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地震防护小学综合实践教科课标版五年级上册1.地震的直接伤害:——在室内因器物倾倒或房屋倒塌被砸伤;——在室外被倒塌的建筑物等砸伤;——在野外被山上的滚石砸伤;——被地光烧伤。2.地震的间接伤害:——地震引起的火灾;——地震引起的水灾;——地震引起的毒气泄漏;——地震引起的危险品爆炸。地震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关于地震,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地震的前兆有哪些?小骡马受惊不进圈,老鼠搬家到处跑。猪不进圈往外跑,蛇儿冬眠早出洞。家禽惊叫飞上树,大震灾前狗汪叫。鱼儿露头吹泡泡,青蛙成群到处跳。地震的前兆有哪些?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样做呢?不同场所避震方法?◆学校避震◆家庭避震◆公共场所避震◆高楼避震◆户外避震◆行驶的汽车避震不同场所避震方法?◆学校避震:1、上课时马上躲在桌子下。2、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3、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4、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家庭避震:1、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2、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3.不能躲进衣柜,更不能跳楼。不同场所避震方法?◆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1.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2.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不同场所避震方法?3.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不同场所避震方法?◆高楼避震: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不同场所避震方法?不同场所避震方法?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不同场所避震方法?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以打开手电筒。◆户外避震:1.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2.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3.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4.不要随便返回室内。5.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等。不同场所避震方法?◆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不同场所避震方法?地震三字经地震来,忌外跑,三角地,就近找;家首先,卫生间,次安全,厨房间,第三名,承重墙,第四名,铁制床。办公楼,君莫慌:最安全,电梯旁,混凝土,有保障;次安全,立柱旁,材质好,承重强;第三名,卫生间,第四名,桌椅旁。不近火,近水旁,若被困,敲管道。亚洲震,时频发,多传播,保安康。张衡与地动仪公元132年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防震疏散演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