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我与社会》(课件33张PPT+教学设计+学案+练习+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1《我与社会》(课件33张PPT+教学设计+学案+练习+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统编版
八年级上
第一节
我与社会
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八达岭长城
研学活动
拓展训练
夏令营活动
新知导入
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置身于广阔社会之中的我们,对社会生活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逐渐丰富,我们所面临的社会生活也愈加复杂。所以中学生要关注社会变化发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性看待社会生活百态,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
??
?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节
我与社会
?
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2、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3、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关心国家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提高学生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自学导航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6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时间:5分钟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2、感受社会生活具有什么意义?
3、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4、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哪几种?
新知讲解
一、感受社会生活
李铭的一天
陪爷爷公园晨练
和妈妈市场买菜
运用经验
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和爸爸看电视
①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②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
③阅读报纸、收看电视;
④上网查询。
(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运用经验
①感受到公园里有公共设施,方便市民运动健身;
②感受的市场里商品种类多样,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
③在敬老院感受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④看电视感受到“工匠精神”名不虚传,我们要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升旗仪式
参观博物馆
琳琅满目的商品
工人在工作
农民在辛勤劳作
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感受社会生活
点赞中学生的“种地课”
(1)在“种地课”
上,同学们有哪些感受?
让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我们学生除了对传统劳动有了深刻体验之外,同时也加深对现代农业的思考。希望他们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思考未来如何用自己的学习来报效祖国。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社会生活,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结论
平时在书本上看说农民很辛苦,真正来了,感觉真的很累很辛苦。
学到了很多以前书本上不会学到的东西。
在劳动的过程中渐渐熟悉那些农具,熟悉劳动的技巧与诀窍。
(2)学校开展学农好的的目的
是什么?
暑假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们精彩度夏
(1)暑假里除了完成课业任务,我们还做了哪些有益的事情?
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上舞蹈课、旅游、参加夏令营、做公益活动。
(2)你的暑假生活过得有意义吗?
参加研学活动
参加拓展训练
夏令营活动
(1)认真完成假期作业,多看书,增长知识;
(2)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苦,锻炼自己劳动的能力;
(3)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磨砺意志;
(4)参加公益活动,在活动中表现个性,增长才干。
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感受?
(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2)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4)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走进社会,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领略大人世界
体验社会角色
(1)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身份?
子女、学生、邻居、同学、朋友、顾客、乘客、游客……
(2)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
(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
同学的父母:叔叔您好,我是您儿子的同学小轩,我们在学校里是好朋友。
爸爸的同事:我是您的同事某某的孩子;
学校的校工:我是学校几年级几班的学生。
探究分享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
血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走亲戚
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老乡会
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好同事
相关链接
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
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
(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感受到它是那么丰富多彩,关于社会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2、“社会是一棵树,我们是它的果实。”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③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④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课堂练习
3、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遵义市某中学学生小萍对自己的下列定位准确的是(  )
①我是父母的女儿
②我是某中学的学生
③我是小娜的邻居
④我是一个上海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课堂练习
4、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  )
①血缘关系
②地缘关系
③业缘关系
④姻缘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感受社会生活
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员
我与社会
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
走进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我们每一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确立
社会是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绚丽的社会生活,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去探究、去参与。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和融入社会,扩大交往范围,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作为青少年,我们该如何了解社会呢?为此,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全体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的引导下,“以社会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大网’,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为主题,”在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你也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结合教材列举出社会生活中绚丽多彩的四例场景。
(2)老师说:“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无边无际的大网。”对此,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请你将你们小组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小组讨论的结果用文字表述出来。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我与社会》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没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就其大,没有细流,河海不能成就其深。”这句话告诉我们(

A.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
B.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C.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D.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2.人民日报载文:“人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中。因此,人的发展人的素质提高,需要社会发展为之提供必需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看,上述材料表明(

A.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
B.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组成社会的细胞
C.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
D.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3.感受社会生活,我们可以参加的活动有(

①到公园晨练
②到菜市场买菜
③周末在家玩游戏
④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启示我们(

A.不接触复杂的社会生活
B.沉浸在个人的生活圈子,不与他人接触
C.融入社会生活
D.只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
5.“我”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舅舅、姑姑、老师、同学、邻居、伙伴、父母的同事、老师的老师等等。这表明(

A.我们的生活不幸福,因为人情关系太复杂
B.如果把整个社会看作一张大网,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C.我们要经常请客
D.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中
6.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爷爷奶奶的孙子女……这表明(

①人的身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同
②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③社会关系不同,人的身份也不同
④人的身份是由其出身决定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属于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的是(

①小华在家做作业
②小明参与社区组织的义务劳动
③小东在家观看《新闻联播》
④小李和同学们一起参观周恩来纪念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业缘关系的有(

①子荷和她的同班同学
②晓薇和邻居张奶奶
③子语和他的叔叔
④梦飞和他的同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9.江山如此多娇,生活如此多彩。下列属于社会生活中美好场景的有(

①秋天到了,农民在田间忙着收割庄稼
②工人师傅们在车间忙碌地工作着
③同学们在教室里认真上课
④在学校附近,有些商店在销售“三无”产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小德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去超市购物,商品琳琅满目;14岁生日,全家人在一起聚餐庆祝;去景区旅游,风景如画,游人如织;去博物馆观看丰富多样、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回到老家,农田里西瓜、玉米、花生、茄子、豆角等硕果累累;看新闻联播,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对此,你的感受是(

A.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B.我要一心只读圣贤书
C.学习没有用,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D.社会很危险,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11.人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而人的发展、人的素质提高,也需要社会发展为之提供必需的物质和文化条件。这体现的道理有(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
④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
D.社会的发展需个人做出各种牺牲
13.“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

A.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为个人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
B.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社会离不开个人,因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14.不同的人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会有所不同,下列认识中你不认同的是(

A.小白随家人到附近的商厦买东西,进入商城,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她眼花缭乱
B.小然和妈妈参观了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她震撼
C.琦越和好友在网吧玩了一整天游戏,感觉周末的生活真是愜意
D.孟凯利用周六参加了农村秋收体验活动,农村的变化让他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壮大
15.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下列直接体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是(

A.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
B.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分析说明题
16.
孟晓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妻子是某小学的教师,9岁的儿子浩轩正在读小学三年级。在妻子的眼里,孟晓是位勤快能干的好丈夫;在儿子的眼里,孟晓是位严厉而又可亲的好爸爸;在同事的眼里,孟晓是位车技高超、品德高尚的好司机;在邻居的眼里,孟晓是位乐于助人、宽容待人的好邻居。
(1)结合材料,孟晓所处的社会关系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2)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
17.
某校道德与法治教师看了安丘市某校制定的“中学生2018年暑假活动方案”(节选)后,组织学生开展了主题为“我与社会”的大讨论,请你参加。
讨论一:“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1)方案中号召中学生为社会做什么?
讨论二:“社会为我做了什么?”
(2)列举在我们的成长中,社会为我们所做的两件事。
讨论三:“我与社会的关系”
(3)从前两个讨论的内容中,概括“我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B
6.A
7.B
8.D
9.D
10.A
11.C
12.B
13.A
14.C
15.A
16.
(1)孟晓与妻子、儿子属于血缘关系;孟晓与同事属于业缘关系;孟晓与邻居属于地缘关系。
(2)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17.(1)积极开展社区公益活动及各类实践体验活动,关注社会困难团体,孝敬父母和老人
(2)可以从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生活和劳动等方面列举。
(3)两者息息相关、不可分割。A.个人是社会的一员:①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②个人是社会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③人的身份通过社会关系确定。
B.人在社会中成长: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个人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我与社会》学案
课型:新授
设计者:
日期:
授课人: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教研组:
一、学案导学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2、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3、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关心国家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提高学生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
学习难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补全知识:
1、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___________;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___________地工作;步入_______,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一幅幅生动的___________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__________。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_______________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____________,并____________;会更加关心_____________,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是社会的____________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_____________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4、人的身份是通过____________确定的。在不同的____________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
(二)阅读课本,找到下列问题并标注出来:
1.
社会是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绚丽的社会生活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去探究、去参与。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和融入社会,扩大交往范围,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作为青少年我们该如何了解社会呢?对此,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全体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的引导下,以“社会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大网’,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为主题,在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你也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结合教材列举出社会生活中绚丽多彩的四例场景。
(2)老师说:“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无边无际的大网。”对此,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请你将你们小组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讨论的结果用文字表述出来。
2.
【走进社会健康成长】
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全体学生,“兵”分八路,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顺利地完成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学生实地参观了当地著名企业,有学生在农业观光园仔细观察了植物的特点,有学生在科技馆听取了有关未来科技的演讲,有学生在消防大队听取消防官兵讲解消防知识……
(1)材料中涉及了哪些社会实践活动?至少写出两项。
(2)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你有哪些深切的感受?(不少于三点)
3.
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1)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2)在平时生活中,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请举两例)
4.
下面是初中生阳阳一天生活的记录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清晨,爸爸送阳阳上学。在小区门口,一位保安叔叔在整理值班手册,并和另一位保安叔叔交接工作;保洁员在打扫卫生。早餐店都开门营业了,顾客络绎不绝。交警在维持交通秩序,他们引导着行人和车辆安全通行。公园里,老人们在锻炼身体……
到了学校,阳阳和爸爸道别。值周老师、家长护卫队成员已经在校门口维持秩序,学生们向老师问好;教室里,书声琅琅……
放学后,阳阳和爸爸一起到社区反映了个别小区居民在遛狗时的不文明行为,并提出了整改建议。晚间,他们收看了我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飞行任务圆满完成的新闻,自豪感油然而生。
(1)从阳阳的生活片段中,你感受到了社会生活是怎样的?
(2)放学后的生活片段,说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认识会有怎样的变化?
5.
看看济南市章丘官庄镇白秋村山顶上住着两兄妹。自从20世纪80年代搬到附近山上后,他们就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被当地村民称为“野人”。由于二十余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兄妹俩几乎失语。
材料从反面说明了什么道理?
谈谈我们该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四、当堂达标
见课时练习
五、自学反思?查漏补缺?
附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1)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2)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1)参观企业,参观农业观光园,听演讲,听消防知识。
(2)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生活;我们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社会调查、收看电视、阅读报纸、做志愿者等。
4.(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承担着各自的责任。
(2)感受和认识会越来越深刻,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5.(1)与人交往是人类心灵和精神的内在需要,交往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可能会危害身体健康,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与人交往;社会是个人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进步成长离不开社会。
(2)①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②持续了解和认识社会。③不断增强规则意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1.1《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课题
1.1《我与社会》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知道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2、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3、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4、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关心国家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提高学生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重点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
难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阅读图片《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节
我与社会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图片导入本节内容,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2-6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2、感受社会生活具有什么意义?3、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4、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哪几种?
三、师生合作探究(一)
感受社会生活探究一:P2运用你的经验
(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点拨:(1)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2)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探究二:图片探究图片感受社会生活点拨: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探究三:播放视频《点赞中学生的“种地课”》(1)在“种地课”
上,同学们有哪些感受?(2)学校开展学农好的的目的
是什么?(3)结论点拨:(1)平时在书本上看说农民很辛苦,真正来了,感觉真的很累很辛苦。学到了很多以前书本上不会学到的东西。在劳动的过程中渐渐熟悉那些农具,熟悉劳动的技巧与诀窍。(2)让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我们学生除了对传统劳动有了深刻体验之外,同时也加深对现代农业的思考。希望他们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思考未来如何用自己的学习来报效祖国。(3)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社会生活,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探究四:播放视频《暑假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们精彩度夏》(1)暑假里除了完成课业任务,我们还做了哪些有益的事情?(2)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感受?(3)你的暑假生活过得有意义吗?点拨:(1)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上舞蹈课、旅游、参加夏令营、做公益活动。
(2)①认真完成假期作业,多看书,增长知识;②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苦,锻炼自己劳动的能力;③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磨砺意志;④参加公益活动,在活动中表现个性,增长才干。(3)(略)
探究五:问题探究走进社会,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点拨:(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2)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3)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4)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二)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探究一:图片展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点拨: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探究二:图片探究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点拨: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探究三:播放视频《领略大人世界
体验社会角色》(1)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身份?
(2)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点拨:(1)子女、学生、邻居、同学、朋友、顾客、乘客、游客……(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探究四:P5探究与分享(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点拨:(1)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2)未曾谋面的亲戚:叔叔(或者阿姨等)您好,我是您的侄子(或者外甥等)小轩,欢迎您到我们家做客。同学的父母:叔叔(或者阿姨)您好,我是您儿子(女儿)的同学小轩,我们在学校里是很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和玩耍。探究五:相关链接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点拨:(1)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2)血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3)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4)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探究六:问题探究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点拨:(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学生读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当堂达标
见课时训练
认真做题,同桌互改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有了更为深入的体会和理解,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己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
归纳知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