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张PPT)让我们一起思考:l专家/教师已经为我们设计了那么多科目了,是否有一门课程由我们学生自己来设计?l专家/教师已经给我们那么多问题了,是否有一门课让我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l我们花那么多的时间做与各种“学科”有关的事情,是否有一门课程是从“生活”出发的?l除了将“课程”理解为“知识”之外,我们能否将“课程”理解为“经历”、“机会”?(一)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代发展对社会成员的内在要求:(1)经济全球化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合作、交往、赞美、分享(2)信息时代信息意识与素养、信息获得与处理能力(3)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4)知识经济创新精神、探究意识与能力总之:健全的价值观;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创新精神;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的能力。(二)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⑴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⑵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⑶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⑷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⑸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⑹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⑺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⑻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居于什么位置?学习领域科目必修学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15社会实践6社区服务2l?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八大学习领域之一。l?它是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规定的一门必修的学习领域;它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校本开发的课程;它是与科学并列而不是从属或依附与学科的综合课程。l?综合实践课程注重兴趣、经验、生活、活动、实践、交流、分享、反思等核心概念。学习领域: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科目:语文、外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美术、音乐、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谁的专家或教师学生从哪里来知识生活怎样组织分科综合怎样展开预设的生成的焦点是什么关注过去关注现在怎样学习基于个人的基于小组(四)怎样学习这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研究性学习活动3年共15个学分,我们学校确定的方案是:3年研究3个课题,1年一个课题,每个课题5个学分。2、社会实践三年共6学分高一:军训及校园劳动一周(2学分)高二: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或到区劳动基地活动一周(2学分)高三:校园绿化等活动累计一周(2学分)3、社区服务三年共2学分高一:志愿者活动2天+3天共5天(1个学分)高二:志愿者活动2天+3天共5天(1个学分)???(五)“研究性学习”和“研究”的区别“研究性学习”仍然是一种学习,只不过是一种“像科学家一样工作”的学习,形是“研究”,但实是“学习”一种综合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活动更多地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而真正的研究则更强调的是对未知世界的探询,更注重的是结果。因此,后者要比前者更难操作。(六)“研究性学习”的主要任务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以及如何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在这两个方面的任务之中,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