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网上交友新时空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网上交友新时空 教案

资源简介

一、教学背景
学科
初一政治
所用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主备人
审核人


网上交友新时空
课标要求
《网上交友新空间》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
教材分析
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时,它既承接了前一课时现实生活中如何交友的问题,又提出了虚拟生活中如何交友的问题,适应了新形势下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学生在网上交友的现象日益普遍,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初中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初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一方面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加强,情绪情感丰富而多变,闭锁心理产生,另一方面与人交往的强烈主观愿望产生,还渴望冲破校园生活的屏障,认识更多网络上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圈子的新朋友。但是受到青春期情绪化的影响和自我保护知识的匮乏,并不能真正做到合理解决网络交友中遇到的困境甚至危机,在网络交往中容易沉溺,例如网瘾综合症、自制力不强导致的浪费时间、情感依赖等等。
教学目标(标明重、难点)
知识目标:了解网上交友的特点以及带来的影响,知道如何慎重结交网友。能力目标:能够辩证认识网上交友带来的影响,学会运用互联网结交朋友。情感态度价值观:慎重对待虚拟世界中的交友,不沉迷于虚拟世界,学会在现实世界中与同伴交往。重点:辨别、慎重选择网友和自我保护的方法难点:理性看待网络交友的优势劣势。
教法学法
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二、教学过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划分横格】
教学环节












新课导入P54“运用你的经验”:你有过网上交友的经历吗?如果有,是怎样的感觉?
思考并回答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网上交友话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堂。
教学环节












新课讲授网上交友特点、利与弊P55“探究与分享”:提问:(1)吴凡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档案?教师进行点拨总结。展示知识点:网上交友的利:①超越了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更有机会结交新伙伴,拓展交际圈;②可以满足我们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课件展示漫画图片展示知识点: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的特点。3、展示图片:提问:图片上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师进行点拨。展示知识点:网上交往的弊端:①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②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的真实。慎重结交网友P56“探究与分享”,提问:你会把自己的照片放在网上吗?“线上朋友”可以变成“线下朋友”吗?为什么?播放《网上交友需警慎》视频,提问:(1)视频中甜甜有哪里做得不对的地方?她应该怎么做?教师进行点拨总结。展示知识点:慎重结交网友: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展示案例:广州海珠区某中学15岁女孩小红(化名),在网上结识了一个网名叫“第二次初恋”的网友,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不久就见了面。今年7月的一天中午,小红接到了“第二次初恋”的朋友“王子”的短信息,说他今天生日叫小雪出来一起玩,还特意叮嘱,多带几个女同学来。当晚11时,小红按照事先约定带着三名同学来到某卡拉OK厅包房和“阿涛”及他的另两名朋友见了面。因喝了他们给的橙汁,小红等四名女孩昏迷后,被拐卖到东莞。总结提升教师总结:不管网络世界多么精彩,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网络世界中,我们生活在现实,应该学会在现实中发展真正的友谊,体会现实中的美好。课后练习。
小组合作讨论,并派代表发言。观看,思考,回答。思考并回答,做笔记。思考,小组内合作讨论交流并分享。观看视频,思考回答,做笔记。
引用书本的探究与分享活动,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自主合作探索,掌握网上交友的优点。通过展示有趣的漫画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的兴趣,直观有效地理解网上交友的特点。通过图片,反映社会普遍存在的“低头族”现象,贴近学生,更易于理解网上交友存在的弊端。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以及视频的深化,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及观看视频中体会网上交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掌握网上交友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做法。承接以上视频的学习,再通过社会真实发生的网上交友案例的深化,加深学生对网上交友的警惕之心,谨慎交友。巩固认识,检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