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1张PPT)日占卢沟桥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不断加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东三省华北地区历史回眸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沈阳催泪的漫画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正面战场指国民革命军与日军正面作战的战场,主要是阵地战和防御战。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指中国军队在敌人占领区后方开辟的战场,以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在这个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因此也称共产党敌后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新授01台儿庄战役02保卫大武汉03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远征军04豫湘桂战役05中国远征军太原徐州武汉长沙上海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01台儿庄战役01台儿庄战役战略位置台儿庄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为山东南大门,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日军意图打通南北战场指挥兵力29万5万李宗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第2集团军总司令池峰城第2集团军31师师长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长师团长矶谷廉介第10师团长师团长01台儿庄战役时间地点1938年3月山东台儿庄徐州会战--外围战役之一1、初期保卫战2、台儿庄战役3、撤离徐州日军占领南京后,为了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板垣师团矶谷师团01台儿庄战役战役经过1938年3月,矶谷师团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第31师师长池峰城率部逐屋抵抗,午夜,敌军正在酣睡中,我军敢死队全线出击,冲进敌阵,猛砍猛杀,敌军乱作一团,向后溃散。孙连仲战役结果4月6日李宗仁亲自指挥中国军队发起全线攻击,肃清城内残敌,先后消灭了刘家湖等地敌军,台儿庄战役以中国方面的胜利而告结束。01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伤亡合计6.5万余人。日军伤亡在2.6万人以上。意义2.政治上:台儿庄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1.军事上:台儿庄战役,歼敌万余人(中国军队以伤亡5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3.国际影响上: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抗日战争前途的悲观看法,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01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意义01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不怕牺牲;②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台儿庄战役打响后,负责指挥作战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邀请周恩来共话战局。李宗仁的“杂牌军”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他们放下自私,携手共赴国难;中共则组织鲁南老百姓,冒着炮火,把大刀、弹药、粮食等送上前线,再将大批伤病员运往后方救治。……六里石村,百多户人家,只不过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小村落,却是大战时的后勤基地之一……02保卫大武汉02保卫大武汉位于平汉、粤汉铁路与长江水道交会处,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武汉成为当时全国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战略位置首义之城九州通衢万家岭战役花园口决堤指挥兵力100万40万兵力部署、战略意图陈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冈村宁次第11军中将司令畑俊六(大将)华中派遣军司令官薛岳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第1集团军总司令02保卫大武汉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抵抗消耗日军,以空间换时间,最后转变敌攻我守的战争态势;早内迁工厂、内运物资、整备军队、加紧生产,作长期抗战准备。战役经过02保卫大武汉1938年6月至10月,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武汉会战开始。中国军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事件、花园口惨案,1938年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政府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间接导致惨绝人寰的1942河南大饥荒,史称花园口决堤。花园口决堤迫使日军放弃了沿平汉铁路进攻武汉的计划,显示了国民政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花园口决堤02保卫大武汉黄泛区1938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历时12天,中国军队在抗日名将薛岳指挥下,巧设"口袋阵",在万家岭打死打伤侵华日军106师团万余人,日军遭到毁灭性打击,被歼1万多人,被俘百余人,满山遍野皆为敌尸、弃械。这次战役是赣北战场上的空前恶战,也是空前的胜利。是中国战场唯一一次全歼整个师团的战役。万家岭大捷02保卫大武汉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齐名日军攻入武汉中国军队撤出武汉战役结局武汉会战,中国军队以伤亡40万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万余人。由于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日军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02保卫大武汉战役影响☆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参战兵力最多、战线最长、持续最久、牺牲最重的战役。☆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广州失陷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日军占领广州东部工业大规模内迁,构成我国工业布局的一个重大的变革。1937年8月12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工厂联合迁移委员会和工矿调整处共同努力下,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工人2100多名,机器物资12400吨(未迁出上海的工厂有2270家)。内迁的工厂第一步先迁到武汉,第二步再迁四川,据统计:到1940年6月沙市、宜昌失守时,沿海沿江迁入四川的民营工厂共计245家,物资总约9万余吨。这批迁川厂矿企业分属的行业系统是:冶金工业1家;机械工业103家;电气工业18家;化学工业40家……迁川厂矿主要来自上海(104家)、汉口(90家)、南京(10家),其余来自南北各省。迁移地址90%以上均在川东重庆、巴县一带,少数在成都和川西各县。自抗战爆发,沿海沿江的民营厂矿渝鑫钢铁厂、顺昌机器厂、大公铁工厂、天原电化厂、龙章造纸厂等40余家率先迁移重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战局恶化,东部沿海工业开始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的过程。在此期间,大量工业企业迁入西南内地,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的民族工业,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工厂内迁高校内迁高校内迁是指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平、津、宁相继沦陷。国民政府为延续和保存教育文化命脉,采取了战时教育措施,将一批大学迁到内地的政策。抗战期间,由于日寇的疯狂侵略,当时全国108所高校有17所停止办学、14所仍勉强在敌占区维持,其余70多所先后被迫迁址,踏上了艰难困苦的内迁流亡之路。而高校爱国师生则以此向世人宣示了"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决心和信念。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罕见的大迁徙,也是在战时特殊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大学文化和现代文明艰苦卓绝的长征1937年7月平津沦陷1937年12月南京沦陷1937年11月上海沦陷1938年12月广州、武汉沦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相持阶段日军策略: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对共产党主攻敌后战场03第三次长沙会战03第三次长沙会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长沙是湖南省会,南京武汉失守后,长沙成为湖南乃至西南大后方的军事屏障,成为中日反复争夺的战略要点。战略背景长沙长沙会战,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以湖南长沙为主的系列战役的总称。分别如下:第一次长沙战役(1939年9月-1939年10月)第二次长沙战役(1941年9月-1941年10月)第三次长沙战役(1941年12月-1942年1月,)长衡会战(1944年5月-1944年8月):分为长沙会战(1944年5月-1944年6月)以及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8月)两个阶段战役筹划时间1941年12月指挥薛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策略“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天炉战法”03第三次长沙会战战役经过在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增援的三路日军分别被中国军队击退。进攻长沙外围的日军,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搏杀下,伤亡惨重,被迫突围北撤。12月31日,日军攻入长沙市区,双方展开巷战。此时日军认为长沙已经拿下,阿南惟几发贺电到国内报喜,一洗前两次长沙会战未胜之耻。然而岳麓山炮兵旅的攻击以及日军的补给被切断,情势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日军的贺电成为国际笑话。岳麓山上的重型榴弹炮03第三次长沙会战战果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伤亡5.6万余人,俘虏139人,中国军队伤亡2.8万余人,中国军队取得辉煌胜利!03第三次长沙会战影响第三次长沙会战,是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战果堪比台儿庄战役”!----英国《泰晤士报》问题思考台儿庄战役、万家岭大捷、第三次长沙会战等战役取胜的原因有哪些?中国军人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指挥官正确的战略战术。战机把握准确。。。。。。。阅读课文P96、P98“相关史事”,结合所学经典战役,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不畏强暴、不甘被凌辱的自强团结精神;为民族利益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不屈不挠、英勇抗争、与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中华民国。其他盟国包括:法国、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斯拉夫、埃塞俄比亚(称为衣索比亚)、希腊、挪威、土耳其、荷兰、比利时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1月1日)(绿色部分)开罗会议(英语:CairoConference),代号"六分仪"会议,亦称第一次开罗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4次高峰会议之一,会期为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由中华民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召开,三国领袖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出席,商讨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制定盟军合作反攻缅甸的战略及援华方案,会后公布《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归还一切侵占的土地,塑造战后东亚的新局势。开罗会议确立中国成为世界四强的地位,对中国政治上意义重大;战略方面,虽然会上决议和承诺许多未予实行,行动计划一再延期和更改,最终仍达成立中、英、美三国联手反攻日本的目的。开罗会议(1943年11月)04国际战场04国际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国应英军要求,派远征军入缅支援英军作战。总兵力达约260000人。战役指挥有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以及美军的史迪威将军等人。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他们衣衫褴褛,他们装备落后,被英美嘲讽为“乞丐军队”。然而这已经是这个国家当时最精锐的军队。他们就是中国远征军。英美认为他们在日军面前将仍然不堪一击。此后他们经历过惨败,最终也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在三年的作战中,他们已经拿生命赋予了这个国家新的尊严,让全世界改变了对中国军人,乃至中国的看法。今天,昨天,始终有一面先辈的旗帜。艰苦的条件、恶劣的环境、不屈的精神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戴安澜(1904-1942),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永恒不灭的英雄光环05豫湘桂战役05豫湘桂战役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4年,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和贵州的一部分。豫:河南湘:湖南桂:广西国民党威信降低、丧失民心1944年豫湘桂战役是日军在溃败前夕一次回光返照式的挣扎,虽然,日军达成全部的作战目标,但是,日军兵力比战役前更加分散,为敌后活动创造了更大空间。在日本的政治诱降下,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惨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05豫湘桂战役1944年雅尔塔密约:美英出卖中国苏联占领东北《雅尔塔协定》主要内容如下: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1、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即:a)萨哈林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b)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C)对沟通大连与外界联系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中方谈判代表宋子文活动探究如何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①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政府积极抗战,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系列战役,中国军队英勇抵抗,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为敌后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③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出现了豫湘桂战役的大溃败。抗日战争上的22次大会战,是中华民族用鲜血书写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用生命谱写的壮歌。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2.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3.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4.徐州会战(1938年1月4日-5月21日)5.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6.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7.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20日)8.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9.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10.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张自忠上将殉国11.豫南会战(1941年1月25日-2月7日)12.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4月9日)13.晋南会战(中条山之战)1941年5月14.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1日)15.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16.浙赣会战(1942年4月-7月28日)17.鄂西会战(1943年5月-6月)18.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2月)19.豫中会战(1944年4月-5月25日)日军发动的最大规模的战役,20.衡阳会战(1944年5月-8月)21.桂柳会战(1944年8月-12月10日)22.湘西会战(1945年4月-6月)是中日战争的一次摊牌作战。湘西也由此成了日军侵华战争的终结地。日军最终在湖南湘西芷江投降。附加战役一:滇缅会战附加战役二:百团大战结束语:在抗日卫国战争中,国民政府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中国国民革命军与日本侵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38931次。据国民政府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约为6500亿美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正面战场的抗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万家岭大捷是唯一一次歼灭整个师团的战役。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课堂小结豫湘桂战役最大的一次败仗国民党威信降低、丧失民心第三次长沙会战1.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A.台儿庄战役B.万家岭大捷C.平型关大捷D.淞沪会战2.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C.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小试身手AB2.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是()A.万家岭大捷B.台儿庄战役C.太原会战D.徐州会战3.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为下列哪个情景在电影中发生不符合历史真实()A.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B.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英勇牺牲C.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D.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大败日军AB4.1939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B.八路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英勇抗击日军C.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C5.日军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在()A.1938年B.1939年C.1940年D.1941年D6.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C7.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美英等国军队于太平洋接连失利,中国战场的胜利,引起较为强烈的国际反响。英美等国政府和舆论给予积极赞扬和评价。这一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 B.第三次长沙会战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B8.下列能反映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积极抵抗的有( )①武汉会战 ②淞沪会战 ③豫湘桂战役 ④徐州会战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9.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有()①日军占领上海、南京 ②日本战线太长,兵力不足,财力、物力困难 ③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 ④日本改变了战略方针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CC10、抗战初期,国共双方在哪一方面是一致()A、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B、都进行了积极的抗战C、都积极动员民众抗战D、都建立了民主政权B11、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是在()A.台儿庄战役B.武汉会战C.第三次长沙会战D.豫湘桂战役B12、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政策B.国统区在经济上面临崩溃C.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D.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D谈谈你所理解的抗战精神。合作探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习近平课后活动寻找家乡的抗战英雄,倾听抗战老兵的英雄故事。厦门湾南炮台:打响闽南抗战第一炮闽南抗日大刀队:漳州人民抗日史上浓重一笔今日观察场景一:日本鬼子又来了?黄山一旅游景区上演鬼子进村:游客或演员穿着日军军服,挥舞着大刀,几个女子扮演的“村姑”在“鬼子”的押送之下朝前走。也有身着日军军服的人用迫击炮“实战”演示日军攻击村庄的场景,现场的游客们都是一脸笑意。场景二:黑龙江省方正县为“日本拓荒团”死亡人员立碑为了吸引日本相关企业在该地投资,黑龙江省方正县投资约70万元人民币,为“日本拓荒团”死亡人员立碑。????“开拓团”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了真正占领中国,日本向中国派来的组织,不仅有军队,还有大量的移民。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期间,共派遣开拓团860多个、33万多人。“开拓团”强占或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迫收购中国人的土地,然后再租给中国农民耕种,从而使500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或在日本组建的12000多个“集团部落”中忍饥受寒,其间冻饿而死的人无法计数。你的评论:这样的历史该不该“再现”?为什么?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