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油田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油田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相对原子质量:Na:23 H:1 O:16 Cu:64 C:12 Cl:35.5
第I卷 选择题(共计57分)
一、选择题(1-21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19世纪中叶,对元素周期律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勒夏特列 B.门捷列夫 C.道尔顿 D.拉瓦锡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 B.H2O的电子式:
C.Cl-离子结构示意图: D.甲烷的结构式:
3、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和 B.D和T C.H2O和H2O2 D.O3和O2
4、某元素X 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XH3 ,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 H2XO3 B. HXO3 C. HXO D. H2XO4
5、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A. 稳定性:HCl>H2S>H2O B. 碱性:NaOH >KOH>Mg(OH)2
C. 酸性:HClO4>HBrO4>HIO4 D. 还原性:I-﹤Br -﹤Cl-
6、已知X、Y、Z都是第三周期元素,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碱,Z的原子半径在第三周期(除稀有气体外)最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ⅠA元素,Z是VIIA元素
B.X、Y、Z三种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逐渐减小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D.X、Z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 CaCl2 和 Na2S B . Na2O 和Na2O2 C. CO2 和 CaO D. HCl 和NaOH
8、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X Y
Z W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
D.W的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9、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10、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11、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12、右图是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极是负极
B.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C.电子由b通过灯泡流向a
D.氢氧燃料电池是环保电池
13、一学生欲通过实验判断X,Y,Z,W四块金属的活泼性, 做了如下实验并得结论:当X,Y组成原电池时,Y为负极;当Z,W组成原电池时,W为正极;W能将Y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可知它们的活泼性顺序是
A. Z>W> X > Y B. Z>W> Y>X C. X>Y>W>Z D. X>Y>Z>W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15、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为吸热反应的是
A. CaO+H2O ==== Ca(OH)2 B. C+H2O ==== CO+H2
C. 2Al+Fe2O3=====2Fe+Al2O3 D. 2NaOH+H2SO4===Na2SO4+2H2O
16、25℃,101kPa时,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H4O(l)+3/2O2(g) = CO2(g)+2H2O(l); △H= -725.8kJ/mol
B.2CH4O(l)+3O2(g)= 2CO2(g)+4H2O(l);△H= +1451.6kJ/mol
C.2CH4O+O2 = 2CO2+4H2O(l);△H= -22.68kJ/mol
D. CH4O(l)+3/2O2(g) = CO2(g)+2H2O(g);△H= -725.8kJ/mol
17、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有机产物:⑴CH3Cl, ⑵CH2Cl2,⑶CHCl3,⑷CCl4,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⑴ B.只有⑶ C.只有⑴⑵⑶ D.⑴⑵⑶⑷都有
18、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己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五色。
乙烯使溴水褪色。
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19、关于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B、苯中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C、苯中没有典型的碳碳双键,所以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苯中的含碳量高,燃烧时产生大量的黑烟.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碳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的烃一定是饱和链烃
B、分子组成符合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
C、正戊烷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
D、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3的烃有2种
21、某烷烃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此烷烃的分子式可以是
 A、CH4 B、C3H8 C、C4H10 D、C6H14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
22、反应4(气)+5(气)4NO(气)+6(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 (NH3)=0.0100mol.L-1.s-1 B. (O2)=0.0010mol.L-1.S-1
C. (NO)=0.0010mol.L-1.s-1 D. (H2O)=0.045mol.L-1.s-1
23、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反应限度的标志是
A.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单位时间内有nmolA2生成,同时就有nmolB2生成
C.单位时间内有nmolA2生成,同时就有2nmolAB生成
D.单位时间内有nmolB2生成,同时就有2nmolAB分解
24、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时,生成的NH3为2mol
B.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25、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增大压强(缩小体积) ②升高温度 ③通入CO2 (体积不变) ④增加碳的量 ⑤降低压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6、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2A (g) + B(g) 2C(g) 若2秒钟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6mol.L-1.S-1
B. 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6mol.L-1.S-1
C. 2秒钟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D. 2秒钟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30%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3分)
三、填空题
27、(8分)有如下两个反应: A 2HCl+Ba(OH)2===BaCl2+2H2O
B 2Fe3++Cu==2Fe2++Cu2+
(1)根据两反应的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A B (填“能”或“不能”)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原因是
(2)根据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选择适合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
①负极材料是 ,正极材料是 ,电解质溶液是
②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③若导线上转移电子0.2mol,则负极质量变化是
28、(10分)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Sn极附近溶液的pH(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 。
(3)C中被腐蚀的金属是 ,总反应方程式
29、(6分) 0.1 mol某液态烷烃完全燃烧需要消耗0.8 mol 氧气,写出符合该物质化学式的烷烃的结构简式并写出每种物质系统命名的名称
30、(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①乙烯与氯化氢反应 : ,属于 反应;
②由苯制取溴苯: ,属于 反应;
31、(8分)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 mL 1.0mol/L盐酸跟50mL 1.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
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
数值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差(t2-t1)℃
盐酸 NaOH溶液 平均值
1 25.1 24.9 25.0 31.6 6.6
2 25.1 25.1 25.1 31.8 6.7
3 25.1 25.1 25.1 31.9 6.8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和液的比热容 C=4.18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浓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
32、(8分)阅读下列文字,填写文中带圈的数字后面的空白:
某同学发现,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c(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与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
(一)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Ⅰ: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Ⅱ:① ;
原因Ⅲ: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Ⅳ:Cl-、SO42-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原因Ⅴ:②
(二)该同学取了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同体积、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1.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2.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若观察到实验1中③ ,实验2中④ ,则说明原因Ⅲ是正确的。依次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l-对反应具有加速作用。
33、(17分)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分析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
(2)图二是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图(图中 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 P(s)和Cl2(g)反应生成PCl3(g)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 P(s)和Cl2(g)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g)的△H1与P(s)和Cl2(g)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g)的△H2关系是:△H2______△H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 。
图一                    图二
吉林油田高中2011~2012学年度
第二学期中考试高一(理科)化学试卷答案
第I卷 选择题(共计57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3分)
27.(18分)
(每空1分)(1)A 不能 B 能 原因是 有电子转移的才能设计成原电池
(2)①负极材料是 铜 ,正极材料是 石墨 ,电解质溶液是 电解质溶液是氯化铁溶液
②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Cu-2e-==Cu2+
③ 减少6.4g
31、6分,每空2分
答案:(1)偏低 (2)△H=-56.01kJ/mol;
(3)偏高,用浓硫酸代替盐酸,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造成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高。
32、8分,每空2分
(一)①Cl-对反应没有影响,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②Cl-、SO42-均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但Cl-影响更小(或SO42-影响更大)
(二) ③反应速率加快 ④反应速率减慢
33、(17分,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2分)
②等于;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高温
高温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2.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适用于下列哪种生物
A.玉米    B.大肠杆菌     C.噬菌体    D.蓝藻
3. 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条件之一
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4.下列基因型中,不属于纯合子的是
A. AaXBXB B. AAXBXB C. aaXBXB D. AAXbXb
5. 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这对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几率是
A.1/2 B.2/3
C.1/4 D.1/6
6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让子代高茎豌豆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A.3∶1 B.1∶1 C.9∶6 D.5∶1
7. 基因型为MmNn(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后代与亲本基因型完全相同的有
A. 9/16 B. 1/16 C. 1/8 D. 1/4
8.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A.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
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C.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9. 豌豆的黄色子叶(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右图,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YyRr、YyRr B. YyRR、YyRr C. yyRr、YyRr D. Yyrr、yyRr
10.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和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规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比例为
A.1/4 B. 1/6 C. 1/8 D. 1/16
11. 基因型为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后代中至少有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的概率是
A.4/16 B.5/16 C.7/16 D.9/16
12.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则它的染色体没有复制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子内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A. 4、4、2 B. 8、4、2 C. 8、8、4 D. 8、16、4
13. 在果蝇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子
14.下列细胞中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③有丝分裂后期  ④有丝分裂中期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15. 以下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中1/2的遗传物质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两极
C.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16. 下图是细胞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 a —c 阶段(不含 a 、 c 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B .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 .细胞中染色体数与 DNA 分子数的比由 1 : 2 变为 1 : 1
D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bc段
1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两个患血友病(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和一个正常的孩子,这三个孩子的性别是
A.都是男孩或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B.都是女孩
C.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 D.以上答案都正确
18. 下图表示一个家庭的成员组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5号和6号已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5号和6号再生一个肤色正常男孩的几率为3/4
B.若5号和6号已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其致病基因一定是由1号和3号遗传来的
C.若5号和6号已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男孩,其致病基因不可能是由3号遗传来的
D.若5号和6号已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和白化病的孩子,则这个孩子一定是女孩
19.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B.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20. 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21. 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
A.肽键 B.-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C.氢键 D.-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22.已知某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6%,其中一条链的腺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33%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2%和17% B.31%和18% C.18%和31% D.17%和32%
23.下列对双链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 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两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
C. 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
D. 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
24.某DNA分子片段为 ,可进行人工复制使其数量增加,复制时下列哪些条件应给与
①ATGTG和TACAC 做模板链 ②四种核糖核苷酸
③四种脱氧核苷酸 ④DNA聚合酶 ⑤DNA水解酶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25.对于下列式子,正确的说法有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表示DNA转录过程 ③图中共有5种碱基 ④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 ⑤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⑥图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26.若运载精氨酸的tRNA上反密码子为GCU,则DNA分子模板链上决定这个精氨酸的碱基为
A.GCA B.CGA C.GCT D.CGT
27. 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重要成分 B.mRNA是翻译时的模板
C.mRNA是由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复制来的 D.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28.下图中表示转录过程的是
29.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 每种tRNA只运转一种氨基酸
C. 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遗传信息 D. 核糖体 可在mRNA上移动
30.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
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
31.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与心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 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 信使RNA不同
C. 转运RNA不同 D. 核糖体不同
32.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种性状受一个基因的控制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蛋白质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 D.基因相同,性状可能不同
33. 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A.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以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 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 D. 可以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34. 互为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没有下列哪项特征
A.在四分体期共用一个着丝点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C.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
35.具有a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含有m个腺嘌呤,该片段完成第4次复制需要多少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A. 8(a/2-m) B. 8(a-m) C. 16(a/2-m) D. 16(a-m)
36.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①DNA复制 ② 转录 ③翻译 ④逆转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37.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分裂间期 B.前期
C.后期 D.在分裂期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
38.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B.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
C.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D.实现了原有性状的重新组合
39.人类镰刀型贫血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红细胞变形,结合氧的功能不足 B.血红蛋白的某条肽链的某个氨基酸被替换
C.信使RNA上某个碱基被替换 D.有关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
40.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二、 非选择题(共40分)
41.(每个空1分,共9分)右图是某动物的细胞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两个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 细胞。该动物的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条 ,该动物的正常体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图A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后产生的细胞叫 。
(2)B图表示 细胞, B图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将会 ,这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42.(1)、(2)小题每空2分,(3)、(4)和(5)每空1分,共20分)
根据所给图一至图四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被命名为 ;图二生理过程与图一中相对应序号是 ,图三生理过程与图一中相对应序号是__________,图四生理过程与图一中相对应序号____ _____。
(2)图三中⑥的名称是 ,⑦的名称是 。图四中与C链相比,A链特有的化学组成是 。
(3)在图二、三和四中,图 (填图序号)含有DNA分子,图 (填图序号)含有mRNA,图中用 链表示核糖核苷酸长链。
(4)图三和图四共同完成的生理过程叫 。
(5)真核细胞中图二生理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在 ,图四生理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在 。
43.(每空1分,共5分)南瓜的果实形状有球形(球甲和球乙)、扁形和长形四种,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两纯种球形果实的南瓜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
请分析回答:
(1)纯种球形南瓜(甲和乙)的基因型是 和 。
(2)F1扁形南瓜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_________ ________。
(3)F2球形南瓜中杂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F2可知,当基因 存在时,就表现为扁形果实。
44. (每空1分,共6分)下图是某家族系谱图,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性遗传。
(2)从理论上讲,Ⅱ 2和Ⅱ 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性遗传
(3)若Ⅱ 2和Ⅱ 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________。
(4)设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当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 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
吉林油田高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理科)
二、填空40分
41. (每空1分, 共9分)
(1)次级精母 4 8 精细胞。
(2)初级精母 4 8 2 自由组合。
⑷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或基因的表达)
(5)细胞核 细胞核
43(每空1分, 共5分)
(1) AAbb aaBB
(2) AB:Ab:aB:ab = 1:1:1:1
(3) Aabb、aaBb
(4) A和B
—ATGTG—
—TACAC—
P
球形果实乙
球形果实甲 ×
扁形果实(自交)
F1
F2
长形果实
1
球形果实
6 :
扁形果实
9 :本卷分第Ⅰ卷(单选题6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两部分。
第Ⅰ卷(单选题 共60分)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在审理号称中国博客第一案的南京某大学教师诉中国博客网侵犯其名誉权案时指出,用户可以自由地在博客上发表文章,但是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这表明( )
A、自由就是为了让人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B、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C、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D、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在农村基层民主自治中,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是( )
A、民主选举当家人 B、通过村民会议进行民主决策
C、制定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进行民主管理 D、通过村务公开等多种方式进行民主监督
3.下列各种行为属于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是( )
①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与建议 ②依法在公共道路上游行、示威
③依法对村长提出诉讼 ④对以权谋私的国家公务员进行揭发、举报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4.由于2010年“菜篮子”物价普遍上涨,广东省政府决定安排5000万元省级价格调节基金,保障农副产品价格应急调控需求,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这表明政府
A.履行经济建设职能,保障人民生活水平 B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C.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 D.自觉接受监督,增强政府权威
5.之所以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因为( )
①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的权威 ②依法行政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权力 ③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④只有依法行政才能加强政府的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6.目前,“幸福指数”成为重要的民生指标,是对社会和谐程度的综合考量。国家统计局透露,今后“幸福感”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统计局每年进行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调查。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各级政府应该 ( )
A.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 B.以人为本,认真履行立法职能
C.依法行政,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以人为本,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
7.审计监督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计监督有利于政府( )
①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②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③根除腐败 ④加强党的领导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福建省政府要求本省各级政府,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及履行的职责情况依法及时向社会发布,把自己置于“阳光”之下,政府采取这一举措( )
①有利于人民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使居民自治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③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④能够更好地履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的职能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9.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我国政府制定《纲要》做到了( )
A.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 B.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C.依法执政,行使国家立法权 D.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10.我们的政府正在不断提高行政效率,为公民救助或投诉提供多种途径。我们向政府求助或投诉可采用下列方式(  )
①拨打热线电话 ②通过信访 ③利用电子政务 ④申请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⑤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可堵塞政府大门 ⑥张贴大字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
11.2010年2月,山东省人大十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
A.立法权 B.决定权 C.监督权 D.任免权
12.某县坚持开展人大代表述职活动,通过人大代表的述职,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监督由评议转变为对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当地百姓形象地把这种做法称为人大代表的“赶考”。该县人大代表的“赶考”( )
①表明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有利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行使国家权力
③体现了公民具有对人大代表进行社会评议的义务
④是公民对人大代表行使监督和质询权的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3.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可以保证广大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
14.下列对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者内在联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C.社会主义民主决定我国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决定,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 )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A. 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B.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D.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①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③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④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
①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②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④组织上独立,法律地位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关于人民政协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④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其职能是:( )
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监督 ③社会管理 ④参政议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11年2月利比亚发生严重的暴力事件和武装冲突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在利同胞安危,把确保我在利人员生命安全作为撤离行动最高原则,以最快速度将驻利人员和华侨3万多人全部安全撤离。撤离同胞由衷感慨:“危难之时,国是我家”……。这表明
①我国公民充分享有各项政治权利
②我国政府与公民的利益具有一致性
③我们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民主
④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 “包容性增长”是对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但前提是要满足多数人的利益,特别是关注低收入者的利益,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我国提倡“包容性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C.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D.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22. 我国新的《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依法取得国家赔偿。对新的《国家赔偿法》颁布实施,下列评论中正确的是
①它进一步保护公民权利,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②它规范了国家机关行为,全面保障人民利益
③它扩大了公民权利,体现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④它加强了法律保障,体现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3. 网民来信:“村干部长得肥头大耳不贪才怪。”来信回复:“是否贪污不能以胖瘦为依据。”这是成都市新都区政府官方网站“香城新都网”给网民来信的回复。“香城新都网”也因为回复及时且幽默、不删除“骂娘帖”而被网民称为“最务实也最有个性的官方网站”。从网民的角度来看,这一事例提醒网民
A.公民有言论自由,可以发骂娘帖
B.公民可以采取任何形式监督政府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公民的权利是不能放弃的
24. 2010年9月6日,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材料反映了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③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④在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 ②③
25. 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2009年,重庆市掀起振奋民心的“打黑行动”高潮,在重庆市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同时,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件。能否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
A.决定着公民是否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决定着国家能否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C.决定着公民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
D.决定着公民能否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26、《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这体现了
①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是该地方唯一的自治机关②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③我国将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④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国家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7、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以来,延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几年,延边州GDP年均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4.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6%,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①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制度依据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④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新疆各级党委和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新疆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各项事业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表明(  )
①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应当主要依靠国家支持 ②新疆地区的发展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③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④民族平等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障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9、2011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众多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兴高采烈地走进会场,各族人民共商国是。这表明我国(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坚持民族平等
C.坚持民族团结
D.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30、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厅中的一幅幅照片、一行行文字,讲述着这些分处祖国各地的自治区60余年来与共和国一起走过的非凡故事,展现着民族区域自治的辉煌成就。这表明(  )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31.党的十七大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中共中央多次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座谈,征求意见。经过多次的修改,最后才交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2009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会议。人们关注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高票获得通过。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怎样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
32.2010年9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广东深圳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经济特区要带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打好这场硬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上,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职责。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填写下表。(12分)
应该怎样 为什么这样做
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
国务院
3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错位,为提升城市形象,忽视民生问题,要建"无摊贩城市"。目前,上海的无证摊贩约5万个。上海市政府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 杀的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 ,规定:部分市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直部分使民摊点,政府颁发临时许可证。这既可扩大就业,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规范城市摊点管理。
运用政治常识分析上海市政府的做法。(8分)
34.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由。(8分)
吉油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文科)政治试卷答案
第Ⅰ卷(单选题 每题2分 共6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31(12分)每点3分.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中央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高度重视,广泛征求意见,最后交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说明了这一点。(3分)
32、(12分)每点2分
应该怎样 为什么这样做
中共中央 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全国人大 制定相关法律,决定重大事项。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和决定权
国务院 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行政,依法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国务院是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
33.(8分)每点4分 【答案】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上海市政府尊重民意,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对涉及民生问题的摊点市场进行调节和监管,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体现了国家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②上海市政府的做法,贯彻了对人民负责和依法行政的原则。上海市政府在处理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摊点问题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人实际调查研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制定《导则》,依法管理。本试卷共8页,分第I卷(选择题,60分)和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两部分。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60分)
本部分试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
A.城市的人口规模 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特大城市的数量
2.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是( )
A.澳大利亚 B.美国 C.英国 D.中国
右图显示三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3~4题。
3.①、③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  )
A.现代型和原始型    B.原始型和传统型
C.现代型和传统型 D.传统型和现代型
4.下列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与①相符的是(  )
A.印度 B.德国
C.日本 D.俄罗斯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7~8题。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 约16亿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 10亿以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 8亿—9亿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 7亿之内
5.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 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山东居民自古有“闯关东”的说法,即不少山东老乡出山海关到东北发展;上世纪末,不少“东北客”又返回山东定居,导致了人口的“雁南飞”现象。据此回答5~6题。
7.材料所述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民工流动 D.人口流动
8.上述现象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原因 B.国家政策的引导 C.气候变化 D.资源开发
9.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于下列哪种活动影响最大(  )
A.住宅 B.商业 C.工业 D.文娱
10.下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英国城市发展过程的是( )
如图12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回答11—13题。
11.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乳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2.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1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
然状态相比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14.一位同学针对某特大城市在城市化过城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合理的是( )
A.城市规模无限扩大——控制中心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
B.住房紧张——建别墅群,向市中心发展
C.交通拥挤——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
D.环境污染严重——通过行政手段严禁重工业发展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17题。
15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我国相继实施了“用保护价收购农产品”、“降低或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措施。这说明了下列哪一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A.气候 B.土壤 C.劳动力 D.政策
16. “超级水稻”的出现,终于用事实消除了西方某些国家对“中国人能否自己养活自己”的疑虑。这体现了下列哪一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A.气候 B.科技 C.劳动力 D.政策
17. 2010年春季,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被网友戏称为“蒜你狠”、“豆你玩”。此现象对当年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是( )
A.大蒜、绿豆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B.促进农业种植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C.快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D.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18.一般来说,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形成的功能区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19.下列工业部门,应尽量靠近市场的一组是( )
A.甜菜制糖 B.印刷业 C.电解铝工业 D.水果罐头厂
20.从环境效益考虑,下列四幅图中城镇工业布局合理的是 (  )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21~22题。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煤(吨) 4 2 0.75
铁矿石(吨) 2 1.8 1.3
21.十九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靠近( )
A.原料地 B.燃料地 C.销售市场 D.交通枢纽
22.据表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料地的影响逐渐减弱 B.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强
C.劳动力数量影响逐渐减弱 ,素质影响逐渐增强 D.燃料地的影响逐渐减弱
23.我国“京九铁路”线的建设,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 C.科技因素 D.政治因素
24.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 )
A.扬州 B.株洲 C.日本的筑波 D.浙江的嘉兴
25.有关公路线区位选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要尽可能多地穿过人口聚居地
B.为节省投资和运费,在居民点之间一律采取走距离最短的直线线路的设计
C.穿行在山谷中应远离陡坡地
D.山区公路选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26.下列叙述中,体现交通运输日益高速化趋势的是( )
A.用管道将中亚地区的天然气运到上海
B.我国修建京沪高速铁路
C.京沪铁路与长江水道组合成铁路、内河运输网
D.修建第三亚欧大陆桥
27.清洁生产是工业生产中实施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下列有关清洁生产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洁净的环境下进行工业生产
B.利用清洁的能源和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清洁的产品
C.在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实施污染控制
D.不产生任何污染的生产过程
读“地理要素构成示意图”,完成28~30题。
28.若a、b、c分别代表畜牧业比重、商品率、种植业比重,则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影响因素是
A.交通 政策 B.市场 饲料
C.气候 地形 D.土壤 水源
29.若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能源和市场,则图示工业部门是( )
A.炼铝工业 B.制糖工业
C.航天工业 D.服装加工业
30.若该图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区位因素构成,则a代表的是( )
A.市场 B.交通
C.教育水平 D.环境状况
第 Ⅱ卷(非选择题,40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下图世界三个工业区图。
材料二:浙江省的义乌是日用小商品的天下,小小的袜子就拥有数百家生产厂家。一个不大的柳市镇除三家电器集团外,还有数十家中小电器企业,且没有产品类同,重复建设而影响发展。
(1)A地是世界高新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以_______工业为主导,试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区位条件: ; ;
; 。
(2)B地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________(填地名),试分析这里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工业区的工业,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义乌小商品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 )
①资本集中程度低 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③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④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众多电器工业企业集聚于柳市,主要因为该地( )
①资源丰富 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③市场广阔 ④协作条件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很多地区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14中A、B、C、D 所在区域的农业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材料二:基塘模式是通过挖塘抬田形成基塘后,农民在基上种桑养蚕,把蚕沙投放到鱼塘养鱼,塘泥回田肥桑,使得“桑茂蚕壮鱼肥”。这就是传统的桑基鱼塘。如今,“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花基鱼塘”等更多形式的基塘农业不断出现。图15为“基塘生产模式示意图”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⑴从农业地域类型来看,A是 。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来看,限制A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C地区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如图15所示,分析材料二,C地区该农业生产模式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 。
(3)B地粮食生产,属于 (填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分析B地发展该种农业的区位优势。(至少答三点)
; ;
33.读“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中,公路分布的特点是( )
A.海拔较高处,且大致与等高线平行 B.海拔较低处,且大致与等高线平行
C.海拔较低处,且与等高线相交 D.交通运输线路少
(2)两幅图中居民点和商店密度的最显著差异是 。
(3)两幅图中居民点和商店分布的显著特点分别是
34.下图是“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读后回答问题。(5分)
(1)图A代表 系统、B代表 系统。
(2) 代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字母是 ;代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字母是 ;代表水土流失的治理图中字母是 。
45.右图为四种运输方式的运价与运距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5分)
(1)随距离变化,运价变化最小的运输方式为
,这种运输方式的铁点是 。
(2)当运距 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为
公路运输。当运距____________时,最廉价的运输方
式为铁路运输。
(3)不管运距为多少,运价始终最高的运输方式,它适合运送的货物特点是 。
吉林油田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地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4. A 此题考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差别
5.A 此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含义,指最多能容纳人口的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最适宜人口数量。
6.C 此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其中只和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10. A 主要考察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进程
11. A。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12、 B13、 C
14.A 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中产生问题
15.D 此题考查农业生产的的区位因素,从“保护价降低或减免农业税”看出是政策因素影响。
16.B 此题考查农业生产的的区位因素,从“超级水稻”说明产量高,得出答案。
17.A 此题考查农业生产的的区位因素,市场的导向作用。
27.C 主要考对清洁生产的理解情况
28.B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影响因素
29.B 此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原料所占的比例大应为原料导向型。
30.A 此题考查中心商务区的影响因素,市场最优的原则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2.(14分)
(1)商品谷物农业 (2分) 热量不足(2分)
(2)混合农业(2分)
(3)水稻种植业 (2分)自然条件{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地形平坦;土壤:土壤肥沃;水源: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喜食大米;,精耕细作,种植历史悠久}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第Ⅰ卷 (选择题32分)
一、基础知识(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阜盛(fù) 桅杆(wéi) 瘦削(xuē) 扪参历井(shēn)
B.脊背(jí) 寒喧(xuān) 瓦楞(léng) 膏梁子弟(liáng)
C.朱拓(tà) 炮烙(páo) 悄然(qiǎo) 锲而不舍(qì)
D.监生(jiàn) 敕造(shè) 痒序(xiáng) 冷嘲热讽(fěng)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乔布斯缔造的“苹果”创造了许多奇迹,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他是全世界IT人的榜样,是名副其实的IT英雄。
B.近年来,随着市民对养生话题的关注,一些所谓的养生专家受到追捧,各类养生保健图书畅销不衰,诸如“活吃泥鳅”等不刊之论此起彼伏。
C.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D.林书豪的NBA之路颇为坎坷,他长期替补,也没有什么上场的机会,如果说姚明的成名是一帆风顺的话,林书豪的爆红只能用一鸣惊人来形容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罪。
B.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
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门徒。
D.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匹敌。
4、 下列各个选项中,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5、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人民大学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表示,在楼市新政持续的基础上,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楼市调控加码,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资金链将出现严重问题,房地产价格将出现接近两倍的下滑。
B. 连日来,一篇题目为《儿子,爸爸不是郑渊洁》的博文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很多人非常好奇,郑渊洁对儿子郑亚旗的教育可以复制吗?
C. 深圳文化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起飞逐步形成的,是一种以对外开放为现实背景,与深圳的工业化、现代化相适应,具有新颖性、多样性、通俗性等特点的新都市。
D. 按照亚运会保证标准,珠江森林公园将向游客开放560公顷山水景观,届时,中国最大城市景观园林——珠江森林公园将向世界揭开其神秘。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
A.外连衡而斗诸侯 B.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仅就我个人而论,我理想的散文是淳朴而不乏味。 , ,
; , , ,从而调动起读者的情绪,使读者得到更深更高的美感享受。
①添上一些次要的旋律
②在跌宕中见均衡
③主旋律可以多次出现
④目的是想在复杂中见统一
⑤我甚至于想用谱乐谱的手法来写散文
⑥围绕着一个主旋律
A. ⑥①②⑤③④ B. ⑥④②⑤③① C. ⑤⑥①③④② D. ⑤④②⑥①③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医文化
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西方医学还没传到我国时,没有“中医”这个名词。此前,“中医”有很多称谓:岐黄、青囊、杏林、悬壶、橘井等。每个名称都与一个有趣的故事相关。例如,“中医”的第一个名字“岐黄”来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黄帝与被称为“天师”的歧伯讨论医学的书,后世的人们称《黄帝内经》中的医学为“岐黄之术”。《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医学的经典,所以“岐黄”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又如鲜为人知的“橘井”,说的是西汉道士苏耽的故事。苏耽事母至孝,成仙之前告诉母亲将有瘟疫流行,饮服井水泡橘叶可防治。第二年疫病爆发,他母亲用这个办法救治了无数病人。为纪念苏耽及其母亲的功德,后人用“橘井泉香”来称赞中医。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 艺文志》,其中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话。意思是有病而不医治,却常常因为合乎医理而自己痊愈。这并不是让我们有病扛着不治,而是强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人体常常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这样病痛往往不药而愈。这正是中医的奥妙:通过调节人体各项机制,使之达到平衡而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我们现在说的“中医”是鸦片战争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了区别中西医学,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以法律形式将中国医学命名为“中医”,人们又称之为“汉医”“传统医学”“国医”等。
中医的原理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来简单概括,就是“中和”。
汉代说的“中医”,“中”虽然不是“中和”之意,但“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句话却深得中医理论的精髓: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平衡,人才不会生病。如果阴阳失衡,疾病就来了。中医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就是说身体没有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就会百病全无。为实现“中和”这一保持健康的最终目标,中医采用古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哲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秘密。中医学中的精气学说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就是气聚合在一起而产生的,气散了形体就灭亡了;不光人体,天下万物都是气构成的;正是有了这个气,万物才生生不息,变化不止。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认为,人是由气聚合成的,气分阴阳,只有阴阳调和才能保持健康;人有五脏六腑、八脉十三经,脏腑是聚藏气的地方,经脉是疏导气的管道,脏腑的健康情况又通过经脉穴位,乃至发、牙、舌、耳、唇、眉、指甲、皮肤等外表器官表现出来,五脏分别对应五官、五色。中医专家可以通过经脉穴位、五官五色出现的异常来判断疾病情况,并通过多种手段辨证施治,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它不光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是在中华文明这株万年巨树上结出来的硕果。尽管传统的中医学观念与源于欧洲现代科学的西医学并不能完全相容,但是我们应当乐观地看到,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两大医学必然会在实践中互相完善,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8、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流传着许多关于中医的动人故事,例如“橘井泉香”歌颂西汉道士苏耽及其母亲的功德,他们在瘟疫爆发之年用井水泡橘叶救治了无数患者。
B.“中医”的其它称谓很早就已经出现了,但“中医”二字最早出现,是在班固的《汉书 艺文志》,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医”的意义。
C.有些病痛,患者无需就医自会痊愈,这是因为人体具有自身调节功能,这种自身调节往往可以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这样有些病痛就会不药而愈。
D.我们通常说的“中医”,源于鸦片战争前后,是英国的西医给中国医学起的名称,以区别中西医学;1936年,国民党政府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命名。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和”二字,是对中医原理和精神的简单概括,意思是身体保持中和之气,无阳燥,不阴虚,就会百病全无;反之,阴阳失衡,就会疾病缠身。
B.为了解释生命的秘密,实现“中和”这一保持健康的最终目标,中医学以中国古代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哲学理论为理论基础。
C.人是由气聚合而成的,这是中医学中的精气、阴阳、五行三种学说的共识;阴阳五行学说还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八脉十三经是气的聚藏之地。
D.中医专家之所以能够通过经脉穴位、五官五色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是因为经脉穴位以及发、牙、舌、皮肤等外表器官可以反映脏腑的健康情况。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的医学经典,后人称其医学为“岐黄之术”;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是书中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
B.中医强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但并不主张有病扛着不治。班固《汉书 艺文志》中“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记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C.中医是中华文明的巨树结出的硕果,它不仅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它的最终目标不单是治病,更是帮助人类达到至高境界。
D.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尽管两大医学在观念认识上绝不相容,但二者必然会在实践中取长补短,互相完善,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9分,每小题3分)
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营。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心矣。是日微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项羽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以将军从高祖攻反韩王信于代。自霍人①以往至云中,与绛侯共定之,益食千五百户。因击陈豯与曼丘臣军,战襄国,破柏人,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残东垣,迁左丞相。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孝惠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
注释:①“霍人”,县名,治所在今山西繁峙县北。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无有闭关事 谢:告诉
B.暴师霸上 暴:显露
C.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顾:难道
D.而即军中斩哙 即:立刻
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樊哙勇猛的一组是()
①乃持铁盾入营 ②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③世世勿绝,食舞阳 ④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
⑤哙乃排闼直入 ⑥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和高祖刘邦是同乡,一开始依靠屠狗谋生,后来做了沛公的侍从,跟从沛公去赴项羽设下的鸿门宴,他手持铁盾守在营外,以备不测。
B. 樊哙为了保护刘邦,私闯鸿门宴,面对项羽的威胁,他不仅用喝酒吃肉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勇猛,还义正辞严地批评项羽不该听信小人的挑拨离间。
C.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樊哙凭借战功,多次增加封邑,又凭借战功,官至左丞相。后来娶了吕后的妹妹,因此和其他的将领相比他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
D.樊哙在高祖病重时,因为担忧国家的命运而伤心流泪,他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话,高祖就笑着坐了起来。后来卢绾造反,他凭借相国的身份率兵攻打。
第Ⅱ卷 表达题 (88分)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日微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2)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
15、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 检校① 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②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①检校:核查。②床头:指酿酒的糟架。
⑴这首词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词人“万事从今足”的心态?(4分)
⑵下片描写了一个特定镜头,请赏析其中的“偷”和“看”两个字的妙处。(4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3) ,百年多病独登台。
(4)云树绕堤沙, ,天堑无涯。
(5)执手相看泪眼, 。
(6)舞榭歌台, 。
(7)把吴钩看了, ,无人会,登临意。
(8)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满地黄花堆积, ,如今有谁堪摘?
(10)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四、文学类作品阅读
新闻现场
魏柏林
吴贵平因抢救落水小学生被村长知道了,村长报给了镇里,镇里请来了本市电视台的摄像记者,打算把这件事当作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来抓。为了把这次报道搞得更有现场感,镇里打算再现一下当时救人的场面。也就是说,让当初落水的那个小学生再落一次水,让吴贵平再去抢救一次。
一切准备就绪,可是,报道的主角却不肯出镜。那个小学生上次已经尝够了呛水的苦头,这次说什么也不下水了。他的家长也不同意,理由很简单:水火无情,虽然有些保护措施,万一失手怎么办啊!村镇两级领导一合计,为了保险起见,决定请一个会水的孩子来替代。替身小学生找好了,可是吴贵平却又扭扭捏捏不愿合作。村长给他做了老半天工作,从精神文明建设到集体和个人荣誉等等,大大小小的道理讲了个遍,最后吴贵平竟憋出一句:“要我下水可以,但必须给我套个救生圈。”
村长说:“那怎么行,你当初救小孩的时候可没套,现在也不能套,人家要拍的就是那个真实劲儿,你懂不懂?”
“可是,可是……”吴贵平可是了老半天,还是没说出个所以然。
一直在现场督阵的镇长似乎看出点什么,拍了拍吴贵平的肩膀说:“吴贵平同志,我知道你的意思,请放心,我们决不会亏待你这位救人英雄,你的事迹,我们不但要向全市人民做电视宣传,同时也打算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镇里已经决定给你颁发千元现金大奖!再说,你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这是事实,今天这样安排,只是为了再现新闻现场,以便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希望你能积极配合,不要再有什么顾虑了!”吴贵平低头沉思了半天,总算点了点头:“好吧,那我就试试看,不过,万一我没弄好,你们可要帮忙啊!”
“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好不好,准备下水吧!”村长见吴贵平答应了,兴奋得直挥手,高声喊道:“各就各位,预备——开始!”
随着村长一声令下,记者扛起摄像机,将镜头对准了河边那处深潭。替身小学生尖叫着跳进水里,小手直拍水面,装出溺水挣扎的样子。吴贵平试探着向小学生走去,可河水刚刚齐脖子,他便脚底发飘,站立不稳,扑腾扑腾连呛了几口苦水,幸亏一直跟在他身边的老婆眼急手快,连忙递了根竹棍给他,总算把他扯上岸来。
看到这般光景,镇长脸上挂不住了,朝村长大发雷霆:“什么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明明是一个旱鸭子,救什么救?!告诉你,以后再报这样的假新闻我要撤你的职!”村长一脸沮丧地说:“镇长您真是冤死我了,吴贵平抢救落水儿童是我亲眼所见,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啊!”
“你别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刚才大家都看见了,他连自己都救不了,怎么能救别人?!”
“嗨!天知道这小子是怎么搞的,真是狗肉上不了正席!”村长向镇长交不了差,只好把一腔怨气撒向吴贵平,“你小子给我解释清楚,当初你是怎么把人给救起来的?”
“村长,不瞒你说,我真的不会玩水,只是,只是那一刻我以为那落水的是我儿子,才拼了命去救。”吴贵平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那一千元的奖金我不要了,英雄我也不当了!”
村长望了望镇长:“这条新闻还拍不拍?”
镇长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说:“拍!不过,我建议把那个落水儿童换成吴贵平的儿子来拍。”
村长面露难色地说:“那也不成,吴贵平的儿子早在一年前就淹死了,并且,好象也是在这个鬼地方!”
现场一片沉默……
17、下面关于文章的解说,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
A.从情节看,镇里打算再现一下吴贵平当时救人的场面是为了把这次报道搞得更加真实、感人,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感召他人的作用。
B.从人物看,不会游泳的吴贵平,看到有小学生落水,还是义无返顾地去救人,这只是他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品格使然,没有功利目的。
C.从环境看,小说的社会环境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没有受太多功利观念的影响,所以吴贵平才没有任何顾虑地救人。
D.从写法看,小说的语言描写很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镇长的官僚腔透露了他的狭隘与急功近利;吴贵平的欲言又止,显示了他内心的矛盾。
E.从主题看,小说讽刺的意味大于赞颂的意味。当前,为了追求政绩,某些领导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为了吸引眼球,某些媒体再造新闻、夸大渲染,这都令人深思。
18、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的最大特点是“一波三折”,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小说出现的几次波折。(4分)
19、小说的结尾,作者写道“现场一片沉默……”,请你根据作品分析一下,镇长、记者们以及吴贵平的内心各有怎样的心理活动?(6分)
20、小说中的吴贵平因以为落水者是自己溺水而死的儿子而去救人,他还能否被称为“英雄”?请联系文本、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五、语言运用(2分)
21、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答:
六、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三条毛毛虫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一条河的岸边,河对面开满鲜花,它们准备到对面采食花蜜。第一条毛毛虫说:“我们应该搭一座桥,抢在别人之前尽情享受花蜜。”第二条毛毛虫说:“我们应该造一条船,会更快到达。”第三条毛毛虫说:“我觉得,还是等我们长出翅膀再过河。”前两条毛毛虫怕错过时机,就各自按自己的计划行动。第三条毛毛虫爬上大树,找一片宽阔的绿叶,在阳光下美美地睡了两天,睁眼一看,自己已长出翅膀,化成美丽的蝴蝶。只一会儿工夫它就飞到了河对岸,享受丰盛的早餐。它到处寻找自己的两个伙伴,可怎么也找不到。后来才知道,第一个伙伴搭桥时累死了,第二个伙伴,被河水冲进了大海。
对于本则材料,你有什么见闻、思考、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答案
6、A
7、C
8. B(《汉书 艺文志》里的“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意思是“合乎”。据第二段可知,我们现在说的“中医”是鸦片战争前后才出现的)
9. C(八脉十三经不是气的聚藏之地,而是“疏导气的管道”。参见第四段对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解释)
附参考译文:樊哙是沛县的人。以杀狗为职业,高祖做沛公时,让樊哙做他的舍人。项羽在戏下,想要攻打沛公。沛公带着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来见项羽,告诉项羽没有闭关的事情。喝酒到中间的时候,亚父谋划想要杀掉沛公。樊哙守在营账外,听说情况危急,就持着铁盾进入营帐。项羽说:“壮士。”于是赏赐给樊哙卮酒彘肩。樊哙饮酒之后,拔剑切肉吃,全吃完了。项羽说:“能再喝洒吗?”樊哙说:“我死尚且不推辞,难道只怕一杯酒吗!沛公先入关稳定咸阳,在霸上暴露军队,就是为了等待大王。大王今天到了,却听信小人的谗言,和沛公之间有了嫌隙,臣担心天下民心涣散,不再信任大王。”项羽于是就作罢,不再有诛杀刘邦的想法。这一天如果不是樊哙闯入营帐责备项羽,沛公的事情就会危险了。项羽死了以后,汉王做了皇帝,因为樊哙坚守战有功,增加封邑八百户。楚王韩信反叛,樊哙跟从高祖到了陈地,攻打韩信,安定了楚地。又赐爵列侯,和诸侯剖符(或叫“剖竹”。封建时代的帝王在建国之后,就会封赏有功的诸侯将士,任命将、郡守,将符节剖分为二,文臣武将各执其一,作为信守的约证,叫做“剖符”。)世世代代不断绝,又增加封邑舞阳。以将军的身份跟从高祖到代地攻打韩信。从霍人以往到云中,与绛侯共同安定了这些地方,增加封邑到一千五百户。趁机攻击陈豯与曼丘臣军,在襄国作战,攻破柏人,稳定清河、常山总共二十七个县,摧毁了东垣,升为左丞相。樊哙娶吕后的妹妹吕媭为妻子,所以和其他的将领相比他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起初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曾经病得很严重,讨厌见人,躺在宫中,给守门的太监下诏不能让群臣进宫。群臣都不敢进入。十多天后,樊哙于是打开宫门径直闯入,大臣跟随他一起进入。皇上独自枕着一个宦官躺着。樊哙流着泪说:“起初陛下与我们在丰沛起兵,安定天下,是多么地壮烈呀!如今天下已定,又是多么地衰颓呀!况且陛下病重,大臣都很担心,不见您与我们谋划国事,难道要独自一人和一个宦官一起过到最后吗?况且陛下看不见赵高的事情吗?”高帝笑着坐了起来。后来卢绾反叛,高帝让樊哙以相国的身份攻击燕国。这时高帝病得很重,有人说樊哙和吕氏勾结,假如皇上一旦驾崩,那么樊哙就会率领军队全部杀尽戚夫人和赵王这些人。高帝听说了以后非常生气,于是就让陈平载着绛侯前去代替樊哙,到军中斩杀了樊哙。陈平畏惧吕后,抓捕樊哙到了长安。到了以后高祖却已经驾崩,吕后释放了樊哙,让樊哙恢复了官爵与封邑。孝惠六年,樊哙去逝,谥号是武侯。
17.D,E,【A、“为了把这次报道搞得更加有现场感” 不等于“真实、感人”,且“感召他人的作用”会有,但不是主要目的;B、吴贵平勇救落水儿童的原因主要还是出于亲情,出于父母对于孩子不惜生命代价的守护;C、说“小说的社会环境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没有依据,且对吴贵平救人原因的分析也不当。】
19.①镇长:应该是尴尬加上羞愧。为自己有悖为官之德、为人之情的不合理要求尴尬羞愧;
②记者:羞愧与感动。为拍摄“再造的新闻现场”却伤害他人而羞愧,为吴贵平的爱子之情而感动。
③吴贵平:伤心痛苦。为儿子的死伤心,伤心到误认别人为自己的孩子;因被迫为官员的面子而“再现”救人场景、被迫重念旧事而痛苦。【分析符合小说的情节发展、符合人物的性格,言之成理即可。】
20.①可以称为英雄。不管吴贵平救人时出于什么目的救人,但毕竟有了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行为;当今社会,很多人自私冷漠、见死不救,相比之下吴贵平的行动已经让人很敬佩了,为亲人敢于舍弃生命也是英雄之举,也该被宣扬和提倡,以带动更多的人将真情、善良、道义化为行动。
①做事情需要考虑把握时机,等待时机成熟,不能急功近利;
②做事情要根据自身条件,规避短项,发挥自己的特长,认清自己的优势;
③不具备条件的蛮干注定会失败,欲速则不达;
④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做任何事情都要从该阶段实际出发,积累、蓄势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厚积薄发,等待是为了爆发,磨刀不误砍柴工。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6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多个选项正确,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零分,请把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共14题,每题4分,共56分。)
1.一个物体在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如果撤去其中一个恒力F1,而其余力保持不变,关于该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可能沿着F1的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可能沿着F1的反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2.汽车甲和汽车乙质量相等,以相等的速率沿同一水平弯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甲车在乙车的外侧。两车沿半径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和f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f甲小于f乙     B.f甲等于f乙
C.f甲大于f乙     D.f甲和f乙大小均与汽车速率无关
3.长度为0.5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3kg的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1所示,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2m/s,取g=10m/s2,则此时轻杆OA将: ( )
A.受到6.0N的拉力
B.受到6.0N的压力
C.受到24N的拉力 D.受到24N的压力
4.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
A.0.2g B.0.4g C.2.5g D.5g
5.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犹如悬在高空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各国的同步通信卫星都在同一圆周上运行 B. 同步通信卫星的速率是唯一的
C. 同步通信卫星处于平衡状态 D. 同步通信卫星加速度大小是唯一的
6.在光滑的水平面和粗糙的水平面上各放一质量不同的木块,在相同的水平拉力作用下,通过相同的位移,拉力对木块做的功 : ( )
A.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较多 B.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较多
C.一样多 D.由小车运动所需的时间决定
7.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如图2所示.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1对物体做功4J,力F2对物体做功3J,则力F1与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 )
A.7J B.2J C.5J D.3.5J
8.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功率是说明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功率是说明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小 D、力做功越多,功率一定大
9.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如图3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为 : ( )
A.mgLcosθ B.FLsinθ
C.mgL (1一cosθ) D.FL(1一cosθ)
10.一汽车在水平公路上直线行驶,假设所受到的阻力恒定,汽车达到额定功率做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m,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牵引力成正比
B.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可能做匀加速运动
C.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后,若要减小行驶速度,可减少牵引功率
D.若汽车匀加速启动,则匀加速的末速度可达到vm
11.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 B.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D.物体只有只受重力时,物体机械能才守恒
12.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分别用线悬在等高的O1、O 2点,如图4所示。A球的悬线比B球的长,把两球的悬线均拉到水平后将无初速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则经最低点时(以悬点为零势能点) ( )
A.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
B.A球的动能大于B球的动能
C.A球的机械能大于B球的机械能
D.A球的机械能等于B球的机械能
13.如图5所示,一轻绳的一端系在固定粗糙斜面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给小球一足够大的初速度,使小球在斜面上做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 ( )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重力对小球不做功
C.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
D.在任何一段时间内,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总是等于小球动能的减少
14.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减速上升了H,如图6所示在这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B. 物体的动能减少了FH
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FH D.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小于动能的减少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15.⑴关于“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必须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⑵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作出W-v图象如图7所示,符合实际的是:
16. 某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该行星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
17.质量是2kg的物体,从足够高处自由落下,经过5s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是______W;5s末的瞬时功率是______W。(取g=10m/s2)
18.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纸带上打出的点(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8所示,若重物的质量为m千克,图中点P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则从起点P到打下点B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ΔEP= J,重物的动能的增加量ΔEK= J。(g=9.8m/s2,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9.(10分)如图9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B为最高点,A为最低点)竖直放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当小球将要从轨道口飞出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则小球落地点C距A处多远
20.(10分)长L=80cm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个质量m=100g的小球。将小球拉起至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 角的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如图10所示,不计各处阻力,求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小球对细绳拉力多大?(取g=10m/s 2)
21.(10分附加题)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22.(10分附加题)滑板运动是一项惊险刺激的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如图11所示,是滑板运动的轨道,AB和CD是一段圆弧形轨道,BC是一段长7m的水平轨道。一运动员从AB轨道上P点以6m/s的速度下滑,经BC轨道后冲上CD轨道,到Q点时速度减为零。已知运动员的质量50kg,h=1.4m,H=1.8m,不计圆弧轨道上的摩擦。求: (g=10m/s2,以水平轨道为零势能面)
(1)运动员第一次经过B点、C点时的速度各是多少
(2) 运动员与BC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吉林油田高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一年物理试卷答案(理科)
17、500;1000 18、0.49m;0.48m
19、解:小球将要从轨道口飞出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则有:
(4分)
20、解:小球由静止到最低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4分)
小球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
(4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对细绳的拉力大小为2mg,方向竖直向下。(2分)
④ 得 ⑤ (3分)
③⑤式相加解得: ⑦ (2分)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2. 第Ⅰ卷、第Ⅱ卷均涂在或写在答题版指定的位置上,交卷时,
只交答题版;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分值为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开启你的聪明智慧,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在答题版上。(本部分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各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用于播种的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水排
2.中国人掌握冶铜技术是在
A.原始社会早期 B.原始社会晚期 C.奴隶社会早期 D.奴隶社会晚期
3. “商人”一词最初是指
A.经商的人 B.商地的人 C.善于经商的商朝人 D.商部落的人
4.《旧唐书》:“(唐朝)长安(年号)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没有反映出的信息是,扬州
A.地处交通要道 B.出产精美工艺品 C.市场受官府控制 D.是繁华的都市
5.井田制是一种
A.奴隶主贵族的土地所有制 B. 奴隶社会的个体土地所有制
C.奴隶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D.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6.封建统治者大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B.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C. 巩固封建统治 D. 抑制富商大贾
7.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从本质上是为了
A.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C.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
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的贸易中心在
A.地中海地区 B.尼德兰 C. 太平洋沿岸 D. 大西洋沿岸
9.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是在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中期 D.19世纪初
10.揭开英国工业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飞梭的发明 B. 水力织布机的出现 C.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 D.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
1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C. 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1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显著的成就是
A.蒸气机的广泛应用 B.电的广泛使用 C.机器的推广 D.交通运输飞速发展
13.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4.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和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因后果关系完整。
A.新型工厂制度的产生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15.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通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16.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我们常称之为“近代工业”,这里的“近代”的含义是:
A.产生于近代 B.受外商刺激 C.是半资本主义性质 D. 是机器生产,而不是手工生产
17.从生产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的实质是
A.引进近代的机器生产 B.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
C.清王朝的自救运动 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18.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没有形成国内市场 B.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C.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D.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19.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20.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下图对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来说
A. 是虚假的人造史料
B.是重要的原始资料
C.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D.反映了农业实际状况
2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下列各组中,都是从属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是
A.阶级斗争 一国两制 无私奉献 B. 和谐文明 注重环保 小康社会
C.市场经济 勤俭节约 休闲娱乐 D.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 经济特区
22.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A. 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B. 思想的转变 C.自主权的转变 D.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
23.四大媒介包括报纸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人类社会发展与四大媒介发展的关系是
A.四大媒介能为我们提供学习的资源 B.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C.是传递信息、开启民智、舆论监督的功能的扩展 D.未来网络媒介会取代其他媒介
24.“举头铁索路行空,电器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中国近代哪一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 B.航海事业 C.航空事业 D.电报电讯
25.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国家
A.积极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B.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C.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开启你的聪明智慧,将答案写在答题版指定位置上。
(本部分包括3个小题,其中第26题14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6分,共计50分)
26.(14分) 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表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扩展,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日益明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
材料二   工业生产的上升(以1913年为100%)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德国 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4 11 17 39 64 89 100
材料三 在大不列颠,1911至1913年间,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同样,在普鲁士,1911年时,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却为23295马克。相形之下,中产阶级买得起较好的住房和食物,能使自己的子女受到充分的教育。在社会顶层,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国外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伦敦、纽约、上海三地的城市化进程。三地城市化的进程、程度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纽约、上海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所反映的状况?(4分)
(3)材料三反映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对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何启示?(4分)
27.(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份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份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三 1978年、1992年我国几种经济成份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份 1978年 1992年
公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 80.8% 51.4%
集体所有制经济 19.2% 35.0%
私有经济 城乡个体经济 0 7.8%
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经济 0 5.8%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里开始,改革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52我国所有制结构的特点?到1956年又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8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从1978年到1992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又发生了什么变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该目标何时初步建立?(8分)
28. (1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惟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且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新政(1938年)
请回答:
⑴ 材料一发表于何时?当时美国面临什么状况?(4分)
⑵ 材料一提到的“恐惧”指什么?材料二中的“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指什么?(4分)
⑶ 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所强调的“纪律”“实现有效的领导”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4分)
⑷ 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4分)
吉林油田高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年文科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
(2)原因:纽约:19世纪80年代起,美国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增长率超过英国。(2分)上海:19世纪晚期起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在列强侵略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2分)
原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2分)
(3)变化: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4 分)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初步建立:21世纪初(2分)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15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clothing store. B. At home C. in a meeting room.
2. What is Tom going to do
A. Take care of his little brother. B. Take his sister to see the doctor.
C. Do his homework.
3.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about cheese
A. It smells pleasant. B. She doesn’t like it. C. She doesn’t know much about it.
4. When will Mr Hanks go to Tokyo
A. On Wednesday. B. On Tuesday. C. On Thursday.
5. Where is the bus station
A. Near the school gate. B. Near the statue. C. Near the park.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3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Customer and salesgirl. C. Boss and employee.
7. What is the problem with the man’s clock
A. It always goes fast. B. It always goes slow. C. The alarm doesn’t work.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How long has the woman had headaches
A. For a long time. B. Since this week. C. Since yesterday.
9.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is preparing for an exam. B. She takes too many pills.
C. She has been hit in the head.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题。
10. What is the man’s uncle
A. He is a lawyer. B. He is a doctor. C. He is a teacher.
第二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1. —Shall I give you a ride as you live so far away?
—Thank you.___________.
A. It couldn’t be better B. Of course you can
C. If you like D. It’s up to you.
12. —How do you find that Beatles’CD
—Wonderful. It’s well worth ______.
A. to listen to B. listening to C. to be listened to D. being listened to
13. The police _____ the lost boy everywhere when he suddenly turned up in a supermarket.
A. searched B. searched for C. was searching D. were searching for
14. Although the teacher didn’t mention any names, everybody knew who he was ______.
A. speaking to B. turning to C. referring to D. talking to
15. _____ surprised me most was to see so many women crying sadly there.
A. That B. It C. Which D. What
16. I like this 3G cellphone very much, but it costs almost _______that one.
A. four times as many as B. as four times many as
C. four times as much as D. as four times much as
17. It’s the protection for the trees ______ really matters, ______ how many trees are planted each year.
A. which; or rather B. as; more than
C. what; other than D. that; rather than
18. — What does the sign over there say
— No person ______ enter the area without the official permission.
A. shall B. may C. must D. will
19. When I woke up, I found myself ______ in bed and ______ by doctors and nurses.
A. lying; surrounding B. laying; surrounded
C. lain; surrounding D. lying; surrounded
20. Mary three of her classmates invited to the party.
A. as well; has been B. and; have
C. as well as;was D. as good as; were
21. It’s said that Singapore is really a beautiful country. I’m considering _______ it.
A. to visit B. visiting C. to visiting D. being visited
22. It is true he said surprised us all.
A. what B. that C. what that D. that what
23. — You’d better not judge a person _____ his appearance.
—I know all the people dressed _____ rags are not beggars.
A. in; in B. by; by C. in; by D. by; in
24. The little boy who got lost decided to remain _____ he was and wait for his dad.
A. what B. where C. there D. that
25. Although I can walk about, there is still a _____ pain in my leg.
A. weak B. soft C. gentle D. slight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John, an academically(学术上) excellent young man, went to apply for a management position in a big company. The director did the last 26 .
The director asked, “Who paid for your school fees ” John answered, “My 27 did. When I was young, my father 28 .” Then he continued, “ 29 was your mother ” John answered, “My mother worked as a 30 cleaner.” Hearing this, the director asked John to 31 his hands. John reached out his hands that were 32 and perfect. The director said, “I have a 33 . When you go home, clean your mother’s hands and see me tomorrow.”
John felt 34 but did it. His tears fell 35 he cleaned his mother’s hands. He notic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her hands were so 36 . Also John 37 that it was this pair of hands that washed clothes every day to 38 him. After cleaning his mother’s hands, John 39 washed all the remaining clothes for her.
Next day, John went to the director’s office. Tears in eyes, John was asked to 40 his feelings. “Now I know what is 41 .Without my mother, there wouldn’t be the 42 me today. By helping my mother, I see how 43 it is to get something done. I have also come to know the value of family relationship.”
The director smiled, “This is what I am 44 . I want a person who can appreciate the help of others, a person who knows the sufferings of others and a person who 45 put money as his only goal in life. You are hired.”
26. A. farewell(再见) B. job C. interview D. try
27. A. tutors(家庭教师) B. father C. parents D. mother
28. A. died away B. died C. died out D. passed by
29. A. What B. How C. Who D. Where
30. A. carpet B. floor C. clothes D. window
31. A. turn B. show C. wave D. shake
32. A. clumsy B. dirty C. strong D. smooth
33. A. request B. question C. wish D. choice
34. A. embarrassed B. frightened C. confused(困惑的) D. inspired
35. A. before B. as C. since D. until
36. A. slim B. warm C. soft D. rough
37. A. realized B. believed C. insisted D. wondered
38. A. sacrifice(牺牲;) B. serve C. satisfy D. support
39. A. modestly B. secretly C. quietly D. gently
40. A. improve B. describe C. awaken D. hide
41. A. appreciation B. cooperation C. qualification(资格) D. communication
42. A. wealthy B. famous C. successful D. humorous
43. A. firm B. exciting C. crazy D. tough
44. A. looking through B. looking for C. looking at D. looking into
45. A. shan’t B. needn’t C. won’t D. can’t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30分)
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A good way to pass an examination is to work hard every day in the year. You may fail in the examination if you are lazy for most of the year and then work hard only a few days before the examination. A few days before the examination you should start going to bed early. Do not stay up late at night learning things. Before you start the examination, read carefully over the question paper. Try to understand the exact meaning of each question before you pick up your pen to write. When you have at last finished your examinations, read over your answers. Correct any mistake that you see and make sure that you have not missed anything out.
46. “Stay up late at night” here means .
A. sleeping in bed B. just sitting up without doing anything
C. walking about in the room D. working far into the night
47. The first thing to do after you get the question paper is to .
A. start to answer questions B. work the difficult problems
C. have a look at the titles D. read it very carefully
48.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You must not hand in the examination paper before you check your answers.
B. You must wait till others point out mistakes in your paper.
C. You must first hand in your paper then correct the mistakes.
D. You must be the last to hand in your paper.
B
SPECIAL EVENTS(事件)
THIS WEEKEND
Captain Goodfellow
Do your children enjoy interesting stories, funny games, and exciting dances Captain Goodfellow will be ready to teach all these things to children of all ages at the City Theatre on Saturday morning at 10:00, free.
Walking Tour of the Town
Forget your worries on Saturday morning. Take a beautiful walk and learn about local history. Meet at the front entrance of City Hall at 9:30. Wear comfortable shoes!
Films at the Museum
Two European films will be shown on Saturday afternoon at the Museum Theatre. See Broken Window at 1:30. The Workers will be at 3:45.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call 4987898.
International Picnic
Are you tired of eating the same food every day Come to Central Park on Saturday and enjoy food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Delicious and not expensive. Noon to 5:00 p.m.
Take Me out to the Ballgame
It’s October, and tonight is your last chance to see the Redbirds this year. Get your tickets at the gate. It might be cold… Don’t forget sweaters and jackets.
Do you want to hear “The Zoo”
“The Zoo, a popular group from Australia, will give their first U.S. concert tomorrow night at 8 at Rose Hall, City College.
49. You can probably eat Chinese, Italian, and Arab food ________.
A. at the front entrance of City Hall B. at the Ballgame
C. at 5:00 p.m. D. at Central Park on Saturday
50. If you are going on the Walking Tour, don’t forget ________.
A. your worries B. your beautiful walk
C. your learning about local history D. your comfortable shoes
51. You may see this passage in ________.
A. a British newspaper B. an American newspaper
C. a British magazine D. an American magazine
C
Fluency(流利) in another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ims of a newcomer to another country. In addition,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e and learning to communicate comfortably with people of that culture are as important as learning 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Language learning and culture learning go together and may take a long time.?
Sometimes people feel that they understand a culture after a few weeks or months. People do learn a lot when they first begin living in another culture, but this is only the first stage of learning. It usually involves(含包) things like learning everyday activities and some basic customs.?
To really understand another culture, people have to go beyond the first stage, this is challenge(挑战) because it is often difficult to know what to learn. Much of what we call “culture” is hard to see.?
Culture is like an iceberg(冰川). Picture in your mind a huge iceberg in the ocean. The only part of the iceberg that you see is the tip. You don’t see the rest of the iceberg because it is hidden from sight in the water. It is easy to forget that it is there. Most of the iceberg is deep within the ocean, just as much of a culture is deep within its people.?
When you meet someone from another culture, certain culture differences are obvious: You hear another language or you hear your own language spoken with an accent. You see different foods, clothes and sometime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 You observe new customs or habits, such as the use of chopsticks, and, bowing or kissing on both cheeks as a greeting. These differences are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but they are usually not too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y are visible so they are seen easily and quickly.?
The part of culture that is like the underwater part of the iceberg consists of assumptions(设想), communication styles, values, and beliefs about what is right and wrong. The hidden part of culture affects much of a person’s way of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ng. It is the meaning behind his or her verbal (言语的) and nonverbal language. Learning to communicate well with people from another culture involves becoming aware of the hidden part of culture.
52. What’s the subject of this passage
A. Learning about culture. B. Language learning.
C. The hidden part of the iceberg. D. Fluency in another language.
53. What is learning about culture
A. Learning the hidden part of the iceberg, which is underwater.
B. Learning everyday activities and some basic customs.
C. Learning the culture of an iceberg.
D. Learning the visible as well as the hidden differences of culture.
54. The underlined phrase “consists of” can be replaced by “______”.
A. lies in B. is made up of C. agrees with D. is different from
55. What conclusion can we draw after reading this passage
A. Values and beliefs are like the tip of the iceberg.
B. People often become aware of the hidden part of culture.
C. The tip of the iceberg is larger than the hidden part.
D. The hidden part of culture has a great effect on people’s communication styles.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将正确答案依次涂到答题卡上。
Reading is a task that we all do either for enjoyment or education, but sometimes the book we have to read may lack the attraction. Here are some tips on avoiding getting bored while reading.
Try to step into the world of literature(文学) you are reading. __56___ If the wind is blowing, imagine how the leaves move with each movement of air.
Make your reading area unlike your sleeping area. If you sleep with the radio on, then shut it off. __57__ Make the area you read in an area that feels almost uncomfortable to sleep in. This will keep you from becoming sleepy.
__58__ If you are reading for a book report , then take breaks from time to time to put what you are reading into some kind of context(语境) that you can put into the report.
Take a break once in a while. __59___ You’d better offer yourself short breaks while reading in case you are too tired, which may make you give up.
Find a friend. ___60__ Try to read the same book. Even if you read different books, you can tell him or her how good the book is. Also, a friend can encourage you to read.
Get a note book and make notes.
Put aside some time and devote it just to reading.
Reading can be more enjoyable when you do it with a friend.
Some books are a little too boring for “hours on end” reading.
Don’t just read the words on the page; picture them in your mind.
Determine what you are supposed to get from the reading material.
If you don’t like lights on when you are asleep, then turn on the lights.
第四部分: 书面写作 (共两节,30分)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此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修改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其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十一处起)不计分。
One afternoon Jack is walking lonely down a river.It was very cold and on the river few boat could be seen. When he stopped on a bridge and look down, he saw a terrible scene.A boy fell out a boat and was struggling in water. Without think about himself, Jack jumped into the river and to save the boy.He was about to drag the boy to the river bank when he saw some people stand in a motor boat under the bridge. One of them stared at Jack and said angry, “They are making a film and you’ve spoiled a whole afternoon’s work!”
第二节 写作 (满分20分)
假如你叫林佳,你班为给同学们提供一个英语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网上建了一个英文网站(www.EngSalon.com)。请根据如下要点用英语写一封信,向你的英国朋友Peter介绍这个网站,并请对方提出建议。
目的: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水平。
内容:1)英语试题、外国文化、阅读材料等;
2)网络英语聊天;
3)分享学习方法、交流学习经验。
注意:
词数100左右。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Dear Peter,
I’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our newly-built website for our English study — www.EngSalon.co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英语答案
One afternoon Jack is walking lonely down a river.It was very cold and
was alone
on the river few boat could be seen. When he stopped on a bridge and
boats
look down, he saw a terrible scene.A boy fell out ∧a boat and was
looked of
struggling in water. Without think about himself, Jack jumped into the
thinking
river and to save the boy.He was about to drag the boy to
去掉
the river bank when he saw some people stand in a motor
standing
boat under the bridge. One of them stared at Jack and said angry, “They
angrily We
are making a film and you’ve spoiled a whole afternoon’s work!”
书面表达 (满分20分)
Dear Peter,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范围:必修4第一章和第三章)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项前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1.计算的值为( )
A. B. C. D.
2.下列各命题正确的是( )
A.终边相同的角一定相等. B.第一象限角都是锐角.
C.锐角都是第一象限角. D.小于90度的角都是锐角.
3.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半径等于20,则扇形的面积为( )
A.40 B. 80 C. 20 D.160
4.函数y =的值域是( )
A.{1,-1} B. {-1,1,3} C. {1,3} D. {-1,3}
5.的值是( )
A.0 B. C. D.1
6.函数是( )
A.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B.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D.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7.已知且sin()=则cos= ( )
A. B. C. D.
8.在内,使成立的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9.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
变),再将所得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则所得函数图象对应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10.下列函数中,图象的一部分如右图所示的是 ( )
A. B.
C. D.
11.若,则= ( )
A.   B. C.   D.
12.已知函数,的图象与直
线的两个相邻交点的距离等于,则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化简的值为 .
14.计算的值为 .
15.计算 .
16.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①存在实数,使;②若是第一象限角,且,则;
③函数是偶函数; ④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
数的图象.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2分)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17,18每小题10分,19,20,21每小题12分,共36分)
17.(10分)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P,求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18.(10分)化简:..
19.(12分)已知 ,计算:
(1); (2).
20. (12分)(1)若是第一象限角,试确定的象限.
(2)若,求的值.
21.(12分)已知:,(为常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
(2)在上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3,求的值;
(3)求在(2)条件下 的单调减区间.
高一(理)数学(2011-2012)第二学期期中测试答案
17.(略解) 18. (略解)1
19.解:
20.解:(1)若是第一象限角,是第一或三象限角.
(2)是第一或二象限角.

21.解:,
(3). 当,
即时, 为减函数.
故 的单调减区间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