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交友之道活动设计背景:据研究表明,朋友关系较为满意与和谐的青少年,一般在自尊感、体谅他人的感情方面较强,孤独感较少,他们在同学中较受欢迎,也能悦纳朋友,显示出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为人处世方法和技巧。因此,心理专家建议:家长和老师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应更多关注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悦纳自己,又被他人接纳和欢迎的适应社会生存的人。小学六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友谊”需求。然而,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交友方式,构成了班级中不同的“交际群体”,它不仅在学生的心理发育中产生着不同影响,而且在学生的品德、学习等方面也产生着积极或消极作用。因此,指导六年级学生正确交友,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消除在交友中的不良倾向等情况尤为重要。本课将通过投票、歌曲欣赏、视频与故事的分享交流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知,感受良好交往之道对于朋友间友好交往的重要性,了解同伴交往的一些方法。活动目的: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自我自知,感受良好的交往之道对于朋友间友好交往的重要性,了解同伴交往的一些方法。2、行为目标:提高自省能力,学会同伴交往的方法。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感受到珍贵美好的朋友情谊,增进彼此间的感情。活动重难点:通过活动,学会同伴交往的方法。活动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活动形式:投票调查视频欣赏歌曲欣赏分享交流等活动准备:1.制作电脑课件2.准备歌曲:《我找你找了很久》3.课前投票调查学生班内的交友情况。4.通过知心姐姐信箱小结学生的交往困惑。5.在电子书包平台设计相关主题。活动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暖场,歌曲欣赏1.配乐播放PPT。2.谈话导入。学生边观看PPT中同学交往照片,边欣赏歌曲,感受内容。暖场,感受温馨的气氛。质疑激趣,引起关注1.回顾知心姐姐信箱近段时间收到的信息,小结同学的交往困惑。2.揭示主题:交友之道。学生倾听、交流,引出主题。通过小结导入,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引入本课的主题——交友之道。活动一:分享交流,自我认知。1.分析课前投票结果,提问:成为受欢迎的同学奥秘是什么?(1)采访最受欢迎的五位同学。(2)学生分享,老师复述关键词。(3)师生小结。2.引导学生运用电子书包进行投票“最受同学欢迎的品质”,并让学生分享感受。3.师小结,板书:完善自我。1.学生交流分享,投票,分享优秀品格对交友的重要性。2.学生在投票交流过程中认知自己,感受到“完善自我”是交友的需要。全员参与,亲身体验,注重分享。感受到要想成为受欢迎的人,首先一定要有优秀的品格。通过投票,知道“完善自我”是成为受欢迎的人的需要。活动二:分享交流,感悟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电子书包进行自主阅读分享,交流自己的感悟,师根据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板书。2.引导学生交流身边的交友故事,每小组选一个感受深刻的分享,并交友感受。1.观看PPT视频,分享感受。2.通过电子书包自主阅读故事,交流分享感受。3.分享交友故事,谈交友感受。1.让学生参与合作活动,获得更深的体验。2.组员间通过共同交流、分享个人感受,提升认识,总结交友的方法。活动三:交友得法,总结收获。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在交朋友方面受到的启发或收获。师生分享这节课的交友收获与感受。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课堂学到的交友方法,并延伸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课后延伸:1.提醒学生:若想了解自己在班内的受欢迎程度,可以课后私下向老师了解。2.引导学生今后遇到问题可以继续通过电子书包平台,在知心姐姐信箱里给知心姐姐留言。学生自主了解与诉说困惑。让学生可以自主认知自己,有诉说分享的空间。板书设计:交友之道懂得欣赏友谊之树将心比心相互信任完善自我学会感恩适时鼓励热情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