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会书写其电极反应式。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进一步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认识从简单原电池发展到带有盐桥原电池的过程变化,并能理解带有盐桥原电池的实用性。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实验探究: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中的能量转化操作向一只烧杯中加入1.0mol·L-1CuSO4溶液约30mL,再加入适量锌粉,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观察温度的变化现象Zn逐渐溶解,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温度升高,颜色变浅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微观探析Zn把电子直接传递给Cu2+,离子方程式:Zn+Cu2+===Cu+Zn2+2.实验探究:铜锌原电池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装置示意图实验现象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有红色固体生成,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用温度计测量两烧杯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微观探析在硫酸锌溶液中,负极一端的Zn失去电子被氧化成Zn2+进入溶液在硫酸铜溶液中,正极一端的Cu2+获得电子被还原成Cu沉积在铜片上电子或离子移动方向(1)导线(外电路)中,电子从Zn片(负极)移向Cu片(正极)。(2)盐桥(内电路)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K+移向CuSO4溶液工作原理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Cu2++2e-===Cu(还原反应)总反应:Zn+Cu2+===Zn2++Cu3.盐桥原电池工作原理(1)定义: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给出电子。②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3)构造①两个半电池;②电极材料(两种金属或一种金属和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和电解质溶液。③两个隔离的半电池通过盐桥连接起来。(4)盐桥的作用①形成闭合回路;②平衡两侧溶液的电荷,使溶液保持电中性;③避免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直接反应,相比单液原电池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2)原电池中电流的方向是负极→导线→正极( × )(3)原电池中负极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 )(4)铜锌原电池中电子由锌电极经过溶液流向铜电极( × )(5)在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 )1.上述铜锌原电池中:(1)若用温度计测量装置内溶液的温度,溶液的温度无变化,由此说明的问题是什么?提示 CuSO4溶液中的Cu2+不能与锌直接反应。(2)若取出盐桥,电流计指针是否还会发生偏转?为什么?提示 不偏转。如果要使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该装置中必须形成闭合回路。若取出盐桥,很显然该装置未形成闭合回路。2.在原电池中,哪极的电势高?提示 正极的电势高。1.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答案 D2.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写出下列电池的电极反应式。(1)将铁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置于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①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用原电池原理除去银器皿表面的黑色硫化银,其处理方法:将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放入一铝制容器中,再将变黑的银器皿浸入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银器皿表面的黑色会褪去而银不会损失。在此形成的原电池中:①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①2H++2e-===H2↑ ②Fe-2e-===Fe2+③Fe+2H+===Fe2++H2↑(2)①2Al-6e-===2Al3+ ②3Ag2S+6e-===6Ag+3S2- ③3Ag2S+2Al+6H2O===6Ag+2Al(OH)3↓+3H2S↑解析 (2)“黑色褪去而银不会损失”,必然发生变化:Ag2S―→Ag,显然这是原电池的正极反应:3Ag2S+6e-===6Ag+3S2-,负极反应应为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2Al-6e-===2Al3+,正极生成的S2-和负极生成的Al3+在溶液中都能水解且相互促进:2Al3++3S2-+6H2O===2Al(OH)3↓+3H2S↑,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产生。则原电池的总反应:3Ag2S+2Al+6H2O===6Ag+2Al(OH)3↓+3H2S↑。(1)原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2)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①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②结合介质的酸碱性确定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③写出电极反应式,将两式相加得总反应式。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对于酸性电解质,一般是负极金属的活动性较强,正极金属的活动性较弱。例如:a和b两种金属,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则a为负极,b为正极,金属活动性:a>b。2.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构成原电池的反应速率比直接接触的反应速率快。3.设计原电池(1)理论上,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2)外电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在负极上失去电子,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在正极上得到电子。(3)内电路:将两电极浸入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作定向移动。请用CuCl2溶液、FeCl2溶液、盐桥、铁片、石墨棒设计原电池,实现电池反应:CuCl2+Fe===FeCl2+Cu。设计思路示例把氧化还原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从而确定电极反应氧化反应(负极):Fe-2e-===Fe2+还原反应(正极):Cu2++2e-===Cu以两极反应为原理,确定电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负极材料:铁片正极材料:石墨棒电解质溶液画出示意图(盐桥原电池)(1)构成原电池两个电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2)将Mg和Al用导线连接放入NaOH溶液,Al不断溶解,说明活泼性:Mg<Al( )(3)足量的Zn与稀H2SO4反应时,滴入CuSO4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因为c(SO)增大( )(4)增大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能加快原电池反应的速率( )(5)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设计成原电池( )答案 (1)× (2)× (3)× (4)× (5)×1.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1)若纯锌与粗锌(含Fe、C等)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哪种方法产生氢气的速率快?提示 粗锌中的锌、铁、碳与稀硫酸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2)若用纯锌与稀硫酸反应,常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为什么?提示 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铜、锌与稀硫酸形成原电池,可加快反应速率。2.在原电池中,金属活动性强的电极一定作负极吗?提示 不一定,原电池的正负极不只与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有关,还与电解质溶液有关,如Mg、Al和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活动性Mg比Al强,但却是Al作负极。3.某同学将反应2Al+6H+===2Al3++3H2↑设计为原电池,装置如图,请分析此同学设计的装置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 不正确。常温下,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而被保护。4.根据反应HCl+NaOH===NaCl+H2O是放热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吗?为什么?提示 不能。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无电子的转移。1.10mL1mol·L-1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3mol·L-1硫酸溶液B.加入适量的蒸馏水C.加入数滴硫酸铜溶液D.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答案 C解析 加入适量的3mol·L-1的硫酸,增大了氢离子的浓度,也增大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加入适量蒸馏水,氢离子的浓度减小,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加入数滴硫酸铜溶液,Zn足量,构成铜锌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且没有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故C正确;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氢离子的浓度减小,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2.某原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式为Zn+Cu2+===Zn2++Cu,该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B.原电池工作时,Zn电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工作时,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uSO4溶液蓝色变深D.如果将Cu电极改为Fe电极,Zn电极依然作负极答案 C3.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实验装置部分实验现象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电流从a极流向d极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B.b>c>d>aC.d>a>b>cD.a>b>d>c答案 C4.设计原电池Cu+2Fe3+===Cu2++2Fe2+,在方框中画出能形成稳定电流的半电池形式的装置图(标出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负极材料:________,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材料:________,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Cu Cu-2e-===Cu2+ 碳棒 2Fe3++2e-===2Fe2+设计原电池时电解质溶液和电极材料的选择(1)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材料发生反应。但若是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烧杯中进行,则烧杯中的电解质溶液应含有与电极材料相同元素的阳离子。(2)电池的电极材料必须能导电。题组一 原电池工作原理1.下列有关图甲和图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均发生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B.Zn和Cu既是电极材料又是反应物C.工作过程中,电子均由Zn经导线流向CuD.相同条件下,图乙比图甲的能量利用效率高答案 B解析 甲、乙均为原电池,A项正确;Zn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u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B项错误;电子均由Zn经导线流向Cu,C项正确;图乙中Zn没有直接与CuSO4溶液接触,能最大限度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项正确。2.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B.正极反应为Cu2++2e-===CuC.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D.将铜片直接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答案 D解析 该原电池中Cu作负极,Ag作正极,电极反应为Cu-2e-===Cu2+(负极),2Ag++2e-===2Ag(正极),盐桥起到了传导离子、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电子是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流向相反,D选项正确。3.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B.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C.该原电池的总反应:2Fe3++Cu===Cu2++2Fe2+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饱和溶液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答案 C解析 该原电池所发生的反应实质是Fe3+与Cu的反应,C正确;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A错;电极Ⅱ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B错;电子在负极上产生后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不可能通过溶液和盐桥,D错。4.(2020·泰安高二检测)铜锌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答案 C解析 锌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电极是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阳离子交换膜不允许阴离子通过,所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不变,B项错误;乙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溶液中Cu2+逐渐减少,为维持溶液中的电荷平衡,Zn2+会不断移向乙池,使溶液质量增加,C项正确;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D项错误。5.(2020·西安检测)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盐桥中装有K2SO4饱和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B.乙烧杯中发生还原反应C.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a到bD.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移向甲烧杯答案 C解析 甲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MnO+8H++5e-===Mn2++4H2O,氢离子浓度减小,导致溶液的pH增大,A项错误;甲烧杯中发生还原反应,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乙烧杯中亚铁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Fe2+-e-===Fe3+,B项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正极,b为负极,则电流方向为从a到b,C项正确;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盐桥中的SO移向乙烧杯,D项错误。题组二 原电池电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6.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D.电流流出的一极为正极答案 C解析 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7.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B.Li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C.MnO2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nO2+e-===MnOD.Li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2e-===Li2+答案 B解析 由总反应方程式为Li+MnO2===LiMnO2可知,Li元素化合价升高(0→+1),Mn元素化合价降低(+4→+3)。Li被氧化,在电池中作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MnO2在正极上得电子,电极反应为MnO2+e-===MnO。8.理论上,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已知电池反应:N2H4+O2===N2+2H2O,则其电极反应式不可能是( )A.O2+4H++4e-===2H2OB.O2+2H2O+4e-===4OH-C.N2H4+4OH--4e-===N2+4H2OD.N2H4+4H++2e-===2NH答案 D题组三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9.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Fe+2Fe3+===3Fe2+,与此电池反应式不符的原电池是( )A.铜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B.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C.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D.铜片、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答案 C解析 由电池反应式可知,铁作负极,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项中,由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故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池反应式不符。10.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流由D→导线→C③A、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A.A>C>D>BB.A>B>C>DC.C>A>B>DD.B>D>C>A答案 A11.a、b两个烧杯中均盛有100mL等浓度的稀H2SO4,将足量的两份锌粉分别加入两个烧杯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 B解析 因为H2SO4的物质的量相等、Zn粉过量,故而H2的量由H2SO4的物质的量决定。a中部分Zn与CuSO4发生反应置换出Cu,并形成铜锌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了,但最终产生H2的体积相等。12.控制合适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加入FeCl2固体,则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答案 D解析 由反应2Fe3++2I-??2Fe2++I2可知,反应开始时甲中Fe3+被还原,乙中I-被氧化,A、B项正确;当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在甲中加入FeCl2固体,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乙中I2被还原,则乙中的石墨电极为正极,甲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故C项正确、D项错误。13.由锌片、铜片和200m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所示。(1)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段时间后,当在铜片上放出1.68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稀硫酸恰好消耗一半。则产生这些气体的同时,共消耗________g锌,有________个电子通过了导线,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溶液体积不变)。答案 (1)Zn-2e-===Zn2+ 2H++2e-===H2↑(2)由Cu极经导线流向Zn极(3)4.875 9.03×1022 0.75mol·L-1解析 (3)产生0.075molH2,通过0.075mol×2=0.15mol电子,消耗0.075molZn和0.075molH2SO4。所以m(Zn)=0.075mol×65g·mol-1=4.875g,N(e-)=0.15mol×6.02×1023mol-1=9.03×1022,c(H2SO4)==0.75mol·L-1。14.已知可逆反应:AsO+2I-+2H+??AsO+I2+H2O。Ⅰ.如图所示,若向B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Ⅱ.若改为向B中滴加40%的NaOH溶液,发现电流计指针与Ⅰ中偏转方向相反。试回答以下问题:(1)两次操作中电流表指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次操作过程中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为什么相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Ⅰ中,C1棒上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操作Ⅱ中,C2棒上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两次操作中均发生原电池反应,所以电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2)两次操作中,电极相反,电子流向相反,因而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相反(3)2I--2e-===I2 (4)AsO+2OH--2e-===AsO+H2O解析 Ⅰ.滴入浓盐酸,溶液中c(H+)增大,题给可逆反应平衡正向移动,I-失去电子变为I2,C1棒上产生电子,并沿外电路流向C2棒,AsO得电子变为AsO。Ⅱ.滴加40%的NaOH溶液将H+中和,溶液中c(H+)减小,题给可逆反应平衡逆向移动,电子在C2棒上产生,并沿外电路流向C1棒,I2得电子变为I-,AsO失电子变为As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