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苏少版初中美术配套教学课件 八年级上册盛世·汴梁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假设你置身于视频当中,你会听到什么声音?12世纪北宋汴梁盛世汴梁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清明上河图在1:21的狭长的画幅上,留下了这幅独一无二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是对那盛世盛景的一次信息量十分饱和的记录。《清明上河图》不仅仅具有美术价值同时也是史学家、社会学家们宝贵的研究素材。风俗画:是指以人们的生活习俗为题材的绘画。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汴梁城外东南七里的一段汴河风光。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清明上河图》24.8厘米528.7厘米手卷:又称长卷,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装裱形式。不仅便于案头展阅和临摹,而且便于保管、延长书画的寿命。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街道)(汴河)(郊外)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张择端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于翰林书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其擅长画车船、街道、房屋、桥梁等。《清明上河图》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问题:(1)北宋时期的陆路、水路交通运输工具有哪些种类?(2)画中的线条有哪些不同?(3)画中有哪些人物形象?(5)画家绘画时的视点是怎样的?是静止的还是移动的?(4)你认为画面的高潮在哪一段?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张择端(北宋)24.8厘米528.7厘米交通运输工具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张择端(北宋)24.8厘米528.7厘米建筑界画:就是用界尺引笔画线的表现方法。界画适于画建筑。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街道)(汴河)(郊外)人物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街道)(汴河)(郊外)人物义务教育教科书 苏少版《美术》 八年级上是中国画特有的透视方法与西方的焦点透视不同,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进行观察。这种移步换景的取景方式,叫散点透视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的结果。散点透视广阔而不粗疏,缜密而不琐碎。仿照《清明上河图》合作一个长卷作品注意构图和线条,不必拘泥于小的细节。尽量画到与图片差不多大。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