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此时能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B.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C.本实验用到的是理想实验法D.闹钟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便于确定发声的音叉在振动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3.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C.敲击水瓶琴D.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二、填空题5.小明演奏二胡时,用琴弓拉动琴弦,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耳朵中的。6.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________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中的_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空气(0℃)331煤油1324空气(15℃)340水(15℃)1500空气(25℃)346大理石3800钢铁(常温)51007.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______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___;)8.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动了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9.如图甲所示,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___产生的;图乙抽取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变小直至微弱,说明真空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10.如图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______而产生的,并通过______传入人耳?11.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1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_____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13.如图所示,小明与小芳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使用时,“土电话”不与脸部接触。(1)通话时,传声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4)这种“土电话”能在月球上使用吗?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1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_______。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三、实验题15.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它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2)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3)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16.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斜面倾角60°40°20°时间/s248路程/cm161616(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它说明了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4)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将______。四、计算题17.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列举的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米/秒)空气(0℃)331冰3230空气(15℃)340铜3750煤油(25℃)1324铝5000水(常温)1500铁5200(2)在长884米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秒,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18.某部队在实弹训练演习中,飞机的飞行速度400m/s,用大炮瞄准飞机,开炮后经1.6s看到飞机爆炸,再经4.8s听到爆炸声,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1)从开炮到飞机爆炸,飞机飞行了多少距离?(2)飞机爆炸时离炮口多远?(3)炮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参考答案1.D2.B3.A4.B5.空气6.温度大7.反射回声加强原声8.振动不能9.振动不能10.振动空气11.水(或液体)51012.空气柱大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3.空气纸杯细棉线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好不能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4.反射17m15.乒乓球被弹起振动空气变小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6.乒乓球弹跳起来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空气越来越小17.(1)见解析(2)5200m/s由铁材料制成18.(1)640m;(2)1632m;(3)1020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