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九上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目新文化运动同步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社九上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目新文化运动同步试卷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历社九上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目新文化运动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胡适将旧“三从四德”改为反映男女平等、自由的“男人也要三从四德”:三从,是太太外出要跟从,太太的话要听从,太太讲错要盲从;四德(与得同音)是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发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材料所述情形有可能出现在哪一运动之中(???
)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2.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
A.?平等、自由??????????????B.?自由、民主??????????????C.?民主、科学??????????????D.?科学、平等
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情形有(???
)
①人们出行乘火车
???②报纸上刊登北伐战争的消息
③有人在闽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才发现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5.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下列报刊杂志与“第三期”有关的是(???
)
A.?《申报》???????????????B.?《万国公报》???????????????C.?《民报》???????????????D.?《新青年》
6.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一批海外留学生计划举行别开生面的“国旗下的宣誓”活动,他们最有可能将宣誓活动地点选在与“五四”运动爆发直接相关的(???
)
A.?伦敦??????????????????????????B.?柏林??????????????????????????C.?华盛顿??????????????????????????D.?巴黎
7.如图为近代一位伟大人物,以下简短说明与图片人物相吻合的是(???
)
A.?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B.?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理念
C.?创作《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
D.?创办《新青年》,率先举起“民主、科学”大旗
8.191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新纪元》一文,称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的“新纪元”,它将“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中国人民应该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这篇文章为中共的成立做了(???
)
A.?阶级基础??????????????????B.?思想基础??????????????????C.?组织基础??????????????????D.?政治准备
9.胡适曾说北京大学是因为三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属相都属兔)而成名的。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活动,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新”表现在(?
??)
A.?宣传尊孔复古????????????????????????????????????????B.?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C.?提倡民主和科学????????????????????????????????????D.?主张“打倒列强除军阀”
10.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李大钊比较全面系统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共产党宣言》????????????????????????????????????B.?《庶民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1.(2021九下·杭州开学考)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B.?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D.?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12.(2021九下·杭州开学考)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付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A.??宣传马克思主义???????????????????????????????????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宣传民主与科学????????????????????????????????????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0年10月,李大钊创办工人刊物,帮助开滦工人创办夜校,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开滦工人运动的结合。
材料二: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系统和完整的介绍。
材料三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指导多地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1)“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广为流传,南陈北李中的”北李”指的就是李大钊,那么”南陈”指的又是哪位伟人呢?
(2)请仔细阅读材料,按序写出中共诞生的三大历史条件或基础。
14.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多方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思想解放是历史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导。14--17世纪,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此同时,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运动也逐渐展开,从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各国。
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1)材料一所说的“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发生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
(3)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15.(2020九上·嘉兴期末)?
新文化运动时期,观点层出,思想汇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她”字存废的论战】
“她”诞生于五四时期,最先孕育于《新青年》内部。
壮甫:现在一般提倡新文化的人……想将男女的阶级拆掉他……一统走到“人”的地位上去。标出这样一个新式的“她”,把男女界限,分得这样清楚,未免太不觉悟了。
邵力子:第三声单数代词,女性和男性不同,不过为文字上容易辨别,和男女不分界限的主张没有妨碍。
——杨念群《新史学(第一卷?
感觉·图像·叙事)》
材料二?
【是否“打到孔家店”的论战】
1921年6月胡适第一次提出“打孔家店”,后被演绎为“打到孔家店”。
钱玄同说:“它(孔家店)若不被打倒,则中国人的思想永无清明之一日……赛先生
(Science)无法来给我们兴学理财,台生(Democracy)无法来给我们经国惠民。”
柳诒徵认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
——马克锋《“打孔家店”与“打倒孔家店”辨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壮甫与邵力子的观点。
(2)指出材料二中“赛先生”、“台先生”的含义,并用史实支撑材料二划线部分的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两次论战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提倡的妇女应遵循的旧道德规范,是封建正统思想的组成部分。这种思想的动摇是由于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所致。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把矛头指向中国旧文化、旧思想和旧道德观念,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ACD三项都不可能出现题干材料所述情形,不符合题意;
B项新文化运动中有可能出现题干材料所述情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情况、内容以及意义。
2.【答案】
C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合,不符合题意;
C项民主、科学分别是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3.【答案】
B
【考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社会生活的变化,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19世纪初,西方工业文明传入我国,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出现变迁。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相继传入中国,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我国也出现了早期的轮船和火车。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①③符合题意。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巴黎和会1919年召开。
B项①③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17年的中国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1917年的中国的相关史实。
4.【答案】
A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发表白话短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据“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段文字反映出鲁迅的思想主张是抨击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A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是题干材料反映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情况、内容以及意义。
5.【答案】
D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是指洋务运动;“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是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是指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
ABC三项与“第三期”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新青年》与“第三期”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情况、内容以及意义。
6.【答案】
D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因此与“五四”运动爆发直接相关的地点应选在巴黎。
ABC三项和“五四”运动爆发没有直接关系,不符合题意;
D项巴黎与“五四”运动爆发直接相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识记能力。要识记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时间、口号、地点、结果、意义等。
7.【答案】
C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图片中人物是鲁迅。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著有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书中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
A项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胡适,不符合题意;
B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理念的是蔡元培,不符合题意;
C项创作《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与图片人物相吻合,符合题意;
D项创办《新青年》,率先举起“民主、科学”大旗的是陈独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鲁迅的代表作品。识记与灵活掌握鲁迅的著作的相关史实。
8.【答案】
B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是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李大钊发明相关文章讴歌十月革命,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做了思想基础。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思想基础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分析题干信息。
9.【答案】
C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因此在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新”表现在提倡民主与科学。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提倡民主和科学是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
“新”的表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并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史实。
10.【答案】
C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比较全面系统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相关史实。识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相关史实。
11.【答案】
D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915年,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反对旧文化、旧道德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礼教,“打倒孔家店”,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因此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A项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不是作用,而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不符合题意;
B项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后期,与题干新文化运动前期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是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D项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2.【答案】
B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据“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可知,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成立无产阶级政党。据学可知,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李大钊等人先后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成立无产阶级政党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李大钊的主张,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分析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13.【答案】
(1)陈独秀
(2)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组织基础: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1)中共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说。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在共产党建立之初,陈独秀建立的中央党支部在上海,与李大钊建立的北京支部保持相对独立。
(2)材料一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材料二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思想基础;材料三反映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组织基础。
故答案为:(1)陈独秀。
(2)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组织基础: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
?
14.【答案】
(1)人文主义
(2)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3)思想解放
【考点】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知识。依据材料中"14--17世纪””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运动”等信息可以直接得出应该是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
(2)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依据材料中“德先生”“赛先生”“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出指的是20世纪在中国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其“两面大旗”指的是民主和科学。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理解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结合材料中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思想解放等。
故答案为:(1)人文主义。
(2)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3)思想解放。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
?
15.【答案】
(1)壮甫认为用“她”字不利于男女平等,反对用“她”字。邵力子的文学主张:提倡用“她”字,为了在文学上更好区分男女。
(2)赛先生:科学;台先生:民主。孔子晚年专心从事古籍整理和教育工作。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统治中国两千年的正统思想。
(3)解放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更为客观理性的看待儒家思想(或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标出这样一个新式的“她”,把男女界限,分得这样清楚,未免太不觉悟了。“可见壮甫:认为用“她”字不利于男女平等,反对用“她”字。根据“......女性和男性不同,不过为文字上容易辨别,和男女不分界限的主张没有妨碍”可见邵力子提倡用“她”字,为了在文学上更好区分男女。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先生”指的是民主,“赛先生”指的是科学,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孔子晚年专心从事古籍整理和教育工作。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3)两次论战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更为客观、理性的看待儒家思想。
故答案为:(1)壮甫认为用“她”字不利于男女平等,反对用“她”字。邵力子的文学主张:提倡用“她”字,为了在文学上更好区分男女。
(2)赛先生:科学;德先生:民主。孔子晚年专心从事古籍整理和教育工作。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统治中国两千年的正统思想。
(3)解放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更为客观理性的看待儒家思想(或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儒家思想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历社九上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目新文化运动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胡适将旧“三从四德”改为反映男女平等、自由的“男人也要三从四德”:三从,是太太外出要跟从,太太的话要听从,太太讲错要盲从;四德(与得同音)是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发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材料所述情形有可能出现在哪一运动之中(???
)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答案】
B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提倡的妇女应遵循的旧道德规范,是封建正统思想的组成部分。这种思想的动摇是由于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所致。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把矛头指向中国旧文化、旧思想和旧道德观念,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ACD三项都不可能出现题干材料所述情形,不符合题意;
B项新文化运动中有可能出现题干材料所述情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情况、内容以及意义。
2.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
A.?平等、自由??????????????B.?自由、民主??????????????C.?民主、科学??????????????D.?科学、平等
【答案】
C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合,不符合题意;
C项民主、科学分别是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情形有(???
)
①人们出行乘火车
???②报纸上刊登北伐战争的消息
③有人在闽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考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社会生活的变化,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19世纪初,西方工业文明传入我国,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出现变迁。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相继传入中国,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我国也出现了早期的轮船和火车。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①③符合题意。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巴黎和会1919年召开。
B项①③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17年的中国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1917年的中国的相关史实。
4.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才发现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答案】
A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发表白话短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据“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段文字反映出鲁迅的思想主张是抨击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A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是题干材料反映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情况、内容以及意义。
5.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下列报刊杂志与“第三期”有关的是(???
)
A.?《申报》???????????????B.?《万国公报》???????????????C.?《民报》???????????????D.?《新青年》
【答案】
D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是指洋务运动;“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是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是指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
ABC三项与“第三期”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新青年》与“第三期”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情况、内容以及意义。
6.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一批海外留学生计划举行别开生面的“国旗下的宣誓”活动,他们最有可能将宣誓活动地点选在与“五四”运动爆发直接相关的(???
)
A.?伦敦??????????????????????????B.?柏林??????????????????????????C.?华盛顿??????????????????????????D.?巴黎
【答案】
D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因此与“五四”运动爆发直接相关的地点应选在巴黎。
ABC三项和“五四”运动爆发没有直接关系,不符合题意;
D项巴黎与“五四”运动爆发直接相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识记能力。要识记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时间、口号、地点、结果、意义等。
7.如图为近代一位伟大人物,以下简短说明与图片人物相吻合的是(???
)
A.?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B.?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理念
C.?创作《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
D.?创办《新青年》,率先举起“民主、科学”大旗
【答案】
C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图片中人物是鲁迅。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著有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书中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
A项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胡适,不符合题意;
B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理念的是蔡元培,不符合题意;
C项创作《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与图片人物相吻合,符合题意;
D项创办《新青年》,率先举起“民主、科学”大旗的是陈独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鲁迅的代表作品。识记与灵活掌握鲁迅的著作的相关史实。
8.191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新纪元》一文,称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的“新纪元”,它将“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中国人民应该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这篇文章为中共的成立做了(???
)
A.?阶级基础??????????????????B.?思想基础??????????????????C.?组织基础??????????????????D.?政治准备
【答案】
B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是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李大钊发明相关文章讴歌十月革命,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做了思想基础。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思想基础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分析题干信息。
9.胡适曾说北京大学是因为三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属相都属兔)而成名的。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活动,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新”表现在(?
??)
A.?宣传尊孔复古????????????????????????????????????????B.?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C.?提倡民主和科学????????????????????????????????????D.?主张“打倒列强除军阀”
【答案】
C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因此在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新”表现在提倡民主与科学。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提倡民主和科学是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
“新”的表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并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史实。
10.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李大钊比较全面系统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共产党宣言》????????????????????????????????????B.?《庶民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答案】
C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比较全面系统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相关史实。识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相关史实。
11.(2021九下·杭州开学考)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B.?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D.?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答案】
D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915年,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反对旧文化、旧道德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礼教,“打倒孔家店”,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因此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A项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不是作用,而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不符合题意;
B项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后期,与题干新文化运动前期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是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D项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2.(2021九下·杭州开学考)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付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A.??宣传马克思主义???????????????????????????????????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宣传民主与科学????????????????????????????????????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答案】
B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据“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可知,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成立无产阶级政党。据学可知,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李大钊等人先后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成立无产阶级政党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李大钊的主张,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分析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0年10月,李大钊创办工人刊物,帮助开滦工人创办夜校,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开滦工人运动的结合。
材料二: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系统和完整的介绍。
材料三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指导多地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1)“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广为流传,南陈北李中的”北李”指的就是李大钊,那么”南陈”指的又是哪位伟人呢?
(2)请仔细阅读材料,按序写出中共诞生的三大历史条件或基础。
【答案】
(1)陈独秀
(2)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组织基础: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1)中共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说。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在共产党建立之初,陈独秀建立的中央党支部在上海,与李大钊建立的北京支部保持相对独立。
(2)材料一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材料二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思想基础;材料三反映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组织基础。
故答案为:(1)陈独秀。
(2)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组织基础: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
?
14.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多方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思想解放是历史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导。14--17世纪,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此同时,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运动也逐渐展开,从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各国。
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1)材料一所说的“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发生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
(3)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
(1)人文主义
(2)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3)思想解放
【考点】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知识。依据材料中"14--17世纪””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运动”等信息可以直接得出应该是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
(2)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依据材料中“德先生”“赛先生”“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出指的是20世纪在中国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其“两面大旗”指的是民主和科学。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理解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结合材料中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思想解放等。
故答案为:(1)人文主义。
(2)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3)思想解放。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
?
15.(2020九上·嘉兴期末)?
新文化运动时期,观点层出,思想汇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她”字存废的论战】
“她”诞生于五四时期,最先孕育于《新青年》内部。
壮甫:现在一般提倡新文化的人……想将男女的阶级拆掉他……一统走到“人”的地位上去。标出这样一个新式的“她”,把男女界限,分得这样清楚,未免太不觉悟了。
邵力子:第三声单数代词,女性和男性不同,不过为文字上容易辨别,和男女不分界限的主张没有妨碍。
——杨念群《新史学(第一卷?
感觉·图像·叙事)》
材料二?
【是否“打到孔家店”的论战】
1921年6月胡适第一次提出“打孔家店”,后被演绎为“打到孔家店”。
钱玄同说:“它(孔家店)若不被打倒,则中国人的思想永无清明之一日……赛先生
(Science)无法来给我们兴学理财,台生(Democracy)无法来给我们经国惠民。”
柳诒徵认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
——马克锋《“打孔家店”与“打倒孔家店”辨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壮甫与邵力子的观点。
(2)指出材料二中“赛先生”、“台先生”的含义,并用史实支撑材料二划线部分的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两次论战的影响。
【答案】
(1)壮甫认为用“她”字不利于男女平等,反对用“她”字。邵力子的文学主张:提倡用“她”字,为了在文学上更好区分男女。
(2)赛先生:科学;台先生:民主。孔子晚年专心从事古籍整理和教育工作。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统治中国两千年的正统思想。
(3)解放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更为客观理性的看待儒家思想(或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标出这样一个新式的“她”,把男女界限,分得这样清楚,未免太不觉悟了。“可见壮甫:认为用“她”字不利于男女平等,反对用“她”字。根据“......女性和男性不同,不过为文字上容易辨别,和男女不分界限的主张没有妨碍”可见邵力子提倡用“她”字,为了在文学上更好区分男女。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先生”指的是民主,“赛先生”指的是科学,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孔子晚年专心从事古籍整理和教育工作。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3)两次论战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更为客观、理性的看待儒家思想。
故答案为:(1)壮甫认为用“她”字不利于男女平等,反对用“她”字。邵力子的文学主张:提倡用“她”字,为了在文学上更好区分男女。
(2)赛先生:科学;德先生:民主。孔子晚年专心从事古籍整理和教育工作。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统治中国两千年的正统思想。
(3)解放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更为客观理性的看待儒家思想(或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儒家思想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