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一心理健康 认识你自己 课件(46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一心理健康 认识你自己 课件(46ppt)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每天,你说的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
我……
是……
谁……
认识你自己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人生缺的不是美丽的梦想,缺的只是圆梦的方法。
  认识别人不容易,了解自己更困难。但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不断成长,超越自我。
自我认识即关于自我的认知成分,包括:
个体对自己生理方面的认识
(身高、体重、相貌等等),
心理方面的认识
(智力、情绪、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三观等),
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与同学、朋友、亲人和教师的关系等)。
自我概念
自我评价
1、她是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
2、她身高172cm;
3、她是中国网坛一姐;
4、她热爱网球;
5、她的生日是1982年2月26日;
6、她是耐克、哈根达斯等产品的代言人;
7、她性格直爽,脾气火爆;
8、她体重65kg;
9、她热衷公益事业;
社会我
生理我
心理我
社会我
生理我
心理我
社会我
生理我
心理我
如何认识自我
(一)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我
人们都在试图认识自我、评估自我,为此,在缺乏明确标准时,人们常常和与自己相似的人作比较。
——社会比较理论
在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这种生物考清华,望北大;这种生物能考硕士、博士、圣斗士,还能升级黄金、白金和水晶级;他不看星座,不看漫画,看到电脑就想骂娘;这种生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会刀枪剑戟,而我们只会吃喝拉撒;他是团员、党员、公务员,将来还可能知道地球为什么这么圆;这种生物长的好看,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就连他的手指甲都是双眼皮的;这种生物每天只花十块钱都觉得奢侈浪费和犯罪。
这就是感动中国2015年十大人物,别人家孩子!
(二)通过别人的反射性评价认识自我
在生活中,别人会对我们的能力、性格等给予清晰的反馈,从而增强我们对自我的了解。
(三)通过自我反省认识自我
WAI技术
生理“我”
身高
体重
性别
身体素质
……
心理“我”
兴趣爱好、思维特征、性格特征、
行动特征、情绪情感特征
心理是否健康,心理品质如何,意志,
毅力,心胸,情绪的基本情况……
社会“我”
社会角色,如“我是个学生。”
社会关系
-和父母、亲戚的关系?关心家人?
和睦相处?对家庭有责任心?
-和朋友、同学的关系?能融入集体?
关心集体?和睦相处,团结友爱?
现在“我”
观念、心情、学习生活基本情况……
学习适应?进步&退步?生活规律?快乐?
多角度,尽量准确
过去“我”
过去的成功经验、失败经验……
通过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发现个人特点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中重新认识自我
认识自己的强弱项
将来“我”(理想“我”)
理想、想成为的社会角色、想去的地方……
避免限制自己,成为发展的桎枯
现在“我”
过去“我”
理想“我”
“自我认同危机”
1、找出距离
2、缩减距离
3、行动
4、自我反思
(5、接纳)
(四)通过自己的行为认识自我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常常依据内部线索(如所做的选择、情感体验)来了解自己。在内部线索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常常根据外在行为来判断自己的内部心理特征,如性格、能力、态度、品质、爱好等
——自我知觉理论
公开的我
(Open
Area)
我知,别人也知
盲目的我

Blind
Spot

我不知,别人知
秘密的我
(Hidden
Area

我知,别人不知
未知的我
(Unknown
Area)
我不知,别人也不知
如:我们的名字、身高、长相、在班里的职务、成绩、性格、特长、特别的习惯……
取决于自我开放程度
不经意动作、下意识行为
与个人自我观察、自我省察的能力有关
往事、痛苦、隐疾、尴尬、愧疚、秘密、不愿别人知道的缺点或者愿望
尚待开发的能力或特性
激励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
公开我:
“公开我”的大小取决于自我心灵开放的程度、个性张扬的力度、人际交往的广度、他人的关注度、开放信息的利害关系等。
“公开我”是自我最基本的信息,也是了解自我、评价自我的基本依据。
要适度开放自己!
隐蔽我:
适度内敛和隐藏,避免干扰,是正常的心理需要。
隐藏太多,很难和外界进行真实有效的交流,会压抑自己,让别人感到压抑,造成不必要的误解,造成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面对隐藏我,适当进行秘密交流。
盲目我:
盲点有优点也有缺点
内省特质比较强的人,盲目我比较小。
熟悉并指出“盲目我”的他人,往往是关爱你的,希望你成长的人

用心聆听,重视他人反馈,不过早下结论。
潜能我:
一些潜在的能力,需要训练和学习
潜意识,能量巨大却容易被忽视
学着多尝试一些新的领域,挖掘潜力,用于自我探索,开发未知我。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世界
【自己】
VS
【别人】
一味坚持【自己】,一味听从于【别人】是盲目
我们总在寻找那个平衡点
有时候,我们自命不凡,洋洋得意,人生往往会在这个时候泼你盆冷水,给你点挫折,在挫折打击中,我们会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然后重新振作,寻找自己,提升自己。
人,就是在【自己】和【别人】的反复对抗和拉扯中,一点点长大了
。。。。。。。
成为更好的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