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目标必备知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关键能力:通过了解史实材料,学会辩证科学的看待社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了解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故事,理解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局限性,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政治认同。2.科学精神:了解社会主义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理解人类社会发展是曲折式的前进过程,辩证科学的看待社科学社会主义。基础梳理1.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______、_______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__________,反对_________,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_____________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________和_____________。3.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_______基本形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________________应运而生。5.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_______________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创立了__________。唯物史观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的一般规律,揭示了____________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6.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____________的思想成果,创立了_______________。剩余价值学说从____________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秘密,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_______________的斗争指明了方向。7.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______________的诞生。8.《共产党宣言》阐述了_____________的理想目标。《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正是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9.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_______到________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10.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____________终将代替___________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___________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11.__________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易错提示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答案:×解析: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2.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等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答案:×解析: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3.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答案:×解析:《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4.“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5.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答案:×解析: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苏俄。6.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答案:×解析:社会主义革命同历史上以往的社会革命不同。以往的社会革命都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社会主义革命则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前提。无产阶级只有夺取政权之后,才能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把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深化探究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学社会主义形成的条件?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马克思看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是社会主义先驱者,他们的思想主张是“空想的社会主义”。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是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阐释和论证不仅依赖哲学反思还根据自身的实践,并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由此马克思超越前人、突破陈规,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发展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让“空想社会主义”变革为“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说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的思想主张是“空想的社会主义”?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归纳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时,它只是众多社会主义流派中的一个,并未马上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接受。但是它的科学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社会主义学说中最有生命力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所以说它是科学的,基本根据是:它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之上;它从实践中找到了自己所依靠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它合理地继承了人类知识的精华;不割断历史,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它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抛弃了一切主观臆测。这一切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所有社会主义流派的地方,是它大放异彩、长存不败的根源所在。请根据材料概括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性的主要表现。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归纳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时,它只是众多社会主义流派中的一个,并未马上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接受。但是它的科学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社会主义学说中最有生命力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所以说它是科学的,基本根据是:它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之上;它从实践中找到了自己所依靠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它合理地继承了人类知识的精华;不割断历史,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它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抛弃了一切主观臆测。这一切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所有社会主义流派的地方,是它大放异彩、长存不败的根源所在。请根据材料概括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性的主要表现。随堂训练1.下表显示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社会及最后结局。这直接体现出()代表人物理想社会最后结局圣西门建立一种由实业家和学者领导的社会制度均以失败告终傅立叶建立人人劳动,男女平等,没有城乡差别,没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普遍协作的和谐制度欧文“新和谐公社”①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没有任何借鉴意义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③空想社会主义者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④空想社会主义者理想的失败有其历史必然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①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②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③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④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19世纪40年代,经过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在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相继爆发的三大工人运动中初步显示了实力。为了使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更有成效,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A.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B.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C.使社会主义由空想真正变为科学D.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诞生4.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生产资料全部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③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④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参考答案基础梳理1.理性、正义阶级调和阶级斗争2.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工人阶级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3.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4.科学社会主义5.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思想唯物史观人类社会发展人民群众6.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经济学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7.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无产阶级8.科学社会主义9.未来共产主义社会10.社会主义理论现实1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探究1.答案:(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4)《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答案: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分析为什么说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的思想主张是“空想的社会主义”,知识的考查比较具体,即考查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考生依据教材,根据自己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直接书写作答即可。3.答案:实践基础: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进行伟大实践。思想基础: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借鉴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阶级基础: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方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随堂训练1.答案:D解析:表格中描绘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心中理想社会的蓝图,并指出这些努力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体现了其失败的历史必然性,③④正确。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有借鉴意义的,①错误。②不是题干能够直接体现的信息,排除。2.答案:D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既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也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但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同时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②④符合题意。3.答案:A解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A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B错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C错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D错误。故选A。4.答案:C解析: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互助合作的关系,②正确。因为社会主义生产力还不够发达,所以实行按劳分配而不是按需分配,③正确,④错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这里的共同占有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即全民所有制经济;另一种是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即集体经济,①表述不科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