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11地球的内部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11地球的内部 教案

资源简介



地球的内部



周第
课时
课时


实践操作课


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
科学探究
1.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内部的构造。
2.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科学态度
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活条件的影响。
教学重点
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能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教学难点
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地球模型的意义。
教具、学具
煮熟的鸡蛋、各色橡皮泥、火山爆发和地震的有关录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授
探索和调查
回顾和解释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桌上放了3个盒子,里面装着水、细沙和小石头。
2.谈话:你们不打开盒子,用什么方法能够猜出盒子里有什么?
学生交流。
3.谈话:同学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呢?刚才猜物体的方法对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启发?
学生讨论。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地球的内部。
二、指导学生讨论地球内部构造
1.引导学生按书后的活动记录对地球的内部情况做一个推测。
相互交流。
说说自己的构思,比比谁画的最有可能。
2.请学生朗读书上的资料(注意“壳、镍”的读音)。
3.补充提问:地球内部可以分成几个层?
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各部分的厚度,学生说,教师板书。
4.请学生看图回答三者的厚度是多少,主要有什么构成。
5.请学生用熟鸡蛋作类比,帮助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
6.讨论书上的问题:将铁水注入炸开的大裂缝是否可行?
学生交流。
三、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1.谈话: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科学家对地球的了解,我们可以用橡皮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各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制作?
2.引导学生围绕如何区分地球内部各层次及怎样确定各层厚度等问题展开讨论。
如:(1)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
(2)制作模型时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表示地球的内部构造;
(3)
制作地壳、地幔、地核的橡皮泥球的大小比例是多少?
3.交流汇报,确定方案。
4.分组制作。
5.各组展示后切开相互评价。
内容:
地球构造模型


今天我得了
颗☆
四、总结拓展
1.过渡谈话:人类是如何了解到地球的内部构造的?
2.小结: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是根据地震波发生折射的不同推测出来的。地球内部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研究。
3.讨论:现在人们已经想到了钻孔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
明确地球内部的构造。
相互评分,评价自己的作品。
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主要对学生思考过程起主要的引导作用,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
用表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
板书设计
地球的内部
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把地球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它们两者中间的部分叫做地幔。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记录
签字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