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6.2做负责任的人单元三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评价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知识与技能: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重点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难点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做到我承担,我无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复习检测不知不觉中,我们承担的责任有什么变化?责任来自哪些?责任与角色有什么关系?导入新课:远涉重洋的一封来函武汉市鄱阳街的景明大楼建于1917年,是一座6层楼房。在1997年也就是这座楼度过了漫漫80个春秋的一天,突然收到当年的设计事务所从远隔重洋的英国寄来的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1917年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到期,如再使用为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你有什么感悟?出示学生目标:(1)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2)能够自觉履行责任。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倾听并思考齐读学习目标,理解本节内容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不言代价与回报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故事分享:最美孝心少年梁维月5岁的时候,梁维月的妈妈不堪清贫,离家出走。不久后,弟弟因为青霉素中毒,成了聋哑儿童。又过了三年,爸爸在一次饮牲口时不慎摔下山崖,造成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年仅八岁的小维月就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已经瘫痪八年的爸爸没有肌肉萎缩,更没有生过一次褥疮。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是低保。每天,小维月做好饭菜趁热先喂爸爸,可爸爸经常是吃了就吐,她就等爸爸吐完再喂,直到爸爸吃饱了她才捧着已经变凉的饭自己吃。维月父亲因为常年卧病在床,脸上很少有笑容,她就变着法儿哄爸爸开心,把在学校得的奖状都贴在爸爸床对面的墙上。为给爸爸和奶奶赚够药费,每个周末小维月都要去家附近的工地搬砖,一开始,对方根本不让她干,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她,搬一块砖的报酬是一分半,小维月每次要坚持搬两千块才肯回家,这样一天下来,她就能赚到30元,打工挣来的钱除了要维持家用,还要给患有脑血栓的奶奶买药。尽管饱受生活艰辛,小维月始终认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能与家人在一起,她说无论走到哪里就要把家人带到哪里,因为家人是她最大的牵挂。思考:(1)梁维月为了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付出了什么代价?得到了什么回报?承担责任的代价有哪些?承担责任的回报有哪些?探究与分享:开学了,班上要进行班委改选,老师提倡大家自愿参加竞选,并说:“担任班委,你会有更多的机会为同学服务、参与班级管理,你的能力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人生体验。”小龙也想试试。(1)作为班级的一员你会参与班委的竞选吗?为什么?(2)我选择的责任是什么?(3)如果承担这个责任,我可能付出什么?(4)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我有什么帮助?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自尊自信等)、他人的赞许或肯定、获得新的知识或能力等。(5)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6)何如对待自己选择的责任?教师总结: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学会选择责任:履行责任时,往往会出现冲突。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目标导学二:我承担我无悔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掌握本部分的主要内容。探究与分享:(见教材)思考:(1)小青为什么这么做?她这样做值得吗?教师分析:虽然小青对承担责任这项工作感到为难,不情愿,但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这种情绪而影响工作,更没有采取抱怨、懈怠的态度,而是积极投入到舞蹈队长的工作当中,并且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她获得了他人的赞许,使自身价值得以提升。因此是值得的。(2)如何对待不是自愿选择的事情?教师总结: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3、材料分析:敦煌“女儿”樊锦诗25岁只身前往敦煌30来岁在文化大革命中保护敦煌文物40多岁敦煌终于通电60岁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76岁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1)樊锦诗怎样一个人,如何评价她的行为?(2)我们周围,有哪些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示例:梁益建:为上千名重度脊柱畸形患者重启抬头人生,他用妙手和仁心打开折叠的人生尽管已到耄耋之年,仅靠磨刀为生,生活非常清苦,他却乐善好施,将磨刀得来的微薄收入用于慈善公益。年复一年,老人共捐出了4万多元。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从耶鲁毕业的大学生村官秦玥飞……(3)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什么品质?(4)我们如何做负责任的人?教师总结: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4、知识拓展作为中学生怎样培养社会责任感?①从思想上培养“国家兴衰,匹夫有责”的爱国责任感。作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是逐步成熟的开始,理应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关乎国家的命运,关心社会的发展,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感。②在学习中培养“宝剑锋从磨砺出”的责任感。③在交友中培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类活动中或不同场合中,使用礼貌用语,态度友善,接受或递送物品是要起立并用双手;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的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等等。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学生读故事,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回答如:代价: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回报:物质方面。精神方面。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学生参与探究,交流看法如:参加班委竞选,对班集体负责,为同学服务。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学生借助教材分析:无论如何,我们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学生分析如:小青知道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学生阅读“敦煌女儿樊锦诗”材料,交流看法如:她是履行社会责任并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正因为社会上有这样一些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的人,所以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学生列举如:①不计代价与回报;②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③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学生阅读,分说与交流感悟。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旨在使学生对教材知识有所了解,利于以下的问题探究。通过分享“最美孝心少年梁维月”的故事,意在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小主人公的艰辛和不懈,同时对比自己的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自觉承担责任的意识。同时由案例引出相关问题:承担责任需要付出哪些代价?会获得哪些回报?使问题呈现自然顺畅。通过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参与班委选举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参与班委选举的代价与回报,在对比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己选择的责任,使深奥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学会选择责任,以小技巧的方式出现,教给学生选择的技巧,利于指导学生日后的行为。通过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角能力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引导学生在分析小青做得值不值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应该如何对待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这一问题,问题呈现符合学生认真规律。选取典型材料:敦煌女儿梦锦诗的事迹,使学生真切的感受我们周围履行社会责任不计代价与回报的现象,并通过列举典型人物的事迹,使学生更丰富和饱满的领悟如何做负责任的人。通过知识拓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更深刻的理解责任二字,升华主题。检测目标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支月英,几十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支月英的行为告诉我们()①教书育人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唯一方式②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③承担责任只有付出,没有回报④丰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生命的价值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2、某校“雷锋班”志愿者服务队,先后八百多名同学爱心接力,20年悉心照顾着孤身老人陈阿伯。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①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②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许及社会的回报③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④是善于明辨是非、忠于职守的表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3、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发表讲话称:“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我们青少年要做到“勇担当”就应该()①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②勇于承担责任 ③履行责任不计代价与回报 ④奉献社会,不顾及个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课堂小结我们共同探究了承担责任的价值与回报,希望同学们能够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谈收获和体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