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微项目1 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课件 (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单元 微项目1 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课件 (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猜谜语
没有脑袋会思考;
缤纷世界全知晓;
万事一点便明了;
少了电源就睡觉。
微项目一
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硬件知识
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3、简单了解计算机的”家族谱系”
二、能力情标
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工作流程示意图
CPU(核心部分)
控制器:指挥中心,负责控制和指挥各个部件。
运算器:
负责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计算机存储的基本单位是?在计算机中存储或处理一个英语字符用几个Byte?处理一汉字需要几个Byte?
2、存储单位之间的量级关系
计算机的“前世今生”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这部机器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50英尺,宽30英尺,
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重)。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从事5000次的加法运算,运作了九年之久。由於吃电很凶,
据传ENIAC每次一开机,整个费城西区的电灯都为之黯然失色。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第四代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
机(1971~
)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