忽视道德建设 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
21.以普罗塔哥拉为代表的古希腊智者学派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不同之处是
A.具有人文意识 B.提倡独立思考 C.关注现实社会 D.评判事物标准
22.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此言最大的意义是
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挑战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
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 D.根本上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23.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批判教会的蒙昧主义,破除迷信思想,对封建社会中最“神圣”的事物进行揭露和批判。当时启蒙思想家们使用的最有力的武器是
A.人文主义思想 B.民主和自由
C.自然科学成果 D.人权与法制
24.下列关于启蒙运动的叙述,较为恰当的是
A.阐明基督教义,促使欧洲人重新领会神的启示
B.宣传自由与理性,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C.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人开始探索东方未知世界
D.宣传新教思想,战胜封建专制与天主教会的愚昧
2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6.“政府制订法令,制服恶人,保护良善,这就是政府的职责。政府为着履行这种职责,需要很多的经费,而政府本身没有米谷金钱,故须向农民、商人征收赋税,以资壤持,但这是在双方同意下获得的协议,这就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约束。……假如政府把保护人民叫做恩惠的话,那么农民、商人向政府缴纳赋税,也可以叫做恩惠了。”上述言论意在说明( )
A.官民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B.政府和人民是平等的契约关系
C.自由、平等是上天赋予的人权 D.人与人之间在基本权利上是平等的
27.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研制成了发电机 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水力织布机 D.改良了蒸汽机
28.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在诗作《致人杰》中写道:“天空最深处的秘密被揭示,是最外面的天球旋转的力不再隐藏。……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所有这些,让古代贤人苦恼,学派之间徒然争吵,我们看到,数学驱散云雾……”据此判断这篇诗作是歌颂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29、下列有关右图所反映的问题表述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倡导并直接参与了原子弹的研究
B.爱因斯坦认识到核战争的极端危害性
C.爱因斯坦预见到了未来的核战争
D.爱因斯坦的理论研究成为打开核能源理论的金钥匙
30.恩格斯说:“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化为竞争中的蓄意刁难和忌妒。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刀剑成了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所述的现实与下列哪一类文学的产生密切相关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社会主义文学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公元8世纪中国发明了印刷术,11世纪发明了活版印刷,但直到15世纪这一技术才传到欧洲。造纸术公元2世纪出现于中国,7世纪传到日本,8世纪向西传播到中亚,10世纪到北非,12世纪到西班牙,13世纪到北欧。中国的另一项发明——火药,产生于9世纪,几百年后它才传到阿拉伯国家,14世纪才到达欧洲。”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材料三:18世纪时,欧洲对中国的崇拜达到异乎寻常的高度,那些以耶稣会士的报告作为自己观点基础的启蒙思想家们在这方面堪称独步。伏尔泰曾把中国的政治制度誉为“人类精神所能设想出的最良好的政府”。
这种崇拜在英国也引起了回应和共鸣,但是其热烈程度却要低得多,而且还夹杂着一些敌视的言论。1719年,英国出版了长篇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作者笛福就把中国人描写成是一个“可恶的民族”。
——摘编自英·罗伯茨编著《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到欧洲,为什么历时几个世纪之久?(2分)
(2)请以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4分)
(3)从材料三来看,同时代的英、法对中国文化的看法有何差异?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7分)
32.(12分)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先进思想的传播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苏格拉底和孔子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两位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材料二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 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苏格拉底和孔子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各有何主张?各自的背景是什么?(4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18世纪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
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的 “三大革命”。(3分)
(3)“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学术觉悟、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三个阶段。
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三种“觉悟”的主要实践活动是什么?(5分)
33.改革是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千年的世界文明发展历程,也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革命相更替、互为作用的运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
(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2)……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3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二次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 (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雅典和秦国产生了的不同影响?(6分)
33.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图一:
图二:1861年3月3日农民们在农庄里听到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时的情景。
材料三:2005年6月7日,俄罗斯政府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
问题:(15分)
(1)图一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解释图二中“农民亲吻贵族的脚背”的现象。(4分)
(3)你认为俄罗斯政府在2005年竖立起纪念亚历山大二世塑像的原因是什么?(7分)第I卷( 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略)
第二部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 It’s such a pity. I didn’t get the first place in the exam.
— Come on. __________
A. Nobody is perfect. B. Congratulations!
C. Bad luck! D. You really did badly
22 Mr. Li will give us ________ talk. ________ talk will begin at 8:00.
   A. a; The B. the; A C. /; /  D. a; A
23 You fool! How can you let such a chance _____ through your fingers.
A. ski B. spread C. slip D. glide
24 George Washington was born in 1732 in a rich family in _______ is now the state of Virginia.
A. which B. where C. that D. what
25 Many students listened to the lecture, but I wondered how much they ______.
A. took out B. took up C. took off D. took in
26 The police looked into the case carefully and found the thief had entered the house ______ a ladder.
A. by the means B. by all means C. by ways of D. by means of
27 ---Is Bob still performing
   ---I’m afraid not. He is said ______ the stage already as he has become an official.
  A. to have left B. to leave C. to have been left D. to be left
28 Thanks, but you needn’t have ______. I bought a new one this morning.
A. stood B. worked C. bothered D. operated
29 Believe me, all your efforts will ________ some day.
--- Thanks for your encouragement.
A. pay back B. pay down C. pay off D. pay up
30 Word comes _____ some New Zealand guests will come to visit our school tomorrow.
A. that B. which C. / D. about which
31 He’s ________ to fail the exam if he doesn’t do any revision.
A. near B. fit C. bound D. easy
32 _______ in her best clothes, the girl tried to make herself _______ at the party.
A.Dressing; noticing B.Dressed; noticed
C.Dressing; noticed D.Dressed; noticing
33 She hurriedly left the room as if _____.
  A. she angry B. was angry C. it was angry D. angry
34 — Do you follow me?
Only _____ as an interpreter _____ how important it was to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A. when I worked, I realized B. when did I work, did I realize
C. when I work, did I realize D. when I worked, did I realize
35. ------- What do you think of Harry, our new roommate
------- I am not sure, but he is always asking ______ questions.
A. a great many of B. a great many
C. a great number D. a large amount of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26—3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I remembered vividly that the first English class in the last term of high school. We boys (there were no girls in the school) 36 expectantly for the new teacher to appear. Before long came a tall ordinary-looking man of about 40. He said shyly, “Good afternoon, gentlemen.”
His37 had a surprising tone of respect, almost 38 he were addressing the Supreme Court(最高法院)39 a group of youngsters. He wrote his 40 on the blackboard – Wilmer T. Stone 41 sat on the front of his desk. “Gentlemen,” he began, “we are now this term- your last –to continue your study of 42.I know we shall43 learning with and 44 one another. We are going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journalism and 45 to get out your weekly school paper.46 we are going to try to feel the 47 of good literature.48 some of us will really get 49 in reading and writing. A man who reads lives many lives. A man who50, walks the earth with blindfold(眼罩). If I had to put all my 51 into a single word, it would be: browse(广泛阅读).”
Mr. Stone went on like that,52 in a friendly and understanding tone. The 53of the class came54 soon.
And we boys had to leave the classroom 55 an unexpected feeling of excitement.
36.A.waiting B.looking C.asking D.calling
37.A.spirit B.voice C.appearance D.attitude
38.A.as B.as if C.after D.if
39.A.besides B.except C.instead D.instead of
40.A.address B.telephone C.name D.word
41.A.then B.but C.so D.only
42.A.maths B.chemistry C.English D.physics
43.A.begin B.enjoy C.practice D.suggest
44.A.among B.for C.from D.of
45.A.why B.how C.when D.where
46.A.Really B.Especially C.Possibly D.Truly
47.A.joy B.sorrow C.anger D.excitement
48.A.But B.Then C.Maybe D.Surely
49.A.interesting B.interested C.moving D.moved
50.A.does B.doesn’t C.must D.needn’t
51.A.praise B.trust C.advice D.promise
52.A.speaking B.spoke C.telling D.told
53.A.beginning B.end C.middle D.time
54.A.again B.just C.too much D.much too
55.A.on B.of C.with D.at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No one wants to look silly or do the wrong thing at a new job. It is important to make the right impression (印象) from the very first day. You will face new people. You will be in a new place. It may be difficult to know what to do. Here are five tips to help you make it through the first days at a new job:
1. First impressions can last forever. Make sure you make a good one. Before your first day, find out if your new job has a dress code (rules about what you can wear to work). If so, be sure to follow it. No matter what, always be neat and clean.
2. Get to work on time. Give yourself an extra 15 minutes to make sure you arrive on time.
3. Pay attention to introductions.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that your supervisor may do is to introduce you to co-workers. These co-workers will be important to you. They are the ones who will answer your questions when the boss is not around.
4. Ask plenty of questions. Make sure that your supervisor has told you what is expected of you. If he or she has not told you your duties, ask for a list. Set daily and weekly goals for yourself.
5. Never be the first one to leave. Observe what your co-workers do around quitting time (下班时间). It does not look good for you to be eager to leave.
56. Before you arrive at work, you should _______.
A. dress in a right way B. introduce yourself
C. know your duties D. know your co-workers well
5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You should be the first one to arrive at work.
B. You should ask your co-workers for your duties.
C. You should not be eager to go back home.
D. You are required to arrive 15 minutes earlier.
5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your supervisor is most likely your ______.
A. visitor B. teacher C. workmate D. leader
59.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Getting a New Job B. Tips on How to Work
C. The First-day Work D. The Importance of Co-workers
B
The first newspaper was written by hand and put up on walls in public places. The earliest daily newspaper was started in Rome in 59 B.C. In the 700's the world's first printed newspaper was published. Europe didn't have a regularly published newspaper until 1609, when one was started in Germany.
The first regularly published newspaper in English was printed in Amsterdam in 1620. In 1621, an English newspaper was started in London and was published once a week. The first daily English newspaper was the Daily Courant, which came out in March 1702.
In 1690, Benjamin Harris printed the first American newspaper in Boston. But not long after it was published, the government stopped the paper. In 1704, John Cambell started the Boston Newspaper, the first newspaper published daily in the American colonies. By 1760, the colonies had more than thirty daily newspapers. There are now about 1,800 daily pap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as a group, English language newspapers have the largest circulation (发行量) in the world. But the largest circulation for a newspaper is that of the Japanese newspaper Asahi Shimbun. It sells more than eleven million every year.
60. The first regularly printed European newspapers started in ___.
A. Rome in 59 B.C. B. Germany in 1609
C. Amsterdam in 1620 D. England in 1621
61. The first daily newspaper in English started in ___.
A. 1602 B. 1621 C. 1590 D.1702
62. From the article, we know that ___.
A. newspapers have the longest history in the United States
B. one English language newspaper has the largest circulation in the world
C. the first daily newspaper was printed in Rome in 59 B.C.
D. there are all kinds of newspapers all over the world today.
63.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should be ___.
A. History of Newspaper B. History of Daily Newspaper
C. The Beginning of Newspaper D. On Reading Newspaper
C
C
64. How much does Mr. Smith have to pay if he visits the zoo with his son of three
A. 3. B. 4. C. 5. D. 6.
65. A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ime can we visit the zoo
A. 8:30 a.m. Wednesday. B. 9:30 a.m. Friday.
C. 3:00 p.m. Sunday. D. 5:00 p.m. Tuesday.
66.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推断) a giraffe must be a very _ animal.
A. fat B. short C. strong D. tall
6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we do in the zoo
A. To touch the monkeys. B. To give some food to the animals.
C. To go near to the tigers. D. To watch the animals carefully.
D
At one time, computers were expected largely to remove the need for copies of documents because they could be stored electronically. But for all the texts that are written, stored and sent electronically, a lot of them are still ending up on paper.
I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 quantity of paper used as a result of use of Internet-connected computers, although just about anyone who works in an office can tell you that when e-mail is introduced, the printers start working overtime. “I feel in my bones this revolution is causing more trees to be cut down,” says Ted Smith of the Earth Village Organization.
Perhaps the best sign of how computer and Internet use pushes up demand for paper comes from the high-tech industry itself, which sees printing as one of its most promising new markets. Several Internet companies have been set up to help small businesses print quality documents from a computer. Earlier this week Hewlett-Packard Co. announced a plan to develop new technologies that will enable people to print even more so they can get a hard copy of a business document, a medical record or just a one-line e-mail, even if they are nowhere near a computer. As the company sees it, the more use of the Internet the greater demand for printers.
Does all this mean environmental concerns (环境问题) have been forgotten Some activists suggest people have been led to believe that a lot of dangers to the environment have gone away. “I guess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problem is taken care of, because of recycling (回收利用),”said Kelly Quirke, director of the 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 in San Francisco. Yet Quirke is hopeful that high-tech may also prove helpful. He says printers that print on both sides are growing in popularity. The action group has also found acceptable paper made from materials other than wood, such as agricultural waste.
68.The growing demand for paper in recent years is largely due to .
A.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ll businesses
B.the opening up of new markets
C.the printing of high quality copies
D.the increased use of the Internet
69.Environmentalists believe more one possible way of dealing with the paper situation is .
A.to encourage printing more quality documents
B.to develop new printers using recycled paper
C.to find new materials for making paper
D.to plant more fast-growing paper
70.Hewlett-Packard Co. has decided to develop new technologies because .
A.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environment
B.printers in many offices are working overtime
C.small companies need more hard copies
D.they see a growing market for printers
E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ca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aily life and many societies would not exist without them. 71 But this is the prediction made by a team of transport researchers who are taken seriously, not only by government but also by car manufacturers.
The Human Science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Institute at Loughborough in the UK is part of 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 72 That will mean much saving, no accidents and better use of roads. The super-intelligent car in the future will drive itself. 73 Instead, we will have a choice of cars and change them as frequently as we change our clothing.
According to Dr. David Davis, who leads the research team, these predictions are based on the rising cost of the car culture, which had blocked up our cities, polluted our air, and caused more deaths than both world wars put together.
Davis says, cars will be fitted with some intelligent devices(装置) to regulate(调节) the distance between one car and another. 74 computers are much safer drivers than people, so cars in a road train will be able to drive much closer together than cars driven by people.
By 2010, Dr. David Davis believes, car technology will give motorists a clear view of the road, whatever the weather conditions, by projecting an image of the road ahead on to the car’s windscreen. 75 Cars will be connected by an electronic tow bar to the car in front to form “road-trains”. “The front vehicle in such a train burns the normal amount.”says Davis. “but all the others in the train would burn about ten percent of the normal amount, and so produce about ten percent of the pollution.”
The team there believes that by 2030 all cars will be computerized.
They believe that cars will become more important in 20 years.
And it will not be owned by one individual.
And by 2030, cars will travel in line, linked to each other electronically.
So the idea that in 20 years’ time, no one will own cars may be hard to believe.
Every driver will use less fuel in the car he owns.
The car will automatically speed up, or slow down, to match the speed of the car in front.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10分)
下面短文中共有10处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I think that travelling is a good way to learning about the world. And I like very much.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transport to choose of when travelling. We may neither take a plane, a train, a bus, a car, a bike, a ship or even take a trip on feet. As for me, I prefer to ride a bike. There are a good many advantages of travelling by a bike. I suppose it is not only cheaply, but also help us take pare with other forms of transport, riding a bike causes little pollution, and is better for the environment.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如你是美国的Mike,你的朋友张平打算到国外留学,他写信询问你什么样的中国学生最受国外高校青睐。请你根据下列要点给对方写一封回信:
1.语言是道硬门槛 2.适应能力很重要
3.兴趣爱好被看重 4.要有社会责任感
注意:词数100左右
Dear Zhang P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Mike
1,3,5
Visit Forest Zoo
Come and see the Indian elephants and the new tigers from Northeast of China. The beautiful birds from England are ready to sing songs for you, and the monkeys from Mount Emei will be happy to talk to you. The lovely dogs from Australia want to laugh at you. Sichuan pandas will play balls for you. The giraffes from Africa (非洲) are waiting to look down on you.
Tickets      Opening time
Grown-ups(成人): 3     9:00 a.m.~4:00 p.m.
Children: Over 1.4 m: 2     except Friday
Under 1.4 m: Free     10:00 a.m.~3:00 p.m.
Keep the zoo clean!
Do not touch, give food or go near to the animals.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3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答案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1.为了给中国和平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向世界说明中国,花大力气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这表明( )
A.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基础性作用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对政治、经济能产生重大影响
2.在“入世十周年”的座谈会上,一位企业家讲了这样一个小尴尬:为了增进与客户的感情,感恩节这一天,他给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发邮件表示感谢,没想到回复的特别少,一位希腊的客户干脆直接告诉他,他们根本不过感恩节。由此可见( )
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B.应当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D.经济往来离不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
3.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这说明( )
①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这说明( )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B.传媒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共享
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
5.“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
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
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
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6.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需要( )
①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科学执政
③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教育
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一位旅美华人这样描述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四川发生地震我们异常沉痛,奥运会胜利召开我们非常高兴,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出口我们很揪心,中国首先突破经济困难走上复苏之路我们又很开心。我们的心随着中国的变化而起伏,我们的情感随着中国发展的好坏而震荡。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
A.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标志 B.中华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相同的思维方式
C.中华文化有着巨大的凝聚力 D.中华文化有着巨大的包容性
8.湖北省孝感市具有悠久的孝文化历史,是全国闻名的孝子之乡。《二十四孝》中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哭竹生笋的孟宗都出自孝感。为进一步弘扬孝文化精神,孝感市委、市政府将“中华敬老园”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该项目包括老年公寓、孝子馆、敬孝堂、孝文化展示馆和老年活动中心等,集文化性、教育性、公益性设施于一体,并坚持把传统孝文化融入到各类文体活动中。孝感市委、市政府的举措( )
①利用了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作用
②进一步说明我国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质
③体现了我国公民在自觉加强科学文化修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1年3月2日,中国美术馆正式进入全面“免费时代”,“售票处”的牌子被“领票处”的牌子替换。各地“三馆”陆续免费开放,这是为了( )
A.更新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
B.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
C.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D.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10.一位美国前总统说:“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美国一位专家评论说:“中国的软实力中文化的吸引力还相对较弱。相比较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他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这两句话警示我们( )
①在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②在当今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已超过经济硬实力
③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关系到能否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④文化安全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③④
11.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深刻影响着当代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2.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 )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的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14.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诚信意识是( )
A.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B. 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C. 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D. 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16.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艺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
A. 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
B. 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C. 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D.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17.“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就是常回家看看”、“孝就是让父母衣食无忧”、“孝就是不违背父母意愿”等。上述对中国传统“孝”的感悟表明( )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具有一致性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具有差异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央视公益广告《有爱就有责任》很简短,却内涵深厚。作品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挖掘外来词Family的内涵:Family=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将外来字母幻化成人物角色,演绎了一个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的故事。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
①要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②要立足于传统文化这一根基
③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④要反对文化渗透,捍卫文化主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9.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 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关于效率与公平,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工资薪金实行个税的超额累进税率,符合效率原则
B.根据收入多少确定个税的不同税率,符合公平原则
C.基于公平原则,个税征缴应做到平均纳税
D.基于效率原则,个税征缴应缩小纳税差异
22.右侧库兹涅茨曲线表明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中国近年经济发展状况处于AB区间,要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AB区间转向BC区间,必须( )
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大财富蛋糕
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护公民合法财产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加强调节,力促公平
④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3.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国家决定将个税起征点调高至3500元,并从2011年9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假如小李2011年9月份的个人所得税为395元,且当时的通货膨胀率为25%。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从购买力的角度去分析,小李的实际工资收入为
A.3800元 B.6187.5元 C.6800元 D.6600元
24.我国政府肩负着宏观调控的重任,为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经常会打出“组合拳”。下列政策、措施最有可能成为“组合拳”的是( )
A.增加税收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提高存贷款利率
B.紧缩性财政政策 降低税率 提高存贷款利率
C.减少国债发行规模 降低存贷款利率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D.积极的财政政策 扩大信贷规模 降低存贷款利率
25.2011年10月,有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报道被媒体反复报道,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公民对此也非常关注。在全社会要彻底解决“地沟油”这类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应该是( )
A.增强消费者的监督意识 B.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C.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D.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26.欧洲债务危机继续发酵,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又生事端。最新消息显示,备受关注的美债谈判不欢而散,并殃及全球资本市场,美国股市暴跌2%。原油、黄金等也纷纷创出近期新低。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全球性债务问题将直接威胁全球经济增长,而各国股市依然凶多吉少。近日二十国集团(G20)、七国集团(G7)和欧洲央行纷纷召开会议,寻求对策。这表明( )
①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发展风险的根源
②经济全球化带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行国债不再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有效办法
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7.2011年上半年,我国吸收外资达到608.91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同时,我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39亿美元,同比增长34%。材料表明( )
①我国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
②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和实力明显增强
③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④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开放原则正在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8.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3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约等于原来 元的购买力。在这个时间段,该国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0.85 物价上涨 B. 1.18 投资减少
C. 0.78 投资增加 D. 1. 29 物价持续下跌
29.“去年一斤6毛,现在一斤8分,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的大白菜价格坐了过山车”。这则消息里所说的6毛和8分 ( )
A.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是白菜价值的货币表现
B.充当了商品交换的等价物,执行了支付手段职能
C.反映了白菜价格的波动,传递着市场的供求信息
D.反映了白菜的供求状况,说明白菜处于卖方市场
30.2011年我国1000万保障性住房陆续上市,一线城市商品房价格回落,新楼盘开盘减少。下图中Q1为变化前新上市商品房数量,Q2为变化后数量,P为新上市商品房价格。其中可以描述新楼盘开盘减少这一现象的是( )
31.一个想要改变自己办公室环境的白领,用闲置的《音乐之声》碟片换来了一盆漂亮的君子兰;一个喜欢工艺品的收藏爱好者,用瑞士军刀换来了一个精致的木筷盒漆器……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易物网上发生。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 )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
③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④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针对商品价格违法事件频繁发生的状况,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12358”。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是政府运用 进行宏观调控。( )
A.经济手段 B.舆论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33.“十一五”期间,四川民营经济年平均增速达到18.9%,对全省GDP增长的总体贡献率为66.4%。民营经济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43.4%提高到2010年的56.0%,占据全省经济半壁江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 )
A.在国民经济中与公有制经济地位相同 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D.代表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
34.“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
①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②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
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
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5. 2011年8月以来,国际金价“勇攀高峰”、连创新高。对全球潜在通胀的预期,抢先购入贵金属以求保值成为各国央行及投资者的合理选择。这是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导致黄金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黄金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B.黄金的需求量增加
C.黄金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D.黄金资源的稀缺性
36.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
①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 ②财政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③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④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A.①② B. ②④ C.②③ D.①③
37.广东省是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广东省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表现在( )
①增加了进口技术设备的成本 ②有利于提升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③有利于促进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④可以减少居民赴美留学、旅游的费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8.2012年2月21日早上8点,中国电信在官方微博正式公布了有关电信版 iphone4S的消息。公告称:中国电信将于3月9日起向客户销售iphone4S,并于3月2日起接受预定。消息刚一发布,就引来全球苹果迷的追捧热潮。这表明 ( )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②生产决定消费需求
③消费需求刺激新产品的研发 ④新产品的出现引发了消费热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9.张昊和李林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为400万人民币的公司,聘请王毅为经理。公司合法经营,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破产。清算后,公司破产财产只剩200万,而公司债务有250万。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可知( )
A.该股份有限公司不再偿还剩余的50万元债务
B.该有限责任公司不再偿还剩余的50万元债务
C.剩余的50万债务应由王毅承担
D.张昊李林对未清偿的50万债务负连带责任
40.前些年,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2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张某将这2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对农民张某的收入可这样认识( )
①前者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前者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③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④前者属于劳动性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8月初,苹果公司市值约3371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上市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大IT公司。乔布斯专门创意了“Think Different”(另类思考)的广告语,一方面让消费者重新认识苹果,更重要的是激发公司员工的创新动力。近年来,苹果公司的系列时尚电子产品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销售业绩迅猛增长。苹果公司的成功与其执著于科技创新分不开,其独到之处是“用户体验”——集中精力改进既有技术,使其变得更好用、更容易被用户接受。苹果公司在产品设计时就专注于顾客的想法和需求,乔布斯一贯强调,苹果应该开发出酷毙了、顾客看一眼就会喜欢上的产品。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企业应如何提高竞争力?(12分)
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对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2分)
43.(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结合材料说明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16分)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在历史上最早是指周代在国都建立的国家官学。18世纪日本出现“国学”学派,“国学”指日本自己的古学,以与来自于中国的学术相区别;这种把“国”作为“本国”意义的用法,在近代日本发展的“国粹派”,“国粹派”主张保存本国文化,反对欧化主义。受此影响,20世纪以初,我国学者提出“国学”的概念,总体上它是作为“西学”的对照概念来使用的,其中的“国”是指“本国”,“学”是指学术文化。中国人所使用的“国学”当然是指区别于外来文化的、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它是近代国学概念产生的最初意义。在此后的文化论述中,逐渐形成了三种国学的用法:第一种是指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即西方文化在近代输入以前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所创造出来的学术体系,所谓“学术文化”指学术形态的文化,而不包括非学术形态的文化,如民俗等;第二种是泛指中国传统文化,其范围大于学术文化,一切传统文化形式都包括在内;第三种则是指近代以来我国学者采用古今结合的方法对传统学术与传统文化所做的人研究体系,即国学研究。了解了国学概念的三种意义,我们就可以知道,目前文化界一般所说的“国学热”,就其现象来说,其实是传统文化热,其国学概念出自第二种用法。
经历了20世纪大半时间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否定,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不过当时的所谓“国学热”,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性质上,都还只是中国文化“一阳来复”的初始。进入新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四面升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固然起了很大的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新世纪“国学热”兴起和持续的根本原因,在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快速和成功发展,及其所导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从历史来看,后发现代化国家处于现代化进程初期,多采取启蒙时的文化动员,批判传统,引进西方文化;在现代化受挫期,更容易全盘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反映了追求现代化而不得成功的集体焦虑。当现代化进程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取得成功之后,国民的文化自信便会逐渐恢复,文化认同也会随之增强。这在后发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史上是常见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与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隔绝了多年之后的人们,在文化信心得以恢复的同时,急切地想要了解自己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促成了对国学资源的全面需求。从这一点来说,“国学热”的出现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成功的文化表象,是有其必然性的。
“国学热”使我们意识到,不能孤立地看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而必须结合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及其近代曲折的历史来认识它,必须把它和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生命过程联系起来,把它视为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历程的一部分,从中华民族的角度理解它的成就。当代的“国学热”标志着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民族自尊和自信的高扬,开启了民族文化的自觉,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有重大意义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国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学”最早是指周代在国都建立的国家官学,和近代化的国学概念有明显不同。
B.18世纪日本,“国学”指日本自己的古学,主张保存本国文化,和来自中国的学术相区别,反对欧化主义。
C.在我国,近代国学概念产生之初是指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总体上是作为“西学”的对照概念来使用的。
D.国学”的第二种用法是泛指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民俗等非学术形态的文化在内的一切传统文化形式。
2、下列关于“国学热”兴起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民间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是国学四面兴起并持续升温的主要推动力量,而媒体的积极参与也起了重要作用。
B.20世纪大半时间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否定,使人们与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隔绝,因此人们急切地想要了解自己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
C.后发现代国家在现代化进程初期,批判传统,引进西方文化;而在现代化受挫期,更容易全盘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
D.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快速和成功发展,使国民文化心理得以改变,国民文化自信得以恢复,文化认同随之增强。
3、根据原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学热”还是新世纪以来持续升温的“国学热”,都表现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和需求。
B.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也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中国传统文化持批判否定态度,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一现象已经发生改变。
C.当前“国学热”的出现和流行,对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对中国现代化的深入开展是有益的,也是合理地、积极地。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D.我们必须把国学和中华民族生命力与生命过程联系起来,把国学视为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历程的一部分,从中华民族的角度理解它的成就。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余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宁人。第进士,调荆南司理参军。属县捕得杀人者,既自诬服,良肱视验尸与刃,疑之曰:“岂有刃盈尺伤不及寸乎?”白府请自捕逮,未几,果获真杀人者。民有失财物逾十万,逮平民数十人,方暑,搒掠号呼闻于外;或有附吏耳语,良肱阴知其为盗,亟捕诘之,赃尽得。
  改大理寺丞,出知湘阴县。县逋米数千石,岁责里胥代输,良肱论列之,遂蠲其籍。通判杭州,江潮善溢,漂官民庐舍,良肱累石堤二十里障之,潮不为害。时王陶为属官,常以气犯府帅,吏或诉陶,帅挟憾欲按之,良肱不可曰:“使陶以罪去,是以直不容也。”帅遂已。后陶官于朝,果以直闻。知虔州,士大夫死岭外者,丧车自虔出,多弱子寡妇。良肱悉力振护,孤女无所依者,出俸钱嫁之。以母老,得知南康军。丁母忧,服除,为三司使判官。
  方关、陕用兵,朝议贷在京民钱,良肱力争之,会大臣亦以为言,议遂格。内府出腐币售三司,三司吏将受之,良肱独曰:“若赋诸军,军且怨;不则货诸民,民且病。请付文思,以奉帷幄。
改知明州。朝廷方治汴渠,留提举汴河司。汴水淀污,流且缓,执政主挟河议。良肱谓:“善治水者不与水争地。方冬水涸,宜自京左浚治,以及畿右,三年,可使水复行地中。”弗听。又议伐汴堤木以资挟河。良肱言:“自泗至京千余里,江、淮漕卒接踵,暑行多病暍,藉荫以休。又其根盘错,与堤为固,伐之不便。”屡争不能得,乃请不与其事。执政虽怒,竟不为屈。改太常少卿、知润州,迁光禄卿、知宣州,治为江东最。请老,提举洪州玉隆观,卒,年八十一。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县逋米数千石 逋:拖欠
B.岁责里胥代输 输:运送
C.后陶官于朝,果以直闻 闻:闻名
D.不则货诸民,民且病 病:困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余良肱执政为民的一组是(  )
①白府请自捕逮 ②良肱论列之,遂蠲其籍 ③良肱累石堤二十里障之 ④帅挟憾欲按之,良肱不可 ⑤朝议贷在京民钱 ⑥议伐汴堤木以资挟河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良肱擅长断案。虽然被属县捉到的杀人疑凶已经认罪,但余良肱通过查验尸体和刀刃怀疑另有真凶,于是要求亲捕凶手,不久,果然捕获真凶。
B.余良肱为人正直,坚持正义。属官王陶常常因为耿直触犯府帅,府帅趁有人控告王陶的机会,想要挟私恨查办他,余良肱反对这样做,使得府帅不再追究。
C.余良肱体恤弱小。在任虔州知州期间,对于护送士大夫丧车经过虔州的弱子寡妇,他尽力救济,还拿出俸钱帮没有依靠的孤女出嫁。
D.余良肱敢于直言。在朝廷治理汴渠时,他多次对执政大臣的主张提出异议,执政大臣虽然生气,却始终不能使他屈服,最后只好采纳了他的意见。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有附吏耳语,良肱阴知其为盗,亟捕诘之,赃尽得。
译文:
(2)朝议贷在京民钱,良肱力争之,会大臣亦以为言,议遂格。
译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前调·阊门夜泊
陈所闻
  风雨萧然,寒入姑苏夜泊船。市喧才寂,潮汐还生,钟韵俄传。乌啼不管旅愁牵,梦回偏怪家山远。摇落江天,喜的是蓬窗曙色,透来一线。
[注]阊门:苏州城西北的城门。
8.作者在曲的前大部分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全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9.这首散曲写夜泊,写钟声,写乌啼,意境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有相似之处。试比较此曲与张继诗的内容和手法方面的不同。

10.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 。今晨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在钉子上
契科夫
在涅瓦大街上有几个人慢悠悠地走着,他们都是12等和14等文官,刚下班,正由斯特鲁奇科夫领着到他家去过命名日。
  “诸位,咱们马上就要大吃一顿!”过命名日的主人馋涎欲滴地说,“来个猛吃猛喝!我那口子已经把大馅饼做好了。昨天晚上我亲自跑去买的面粉。有白兰地酒……沃龙措沃出产的……老婆大概都等急了!”
  斯特鲁奇科夫住在人迹不到的鬼地方。走呀走呀,最后总算到了。一进门厅,鼻子就闻到一股饼和烤鹅的香味。
  “闻到味儿了吧 ”斯特鲁奇科夫问大家,高兴得嘻嘻地笑起来。“请脱大衣吧!先生们!把皮大衣放到柜上!卡佳在哪儿呢 卡佳!各科的同事都来齐了!阿库利娜!来帮先生们脱衣服!”
  “这是什么呀 ”这伙人中的一个指着墙上问道。
  墙上戳着个大钉子。钉子上赫然挂着一顶崭新的制帽,帽檐和帽徽闪闪发光。老爷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都白了。
  “这是他的制帽!”大家悄悄地说,“他……在这儿 ”
  “是的,他在这儿,”斯特鲁奇科夫含含糊糊地说,“他是来看卡佳的。先生们,咱们出去吧。随便找个饭馆坐一会儿,等他走了再说。”
  大家把衣服扣好,走出房门,懒洋洋地朝着饭馆走去。
  “怪不得你家有一股鹅味,原来屋里有一个大公鸡!”档案助理员打了个哈哈,“是什么鬼把他支使来了,他很快走吗 ”
  “很快,他在这里从来不超过两个钟头。咳,可真是馋了,就想吃!咱们开头先喝一杯伏特加,就点儿鱼下酒……然后再来一杯。诸位,喝完两杯,跟着就上馅饼,要不就吃不痛快了……我那口子馅饼做得挺不错,还有白菜汤……”
  “沙丁鱼买了吗 ”
  “买了两盒,还买了四种肠子……我老婆现在大概也想吃东西……可他偏偏在这个时候闯进来,真见鬼!”
  他们在饭馆里坐了足有一个半钟头,每人喝了一杯茶,装样子,然后又回到斯特鲁奇科夫家里。进了门厅,香味比刚才更强烈了。隔着半开的厨房门,他们瞧见一只鹅和一碗黄瓜。女仆阿库利娜正从炉子里往外拿东西。
  “诸位,又凑巧!”
  “怎么啦 ”老爷们的胃难受得缩成一团,“饥肠难忍嘛!但是,在那可恶的钉子上又换了一顶貂皮帽子。”
  “这是普罗卡季洛夫的帽子,”斯特鲁奇科夫说, “咱们出去吧,先生们,找个地方等他走了再说……这个人也呆不长……”
  “他那么个讨厌鬼却有你这么标致的老婆!”客厅里传来一个男人沙哑的低音。
  “傻人有傻福嘛!大人!”女人声音应和着。
  “咱们赶快走!”斯特鲁奇科夫呻吟着说。
  他们又回到了饭铺,这回要了啤酒。
  “普罗卡季洛夫可是了不起的人物!”大伙儿安慰起斯特鲁奇科夫来,“他在你老婆那儿待一个钟头,你可就有十年的福好享啦。老弟,福星高照嘛!干吗伤心呢 用不着伤心嘛。”
  “你们不说,我也知道用不着伤心。这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我着急的是咱们想吃东西呀!”
  过了一个半钟头又回到斯特鲁奇科夫家里,貂皮帽子仍旧挂在钉子上。只好再来一次撤退。
  直到晚上七点多钟钉子才空了出来。这才吃上了。馅饼发干,菜汤不热,鹅也烤煳了——一桌子的美味都叫斯特鲁奇科夫的官运给糟蹋了!
  不过,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看到钉子上挂着的新制帽,文官们面面相觑、脸色发白,这表现出他们担心私下的聚会会被上司发现的恐惧心理。
B.斯特鲁奇科夫含糊其词的回答以及知道上司“至多不过坐两小时”这两个细节,暗示出那位上司是他家的常客。
C.作为同僚,小官员们深知斯特鲁奇科夫的苦衷及其中的隐情,他们在取笑、挖苦他的同时,心里也可能很羡慕他。
D.小说借助普罗卡契洛夫于斯特鲁奇科夫妻子的两句简短对白,着重展现了斯特鲁奇科夫妻子厚颜无耻的嘴脸。
E.从叙述视角看,作者使用第三人称,站在旁观者的视点来叙述、描写,使小说更显得真实、客观、冷峻、幽默。
2、小说中的斯特鲁奇科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3、揣摩文中画线部分的文字,回答问题。
(1)这段文字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2)主人公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4、“钉子上的帽子”是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请从主题提炼、人物塑造、结构情节等方面选择一点,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星斗其人蔡元培
在蔡元培身上,有着学者的风度、君子的雅量和“好好先生”的恬淡平易。平素,他总是表情凝重而和善,举止迂缓而沉毅,语调不高,却透出清朗和睿智。蔡元培兼有东西方两大文化之长,“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的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他对西方理性精神的执著追求和对中国读书人刻意修身养性传统的诚心恪守,是造就其高尚人格的基本元素。
蔡元培的许多朋友和学生用“无所不容”来说明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和仁人君子的雅量。在主政北大期间,蔡元培聘任了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又选贤任能地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在社会活动中,蔡元培恬淡为怀,胸襟阔达。“五四”前夕,他与林纾论战。林用刻毒的语言攻击新文化,诋毁北京大学和蔡元培本人,而蔡在答复林的公开信中,却是平情论理。两相比较,其境界之高低不言自明。围绕《石头记索隐》,蔡元培曾与胡适展开学术争论,这是一场“君子之争”,但年轻气盛的胡适对包括蔡著《石头记索隐》在内的旧红学放言贬损,谓为“猜笨谜”“大笨伯”,词气颇为尖刻。蔡不同意胡适的观点,撰文反驳,但仅仅申述己意,未尝有为此作气之意。蔡元培作为晚清翰林,在书法方面却不甚讲求,这使得一些学界后辈疑惑不解。在北京大学的一次宴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几杯酒落肚,忽然向蔡校长提出了这个问题:“你的字写得这么蹩脚,为什么可以点中翰林?”此话出口,席间同人颇感此举未免太使蔡校长难堪。岂料,蔡不以为忤,反而笑答道:“因为那年主考官最喜欢黄庭坚的字,我少年时刚巧学过黄体,所以能中试。”本来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竟在不经意的舒言缓语中化解了,蔡元培的性格和涵养于此可见一斑。出世恬淡,待人平易,非有超脱的气质和博爱的胸怀,是不易做到的。
大概因为这平易淡然,蔡元培作为“好好先生”的形象不知不觉中被放大了。有人以为他接物待人“太滥”,有人觉得他临事无可无不可,有人甚至说他参政理事易受别人影响和操纵等等。但是,蔡元培“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这一特点较集中地表现于他主持北京大学那一时期。北京大学实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当时社会上守旧势力与军阀政客集团联手,诋毁北大和蔡元培的办学方向,一时间“黑云压城”。曾经为蔡元培改革北大出谋划策的汤尔和等人转而力劝他解聘陈独秀、制约胡适,以缓和外界压力。蔡长时间沉默着,听着汤等人的劝解,最后他站起来决然说道:“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他后来发表《洪水与猛兽》一文痛斥军阀,再次表现了“临大节凛然不可犯”的风骨。“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倘没有蔡元培的如此“担当”,恐怕早为守旧势力摧垮也未可知。有人概论他的这种性格为“内和外介,守正不阿”,确是颇为切合的。
无论是从事教育还是参与政治,蔡元培始终不失书生本色。人们注意到,蔡元培一生中的辞职次数非常之多,其中引动社会反响的“辞职事件”就有数起。他抱着“合则留,不合则引去”的自由信条,合与不合的尺度是他所信守的价值观,至于高官厚禄则并不足惜。每次辞职后,他便重操旧业,以老学生身份向欧洲的大学注册入学,进行自己心爱的学术研究。他自述的“一生难进易退,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正是其书生本色的最好体现。在蔡元培看来,学人参政,应力谋为公众做事,而不可以权谋私。他鄙薄那些利欲熏心的官吏,虽曾置身官场,却清廉奉公,洁身自好。每当见到那些做大官的人购田置产常不胜叹息,以为与其留给子孙金钱华屋良田,莫如策励晚辈求得真才实学,在人世间有所作为。本此观念,他一生两袖清风,生活俭朴,直至晚年仍赁屋居住,以至引来他的学生和朋友“赠屋祝寿”的那段佳话。为了他认定的人生价值,蔡元培几十年如一日,毫不苟且。
蔡元培的人格修养在其一生的主要社会活动中自然地流露和表现出来,构成其复杂文化品性的最为基本的部分。            (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本文突破了传统传记的写法,从表情、举止、语调、事迹、精神诸多方面生动地刻画出大教育家蔡元培的形象。
B.中国传统修身养性的思想与法兰西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刻影响蔡元培,造就了他的学者风度、君子雅量和恬淡平易的性格特点。
C.宴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借酒发问,当众使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难堪,蔡元培巧用心思,机智作答,化解了尴尬场面。
D.既临事时常常无可无不可,又在关键时敢于担当;既兼有东西方文化之长,又在书法方面只学黄体,这些体现出蔡元培复杂的文化品格。
E.本文通过对蔡元培相关事迹的叙述,表现了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平易恬淡、心胸豁达、不畏强权、廉洁自律、坚持操守的崇高品格。
2、传记是怎样表现蔡元培“仁人君子的雅量”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3、蔡元培“书生本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6分)
4、有人认为蔡元培是“好好先生”,有人认为蔡元培“守正不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歌手李亚荣在《我是你的》一书中,披露了娱乐圈多样化的潜规则,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读者,在这个圈子里要做到一尘不染绝非易事。
古人做学问讲究“博学”“转益多师”,今人求学也不可师心自用。
老舍先生的《茶馆》聚国事家事、世态人情于一室,句句如探骊得珠,让我们在啼笑中感知着民众的无奈以及时代的黑暗。
“篮板王”罗德曼在这场比赛中心不在焉,篮板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叫人难以满意。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宜居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也是城市最可贵的品质。几年来,合肥坚持打造山川秀美、环境优雅、经济繁荣的和谐绿色家园,展现了街衢整齐、色彩素雅、风格简洁、建筑精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伦敦作为第30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其规划中的奥运村就在船坞区,因该地土地价格低廉,所以吸引了福特汽车等国际财团前来开发船坞区的改造。
京津城区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时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
舟曲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水力资源得天独厚,主要为“一江两河”——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三条河流在县境内共有支流40多条。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
虽然从未踏访过中国大陆,杰克逊在中国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最早认识的外国歌星。    ,   ,
, 。 , 。据说他生前曾有来中国大陆巡演的愿望,然而随着他的离世,这一切都已化为远去的梦影……
曾令无数中国歌迷倾倒
回首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
成为中国人眼中的西方文化符号
杰克逊那充满爆发力的嗓音和曼妙的太空舞步
人们无法回避杰克逊带来的影响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A.①②④⑥⑤③ B.⑥④①③②⑤ C.⑥④①⑤②③ D.④③②⑥①⑤
16.2010年5月6日晚,空军驻济南某航空兵师80后飞行员冯思广和中队长张德山在驾驶某型飞机时遭遇发动机空中“停车”,为避免飞机坠落在济南市人口稠密地区,冯思广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和张德山一起果断改变飞行轨迹,自己却错过跳伞最佳时机,壮烈牺牲。
请你根据以上情境,对飞行员的英雄壮举写一段赞辞。要求语言得体,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60字。
17.请仿照下列短诗,另选一个合适的话题,如孔雀、萤火虫、竹子等,写一首咏物短诗。
流星
有人惋惜:
短暂的凋谢。
有人艳羡:
灿烂的归程。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路第四中学门前突然发生四车连撞车祸。危急之下,第十九中学的女教师张丽莉,猛地推开2名学生,自己却被压在车轮下,双腿被截肢,生命垂危。张丽莉舍身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底的事迹,一时间传遍大街小巷。淳朴善良的美丽女教师,霎时感动了祖国大地。交通事故是偶然的,但张丽莉老师舍身救人的事迹却不是偶然的。那情急之下的壮举,是本能,更是责任、爱心、无私和崇高。
请以“责任”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全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走廊里有一盏电灯,在走廊两端各有一个开关,我们希望不论哪一个开关接通都能使电灯点亮,那么设计的电路为 ( )
A.“与”门电路 B.“非”门电路
C.“或”门电路 D.上述答案都有可能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B.一群处于n=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D.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3.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Q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上板同一点(重力不计),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场中运动过程中,Q粒子的运动时间是P粒子的2倍
B.在电场中运动过程中,Q粒子的加速度是P粒子加速度的2倍
C.打到极板上时,Q粒子的动能是P粒子动能的2倍
D.打到极板上时,Q粒子的动能是P粒子动能的4倍
4.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的R2、R3分别为总阻值一定的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R1为光敏电阻(其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当电键S闭合时,电
容器中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逐渐增大R1的光照强度,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电阻R3 中有向上的电流
B.只调节电阻R3的滑动端P2向上端移动时,电源消耗的功率变大,电阻R3中有向上的电流
C.只调节电阻R2的滑动端P1向下端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带电微粒向下运动
D.若断开电键S,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大,带电微粒向上运动
5.为了测量某化肥厂的污水排放量,技术人员在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流量计,该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长、宽、高分别为a、b、c,左右两端开口,在垂直于上下表面方向加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前后两个表面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并与电压表的两接线柱连接(图中未画出),电压表将显示两个电极间的电压,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该装置时,流量稳定时电压表显示电压为U.若用Q表示污水流量 (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污水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污水中正离子较多,则前表面比后表面电势高
B.前表面的电势一定低于后表面的电势,与哪种离子多无关
C.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电压表的示数将越大
D.污水流量Q与电压U成正比,与a、b无关
6.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方,有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的水平匀强磁场,如图所示,PQ为两个磁场的边界,磁场范围足够大。一个边长为a、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金属框垂直磁场方向,以速度v经过图中左位置,当金属框运动到其竖直对称轴刚好与边界线PQ重合时,金属框的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时金属框中的感应电流为0
B.此时金属框受到的安培力为
C.此过程中通过金属框截面的电荷量为
D.此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能为
7.如图所示的电路,定值电阻阻值为10 Ω,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为2 Ω,a,b两端加44 V的恒定电压,理想电压表的示数24V,由此可知 ( )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2 A
B.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24 W
C.电动机线圈在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480 J
D.电动机输出的功率为8 W
8.如图所示,用频率为 v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光屏上的P点出现第3级暗条纹.已知光速为c ,则P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r2﹣r1 为 ( )
A B
C D
9.如图所示,为一自耦变压器的电路图,其特点是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把整个线圈作为原线圈,而取线圈的一部分作为副线圈。原线圈接在电压恒为的正弦交流电源上,电流表Al、A2均为理想电表。当触头向上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读数变大
B.A2读数变小
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不变
10.如图所示,两平行、正对金属板水平放置,使上面金属板带上一定量正电荷,下面金属板带上等量的负电荷,再在它们之间加上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性质未知的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v0沿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方向从两金属板左端中央射入后向上偏转。若带电粒子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计,仍按上述方式将带电粒子射入两板间,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使粒子进入两板间后向下偏转的是 ( )
A.仅增大带电粒子射入时的速度
B.仅增大两金属板所带的电荷量
C.仅减小射入粒子所带电荷量
D.仅改变射入粒子电性
11.x轴上的两个点电荷和,和之间连线上各点电势高低如图曲线所示(AP>PB),选远穷处电势为零,从图中可以看出 ( )
A.的电量一定大于的电量
B.和一定是同种电荷
C.P点电场强度为零
D.和之间连线上各点电场方向都指向
12.半径为R的圆形线圈,两端A、B接有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线圈垂直放在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中,如右图所示,则要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
B.增大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
C.减小线圈的半径
D.改变线圈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间的夹角
二、实验题:(13题4分,14题10分共14分)
13.已知一灵敏电流计,当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正接线柱一侧偏转,现把它与线圈串联接成下图所示电路,当条形磁铁按如图所示情况运动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电流表偏转方向向右
B.乙图中磁铁下方的极性是N极
C.丙图中磁铁的运动方向向下
D.丁图中线圈的绕制方向从上往下看为顺时针方向
14.某物理“科技制作”小组装配一台小直流电动机,其额定电压5V,额定电流0.5A,线圈绕阻小于1。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在一定电压范围内,输出功率与输入电压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做实验,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该项工作。已知学校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直流电源E,电压6V,内阻不计;
小直流电动机M;
电压表V1,量程0~0.6V,内阻约3k;
电压表V2,量程0~6V,内阻约15k;
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约1;
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约0.5;
滑动变阻器R,0~10,2A;
电键S一只,导线若干。
(1)首先要比较精确测量电动机的线圈绕阻。根据合理的电路进行测量时,要控制电动机不转动,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合适的示数,电压表应该选 。若电压表的示数为0.1V,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内阻 ,这个结果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
(2)在图方框中画出研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与输入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标明所选器材的符号)
(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 W。
三、计算题
15.(8分)如图13所示,一透明球体置于空气中,球半径R=10cm,折射率n=,MN是一条通过球心的直线,单色细光束AB平行于MN射向球体,B为入射点,AB与MN间距为5cm,CD为出射光线.
(1)补全光路并求出光从B点传到C点的时间;
(2)求CD与MN所成的角α(需写出求解过程)
16.(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滑块,以5m/s的水平向右初速度滑上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车,小车足够长,质量为4kg。已知小车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求:
①滑块与小车的最终速度;
②整个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③滑块相对小车滑行的距离。
17.(9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间的距离L=0.40m,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7 ,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B=0.50T、方向垂直遇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6.0V、内阻r=1.00Ω的直流电源。现把一个质量m=0.040kg的导体棒ab放在金属导轨上,导体棒恰好静止。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与金属导轨接触的两点间的电阻R0=3.00Ω,金属导轨电阻不计,g取10m/s2。已知sin37 =0.60,cos37 =0.80,求:
(1)通过导体棒的电流;
(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3)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
18.(12)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第Ⅰ象限和第Ⅲ象限存在着电场强度均为E的匀强电场,其中第Ⅰ象限电场沿x轴正方向,第Ⅲ象限电场沿y轴负方向.在第Ⅱ象限和第Ⅳ象限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均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纸面向里.有一个电子从y轴的P点以垂直于y轴的初速度v0进入第Ⅲ象限,第一次到达x轴上时速度方向与x轴负方向夹角为45°,第一次进入第Ⅰ象限时,与y轴夹角也是45°,经过一段时间电子又回到了P点,进行周期性运动.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不考虑重力和空气阻力.求:
(1)P点距原点O的距离;
(2)电子从P点出发到第一次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复数表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  )
A.或 B. C. D.或
2.设,则( )
A.0.16 B.0.32 C.0.84 D.0.64
3. 用“三段论”证明为增函数的过程中,则“小前提”是( )
①为增函数;②增函数的定义;③函数满足增函数的定义
A.① B.② C.③ D.以上都不对
4.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一个是 ( )
A.在线性回归模型中,相关指数=0.80,说明预报变量对解释变量的贡献率是80%
B.在独立性检验时,两个变量的2×2列表中对角线上数据的乘积相差越大,说明这两个变量没有关系成立的可能性就越大
C.相关指数用来刻画回归效果,越小,则残差平方和越大,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D.随机误差就是残差,它满足
5.复数的值是 ( )
A. B. C. D.
6.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五门课程安排在一天的五节课里,如果数学必须比化学先上,则不同的排法有 (  )
A.48     B.24     C.60     D.120
7.若函数,则是(  )
A.仅有最小值的奇函数 B.仅有最大值的偶函数
C.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的偶函数 D.非奇非偶函数
8.口袋里放有大小相同的2个红球和1个白球,有放回的每次摸取一个球,定义数列: 如果为数列的前项之和,那么的概率为 (  )
A. B. C. D.
9.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且则等于
A. B. C. 1 D. 0
10.变速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为(其中为时间,单位:),则它在前内所走过的路程为( ).
A. B. C. D.
11.有一排7只发光二级管,每只二级管点亮时可发出红光或绿光,若每次恰有3只二级管点亮,但相邻的两只二级管不能同时点亮,根据这三只点亮的二级管的不同位置或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的信息,则这排二级管能表示的信息种数共有 (  )
A.10 B.48 C.60 D.80
12.已知函数,且,则等于(  )
A. B. C. D.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3.若,则 .
14.设为两个事件,若事件和同时发生的概率为,在事件发生的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为,则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
15.若,则= .
16.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递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的展开式中,第5项的系数与第3项的系数之比是56:3,求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过点作曲线的切线,求此切线的方程
19.(本小题满分12分)袋子中共有12个球,其中有5个黑球,4个白球,3个红球,从中任取2个球(假设取到每个球的可能性都相同)。已知每取到一个黑球得0分,每取到一个白球得1分,每取到一个红球得2分。用表示任取2个球的得分的差的绝对值.求椭机变量的分布列及的数学期望.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 ().
(1)求,及,; (2)猜想与的关系,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1.(本小题满分12分)某班主任对全班 50 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待班级工作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对待班级工作学习 的态度积极性 积极参加班级工作 不太主动参加班级工作 合计
学习积极性高 18
学习积极性一般 19
合计 50
(1)如果随机抽查这个班的一名学生,那么抽到积极参加班级工作的学生的概率是,请完成上面的列联表;
(2)在(1)的条件下,结合右表相关说明,试运用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方法分析:在错误率不超过0.1%的情况下判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对待班级工作的态度是否有关?并说明理由.
参考公式:
0.05 0.010 0.005 0.001
3.841 6.635 7.879 10.828
22.(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关于的方程在区间[0,2]上恰好有两个相异的实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一、单项选择题(40x1)
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2. 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 ①   B. ②   C.③   D.④
3.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4.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6.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8.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 ②血浆 ③淋巴 ④组织液 ⑤消化液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10.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1.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1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内环境
13.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 )
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
14.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
15.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
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16.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17.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18.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19.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21.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稳态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内分泌腺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22. 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23.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B.微量
C.植物体内不含有 D.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
24.“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激素及影响激素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生长素、重力 B.细胞分裂素、温度
C.生长素、单侧光 D.细胞分裂素、湿度
25.(09广州市一模)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26.(08重庆)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7.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下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看出,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B.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C.此图说明植物生命活动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D.马铃薯块茎收获后立即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可提前萌发
28.(08广东六校第一次联考)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是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无机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9.某些生物概念之间有一定的包括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中,符合右图所示的选项是( )
供选项 a b c
A 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 反馈调节
B 原核生物 细菌 青霉素
C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D 免疫调节 过敏反应 类风湿性关节炎
30.酸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的危害不包括
A.伤害陆地植物的叶和芽
B.延缓森林中有机物质的分解
C.硫酸沿食物链富集并危害人体
D.杀死水生生物,破坏营养结构
31.植物甲自然结实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发后多数花粉管不能伸长。为探究生长素对植物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
生长素浓度(mg/L) 0 1.0 2.0 3.0 4.0 5.0 6.0 7.0
花粉管平均长度(mm) 0.5 3.6 5.5 6.4 5.2 3.1 0.4 0.2
据此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低浓度生长素促进花粉管的伸长
B.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花粉管的伸长
C.在该植物开花时用适宜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可提高结实率
D.生长素在促进花粉管的伸长时与赤霉素有协同作用
32.201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博伊特勒和 霍夫曼发现,“toll样受体(TLR)”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并在细菌入侵时快速激活非特异 性免疫。斯坦曼则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能激发T淋巴细胞,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制造出抗体和“杀手”细胞等,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以及“入侵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toll样受体(TLR)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B.toll样受体(TLR)存在细胞外表面,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
C.树突细胞激发T淋巴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树突细胞能激发T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33.右图表示一些概念间的相互 关系。下列与a、b、c、d、e依次相对应的一组概念是
A.生态系统、群落、无机环境、种群、个体
B.细胞代谢、细胞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
C.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D.细胞核、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
34.(江西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Y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②结构位于下丘脑
C.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从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并且抑制葡萄糖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
D.靶细胞“受体”的物质基础是脂质,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35.下图表示兴奋的产生和传递过程。下面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b处的神经递质分布在组织液中,轴突的形成有助于扩大膜面积,便于兴奋的传导
B.从图可以看出:c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到a处引起兴奋
C.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产生原因是细胞膜受刺激后通透性发生改变
D.b处的神经递质是外排的方式释放的,在突触中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6(宁波八校2012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③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激素可以持续起作用 
④抗毒素、抗生素和干扰素等人体免疫系统分泌的物质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A.2个 B.3个 C.1个 D.0个
3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错误的是
A. 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
B. 昆虫卵、作物植株上蚜虫、跳蝻、土壤中的蚯蚓等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样方法
C. 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是标记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的分布,标记的个体与未标记的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
D. 标志重捕法的标志符号不能过分醒目,不能维持时间太长,不会改变标记动物与其捕食者的关系
38.蛇毒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多肽。将眼镜蛇蛇毒处理后注人马体内,可获取抗蛇毒血清,用于治疗被眼镜蛇咬伤的患者。以下选项与此治疗原理最相似的是:
A.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疾病
B.骨髓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注射干扰素(淋巴因子)抑制乙肝病毒增殖
D.给新生儿注射乙肝抗体阻断病毒的母婴传播
39.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40.下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抗毒素能特异性的中和外毒素的毒性,是抗体中的一种类型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都会分化,但是不会增殖
D.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但能呈递抗原给T细胞
二.非选择题 60分(除注明每空2分)
41.下表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相关问题: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Na2HPO4 3g 尿素 1.0g
K2HPO4 1g C6H12O6 30g
MgSO4·7H2O 0.5g 琼脂 15g
FeSO4 0.01g H2O 1000ml
NH4NO3 0.3g
(1)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无论配制何种培养基,在原料称量、溶解之后要__________,然后分装、包扎并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培养基能否用于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测尿素分解菌是否存在,还应加入_________,如果存在,将出现______反应。
(4)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烟台苹果”全国闻名,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以苹果为原材料,主要生产浓缩果汁、果酒、果干、香精和果胶等产品。工厂利用苹果生产果汁、果酒和果醋的大致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用苹果加工成果汁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苹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在预处理时需要加入 ;同时为了使其得到充分利用,节约成本,需要控制好 。
(2)苹果酒清香、明快,风味清爽,它是由果汁发酵产生的。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来检验。
(3)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
A.温度控制 B.溶氧控制 C.pH控制 D.酶的控制
(4)下列方案能对发酵过程中使用的菌种进行分离的是( )
A.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
B.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
C.在常规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进行筛选
D.在小麦试验田中喷洒赤霉素进行筛选
(5)苹果酒在 的作用下,经过深层发酵可形成苹果醋;在此过程中,发酵温度要严格控制在 ;同时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原因是 。
43.( 10分)【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人们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抗虫基因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然后利用________进行大量扩增;而获取人胰岛素基因还可通过_______法进行人工合成。
(2)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技术中图⑤所示过程一般要先用______处理受体细胞,然后进行细胞转化。人们发现利用大肠杆菌生产的胰岛素活性往往较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基因工程生产单克隆抗体时,一般采用_______技术将无限增殖基因导入________细胞中,然后进行克隆化培养 和________(方法)筛选出分泌所需抗体的特定细胞进行扩大培养,进而提取单克隆抗体
(4)单克隆抗体还可以通过培养由____________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大量制备。
44.请回答下列有关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的问题:
(1)将胚胎干细胞置于子宫内发育成一个体,体现了胚胎干细胞具有 。将早期胚胎分割、移植可获得多个同卵胚胎,这属于动物的 方法。
(2)利用造血干细胞可以治疗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前先要进行培养。动物细胞培养一般分为 和 两个阶段,和植物细胞培养不同的是,培养时除需要适宜的温度、无菌、无毒等环境条件以外,营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核苷酸,还要加入 ;向培养液中通入95%氧气和5%二氧化碳,氧气参与细胞的代谢,二氧化碳可以维持培养基的 。
(3)目的基因的表达与鉴定是基因工程的重要环节。用 法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检测是否翻译成了相应蛋白质。用实施基因工程的小麦做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若仍患病,则必须在对 进行改造或修饰,重新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Ⅰ
选择题部分(共51分)
可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0—l6 C1—35.5 Ag—108 Na—23 A1—27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镀过程中电镀液溶质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B.弱电解质溶液可能比强电解溶液导电能力强
C.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的最简式(实验式):CH2O B.CH4 分子的球棍模型:
C.醛基的电子式: D.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3.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84”消毒液的水溶液中:Fe2+、Cl—、Ca2+、Na+
②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K+、NH4+、Cl—、S2—
③能够与金属Cu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Fe3+、Al3+、SO4 2—、K+
④pH=2的溶液中:NH4+、Na+、Cl—、Cu2+
⑤无色溶液中:K+、CH3COO—、HCO—3、MnO4—
A.②③ B.①③ C.①⑤ D.③④
4.有①氨水 ②NH4Cl溶液 ③Na2CO3溶液 ④NaHCO3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①>④>③>②
B.溶液①、②等体积混合后pH > 7,则c(NH4+) < c(NH3·H2O)
C.向溶液①、②中分别加入25 mL 0.1mol/L 盐酸后,溶液中c(NH4+):①>②
D.向溶液③、④中分别加入12.5 mL 0.1mol/L NaOH溶液后,两溶液中的离子种类相同
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 NaHCO3溶液中:c(H+)+c(Na+)=c(OH—)+c(HCO3—)+c(CO32—)
B.一定量(NH4)2SO4与NH3·H2O混合所得的酸性溶液中:c(NH4+)<2c(SO42—)
C.将0.2mol/L CH3COOH溶液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反应后的混合液中:2c(OH—)+ c(CH3COO—) =2c(H+)+ c(CH3COOH)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HSO4溶液、②NH4HCO3溶液、③NH4Cl溶液中,c(NH4+)的大小关系:①>②>③
6.已知25℃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 = 5.6×10-12,MgF2的溶度积常数Ksp = 7.4×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B.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c(Mg2+)大
C.25℃时,Mg(OH)2固体在同体积同浓度的氨水和NH4Cl溶液中的Ksp 相比较,前者小
D.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饱和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MgF2
7.某pH=1的工业废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H+、Mg2+、Ba2+、Cl-、
CO32-、SO42-,现取两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干燥沉淀3.50 g。
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2.33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不变。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①一定存在Mg2+ ②可能存在CO32- ③一定存在Cl- ④可能存在Ba2+ ⑤可能存在Mg2+
A.①③ B.②③ C.③⑤ D.④⑤
8.下述转化关系可用于合成解痉药奥昔布宁的前体(化合物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甲中的含氧官能团有醛基和酯基
B.化合物乙与NaOH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丙
C.化合物乙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的有机物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
D.化合物丙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往Fel2溶液中通人过量氯气:Cl2十2Fe2+=2Cl-+2Fe3+
B.向Na[Al(OH)4]溶液中通入少量C02:2[Al(OH)4]-+CO2=2Al(OH)3↓+C032-+H2O
C.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2SO32-+4Cl-+6H+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3ClO-+Fe(OH)3= FeO42-+3Cl-+H2O+4H+
10. 含Cd2+废水可通过如下反应转化为CdS,以消除镉对环境的污染:
Cd2+ (aq)+H2S(g)±CdS(s)+2H+ (aq) ΔH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11.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
选项 离子或分子 要求
A K+、SO42-、Cl-、HS- c(K+)<c(SO42-)
B Fe3+、Na+、NO3-、ClO- 溶液pH=1
C NH4+、Ba2+、NO3-、CH3COOH 滴加NaOH溶液马上有气泡产生
D Na+、Al3+、Cl-、SO42- 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
1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 )
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O(l)=2H2(g)+O2(g) △H=+285.5 kJ·mol-1
B.已知2C(石墨,s)+O2(g)=2CO(g) △H=-221 kJ·mol-1,
则石墨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C.已知N2(g)+3H2(g) 2 NH3(g) △H=-92.4 kJ·mol-1,则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N2和3mol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放出92.4kJ的热量
D.已知乙醇和乙烯的燃烧热分别为1366.8kJ·mol-1和1411.0 kJ·mol-1,
则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4(g)+H2O(l)=C2H5OH(l) △H=-44. 2kJ·mol-1
13、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14、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
B.推广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C.上图是太阳光光伏电池原理图,图中A极 为正极
D.光伏发电池能量转化方式是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15、在一容积恒定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若同温度下所得混合气体压强是原来的4/5,则这时A的转化率是 ( )
A.40%    B.50%    C.60%    D.70%
16、用铜片、银片、Cu(NO3) 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如图)。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 + e- = 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向含Al2(SO4)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人1mol/L Ba(OH)2溶液至过量,加入
Ba(OH)2溶液的体积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铝元素存在形式是
B.向D点溶液中通人C02气体,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C原混合液中
D. 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 非选择题部分(共49分)
二、填空题(共4题,计49分)
18.氢气和氨气都属于无碳清洁能源。
(1)镍氢碱性充电电池被誉为“绿色化学电源”,充、放电时的反应:。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 ,充电时,该电极应与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相连。
(2)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氮气。已知:
则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液态水和氮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研究表明工业上合成氨反应()在25℃、400℃的平衡常数分别为5×105和200,
①合成氨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合成氨选择400~500℃的原因是: 。
③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表中为各物质在不同时刻的浓度。
0~5 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 。反应在5分钟时,条件发生了改变,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氢气的浓度 d.分离出NH3
(4)在- 50℃时,液氨中存在电离平衡,离子积常数
K=c(NH4+)·c(NH2—)。若一定条件下,平衡时c(NH2—)=1×10-15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液氨中加入NaNH2,液氨的离子积常数增大
b.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常数为1×10-30
c.液氨在-50℃的电离程度比常温下纯水的大
19.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依次放入_______。
a b c d
I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II 碱石灰 硅胶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III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
(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0.碳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锗(Ge)是用途很广的半导体材料,其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
(2)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3)合成氮化碳是一种硬度比金刚石还大的晶体,氮化碳的晶体类型为 ,该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是 。
(4)COC12俗称光气,分子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成键,光气分子的结构式为 ,其中碳氧原子之间共价键是 (填序号)。
a.2个σ键 b.2个π键 c.1个σ键,1个π键
(5)CaC2中C22-与O22+互为等电子体,O22+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
(6)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如图示),但CaC2晶体中哑铃形,C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CaC2晶体中1个Ca2+周围距离最近的C22-数目为 。
21.下图中所有字母均代表有机物,根据图中反应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A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E是一种一氯代有机酸,其中氯原子的质量分数为28.98%,且该物质中原子个数比C : O = 2:1,核磁共振氢谱显示F的结构中出现两组波峰,且波面积之比为3:2。
(1)请写出E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并写出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的取代反应共有________个,图中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________(填字母);
(3)请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D与足量的新制Cu(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 G →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酸I与F的碳原子个数相同,其相对式量比F小22。请写出I的一种链状同分异构体,使得该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并且该同分异构体中的氧原子不能与碳碳双键或三键直接相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该分子结构中不含甲基;②属于羧酸类物质;③其一氯取代物只有3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为虚数单位,则的实部与虚部的乘积等于( )
A. B. C. D.
2. 复数集是由实数集和虚数集构成的,而实数集又可分为有理数集和无理数集两部分;虚数集也可分为纯虚数集和非纯虚数集两部分,则可选用( )来描述之.
A.流程图 B.结构图 C.流程图或结构图中的任意一个 D.流程图和结构图同时用
3.对两个变量y和x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一组样本数据:(x1,y1),(x2,y2),…,
(xn,yn),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样本数据得到的回归方程=x+必过样本点的中心(,)
B.残差平方和越小的模型,拟合的效果越好
C.用相关指数R2来刻画回归效果,R2的值越小,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D.在残差图中,残差点比较均匀地落在水平带状区域中,说明选用的模型比较合适,带状区域越窄,说明回归方程的预报精确度越高;
4.,则有( )
A.mn D.不能确定
5.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命题“若,则”与命题“若则”互为逆否命题;
B.命题,命题则为真;
C.“若则”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D.若为假命题,则、均为假命题.
6.推理过程“大前提:________,小前提:四边形ABCD是矩形,结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应补充的大前提是(  )
A.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D.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7.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是,则输入的( )
A. B. C. D.
8.已知抛物线则过抛物线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长为 ( )
A. B. C. D.
9. 如图,已知⊙O的直径AB与弦AC的夹角为30°,过C点的切线
PC与AB的延长线交于P,PC=5,则⊙O的半径为( )
A. B. C. 10 D. 5
10.等比数列首项与公比分别是复数是虚数单位的实部与虚部,则数列的前项的和为( )
A. B. C. D.
11.右图是的图象,则的值是( )
(A) (B)(C) (D)
12、对于大于1的自然数的三次幂可用奇数进行以下方式的“分裂”:,,,…,仿此,若的“分裂数”中有一个是61,则的值是( )
A. 6 B.7 C. 8 D. 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
13.内角的对边分别是,若,,则 .
14.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90°,对角线AC⊥BD于P点,已知AD∶BC=1∶2,则BD∶AC的值是__________.
15. .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16.在中,若,则外接圆半径.运用类比方法,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则其外接球的半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
若当时,求的解集;
18.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且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19.(本小题满分12分)
为调查某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该地区调查了500位老年人,结果如下:
性别是否需要志愿者       男 女
需要 40 30
不需要 160 270
(1)估计该地区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
(2)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
P(K2≥k) 0.050 0.010 0.001
k 3.841 6.635 10.828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两定点,满足的动点的轨迹是曲线.
(Ⅰ) 求曲线的标准方程;
(Ⅱ)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 求面积的最大值.
21.如图内接于圆,,直线切圆于点,∥相交于点.
(1)求证:;
(2)若.
22、(12分)函数,过曲线上的点的切线方程为
(1)若在时有极值,求的表达式;
(2)在(1)的条件下,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
(3)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求的取值范围。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某市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判断1--2题。
1、第一代产业园区利用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
2、第二代产业园区相关产业集聚的主要目的是( )
A.共用基础设施 B.便于获取对方信息,取得竞争优势
C.加强协作,促进交流 D.靠近原料产地
下图为“企业迁移与盈利空间界限变化"示意图,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SCC和SCC′表示不同时期的空间成本曲线。读图完成3--5题。
3、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企业的空间成本是相对稳定的
B.SCC表示企业晚期的空间成本曲线
C.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SCC′时,盈
利空间界限为M1′至M2′
D.P一直是企业的最 大盈利点
4、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A.产业升级 B.产业结构调整
C.企业的全球化 D.产业转移
5、分别对应图中推力和拉力的是( )
①劳动力成本上升 ②优惠的税收政策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市场广阔
A.④①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右下图是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地面沉降的统计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据图分析,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域分布特点是( )
A.南方沿海城市地面沉降面积更大
B.主要分布在滨海平原、三角洲平原
C.东部地区分布十分广泛,集中连片
D.最大累积沉降量自北向南递减
7、有关地面沉降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超采地下水改变了地下基岩和土层
的原有应力状态和平衡条件
B.农业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造成大
面积“地下水漏斗区”
C.高层建筑物建设时地基不牢是造成沉降的重要原因
D.城市之间地面沉降发生的原因具有关联性
读图和材料完成第8题。
8、若右图表示江苏某地产业结构变化图
(a表示第一产业,b表示第二产业,c表
示第三产业),阅读图中数据并结合表1
判断,能正确反映1981到2011年产业结构
变化顺序的是( )
表1 江苏某地三大产业构成变化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81年 65% 15% 20%
2011年 10% 43% 47%
A.①到② B.③到② C.③到④ D.①到④
据新华网报道,曾被称为“滇中粮仓”的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提出了“城镇工业上山,优质农田下山”的发展模式。据此回答9--10题。
9、该镇提出“城镇工业上山”的主要目的是( )
A.山区环境优美,空气洁净 B.山上地势高,不易受洪水威胁
C.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市化水平 D.减少占用耕地面积,守住耕地红线
10、该发展模式产生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②地质灾害增加;③建设成本增加;
④城镇工业可用土地减少;⑤山区水污染加剧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一个坡面在顺坡方向降水、入渗强度、坡面质地一致的情况下,不同坡段侵蚀量也不相同,右下图表示侵蚀量在坡面上的变化。读图回答第11--12题。
11、由图可知坡面的哪个坡段侵蚀最严重( )
A.坡 B.坡面中段
C.坡麓 D.沟底
12、从图中信息所示角度考虑,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
最重要的措施是( )
A.保塬,平整土地
B.护坡,封坡育林种草
C.固沟,沟底轮作套种
D.宣传,建立预警机制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85年和2011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13--14题。
13、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14、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多公顷土地。读图回答15--16题。
15、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
镰山(高约120多米,黄土覆盖的古塬)西段开凿了中国
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 )
①减少水分蒸发 ②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
③实现自流引水 ④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如今的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原因是( )
A.断裂谷地 B.风力沉积作用 C.向斜谷地 D.流水侵蚀作用
川气东送项目,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包括一条主干线(四川普光至上海)、一条支干线和三条支线。其中南京支线起于安徽宣城,止于江苏南京。2010年底,随着一期工程完工,南京冬季的气荒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结合“我国常规能源消费比重结构表”(图中数据单位为%),回答17--18题。
年份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
1978 70.7 22.7 3.2 3.4
2000 66.1 24.6 2.5 6.8
2007 69.4 20.0 3.4 7.2
17、关于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项目主干线和支线所涉及省区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
B.该项目可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该项目的优势之一是市场广阔
D.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步升高,逼近水电所占比重
18、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都是我国天然气的跨区域调配工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
B.西气东输工程所经地形区以高原面积所占比重最大
C.川气东送工程管线穿越多种地貌类型区,并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D.这两项工程将促进中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钢铁、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资源诅咒系数是一个衡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值越大,资源遭受诅咒的程度越高,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并带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读下图,完成19--20题。
19、 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居高不下,可能的原因有 ( )
①产业结构单一; ②经济发展缓慢; ③生态环境脆弱;
④人均资源占有量高; ⑤吸引外资能力弱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20、 推测下列省区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 ( )
A.贵州 B.上海 C.内蒙古 D.青海
下图中甲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乙为该区域人口密度和人口合理承载力情况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该区域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凌汛 B.水土流失 C.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频发
22、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
A.人口密度超过该地区合理承载力
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
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为合理
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
十月,正值金秋,秋的画卷如火如荼
地展开。结合右图回答23--24题。
23、此季节,以“碧云天,黄叶地”为主要
景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4、能够观赏到下图中四类景观的寻秋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A地区有利于葡萄酿酒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冰川融水多,灌溉便利
D.地势平坦,黑土肥沃
26、图中A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回答27--28题。
27、由甲至丙,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
要因素有(  )
①自然条件 ②市场需求 ③农业技术 ④地价高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8、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
的是 (  )
①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②河网密度变大
③环境污染加剧  ④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读右图,回答29--30题。
29、A城市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水能丰富 B.劳动力丰富
C.市场广阔 D.矿产资源丰富
30、该城市在发展成为钢铁工业中心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
①矿产资源枯竭 ②劳动力短缺 ③空气污染严重 
④土地闲置 ⑤能耗高,效益低 ⑥就业压力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④⑤⑥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据此回答31--32题。
31、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32、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2012年春节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仍出现“民工荒”现象。下表为我国2005~2010年部分产业工资年均增长率(%)表。据下表回答33—34题。
农业雇工日工资年均增长率(%) 非农产业雇工月工资年均增长率(%)
粮食种植 15.1 制造业 10.5
棉花种植 11.7 建筑业 9.8
规模养猪 21.4 服务业 1O.2
33、下列关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民工荒”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 农民工工资增长慢,农民收入增长快 ② 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③ 中西部经济发展,部分农民工就近打工 ④ 流出地就业机会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民工荒”的行业主要集中在(  )
A.重工业 B.高新技术企业 C.医疗、卫生行业 D.劳动密集型企业
读“日本某山地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回答35--36题。
35、根据右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水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 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海拔约2500米处
C. AD坡为阳坡,导致降水量出现变化
D. E点气温高于C点,水汽含量夏季时少于C点
36、关于此山地的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
A.此山降水的主要类型是锋面雨 B.降水的水汽来源是日本海
C.此山地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 D.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的变化时森林-荒漠-草原
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应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也即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读“1954年-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动态”图,回答37--38题。
37、从1954年到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 )
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 B.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
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
38、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变暖 B.人类开垦 C.降水增多 D.地壳抬升
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较快地监测植物虫害情况。下图反映的是不同健康状态松树的光反射情况。
39、对松树进行虫害监测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技术 B.RS技术 C.GPS技术 D.计算机技术
40、在所示的遥感彩色红外线图片上能把健康的和受病害的松树区分开来,其原理是( )
A.健康松树的反射率在任何波段都高于病害的松树
B.健康的松树在0.4~0.76微米波长范围内反射率高于有病害的松树
C.在波长0.8~1.4微米范围内有病害松树的反射率明显低于健康的松树,病害越重,
此波段反射率越低
D.在波长大于1.6微米时,健康松树的反射率高于有病害松树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40分)
41、2011年被称为湿地之年,既是《湿地公约》成立40周年,也是《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颁布实施1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生态湿地,也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12月22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获得“中国最美湿地”奖。
材料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置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分析鄱阳湖湿地对湖区周边城市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3分)
(2)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4分)
(3)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课题“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请你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3分)
42、阅读下列有关西藏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西南流经拉萨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后汇入雅鲁藏布江,拉萨
河流域多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地区,下游河谷开阔,是西藏的主要农业区,也是西藏政治、经
济、文化核心地带。
材料二:拉萨河流域图、近年来拉萨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统计图
材料三:拉萨水文站河流水文特征数值表
多年平均流量(m3/s) 最大洪峰流量m3/s 最枯流量m3/s 年降水量(mm) 7月均温(℃) 1月均温(℃)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288 2830 8.95 457 14 -12 0.098
(1)、分析拉萨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3分)
(2)、2011年10月26日,拉萨河干流上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简析旁多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区域的有利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二,1998~2011年间,拉萨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分)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拉萨河下游地区农业发展提出具体措施建议。(至少三点3分)
43、[旅游地理] (10分)
南京市郊县——高淳”桠溪生态之旅区”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国际慢城。其旨在建立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是一张独特的旅游名片。图21为高淳县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高淳建设国际慢城后,来此旅游的人数激增,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 (特性)。为了旅游资源利用的永续性,当地应首先做好 工作。(2分)
(2)、2012年,以油菜花观赏为主题的“第四届高淳国际慢城金花旅游节”隆重举行,该旅游节的举行体现了旅游资源的 价值和 价值。(2分)
(3)、该旅游节选择在3月31日至5月6日期间,从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看,说明 的重要性;有人喜欢近观也有人喜欢远眺,说明还要注意 。(2分)
(4)、评价高淳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完成表3。(4分)
表3
项目 开发条件
① 景点多,组合好
地理位置和交通 ②
客源市场 ③
④ 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较完善
44、【自然灾害与防治】(8分)
读某地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因素分析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某地区位于川东三峡库区的腹心地段,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多为褶皱山地,地下常有软硬相间的岩层。
(1)、指出该地区滑坡危险性最严重的自然、人类活动致灾因素。(2分)
(2)、说明该地区滑坡发生次数与坡度的关系,从滑坡危险性的外在因素分析,应怎样避免和降低坡度对滑坡危险性的影响 (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