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扬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一、总体特征:中国特色(“走苏联模式”到“走自己的路”)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二、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P八下36)三、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一)经济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范围上不断扩大,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对内改革:(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P八下38):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P八下40),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八下40)的目标。2.对外开放逐步扩大(1)建立经济特区(P八下42):1980年设立4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1988年,设海南岛经济特区;2010年,设新疆喀什经济特区,共6个特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又相继开发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2)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开辟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4个经济开放区)——内地---西部大开发。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二)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的实施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1.一国两制(P八下65):内涵、实践检验(港澳回归)内涵:(2)实践检验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三)民主法制建设1.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和完善了一系列民主政治制度。2.依法治国:颁布1982年宪法,并以宪法为核心,逐渐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四)思想文化1.思想: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P八下51)。2.文化:恢复高考制度,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实行“科教兴因”战略,科技走向世界。“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重新确立,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五)新时期外交: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不结盟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争取与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双边、多边外交活动。(六)科技上:以“载人航天”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发展迅速。(七)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互联网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拓展】1.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及认识A.从内战状态到和平状态: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开创两岸关系新局面。B.从长期隔绝到互相交往: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C.从民间交往到半民半官交往: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D.1993年4月,新加坡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E.2005年3月,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有力地遏制了“台独”的嚣张气焰.F.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4)两点认识:①台湾问题不能等同于港、澳问题:前者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而后者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②台湾问题也不能和德国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相提并论: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而东西德问题、朝韩问题是由国际因素造成的,属于二战遗留问题。2.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不同点:3.在深化改革开放,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青少年应该怎么做?(1)树立开放、平等、参与的全球意识,学会用全球视野看问题。(2)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合作与竞争的能力。(3)保护、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4)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4.简述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1)综合国力:①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人民生活:①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②人民收入较快增长;③家庭财产稳步增④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和完善;⑤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第目的成就。(3)外交方面:①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②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巴黎协定》生效。③中国倡导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④中国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5.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怎样承担责任和使命?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②勤动手、动脑,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从身边小事做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团队精神,増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⑤提高法治观念,依法自律。⑥培育自己的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既放眼全球,又心系祖国等。二、实战演练(一).单项选择题(2019·山东淄博)1.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这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快餐店。这主要得益于()A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D.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大力推动(2019·黑龙江大庆)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D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B.内地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2019·江苏常州)3.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等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段始于()DA.开放五口通商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创办经济特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9·广西桂林)4.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到“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的改革目标是()DA.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C.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9·山东青岛)5.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AA.创新B.开放C.协调D.共享(2019·广西贺州)6.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DA.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019·湖南长沙)7.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D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恢复高考三个代表C.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D.中国梦一带一路两个一百年(仿真题)8.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农业机械的大规模使用C.乡镇企业的发展D.改革开放大规模引进外国农产品(仿真题)9.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他们心目中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新事物的出现说明了( )AA.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B.科技革命推动了购物方式进步C.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D.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二).材料解析题(2019·内蒙古通辽)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78年,安徽省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为了吃饱肚皮,安徽风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材料二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材料三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傅高义《邓小平时代》(1)根据材料一判断,该事件后来促成了中央政府哪项有关农村的改革措施?说说给中国带来的变化。(2分)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1分)(2)变化:1980年,深圳的GDP和人均CDP在4个一线城市中均居末位,但到2017年,CDP居第三位,人均GDP居首位。(2分)(2)分析材料二统计表回答,深圳国内生产总值(CDP)和人均CDP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主要原因:深圳成为经济特区。(1分)(答实行对外开放或实行改革开放亦可)(3)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强国富民”道路的名称,并回答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2分)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分)根本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4)通过上述材料你应该懂得什么样的道理?(1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展示成就】40年来,深圳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财政收入从不足1亿元增加到9424亿元,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1)材料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1分)深圳通过改革创新,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分)(2)深圳是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请你从改革与创新的关系这个角度谈谈深圳的发展给你有什么启示?(3分)①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②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④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面向未来】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局出发,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3)请你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理论依据。(3分)①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③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4)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3分)①要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要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拥有者、参与者和推动者。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能力。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④培养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为将来参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