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新课导入圆明园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它收藏着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各种奇珍异宝.承载着极其珍贵的中华历史和文明.无论是圆明园,还是巴黎圣母院,都是人类共同文明.今天我们牢记历史,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在和平年代里,不忘国耻,奋起直追......第2课第2次鸦片战争学习目标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影响等。2.通过史料、图片等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3.通过史料和学习,明白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4.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火烧圆明园破坏罪行和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侵略史实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复习旧知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1842年,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根本原因:为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割香港岛给英国.(丧失领土主权)开放广厦福宁上五城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丧失贸易主权)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大量白银外流)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丧失关税主权)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丧失贸易主权)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可不受中国法律制裁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新知讲解问题探究: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英国将以什么办法改变这种局面呢?年代1842184418481850185218541856正当贸易总值96.6230144157250100221材料: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万英镑)1.背景材料一:《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中国消费量远低于洪都拉斯,因为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材料三:我们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我们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我们要修约。必须教训中国人,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材料二:1853年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中国近现代史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新知讲解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直接原因:要求修改条约遭到清政府的拒绝,“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借口)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这句话有何依据?2.原因继续:扩大:根本原因和目的: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战争性质: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侵略国增加到俄、美、英、法四国;侵略时间增加到四年路线:占领天津、进逼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新知讲解3.借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亚罗号事件”1853年英美等国掀起了“修约”交涉未能得逞.1856年10月初,一艘中国商船“亚罗号”停泊黄浦,船上水手全是中国人,船主苏亚成也是香港华人。为了方便走私,该船曾在香港英国政府领过登记证.10月8日,广东水师搜捕了窝藏在船上的几名中国海盗和涉嫌船员。虽然登记证已经过期12天,但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认为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执照,硬说是英国船,甚至捏造说中国水师曾扯下船上英国旗,侮辱了英国,无理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国政府道歉。为避免事态扩大,叶名琛释放了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亚罗号事件”就成了了英国政府蓄意挑起侵华战争的借口。新知讲解3.借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马神甫事件”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1853年(清咸丰三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法国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新知讲解观看视频,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爆发新知讲解1856年10月英国侵略者进攻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随后加入。广州城战役:1857年12月,英法侵略军五千六百余人在珠江口集结大举进攻。28日,英法联军炮击广州,次日失守。侵略军占领广州期间,当地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广州附近义民集合数万人御侮杀敌。香港、澳门等爱国志士也纷纷罢工,以示抗议。1858年3月,四国公使同往上海。两江总督何桂清要求他们返回广东。四国公使却决定集结军舰,北上天津。4.时间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5月20日英法联军炮轰大沽炮台,驻守各炮台的清军奋起还击,与敌鏖战。但谭廷襄等弃守逃亡,加以炮台设施陈陋,孤立无援,大沽失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第一阶段)新知讲解清政府另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赶往天津议和5.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6.结果1858年6月清政府被迫和俄、美、英、法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7.内容注: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度增加。(第一阶段)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影响:中国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新知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1860年8月,英、法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进程:原因:《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的野心得到满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英法联军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之后为了掩盖侵略真相放火烧毁。9月22日咸丰帝等则以北狩为名携皇后、懿贵妃等离京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同年10月24日、25日,英法联军以焚毁紫禁城作为威胁,迫使恭亲王奕?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不平等的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结果:(第二阶段)新知讲解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四国签订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加深数量上:多;范围上:广;地域上:深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结束:内容: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度增加。影响:英国对香港的占领: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1997年7月1日香港得以回归比较通商口岸的分布特点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鸦片战争后开放口岸形势图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口岸形势图片条约名称地理范围面积《瑷珲条约》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东北、西北共计150多万平方公里《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改订条约》西北地区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根本原因: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战争性质:都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侵略国家侵略时间侵略区域对中国影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两年(1840—1842)四年(1856—1860)长江以南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开放的口岸增多,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割地、五口通商、协定关税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同)继续(不同)扩大新知讲解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还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以及内河行驶主权被严重侵犯新知讲解观看视频《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了解列强犯下的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新知讲解——火烧圆明园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三园组成,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它本是明代一故园,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一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宫苑,大型建筑物145处。在这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为西洋兼中式皇家风格园林万园之园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圆明园是一座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宫苑,蕴藏着中国千百年来文明精华。新知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富归还被劫掠的中国。——法国作家雨果思考: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惨痛和耻辱的一页,这一历史事件说明了什么?一方面再次暴露了资本主义掠夺的狰狞面目,另一方面也再次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权益,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新知讲解圆明园大水法遗址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它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长春园最北边有一组西式宫殿建筑——西洋楼,是乾隆时期根据西方传教士朗世宁的设计,由中国匠师精心建造的。西洋风格的大理石和上面雕刻的中国传统图案,显露出中西合璧的风格。新知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圆明园琉璃塔。当时唯一一座铜鎏金覆钟锦罐式的琉璃塔,也是圆明园最高的一座塔。火烧圆明园不仅是列强侵华的罪行,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火烧圆明园不仅给中华民族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圆明园遗址问题探究海晏堂—著名的“十二生肖铜像”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2013年6月25日晨,两件圆明园兽首运抵北京。铜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等5件仍然下落不明。思考: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为什么能回归中国?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法外交关系有了新的发展,皮诺家族对中国文物的尊重谈一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落后就要挨打,牢记历史,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问题探究说说鸦片战争给当时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②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思考: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会发生,“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当怎样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怕困难,刻苦勤奋,弘扬民族精神;勤于实践、开拓创新,增强个人能力课堂练习1.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获得更多赔款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增开天津为商埠CD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一、单选题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这里的“联军”是(??)A.?英法联军????????????????????????B.?英法美联军????????????????????????C.?英法美俄联军????????????????????????D.?八国联军2.“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句诗赞颂的收复新疆的湖南人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张之洞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美三国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向来洋药(鸦片)……等物,例皆不准通商,现定稍宽其禁……洋药准其进口,议定每百斤纳税银三十两,唯该商止准在口销卖,一经离口,即属中国货物。”以上规定使清政府(?)A.?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B.?开始大量进口外国药品C.?采取禁止鸦片贸易的措施????????????????????????????????????D.?对所有进口货物征重税4.2020年12月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结束百年流离,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导致该文物流失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指出“……不出二端,一曰军事,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是也;二曰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是也。其间有兴学堂、派学生游学外国之事,大率皆为兵起见”。材料评述史实的起因是(???)A.?鸦片战争的失败????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C.?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D.?义和团运动的失败6.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7.咸丰十年(1860年),奕?曾上奏道:“自开城后,该二国带兵二万余,分踞京城,所有城内仓库及各衙门,彼亦深知。”奕?上奏所指的事件是(???)A.?英军控制南京下关江面B.?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C.?美、俄两国趁火打劫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8.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这一个国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下面是由英国人创办的《北华捷报》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报道,其意图是(???)爆发前夕对“亚罗号事件”进行了重点聚焦和舆论塑造英军攻占广州之后对清军的战败、清朝官员的被捕,塑造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负面形象战争进入尾声时期大量发表有关中国国民性的报道文章和评论,公开呼吁对华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A.?跟踪报道还原事件真相B.?揭露清政府腐败无能C.?渲染对华战争的合理性D.?大搞噱头以吸引读者1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我国获利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沙俄?????????????????????????????????????D.?美国11.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增开天津为商埠12.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获得更多赔款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二、材料分析题13.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进行,欧洲列强继续扩大在亚洲的侵略态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圆明园(1)上图建筑毁于哪次战争中?当时和英国一起犯下罪行的是哪个国家?(2)这场战争中,清政府在哪一条约中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3)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14.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列强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840年爆发的战争中,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而船只多系水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至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战争以中国惨败英国胜利而结束。材料二: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和源源不断的新鲜的茶叶供应,刺激了我们的贸易,并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总之,它让战争达到顶点,让我们(英国)获得的比想要的还多,让荣耀和利益不可阻挡的到来。”材料三:雨果在《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写道: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圆明园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1)指出材料一中“战争”的名称。该材料认为这场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这是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2)指出材料二中“条约”的名称。在此条约中,“千百万的赔款”具体是多少?“永久割让的一座岛屿”是指什么地方?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条约内容外,请再写出“条约”的一条内容。(3)材料三陈述的内容发生于哪一次战争中?“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分别是谁?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与火烧圆明园有关,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清朝首都北京,洗劫并火烧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A?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俄充当帮凶,但没有直接出兵中国,?BC?排除;1900年,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组成八国联军,再次攻陷清朝首都北京,?D?排除。故选?A?。2.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西北的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率军占据,俄国还出兵侵占了伊犁。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故C项正确;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均与题干“收复新疆”不符,排除ABD项。故答案为C。3.A解析:A.依据题干信息“洋药准其进口,议定每百斤纳税银三十两,唯该商止准在口销卖”,可以看出,这里明确显示鸦片可以正式买卖,这就是说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故选项A符合题意;B.开始大量进口外国药品,不符合题意;C.采取禁止鸦片贸易的措施,不符合题意;D.对所有进口货物征重税,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4.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皆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在1860年英法侵略者闯入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疯狂劫掠园中珍宝,洗劫过后,侵略者又放火烧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故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排除。故答案为:B。5.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是洋务运动的举措,其起因也就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故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四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爆发了维新变法运动,而非洋务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拳匪、拳乱、庚子拳乱等,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俄国,故选D;英国、法国和美国都没有割占中国大量领土,排除ABC。故答案为:D。7.B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到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并占领北京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美、俄两国趁火打劫,选项C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发生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8.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鸦片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让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丧失,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丧失;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由英国和法国联合发起的,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9.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修改条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1856年,英国联合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而题干中《北华捷报》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报道明显背离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极力渲染对华战争的合理性。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说法错误或片面,应排除。故答案为:C。10.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侵占了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符合“获利最多”的描述,故选C;英国和法国虽然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起国,但相比俄国所获的利益还是少了一点,就连马克思都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都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故排除AB;美国当时正在打南北战争,无暇派兵掠夺中国资源,最后获取的利益也相对较少一些,排除D。故答案为:C。11.C解析: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不符合题意;B.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不符合题意;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和看法,按照这一原则,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属于历史结论,故选项C符合题意;D.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增开天津为商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2.D解析: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不符合题意;B.获得更多赔款,不符合题意;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不符合题意;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商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但是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于是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二、材料分析题13.(1)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3)落后就要挨打。解析:(1)本题考查火烧圆明园的知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本题考查《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津条约》签订后不久,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3)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启示。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两次鸦片战争充分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故答案为:(1)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3)落后就要挨打。14.(1)鸦片战争。原因:中国武器落后,英国船坚炮利。不是,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2)《南京条约》。2100万银元。香港岛。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和法国。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1840年”“中国”“英军”等信息可知,指的是鸦片战争。根据材料二的“船坚炮利,战争以中国惨败英国胜利而结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武器装备落后,英国船坚炮利是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但这不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因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政治腐败,中国综合国力的落后。(2)根据材料二中“1842年”“英国”等信息可知,指的是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材料三反映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分别是英国;法国。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原因:中国武器落后,英国船坚炮利。不是,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2)《南京条约》。2100万银元。香港岛。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和法国。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二次鸦片战争.wmv 圆明园.wmv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doc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pptx 第二次鸦片战争.mp3.mp3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