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飞天”凌空》是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以新闻为主题,学习本单元课文,让学生了解其内容,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注意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文章按照“准备——起跳——腾空——入水”的顺序,逐一描写,极具镜头感。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感受吕伟的这一精彩瞬间,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舞学生从作品中汲取乐观坚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学好本文,为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有很大帮助。(二)教材处理本课安排一课时,强调课前预习,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感知形象,品味语言,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三)教学准备为了拓宽课堂,实现生活、语文、课堂的对接,实现综合性学习,再加上课文比较难理解,最好安排预习,同时组织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有关奥运会比赛以及作者的有关资料(可以是录相、文本等)根据教材的特点,我认为应该做到:1、新课标中专为初中设定语文课堂应是“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于是课堂教学不应是师问生答的检查性活动,而是学生展示个人优势与魅力的舞台,真正的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将谈话法、导读法、点拨法、交流质疑法、朗读解惑法等有效结合起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教法。2、根据“大语文观”的要求,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写作相结合,以深化对文章的感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求自得,拥有一份相对独立的读书权。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3.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知识,了解其写法。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跳水视频。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一段著名跳水运动员郭晶晶的跳水视频,她那急如流星的动作,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当年中国姑娘吕伟从10米跳台纵身一跃,瞬间惊艳了全世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闻特写《“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感受吕伟那“飞天”之美。出示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的运动之美。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3.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知识,了解其写法。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积累字词。教师强调重点字音字形。2.初读文章,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它是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细致刻画的?明确: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是着重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3.再读课文,思考:本文记叙吕伟跳水过程时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全文着重刻画了吕伟跳水的几个镜头?明确:是按照“准备—起跳—腾空—入水”的顺序来记叙的。重点刻画了“起跳”“腾空”“入水”三个镜头。三、重点研读:(一)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同学们,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由“急如流星”到“插入碧波当中”,跳水姑娘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这种生动感人、富有特征的片段被作者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这就是新闻特写的特点。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那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都有哪些文学特点。请同学们找出并赏析。(二)研读课文,赏析语言。1.跳水的动作是极快的,然而,在文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吕伟跳水的全部瞬间,也能真实地获得“快”的感受,作者是如何用文字进行表现的呢?请做简要分析。明确:作者在描写起跳的瞬间时,描绘了一个瞬间停滞的画面,将那一瞬间定格下来并喻为“飞天”壁画,这就给读者形成了一个慢镜头印象;忽然,连续描写腾空的动作,“一周半”“三周”让读者在脑中生成细节动作,同时,又以“疾如流星”“潇洒自如”等形容词写出了动作之连贯、动作之快。最后入水的一个“哧”字将动作的“快”导向极致,又以水面的细节之静为之烘托。由此达到了既描写了吕伟的全部动作,又表现了吕伟动作之快的效果。2.作者不仅写出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快,还写出了她跳水动作的“飞天”之美,请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提示:可从选词、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角度进行品析感受。示例:①“轻舒”“举起”“一蹬”“飞去”四个动词,把吕伟起跳的轻巧灵动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②“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腾空的状态比作凌空翔舞的“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形体的优美,动作的轻盈,宛如天仙凌虚蹈空。(三)学习写作技巧——侧面描写。1.作者在5-8段描写现场记者的动作语言、观众的整体反应、裁判的高分、以及单个印度观众的评价,既形成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同时衬托吕伟跳水动作的精彩,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这几段侧面描写点面结合、角度全面,提高了文章表现力和新闻报道的全面性。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这里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如梦初醒”写出了观众被吕伟优美的跳水动作所陶醉,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写出了观众被吕伟的表演征服,用鼓掌和欢呼表达由衷的赞赏。这样的手法,把气氛推向高潮,让读者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精神享受。2.结合最后一段,分析这篇特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最后一段选用一个印度观众的赞美,则意味着这赞美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赞美,更上升到国家层面,作者借此表达对运动员吕伟为国争光的赞美,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跳水运动员而自豪,饱含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四、拓展延伸:“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这是印度观众的赞美,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中国的人才还有那些?同学回答,教师总结。雅典28届奥运会110米栏冠军——刘翔中国游泳“梦之队”中国女排中国乒乓球中国航天员.........五、课堂总结——中国梦:吕伟在跳台上纵身一跃,凌空翔舞似“飞天”她用1.7秒成就了属于中国的高台跳水传奇。刘翔、杨利伟也用自己的拼搏、坚持为中国坚持了荣誉,完成了一个个梦想。正是这一个个梦想,才铸就了我们的中国梦!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拼搏,做一个有梦想,有信念的人!板书设计:“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正面描写跳水精彩瞬间拼搏“飞天”凌空(特写镜头)奋进侧面描写记者、观众的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