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七七事变”亲历者:活到100岁我就讲到100岁这些历史的悲剧不能在中国重演,日本的侵略罪行必须讲,我有责任把这个历史告诉晚辈,要让他们铭记历史薪火相传!——郑福来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七七事变——国家存亡在此桥但是,1937年7月7日晚,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侵略者的枪声打破了卢沟桥的宁静……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地点北平卢沟桥发动者日本简单经过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向我军开火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完全是一次突然发生的事件。——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胜全史》(一),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3页。日方“卢沟桥事件偶发说”材料一(卢沟桥事件)是在从没有料到的时机和场所突如其来地点燃的。——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1卷第1分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页1、寻找历史的真相七七事变:偶发事件抑或图谋已久?线索一:日本对外政策回顾线索二:事变前日本侵华形势一览关于满蒙,特别是东三省,由于在国防上及国民的生存上有重大的利害关系。——1927年,田中内阁《对华政策纲领》武汉南京重庆西安北平上海热河东三省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河北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伪满洲国1933年,占领热河1935年,华北事变北平《何梅协定》内容: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撤换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等。1935年底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1933年占领热河及长城重要隘口军事演习日本华北驻屯军线索三:七七事变前北平形势日军为何要在此频繁演习?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重要,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切断平汉铁路,企图控制北平。1934年伪察南自治政府成立士兵失踪是事变发生的真实原因吗?当时接到报告士兵(志村菊次郎)已经回来了,没有异状。——1938年6月30日《朝日新闻》对七七事变时任日军前线指挥官大队长一木清直的采访补充:一木清直,时任驻屯兵第一联队第三大队大队长,第一时间指挥日军战斗那时候(1937年6月),在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着这样的谣言:“七夕(7月7日)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沟一样的事件。”——今井武夫著《今井武夫回忆录》补充:今井武夫,时任驻华大使馆驻北平陆军助理武官阴谋和借口线索四:士兵失踪事件1937年日本侵华形势图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8月-11月,淞沪会战1937年11月-12月,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938年6月,徐州会战1937年9月-11月,太原会战线索五:七七事变后侵华事态1、从继卢沟桥事变后的1937年日军侵华形势看,日方对于卢沟桥事变“偶发性”说法站得住脚吗?2、地图是如何体现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的是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端!蓄谋已久2、二十九军英勇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二十九军坚守卢沟桥九日晚上,我军遂出击,当时士气悲愤,简直要疯狂,……,当冲锋夜袭时,喊杀之声可闻数里。有的士兵,嫌跑路太慢,从城墙上奋身跃下杀入敌阵。肉搏时都用的大刀,步枪大炮简直舍而不用。”——《吉星文团长访问记》,载《卢沟桥》,前导书局1937年9月版第132师师长赵登禹7月28日,赵登禹陷入日军伏击,赵登禹及卫兵驾车形成品字形冲向日军机枪阵地,壮烈殉国,时年39岁。奋战至最后一滴血,光荣地完成了保国卫民的天职,足为全国军人之模范。——1937年《救国时报》评价赵登禹英雄远去,精神永流传!二十九军英烈卢沟桥!卢沟桥! 男儿坟墓在此桥! 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 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 卢沟桥!卢沟桥! 国家存亡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 男儿坟墓在此桥! 委屈忍痛和平保,无可避免上刺刀; 自卫应战理气壮,挺剑而起是今朝! 卢沟桥!卢沟桥! 为国争光在此桥! 卢沟桥!卢沟桥! 男儿坟墓在此桥! 豺狼入室露牙爪,南北隳突真逍遥; 快快拼起民族命,最后胜利是吾曹! 卢沟桥!卢沟桥! 立功报国在此桥!卢沟桥歌创作时间1937年我们要保全国家的完整,保护民族的生命,应该尽人人的力量,来抵抗敌人的侵略。——宋美龄,1937.8.1妇慰总会上的讲话广东省女师致送二十九军慰劳品1937年8月7日上海蓬莱大戏院《保卫卢沟桥》3、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孩子歌咏团在蓬莱大戏院宣传抗日合影·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赴国难1、抗战宣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1937.7.8中共《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1937.7.17蒋介石《庐山谈话》“最后关头”演说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体现中共的决心和诚意,推动国共合作的步伐!2、红军改编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沦陷。8月13日,日军进犯上海……抗战初期的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国民党党徽总指挥:朱德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9月,国民党公布由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新四军召开抗日誓师大会国民党军奔赴前线从此,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都积极投入到这场波澜壮阔、史无前例的抗战洪流中。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9月,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3、统一战线为置中国于死命,须以控制上海、南京是最要者。——1937年7月17日日本驻上海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给日本海军司令部的报告三、淞沪会战——危地坚守示决心70余万30万四行仓库保卫战1937.8.13——11.12罗店一片废墟日军轰炸上海火车站一寸山河一寸血2、薪火相传讲四行日军占领余一枪一弹决与倭寇回旋到底谢晋元炮火中的四行仓库14岁女中学生杨惠敏夜游苏州河送国旗四百余名孤军为何要死守四行?14岁女中学生为何要冒死送旗?显示中国军民抗战的决心!四行仓库保卫战1937.10.26——11.1材料二中日战争爆发时期的日本陆军大臣杉山元:“一个月内,解决中国事变”。——日本首相近卫文麿《近卫文麿笔记》材料三193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即开始将南京的重要工厂企业内迁……到1937年9月中旬,上海主动报名内迁的工厂达到125家;“至12月10日,除去公营工厂外,上海共迁出民营工厂146家,机器及材料14600吨,技术工人2500多名”——林继庸《民营厂矿内迁纪略》3、淞沪会战的意义?材料一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乃前所未闻者;……(该)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1937年11月28日英国《泰晤士报》淞沪会战意义:1、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促进国内团结2、赢得了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3、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迷梦4、为沿海工业内迁和战略物资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11月12日,上海沦陷11月13日,日军舰15艘入长江,接着太仓、苏州陷落11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告移都重庆11月28日,日本参谋本部决定向南京追击12.1-12.12南京保卫战12.13-1938.2南京大屠杀1937年11月1937年12月1938年1月四、南京大屠杀——喋血国都永铭记集体枪杀、刀劈、火烧、水淹、活埋;残害妇女1、南京暴行1937.12.13开始为期6周日本右翼:“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2、寻找历史的真相加害方——直接史料(加害方新闻、加害者日记)受害方——直接史料(受害者、幸存者口述或日记等)第三方——直接史料(其他国家人士拍摄照片、原始影像或日记)1947年南京国防部战犯军事法庭在对战犯谷寿夫的判决书中判定:“我被俘军民……,被害总数达30万人以上。”战后的审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46年5月——1948年11月开庭:818次出庭证人:419名书面证人:779名证据:4300件以上判决书:1212页。屠杀20万以上补充: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是专门为配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而设立的,该机构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罪证纲要》和《日本战犯罪证调查小组搜集战罪证据标准》,确定了调查方式:即分为加害人、罪行状况与被害人三种方式来调查。2015年10月10日,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由国家记忆上升成世界记忆。这些历史的悲剧不能在中国重演,日本的侵略罪行必须讲,我有责任把这个历史告诉晚辈,要让他们铭记历史薪火相传!——郑福来参观四行纪念馆的爷孙日本全面侵华七七事变进攻上海扩大侵略进攻南京中国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开始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7.71937.81937.91937.12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