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历社九上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目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同步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历社九上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目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同步试卷

资源简介

历社九上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目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  )
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孙中山宣布解职
C.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D.“二次革命”的爆发
2.袁世凯上台之初,对内独裁统治的特点是(  )
A.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B.公开撕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复辟帝制
C.制造暗杀事件
D.武力镇压革命党人
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  )
①直系 ②皖系 ③奉系 ④滇系 ⑤桂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袁世凯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是(  )
A.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B.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C.日本割占澎湖列岛
D.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5.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护国运动 B.帝国主义不再支持
C.北洋军阀内部的分化 D.独裁和复辟不得人心
6.(2020九上·浙江月考)《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红军长征时期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7.如图是绘于1912年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幅得意的表情。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  )
袁世凯骑木马
A.骗取清政府的信任 B.骗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C.蒙蔽人民群众 D.蒙蔽革命党人
8.以下有关“二十一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中国权益的损害严重且涉及范围深广
B.它表现出日本对中国强烈的侵略野心
C.欧美列强支持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
D.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
9.帝国主义先支持清政府,后又支持袁世凯破坏中国革命,其根本出发点是(  )
A.维护中国统一 B.巩固在华利益
C.与袁世凯是好朋友 D.社会制度不同
10.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占据浙江的是(  )
A.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 C.桂系军阀 D.皖系军阀
1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B.袁世凯掌握了强大的北洋新军
C.旧官僚、立宪派的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12.辛亥革命后,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实业,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法令条例。孙中山更是积极倡导事业,认为“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他与黄兴、宋教仁等一起积极从事各种实业建设。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上述材料说明了(  )
①由革命转向建设是历史的必然
②辛亥革命后,尤其是一战期间,中国出现了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③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窒息了民族工业的生机
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得不到健康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大总统是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
——《中华民国约法》
材料三: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言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总统的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袁世凯表面上对共和与专制的态度是怎样的
(3)结合史实,袁世凯后来是如何独裁大权的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
材料二:中国共和国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1917年孙中山广州演讲
材料三: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蔡锷等人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什么 这场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2)为什么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国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 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
(3)材料三中《全球通史》称民国初期是最糟糕的时期之一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
15.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又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影片截取了几十年动荡变迁的史实,从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中揭示了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白鹿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鹿三:皇粮被抢了。
嘉轩:被谁抢了
鹿三:当兵的。
子霖:皇帝都没了,皇粮交给谁呀,清家完了!
嘉轩:新皇帝年号叫啥
子霖:叫大总统,年号民国。
根据对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话中的“皇帝”指的是哪位皇帝 “清家”指的是哪个朝代
(2)对话中的“大总统”指的是谁 此时期发生的革命及其标志是什么
(3)写出这次革命的性质。以上对话反映了这次革命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时期。
A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建立,要求具备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
2.【答案】A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的总统,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A项,符合题意;
B项公开撕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复辟帝制不符合史实,袁世凯没有公开撕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符合题意;
C项制造暗杀事件是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制造“宋案”,但不是对内独裁统治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D项武力镇压革命党人不属于对内独裁统治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题干信息。
3.【答案】B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在东北。
B项①②③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的派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军阀割据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
4.【答案】D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为了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袁世凯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ABC三项都不是袁世凯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不符合题意;
D项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是袁世凯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并掌握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相关史实。
5.【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此时,人民已经饱受封建专制制度的残害,袁世凯称帝已经成为倒行逆施的行为,是不得人心的。
ABC三项都不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
D项独裁和复辟不得人心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时期的相关知识。
6.【答案】C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结合“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可知,这一时局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建立。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各派军阀不断地混战,中国陷入灾难中。
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出现题干时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洋军阀割据混战,要求具备结合所学准确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
7.【答案】D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题干图片是1912年的的一幅漫画。画中的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蒙蔽革命党人。为建立他的独裁统治,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他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蒙蔽革命党人是题干漫画中的袁世凯装模作样的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图片为依托,考查北洋军阀的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相关知识。
8.【答案】C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一条是日本企图独霸中国的条款,自然会触及西方国家的既得利益,因此欧美列强不可能支持。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表述符合史实
ABD三项说法都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欧美列强支持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二十一条”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B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采取控制清朝腐败的政府,作为其维护在华殖民利益的重要手段。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土崩瓦解,失去了继续利用的价值。帝国主义国家放弃了清政府转而支持拥有实力的袁世凯,为帮助袁世凯控制中国政权,维护其在华殖民利益,帝国主义积极镇压中国人民的民主斗争。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巩固在华利益是帝国主义先支持清政府,后又支持袁世凯破坏中国革命的根本出发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知道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采取所有措施,其最终出发点都落在维护其在华利益。
10.【答案】D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直、奉三大派系。皖系以段祺瑞为首,以日本为靠山,控制皖、鲁、闽、浙、陕等地;直系以冯国璋为首,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倾向英美;奉系以张作霖为首,在日本的扶植下,控制着东北地区。
D项皖系军阀占据浙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的识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派系统治地区的识记。
11.【答案】D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A.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不符合题意;
B. 袁世凯掌握了强大的北洋新军,不符合题意;
C. 旧官僚、立宪派的支持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敢同国内国外的反动势力直接斗争,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12.【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辛亥革命后,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实业,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法令条例。孙中山更是积极倡导事业,认为“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他与黄兴、宋教仁等一起积极从事各种实业建设。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为切入点,考查了辛亥革命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④项均正确,③项中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在辛亥革命后已然终结,中国并未出现产业革命的原因并非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本题选择不含③项的C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13.【答案】(1)总统权力全面加强,从三权分立到总揽大权。
(2)赞成共和,反对专制。
(3)迁都北京,改组内阁;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会,废除《中华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大总统选举法》等。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二可以看出总统权力全面加强,从三权分立到总揽大权。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可以看出袁世凯表面上赞成共和,反对专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实际上加紧实行独裁统治。
(3)结合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措施分析。袁世凯迁都北京,改组内阁;1913年10月,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国会运作陷入瘫痪,1914年1月,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袁世凯修改总统选举法,可以无限制连任,1914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故答案为:(1)总统权力全面加强,从三权分立到总揽大权。
(2)赞成共和,反对专制。
(3)迁都北京,改组内阁;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会,废除《中华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大总统选举法》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袁世凯的独裁统治。要求学生具备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14.【答案】(1)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
(2)中国依然是专制统治。北洋军阀。
(3)军阀割据混战,人们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等。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护国战争。1915年12月19日,蔡锷历尽艰险,安全抵达云南昆明。时滇军反袁情绪十分热烈,中下级军官已开过三次秘密会议,酝酿武装讨袁。原国民党骨干分子李烈钧、程潜、熊克武等亦先后来滇,共同策划反袁战争。12月21、22日,在蔡锷、唐继尧的主持下,又联合召开了第四、五次会议,决定立即发动反袁护国战争。12月25日,正式宣布云南独立,武装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2)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统治的史实。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历史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所以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如此共和之福”,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北洋军阀。
(3)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统治的史实。孙中山改组同盟会,组建国民党,该党在1913年4月国会选举时获得了大多数席位。但是实际权力却掌握在官僚和军阀手中,他们残酷地掠夺农村,使中国陷入一种野蛮的无政府动乱状态中。1926年以前的民国初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故答案为:(1)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
(2)中国依然是专制统治。北洋军阀。
(3)军阀割据混战,人们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蔡锷、唐继尧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孙中山广州演讲(1917年)、袁为切入点,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相关史实。
15.【答案】(1)溥仪(宣统帝)。清朝。
(2)孙中山。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3)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政体,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王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得知,此对话发生在辛亥革命后,所以,当时的皇帝是溥仪(宣统帝)。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 “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辛亥革命前是清朝,“清家”指的是清朝。
(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标志性事件。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故答案为:(1)溥仪(宣统帝)。清朝。
(2)孙中山。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3)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政体,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王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辛亥革命的史实。
1 / 1历社九上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目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  )
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孙中山宣布解职
C.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D.“二次革命”的爆发
【答案】A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时期。
A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建立,要求具备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
2.袁世凯上台之初,对内独裁统治的特点是(  )
A.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B.公开撕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复辟帝制
C.制造暗杀事件
D.武力镇压革命党人
【答案】A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的总统,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A项,符合题意;
B项公开撕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复辟帝制不符合史实,袁世凯没有公开撕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符合题意;
C项制造暗杀事件是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制造“宋案”,但不是对内独裁统治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D项武力镇压革命党人不属于对内独裁统治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题干信息。
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  )
①直系 ②皖系 ③奉系 ④滇系 ⑤桂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在东北。
B项①②③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的派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军阀割据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
4.袁世凯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是(  )
A.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B.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C.日本割占澎湖列岛
D.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答案】D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为了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袁世凯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ABC三项都不是袁世凯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不符合题意;
D项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是袁世凯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并掌握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相关史实。
5.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护国运动 B.帝国主义不再支持
C.北洋军阀内部的分化 D.独裁和复辟不得人心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此时,人民已经饱受封建专制制度的残害,袁世凯称帝已经成为倒行逆施的行为,是不得人心的。
ABC三项都不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
D项独裁和复辟不得人心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时期的相关知识。
6.(2020九上·浙江月考)《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红军长征时期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答案】C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结合“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可知,这一时局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建立。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各派军阀不断地混战,中国陷入灾难中。
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出现题干时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洋军阀割据混战,要求具备结合所学准确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
7.如图是绘于1912年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幅得意的表情。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  )
袁世凯骑木马
A.骗取清政府的信任 B.骗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C.蒙蔽人民群众 D.蒙蔽革命党人
【答案】D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题干图片是1912年的的一幅漫画。画中的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蒙蔽革命党人。为建立他的独裁统治,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他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蒙蔽革命党人是题干漫画中的袁世凯装模作样的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图片为依托,考查北洋军阀的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相关知识。
8.以下有关“二十一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中国权益的损害严重且涉及范围深广
B.它表现出日本对中国强烈的侵略野心
C.欧美列强支持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
D.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
【答案】C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一条是日本企图独霸中国的条款,自然会触及西方国家的既得利益,因此欧美列强不可能支持。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表述符合史实
ABD三项说法都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欧美列强支持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二十一条”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帝国主义先支持清政府,后又支持袁世凯破坏中国革命,其根本出发点是(  )
A.维护中国统一 B.巩固在华利益
C.与袁世凯是好朋友 D.社会制度不同
【答案】B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采取控制清朝腐败的政府,作为其维护在华殖民利益的重要手段。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土崩瓦解,失去了继续利用的价值。帝国主义国家放弃了清政府转而支持拥有实力的袁世凯,为帮助袁世凯控制中国政权,维护其在华殖民利益,帝国主义积极镇压中国人民的民主斗争。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巩固在华利益是帝国主义先支持清政府,后又支持袁世凯破坏中国革命的根本出发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知道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采取所有措施,其最终出发点都落在维护其在华利益。
10.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占据浙江的是(  )
A.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 C.桂系军阀 D.皖系军阀
【答案】D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直、奉三大派系。皖系以段祺瑞为首,以日本为靠山,控制皖、鲁、闽、浙、陕等地;直系以冯国璋为首,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倾向英美;奉系以张作霖为首,在日本的扶植下,控制着东北地区。
D项皖系军阀占据浙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的识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派系统治地区的识记。
1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B.袁世凯掌握了强大的北洋新军
C.旧官僚、立宪派的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答案】D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A.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不符合题意;
B. 袁世凯掌握了强大的北洋新军,不符合题意;
C. 旧官僚、立宪派的支持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敢同国内国外的反动势力直接斗争,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12.辛亥革命后,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实业,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法令条例。孙中山更是积极倡导事业,认为“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他与黄兴、宋教仁等一起积极从事各种实业建设。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上述材料说明了(  )
①由革命转向建设是历史的必然
②辛亥革命后,尤其是一战期间,中国出现了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③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窒息了民族工业的生机
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得不到健康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辛亥革命后,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实业,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法令条例。孙中山更是积极倡导事业,认为“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他与黄兴、宋教仁等一起积极从事各种实业建设。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为切入点,考查了辛亥革命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④项均正确,③项中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在辛亥革命后已然终结,中国并未出现产业革命的原因并非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本题选择不含③项的C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大总统是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
——《中华民国约法》
材料三: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言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总统的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袁世凯表面上对共和与专制的态度是怎样的
(3)结合史实,袁世凯后来是如何独裁大权的
【答案】(1)总统权力全面加强,从三权分立到总揽大权。
(2)赞成共和,反对专制。
(3)迁都北京,改组内阁;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会,废除《中华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大总统选举法》等。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二可以看出总统权力全面加强,从三权分立到总揽大权。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可以看出袁世凯表面上赞成共和,反对专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实际上加紧实行独裁统治。
(3)结合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措施分析。袁世凯迁都北京,改组内阁;1913年10月,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国会运作陷入瘫痪,1914年1月,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袁世凯修改总统选举法,可以无限制连任,1914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故答案为:(1)总统权力全面加强,从三权分立到总揽大权。
(2)赞成共和,反对专制。
(3)迁都北京,改组内阁;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会,废除《中华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大总统选举法》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袁世凯的独裁统治。要求学生具备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
材料二:中国共和国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1917年孙中山广州演讲
材料三: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蔡锷等人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什么 这场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2)为什么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国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 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
(3)材料三中《全球通史》称民国初期是最糟糕的时期之一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
【答案】(1)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
(2)中国依然是专制统治。北洋军阀。
(3)军阀割据混战,人们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等。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护国战争。1915年12月19日,蔡锷历尽艰险,安全抵达云南昆明。时滇军反袁情绪十分热烈,中下级军官已开过三次秘密会议,酝酿武装讨袁。原国民党骨干分子李烈钧、程潜、熊克武等亦先后来滇,共同策划反袁战争。12月21、22日,在蔡锷、唐继尧的主持下,又联合召开了第四、五次会议,决定立即发动反袁护国战争。12月25日,正式宣布云南独立,武装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2)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统治的史实。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历史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所以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如此共和之福”,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北洋军阀。
(3)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统治的史实。孙中山改组同盟会,组建国民党,该党在1913年4月国会选举时获得了大多数席位。但是实际权力却掌握在官僚和军阀手中,他们残酷地掠夺农村,使中国陷入一种野蛮的无政府动乱状态中。1926年以前的民国初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故答案为:(1)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
(2)中国依然是专制统治。北洋军阀。
(3)军阀割据混战,人们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蔡锷、唐继尧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孙中山广州演讲(1917年)、袁为切入点,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相关史实。
15.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又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影片截取了几十年动荡变迁的史实,从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中揭示了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白鹿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鹿三:皇粮被抢了。
嘉轩:被谁抢了
鹿三:当兵的。
子霖:皇帝都没了,皇粮交给谁呀,清家完了!
嘉轩:新皇帝年号叫啥
子霖:叫大总统,年号民国。
根据对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话中的“皇帝”指的是哪位皇帝 “清家”指的是哪个朝代
(2)对话中的“大总统”指的是谁 此时期发生的革命及其标志是什么
(3)写出这次革命的性质。以上对话反映了这次革命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1)溥仪(宣统帝)。清朝。
(2)孙中山。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3)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政体,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王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得知,此对话发生在辛亥革命后,所以,当时的皇帝是溥仪(宣统帝)。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 “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辛亥革命前是清朝,“清家”指的是清朝。
(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标志性事件。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故答案为:(1)溥仪(宣统帝)。清朝。
(2)孙中山。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3)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政体,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王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辛亥革命的史实。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