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宪法是根本法 (3课时)说课课件+教案+音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 宪法是根本法 (3课时)说课课件+教案+音视频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宪法是根本法
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微课展示




宪法是根本法
感受宪法日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树立宪法权威
一、说教材
宏观角度
法治体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们的国家”第十三条:
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制意识。
一、说教材
系统性
生活化
碎片化
一、说教材
农村、户口已经入善
新嘉善人
从未听过
听说过
对宪法的认识
学生结构
95%
5%
二、说学情
感受宪法日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树立宪法权威
了解宪法和宪法日
宪法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从小树立宪法意识
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学习宪法,掌握宪法知识
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重点
难点
重难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三、教学目标
通过宪法树,懂得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明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规定的基本权利,要求必须履行规定的基本义务。(难点)
1
2
三、教学目标
用一句话来比喻宪法和其他法律关系。
母法
子法
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宪法具有
最高法律效力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毛泽东
周末,王琳和姐姐到超市购物,却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刚要出超市,安检门发出了异样的报警声,因此保安走过来要求搜身。此时,你是王琳该怎么做?请结合宪法说明理由。
请你帮帮忙
周末,王琳和姐姐到超市购物,却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刚要出超市,安检门发出了异样的报警声,因此保安走过来要求搜身。此时,你是王琳该怎么做?请结合宪法说明理由。
《宪法》第三十七条【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请你帮帮忙
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
劳动者有休息权
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贫困户有获得救济的权利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它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
商场购物税票
酒店消费税票
嘀嘀打车税票
……
商场购物税票
酒店消费税票
嘀嘀打车税票
……
第五十六条【纳税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第四十九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五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宪法要求任何公民必须履行规定的基本义务
思考:为什么办喜宴会被请进派出所呢?
第五十三条【遵纪守法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它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同时任何公民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我爱学《宪法》
1
2
3
4
5
合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规则:每天在校晨读两分钟《宪法》,完成后在相应空格内贴“?”。拿到21个笑脸,即可得“我爱学《宪法》”小礼品一份。
完成者:———
我爱学《宪法》2
宪法是根本法
教材分析:
《宪法是根本法》是本册教材的第二课,从宏观角度与法治体系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法律”和“法治”。一共分为三个课时,分别通过“感受宪法日”、“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权威”以这三个话题展开,初步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简单地分析生活中与宪法有关的现象。
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国家”第13条写道: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制意识。在前几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学到过碎片化、生活化的法律法规条例,但是这样系统性的教学对于他们而言是第一次。
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城乡交界之处,我班现有学生数44人,其中有近10%的学生来自农村、及已经在善入户;还有近90%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课前对44位学生做了一个关于“对宪法了解程度”的统计。其中只有两位学生听说过宪法,一位同学课前翻阅道德与法治书看到,另一位同学是因为无意中看到过学校电子屏幕放过宣传标语。另外42位学生没有听过说宪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交流,知道宪法的来历,了解宪法日的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宪法,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明白宪法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宪法日的重要意义。
明白宪法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从小树立宪法意识。
教学环节:
激趣导入,初步了解宪法
教师:同学们,在上一课中我们初步学习了几部生活中常见的法律。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部法律。老师这边有个谜语,请大家一起来猜一猜。
揭示答案:宪法。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是宪法的?(原来是通过课前调查。)通过课前调查,谁了解了宪法,能分享给大家吗?
师:举手的同学只有几个,这样吧,让我们把道德与法治书翻到第12页,一边阅读,一边把你认为宪法最重要的地方划出来。
反馈:根本法,基础和依据,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6.教师小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此,我国所有的法律都应当依照宪法制定,违反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因此,宪法是根本法。板书:宪法是根本法。
二、走进宪法日,明白宪法日重要意义
1.
为了纪念宪法的颁布,自2014年12月4日起被设立为国家宪法日。今天请同学和潘老师一起走进宪法日,感受宪法日。(补充完板书:感受宪法日)
2.
同学们,你们在国家宪法日那天,参加过哪些活动呢?别急着说没有,下面先请大家跟着红领巾小学六(2)班陈飞平一起去国家宪法日看看都有哪些活动呢?(视频:宪法日活动陈飞平)第15页
3.
同学们,你们是否有参加过宪法日活动呢?(在宪法日看到学校电子屏播放的宣传标语更准确的来说,这是国家宪法日的主题。)
4.
书上已经为我们列出了2014年--2017年宪法日的主题,请学生反馈调查到的2018年、2019年的宪法主题。
生11:我查到了2018年国家宪法日的主题: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生12:我搜索到了2019年国家宪法日的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师追问:同学们,通过这几年的国家宪法日主题,你发现了什么?(有几年的主题中反复用到了弘扬宪法精神,学习宪法,维护宪法。)
你有疑问?主题的前面是宣传宪法的标语,后面是什么呢?
我们以15年为例。在2015年的10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这一次会议中确定了我国未来发展的五大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理念为今后中国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教师:这下大家明白了,为什么要把这五大理念放到我们宪法日主题里吗?(这不仅仅是与时俱进,更加凸显出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在国家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下面,再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年宪法日主题,牢记学宪法,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让宪法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活动:同学们,2020年12月4日即将来临,今年的宪法日活动让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下吧。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想一想可以组织哪些活动呢?
反馈:
发起一次人人学宪法的倡议。
组织集体诵读宪法活动
开展一次宪法知识竞赛
画一张宣传宪法知识的小报
设计一条宪法日的宣传标语
参加一次社区宣传宪法的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设计这些活动呢?(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6月5日为丹麦宪法日,12月10日为泰国的宪法日,12月12日为俄罗斯宪法日
三、用时间轴,感悟宪法来之不易
1.
请学生一起阅读书本第15页,了解我国宪法的由来。小组一起完成“宪法由来时间轴”。
2.交流。
3.补充资料: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它推翻了封建帝制,却没有让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的那艘红船上成立,人民当家做主有了有了一丝阳光。1934年我军受到敌人反围剿,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7年全国抗日,我军虽没有先进的武器但是凭着对敌人的仇恨进行了全面抗战。
1945年为了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我军与国民党开始了四年的内战。最终,以人民的利益战胜一切的精神,获得了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结合时间轴以及教师的补充资料,谈一谈你对我国宪法由来地看法。
感受到宪法地来之不易,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地结果。
阅原文,进一步了解宪法
过渡,出示宪法目录。
根据宪法内容,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是的,其实别小瞧《宪法》只有143条,但是它囊括了整个法律体系,因为它是所有法律所要遵循的原则。
有谁想来读一读吗?
3.请学生读喜欢的部分。
4.同学们,通过朗读《宪法》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让我们觉得宪法似乎就在我们身边,她很基础,但是满足了我们日常的生活。
下面,让我们用一分钟看看《我身边的宪法》了解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宪法。(视频播放:《我身边的宪法》)PPT第32页
宪法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可谓处处有宪法。可是,还是有一些人却往往抱着侥幸心理。(播放音频《警情通报》)PPT第33页
反馈:
生1:作为公民我们一定要知道宪法、懂得宪法,才不会做出违反宪法的行为。
生2:违反宪法后果很严重,我们一定要遵循宪法。
师小结:是啊,学宪法、懂宪法才能部违反宪法,我们一定要从校树立尊重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
回顾颁布宪法后国家的成就,进一步激发学《宪法》
播放照片。
宪法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宪法吸引了更多的外国人来了解中国,宪法更是让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与周边国家一起繁荣富强。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宪法、用宪法、维护宪法、弘扬宪法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宪法树,懂得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明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规定的基本权利,要求必须履行规定的基本义务。(难点)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法律呢?
生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生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生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板贴中国的法律,并画成“宪法树”
比较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明确两者关系
过渡:看到这棵宪法树,你有什么样的发现?
反馈:宪法是树干,法律分为7大种类是枝条,每一根枝条衍生出相关的法律。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
小结:因此,我们能说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2.让我们用法律来说话,请阅读书本第18页。并思考:这些法律的第一条规定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一规定反应了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
3.反馈,这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的共同点是“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补充其他法律条文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教师小结: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正如毛泽东说过的那番话。
出示(齐读):一个团体要又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毛泽东
三、案例分析,了解宪法作用
过渡:同学们,虽说宪法是我国的总章程,它高高在上,但是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它又是和人民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同学们,隔壁班的王琳最近遇到了一件麻烦事,需要大家来帮帮她。(播发录音)
请学生小组内讨论一下,王琳该怎么做?
出示宪法第三十七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同学们,宪法保护着我们公民的基本权利。除了保护我们的人身自由,你还知道它保护我们哪些吗?
根据宪法第46条,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
根据宪法第43条,劳动者有休息权
根据宪法第44条,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根据宪法第45条,贫困户有获得救济的权利
5.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它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我们的宪法不仅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它还规定了许多义务。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税票)这是嘉善县地方税务局给我开的税票。再仔细看一下,为什么我要交税呢?原来,我买房是需要纳税的。
除了买房需要纳税,你还知道哪些地方也需要纳税吗?(商场买东西要交增值税,饭店吃饭也要交税,滴滴打车也需要纳税,当然这些税不需要我们交,由营业方来交纳。)
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纳税吗?
学生反馈:根据《宪法》第五十六条【纳税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是的,因为宪法有所规定了公民所需要履行的义务。课前,请同学们回家阅读《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谁能结合生活举例说明宪法所要求的履行的义务呢?不着急,我们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等下请小组代表来说一说。
刚刚,听到同学们讨论的可激烈了。下面我们请小组代表来说一说。通过同学们的述说,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原来我们小学生读书可是宪法规定必须履行的义务。所以,大家要在校好好学习。因为,出示“宪法要求任何公民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如果,有人不履行义务会怎么样呢?
8.(播放视频:聚众婚宴)
9.
为什么举办婚姻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呢?结合宪法来说一说。
10.
反馈出示:第五十三条【遵纪守法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小结: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它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同时,任何公民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总结
师:宪法作为所有其他法律的母亲,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用宪法来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力,履行宪法所规定的基本义务。让我们每天早上一起来诵读《宪法》吧。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联系生活、调查交流,知道认真学宪法,掌握宪法知识的必要性。
通过交流宪法宣誓词,明白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重难点:
知道如何树立宪法权威,明白社会各个主体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前我们先看一段视频。请学生交流,视频中的学生在干什么?(视频:模拟法庭视频)
生1:视频中的同学们正在进行一场模拟法庭审案。
想一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模拟法庭审理案件呢?
生2:通过这场模拟法庭可以让同学们明白法律是怎么维护公民的权益,如果公民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生3:我认为通过模拟法庭可以让同学上更了解法律,获取法律的知识,激发同学们学习法律的兴趣。
生4:这虽然是一场模拟法庭审案,却没有因为模拟而很随意。相反,他们很认真的将法庭审理案件进行还原,说明他们很尊重法律。
教师小结:的确如此,在这场模拟法庭上同学们用自己言行表达了对法律的尊重,他们通过这次模拟法庭审案明白了法律是如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让同学们更了解法律,更愿维护法律权威。
二、案例分析,明白人人树立宪法权威
1.
过渡:同学们,我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母亲,那么该如何树立宪法权威呢?(板贴:树立宪法权威)
3.课前,我已经请同学们进行了调查。下面先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及家人)
4.小结:无论我们小学生还是我们的家人都要树立宪法权威。
5.最近有人遇到了困难,你能用自己所学到的《宪法》知识来帮帮她吗?
(1)周末,王琳和姐姐到超市购物,却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刚要出超市,安检门发出了异样的报警声,因此保安走过来要求搜身。此时,你是王琳该怎么做?请结合宪法说明理由。
《宪法》第三十七条【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漫画
《宪法》第三十七条【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同学们,有了《宪法》的保护,我们就可以勇敢的向不法行为说“不”。因此,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宪法吧。跟着视频一起来读一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播放视频:人人读宪法)
6.小结:人人学宪法,人人懂宪法,才能人人树立宪法权威
三、活动二:宪法宣誓
在短片中,我们读到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同学们,课前我请大家做了调查,《宪法宣誓制度》是怎么来的呢?
通过四年的时间,从提出到实施,一共经历了4年的时间。这四年里
宣誓词的变化
2015年6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宪法宣誓制度草案,提出了65个字的誓词为:“我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接受监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誓词共70个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从宣誓词的修改,你感受到了什么?宪法的严谨,更加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宪法对国家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的规定。因为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斗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出示视频:习近平宣誓)PPT第18页
谈一谈感受。
教师:同学们,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首次进行宪法宣誓。这铿锵的声音,庄严的气氛,必将极大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
让我们一起共读誓言。(虽然我们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是我们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心是一样。)
五、课后设计宣传宪法标语,树立宪法权威
同学们,为了能更好“树立宪法权威”,下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编制宣传宪法的标语。
全班交流。
选出优秀的标语,抄写在黑板报上。
六、总结
一所学校有学校的章程,一个班级有班级的班规。同样道理,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让我们一起“树立宪法权威”。(共28张PPT)
宪法是根本法
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微课展示




宪法是根本法
感受宪法日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树立宪法权威
一、说教材
宏观角度
法治体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们的国家”第十三条:
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制意识。
一、说教材
系统性
生活化
碎片化
一、说教材
农村、户口已经入善
新嘉善人
从未听过
听说过
对宪法的认识
学生结构
95%
5%
二、说学情
感受宪法日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树立宪法权威
了解宪法和宪法日
宪法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从小树立宪法意识
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学习宪法,掌握宪法知识
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重点
难点
重难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三、教学目标
联系生活、调查交流,知道认真学宪法,掌握宪法知识的必要性。(重点)
2.通过交流宪法宣誓词,明白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维护宪法权威。(难点)
1
2
三、教学目标
视频中的同学在干什么?为什么?
树立宪法权威
……
学宪法
遵守宪法
弘扬宪法精神
小学生
依法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
依法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
我的家人
人人树立宪法权威
周末,王琳和姐姐到超市购物,却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刚要出超市,安检门发出了异样的报警声,因此保安走过来要求搜身。此时,你是王琳该怎么做?请结合宪法说明理由。
请你帮帮忙
周末,王琳和姐姐到超市购物,却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刚要出超市,安检门发出了异样的报警声,因此保安走过来要求搜身。此时,你是王琳该怎么做?请结合宪法说明理由。
《宪法》第三十七条【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请你帮帮忙
包吃包住,不用上学,轻松赚钱。
能去吗?
去吗?
《宪法》第三十七条【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请你帮帮忙
人人读宪法
人人树立宪法权威
宪法宣誓制度
2014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确立宪法宣誓制度。
提出了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宪法》第二十七条中增加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宪法宣誓仪式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
2015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18年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18年3月1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15年6月24日,提出了65个字的誓词:“我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接受监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
2015年7月1日,誓词共70个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2018年2月24日,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2015年6月24日,提出了65个字的誓词:“我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接受监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
2015年7月1日,誓词共70个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2018年2月24日,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2015年6月24日,提出了65个字的誓词:“我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接受监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
2015年7月1日,誓词共70个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2018年2月24日,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嘉善检查院检察官入职宪法宣誓
嘉善公安局重温宪法宣誓
嘉善县新任命的79位领导干部集体宪法宣誓
分小组讨论、编制宣传宪法的标语,在全班进行交流,并选出优秀的标语作为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标语写在黑板报上。
活动
树立宪法权威(共32张PPT)
宪法是根本法
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微课展示




宪法是根本法
感受宪法日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树立宪法权威
一、说教材
宏观角度
法治体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们的国家”第十三条:
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制意识。
一、说教材
系统性
生活化
碎片化
一、说教材
农村、户口已经入善
新嘉善人
从未听过
听说过
对宪法的认识
学生结构
95%
5%
二、说学情
感受宪法日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树立宪法权威
了解宪法和宪法日
宪法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从小树立宪法意识
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学习宪法,掌握宪法知识
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重点
难点
重难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知道宪法的来历,了解宪法日的重要意义。(重点)
通过阅读宪法,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明白宪法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难点)
1
2
三、教学目标
法中我第一,
国法我根本。
诸法由我生,
效力我为上。
猜一猜?
法中我第一,
国法我根本。
诸法由我生,
效力我为上。
猜一猜?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利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圈出你认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12月4日
国家宪法日
你与陈飞平有一样的发现吗?
2014年--2019年宪法日主题
2014
2015
2016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学宪法,讲宪法。
2018
2019
2017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014年--2019年宪法日主题
2014
2015
2016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学宪法,讲宪法。
2018
2019
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7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014年--2019年宪法日主题
2014
2015
2016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学宪法,讲宪法。
2018
2019
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7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014年--2019年宪法日主题
2014
2015
2016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学宪法,讲宪法。
2018
2019
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7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014年--2019年宪法日主题
2014
2015
2016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学宪法,讲宪法。
2018
2019
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7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开放
绿色
共享
协调
创新
2014年--2019年宪法日主题
2014
2015
2016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学宪法,讲宪法。
2018
2019
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7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020.12.04
国家宪法日
请你为今年的国家宪法日设计活动。
……
发起学宪法倡议
诵读宪法
组织宪法知识竞赛
制作宪法小报
……
发起学宪法倡议
诵读宪法
组织宪法知识竞赛
制作宪法小报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各国宪法日
12月12日俄罗斯宪法日
6月5日丹麦宪法日
12月10日泰国的宪法日
中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中国人民幸福指数日益增长。
1918年辛亥革命
1949年新中国成立
阅读书本第17页,完成“宪法由来时间轴”。
中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中国人民幸福指数日益增长。
1911年辛亥革命
1949年新中国成立
阅读书本第15页,完成“宪法由来时间轴”。
中国人民没有在宪法
捍卫下成为国家的主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
1982年通过现行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第十九条【教育事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第四十六条【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亲密的朋友——宪法
1956年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1982年提出“一国两制”,促成“香港回归”。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世界奥运会。
2013年“一带一路”,让中国与邻国共同发展。
学宪法、用宪法、维护宪法、
弘扬宪法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