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道德与法治整体解读及三上教材分析(共5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道德与法治整体解读及三上教材分析(共52张PPT)

资源简介

(共53张PPT)
统编版
三年级上道德与法治
教材解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我的健康成长
我的家庭生活
我们的学校生活
我们的社区生活
我们的国家
我们共同的世界
世界
国家
社区(家乡)
学校
家庭
个人





生活领域
主题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文明素养教育
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教育
爱国爱党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爱自然(生态伦理)教育
国家领土、主权教育
开放的国际视野教育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主题、领域与单元
六大
领域
七大
主题
47个
单元
整套教材各生活领域的分布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我是小学生啦
我们的节假日
快乐学习
与班级共成长
面对成长中的新
问题
我们的守护者
校园生活真快

我们的班级
我们的学校
为父母分担
我们是班级的主

我们是公民
家中的安全与
健康
我们在公共场

安全护我成长
信息万花筒
我们的国土

们的家园
我们的国家
机构
天气虽冷有温

我们生活的地

家是最温暖的
地方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骄人祖先
灿烂
文化
法律保护我
们的健康成



我的好习惯
让我试试看
同学相伴
同伴与交往
我们一家人
完善自我
康成长

我和大自然
我们好好玩
我从小生活的
地方
做聪明的消费者
公共生活靠大家
爱护地球
同责任

我爱我家
绿色小卫士
我们的公共生

美好生活哪里来
百年追梦
复兴
中华
多样文明
彩生活

我们在一起
我会努力的
多样的交通和
通信
感受家乡文化
心家乡发展

让世界更美好
单元主题的编排体系(孤立而又螺旋上升)
第一单元
快乐学习
明确学习意义
体验学习快乐
掌握学习方法
全套教材关于学习的教育主要安排在低中年级。
一年级强调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年级强调学习方法的掌握。
三年级强调对学习意义的认识,树立新的学习观和学习自信心、掌握学
习方法。
各年级各领域分布表:
年级
个人
家庭
学校
社区
国家
世界
一年级
1个
2个
3个
2个
二年级
4
1
1(交叉)
2
三年级
2
1
2
2
1(交叉)
四年级
2
1
2
2
1(交叉)
五年级
1
1
1
1
2+1(交叉)
六年级
1(交叉)
4
2+1(交叉)
生活领域不断扩展,主题教育逐渐加深,单元设计螺旋上升。
三年级上册教材的学习对象是刚刚升入中年级的学生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形成
三年级教材既兼顾儿童特点又注意教材具有的思维含量。
一、三年级上册教材总体特点
三年级上册教材结构
(一)单元主题指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四个问题域
单元主题(问题域)
探索的问题
一单元
快乐学习
学习与自身成长关系
学习的乐趣何在
怎样做学习的主人
二单元
我们的学校
探索学校的物理空间
了解我们的老师
学校未来怎么发展
三单元
安全护我成长
生命怎么来的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命
四单元
家是温暖的地方
怎么理解父母
用怎样的行为爱父母
家庭的过去怎么样
四个单元不是四个领域的知识体系,而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四个领域
每个单元的问题域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
《道德与法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其它学科课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
单元题
价值导向
一单元
快乐学习
爱学习、会学习
二单元
我们的学校
爱学校、爱老师
三单元
安全护我成长
热爱生命
保护生命
四单元
家是温暖的地方
爱父母
爱家庭
三上教材的价值导向
这些价值观在教材中并没有用概念直接表达,而是引导学生经过探究后获得感悟并内化于心
(二)教材编写以“学”为主线,“教”隐含在学习活动之中
1.
将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材学习活动设计的基础。
教材以源于学生生活的范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交流得到提升。
以婴儿、幼儿、小学三个阶段的范例唤起学生生活经验
2.将活动“蓝本”植入教材,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用游戏、做家务、交流、推荐好书、制作书签5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快乐
活动“蓝本”植入教材,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5分钟妈妈体验活动
独自一人在家的演一演活动
到野外和社会上观察活动
3.教材以多种栏目来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
三上教材的栏目共7个
?
除此之处,还有一些隐含的活动,如38页“小小故事会”,39页的“制作感谢卡”、找一找、看一看等
各栏目的活动意图
学生的观点交流和思想分享活动,也包括观点碰撞的辩论活动

需要学生亲身实践、体验、动手的活动,包括了班级和小组的现场活动,也包括课外的社会学习活动。
Z
知识性内容的给予,包括法律条文的呈现。三上42页和55页的法律条文。
同龄人的作品、适合儿童阅读的寓言、童话,或者是成人带有哲理性的文章。三上25页“我心爱的校园一角”,39页“学生的关心让我感动”,53“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76页“爱的味道”。
侧重学习探索活动注意事项的提示与提醒,尤其是方法和安全方面的提示、提醒。三上26页小组活动提示、30页画平面图提示、57页关于安全游泳的提示、59页打火警电话的提示。
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三上21页鲁迅的故事。
链接相关的新闻事件和其它。56页“一天内16名学生溺亡”。
栏目小统计:
三上有活动园、交流园、阅读角、知识窗、故事屋、小贴士、相关链接等7个栏目。
四上有有活动园、交流园、阅读角、知识窗、小贴士、相关链接等6个栏目。
五上有活动园、阅读角、相关链接三个栏目。
六上有活动园、阅读角、知识窗、小贴士、相关链接等5个栏目。
4.以卡通儿童来激活、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活动,表达情感共鸣、进行总结提示
三上的卡通儿童共吐了56个泡
33个是激发学生思考的
16个是引导学生活动的
7个是进行总结和表达情感共鸣的
激活思维
引导活动
总结及情感共鸣
5.教材以大量的留白给儿童提供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共31处留白)
留白设计体现了新的教材观,过去人们认为教科书就是权威,教师和学生要记住并践行这些权威的知识和规范。而今留白设计,体现了把学生和教师的生活经验放在与教材经验平等的地位,形成一种互动关系。
6.注重对学生社会性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上教材注重了对学生社会性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提供了指导学生调查的基本范式:调查对象、调查路径和方法、调查中注意的礼仪,如何填写调查报告等。
三上教材共设计了5个调查活动
(三)三上教材体现的新观念和新思想
1.体现了新的学习观
将学习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新的学习观。
一是从人的自然属性上看,人是学习的动物,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学习不应该成为人的一种负担,学习应当是快乐的。
二是从学习的本质特征来看,学习本来就是综合的,包含了学习空间的多重,学习内容的多元,学习途径的多样,学习时间的终身。
将玩耍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和方式
教材6页中的“玩耍”指向的是会玩,而不是贪玩,“会玩”是指在玩中能创造和增长知识。
2.体现了新的智能观
以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因此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就有不同的长处和闪光点。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潜力,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体现了新的师生观(二单元35页)
在儿童心目中,教师通常都是正确的、公正的,值得信任的。但随着儿童年龄增长,他们会发现老师也有不完美之处,老师的不完美会给儿童内心带来巨大的冲击。儿童会感到不舒服、委屈、愤怒、难过,甚至抵触。
教材既让学生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也引导学生认识老师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当老师做法不合适的时候,要能与师长沟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4.体现了新的爱父母观
爱父母、孝敬父母不代表对父母无限度的服从和百依百顺,父母亲也是人,他们也有着人性的弱点和生活上的缺点。
教材77页设计了一个孩子帮爸爸改掉不健康习惯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懂得对父母的爱也包含帮助父母改正不健康的习惯。
5.体现了新的安全教育观
把安全教育上升到生命教育的高度来认识。
从生命来之不易、生命不可重来的角度来讨论安全的话题。
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学会保护宝贵的生命。这既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情感基础,也是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
6.
正确认识和对待陌生人
7.将道德教育建立在对人理解的基础之上
二单元第5课34页
四单元第10课69页
理解是个体道德发生的基础。
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水平高的儿童是那些对他人情感、处境更的准确理解的儿童。
8.注重对学生道德智慧的提升
一个有道德智慧的人能究天人之际,观古今之变。对道德事件有非常强的分辨力。
(四)法治教育以融合式方式体现在三上教材中
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全套教材法治教育方式主要体现为三种类型:
前法律教育。教材中在中低段涉及了许多关于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基础性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这些可称之为“前法律教育”。发生在儿童能够理解法律范畴之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教育,但这些教育有法律教育意义,能够为后续进行的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教育内容奠定基础。
融合式法律教育。教材中很多法治教育要点是融合到各个年段相关的主题教育之中的,采用分散嵌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直接的法律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材专门按法治教育的体系集中安排法治教育内容。
三上教材体现融合式法治教育主要有两课
18页的范例是引导学生开展提问的活动。
“评一评”栏目引导学生对自己做一个自我评价。
19页是引导学生懂得提出问题后,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问题。教材提供了请教、查阅、调查3种方法。
卡通儿童问题后的省略号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三、三上教材使用建议
(一)注意合理划分课时并确定每一课的课时目标。
三上道德与法治教材基本是按每课两课时的量来进行设计的,因此,要注意课时的合理划分和课时目标的恰当确定。
应当怎样划分课时?
确定什么教学目标?
本课应该划分成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
2.初步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懂得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包括多种途径。
2.
懂得玩耍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
3.
要注重在做中学。
(二)注意联系当地学生实际,灵活使用教材
教材反映的场景和事件更多只能体现教育的共性,不可能兼顾到全国不同地区学生的实际,必须要注重开发学生身边的、熟悉的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对教材的学习活动进行再设计,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能靠灌输和说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道德的自主建构,以达到实现学生内心的高度认同。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支持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和自主建构的愿望。
(三)要注重引导学生道德的自主建构
1.教材为学生学习探究留了许多空间,要注意用好教材中的省略号、问号和空白,拓展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探究
2.要关注学生尽量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
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讲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给学生提供展示(说、写、画、演)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己评价和总结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很有魅力的课程,鲁洁先生和高德胜教授带领着中年段的编写者为编写有中国特色的德育教材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德育教材编写的道路,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认可。期待广大教师在使用时能以教材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为引领,创造出有生命力的、生动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结束语
谢谢聆听!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