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各类高中2012届九年级招生文化模拟考试社会思品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各类高中2012届九年级招生文化模拟考试社会思品试题

资源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其中第1—15题每小题1分,第16—35题每小题2分,共55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中国既有广阔的陆地,又有辽阔的海域,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南到北依次为( )
A.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B.东海、渤海、黄海、南海
C.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D.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2.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海域是( )
A.白令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3.某中学学生打算画一幅自己所在小区的地图,用哪种比例尺可以使地图上的内容最为详细( )
A.1︰50000 B.20万分之一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D.1︰10000000
C.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 D.抗日军政大学
7.自然科学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发展,首先冲破教会禁锢的是( )
A.天文学 B.物理学 C.生物学 D.医学
8.二战结束后创立的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 )
A.国家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9.1952年底我国完成土地改革,关于土地改革的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彻底消灭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B.走上了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C.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D.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10.当前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B.土地荒漠化和气候变暖
C.“三废”问题 D.赤潮问题
11.201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纪念日( )
A.55周年 B.65周年 C.75周年 D.85周年
12.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 ”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为我国探月卫星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 )
A.神舟六号 B.神舟七号 C.嫦娥一号 D.嫦娥二号
13.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 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制定了“ 五”计划等国家大事( )
A.三 十一 B.四 十二 C.四 十一 D.三 十二
14.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和 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A.李振声 叶笃正 B.闵恩泽 吴征镒
C.王忠诚 徐光宪 D.师昌绪 王振义
15.2011年2月15日以来,北非国家 发生大规模骚扰,致使我国在该国的3万名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我国外交部、交通部、财政部等部门通力合作,调动一切力量,对滞留在该国的我国人员紧急撤离( )
A.埃及 B.约旦 C.土库曼斯坦 D.利比亚
16.南唐后主李煜曾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话说明对河流的流向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九年级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试题卷—2(共8页)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我国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C.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我国国土辽阔
近来,地处地中海南岸的利比亚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利比亚局势动荡,中国紧急派出包机,租赁大巴、邮轮从海、陆、空撤,并派出“徐州”号导弹护卫舰为撤离人员船舶提供支持和保护.读图完成以下17—18题:
17.结合上图和所学的知识,判断以下关于利比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利比亚是属于西亚的国家 B.利比亚位于南半球
C.利比亚北部的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 D.利比亚是典型的内陆国
18.假设图中曲线为“徐州” 号导弹护卫舰为撤离人员船舶所经路线,那么图中①②两处分别是( )
A.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马六甲海峡
C.巴拿马运河 马六甲海峡 D.苏伊士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
19.假如时光倒流,你回到了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你可能遇到(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③皇帝张榜公布新科进士名单
④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是小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题目中有“三民主义”、“革命”、“民主共和”三个信息.据此,可推断出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1.在一次“再现英国工业革命——‘旅行者号’机械模型组合”的比赛中,小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仿制的蒸汽机装配在下列哪种模型中( )
A.火车 B.帆船 C.飞机 D.汽车
22.流行语往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下列流行语中,出现在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
A.解放、土改、三大改造 B.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
C.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 D.希望工程、炒股、个体户
23.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近邻,此次日本发生地震后,3月13日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15人飞抵日本参与救援工作,同时,中方应日方要求,提供了三千万元救灾物资及两万吨燃油,而震后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分别致电日本天皇、首相表示慰问,这些都说明了( )
A.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我国援助日本是希望日本能在将来回报我国,从而有助于发展我国国家利益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援助日本是在贯彻落实这一原则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援助日本抗震救灾是这一宗旨的具体体现
D.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为维护大国形象,展现国家实力,我国积极援助日本
26.在2010年的浙江省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制定《浙江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条例》,通过立法来保护青少年健康上网.也有代表、委员建议家长、学校要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与孩子签订“上网协议”,规定他们的上网时间和浏览的信息.代表、委员建议实行的这些措施包括了( )
①司法保护 ②家庭保护 ③学校保护 ④社会保护 ⑤青少年的自我保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7.2011年春晚,农民工歌手组合旭日阳刚凭翻唱汪峰的《春天里》走红,近日他们称接到汪峰方面通知,以后不能再唱这首歌.汪峰称旭日阳刚开始用他的歌参加商业演出,所以停止授权.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旭日阳刚的行为侵犯了汪峰的智力成果权
②民工歌手不享有知识产权
③我国法律只保护有形财产 ④汪峰的做法有利于促进歌曲创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8.竞争对手甲:“恭喜你得了第一名”,竞争 对手乙:“谢谢你使我得了第一名”.两位竞争对手的对话启示我们( )
①有了竞争对手,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
②竞争对手赋予了我们压力和动力,激发了我们的潜能
③竞争对我们的发展和进步有促进作用
④和对手只能讲竞争,不能讲合作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0.社会上人民群众对“酒驾”深恶痛绝,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将飙车、醉驾列入犯罪行为,并规定了量刑标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酒驾是不尊重他人生命的体现 ②酒驾是严重违法行为,应受到严厉制裁
③严惩酒驾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④酒驾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自2009年起,由国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举办的“文化中国 四海同春”海外巡演,艺术团分赴华侨华人聚居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在海外侨界乃至主流社会积聚了相当高
的“人气”,赢得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知名度.举办“文化中国 四海同春”海外巡演有利于( )
①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文化创新
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加强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力
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还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据此回答32-34题:
32.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分别行使了( )
A.任免权、决定权 B.立法权、监督权 C.监督权、决定权 D.立法权、任免权
33.《选举法》依据《宪法》进行修改,这表明( )
①它们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②选举法是宪法的立法依据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任务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4.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利于( )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③农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5.九年级同学小强说:“进入初三年级后学习任务明显加重了,总是担心考不好,有时还失眠.”同学小刚认为:“学习任务加重也不完全是坏事,有压力才有动力.”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①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存在,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
②不会学习的人才会感到有压力,聪明的人不会有压力
③平时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不管考试结果如何都不要放在心上
④适度的焦虑是学习认真的表现,但过度焦虑会干扰我们学习,不利于身心健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6、37题每题14分,38题17分,共45分)
(3)图中流经了三大区域的河流是 ,该河曾被称为“一石水,六斗泥”.要减少“泥”量,最关键措施是 ;(3分)
(4)图中两条河的流向是 ,从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的特征是 ;(3分)
(5)如果让你在B、C、D三个区域中,根据气候特征,选择种植四种农作物(水稻、甘蔗、哈密瓜、青稞)中的一种,你会选择哪种作物?(3分)
3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4分)
2011年3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北京说,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我们鼓励引导政协委员围绕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农村卫生人员培养和配套政策等重点民生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和协商议政.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方式不尽相同.
(1)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试图通过轻徭薄赋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解决民计民生问题,试举两例加以说明.(4分)
(2)近代社会,中华勇士在挽救民族危亡关头,也不忘关注民生,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
(3)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生问题上出现了哪些失误?(2分)
(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府肯定并发展了“农民的伟大创举”.这“伟大创举”是什么?( 1分)这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有何意义?(2分)
(5)美国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逐渐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请问罗斯福是如何解决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民生问题的?(1分)在当时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2分)
38.周老师在中央电视台的《读报时间》栏目里看到了三个新闻片断,于是就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17分)
(1)片段一中解决民生问题有利缓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请回答这一主要矛盾的内容及解决的根本途径分别是什么?(6分)
(2)片断二中对违法犯罪的打击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2分)
(3)从收入分配角度分析,片段三中工资改革要注意哪些问题?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实施,有什么积极意义?(6分)
(4)以上片段中政府的行为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些特征?(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