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1光源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1光源 教案

资源简介



1.光源





课时
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观察各种发光的物体,能指出哪些物体是光源。
科学探究:
采用多种方法会按照光源的特征给发光物体分类。
科学态度:
乐于研究光现象,乐于分享与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初步渗透光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发光物体的特征,鉴别光源与非光源物体。
教学难点
观察某些物体的发光过程。
教法、学法
探究法
教具、学具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等。
学生材料:火柴、蜡烛、钢丝、电池盒、带导线的鳄鱼夹、装有细沙的托盘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课堂导入,感受光的世界
1、出示典型的发光与反光图片,配以背景音乐。
2、同学们,刚才的视频当中,你看到了哪些物体?
3、这些物体有什么相同点?
4、同样都在发光,那他们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能将它们分成
2
类吗?
5、是的,像太阳、萤火虫、点亮的路灯,它们都能自己发光,我们把他们叫做光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源。
1、太阳、月亮、蜡烛、波光粼粼的湖
2、它们都与光有关
3、都在发光
4、发光的、反光的
通过精美的视频,给学生创造情景,将学生带进光的世界感受光
带来的美好。
二、认识光源、区分人造光源与自然光源
1、很多的物体看上去在发光,但并不是所有看上去在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你会判断吗?(PPT
展示)你认为图片中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想一想为什么?
2、汇报。
3、同学们已经能判断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了。大自然当中的光源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如果将他们进行分成
2
类吗你会怎么分呢?快速过一遍。
独立思考,记录单。2、闪电、火炬、油灯等
3、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该活动让学生认识能够发光的物体并不都是光源,有些看起来闪光的物体本身是不发光的。初步认识反光的物体,为后续认识光的反射做铺垫。通过观察光源,能够判断某种发光体是否经过人类的加工与改良。
三、感受光源发光需要能量
活动一:观察蜡烛的发光过程
老师给每个组发一根蜡烛,点燃这根蜡烛他就成了一个光源,仔细地观察,在蜡烛发光的同时你还看到了什么象?
活动二:观察钢丝的发光过程
1.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实验,我这里有一根钢丝,它是从我们生活中冲用的钢丝球上剪下来的,它是光源吗?
2.
提问:那它有没有机会成为光源呢?
3.
实验步骤:

关闭电池盒的开关,将鳄鱼夹分别夹到电池盒两端,另一头夹钢丝;

将钢丝的部分放在沙上;

打开电源开关,观察实验现象。
5.实验过程中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呢?
6.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蜡烛消耗掉了
汇报交流
不是
生讨论

不要用手触碰钢丝;

如果钢丝没有发光,关掉电源检查装置。
通过这两个小实验和生活中一些例子,让学生初步意识到物体在
发光时需要消耗能量。
四、总结提升
1.比较刚才两种发光的现象,在发光的同时,你有没有找到他们相同的地方呢?
2.是的,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在发光的同时,蜡烛被消耗掉了,电池里的电被消耗掉了,这两个有趣的实验告诉我们,发光也是需要消耗的。
3.想一想,这些光源在发光时又消耗什么呢?
4、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发现,发光也是需要能量的哦。
5、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光带来的美,你有哪些收呢?
1.蜡烛烧没了,钢丝发光时电没了
2.有油灯、篝火、燃烧的书
3.不解释能量,只要学生能
建构能量的概念
学会了如何辨
别物体是不是光源,认识到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还知道了在物体发光的时候需要消耗能量
突出学生的动脑过程。任何一项研究都是思维在前,行动在后。
板书设计
1.光源
它们可以自己发光
能量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记录
签字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