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框 参与民主生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举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的作用;确认平等参与、尊重多元、学会协商、守法负责是民主意识的表现。能力目标:能够尝试用协商民主的方式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民主是具体的,能够根据本国的国情看待民主实现的方式;积极主动参与民主生活,培育民主意识,行使民主权利。教学重点:行使民主权利。教学难点:增强民主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出示材料:某中学门前的马路两侧,挤满了卖菜、卖小吃、卖水果、卖小玩具的摊位,经常出现不能进出的拥堵现象,不仅给学生进出校园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没做好。小明同学认为,对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我们无权过问,也没有办法过问。想一想:小明同学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小明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应当积极参与民主生活,学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怎样才能依法参与民主生活吧!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探究一 行使民主权利(一)公民参与的途径和形式活动(相关链接P38):展示“行使民主权利”的四个场景,帮助学生认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多种形式。思考:四幅图片分别展现了我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哪些形式?提示:图1,公民在民主选举中,要有序投票。有序就是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参与。图2,在现实生活中,单位职工可以通过参加本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行使民主权利。图3,政协委员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行使民主权利。政协委员还可以通过视察、专题调研等方式了解社情民意。图4,公民可以通过信访的方式行使民主权利,但是一定要依法信访。学生分小组交流分享:公民到底有哪些权利?(学生可以以不同的身份,感知不同群体行使民主权利的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小结:①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②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将不断增强。(二)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1.活动(探究与分享P39):对五种说法进行讨论: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落实民主选举,在实际行动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提示: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选举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打击、监督力度等。2.材料呈现:2020年7月,江苏太仓市各村(居)委会陆续开展了2020年度第二个“民主决策日”活动,深入落实“五事协商”机制,全面激发居民参与热情,进一步保障了基层群众民主决策权。此次活动中共完成协商事项512项,收集意见建议204条。村(居)民代表审议了村(居)委会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讨论决定了涉及村(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部分村(居)开展了民主测评工作。思考:参与民主决策是行使民主权利吗?你还知道哪些行使民主权利的做法?提示: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参与民主决策是在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监督。3.活动(相关链接P40):(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政府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能够保证公民的哪些权利?(2)实行民主监督有什么重要作用?提示:(1)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2)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小结: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探究二 增强民主意识(一)增强民主意识的原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1~42内容,思考: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教材表述:①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②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③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二)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及做法活动(探究与分享P41):思考: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一些情景,你会怎么做?(1)社团管理和活动表决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果你是少数派,你会怎么做?(2)面对成员间的意见分歧,如果你是社团负责人,你会怎么做?(3)当社团内部发生利益冲突时,如果你是冲突的一方,你会怎么做?(4)面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如果你是社团负责人,你会怎么做?(5)面对生活或者网络中的谣言,你会怎么做?提示:(1)尊重多数派的意见,但对自己的意见认为有道理,应该冷静客观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并保留。(2)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做双方的工作,协调好双方关系,化解分歧,寻求集体利益最大化。(3)理性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集体主义要求,是否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是自己做错了要主动认错,是正确的则坚持原则。(4)认真倾听,冷静分析,学会尊重,坚持原则。(5)冷静分析,学会判断,学会拒绝,不信谣、不传谣。小结:(1)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2)增强民主意识:①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②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③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有条理,脉络清晰,主要学习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一个是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和做法,其中,行使民主权利的做法是本课的重点,要结合现实生活中较为典型的案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民主意识的知识有一定学习难度,教学中要多联系我国的国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