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学习目标1.分析、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2.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重大事件;3.记住《权利法案》颁布时间、机构、主要内容和意义;4.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影响。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公元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发动资产阶级革命,也就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为目的。它通常是以资产阶级夺取政权而告结束,其结果是以资产阶级专政代替地主阶级专政,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典型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我们先看英国,这是英国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现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设问:谁才是英国政治权力的中心?女王虽为国家元首,而且每一届首相都要经由女王任命,但实际女王却不掌握实权。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所以英国国家最高权力实际掌握在议会手中,下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才能成为首相。所以首相才是代表英国王室和民众执掌国家行政权力的最高官员,是英国权力的中心。英国这一制度就是君主立宪制,那英国是如何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有时如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二)新课讲授展示英国国旗、国徽、地图,简要介绍英国概况。子目一:议会和王权的斗争1.《大宪章》12世纪初,英格兰出现了一位好战却又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在连年的对外战争中,他失去了英格兰在欧洲大陆除阿基坦公国的全部领地,被称为“无地王约翰”。为了维持战事,约翰王加紧了对市民和贵族的盘剥。到了1215年春天,英国贵族们因不满国王征税发动叛乱。1215年6月15日,面临绝路的约翰王,不得不同意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刀光剑影下,贵族代表与国王进行了整整四天的交锋和妥协,最后,《自由大宪章》——这份和平停战宣言终于签署了。这是从《大宪章》中摘录的一些条文,可以发现它确定的关于国王权力的一些约定。39条: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61条: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具有随时召开会议否定国王命令的权力,也有采取一切手段强迫国王改正错误的权力。——摘编自《大宪章》学生阅读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大宪章》是国王与贵族之间缔结的契约,维护了教俗贵族的特权。从法律条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国王征税、司法审判都需要经过贵族会议的同意或裁决,说明了法律高于国王之上,国王应当遵守法律;如果国王拒绝遵守法律,试图凌驾于法律之上,社会有权通过某种合法方式强迫国王回到法律规范中。这就是英国政治传统中最基本的两项原则:“王权有限”“王在法下”。2.英国议会的来源公元13世纪后期,英格兰基本确立了议会制度。英国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英国人发明了“开会”这个办法来沟通王权与社会阶层关系,协调贵族和国王之间的利益冲突。都铎王朝是英国的黄金时代,在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和伊丽莎白的重商主义的思想政策下,英国国力增强,军事强盛,思想文化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自由繁荣涌现出像莎士比亚和培根一样的人文主义文学家和哲学家。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议会不但没有停止活动,它的作用反而得到加强,为王权服务。主要由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代表组成的议会下院,在王朝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总是无条件地批准国王提出的法令;世袭贵族由于得到国王大量封地,由他们组成了上院对王国也是俯首听命。——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通过议会制度,大宪章所确立的“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政治原则被巧妙地遵循着。英格兰臣民普遍认为英国政府是一个由国王、上院和下院共同组成的混合政府,三者相互依存、相互牵制,但不是互相排斥的。过渡:但是公元17世纪以后,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议会与王权的矛盾逐渐变得不可调和。甚至引发了革命的爆发。这其中的根由是什么?子目二:革命的发生1.革命的原因带领学生回顾学过的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A.经济基础: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资本原始积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B.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逐渐壮大,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C.历史基础:13世纪的《大宪章》和议会制度的历史传统D.思想基础: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学生如果能自己回答,只需展示资本主义和封建专制的示意图)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面向海洋发展经济,三角贸易和国内手工工场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同时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得新贵族出现、资产阶级不断壮大。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与英国原来“王权有限”“王在法下”的法律政治传统严重不符,并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说说议会与王权的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导致了什么结果?(老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稍作补充,展示矛盾变化示意图)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英国革命爆发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②重要原因: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强调:议会和王权的矛盾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矛盾,所以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革命的过程学生自主阅读,然后复述革命的过程。提示:注意时间节点和主要人物。①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内战爆发。②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③1653年底,克伦威尔被尊为“护国主”,独揽大权。④1660年,查理二世继位,恢复君主制,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⑤1685年,詹姆士二世继位,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⑥1688年,“光荣革命”爆发,詹姆士二世被废黜。指导学生根据革命过程中民主和专制势力的此消彼长画出示意图。总结归纳革命的特点以及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特点:长期性、曲折性、不彻底性(妥协性)。启示:(学生回答后再总结补充)启示: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制度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长期、反复、曲折的斗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过渡:革命虽然结束,但议会和王权应该如何做才能和谐共处呢?秉承着英国协商和政治法律传统,双方达成妥协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议会和国王的权利和地位。这部法律就是——《权利法案》。子目三:《权利法案》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回答下列要点1.时间、目的:1689年,为了限制王权。2.机构:议会3.主要内容:①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②限制国王权利;③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4.意义:①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②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依据,标志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阅读上述《权利法案》条款,思考《权利法案》是如何限制王权的?条款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条款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条款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条款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学生回答: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加强对《权利法案》深远意义的理解,分析归纳《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政体发生了哪些根本变化?(学生归纳,教师补充)《权利法案》重申了“王权有限”“王在法下”原则和议会制度的传统;对国王的权力(立法权、财政权、军权、控制议会权)以法律形式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统而不治,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标志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又称“议会君主制”或“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利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特点: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最早实行君主立宪制,对世界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发展提供了范例。现在,世界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除了英国,还有丹麦、荷兰、挪威、日本、泰国、比利时、摩洛哥、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子目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意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00多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材料二: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因为在它的影响下,不久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意义:对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对世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启示:(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①从革命的根本原因来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②从革命的领导人来看: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③从革命的过程看:历史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继承优良传统有利于历史进步;④从革命的影响看:通常革命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协商一定程度上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3.根据所学,结合材料,你认为对我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材料:素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的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1640年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参考答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选择何种制度、走什么样的道路,必须扎根于自己浓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也只有扎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的选择才是最适合的。(三)课堂练习1.英国的“光荣革命”是由哪一矛盾直接激化而爆发的()A.阶级矛盾B.宗教矛盾C.民族矛盾D.国际矛盾2.“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A.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发生了变化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权C.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互换位置且发生质变D.革命只改形式未变本质3.英国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逐渐把“王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里”。这里的“笼子”指的是()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1787年宪法4.请从下列关于四个国家的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任期—权利—政体的描述中,选出与英国相符的一项()A.皇帝—世袭—终身制—独裁专权—君主专制B.沙皇—世袭—终身制—独裁统治—沙皇专制C.总统—选举—有任期—受到制约—总统共和制D.国王—世袭—终身制—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5.按照泰国宪法规定,现在的国王没有多少实际权力,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国家的决策者是议会、总理和内阁成员。据此判断,泰国实行()A.君主立宪制B.君主专制C.联邦总统制D.联邦议会制答案:ACCDA(四)课堂小结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专制势力的胜利,是议会对国王的胜利。议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这是英国对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政治影响:同时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五)作业布置复习背诵本课知识点,完成作业题。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重要,知识量大,理论性强,在预习、自学、阅读和归纳方面还需加强。创新意识方面仍有欠缺,尤其在设问方面启发性语言应再仔细雕琢,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相应提高课堂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