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二单元:遵守社会秩序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课时:善用法律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能力目标:1、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知识目标:1、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2、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要硬拼,而要智斗3、诉讼的含义、地位、种类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未成年人应怎样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诉讼的种类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精讲点拨四、教学过程(一)引出新知学生参与P58页探究与分享:从侵权行为、维权手段、维权结果分析案例。镜头一中的王某以暴制暴,采取非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镜头二中的农民依据合同法同村于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学生讨论:两个案件中的当事人同样遇到法律问题或权益受到了侵害,同样积极维权,却是截然不同的维权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关键是遇到侵害能否善用法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善用法律”这个话题。(二)探究新知师引入: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哪又如何去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权呢?到法律服务机构寻求法律帮助是维权的一个重要途径。环节一:学生参与P58页阅读感悟:走进法律服务机构(1)法律服务所: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出主意,解决涉及法律的事务。(2)律师事务所:回答法律问题,出主意、想办法、当顾问,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受委托帮人打官司、当辩护人。(3)公证处: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的真实性、合法性。(4)法律援助中心: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收获平台在遇到法法律问题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1)、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及时有效得到法律帮助。师过渡: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环节二:学生参与P59页探究与分享:小峰维权记学生讨论交流: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权的?他还可以什么途径?收获平台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师过渡:那什么是诉讼?到哪里诉讼?环节三:学生阅读P59页正文和P60相关链接思考交流:诉讼的含义、地位及类型学生讨论交流:略收获平台诉讼的含义、地位及类型。(1)含义: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2)地位: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3)类型:民事诉讼(民事案件或纠纷)、行政诉讼(民告官)、刑事诉讼(犯罪)。环节四:学生参与P60页探究与分享:小张见义勇为事例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侵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你会怎么做?理由?学生交流:略收获平台:面对违法犯罪我们应该: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和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师过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但是,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因此对未成年学生而言,善于斗争更多地应体现在态度上,面对违法犯罪不能无动于衷,不能忍气吞声,要善于斗争。即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借力),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环节五:学生参与P61“方法与技能”与违法犯罪巧妙斗争的常见方法。收获平台(1)、如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2)、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3)、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4)、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5)、保护好作案现场。师生归纳提升:未成年人应怎样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1)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2)掌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方法:如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环节六: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师精讲:针对第一框“法不可违”、第二框“预防犯罪”提出:自觉守法的行为要求;针对第三框“善用法律”提出:遇事找法、解决问题拿靠法的行为要求。针对第五课提出:我们努力的目标是,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这也是本课教学的落脚点收获平台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要求:(1)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2)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3)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三)总结新知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巩固新知、布置作业1、在遇到法法律问题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2、未成年人应怎样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板书设计: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课时:善用法律遇到侵害依法求助在遇到法法律问题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依法维权二、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1、未成年人应怎样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权到公、检、法寻求法律救济在保全自己前提下,学会借力同其斗争掌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方法PAGE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