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 《创新永无止境》(课件42张PPT+教学设计+学案+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2 《创新永无止境》(课件42张PPT+教学设计+学案+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创新永无止境》学案
课型:新授
设计者:
日期:
授课人: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教研组:
一、学案导学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科技现状、万众创新的原因;
2、知道创新精神的表现、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3、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懂得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举措;
5、掌握万众创新的要求;
6、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建设创新强国的紧迫感,培养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学习难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理解创新精神。
二、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补全知识: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___________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虽在____________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__________不强、________________不高、__________________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_____________国家。?
2、谋未来就要谋__________。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_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__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_____________和提高____________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_____________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石,是提高____________、培养____________、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____________全面推进,____________明显提高,_____________取得重要进展,______________稳步提升。?
5、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_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_____________道路。?
6、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搭建有利于创新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营造有利于创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当今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念深入人心。创新不唯________、不唯____、不唯________,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____________;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___________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8、企业是____________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___________之基、_________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___________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且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9、时代需要弘扬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____________和挑战权威的___________,变现为承受挫折的____________和沟通合作的____________,表现为舍我其谁的____________和造福人类的_____________。?
10、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____________,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___________。保护知识产权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___________维护自己的权益。?
11、创新的目的是增进_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___________,让我们过上___________的生活。我们今天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定会收货丰硕的果实。
(二)阅读课本,找到下列问题并标注出来:
1、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是什么?
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3、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4、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5、万众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
6、万众创新对企业有何要求?
7、创新精神的表现有哪些?
8、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9、创新的目的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1.
材料一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要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的方针,以自主发展、开放合作为基本原则,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材料二
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因缺“芯”(芯片)而受制于人。对此,腾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今天中兴事件正在得到妥善解决,但是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现在这个时候,大家要更加关注基础科学的研究,因为整个中国的基础科学还非常薄弱。
阅读上述材料,请运用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二说明我国科技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2)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路在何方?
2.(创新无限引领未来)
近年来,中国一项项顶尖科技成果让人眼花缭乱。高铁技术出口世界、港珠澳大桥通车创造世界奇迹、北斗三号卫星成功组网为世界100多个国家提供导航等多功能服务,“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惊艳世界。
我校以“创新中国”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探究。
(1)请你撰写一条创新标语。
(2)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3)为推动创新,国家实施了什么战略?(至少三个)
(4)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3.
材料一
互联网的出现使沟通更便捷,远隔千里也能畅通无阻;支付宝的出现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支付方式,扫码支付成为新时尚;扫地机器人的出现把家庭主妇从家务清洁工作中解放出来。
材料二
2020年,我国航天领域捷报频传。6月23日,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7月23日,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11月6日,我国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1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请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请运用所学知识从两个角度分析材料二。
(3)为持续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4.
去年以来,我国巨大科技成就频传捷报。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首次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对火星进行探测成功的目前只有美国;2021年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进入太空,也为即将到访的航天员们提前带去物资。回顾中国航天的历史征程,从“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第一梯队,我们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完成了一个个宏伟目标。
请你从创新和科技创新这两个角度对上述新闻进行微点评。(至少三点)
5.(创新驱动发展)
材料一
美国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直接制裁中国的通信企业,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中兴公司、华为公司提供产品,包括高端芯片,目的是抑制中国的高新技术发展。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面临哪些问题?
(2)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四、当堂达标
见课时练习
五、自学反思?查漏补缺?
附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1)我国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等问题。
(2)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国家的繁荣昌盛。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从中看出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并跟帖讨论为“智造中国”献计献策。
2.(1)言之有理即可。
(2)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勤奋学习:多阅读科技方面的书籍;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活动。
3.(1)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科技使生活更美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说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驱动明显成效;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3)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创新实践;锻炼自己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培养自己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培养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磨炼自己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等等。
4.(1)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5.(1)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整体不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
(2)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活动: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树立创新意识;多动脑(勤思考);培养好奇心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创新永无止境》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我们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

A.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B.是关系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C.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D.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2.创新成果频惊艳世人,研发投入增速屡创新高,让网友“厉害了,我的国”的呼声更有底气,下列选项能够鼓励万众创新的有(

①依法治国,保护公民知识产权
②搭好舞台,只为精英提供方便
③提供机会,鼓励草根创业创新
④尊重知识,引进国外各界人才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3.2020年9月1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九星”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这是长十一火箭执行的第二次海上发射任务。全世界目前只有两个国家具备从海上发射火箭的技术能力,这堪称是航天探索的一次重大胜利。这告诉我们(

A.中国综合国力在世界首屈一指
B.我国一些尖端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C.自主创新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D.坚持科教兴国基本国策成效显著
4.近年来,随着无人驾驶、智能语音交互、人脸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智能汽车崭露头角,以智能制造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这说明(

A.我国仍面临创新能力不强问题
B.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C.科技改变生活,助力经济发展
D.创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5.2020年,我国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成了对专利法的第四次修改,新增了
惩罚性赔偿制度,将法定赔偿额上限提高至500万元、下限提高至3万元。通过提高
侵权成本,对故意侵犯专利权行为形成有力法律震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①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之举
②能够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③有利于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④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20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已经实现动态清
零,我国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教育系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全力投入脱贫主战场,确保如期完成教育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之所以
重视教育脱贫,是因为(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教育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④教育才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唯一途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创新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一种势能,推动着我们进步,推动着社会发展。这启示我们(

①要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
②伟大的事业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③要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的创造活力
④我国已成为世界创新强国,成为世界创新的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看,最能全面概括上述材料主旨的是(
)。
A.教育优先
B.科技创新
C.改革开放
D.科教兴国
9.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CDP的相关系数为0.52。这一数据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我国的教育事业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
②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要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④教育是带动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2020年3月3日,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宽带网络助教助学工作的通知》,出台了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重点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推出特惠流量包等精准帮扶举措,减轻困难学生用网资费压力。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④国家在尽力通过制度来保障教育公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硬核!中国科技一次次刷屏。一年来,“天问一号”向着火星出发、“奋斗者”号万米探海、“九章”算力全球领先……这一次次刷屏的中国科技创新表明(

①我国以科技创新为中心
②我国已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③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④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近年来,我国多地学校积极开展“科技小达人”评选、校园科技节、参观科技创新企业等活动。这是因为(

①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科技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谋未来就要谋创新,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④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由此可以看出(

①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④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加强文化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2021年5月18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第一次通过环绕器传回遥测数据。这表明(

A.创新驱动强助推,复兴梦想就实现
B.科技现状要认清,依赖引进是捷径
C.大国重器频出现,科技强国梦已圆
D.自主创新显国力,工匠精神助国兴
15.回顾2020年,中国的科技企业发展之路充满坎坷,美国为保持所谓技术优势,不断加大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力度,华为、大疆、华大基因、海康威视………等众多科技企业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对其展开疯狂制裁和打压,但众多中国科技企业依靠自身强大的科研、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挺了过来,站稳了市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1%、6.6%,实现逆势上扬。以上材料说明了(

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②创新已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④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引领世界科技发展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二、分析说明题
16.
材料一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要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的方针,以自主发展、开放合作为基本原则,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材料二
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因缺“芯”(芯片)而受制于人。对此,腾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今天中兴事件正在得到妥善解决,但是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现在这个时候,大家要更加关注基础科学的研究,因为整个中国的基础科学还非常薄弱。
阅读上述材料,请运用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二说明我国科技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2)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路在何方?
17.(创新无限引领未来)
近年来,中国一项项顶尖科技成果让人眼花缭乱。高铁技术出口世界、港珠澳大桥通车创造世界奇迹、北斗三号卫星成功组网为世界100多个国家提供导航等多功能服务,“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惊艳世界。
我校以“创新中国”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探究。
(1)请你撰写一条创新标语。
(2)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3)为推动创新,国家实施了什么战略?(至少三个)
(4)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C
6.A
7.A
8.D
9.C
10.B
11.D
12.C
13.A
14.D
15.D
16.(1)我国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等问题。
(2)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国家的繁荣昌盛。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从中看出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并跟帖讨论为“智造中国”献计献策。
17.(1)言之有理即可。
(2)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勤奋学习:多阅读科技方面的书籍;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
统编版
九年级上
第二节
创新永无止境
习近平时间|科技创新造福人民
新知导入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无论是总结过往发展经验还是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远阶段谋篇布局,“创新”都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线。??
?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二节
创新永无止境
?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科技现状、万众创新的原因;
2、知道创新精神的表现、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3、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懂得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举措;
5、掌握万众创新的要求;
6、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建设创新强国的紧迫感,培养热爱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教学难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理解创新精神。
自学导航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0-28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时间:5分钟
1、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是什么?
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3、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4、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5、万众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
6、万众创新对企业有何要求?
7、创新精神的表现有哪些?
8、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9、创新的目的是什么?
新知讲解
一、创新强国
运用经验
未来农场的自动化设备
机器人外科手术
中国3D打印博物馆
智能家居生活
创新如何让未来生活查得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
(1)可以联网的便博式移动健康和医疗设备,能够获取远程的专业健康医疗服务。
(2)智能家居生活,提升家居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在环境。
(3)远程操控机器人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4)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生产领域、自动化程度更高、科技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生活。
运用经验
国家创新指数2020: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14位
(3)我国的科技现状给我们什么启示?
不是,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1)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说明了什么?
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这是不是说我国科学技术已经世界领先?
①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②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我国的科技现状是什么?
相关链接
我国连续出台关于科技创新的政策说明了什么?
谋未来就要谋创新,国家重视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什么说谋未来就要谋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相关链接
科技创新要瞄准世界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科技创新举措:
(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创新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革。
(2)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发展形势所迫、世界大势所趋。
(3)党中央准确把握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历史方位,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供战略支点。
给我们什么启示?
视频展示
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天眼”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袁隆平—海水稻
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
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
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1)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2)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的重要性
探究分享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每年都有很多作品参赛。例如,穿戴式电子空气净化口軍、除油勺等作品,反映出当代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中有不少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各地学校积极开展诸如“科技小达人”评选、校园科技节、科技创新企业开放日等活动,让更多同学亲近科技,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
创新作品展示
科幻绘画作品
校园科技节
(1)从这些同龄人的创造发明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青少年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创新无处不在,创新让我们体验别样的精彩人生,青春的创新是多姿多彩的,创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等。
(2)你参加过哪些科技创新活动?
校园科技节“科技小达人”评选活动、科技创新企业开放日、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
①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②提高了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③激发了自己的好奇心;
④培养了科学精神批判精神;
⑤提高了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3)你在这些活动中有哪些收获?
国家为什么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2)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増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増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莫定坚实基础。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相关链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中国精度”到“中国速度”
(1)为什么中国要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需要,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保障,经济效益显著。
(2)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谋未来就要谋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1999年,国务院须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积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截至2018年,共有31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相关链接
国家为什么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
(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二、万众创新
5图片探究
(1)什么是“”双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李克强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他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
(2)怎么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①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②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③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④每个人都是创造者,都享有时代赋予的创造机遇。
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即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②我国发展起点低,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可以从“引进来”开始,从模仿开始,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科技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看,最终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③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无法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必倾始终把独立自主、自为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3)有人说,创新就该追求原创;有人说,我国发展起点低,创新应当从模仿开始。结合大兴国际机场的故事,谈谈你对创新的看法。
创新精神的表现
(1)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2)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3)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4)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有人说:“科技创新既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同意
①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劳动过程,需要科研参与人员的配合,合作公关,科技创新既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
②科技创新团队的关键人物是科技创新团队的灵魂和核心,决定了团队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研究水准和价值,起到了导向、引领、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③科技创新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特别是交叉学科或重大的科研项目里需要依靠团队人员的的集体智慧,通力协作才能完成。
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3)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创新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
(2)意义: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怎样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2)弘扬创新精神
(3)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到“天间一号”着陆火星,我国航天事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实现了“从零追赶”到“部分领跑”的跨越。这表明我国(

A.科技创新能力已全面领先世界
B.已实现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C.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强国
D.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D
课堂练习
2、2021年5月22日,第19届广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东盟国家及粤港澳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在贺州学院拉开序幕。经过激烈角逐,平桂区实验小学代表队勇夺3D打印笔工程挑战赛广西冠军,平桂区道石学校代表队勇夺机器人基本技能比赛广西冠军。这启示(

①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
②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
③每个人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④万众创新理念已经深入所有人的心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3、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时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之所以重视创新,是因为(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创新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4、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坐落在群山之中。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贵州考察调研期间,通过视频察看“中国天眼”现场,连线“天眼”强调科技为先”。这是因为(

A.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B.创新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C.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要提高教育创新能力,必须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C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材料二
2021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是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广大科技工作者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我国探月工程的伟大成就,说明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
(3)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青少年怎样向科技工作者学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2.2《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设计
课题
2.2《创新永无止境》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科技现状、万众创新的原因;2、知道创新精神的表现、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3、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懂得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举措;5、掌握万众创新的要求;6、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建设创新强国的紧迫感,培养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难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理解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习近平时间|科技创新造福人民》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无论是总结过往发展经验还是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远阶段谋篇布局,“创新”都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线。??
?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第二节
创新永无止境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视频导入本节内容,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20-28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是什么?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3、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4、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5、万众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6、万众创新对企业有何要求?7、创新精神的表现有哪些?8、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9、创新的目的是什么?
三、师生合作探究(一)创新强国探究一:P20运用你的经验
创新如何让未来生活查得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点拨:(1)可以联网的便博式移动健康和医疗设备,能够获取远程的专业健康医疗服务。(2)智能家居生活,提升家居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在环境。(3)远程操控机器人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4)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生产领域、自动化程度更高、科技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生活。探究二:
播放视频《国家创新指数2020: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14位》(1)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说明了什么?(2)这是不是说我国科学技术已经世界领先?(3)我国的科技现状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1)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不是,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3)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究三:问题探究我国的科技现状是什么?点拨:①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②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探究四:P21相关联接(1)我国采取一系列发展科技创新的措施说明了什么?(2)为什么说谋未来就要谋创新?点拨:(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谋未来就要谋创新,我国加快建设创新性国家。(2)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探究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科技创新举措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创新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革。(2)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发展形势所迫、世界大势所趋。(3)党中央准确把握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历史方位,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供战略支点。探究六:观看视频《优先发展教育事业》(1)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点拨:(1)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②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七:P22探究与分享(1)从这些同龄人的创造发明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2)你参加过哪些科技创新活动?(3)你在这些活动中有哪些收获?点拨:(1)青少年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创新无处不在,创新让我们体验别样的精彩人生,青春的创新是多姿多彩的,创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等。(2)校园科技节“科技小达人”评选活动、科技创新企业开放日、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3)①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②提高了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③激发了自己的好奇心;④培养了科学精神批判精神;⑤提高了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探究八:P24相关联接国家为什么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点拨:(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九:播放视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中国精度”到“中国速度”》(1)为什么中国要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点拨:①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需要,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保障,经济效益显著。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谋未来就要谋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探究十:相关链接国家为什么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点拨: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探究十一:问题探究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点拨:(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二)
万众创新探究一:图片探究(1)什么是“双创”?(2)
怎么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3)有人说,创新就该追求原创;有人说,我国发展起点低,创新应当从模仿开始。结合大兴国际机场的故事,谈谈你对创新的看法。点拨:(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李克强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他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2)①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②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③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④每个人都是创造者,都享有时代赋予的创造机遇。(3)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即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②我国发展起点低,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可以从“引进来”开始,从模仿开始,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科技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看,最终形成自主创新能力③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无法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必倾始终把独立自主、自为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究二:问题探究创新精神的表现?点拨: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探究三:问题探究有人说:“科技创新既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点拨:同意①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劳动过程,需要科研参与人员的配合,合作公关,科技创新既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②科技创新团队的关键人物是科技创新团队的灵魂和核心,决定了团队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研究水准和价值,起到了导向、引领、驱动和调控的作用。③科技创新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特别是交叉学科或重大的科研项目里需要依靠团队人员的的集体智慧,通力协作才能完成。探究四:问题探究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3)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创新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2)意义: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怎样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提升企业创新能力(2)弘扬创新精神(3)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学生读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思考归纳问题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当堂达标
见课时训练
认真做题,同桌互改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创新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理解。知道了创新无处不在,人人都可以创新,创新发展和改革创新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
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
归纳知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