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规律: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2、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条件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常温铝4Al+3O2=2Al2O3(铝耐腐蚀的原因)缓慢氧化,放出热量,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镁2Mg+O22MgO常温下,表面形成氧化膜在点燃的条件下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点燃铁3Fe+2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加热铜2Cu+O22CuO生成黑色物质不反应金很稳定,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结论铝、镁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例题1-1、下列与金属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B.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D.铝的耐腐蚀性比铁强是因为铁比铝活泼。变式训练1-2、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________反应。(2)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的硬度________(填“大”或“小”)。(3)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1、规律:活泼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2、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的活动性必须排在氢前3、常见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结论)现象镁Mg+2HCl=MgCl2+H2↑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Mg+H2SO4=MgSO4+H2↑锌Zn+2HCl=ZnCl2+H2↑反应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Zn+H2SO4=ZnSO4+H2↑铁Fe+2HCl=FeCl2+H2↑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H2SO4=FeSO4+H2↑铜不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1、规律:金属+可溶性盐→新金属+新盐(置换反应)2、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的活动性必须排在氢前(K、Ca、Na除外)。(1)必须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而与氢的位置无关(K、Ca、Na除外)。(2)反应中盐必须可溶。3、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反应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结论)现象铁与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铁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铜与硝酸银溶液Cu+2AgNO3=2Ag+Cu(NO3)2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铜与硫酸亚铁溶液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1、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2、特征:“单换单”,反应中一定存在化合价变化的元素。3、表达式:A+BC→AC+B。4、置换反应的类型(1)活泼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K、Ca、Na除外);(2)活动性强的金属与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条件:盐必须是可溶性盐,K、Ca、Na除外);(3)C、H2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例题2-1、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的活泼性N>M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C.相对原子质量N>M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例题2-2、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例题2-3、已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Fe+MnSO4FeSO4+MnB.Mg+MnSO4MgSO4+MnC.Mn+2HClMnCl2+H2↑D.Mn+CuSO4MnSO4+Cu变式训练2-1、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单质,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变式训练2-2、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C.产生大量气泡D.溶液质量增加变式训练2-3、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明”“和”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锌板。向“明”字上滴加CuSO4溶液,向“和”字上滴加盐酸。(1)“明”字上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和”字上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1、金属活动性顺序(1)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2)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的依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②金属与氧气越容易反应;③与酸反应越剧烈,则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④金属与盐溶液能发生置换反应,则该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⑤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金属比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活动性强。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原理及判断方法(以稀盐酸为例)判断方法操作方法现象与结论金属能否与稀盐酸反应将金属插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有气泡产生,说明该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前,否则排在氢之后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将金属插入同浓度的稀盐酸中,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产生气泡速率快的比产生气泡速率慢的活动性强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将金属插入某金属盐溶液中,观察现象(金属表面是不是有另一种金属析出及溶液颜色变化)如果能将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说明插入溶液中的金属的活动性比盐溶液中所含金属的活动性强,否则相反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2)判断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例题3-1、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例题3-2、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A.将Zn、Cu分别加到FeSO4溶液中B.将Cu分别加到ZnSO4、FeSO4溶液中C.将Fe、Cu分别加到ZnSO4溶液中D.将Zn分别加到FeSO4、CuSO4溶液中例题3-3、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明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①②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B.通过①②③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AgC.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X可以为Al,Y为CuSO4溶液D.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X可以为Cu,Y为AgNO3溶液例题3-4、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滤渣中一定有Ag,滤液中可能有Zn(NO3)2、Cu(NO3)2、AgNO3②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Cu、Ag,一定没有Zn③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Zn、Cu、Ag④当滤液为无色时,则滤液中一定有Zn(NO3)2,滤渣中一定有Cu、Ag,可能有ZnA.1种B.2种C.3种D.4种例题3-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Al2(SO4)3、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流程如下:(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所有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Ⅰ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溶液B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__。(均填化学式)(4)Ⅱ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训练3-1、现有a、b、c三种金属,a、b分别与稀硫酸、c的硝酸盐溶液作用的现象如表所示:ab与稀硫酸作用无反应溶解并放出气体与c的硝酸盐溶液作用表面上析出c表面上析出c根据表中所给的实验结果,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c、b、aB.a、c、bC.a、b、cD.b、a、c变式训练3-2、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变式训练3-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④⑤变式训练3-4、某兴趣小组欲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1)如图1,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则甲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四根金属丝依次替换为R、Ag、R、Cu,如图2所示。①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_;②若甲中无明显现象,乙中R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则不能推出的结论是_______填序号)。A.R>AgB.R>CuC.R<FeD.R<H变式训练3-5、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完成实验探究后得到废液A,其中含有稀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老师将同学们分成甲、乙两组,继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甲组任务】将废液转化成硫酸亚铁晶体,实验流程如下:图一(1)滤液B中的溶质来自于哪几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上述流程中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任务】利用废液来探究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实验流程如下:图二(3)滤渣C中一定没有________。(4)滤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1、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的是()A.自然界中甲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以单质形式存在B.甲能与稀盐酸反应而乙不能C.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D.在化合物中甲元素显+3价而乙元素显+2价2、铁、铝、铜都具有的性质是()①有银白色的光泽②导热性③与稀硫酸反应④与氧气反应⑤与硝酸银溶液反应②④⑤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3、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Fe丝、Cu丝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B.将Fe丝、Cu丝、Ag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将Fe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D.将Fe丝、Ag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4、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X>Y>ZB.Z>Y>XC.X>Y、Z>YD.Y>X、Y>Z5、向一定质量的Zn(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ag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某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B.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AgNO3C.整个过程中Zn(NO3)2的质量不变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Cu和单质Ag6、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铜,可能含铁和镁B.若向滤液中插入一根铁棒,一段时间后取出铁棒,铁棒上可能有红色的固体产生C.滤液的质量一定增加D.滤液中一定含氯化镁、氯化亚铁和氯化铜7、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记载中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记载中蕴含了湿法炼铜的原理C.由记载得出铁单质是赤色D.该反应可以说明铁比铜活泼8、用盐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探究锌、镁、铜的金属活动性。下列有关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A.铜片表面可以观察到气泡B.锌片的试管比镁片的试管更热C.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镁>锌>铜D.三支试管中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不同9、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D.滤渣中一定有Ag10、现有A、B、C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A、CB.B、C、AC.C、A、BD.C、B、A11、在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是()A.滤渣中只有AgB.滤渣中有Ag、Cu、MgC.滤渣中有Ag、Cu、Fe,滤液中有Mg2+、Fe2+D.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Mg2+、Fe2+12、在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研究金属是否都能与盐酸反应将镁、锌、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B证明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将铜和银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D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将锌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13、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A.向左偏B.向右偏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D.先向右偏后向左14、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1)通过观察,甲同学很快判断锌的活动性比铁强,甲同学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需再补充一个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厉害了,我的国”国人为之骄傲的第一艘国产航母于2017年4月26日在大连下水。5月5日,我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重大突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铜运用于航母的电力系统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2)大型客机大量使用了铝锂合金、钛合金等,钛合金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铝比铁的金属活动性______(填“强“或“弱”)。在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6)比较Mn、Pd(钯)、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①将Mn片、Pd片、Cu片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M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Pd片和Cu片没有变化。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要确切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需将Pd片加入到_________溶液中,观察现象。16、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铜和硝酸银。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为了回收废液中的贵重金属铜和银,将一定量锌粉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固体B,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关于滤液A所含有溶质的猜想中,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①猜想一:硝酸锌、硝酸镁;②猜想二:硫酸锌、硫酸铜;③猜想三:硝酸锌、硝酸镁、硝酸铜;④猜想四:硝酸锌、硝酸镁、硝酸银;⑤猜想五:硝酸锌、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银。(2)如果固体B含有两种金属,则滤液A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3)反应后析出金属的质量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比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大;(4)对于滤液成分,如果猜想一成立,则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5)为了证明小华所加入的锌粉是否过量,你设计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讲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精讲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知识精讲二、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知识精讲三、常见金属与某些可溶性盐溶液的反应知识精讲四、置换反应知识精讲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限时训练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讲金属的化学性质1、规律: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2、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条件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常温铝4Al+3O2=2Al2O3(铝耐腐蚀的原因)缓慢氧化,放出热量,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镁2Mg+O22MgO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点燃铁3Fe+2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加热铜2Cu+O22CuO生成黑色物质不反应金很稳定,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结论铝、镁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例题1-1、下列与金属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B.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D.铝的耐腐蚀性比铁强是因为铁比铝活泼。变式训练1-2、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2)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的硬度大(填“大”或“小”)。(3)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4Al+3O2=2Al2O3。1、规律:活泼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2、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的活动性必须排在氢前3、常见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结论)现象镁Mg+2HCl=MgCl2+H2↑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Mg+H2SO4=MgSO4+H2↑锌Zn+2HCl=ZnCl2+H2↑反应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Zn+H2SO4=ZnSO4+H2↑铁Fe+2HCl=FeCl2+H2↑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H2SO4=FeSO4+H2↑铜不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1、规律:金属+可溶性盐→新金属+新盐(置换反应)2、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的活动性必须排在氢前(K、Ca、Na除外)。(1)必须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而与氢的位置无关(K、Ca、Na除外)。(2)反应中盐必须可溶。3、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反应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结论)现象铁与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铁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铜与硝酸银溶液Cu+2AgNO3=2Ag+Cu(NO3)2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铜与硫酸亚铁溶液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1、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2、特征:“单换单”,反应中一定存在化合价变化的元素。3、表达式:A+BC→AC+B。4、置换反应的类型(1)活泼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K、Ca、Na除外);(2)活动性强的金属与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条件:盐必须是可溶性盐,K、Ca、Na除外);(3)C、H2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例题2-1、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金属的活泼性N>M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C.相对原子质量N>M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例题2-2、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例题2-3、已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A.Fe+MnSO4FeSO4+MnB.Mg+MnSO4MgSO4+MnC.Mn+2HClMnCl2+H2↑D.Mn+CuSO4MnSO4+Cu变式训练2-1、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单质,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变式训练2-2、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B)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C.产生大量气泡D.溶液质量增加变式训练2-3、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明”“和”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锌板。向“明”字上滴加CuSO4溶液,向“和”字上滴加盐酸。(1)“明”字上的现象是:“明”字上有红色固体析出。(2)“和”字上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Zn+2HCl=ZnCl2+H2↑。1、金属活动性顺序(1)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2)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的依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②金属与氧气越容易反应;③与酸反应越剧烈,则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④金属与盐溶液能发生置换反应,则该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⑤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金属比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活动性强。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原理及判断方法(以稀盐酸为例)判断方法操作方法现象与结论金属能否与稀盐酸反应将金属插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有气泡产生,说明该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前,否则排在氢之后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将金属插入同浓度的稀盐酸中,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产生气泡速率快的比产生气泡速率慢的活动性强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将金属插入某金属盐溶液中,观察现象(金属表面是不是有另一种金属析出及溶液颜色变化)如果能将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说明插入溶液中的金属的活动性比盐溶液中所含金属的活动性强,否则相反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2)判断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例题3-1、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例题3-2、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A)A.将Zn、Cu分别加到FeSO4溶液中B.将Cu分别加到ZnSO4、FeSO4溶液中C.将Fe、Cu分别加到ZnSO4溶液中D.将Zn分别加到FeSO4、CuSO4溶液中例题3-3、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明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通过①②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B.通过①②③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AgC.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X可以为Al,Y为CuSO4溶液D.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X可以为Cu,Y为AgNO3溶液例题3-4、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①滤渣中一定有Ag,滤液中可能有Zn(NO3)2、Cu(NO3)2、AgNO3②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Cu、Ag,一定没有Zn③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Zn、Cu、Ag④当滤液为无色时,则滤液中一定有Zn(NO3)2,滤渣中一定有Cu、Ag,可能有ZnA.1种B.2种C.3种D.4种例题3-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Al2(SO4)3、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流程如下:(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所有玻璃仪器为玻璃棒,烧杯,漏斗。(2)Ⅰ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3)溶液B中所含的溶质是FeSO4,Al2(SO4)3;固体A的成分是Fe,Cu。(均填化学式)(4)Ⅱ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铁。变式训练3-1、现有a、b、c三种金属,a、b分别与稀硫酸、c的硝酸盐溶液作用的现象如表所示:ab与稀硫酸作用无反应溶解并放出气体与c的硝酸盐溶液作用表面上析出c表面上析出c根据表中所给的实验结果,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A.c、b、aB.a、c、bC.a、b、cD.b、a、c变式训练3-2、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C)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变式训练3-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A.①②B.①③C.③④D.④⑤变式训练3-4、某兴趣小组欲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1)如图1,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则甲中的现象是__铁丝上出现气泡,铜丝上没有明显现象___;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Fe+CuSO4=FeSO4+Cu____;(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四根金属丝依次替换为R、Ag、R、Cu,如图2所示。①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溶质为__FeSO4___(填化学式)。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FeRCuAg____;②若甲中无明显现象,乙中R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则不能推出的结论是_D___(填序号)。A.R>AgB.R>CuC.R<FeD.R<H变式训练3-5、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完成实验探究后得到废液A,其中含有稀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老师将同学们分成甲、乙两组,继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甲组任务】将废液转化成硫酸亚铁晶体,实验流程如下:图一(1)滤液B中的溶质来自于哪几个部分?废液A,铁反应后的产物。(2)写出上述流程中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Fe+CuSO4=FeSO4+Cu。【乙组任务】利用废液来探究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实验流程如下:图二(3)滤渣C中一定没有Al,Fe。(4)滤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l2(SO4)3,FeSO4,(填化学式),可能含有的溶质是CuSO4,H2SO4(填化学式)。1.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的是(D)A.自然界中甲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以单质形式存在B.甲能与稀盐酸反应而乙不能C.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D.在化合物中甲元素显+3价而乙元素显+2价2、铁、铝、铜都具有的性质是(A)①有银白色的光泽②导热性③与稀硫酸反应④与氧气反应⑤与硝酸银溶液反应②④⑤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3.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D)A.将Fe丝、Cu丝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B.将Fe丝、Cu丝、Ag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将Fe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D.将Fe丝、Ag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4、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A.X>Y>ZB.Z>Y>XC.X>Y、Z>YD.Y>X、Y>Z5.向一定质量的Zn(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ag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某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B.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AgNO3C.整个过程中Zn(NO3)2的质量不变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Cu和单质Ag6.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铜,可能含铁和镁B.若向滤液中插入一根铁棒,一段时间后取出铁棒,铁棒上可能有红色的固体产生C.滤液的质量一定增加D.滤液中一定含氯化镁、氯化亚铁和氯化铜7、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记载中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记载中蕴含了湿法炼铜的原理C.由记载得出铁单质是赤色D.该反应可以说明铁比铜活泼8、用盐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探究锌、镁、铜的金属活动性。下列有关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C)A.铜片表面可以观察到气泡B.锌片的试管比镁片的试管更热C.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镁>锌>铜D.三支试管中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不同9.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D.滤渣中一定有Ag10、现有A、B、C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A.B、A、CB.B、C、AC.C、A、BD.C、B、A11、在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是(B)A.滤渣中只有AgB.滤渣中有Ag、Cu、MgC.滤渣中有Ag、Cu、Fe,滤液中有Mg2+、Fe2+D.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Mg2+、Fe2+12、在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B)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研究金属是否都能与盐酸反应将镁、锌、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B证明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将铜和银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D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将锌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13、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D)A.向左偏B.向右偏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D.先向右偏后向左14、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1)通过观察,甲同学很快判断锌的活动性比铁强,甲同学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锌片表面铁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快_____。(2)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铜和硝酸银反应。(3)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需再补充一个实验操作是将铁片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15、“厉害了,我的国”国人为之骄傲的第一艘国产航母于2017年4月26日在大连下水。5月5日,我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重大突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铜运用于航母的电力系统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2)大型客机大量使用了铝锂合金、钛合金等,钛合金属于混合物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铝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填“强“或“弱”)。在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用文字叙述)。(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__。(5)“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_______。(6)比较Mn、Pd(钯)、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①将Mn片、Pd片、Cu片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M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Pd片和Cu片没有变化。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Mn的活泼性比Pb强_②要确切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需将Pd片加入到____硫酸铜_____溶液中,观察现象。16、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铜和硝酸银。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为了回收废液中的贵重金属铜和银,将一定量锌粉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固体B,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关于滤液A所含有溶质的猜想中,合理的是__①③⑤__(填写序号)①猜想一:硝酸锌、硝酸镁;②猜想二:硫酸锌、硫酸铜;③猜想三:硝酸锌、硝酸镁、硝酸铜;④猜想四:硝酸锌、硝酸镁、硝酸银;⑤猜想五:硝酸锌、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银。(2)如果固体B含有两种金属,则滤液A的颜色为蓝色或无色________;(3)反应后析出金属的质量不一定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比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大;(4)对于滤液成分,如果猜想一成立,则固体B的成分是:银、铜或银、铜、锌;(5)为了证明小华所加入的锌粉是否过量,你设计的简单方法是:取滤渣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锌过量,如果不产生气泡,说明锌不过量。知识精讲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知识精讲二、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知识精讲三、常见金属与某些可溶性盐溶液的反应知识精讲四、置换反应知识精讲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限时训练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生版)第二讲金属的化学性质.doc (教师版)第二讲金属的化学性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