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社九上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目工农武装割据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贺龙元帅在1927年曾向周恩来表示说:“我听共产党的话,决心和蒋介石汪精卫这帮王八蛋拼到底。”由此,贺龙元帅开展的革命活动是( )A.领导南昌起义 B.指挥北伐战争C.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D.带领八路军抗日【答案】A【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由此可以判断材料贺龙元帅开展的革命活动是南昌起义。A项领导南昌起义是贺龙元帅开展的革命活动,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2.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③创办黄埔军校 ④领导北伐战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先后组织成立了兴中会、中国同盟会,阐发“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后又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建黄埔军校,但北伐战争时孙中山已经去世的,据此可排除所有含④的选项。A项①②③是孙中山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孙中山的主要贡献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孙中山的主要贡献。3.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能快捷地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若输入“朱德”“第一枪””八一起义”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答案】B【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南昌起义是输入“朱德”“第一枪””八一起义”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南昌起义及学生的识记能力。重点识记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内容与影响。4.“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悉。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写这首词写于( )A.1927年 B.1931年 C.1935年 D.1936年【答案】A【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据题干 “军叫工农革命”“秋收时节暮云愁”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在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后,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A项1927年毛泽东写下题干这首词,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秋收起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5.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有( )①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②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③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④各根据地出现了分田分地的景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27年下半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土地革命的土地政策主要是在革命根据地实行,并不是各地农村均出现了分田分地景象,④不符合题意;土地革命的宗旨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废除士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①②③均正确。A项①②③是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革命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就)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啰)功!”上述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会宁会师 D.井冈山会师【答案】D【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军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井冈山会师是题干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井冈山根据地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知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7.关于八七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②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③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④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②③表述正确。①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④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B项②③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八七会议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八七会议的内容。8.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毛泽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创新思路B.是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提出的C.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中国革命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答案】D【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并最终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ABC三项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中国革命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说法不正确,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9.油画《井冈山上》,描绘了毛泽东率军队到达井冈山的场景。当时毛泽东到达井冈LU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A.如何尽快建立新的统一战线 B.如何把苏联的指导落到实处C.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如何尽快同党中央取得联系【答案】C【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地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ABD三项都不是当时毛泽东到达井冈山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符合题意;C项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当时毛泽东到达井冈山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0.(2021九下·台州开学考)出现图中①所示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八七会议的胜利召开C.农村土地革命的开展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答案】D【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至1934年,当时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了红色政权,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由此党员人数也不断增加。故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红色政权的建立。ABC三项都不是出现图中①所示趋势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是出现图中①所示趋势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1.(2020九上·温州期末)1926年9 月,汉阳兵工厂工人实行总罢工,不为吴佩孚制造枪炮。同年,湖北各地工团组织还纷纷组建运输队、铁路破坏队和武装纠察队等应援革命。该现象的时代背景是( )A. 北伐胜利进军 B.国民革命失败C.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D.国共两党二度合作【答案】A【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战场,那里有吴佩孚的主力把守;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之后北伐军又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据“1926年9月,汉阳兵工厂工人实行总罢工,不为吴佩孚制造枪炮”可知,材料表明他们此举的目的是支援北伐战争。A项北伐胜利进军是题干现象的时代背景,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题干现象的时代背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12.(2020九上·温州期末)1931年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无代价没收地主、军阀、官僚的土地,经过苏维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这一规定( )A. 有效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深入发展C.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D.削弱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势力【答案】C【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31年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无代价没收地主、军阀、官僚的土地,经过苏维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这一规定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1931年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无代价没收地主、军阀、官僚的土地,经过苏维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这一规定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13.(2020九上·仙居期末)“八一暴动征腐恶,运筹决胜非等闲”。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一一吹响中国革命的号角B.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广泛传播革命思想C.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北伐胜利进军——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答案】C【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ABD三项均与“八一暴动”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题干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昌起义,要求识记基础史实。二、材料分析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材料二:雄伟壮美的“井冈红旗”大型雕塑有三层寓意。一是它像一块屹立不倒的巨石,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井冈山奠基;二是它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寓意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井冈山燎原;三是它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矗立在四面环山的平畴之上,刺向苍穹,昭示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朱”和“毛”指的是谁 “朱毛和”是什么事件 (3)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二“井冈红旗”大型雕塑的深刻寓意。【答案】(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四军。(2)朱德和毛泽东。南昌起义后朱德、陈毅率领的队伍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西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可知是指南昌起义。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可知是指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由“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可知是指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率领军队与井冈山的毛泽东军队会师,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工农红军第四军。(2)依据材料一中的“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军建奇功”,联系所学,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3)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失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改向敌人薄弱的农村,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故答案为:(1)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西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2)朱德和毛泽东。南昌起义后朱德、陈毅率领的队伍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四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信息。15.历史小报是我们走进历史、探求新知的一种好方法。认真阅读下面的历史小报,完成相关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历史小报【板块一红色城市】【板块二红色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板块三历史启迪】(1)下列城市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请写出这一时期发生在这些城市的相应的重大历史事件。①北京: 。②上海: 。③南昌: 。④遵义: 。(2)“井冈山上朱毛合”的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他们选择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感悟。【答案】(1)“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遵义会议。(2)含义:1928年朱德率领的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原因:井冈山地区地势险要,群众基础好,农产品丰富,敌人力量薄弱,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余所学校的300多名学生,怀着满腔怒火,到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外国使馆界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2)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选择到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原因有:大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井冈山地区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井冈山地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群众基础好。(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故答案为:(1)“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遵义会议。(2)含义:1928年朱德率领的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原因:井冈山地区地势险要,群众基础好,农产品丰富,敌人力量薄弱,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发生在北京、上海、南昌、遵义的重大历史事件,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等知识。1 / 1历社九上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目工农武装割据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贺龙元帅在1927年曾向周恩来表示说:“我听共产党的话,决心和蒋介石汪精卫这帮王八蛋拼到底。”由此,贺龙元帅开展的革命活动是( )A.领导南昌起义 B.指挥北伐战争C.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D.带领八路军抗日2.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③创办黄埔军校 ④领导北伐战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能快捷地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若输入“朱德”“第一枪””八一起义”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4.“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悉。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写这首词写于( )A.1927年 B.1931年 C.1935年 D.1936年5.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有( )①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②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③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④各根据地出现了分田分地的景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就)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啰)功!”上述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会宁会师 D.井冈山会师7.关于八七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②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③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④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毛泽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创新思路B.是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提出的C.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中国革命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9.油画《井冈山上》,描绘了毛泽东率军队到达井冈山的场景。当时毛泽东到达井冈LU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A.如何尽快建立新的统一战线 B.如何把苏联的指导落到实处C.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如何尽快同党中央取得联系10.(2021九下·台州开学考)出现图中①所示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八七会议的胜利召开C.农村土地革命的开展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11.(2020九上·温州期末)1926年9 月,汉阳兵工厂工人实行总罢工,不为吴佩孚制造枪炮。同年,湖北各地工团组织还纷纷组建运输队、铁路破坏队和武装纠察队等应援革命。该现象的时代背景是( )A. 北伐胜利进军 B.国民革命失败C.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D.国共两党二度合作12.(2020九上·温州期末)1931年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无代价没收地主、军阀、官僚的土地,经过苏维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这一规定( )A. 有效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深入发展C.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D.削弱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势力13.(2020九上·仙居期末)“八一暴动征腐恶,运筹决胜非等闲”。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一一吹响中国革命的号角B.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广泛传播革命思想C.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北伐胜利进军——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二、材料分析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材料二:雄伟壮美的“井冈红旗”大型雕塑有三层寓意。一是它像一块屹立不倒的巨石,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井冈山奠基;二是它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寓意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井冈山燎原;三是它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矗立在四面环山的平畴之上,刺向苍穹,昭示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朱”和“毛”指的是谁 “朱毛和”是什么事件 (3)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二“井冈红旗”大型雕塑的深刻寓意。15.历史小报是我们走进历史、探求新知的一种好方法。认真阅读下面的历史小报,完成相关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历史小报【板块一红色城市】【板块二红色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板块三历史启迪】(1)下列城市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请写出这一时期发生在这些城市的相应的重大历史事件。①北京: 。②上海: 。③南昌: 。④遵义: 。(2)“井冈山上朱毛合”的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他们选择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感悟。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由此可以判断材料贺龙元帅开展的革命活动是南昌起义。A项领导南昌起义是贺龙元帅开展的革命活动,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2.【答案】A【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先后组织成立了兴中会、中国同盟会,阐发“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后又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建黄埔军校,但北伐战争时孙中山已经去世的,据此可排除所有含④的选项。A项①②③是孙中山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孙中山的主要贡献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孙中山的主要贡献。3.【答案】B【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南昌起义是输入“朱德”“第一枪””八一起义”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南昌起义及学生的识记能力。重点识记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内容与影响。4.【答案】A【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据题干 “军叫工农革命”“秋收时节暮云愁”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在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后,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A项1927年毛泽东写下题干这首词,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秋收起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5.【答案】A【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27年下半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土地革命的土地政策主要是在革命根据地实行,并不是各地农村均出现了分田分地景象,④不符合题意;土地革命的宗旨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废除士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①②③均正确。A项①②③是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革命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答案】D【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军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井冈山会师是题干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井冈山根据地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知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7.【答案】B【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②③表述正确。①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④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B项②③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八七会议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八七会议的内容。8.【答案】D【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并最终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ABC三项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中国革命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说法不正确,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9.【答案】C【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地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ABD三项都不是当时毛泽东到达井冈山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符合题意;C项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当时毛泽东到达井冈山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0.【答案】D【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至1934年,当时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了红色政权,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由此党员人数也不断增加。故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红色政权的建立。ABC三项都不是出现图中①所示趋势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是出现图中①所示趋势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1.【答案】A【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战场,那里有吴佩孚的主力把守;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之后北伐军又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据“1926年9月,汉阳兵工厂工人实行总罢工,不为吴佩孚制造枪炮”可知,材料表明他们此举的目的是支援北伐战争。A项北伐胜利进军是题干现象的时代背景,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题干现象的时代背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12.【答案】C【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31年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无代价没收地主、军阀、官僚的土地,经过苏维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这一规定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1931年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无代价没收地主、军阀、官僚的土地,经过苏维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这一规定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13.【答案】C【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ABD三项均与“八一暴动”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题干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昌起义,要求识记基础史实。14.【答案】(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四军。(2)朱德和毛泽东。南昌起义后朱德、陈毅率领的队伍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西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可知是指南昌起义。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可知是指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由“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可知是指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率领军队与井冈山的毛泽东军队会师,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工农红军第四军。(2)依据材料一中的“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军建奇功”,联系所学,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3)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失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改向敌人薄弱的农村,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故答案为:(1)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西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2)朱德和毛泽东。南昌起义后朱德、陈毅率领的队伍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四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信息。15.【答案】(1)“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遵义会议。(2)含义:1928年朱德率领的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原因:井冈山地区地势险要,群众基础好,农产品丰富,敌人力量薄弱,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余所学校的300多名学生,怀着满腔怒火,到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外国使馆界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2)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选择到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原因有:大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井冈山地区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井冈山地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群众基础好。(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故答案为:(1)“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遵义会议。(2)含义:1928年朱德率领的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原因:井冈山地区地势险要,群众基础好,农产品丰富,敌人力量薄弱,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发生在北京、上海、南昌、遵义的重大历史事件,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等知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社九上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目工农武装割据同步试卷(学生版).docx 历社九上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目工农武装割据同步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