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九上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 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同步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社九上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 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同步试卷

资源简介

历社九上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 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上虞期末)下图是某历史事件的知识结构图。图中“?”处应填入(  )
A.日本明治维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英国光荣革命 D.德国俾斯麦改革
2.(2021八下·临海期末)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田内迅速扩展。下列关于各国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崛起的描述,符合史实的(  )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②美国南北战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③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④俾斯麦推行军事改革废除了德国农奴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920年.列宁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他还邀请德国和英国的技师来俄国协助提高生产力。这些有助于(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苏俄社会性质的改变
4.(2021八下·秀洲月考)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的有(  )
①禁止土地自由买卖 ②穿西服,吃西餐
③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④实行征兵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21八下·秀洲月考)《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它(工业革命)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出现洋楼、西餐 ②中国洋务派兴办新式民用工业
③工业革命后,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④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教育模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6.(2020八下·宁波月考)以下对图中四国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甲国是典型的城邦国家,曾经颁布过《十二铜表法》
B.乙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后来确立了民主共和制的政体
C.丙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D.丁国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近代化,后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7.(2020八下·三门期末)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时间发生在同一个国家的是(  )
①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蒸汽机。
②1789年7月14日,人民群众高呼“到巴士底狱去”。
③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804年建立帝国。
④1862年9月,联邦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19九上·三门期末)下表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 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政权得到巩固
③ 1925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④ 1927年苏联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 农业直接纳入国家全面管理之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2019八下·诸暨期中)19世纪后期,鲁迅到日本留学,可以看到的情景有(  )
①藩国内的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②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③崇尚吃西餐,上新式学校
④铁路畅通,私人企业蓬勃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大国崛起》中这样描述:“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多个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使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南北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1.(2018八下·浙江期中)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围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维新措施与该思想对应的是(  )
A.提倡“文明开化” B.实行征兵制
C.废除全国所有藩国 D.允许土地买卖
二、材料分析题
12.(2021八下·余姚期末)革命或改革是推动大国师起的两种重要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领航]
材料一: 18 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获治电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美国革命]
材料二:南北战争后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日本变革]
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蒸汽机的改良者是谁?
从此人为进入了什么时代?为什么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
(2)美国南北战争的领导者是谁?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南北战争对美国崛起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从这些大国崛起中获得哪些启示?
13.(2021八下·镇海期末)棉花,解读历史,思考现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1780 年后的 20 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 200 倍,至 1815 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
——(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1861 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也使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
材料三:2021 年新疆棉花突然火爆,起因是某国际知名服饰品牌 HM 发布关于新疆地区“强迫劳动”的不实言论,对新疆棉花和服装供应链进行打压、抹黑、制裁。消息一出,从国家到普通百姓开启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爱国潮。但也有部分网友看到线下店门关闭,又把怒火转到网络直播平台,要求主播辞职并责骂主播。
(1)根据材料一,分析棉纺织业发展对英国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冲突”的焦点是什么?美国是如何解决“冲突”,化解“危机”的?
(3)结合材料三,从公民行使权利的角度,说说我们该如何理性表达爱国之情。
14.(2021八下·镇海期末)借鉴谋发展,变革促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认为,中国的国情与日本、俄国进行改革前的国情比较相似,日俄两国通过政治改革极大地动员了国内各方面的力量,从而促使两国的经济、社会乃至军事力量等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它们的成功为中国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中国应该仿照日俄两国的政治改革尤其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所走过的道路、所采取的措施。
——马勇等著《近代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戊戌变法这些有力的措施可以用除旧与布新两个词组来总结,这对古式的儒学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抨击。更多的读书人抛开四书五经与科考的束缚而去学习一些更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沉迷于泱泱大国的心态之中固步自封。对学术界产生了极深的震动,极大地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
材料三:鸦片战争把部分先进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惊醒。他们开始抛弃旧有的“华夷观念”,重新认识外部世界,并作出向西方学习的历史抉择。林则徐查禁鸦片,翻译西书,在近代中国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一代新风;魏源在鸦片战争的炮声中,留说“是书何以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留美归来的容闳也为“以西方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一天天走向文明富强”而奔走多年;康有为、梁启超“感国难,哀民生”,启发民智,宣传变法,图求中国学习西方,实现富强。
(1)材料一中康有为认为中国的国情与日本进行改革前的国情比较相似,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改革的相似背景。列举使日俄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政治改革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变法在教育文化方面“除旧”、“布新”的措施,分析其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请再举一例在其他领域“除旧”、“布新”的有力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梳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作为,这对我们今天走向世界有什么启示?
15.(2021八下·乐清期末)变与不变是历史永恒的话题,人类社会在变与不变中实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运动于14世纪中期兴起于意大利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直到1650年才宣告结束,持续了300年,极大地改变了欧洲人的精神面貌,为欧洲的再次崛起贡献了力量。
——《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19世纪之前的2000多年,中国人几乎从未怀疑过,他们自身文明比世界其它地方的文明要更加优越,既然这样,则使他们并不认为自己需要改变。
——《全球通史》
材料三:(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日本的改革总体来说是成功,其成功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领导改革的人是维新派,他们把之前的德川幕府彻底推翻了,这样能够保证一系列改革措施得以顺利推行;第二,日本维新派消灭所有反对改革的力量,毫不动摇的推行改革;第三,采用了分步的策略,同一时期绝对不树立过多的敌人,而是对反对势力进行逐一消灭。这些都与中国的戊成变法有很大区别,所以能够保证成功。两个国家的改革一成一败,也使它们在未来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全球通史》
(1)“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请列举这场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2)请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各举一例, 证明明清时期社会没有改变的事实。
(3)英国抢占先机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表现分别是什么?请你就其中一个领域解释其为何能“傲视全球”?
(4)材料中“日本的改革”是指什么?它使日本走上怎样的发展道路?材料中关于其成功原因的分析,你认同吗?请结合戊戌变法说说你的理由
(5)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历史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图中?处应填入日本明治维新。
A项日本明治维新是图中“?”处应填入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知识结构图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明治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2.【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①②符合史实。在彼得一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并未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俾斯麦加强对国内局势控制,进行军事改革,推行“铁血政策”,发展经济、军事,灵活的外交活动;③④不符合史实。
A项①②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巩固与发展的重大事件。重点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等史实。
3.【答案】B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920年,列宁邀请德国和英国的技师来俄国协助提高生产力,体现的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A项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说法错误,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时间是1917年,不符合题意;
B项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C项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新经济政策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苏俄社会性质的改变说法错误,苏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经济政策的有关知识。学生还要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时间。
4.【答案】C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天皇实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等。②穿西服,吃西餐,③实行小学义务教育,④实行征兵制符合史实,①禁止土地自由买卖不符合史实,排除。
C项②③④可能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的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材料中主要阐述了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①是工业革命对日本的影响,②是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③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④改变中国教育模式的举措是废除科举、实行教育近代化,而非工业革命。
A项①②能体现题干观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6.【答案】D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A项甲国是典型的城邦国家,曾经颁布过《十二铜表法》表述不符合史实,甲国是罗马,典型的城邦国家是希腊,不符合题意;
B项乙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后来确立了民主共和制的政体表述不符合史实,乙国是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不符合题意;
C项丙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表述不符合史实,丙国是美国,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确立了共和制,不符合题意;
D项丁国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近代化,后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表述符合史实,丁国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开始近代化,后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帝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的史实及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正确答案。
7.【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监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美国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19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C项②③都发生在法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欧美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8.【答案】C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1937年,苏联进行了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使得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③中结论与史实不相符。
C项①②④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苏联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影响。
9.【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明治维新在政治上采取“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的措施,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基础。①藩国内的平民可以自由择业,与当时历史不符;自由民权运动,19世纪70年代,各种不满现状的政治力量掀起了要求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减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政治斗争,是在日本明治时代发生的一场政治及社会运动。②掀起自由民权运动,自由民权运动,符合当时历史;明治维新在社会文化上,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③崇尚吃西餐,上新式学校,符合当时历史;明治维新在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兴办工业企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④铁路畅通,私人企业蓬勃发展,符合当时历史。
A项②③④是19世纪后期可以看到的情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B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使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历史事件是南北战争,因为南北战争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项南北战争使《大国崛起》中描述的“不可能”变为“可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北战争的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11.【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有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可见提倡“文明开化”。
A项提倡“文明开化”与题干思想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12.【答案】(1)瓦特;蒸汽时代;
原因: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政局稳定;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2)林肯;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治维新;废除全国的藩国,设置府、县。(或废藩置县)
(4)启示:民族要独立,国家要统一;要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要不断完善制度;要不断改革创新等。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1)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并投入使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主要是因为: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的生产;;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2)在南北战争中林肯是主要的领导者。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根据材料三中的“日本”“ 明治政府”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的“变革”指的是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民族要独立,国家要统一;要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要不断完善制度;要不断改革创新等。
故答案为:(1)瓦特;蒸汽时代;原因: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政局稳定;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2)林肯;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明治维新;废除全国的藩国,设置府、县(或废藩置县)。
(4)启示:民族要独立,国家要统一;要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要不断完善制度;要不断改革创新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业革命,南北战争,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实行分析材料信息。
13.【答案】(1)英国棉纺织业新技术、新工具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其在全球棉花贸易中获得优势,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2)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林肯颁布《宅地法》,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激发广大西部农民和黑人的参战热情,南北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3)部分网友责骂主播,损害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扰乱社会正常秩序,超出了法律界限,属于违法行为公民理性表达爱国之情,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越法律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1)由“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1780 年后的 20 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 200 倍,至 1815 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可以看出,英国棉纺业新技术、新工具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其在全球棉花贸易竞争中获得优势,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南北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到19世纪中叶,南北双方矛盾焦点集中表现在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奴制度,使人民群众和黑奴的革命情绪迅速高涨,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1865年4月,持续四年之久的内战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部分网友责骂主播,损害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扰乱社会正常秩序,超出了法律界限,属于违法行为公民理性表达爱国之情,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越法律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故答案为:(1)英国棉纺织业新技术、新工具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其在全球棉花贸易中获得优势,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2)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林肯颁布《宅地法》,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激发广大西部农民和黑人的参战热情,南北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3)部分网友责骂主播,损害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扰乱社会正常秩序,超出了法律界限,属于违法行为公民理性表达爱国之情,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越法律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内战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
14.【答案】(1)背景:西方侵略,导致严重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社会发展;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改革名称: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2)除旧:废八股;布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如设立京师大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派遣留学生等;
影响:有利于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极大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中国人抛开四书五经的束缚,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等。除旧:政治上撤并机构,精减人员;军事上裁减旧军队等;布新: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
(3)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清醒认识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以开放的心胸接纳先进事物。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1)根据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来分析:都遭受到西方的侵略,面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民族矛盾激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阻碍社会发展、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更多的读书人抛开四书五经与科考的束缚而去学习一些更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所学可知,“除旧”指的是废八股;结合所学可知,“布新”指的是在各地兴办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这对古式的儒学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抨击”“更多的读书人抛开四书五经与科考的束缚而去学习一些更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沉迷于泱泱大国的心态之中固步自封”“对学术界产生了极深的震动,极大地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即可归纳出影响:有利于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极大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中国人抛开四书五经的束缚,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等。第三小问,联系戊戌变法的内容,政治上除旧的措施撤并机构,精减人员;军事上除旧的措施裁减旧军队等;政治上布新的措施: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布新的措施: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清醒认识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以开放的心胸接纳先进事物。
故答案为:(1)背景:西方侵略,导致严重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社会发展;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改革名称: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2)除旧:废八股;布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如设立京师大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派遣留学生等;影响:有利于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极大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中国人抛开四书五经的束缚,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等。除旧:政治上撤并机构,精减人员;军事上裁减旧军队等;布新: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
(3)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清醒认识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以开放的心胸接纳先进事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及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15.【答案】(1)文艺复兴,但丁《神曲》;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等
(2)政治:坚持君主集权,皇权强化,如明朝不再设置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等。
经济: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等。
文化:加强文化专制,如清朝兴文字狱等。
(3)经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政治: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
解释:经济上,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政治上,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后来这一制度被其他国家效仿。
(4)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写出一点得1分),我认同,戊戌变法中,没有在变法之前推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致使变法遇到顽固派的强烈抵制反对而失败。戊戌变法因为反对改革的力量过于强大,使改革没有彻底的推行,最后导致改革的失败。日本的改革是一步步展开的,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迁都东京,然后明治政府颁布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而戊戌变法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逐步展开,对于反对改革的力量估计不足,使所有的改革归于失败。
(5)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积极进行改革等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近代前夜危机;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这场运动于14世纪中期兴起于意大利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等信息可知“这场运动”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但丁,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有《神曲》;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物,在绘画成就上成就显著,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他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2)明清时期在政治上坚持君主集权,皇权强化,如废除丞相制度,设立三司,加强了皇权;廷杖制度加强了皇权;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经济上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发展。文化上,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上,英国通过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条件;经济上,英国通过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使了经济的迅速发展。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使人类完成了由手工工场到大工厂的过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政治上,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4)根据材料四中的“领导改革的人是维新派,他们把之前的德川幕府彻底推翻了”“ 日本维新派”等信息可知,材料中“日本的改革”是指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的命运,并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认同,戊戌变法中,没有在变法之前推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致使变法遇到顽固派的强烈抵制反对而失败。戊戌变法因为反对改革的力量过于强大,使改革没有彻底的推行,最后导致改革的失败。日本的改革是一步步展开的,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迁都东京,然后明治政府颁布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而戊戌变法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逐步展开,对于反对改革的力量估计不足,使所有的改革归于失败。
(5)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积极进行改革等。
故答案为:(1)文艺复兴,但丁《神曲》;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等。
(2)政治:坚持君主集权,皇权强化,如明朝不再设置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等。
经济: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等。
文化:加强文化专制,如清朝兴文字狱等。
(3)经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政治: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
解释:经济上,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政治上,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后来这一制度被其他国家效仿。
(4)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我认同,戊戌变法中,没有在变法之前推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致使变法遇到顽固派的强烈抵制反对而失败。戊戌变法因为反对改革的力量过于强大,使改革没有彻底的推行,最后导致改革的失败。日本的改革是一步步展开的,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迁都东京,然后明治政府颁布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而戊戌变法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逐步展开,对于反对改革的力量估计不足,使所有的改革归于失败。
(5)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积极进行改革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明清的政治、经济、文化,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 / 1历社九上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 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上虞期末)下图是某历史事件的知识结构图。图中“?”处应填入(  )
A.日本明治维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英国光荣革命 D.德国俾斯麦改革
【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图中?处应填入日本明治维新。
A项日本明治维新是图中“?”处应填入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知识结构图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明治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2.(2021八下·临海期末)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田内迅速扩展。下列关于各国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崛起的描述,符合史实的(  )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②美国南北战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③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④俾斯麦推行军事改革废除了德国农奴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①②符合史实。在彼得一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并未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俾斯麦加强对国内局势控制,进行军事改革,推行“铁血政策”,发展经济、军事,灵活的外交活动;③④不符合史实。
A项①②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巩固与发展的重大事件。重点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等史实。
3.1920年.列宁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他还邀请德国和英国的技师来俄国协助提高生产力。这些有助于(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苏俄社会性质的改变
【答案】B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920年,列宁邀请德国和英国的技师来俄国协助提高生产力,体现的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A项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说法错误,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时间是1917年,不符合题意;
B项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C项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新经济政策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苏俄社会性质的改变说法错误,苏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经济政策的有关知识。学生还要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时间。
4.(2021八下·秀洲月考)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的有(  )
①禁止土地自由买卖 ②穿西服,吃西餐
③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④实行征兵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天皇实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等。②穿西服,吃西餐,③实行小学义务教育,④实行征兵制符合史实,①禁止土地自由买卖不符合史实,排除。
C项②③④可能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的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2021八下·秀洲月考)《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它(工业革命)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出现洋楼、西餐 ②中国洋务派兴办新式民用工业
③工业革命后,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④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教育模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材料中主要阐述了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①是工业革命对日本的影响,②是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③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④改变中国教育模式的举措是废除科举、实行教育近代化,而非工业革命。
A项①②能体现题干观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6.(2020八下·宁波月考)以下对图中四国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甲国是典型的城邦国家,曾经颁布过《十二铜表法》
B.乙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后来确立了民主共和制的政体
C.丙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D.丁国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近代化,后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答案】D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A项甲国是典型的城邦国家,曾经颁布过《十二铜表法》表述不符合史实,甲国是罗马,典型的城邦国家是希腊,不符合题意;
B项乙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后来确立了民主共和制的政体表述不符合史实,乙国是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不符合题意;
C项丙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表述不符合史实,丙国是美国,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确立了共和制,不符合题意;
D项丁国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近代化,后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表述符合史实,丁国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开始近代化,后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帝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的史实及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正确答案。
7.(2020八下·三门期末)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时间发生在同一个国家的是(  )
①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蒸汽机。
②1789年7月14日,人民群众高呼“到巴士底狱去”。
③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804年建立帝国。
④1862年9月,联邦政府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监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美国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19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C项②③都发生在法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欧美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8.(2019九上·三门期末)下表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 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政权得到巩固
③ 1925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④ 1927年苏联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 农业直接纳入国家全面管理之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C
【知识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1937年,苏联进行了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使得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③中结论与史实不相符。
C项①②④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苏联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影响。
9.(2019八下·诸暨期中)19世纪后期,鲁迅到日本留学,可以看到的情景有(  )
①藩国内的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②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③崇尚吃西餐,上新式学校
④铁路畅通,私人企业蓬勃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明治维新在政治上采取“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的措施,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基础。①藩国内的平民可以自由择业,与当时历史不符;自由民权运动,19世纪70年代,各种不满现状的政治力量掀起了要求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减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政治斗争,是在日本明治时代发生的一场政治及社会运动。②掀起自由民权运动,自由民权运动,符合当时历史;明治维新在社会文化上,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③崇尚吃西餐,上新式学校,符合当时历史;明治维新在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兴办工业企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④铁路畅通,私人企业蓬勃发展,符合当时历史。
A项②③④是19世纪后期可以看到的情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大国崛起》中这样描述:“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多个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使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南北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B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使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历史事件是南北战争,因为南北战争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项南北战争使《大国崛起》中描述的“不可能”变为“可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北战争的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11.(2018八下·浙江期中)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围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维新措施与该思想对应的是(  )
A.提倡“文明开化” B.实行征兵制
C.废除全国所有藩国 D.允许土地买卖
【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有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可见提倡“文明开化”。
A项提倡“文明开化”与题干思想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
12.(2021八下·余姚期末)革命或改革是推动大国师起的两种重要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领航]
材料一: 18 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获治电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美国革命]
材料二:南北战争后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日本变革]
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蒸汽机的改良者是谁?
从此人为进入了什么时代?为什么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
(2)美国南北战争的领导者是谁?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南北战争对美国崛起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从这些大国崛起中获得哪些启示?
【答案】(1)瓦特;蒸汽时代;
原因: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政局稳定;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2)林肯;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治维新;废除全国的藩国,设置府、县。(或废藩置县)
(4)启示:民族要独立,国家要统一;要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要不断完善制度;要不断改革创新等。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1)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并投入使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主要是因为: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的生产;;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2)在南北战争中林肯是主要的领导者。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根据材料三中的“日本”“ 明治政府”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的“变革”指的是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民族要独立,国家要统一;要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要不断完善制度;要不断改革创新等。
故答案为:(1)瓦特;蒸汽时代;原因: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政局稳定;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2)林肯;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明治维新;废除全国的藩国,设置府、县(或废藩置县)。
(4)启示:民族要独立,国家要统一;要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要不断完善制度;要不断改革创新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业革命,南北战争,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实行分析材料信息。
13.(2021八下·镇海期末)棉花,解读历史,思考现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1780 年后的 20 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 200 倍,至 1815 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
——(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1861 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也使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
材料三:2021 年新疆棉花突然火爆,起因是某国际知名服饰品牌 HM 发布关于新疆地区“强迫劳动”的不实言论,对新疆棉花和服装供应链进行打压、抹黑、制裁。消息一出,从国家到普通百姓开启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爱国潮。但也有部分网友看到线下店门关闭,又把怒火转到网络直播平台,要求主播辞职并责骂主播。
(1)根据材料一,分析棉纺织业发展对英国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冲突”的焦点是什么?美国是如何解决“冲突”,化解“危机”的?
(3)结合材料三,从公民行使权利的角度,说说我们该如何理性表达爱国之情。
【答案】(1)英国棉纺织业新技术、新工具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其在全球棉花贸易中获得优势,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2)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林肯颁布《宅地法》,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激发广大西部农民和黑人的参战热情,南北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3)部分网友责骂主播,损害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扰乱社会正常秩序,超出了法律界限,属于违法行为公民理性表达爱国之情,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越法律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1)由“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1780 年后的 20 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 200 倍,至 1815 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可以看出,英国棉纺业新技术、新工具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其在全球棉花贸易竞争中获得优势,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南北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到19世纪中叶,南北双方矛盾焦点集中表现在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奴制度,使人民群众和黑奴的革命情绪迅速高涨,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1865年4月,持续四年之久的内战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部分网友责骂主播,损害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扰乱社会正常秩序,超出了法律界限,属于违法行为公民理性表达爱国之情,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越法律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故答案为:(1)英国棉纺织业新技术、新工具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其在全球棉花贸易中获得优势,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2)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林肯颁布《宅地法》,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激发广大西部农民和黑人的参战热情,南北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3)部分网友责骂主播,损害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扰乱社会正常秩序,超出了法律界限,属于违法行为公民理性表达爱国之情,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越法律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内战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
14.(2021八下·镇海期末)借鉴谋发展,变革促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认为,中国的国情与日本、俄国进行改革前的国情比较相似,日俄两国通过政治改革极大地动员了国内各方面的力量,从而促使两国的经济、社会乃至军事力量等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它们的成功为中国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中国应该仿照日俄两国的政治改革尤其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所走过的道路、所采取的措施。
——马勇等著《近代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戊戌变法这些有力的措施可以用除旧与布新两个词组来总结,这对古式的儒学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抨击。更多的读书人抛开四书五经与科考的束缚而去学习一些更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沉迷于泱泱大国的心态之中固步自封。对学术界产生了极深的震动,极大地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
材料三:鸦片战争把部分先进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惊醒。他们开始抛弃旧有的“华夷观念”,重新认识外部世界,并作出向西方学习的历史抉择。林则徐查禁鸦片,翻译西书,在近代中国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一代新风;魏源在鸦片战争的炮声中,留说“是书何以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留美归来的容闳也为“以西方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一天天走向文明富强”而奔走多年;康有为、梁启超“感国难,哀民生”,启发民智,宣传变法,图求中国学习西方,实现富强。
(1)材料一中康有为认为中国的国情与日本进行改革前的国情比较相似,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改革的相似背景。列举使日俄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政治改革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变法在教育文化方面“除旧”、“布新”的措施,分析其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请再举一例在其他领域“除旧”、“布新”的有力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梳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作为,这对我们今天走向世界有什么启示?
【答案】(1)背景:西方侵略,导致严重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社会发展;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改革名称: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2)除旧:废八股;布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如设立京师大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派遣留学生等;
影响:有利于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极大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中国人抛开四书五经的束缚,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等。除旧:政治上撤并机构,精减人员;军事上裁减旧军队等;布新: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
(3)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清醒认识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以开放的心胸接纳先进事物。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1)根据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来分析:都遭受到西方的侵略,面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民族矛盾激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阻碍社会发展、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更多的读书人抛开四书五经与科考的束缚而去学习一些更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所学可知,“除旧”指的是废八股;结合所学可知,“布新”指的是在各地兴办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这对古式的儒学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抨击”“更多的读书人抛开四书五经与科考的束缚而去学习一些更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沉迷于泱泱大国的心态之中固步自封”“对学术界产生了极深的震动,极大地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即可归纳出影响:有利于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极大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中国人抛开四书五经的束缚,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等。第三小问,联系戊戌变法的内容,政治上除旧的措施撤并机构,精减人员;军事上除旧的措施裁减旧军队等;政治上布新的措施: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布新的措施: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清醒认识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以开放的心胸接纳先进事物。
故答案为:(1)背景:西方侵略,导致严重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社会发展;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改革名称: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2)除旧:废八股;布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如设立京师大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派遣留学生等;影响:有利于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极大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中国人抛开四书五经的束缚,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等。除旧:政治上撤并机构,精减人员;军事上裁减旧军队等;布新: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
(3)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清醒认识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以开放的心胸接纳先进事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及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15.(2021八下·乐清期末)变与不变是历史永恒的话题,人类社会在变与不变中实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运动于14世纪中期兴起于意大利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直到1650年才宣告结束,持续了300年,极大地改变了欧洲人的精神面貌,为欧洲的再次崛起贡献了力量。
——《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19世纪之前的2000多年,中国人几乎从未怀疑过,他们自身文明比世界其它地方的文明要更加优越,既然这样,则使他们并不认为自己需要改变。
——《全球通史》
材料三:(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日本的改革总体来说是成功,其成功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领导改革的人是维新派,他们把之前的德川幕府彻底推翻了,这样能够保证一系列改革措施得以顺利推行;第二,日本维新派消灭所有反对改革的力量,毫不动摇的推行改革;第三,采用了分步的策略,同一时期绝对不树立过多的敌人,而是对反对势力进行逐一消灭。这些都与中国的戊成变法有很大区别,所以能够保证成功。两个国家的改革一成一败,也使它们在未来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全球通史》
(1)“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请列举这场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2)请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各举一例, 证明明清时期社会没有改变的事实。
(3)英国抢占先机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表现分别是什么?请你就其中一个领域解释其为何能“傲视全球”?
(4)材料中“日本的改革”是指什么?它使日本走上怎样的发展道路?材料中关于其成功原因的分析,你认同吗?请结合戊戌变法说说你的理由
(5)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历史启示?
【答案】(1)文艺复兴,但丁《神曲》;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等
(2)政治:坚持君主集权,皇权强化,如明朝不再设置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等。
经济: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等。
文化:加强文化专制,如清朝兴文字狱等。
(3)经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政治: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
解释:经济上,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政治上,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后来这一制度被其他国家效仿。
(4)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写出一点得1分),我认同,戊戌变法中,没有在变法之前推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致使变法遇到顽固派的强烈抵制反对而失败。戊戌变法因为反对改革的力量过于强大,使改革没有彻底的推行,最后导致改革的失败。日本的改革是一步步展开的,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迁都东京,然后明治政府颁布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而戊戌变法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逐步展开,对于反对改革的力量估计不足,使所有的改革归于失败。
(5)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积极进行改革等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近代前夜危机;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这场运动于14世纪中期兴起于意大利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等信息可知“这场运动”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但丁,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有《神曲》;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物,在绘画成就上成就显著,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他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2)明清时期在政治上坚持君主集权,皇权强化,如废除丞相制度,设立三司,加强了皇权;廷杖制度加强了皇权;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经济上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发展。文化上,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上,英国通过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条件;经济上,英国通过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使了经济的迅速发展。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使人类完成了由手工工场到大工厂的过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政治上,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4)根据材料四中的“领导改革的人是维新派,他们把之前的德川幕府彻底推翻了”“ 日本维新派”等信息可知,材料中“日本的改革”是指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的命运,并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认同,戊戌变法中,没有在变法之前推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致使变法遇到顽固派的强烈抵制反对而失败。戊戌变法因为反对改革的力量过于强大,使改革没有彻底的推行,最后导致改革的失败。日本的改革是一步步展开的,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迁都东京,然后明治政府颁布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而戊戌变法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逐步展开,对于反对改革的力量估计不足,使所有的改革归于失败。
(5)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积极进行改革等。
故答案为:(1)文艺复兴,但丁《神曲》;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等。
(2)政治:坚持君主集权,皇权强化,如明朝不再设置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等。
经济: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等。
文化:加强文化专制,如清朝兴文字狱等。
(3)经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政治: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
解释:经济上,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政治上,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后来这一制度被其他国家效仿。
(4)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我认同,戊戌变法中,没有在变法之前推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致使变法遇到顽固派的强烈抵制反对而失败。戊戌变法因为反对改革的力量过于强大,使改革没有彻底的推行,最后导致改革的失败。日本的改革是一步步展开的,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迁都东京,然后明治政府颁布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而戊戌变法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逐步展开,对于反对改革的力量估计不足,使所有的改革归于失败。
(5)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积极进行改革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明清的政治、经济、文化,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