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2.8物体的传热本领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2.8物体的传热本领 教案

资源简介



8、物体的传热本领



周第
课时
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在认识热传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科学探究:
1.认识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2.理解不同导热性能的物体有着不同的用途。
科学态度:
1.
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保温盒的制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感知生活中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导热性的材料。。
2.能将材料的导热性能与它的用途相联系,解释导热性能不同的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在实验中获取准确信息。
教法、学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具、学具
长度和粗细尽量相同的木棒或竹棒、玻璃棒、塑料棒、铁棒、铜棒、
铝棒、烧杯、热水、温度计、凡士林或黄油、珠子或绿豆、秒表或其他计时
工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情境导入,研究不同
材料传热的快慢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整体学习了热传递的几种方式,今天来先来做一个实验吧!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一定要突出对比实验的公平性,材料选择时要注意在大小、形状、长短等方面尽量保持一致。实验时注意安全、分工合作、做好记录等。

当学生对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有了初步认识后,再让他们联系生活,回忆还知道哪些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举例会加深学生对两个概念的认识。
注意事项:

热水的温度不宜过低,以免凡士林不熔化,也不宜过高,以免烫伤。

控制凡士林的用量,少量的凡士林对温度更敏感。
观看电子教材中的相关实验视频
利用学具箱里的配套学具,小组合作讨论设计实验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手册
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感知金属的传热速度比木棒、塑料都要快,进而帮助学生建立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科学概念。
在认识热传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二、不同导热
性能的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由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不良导体的讨论,引导学生对导热性能的认识由固体扩展到气体,知道不仅固体材料有导热性能的差别,气体也有,还可延伸到液体,丰富学生对导热性的认知。

让学生说出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和地毯上的感觉,直观了解材料的导热性能。

分析熟悉的厨具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并思考选择这种材料的原因,将材料的导热性能与生活应用联系起来。

将学生带到室外,讨论冬季时人们是怎样保护树木和怎样为房子保温的。
注意事项:

此处不必拘泥于教材,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生活中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的应用,结合视频资源,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
观看电子教材中的相关实验视频
讨论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学生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手册
能将材料的传热性能与它的用途相联系,合理解释生活中物体的导热现象。在此基础上理解人们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材料以解决实际问题。
三、设计保温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四个问题:保温盒有什么用?要选择什么材料?怎样制作?做好后如何检测?

制作前教师要明确需求,即保温盒要在什么情境下怎样使用,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制作、检测。

评比出保温性能较好的保温盒,并总结原因。
注意事项:

教师要尽可能准备多种材料让学生完成保温盒的制作。

保温盒的样式尽可能多样化。
小组合作完成产品设计
小组合作制作保温杯
班级展示,互评互学
这个活动能考察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既要考虑热传递的知识,又要兼顾材料的导热性能,只有综合运用本单元的知识,才能做出好的产品。此外,这个活动也为学生提供设计和制作机会,能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制作技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记录
签字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